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196
|
Title: | 香港反修例運動在兩岸媒體中的再現 The Reappearance of 2019-2020 Hong Kong Protests in Cross-Strait Media |
Authors: | 嚴發敏 Yan, Fa-Min |
Contributors: | 馮建三 Feng, Chien-san 嚴發敏 Yan, Fa-Min |
Keywords: | 反修例運動 社會運動 媒體制度 新聞自由 報導傾向 2019-2020 Hong Kong Protests Social Movement Media System Press Freedom Reporting Tendency |
Date: | 2021 |
Issue Date: | 2021-09-02 18:23:47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以香港反修例運動在兩岸報紙上的再現為主題,從報導方式、消息來源、報導主題、報導傾向、新聞框架等方面比較兩岸媒體間的異同,並結合過往的研究,討論雙方共同遮蔽或凸顯了哪些議題,哪些因素介入其中。
本研究發現,兩岸報紙的報導呈現出「民主對抗威權」、「暴力與反暴力」、「外國干預」三種話語的競爭:大陸報紙以「反暴力」、「反對外國干預」的話語消解民主抗爭運動的正當性,台灣媒體則以「民主對抗威權」吸納另外兩種話語。因而,雖然兩岸報紙共同凸顯了運動中暴力衝突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但具體的意涵有著明顯的差別。大陸報紙受制於新聞管理制度表現出高度的統一,都市報在報導議題上並未超出黨報的範圍,而在報導傾向上也保持一致。相較而言,台灣報紙更為多元,表現出顯著的報導傾向差別,但這種差別亦與各報所持的政治傾向吻合。
與此同時,兩岸報紙對於反修例運動的內部原因,即香港社會的政治經濟不平等、貧富差距懸殊問題,皆缺乏充分的討論。大陸報紙在反對暴力抗爭、外部干預時,台灣報紙在反對暴力鎮壓、支持民主運動時,都缺乏對各自立場的反思:一方不斷強調穩定、主權的重要性,忽視社會的深層問題以及抗爭的合理訴求;一方則高呼民主自由將香港問題全部歸咎於威權干預,而不討論政治以外的經濟民生的問題。 Taking ‘the 2019-2020 Hong Kong Protests’ as a case study,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the pres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covered this event. In all, nine episodes occurring between June and November 2019 were picked up and eight newspapers, four from the Mainland and four from Taiwan, were analysed. As can be expected,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rhetoric similarities among the four dailies published in the Mainland. Anti-violence and anti-foreign intervention were invoked to dissolve or displace the legitimacy of democratic opposition to the authority. In contrast, there are indeed differences among the four dailies in Taiwan, protesting against the authority as a legitimate democratic right had been constantly employed to reduce or downplay concerns of ‘violence’ and ‘foreign intervention’. However, an important cause that made ‘the 2019-2020 Hong Kong Protests’ possible is missing on both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There was minimum discussion of increasing and highly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wealth in HK since 1997 that popular discontents over inadequate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can set fire upon. |
Reference: | 中文部分 APS(2019)。《中國大陸群體性事件發展及中共維穩作為》。台北:亞太和平基金會。取自:https://www.faps.org.tw/files/5913/6B7502BE-E946-4B9E-B617-BFB90868B8CF。 于帆(2013)。<政治、市場與專業主義之間——《環球時報》社評研究>。《新聞大學》,(02),134-141。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平、謝耘耕(2012)。<突發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見領袖的實證研究——以「溫州動車事故」為例>。《現代傳播》,34(03),82-88。 王佳煌(2014)。《香港人身分認同問題之研究:以國家認同、文化認同與大陸新移民認同為例》。台北: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王佳煌、詹傑勝(2019)。<澳門人身份認同研究——與香港比較>。《二十一世紀》,176,78-94。 王明珂(2021)。《毒藥貓理論: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台北:允晨文化。 王泱泱、閆永棟、王武錄(2010)。