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34186      Online Users : 4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728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289


    Title: 戰後初期海派方型周報中的情感表達(1945-1947)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 in early postwar(1945-1947)
    Authors: 邱旭玲
    Qiu, Xu-Ling
    Contributors: 劉季倫
    Liu, Chi-Lu
    邱旭玲
    Qiu, Xu-Ling
    Keywords: 戰後初期
    海派方型周報
    情感表達
    情感性平民公共領域
    Early postwar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
    Emotional expression
    Emotional civilian public sphere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10-01 10:04:26 (UTC+8)
    Abstract: 二戰結束後的最初幾年,上海誕生了一類大衆通俗流行刊物——海派方型周報。在戰後社會氛圍低沉、報業環境惡化、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為求得自身生存,它努力探索自我風格,形成了兼具大報關注民生和小報縱情肆意的特點,以及私人性、平民性、自由性和情感性的話語特色。它憑藉著「為民服務」的自我定位和通俗化的情感性表達贏得大眾共鳴,將自身打造為一個情感性的平民公共領域。
    在海派方型周報眾多的書寫文本中,有三類社會性情感議題受到較多關注:對自我身份認同的迷茫感、對外族排斥又迷戀的矛盾感以及對漢奸群體高度一致的憤怒感。分別從自身、他者、群體三個視角展現了戰後上海市民的情感認知和價值觀念。這些情感表達的背後具有共同話語的基礎,即敘述內容都與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大眾的情感和日常經驗通過這三個議題皆可有所反映。總體說來,海派方型週報中的情感表達具有以下特性:立場主導,態度鮮明;用詞豐富,情感充沛;形式多樣,敘述為主。面對時代共同的議題,方型周報用情感性的方式展露了它獨特的表達。
    方形周報中的情感表達實質上是市民對外展露自我經歷和感受的文本,可以從文本的形塑過程和社會意涵兩方面認識這些情感表達。要探析方型週報中情感表達文本的生成和形塑過程,必須要考慮在其中進行情感表達的群體,即作者群和讀者群。作爲方形周報的推動者,三四十年代的小報文人基於自身志趣和關懷,利用豐富的報業經驗、寫稿能力和關係網絡,打造出方形周報這一平臺,引領並吸引著讀者大衆的參與,逐漸共同搭建出一個具有明確主體和獨特情感風格的情感共同體,生產出各類情感表達文本。同時,這些情感文本提供了一種在宏大敘事外的記述歷史的方式:私人敘事的視角、個體表達的形式和公共領域的呈現。這種方式從私人角度和個體體驗認識、理解與闡釋社會風貌,正反映了市民文化對於社會權威和主流話語的對抗和解構。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海派方型周報)is a popular publication, which appeared in Shanghai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Living in an environment of economic depression and newspaper industry decline, in order to survive, i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explore its own style t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big newspapers paying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ing and tabloid indulgence, as well as civilian, free and emotional discourse. It built itself as an emotional civilian public sphere relies on the publication position of serving the people and popular emotional expression.
    Among the many written texts, there are three most common and frequent emotional expressions of public in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 They are confusion about self-identity, contradictory feelings with foreigners and highly anger at the traitor. It shows the sentimental cognition and values of Shanghai citizen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elf, others and groups. These expressions have the basis of common discourse that the cont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life, daily experience and the feelings of public. Public life and emotions can be reflected through these three topic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 position leads the expression, the expression attitude is clear, rich vocabulary, abundant feelings, diverse forms and the main description method is narration. Facing the common issues of the times, the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 shows its unique expression in an emotional way.
    The essence of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that citizens expose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to the outside world. We can analyze these emotional expressions from two aspect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text and the social meaning.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and shaping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text, we must consider the groups of authors and readers who express and write. As the promoters behind the Square Weekly of Shanghai Faction, these tabloid author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based on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concerns, used their rich publishing experience, writing skills and interpersonal network to create this platform that leading and attracting ordinary people. Gradually and finally build an emotional community with a clear participants and unique emotional style, thereby producing various emotional expression texts. At the same time, these emotional texts provide a different way of writing history from grand narratives: the perspective of private narrative, the form of individual expression,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his is a way of knowing,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social style from a private perspective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reflecting the resistance to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mainstream social culture.
    Reference: (一)史料
    1、報刊
    《春秋》(上海,1943年)
    《東方雜誌》(上海,1904年)
    《東方日報》(上海,1931年)
    《東南風》(上海,1946年)
    《大公報》(上海,1936年)
    《大眾夜報》(上海,1946年)
    《電影文化》(上海,1935年)
    《奮報》(上海,1940年)
    《風光》(上海,1946年)
    《海風》(上海,1945年)
    《海光》(上海,1945年)
    《海晶》(上海,1946年)
    《滬光》(上海,1946年)
    《吉普》(上海,1945年)
    《快活林》(上海,1946年)
    《羅賓漢》(上海,1938年)
    《力報》(长沙,1936年)
    《立報》(上海,1935年)
    《民眾周刊》(济南,1930年)
    《七日談》(上海,1945年)
    《申報》(上海,1872年)
    《是非》(上海,1946年)
    《上海特寫》(上海,1945年)
    《上海文化》(上海,1945年)
    《社會月刊》(上海,1929年)
    《生活知識》(上海,1945年)
    《鉄報》(广州,1947年)
    《文藝茶話》(上海,1932年)
    《文匯讀書周報》(上海,1985年)
    《星光》(上海,1946年)
    《希望》(上海,1931年)
    《新生中國》(上海,1945年)
    《香雪海》(上海,1946年)
    《益世報》(天津,1915年)
    《周播》(上海,1946年)
    《中央日報》(上海,1928年)

