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716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43758      線上人數 : 50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160


    題名: 失散的碎片—非預期喪親長男之生命故事敘說
    Missing pieces- A Firstborn Son with Unexpected Bereavement:A Narrative Study of Life Story
    作者: 紀昀
    Chi, Yun
    貢獻者: 傅如馨
    Fu, Ju-Hsin
    紀昀
    Chi, Yun
    關鍵詞: 非預期失落
    悲傷經驗
    喪親
    長男
    家庭關係
    unexpected loss
    grief
    bereavement
    the eldest son
    family relationship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09-02 18:16:08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進行生命故事敘說探究,研究參與者為一位三十歲擁有非預期喪親經驗之長男,欲藉由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看見其失落悲傷調適歷程,並從華人家庭的觀點中了解其家庭關係變化,以及長男在家庭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理解研究參與者在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懷與拉扯,而影響其中的是傳統華人家庭對長男的角色期待,和研究參與者如何在現有的家庭關係中取得並保有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平衡,因而使其能漸漸成為現在的自己。

    研究參與者的敘說主題聚焦在原生家庭裡受期待的長男、父親驟逝的打擊、家庭關係的衝突、在關係中練習愛回自己等四個面向,這四個面向組織成為研究參與者獨特的生命經驗。本研究將訪談文本與文獻內容進行對話後,發現研究參與者的悲傷調適歷程從動盪到漸漸邁向復原,也因為研究參與者對家人的愛,讓其在長男角色中從甘願為家犧牲付出、發生關係的衝突拉扯到尋回自我空間,對研究參與者來說,這是一段困難卻富有意義的生命之旅,也是已逝父親用愛與生命教導他的人生智慧。
    This study adopts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to explore life story narrative, in which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is a 30-year-old eldest son with unexpected bereavement experience. The researcher looks at the participant’s loss and grief adjustment process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 life sto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aring and pulling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ego and the other people. What affects this process is the role expec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for eldest son, and how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has been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a balance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others in the existing family relationship, so that he can gradually become who he is now.

    The narrative theme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focuses on four facets: the expected eldest son in the native family, the shock of the father’s sudden death, the conflict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the practice of loving oneself in the relationship. These four facets organize into the uniqu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After conducting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nterview text and the literary content, the researcher finds that the sorrowful adjustment process of the participant has taken a step forward from turmoil to gradual recovery. Also, because of the love of the study participant for his family members, he has been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eldest son, from willing to sacrifice for his family, having a relationship conflict, to finally finding a self-space for himself. As for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this is a difficult but meaningful journey of life, and it is also the wisdom of being taught by his dead father with love and lif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若蘋(2016)。喪親之「變」-他殺喪親家庭於調適哀傷歷程之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花蓮縣。
    朱芷儀(2018)。此岸到彼岸:墓園藝術導覽結合生命教育之初探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何長珠(2008)。悲傷影響因素之初探。生死學研究 ,7,139-192。
    吳佳錡(2017)。父母重男輕女對於家庭關係之影響:以未婚成年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彰化縣。
    吳明富、周子涵、黃俊勇、姚力元、周大為、林正寰、徐玟玲、陳奕宇、王蓉 瑄(2019)。從相遇到療癒:自我關照的藝術遇療。臺北市:張老師文 化。
    吳明富,黃傳永(2013)。藝術園丁:失落與悲傷藝術治療。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秀碧(2020)。失落、哀傷諮商與治療──客體角色轉化模式。臺北市:五南。
    吳美麗(2017)。目睹雙親自殺之遺族青少女生命故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屏東縣。
    呂欣芹(2006)。自殺者遺族悲傷調適之模式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李玉嬋,李佩怡,李開敏,侯南隆,張玉仕,陳美琴(2012)。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
    李佩怡(1998)。失落的自我調適─如何運用創意渡過悲傷。學生輔導,54,84-89。
    李佩怡(2000)。失落與悲傷。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311-348)。臺北市:洪葉。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荏芸(2016)。青少年面對親人癌逝之心理復原歷程:藝術治療創作取向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李彗菁(2004)。癌症病人之重要他人喪失摯愛的靈性衝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南市。