「對內宣傳與對外宣傳的統一——《人民日報》評論特點之一」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10:48-51。 王信賢(2006)。<中國大陸國家權力與社會運動分析>。《政治學報》,40,85-114。 王信賢(2011)。《大陸「中產階層」的形成與影響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 王信賢(2018)。<科技威權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大陸國家社會關係>。《展望與探索月刊》,16(5),111-127。 王信賢(2019)。<社會安全或社會控制?中國大陸的科技威權體制的進化>。《展望與探索月刊》,17(6),1-8。 王信賢、邱韋智、王信實(2016)。<中國社會抗爭中的策略互動與類型:三層模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9(1),75-99。 王亮(2014)。<西藏非政府組織對外傳播的缺失和建議>。《對外傳播》,04,33-34。 王啟明、陳宛郁(2018)。<雙層國際社會化與中國環境政策存在的問題:以怒江反壩爭議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19(4),1-40。 王夢瑤、胡泳(2016)。〈中國互聯網治理的歷史演變〉。《現代傳播》,第237期,頁127–13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新華通訊社編(1983)。《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北京:新華出版社。 中國日報網(2008)。《中國中央部委機構(手冊)》。北京:中央日報網。 艾雲、周雪光(2017)。<國家治理邏輯與民眾抗爭形式:一個制度主義視角的分析>。《社會學評論》,(04),3-16。 布雷迪(2015)。《推銷中共─中宣部運作:讓黨繼續掌權》。香港:明鏡出版社。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20)。《「2019台灣新聞媒體可信度研究」研究報告》(1月14日)。台北: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取自:https://www.mediawatch.org.tw/sites/default/files/files/2019台灣新聞媒體可信度研究 _0.pdf 朱灼文、單文婷(2014)。<媒體控制與產業發展的辯證:中國大陸網路傳播政策之變遷動力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7(3),39-69。 杜駿飛(2011)。<我們為什麼而新聞?——關於《環球時報》風波的三個問題>。《新聞記者》,(09),24-29。 李小勤(2007)。<傳媒越軌的替代性分析框架:以《南方週末》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2),133-160。 李立峯(2016)。〈新聞媒體在社會運動中的公眾屏幕功能和影響:香港雨傘運動之「暗角事件」個案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38:165–232。 李立峯(2020)。<後真相時代的社會運動、媒體,和資訊政治: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經驗>。《中華傳播學刊》,37,3-41。 李金銓,(2017)。<傳播研究的時空脈絡>,《開放時代》,03:215-231。 李祖喬(2018)。<勇武抗爭:香港知識分子與暴力/武力的觀念>。鄭煒、袁瑋熙(編),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2018年(207-22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李連江(2003)。中國農民的國家觀與依法抗爭。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281-298)。台北:新自然主義。 李彭廣(2012)。《管治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呂大樂(2017)。<尷尬的香港,仍在準備中>。《二十一世紀》,161,4-16。 呂東熹(2010)。《政媒角力下的台灣報業》。台北:玉山社。 呂傑華(1998)。<報業發展與經濟變遷--論報禁解除十週年台灣報業生態及發展趨勢>。《民意》,204,77-99。 吳國光(2003)。中國農民的國家觀與依法抗爭。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263-280)。台北:新自然主義。 何清漣(2006)。《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秘》。台北:黎明文化。 何清漣(2019)。《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台北:八旗文化。 余敏玲(2011)。《柔性塑民:中國共產黨與宣傳社會主義新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余清祥、葉昱廷(2020)。<以文字探勘技術分析臺灣四大報文字風格>。《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6),69-96。 沈國麟(2006)。《控制溝通——論美國政府的媒體宣傳》。復旦大學。 邵紅松譯(2011)。《製造共識:大眾傳媒的政治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Herman, E. S., & Chomsky, N. [2010].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Random House.) 林芬、林斯嫻(2017)。<香港青年的中國觀:民族認同與學生運動>。《二十一世紀》,164,66-86。 林芬、趙鼎新,(2008)。<霸權文化缺失下的中國新聞和社會運動>,《傳播與社會學刊》。6:93-119。 林麗雲(2008)。<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新聞學研究》,95,183-212。 