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016
|
Title: | 大學生依附類型、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力之相關探究 Correlational Research on the Attachment Typ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Life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
Authors: | 陳莉婷 Chen, Li-Ting |
Contributors: | 傅如馨 王素芸 陳莉婷 Chen, Li-Ting |
Keywords: | 依附類型 人際關係 生活適應力 大學生 Attachment typ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ife adapt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
Date: | 2021 |
Issue Date: | 2021-07-01 21:14:49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學生依附類型、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的現況,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依附類型、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力上的差異,以及此三個變項間之關係,並進一步探討大學生依附類型、人際關係對於生活適應力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灣地區共566名大學生為樣本。採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人際關係量表以及生活適應力量表進行測量,並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之依附類型傾向焦慮型;整體人際關係偏正向之表現;生活適應力為中等程度。 二、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依附類型、整體人際關係以及生活適應力未具有顯著差異;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忽略逃避依附型上具有顯著差異,在安全依附型、焦慮依附型、害怕逃避依附型、整體人際關係、整體生活適應力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依附類型與人際關係呈現顯著相關;大學生依附類型與生活適應力具有顯著相關;大學生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力也具有顯著相關。 四、大學生依附類型對於生活適應力具有預測力;大學生人際關係對於生活適應力具有預測力;大學生依附類型與人際關係對於生活適應具有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加以討論,提出若干建議供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員、學校行政單位、大學生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attachment typ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differences in attachment typ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ttachment typ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bility. This study also further explores the predictive powe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ttachment typ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life adaptability. This study adop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ith a total of 566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as a sample. It uses the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Style Sca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and Life Adaptability Scale for measurement, and utilize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single fact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 difference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attachment type of college students tends to be preoccupied attachment; the overal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positive; the adaptability to life is moderate. 2.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ttach-ment types, overal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years have differences in the type of dismissing avoidant attachment. However,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of secure attachment, preoccupied attachment, fearful-avoidant attachment, and overal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nd overall life adaptability. 3.The types of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types of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ife adaptability,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ife adaptability. 4.The type of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predictive power for life adaptability;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predictive power for life adaptability; the attachment typ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predictive power for life adaptabil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finding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fo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school administration units, college stud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 | 丁鈺珊、戴嘉南、吳明隆(2014)。大學生家庭價值觀、人際關係依附風格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7,1-31。 王仲匡(2007)。大學新生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生活科學學報,11,33-49。 王仲匡(2004)。大學新生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市。 王怡澄(2008)。大學生的完美主義、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芬(1991)。保護管束少年之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瓊玉(2005)。臺南縣市國民中小學專任行政人員人際關係與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大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慶福、王郁茗(2010)。台灣當今的依附研究:系統性回顧與後設分析。2010第二屆國際心理治療研究學會台灣分會(TWSPR)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63-78。 王保嬋(2009)。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與同伴動物關係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麗斐、林淑君(2010)。國內諮商與心理治療質性研究之研究方法與研究題材之初步性整合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1(4),799-821。 王琳雅(2006)。四技大學生生活壓力, 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探討。私立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藝容(2011)。大學生的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川玉、葉一舵(2017)。臺灣學校輔導工作的新進展及其關鍵事件。學生事務與輔導,56(2),13-27。 丘金蘭、胡秀媛、邱紹一(2019)。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期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區大學生為例。育達科大學報,47,75-118。 田秀蘭(2000)。大學生,你在想什麼?-談大學生的生涯決定困難與生涯想法。輔導季刊,36(2),22-25。 白嘉玲(2010)。不同背景變項的單身成人依附風格、宗教認同態度和人際親密能力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錦鳳、段亞新(2002)。 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之編製及學生困擾分析。統計測驗年刊,10,1-38。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臺北:五南。 池妮聲(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及其知覺的社會支持對生活適應力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呂政達(2005)。人際關係與焦慮-大學生殺手。2005年4月3日,取自http://data.udn.com/data/titlelist.jsprandom=0.32201401844597355。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何明芬(2002)。國小兒童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其人際關係、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明因、林佳璇、李柏堅(2020)。大學生身心適應情形與課餘時間安排分析-以中華科技大學大一學生為例。中華科技大學學報,79,33-52。 吳正勝(1981)。大一新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81-134。 吳佩玲、楊錫林、江金山(2005)。建國科技大學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與情緒穩定之研究。建國科大學報,24(3),57-65。 吳佩蒨(2003)。大學生早年家庭經驗、解釋風格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35-557。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錦松(2007)。情緒智商、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的關係。陸軍官校八十三週年校慶基礎學術研討會。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6)。心理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十六版)。台北市:五南。 李晉源(2015)。大學生的人際依附風格、愛情信念與關係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孟珍(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負向情緒調適預期與愛情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靜如、林邦傑、修慧蘭(2011)。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困擾的自我揭露、寂寞與憂鬱之關係: 以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3(1), 155-174。 