    李維倫、賴憶嫻(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李德材(2011)。「孤獨」之現象學取向探究─兼論其生命教育意蘊。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2),23-58。
    沈眉均(2012)。心在好家在-失親長子女持家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余德慧(2018)。生死無盡。臺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2020)。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臺北市:心靈工坊。
    阮菲(2019)。多元時代的挑戰—安康平宅社區家長參與ACT親職教育方案之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林于清(2006)。成年喪親者的悲傷復原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林文瑛、王震武(1995 )。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秀林(2009)。喪子女佛教徒之哀傷意義重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高雄市。
    林怡君(2015)。童年關係失落經驗影響未婚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之對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威利(2011)。談喪親兒童的哀傷處理。諮商與輔導,304,53-55。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 - 136。
    林書如(2009)。兒童期喪親青少年哀傷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林書如、陳慶福(2014)。一位兒童期喪親青少年哀傷經驗之敘說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7,61-89。
    林凱慧(2011)。在藝術治療團體中一位加護病房護理人員面對病患死亡的悲傷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林詩儀(2018)。Robert A. Neimeyer意義建構悲傷心理治療中的詩性時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林道修(2005)。喪親兒童接受讀書治療之悲傷反應及因應行為改變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臺南市。
    林耀盛、吳英璋(2004)。雙重變奏曲:探究「九二一」地震「失親家毀」受 創者之心理經驗現象。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1-41。
    林碧如(2017)。阿拉丁神燈精靈的救贖:一個初成年期家庭照顧者之照顧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中市。
    林耀盛、吳英璋(2004)。雙重變奏曲:探究「九二一」地震「失親家毀」受創者之心理經驗現象。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1-41。
    紀昀(2020)。以單一歷程性創作回應生命失落議題之藝術治療個案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洪美新(2016)。驟然喪親遺族治喪歷程的喪慟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洪珮淳(2018)。探討臺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洪鵬翼(2017)。青年待業者的生涯故事─華人家庭文化動力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紐文英(2019)。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最新版)。臺北市:雙葉。
    高旭繁(2008)。華人在傳統與現代生活情境中的傳統與現代行為:人境互動論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高旭繁(2013)。通往華人幸福之路:性格特質與文化價值的雙重作用。本土心理學研究,39,165 - 214。
    張玉薇(2008)。死亡與孤獨─喪偶女性諮商助人工作者之寂寞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志宏(2010)。喪母後長男與父親關係變化之研究:系統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彰化縣。
    張淑容(2015)。青少年喪親經驗意義建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屏東縣。
    許育光 (2002)。從分離個體化觀點探討--協助複雜性哀傷兒童在治療關係中疏通悲傷。諮商與輔導,199,13-17。
    陳永銓(2009)。兩性喪偶者悲傷與調適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陳秉華、游淑瑜(2001)。臺灣的家庭文化與家庭治療。亞洲輔導學報,8 (2),153-174。
    陳信英(2002)。青少年單親經驗中的悲傷與復原:生命故事敘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花蓮縣。
    陳雅婷(2007)。許心靈一個慰藉的窗口 -青少年時期歷經喪親的吶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3/63-04.htm
    陳瑛吟(1998)。低收入戶喪父家庭對青少年期子女自我分化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陳憶雯(2016)。非預期喪親大學生的哀傷經驗 ─以華人文化的角度探究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彭英慈(2005)。成年男性喪失父(母)親之哀傷經驗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黃姝文(2014)。非預期喪親家庭接受悲傷諮商之歷程變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高雄市。
    黃傳永(2012)。藝術治療運在失落悲傷調適之探討。臺灣心理諮商季刊,4(2),22-41。
    黃傳永(2013)。靈性取向藝術治療團體對喪親者失落悲傷調適之知覺經驗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黃應貴、翁士恆、彭榮邦、李維倫、陳怡君、呂玫鍰(2020)。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新北市:群學。
    黃鳳英(1998)。喪親家屬之悲傷與悲傷輔導。安寧療護,10,69-83。
    黃囇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辯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47-71。
    楊政議、李麗紅、曾雯琦(2008)。質性研究與實證主義的關係。護理雜誌,55(5),64-68。
    楊淑貞(2010)。創傷復原與療癒歷程之探索:以表達性藝術治療為例。臺灣藝術治療學刊,2(1),73-85。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頁249-292)。臺北:遠流出版社。
    葉明華、楊國樞(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詹菁華(2014)。喪親大學生參與心理劇團體悲傷輔導的轉化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劉安庭(2015)。兒少家庭照顧者成年轉銜過程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劉佳芳(2014)。親職化子女經歷喪親事件之自我轉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彰化縣。