周永坤(2013)。<網絡實名制立法評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02):1-7+161。 周雪光、練宏(2012)。<中國政府的治理模式:一個「控制權」理論>。《社會學研究》,(05),69-93+243。 周裕瓊、楊雲康(2017)。<中國社會抗爭的媒介策略:基於環保與徵地事件的綜合比較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40),169-201。 周瑾(2005)。<用「國際眼」看世界——訪《環球時報》副總編輯胡錫進>。《對外大傳播》,(02),23-25。 郎勁松、鄧文卿、侯月娟(2010)。《社會變遷與傳媒體制重構 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傳媒制度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胡正榮、張銳譯(2007)。《新左派運動的媒介鏡像》,北京:華夏出版社。(原書Gitlin.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胡榮、胡康、溫瑩瑩(2011)。〈社會資本、政府績效與城市居民對政府的信任〉。《社會學研究》,1:96-117。 胡錫進(2011)。<環球時報社評是怎麼寫出來的>。《新聞與寫作》,(05),5-8。 哈克特、趙月枝(2010)。《維繫民主?》。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洪敬富、司昕山(2016)。<習近平主政以來的中共黨國宣傳體系與意識形態工作:新瓶舊酒或新瓶新酒?>。《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8),31-76。 洪銘德、黃恩浩(2020)。<中共對台操作「輿論戰」之研究>。《復興崗學報》,(117),113-146。 馬立誠(2010)。<交鋒:當代中國的八種思潮>。《同舟共進》,(01),23-28。 馬嶽(2018)。《民主運動三十年:自由專制下的防衛戰》。鄭煒、袁瑋熙(編),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2018年(3-1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馬嶽(2020)。《反抗的共同體》。新北:左岸文化。 馬嶽、蔡自強(2004)。《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袁瑋熙、鄭煒、鄧鍵一、李立峯、葉健民、簡維江(2020)。<2019香港時代革命:抗爭的背景、過程及國家反應>。《當代中國研究通訊》,(31),64-67。 莊伯仲(2009)。《國軍傳媒平戰時運用效能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高馬可著、林立偉譯(2013)。《香港簡史》。香港:香港中華書局。 高華(2014)。《歷史筆記(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郭鎮之(1998)。<「客觀新聞學」>。《新聞與傳播研究》,(04),58-66+92。 唐佳梅(2008)。<從「對外宣傳」到「公共外交」: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對外報導的思路演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19(6),30-33。 陳力丹(2009)。《1949年以後的新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取自: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a7432a60717c20bfa746c62kc4c329b011c4ca4238a0201。 陳力丹(2010)。《新聞理論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力丹(2020)。<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新聞論壇》,(01),3。 陳志柔(2017)。<有效治理的桎梏: 當代中國集體抗爭與國家反應>。《台灣社會學》,33:113-164。 陳華昇(2018)。<香港「一地兩檢」立法爭議之評析>。《展望與探索月刊》,16(8),23-28。 陳致中(2016)。《台灣報業:歷史現狀和展望》。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陳陽(2007)。<框架分析:一個亟待澄清的理論概念>,《國際新聞界》。04:19-23。 陳遠、鄒晶(2009)。網絡實名制: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的必由之路。山東社會科學,(01),66-69。 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2002)。<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73:1-27。 曹立新(2015)。《台灣報業史話》。北京:九州出版社。 常江(2020)。<流行化宣傳:數字時代中國的愛國主義動員>。《二十一世紀》,182,38-50。 許家屯(1993)。《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上.下)》。台北:聯經出版社。 許崇德(2018)。<「六七暴動」與「香港人」身份意識的萌生>。《二十一世紀》,169,77-94。 寇健文(2018)。《修訂中國大陸對臺工作組織體系與人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張昆(2006)。<略論對外宣傳體系>。《今傳媒》,1B,13-15。 張健(2015)。<香港社會政治覺醒的動因:階級關係、參政需求、族群認同>。《二十一世紀》,147,33-47。 張錦華(2011)。<從van Dijk操控論述觀點分析中國大陸省市採購團的新聞置入及報導框架:以台灣四家報紙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0),65-93。 張錦華(2020)。<政治論述分析與認同移位爭構:以中共大抓捕律師(709)案為例>。