    2、檔案
    上海檔案館 藏,〈關於小型報〉,檔案號Q431-74。
    上海檔案館 藏,檔案號Q6-12-94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2編 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3編 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上海市檔案館 編,《上海市檔案館館藏中國近現代檔案史料選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20。

    3、回憶錄、文集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香港: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
    姚公鶴,《上海閒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陶菊隱,《孤島見聞:抗戰時期的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張雪根,《故紙堆裏覓蒼黃:民國報刊劄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地方資料
    上海市政府社會局 編,《上海市社會行政統計:1945年9月-1947年12月》,上海:上海市社會局出版,1948。
    侯少煊、熊倬雲,〈美帝空軍在川西在罪行〉,《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四川:四川省志編輯委員會,1981。

    5、其他
    《海派作家人物志》,上海:浩氣出版公司,1946。
    于伶、田漢、吳天等,《清流萬裡》,上海:新群出版社,1947。
    芮和師、范伯群等 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孟兆臣,《近代中國小報彙刊·方型周報》,全1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梁啟超,〈敬告我同業諸君〉,《梁啟超全集(第2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張研、孫燕京,《民國史料叢刊(第25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魏紹昌 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史料部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
    譚正璧,《當代女作家小説選(敘言)》,上海:上海太平書局,1944。
    中華年鑒社 編,《中華年鑒(上冊)》,南京:中華年鑒社,1948。