    蔡佩真(2006)。臺灣癌症喪親家庭關係之變化與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學位論文,南投縣。
    蔡佩真(2009)。臺灣癌症喪親家庭關係之變化與探究。生死學研究,10,159-198。
    蔡佩真(2012)。華人家庭關係脈絡中悲傷表達模式之探討:以台灣經驗為例。臺灣心理諮商季刊,4(1),16-38。
    蔡榮美,吳晶萍,黃初雪(2007)。失落之概念分析。馬偕護理雜誌,1(2),16-23。
    蔡麗芳(2015)。創傷性悲傷諮商之個案研究-以莫拉克風災少女為例。臺灣藝術治療學刊,4(1),1-22。
    鄭宇斐(2015)。一個喪親家庭的悲傷調適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花蓮縣。
    蕭仁釗、李介文(2014)。創傷與創傷後成長。國教新知,61(1),54-61。
    賴思穎(2005)。靈性照護課程、靈性自我覺察、靈性照護態度與靈性照護能力之相關性:以某學院護理學群碩士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賴淨慈(2013)。臺灣悲傷研究之趨勢分析─以1998-2002文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謝政廷(2016)。暗夜裡哭泣的天使—從性平議題個案談學校輔導的系統合作。輔導季刊,52(3),11-17。
    謝繼昌(1999)。中國家庭的文化與功能。載於漢學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頁69-83)。臺北:漢學中心。
    羅耀明(2018)。喪親成人之悲傷調適與復原力增長之研究-以參與社區大學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者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蘇完女 、林秀珍(2010)。從意義建構觀點談喪親者的哀傷調適歷程。諮商與輔導,294,46 - 51。
    蘇絢慧(2005)。喪慟夢~非預期喪親者夢見已故親友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蘇絢慧(2021)。立下界線 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臺北市:天下雜誌。
    Corey, G.(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譯者: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臺北市:雙葉。
    Neimeyer, R.(2007)‧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譯者:章薇卿)‧臺北市:心理。
    Worden, J. W.(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譯者: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臺北市:心理。
    Wolfelt, A.D.(2012)‧見證幽谷之路:悲傷輔導助人者的心靈手冊‧(譯者:章惠安)‧臺北市:心理。

    外文部分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ry, 52(4), 664-678.
    Bugge, K.E., Darbyshire, P., Røkholt, E.G., Haugstvedt, K.T.S., & Helseth, S. (2014).Young Children’s Grief: Parents’ 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Death Studies, 38, 36–43.
    Doka, K. J. (2002). Disenfranchised grief: New direction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practice. Champaign, IL: Research Press.
    Feen-Calligan, H., McIntyre, B., & Sands-Goldstein, M. (2009). Art Therapy Applications of Dolls in Grief Recovery, Identity, and Community Service. Art Therap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6(4), 167-173.
    Gilbert, K. R. (1996). We’ve had the same loss, why don’t we have the same grief? .Death Studies, 20(3), 269-283.
    Jalmsell, L., Kontio, T., Stein, M., Henter, J.I., & Kreicbergs, U. (2015). On the Child’s Own Initiative: Parents Communicate with Their Dying Child About Death. Death Studies, 39, 111–117.
    Keeley, M.P., & Generous, M.A. (2014). Advice From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n Final Conversations With Dying Loved Ones. Death Studies, 38, 308–314.
    Kubler-Ross, E. (2009). On death and dying (40th ed.). London: Routledge.
    Lane, N., Rowland, A., & Beinart, H. (2014). “No Rights or Wrongs, No Magic Solutions’’: Teachers’ Responses to Bereaved Adolescent Students. Death Studies, 38, 654–661.
    McGoldrick, M. & Walsh, F. (1999). Death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In Carter, B. & McGoldrick, M. (Eds). The expanded family life cycle: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3rd ed.) (pp. 185-201).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owll, J., Lobb, E., & Wearing, M. (2016). The transformative meanings of viewing or not viewing the body after sudden death. Death Studies, 40(1), 46-53.
    Neimeyer, R. (2003). Lessons of loss: A guide to coping. New York: Routledge.
    Rando, T.A. (1993).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mourning. Champaign, IL: Research Press.
    Stroebe, M., & Schut, H. (1999).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Rationale and description. Death Studies, 23, 197–224.
    Vickio, C.J. (1999). Together in spirit: Keeping our relationships alive when loved ones die. Death Studies, 23, 161–175.
    Worden, J. W. (2009).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4th ed.).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104172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720092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269
    顯示於類別:[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09201.pdf2402KbAdobe PDF241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