《傳播文化與政治》,(11),1-44。 張濤甫(2011)。<網絡動員:中國特色的社會動員>。《二十一世紀》,128,104-106。 張濤甫(2012)。<爭議制造者《環球時報》>。《青年記者》(24),94。 張濤甫、陳麗娟(2014)。<論《環球時報》的民族主義傾向——以釣魚島報導為例>。《新聞大學》,(03),66-74。 黃煜、曾繁旭(2011)。《從以鄰為壑到政策倡導:中國媒體與社會抗爭的互激模式》。《新聞學研究》,109,167-200。 黃廣生(2014)。<跨國資訊政治:當地方性抗爭遭遇國際媒體>。《傳播與社會學刊》,(30),157-190。 黃震宇(2017)。<第三條戰線:「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二十一世紀》,161,53-70。 葉健民(2018)。政治衝突、國家壓制與香港自主:雨傘運動與六七暴動的異同。鄭煒、袁瑋熙(編),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2018年(225-24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葉蔭聰(2020)。<直面香港這場「不知節制」的運動>。《思想》,(40),195-208。 董立文(2020)。<美國川普政府的香港政策>。《探索與展望》,18(8),14-19。 程翔(2018)。《香港六七暴動始末》。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傅維信、張裴玲(2017)。「太陽花學運」的新聞框架分析: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頭版為例。慈濟通識教育學刊,(11),74-107。 馮仕政(2008)。<重返階級分析?——論中國社會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轉換>。《社會學研究》,(05),203-229。 馮仕政(2013)。《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馮建三(2008)。<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157-195。 馮建三(2014)。《國際傳播的雙重「異例」: 政府涉入型境外衛星電視的政經評估,以中國做為核心(兼及於他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馮建三(2016)。<辨識「中國因素」,還原新聞自由 建構台灣傳媒的出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4),1-57。 馮建三(2020)。<報導反送中、台灣要邦聯>。《公視季刊》,(10),64-69。 游智偉(2020)。<新瓶舊酒的美中新冷戰:美中價值觀與勢力範圍之爭>。《全球政治評論》,(72),9-19。 楊秀菁(2002)。《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靖鳴、單學剛、朱燕丹、潘宇峰(2015)。<微博「大V」輿情新態勢與治理策略>。《新聞與寫作》,12:33-36。 趙月枝(2008)。<為什麼今天我們對西方新聞客觀性失望?——謹以此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新聞大學》,(02),9-16。 趙月枝、吳暢暢譯(2019)。《中國傳播政治經濟學》。台北:唐山。 趙永佳、 呂大樂、容世誠編(2014)。《胸懷祖國:香港「愛國左派」運動》。香港:牛津大學。 趙永華、郭美辰(2020)。<策略性敘事中的國際新聞馴化: 印度主流媒體 「一帶一路」 報導分析>。《國際新聞界》,42(8):49-65。 趙民、陸曄(2017)。<中國媒體中的美國大選——對《人民日報》《環球時報》「涉選」內容的觀察>。《新聞記者》,(01),28-35。 趙鼎新(2005)。<西方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發展之述評——站在中國的角度思考>,《社會學研究》。1:168-209。 趙鼎新(2006)。《社會運動與政治講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與中國經驗》。台北:巨流。 趙鼎新(2012)。<當今中國會不會發生革命?>。《二十一世紀》,134,4-16。 趙鼎新(2019)。<當前中國最大的潛在危險>。《二十一世紀》,173,4-19。 趙鼎新、潘祥輝(2012)。<媒體、民主轉型與社會運動——專訪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趙鼎新>,《社會科學論壇》。04:121-131。 蔡永順、吳宜謙(2011)。<從抗爭政治看中國體制的彈性>。《當代中國研究通訊》,(15),62-63。 端傳媒(2020)。《2019香港風暴》。台北:春山出版。 鄭戈(2017)。<「一國兩制」與國家整合>。《二十一世紀》,161,17-36。 鄭永年(2019)。<誰主香港?>。《人生與伴侶(下半月版)》,09:9-11。 鄭夙芬、游清鑫(2020)。《台灣認同的新發展及其效應》(摘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鄭宇君、陳百齡(2017)。〈香港雨傘運動的眾聲喧嘩:探討Twitter社群的多語系貼文〉。《傳播與社會學刊》,第41 期,頁81–117。 鄭松泰(2013)。<「左.右膠之謎」:香港社會抗爭的本土轉向>。《新社會政策》,(31),36-38。 鄭祖邦(2019)。《香港本土論述的辯證:中國因素下在地抗爭的分歧與整合》。台北:佛光大學社會系。 鄧鍵一(2019)。<香港「無大台」抗爭的背景與延續>。《新社會政策,(香港專刊4)》,58-66。 樂施會(2018)。《2017年香港不平等報告》。香港:香港樂施會。取自:https://www.oxfam.org.hk/f/news_and_publication/16372/樂施會2017年香港不平等報告_Chi_FINAL.pdf。 劉兆佳(2012)。《回歸十五年來香港特區管治及新政權建設》。香港:商務印書館。 劉海龍(2020)。<全球語境下中國宣傳模式嬗變及其邏輯>。《二十一世紀》,182,21-37。 劉嘉薇(2016)。<「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中國大陸2011 年溫州動車追撞事件網路意見表達與政府回應>。