    (二)工具書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藝術家辭典》編委會,《中國文藝作家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81。
    李盛平 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陳玉堂 編,《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料室 編,《二十世紀中國人物傳記資料索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三)專書
    1、中文專書
    山口久和,《中國的現代性與城市知識份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王洪峻,《抗戰時期國統區的糧食價格》,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尤爾根·哈貝馬斯 著,曹衛東等 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白吉爾 著,王菊、趙念國 譯,《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本尼迪·安德森 著,吳睿人 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集團,2005。
    朱華、崔美明等 編,《上海近代史(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李海燕 著,修佳明 譯,《心靈革命:現代中國愛情的譜係1900-195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李懷印 著,歲有生、王傳奇 譯,《重構近代中國:中國歷史寫作中的想像與真實》,北京:中華書局,2013。
    李楠,《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一種綜合的文化、文學考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沈渭濱、薑鳴,《阿拉上海人:一種文化社會學的觀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汪暉、陳燕穀 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2005。
    汪暉、餘國良 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下冊)》,台北:台灣綜合月刊社,1973。
    余子道、石源華、張雲等,《汪偽政權全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范伯群,《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范伯群 編,《中國近現代通俗作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
    林郁沁 著,陳湘靜 譯,《施劍翹復仇案:民國時期公眾同情的興起與影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孟兆臣,《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5。
    岩間一弘 著,葛濤、甘慧傑 譯,《上海大眾的誕生與變貌:近代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動員和活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周武、熊月之,《上海:一座現代化都市的編年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洪煜,《近代上海小報與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威廉·雷迪 著,周娜 譯,《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祝均宙,《圖鑒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小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
    陳家萍,《驚鴻傷影:民國才女傳奇》,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0。
    陳達 著,廖寶昀 譯,《現代中國人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郭景萍,《情感社會學:理論、歷史、現實》,上海:三聯書店,2008。
    格蘭姆·貝克 著,朱啓明、趙叔翼 譯,《一個美國人看舊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
    連玲玲 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
    馬光仁,《上海新聞史(1850—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馬學強、宋鉆友,《上海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倪征燠,《淡泊從容赴海牙》,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孫豔魁,《苦難的人流:抗戰時期的難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特裏·N·克拉克 編,加布裏埃爾·塔爾德 著,何道寬 譯,《傳播與社會影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唐振常、沈恒春 編,《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陶文釗,《中美關係史·上卷(1911-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張仲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費正清、劉廣京 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 譯,《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彭玉海,《理論語義學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喬納森·特納、簡·斯黛茲 著,孫俊才、文軍 譯,《情感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喬治·拉倫 著,戴從容 譯,《意識形態與文化身份:現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資中筠,《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雷蒙德·威廉斯 著,吳松江、張文定 譯,《文化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熊月之、馬學強、晏可佳,《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樂正,《近代上海人社會心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諾貝特·埃利亞斯 著,王佩莉、袁志英 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盧漢超 著,段煉、吳敏、子羽 譯,《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盧漢超、譙樞銘、楊其民、王鵬程、鄭祖安,《上海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蕭阿勤、汪宏倫 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
    蕭旭智、蔡博方、黃順星 編,《傳媒與現代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7。
    羅伯特·達恩頓 著,呂建忠 譯,《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鈎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羅傑·席佛史東 著,陳玉箴 譯,《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3。