李秋英(2006)。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坤崇、韓楷檉、邱麒忠、林幸台(1987)。大學生生活量表之編製。測驗與輔導,82,1561-1564。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3,241-262。 李燕鳴、劉文玲、陳福士(2002)。東華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生活適應。慈濟醫學雜誌,14(6),365-372。 李美枝(1989)。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4。 李昱德(2003)。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傾向與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雅瑩、陳麗如(2016)。專學習障礙學生父母依附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2,23-38。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討論。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邱惠筠(2019)。戀愛關係中的大學生依附風格、自我分化、負向情緒及親密關係品質之關聯性。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林缃柔(2020)。大學生依附關係、情緒調節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欽榮(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人事管理,33,2-4。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宗鴻(譯)(1997)。人格心理學(Burger, J. M.)。台北:揚智文化。 林旻沛、丁建谷、賴雅純、柯慧貞(2005)。不同成人依附型態在網路成癮傾向上之差異。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8(4),93-119。 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美珍(2009)。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砡琝(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淑惠、何美瑤(2006)。技職校院大一新生生氣表達、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南台灣健康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1-128。 林淑惠、黃韞臻、林佳筠(2009)。中部地區五專學生社會支持、情緒智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55,41-66。 林淑惠(2006)。技職校院大一新生生氣表達、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燕卿、李睿謙(2018)。大學生親密關係中不同依附類型與性嫉妒之相關研究。性學研究,8(2),63-94。 林佳玲(1999)。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慧姿、程景琳(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177-193。 林子婷(2018)。大學生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筱婷(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靜(2018)。大學生心理健康。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玟華、陳志軒、徐畢卿(2017)。正念在快樂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應用。護理雜誌,64(4),97-103。 侯明玉(2002)。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姜立萍、孫乙仙(1995)。銘傳大一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銘傳學刊,7,233-264。 胡玉鳳(2005)。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柯佳玲(2008)。高職生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柯永河、林幸台、張小鳳(1997)。人際行為量表。台北:測驗。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雅雯(2001)。國小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榮照、林信香(200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4,55-84。 范孜筠(2012)。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31-51。 孫育智(2004)。青少年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馬康莊、陳信木(譯)(1998)。社會學理論。臺北:巨流。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涂雅玲(2008)。科技大學大一新生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璽惠(2002)。生活適應不良學生輔導策略。學生輔導,83,70-83。 夏媺婷(2008)。大學生依附風格與創造力情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連健翔(2012)。大學生依附關係、情緒調節與憂鬱之關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五南。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修正版)。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二版)。台北:東華。 張春興、黃淑芬(1982)。大學教育環境與青年期自我統整形成關係的初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31-46。 張儷馨(2005)。大學生性別、依附風格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學善、林旻良、葉淑文(2010)。大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關係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2(2),1-25。 張素真(2008)。臺北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郁雯(1986)。我國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連雲、蔣俊梅、朱軍(2018)。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台北:飛翔時代。 許明松(1997)。大學生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妙雪、郭玲芳(2008)。單親家庭高中(職)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華岡農科學報,22,37-56。 郭啓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昱憲(2015)。大學生現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現實人際滿意度、網路人際滿意度與寂寞感、自尊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怡儒(2019)。大學生使用交友app之動機及其人際行為現象–以開南大學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文昌、鍾玉英、奉春梅、周瑾、嚴炯(2004)。社會心理學。台北:新文京開發。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陳李綢(1998)。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測驗年刊,45(1),159-179。 陳李綢(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3),343-368。 陳李綢(2000)。大學生心理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敬淑、謝智玲(2006)。青少年依附、自尊與行為適應之相關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韻如(2001)。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歐慧敏(1993)。國中國小學生行為困擾調查與輔導效果之研究(一)。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國科會專題研究,台南市。 陳蓉蓉(2010)。大學生完美主義性格傾向、挫折容忍力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珍如(2009)。隔代教養學童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郁齡(1999)。家庭功能與大學生個體化、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斐柔(2012)。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 寂寞感與憂鬱之關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心理應用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麗君(1995)。大學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怡憓(2009)。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自尊與愛情滿意度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柏霖、何慧卿、高旭繁(2016)。大一巔峰型新生學校生活適應、心理資本及心理健康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39(2),27-59。 陳錦鴻(2018)。大學生人際關係影響因素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念怡(2012)。父親多陪伴,有助提升青少年社交力。親子天下雜誌,39。 曹俊德(2015)。科技大學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之施測與學生困擾分析。止善,19,125-157。 曾筱恬(2010)。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盈碩(2017)。依附取向對心理適應的影響:情緒調節作為中介變項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碧慧(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中之壓力事件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春枝(1999)。政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訓育研究,38(4),56-70。 黃玲喬(1998)。不同依附風格夫妻之關係期望、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金島(1988)。肢體殘障者之身體心像、自我概念、歸因組型與生活適應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琪皎(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秀惠(2004)。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淑滿、葉明芬(2007)。二十年來臺灣研究中子女對父親依附關係之後設分析。幼教研究彙刊,1(1),130-146。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玉珍(2003)。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凱倫(1991)。幼兒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稼芸(2007)。大學生離家經驗、依附風格與大學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瓈箴(2012)。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自尊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禾楓出版。 楊錦登(199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國教輔導,5,45-52。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極東(2003)。實踐大學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實踐學報,33(6),1-23。 