《中國行政評論》,22(1),1-34。 潘忠黨、陳力丹、李良榮、趙月枝、孫旭培、吳飛…陳衛星(2008)。<反思與展望:中國傳媒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筆談>。《傳播與社會學刊》,(6),17-48。 潘忠黨、陳韜文(2004)。<從媒體範例評價看中國大陸新聞改革中的範式轉變>。《新聞學研究》,(78),1-43。 蕭功秦(2009)。《中國大轉型》。上海:三輝圖書。 蕭功秦(2010)。<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當代中國六大社會思潮析論>。《社會科學論壇》,(08),57-77。 戴瑜慧(2015)。<新瓶舊酒的宣傳家族:文化冷戰、中央情報局與軟實力>。《傳播文化與政治》,(1),195-200。 戴瑜慧(2018)。<流動的資本與走出去的中國:以香港無線電視產業的資本併購與執照審查為例>。《新聞學研究》,(135),1-47。 應星(2012)。<中國的群體性抗爭行動>。《二十一世紀》,134:17-25。 蘇蘅(2019)。《傳播研究方法新論》。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嚴飛(2011)。<香港大陸化,還是大陸民主化>。《二十一世紀》。128,15-22。 嚴飛(2015)。<香港的新貧階層及其制度性根源──評Leo F. Goodstadt,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Affluence: How Hong Kong Mismanaged Its Prosperity>。《二十一世紀》,147,131-140。 嚴飛(2017)。<歷史轉折中的香港——評張潔平、鍾耀華編《香港三年》>。《二十一世紀》,161,124-131。 羅子歡(2015)。<作為慾望途徑的中國-資本主義在台灣的霸權文化>。《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1(1),171-189。 羅永生(2017)。<「火紅年代」與香港左翼激進主義思潮>。《二十一世紀》,161,71-83。 羅昶、丁文慧、趙威(2014)。<事實框架與情感話語:《環球時報》社評和胡錫進微博的新聞框架與話語分析>。《國際新聞界》,(08),38-55。
英文部分 Carl J. Freidrich and Zbigniew K. Br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22. Chan, J. M., & Lee, F. L. (2007). Media and large-scale demonstrations: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in post-handover Hong Kong.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2), 215-228. Cheek, T. (1995). The Honorable Vocation: Intellectual Service in CCP Propaganda Institutions in Jin-Cha Ji, 1937-1945.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Armonk, 235-262. Creemers, R. (2017). Cyber China: Upgrading propaganda, public opinion work and social management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6(103), 85-100. DeLuca, K. M., Lawson, S., & Sun, Y. (2012). Occupy Wall Street on the public screens of social media: The many framings of the birth of a protest movement. Communication, Culture & Critique, 5(4), 483-509. Diani, M. (1992). The Concept of Social Movement. The Sociological Review,40(1),1–25.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 1-37. Gamson, W. A., & Wolfsfeld, G. (1993). Movements and media as interacting system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28(1), 114-125. Gamson, W. A., Croteau, D., Hoynes, W., & Sasson, T. (1992). Media imag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1), 373-393. Hsu, C. J. (2014). China’s influence on Taiwan’s media. Asian Survey, 54(3), 515-539. Huang, H. (2015). Propaganda as Signaling. Comparative Politics, 47(4), 419-437. Hyun, K. D., & Kim, J. (2015). The role of new media in sustaining the status quo: Online political expression, nationalism, and system support in Chin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8(7), 766-781. Jiang, M., & Fu, K. W. (2018). Chinese social media and big data: Big data, big brother, big profit?. Kavada, A. (2015).Creating the collective: social media, the Occupy Movement