    2、西文專書
    Bednarek, Monika., Emotion Talk across Corpora,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Link, Perry.,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 Berkel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Plamper, Jan.,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Reddy, William. M., 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 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Rosenwein, Barbara. H. and Cristiani, Riccardo., What is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8.
    Rosenwein, Barbara. H., Emotional Communities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6.
    Rosenwein, Barbara. H., Generations of Feeling: A History of Emo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四) 期刊、論文
    1、期刊文章
    王晴佳,〈當代史學的「情感轉向」:第22屆國際歷史學科大會和情感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4(2015.8):127-130。
    王春英,〈抗戰時期難民收容所的設立及其特點〉,《抗日戰爭研究》3(2004.7):201-220。
    成伯清,〈從同情到尊敬——中國政治文化與公共情感的變遷〉,《探索與爭鳴》9(2011.9):46-50。
    阮家新,〈抗戰時期駐華美軍部署及作戰概況——兼談中國戰區在美國戰略棋盤上的地位〉,《抗日戰爭研究》3(2007.9):1-27。
    任東來,〈1941-1949美國在中國的軍事機構及其沿革〉,《民國檔案》1(2003.2):70-77。
    吳介民、李丁贊,〈傳遞共通感受:林合小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9(2005.6):119-163。
    孟國祥、程堂發,〈懲治漢奸工作概述〉,《民國檔案》2(1994.6):105-112。
    孟兆臣,〈海派方型周報〉(《社會科學戰線》8(2018.8):149-152。
    南溪,〈閑看落花說春華——抗戰勝利後上海方型周刊的興衰〉,《新文學史料》4(2000.12):198-204。
    祝淳翔,〈由一張合影引發的考證——記朱鳳蔚發起的鳳集聚餐會〉,《澎湃新聞》,2021年1月10日。
    郭恩強,〈從抗戰後「方型周報」的興衰看國民政府對報刊出版的管理政策——以上海檔案館館藏檔案為分析材料〉,《新聞界》18(2014.9):52-57。
    郭恩強,〈重構的新聞共同體:戰後「方型周報」興衰的「台前」與「幕後」〉,《新聞大學》4(2011.4):25-31。
    高郁雅,〈戰後中國報界的紙荒問題——以上海為中心(1945-1949)〉,《輔仁歷史學報》13(2002.6):141-160。
    孫一萍,〈情感表達:情感史的主要研究面向〉,《史學月刊》4(2018.4):20-24。
    袁光鋒,〈「情」為何物?——反思公共領域研究的理性主義範式〉,《國際新聞界》9(2016.9):104-118。
    陰豔,〈論「海派方型周報」市民化的話語方式〉,《寧夏社會科學》1(2012.1):152-156。
    許紀霖,〈「少數人的責任」:近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士大夫意識〉,《近代史研究》3(2010.3):73-90。
    章清,〈民初思想界「解析」——報刊媒介與讀書人的生活形態〉,《近代史研究》3(2007.6):1-25。
    張生,〈美國人在上海(1900-1949〉,《東方早報(上海)》,2014年4月29日,第10版。
    雷頤,〈「私人敘事」與「宏大敘事」〉,《讀書》6(1997.8):98-100。
    楊嘉祐,〈半個世紀的上海小報〉,《檔案與史學》3(2002.3):41-47。
    蔡叔健,〈蔡夷白:心太平齋日記〉,《蘇州雜誌》2(2002.2):28-32。
    裴宜理,〈重訪中國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國學術》4(2001.11):97-121。
    鄭大華,〈論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過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2010.10):19-29。
    薑義華,〈論二十世紀中國的民族主義〉,《復旦學報》3(1993.6):8-13。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一一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1995.6):815-841。

    2、學位論文
    房源晟,《從道義援助到軍事聯盟:美國援華關係探析》,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陰豔,《「海派方型周報研究」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馮凱,《試析戰後初期美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原因》,開封: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外文文章
    “AHR Coversatio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Emo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17.5(Dec.2012):1487-1531.
    Stearns, Peter., Stearns, Carol., “Emotionology: Clarifying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and Emotional Standard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0.4 (Oct.1985): 813-836.
    Lee, Haiyan., “All the Feelings That Are Fit to Print: The Community of Sentiment and the Literary Public Sphere in China,1900-1918,” Modern China, 27.3 (July.2001): 291-327.
    Goodman, Bryna., “Appealing to the Public : Newspaper Presentation and Adjudication of Emotio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31.2(Aug.2006): 32-69.
    Fraser, Nancy.,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Calhoun, Craig.(ed.), Habermas and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2, 109-142.
    Rosenwein, Barbara. H., “Worrying about Emotions in Histor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7.3(Jun. 2002): 821-845.
    Plamper, Jan., “The History of Emotions: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Reddy, Barbara Rosenwein and Peter Stearns,” History and Theory, 49.2(May. 2010): 255-259.

    (五)網絡資料
    Romanus, Charlies. F., Time Runs Out in CBI.
    來源於:https://history.army.mil/html/books/009/9-3/index.html。

    James, William., “Does ‘Consciousness’ Exist?”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Jan.1904):477-491.
    來源於: 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 James (1904) (yorku.ca)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james/consciousness.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715302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302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559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02201.pdf7128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