and its constitution as a collective act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8:8, 872-886. Lee, C. C., Pan, Z., Chan, J. M., & So, C. Y. (2001). Through the eyes of US media: Banging the democracy drum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2), 345-365. Lee, F. L., Lee, P. S., So, C. Y., Leung, L., & Chan, M. C. (2017). Conditional impact of Facebook as an information source on political opinions: The case of political reform in Hong Kong.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5(3), 365-382. Lippmann,W. (1992).Public Opinion, New York: Free Press. Macleod, A.(2019).With People in the Streets Worldwide, Media Focus Uniquely on Hong Kong.Fairness & Accuracy In Reporting. New York. Meraz, S., & Papacharissi, Z. (2013). Networked gatekeeping and networked framing on #Egyp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8(2), 138-166. Milan, S. (2015). From social movements to cloud protesting: the evolution of collective ident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8(8), 887-900. Min, B., & Luqiu, L. R. (2020). How Propaganda Techniques Leverage Their Advantages: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on the US and South Korean Audienc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21. Nathan, A.J. (2003). China`s Changing of the Guard: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14(1), 6-17. Ortmann, S. (2015). The umbrella movement and Hong Kong`s protracted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sian Affairs, 46(1), 32-50. Östgaard, E. (196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new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1), 39-63. Repnikova, M., & Fang, K. (2018). Authoritarian participatory persuasion 2.0: Netizens as thought work collaborator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7(113), 763-779. Shambaugh, D. (2007). China’s Propaganda System: 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Efficacy. The China Journal, (57), 25–58. Sparks, C. (2015). Business as usual: the UK national daily press and the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8(4), 429-446. Tang, G. (2015). Mobilization by images: TV screen and mediated instant grievances in the Umbrella Movem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8(4), 338-355. Treré, E., & Mattoni, M. (2016). Media ecologies and protest movements: main perspectives and key lesson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9(3), 290-306. Tsai, W. H. (2017). Enabling China’s voice to be heard by the world: Ideas and operation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external propaganda system.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64(3-4), 203-213. Van Gorp, B. (2007).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 Bring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 60-78. Walker, C. (2018). What Is" Sharp Power"?. Journal of Democracy, 29(3), 9-23.
新聞報導 BBC中文網(2018年12月4日)。<巴黎騷亂:浪漫之都的黃背心和對總統馬克龍的憤怒>。《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426271。 BBC中文網(2019年11月22日)。<全球示威浪潮:受傷的為什麼總是眼睛>。《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0512564。 Reuter( 2019.12.19).Special Report: How murder, kidnappings and miscalculation set off Hong Kong`s revolt.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ongkong-protests-extradition-narrati/special-report-how-murder-kidnappings-and-miscalculation-set-off-hong-kongs-revolt-idUSKBN1YO18Q 王慧麟(2019年4月11日)。<本地商界議員的臨界點>。《明報》。取自:https://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190411/s00022/1554905190083/本地商界議員的臨界點(文:王慧麟) 中央社(2019年10月25日)。《反政府示威19死 聯合國派團赴智利調查人權狀況》。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0250317.aspx。 中央社(2019年6月23日)。《凱道623反紅媒遊行》。取自: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topic/1722.aspx。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總經理室(2018年10月22日)。《世界最大的媒體對合作品牌意味著什麼?》。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5s1sOhNJRwK8VlE8Unp7dw。 布洛薩,林深靖譯(2019年11月7日)。〈被催眠的街頭運動〉,《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908012?mode=whole 江沂(2018年9月12日)。<觀點:高鐵「一地兩檢」──中國的強勢 港人的無力>,《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5480618。 李立峯(2018年1月16日)。<李立峯:雨傘運動,香港社會發展的另一次關鍵事件>,《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116-opinion-francislee-umbrella-movement/。 李立峯(2019年6月22日)。<「突如其來」的新一代:後雨傘大學生如何看社運>。《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622-opinion-francislee-fugitive-offenders-ordinance/ 李克強(2021年3月11日)。<李克強: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也是為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中國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gn/2021/03-11/9430115.shtml。 李紹瑜(2019年10月5日)。<讚揚港警「很克制」 韓國瑜國政顧問:若在美國早就血流遍地>。《上報》。取自: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2765。 吳木鑾(2019年6月10日)。<修逃犯例與中央地方關係——香港需思考如何尋找平衡點>,《明報》。取自:https://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190610/s00022/1560087067933/修逃犯例與中央地方關係——香港需思考如何尋找平衡點(文:吳木鑾)。 莫津津(2012年12月18日)。<「網上不是法外之地」>。《人民日報》,第1版。 張智琦(2019年6月19日)。<專訪羅永生:反送中運動是港人民怨的大爆發>。《苦勞網》。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3078。 習近平(2013年8月20日)。<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新華網》。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郭譽申(2019年7月16日)。<香港鬧錯了方向>。《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90716003389-262114?chdtv。 傅瑩(2020年4月2日)。<在講好中國故事中提升話語權(人民要論)>。《人民日報》,第9版。 楊振武(2015年7月1日)。<把握對外傳播的時代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對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報》,007版。 新華社(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1/c_1122570517.htm。 新華社(2021年3月11日)。<(兩會受權發布)全國人大高票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lh/2021-03/11/c_1127199075.htm。 蔡文軒(2021年1月7日)。<中研院學者談「中共大外宣」:傳播「中國好」聲音,把全地球管起來>。《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aipower-2020/147455。 鄭永年(2019年8月20日)。<對話鄭永年:香港風波將如何收尾?>。《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gangao/2019-08/20/c_1124898116.htm。 鄭永年(2021年5月26日)。<鄭永年:新秩序來臨,美國帶領世界隊,對抗中國隊?>。《IPP評論》。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IgEc9xiHw8lcu9jG9bMoPg。 觀察者網(2014年8月28日)。<國家網信辦重組 國務院授權其負責互聯網內容管理執法>。取自: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4_08_28_261572.shtml。
網路資料 Chien(2019).The Influence of China`s Sharp Power on Taiwan`s Media.The Prospect Foundation.Retrieved from: https://www.pf.org.tw/files/6477/E2F99601-AEDC-48C9-89D6-660C73C968EA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20年9月29日)。<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信網》(檢索日期:2021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香港大學(2019)。<市民的身份認同感>。《香港大學民意網站》(檢索日期:2021年3月20日)。取自: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eidentity/poll/datatables.html。 香港中文大學(2016)。<香港人的身份和國民身份>。《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網站》(檢索日期:2021年3月20日)。取自:http://ccpos.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2020/07/The-Identity-and-National-Identification-of-Hong-Kong-People-ENG.pdf。 中聯辦網站。《中聯辦簡介》(檢索日期:2021年1月10日)。取自:http://big5.locpg.gov.cn/jgjj/zhonglianbanjianjie/200909/t20090924_4877.asp 呂祥(2011)。〈美國國家戰略傳播體系與美國對外宣傳〉。《美國藍皮書2011》(檢索日期:2021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2011us.pdf。 商務部(2019)。《中國外商投資報告(2019)》(檢索日期:2021年1月10日)。取自:http://images.mofcom.gov.cn/wzs/202008/20200819101923422.pdf。 無國界記者(2019)。《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的新秩序》(檢索日期:2021年1月10日)。取自:https://rsf.org/sites/default/files/cn_rapport_chine-web_final_3.pdf。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6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64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10143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406401.pdf | | 1621Kb | Adobe PDF2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