鄒浮安、鄭照順(2009)。科技大學學生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調查研究。 葉亮吟(2010)。探討大學生社團經驗、人際關係、學業成績對其職涯發展的影響。育達科大學報,23,59-80。 葉玟秀(2017)。學校輔導人員之工作耗竭與希望感。諮商與輔導,382,26-29。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2008)。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取自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網站: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5&Page=1,2008 年 2 月 27 日。 趙燕、林清文(2018)。大學生手機依賴、社交焦慮與完美主義的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40(2),1–24。 詹馨(1984)。適應的性質初探。國教世紀,20,6,6-7。 廖宏啟(1999)。大學生人際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成敏(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因應處理方式及社會適應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廖晉逸(2016)。大學生情緒智力, 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玉華(2004)。以全人教育觀點看大學生壓力源及因應模式。實踐通識論叢,2,65-82。 劉達濠(2002)。港澳僑生在台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鎔毓(2003)。技專校院學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中華學院學報,29,323-340。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敏珍(1999)。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 蔡金鈴(2005)。彰化縣國中學生學校氣氛知覺、人際關係、學校投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秀玲(1998)。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秀玲、吳麗絹(1998)。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1),73-90。 蔡金田、洪詠涵(2017)。國立大學教育相關學系學生學業表現與社交關係之研究。東海教育評論,12,1-36。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既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學報,24(2),35-51。 鄧之華(2010)。青少年的情緒表達與生活適應:不同情境與社會關係之分析。私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陽儀(1999)。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鄭冠仁(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雅玲(2004)。聽覺障礙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中 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淑華(2000)。「得勝課程-問題解決」對國中生問題解決態度與行為困擾影響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盧宜蔓(2009)。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俊傑(2007)。人際關係對情緒與學習生活之影響—以義守大學學生為例。私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佳純、方斌、陳雯蕙(2012)。大三生心理社會發展、人際滿意度與課外經歷對其畢業後就業力之預測。教育實踐與研究,25(1),97-130。 鄭羽芯(2006)。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情緒表達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佳伶(2003)。青少年親子依附關係及情緒因應方式、情緒因應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薛國致(2010)。屏東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薛凱方(2004)。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與生活適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智玲、劉芳其(2009)。青少年依附風格與欺凌行為之研究。聯大學報,6(2), 143-164。 簡茂雄(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魏頡(2005)。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東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立人(1999)。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秀芝(2014)。新加坡青年的人際關係、寂寞感與自殺意念的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羅品欣、陳李綢(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蘇建文、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 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花師幼兒教育學報,2,263-292。 蘇建文(1997)。對父母及對友伴的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6-2413-H-003-009-G10)。 蘇育萱(2008)。大一離家學生的分離個體化、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鐘珮純(2007)。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與子女婚姻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 Hill.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 427-454.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709-716.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s,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Baker, R. W., & Siryk, B. (1984). Measuring adjustment to colleg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2), 179.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1.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5). Bindung. Eine Analyse der Mutter-Kind-Beziehung. München: Kindler, 224.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erger, C. R., & Calabrese. R. (1975). 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ctions and beyond : Toward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 99-112.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ammer, L. M.(1993). The Helpering relationship:process and skill. New York: Allyn & Bacon. Coan, R. W.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ohn, D. A. (1990). Child-Mother attachment of six-year-olds and social competence at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61, 152-162. Cavell, T. A., Jones, D. C., Runyan, R. D., Constantin-Page, L. P., & Velasquez, J. M. (1993).Perceptions of attachment and the adjustment of adolescents with alcoholic father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7(2), 204-212. Chu, J. Y. (2005). Adolescent boy’s friendships and peer group culture.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07, 7-22.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0). Adult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chology, 58, 644-663. Cozzarelli, C., Karafa, J. A., Collins, N. L., & Tagler, M. J. (2003).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Associations with personal vulnerabilities, life events, and global construals of self and othe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2, 315-346. Cassidy, J. (1990).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 in the study of attachment and the self in young children. In M.T.Greenberg, D.Cicchetti and E.M.Cumming(Eds), Attachment in the preshool years. Chickering, A. W. (2010). A retrospect on higher education’s commitment to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and Character, 11(3), 21-40.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rittenden, P. M. (1988). Relationships at risk.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136-174. Duemmler, S. L., & Kobak, R.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commitment and atachment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security as relationship costruc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4(3), 401-415. Devito, J. A. (1994).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Harper Collins Col-lege. Derlega, V., & Janda, L. H. (1981). Personal adjustment: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2nd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De Goede, I. H. A., Branje, S. J. T., & Meeus, W. H. J. (2009). 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friendship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2, 1105-1123. Dennis, T. A. (2007). Interactions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affective style: Implications for traits anxiety versus depressed mood.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1, 200-207.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Erikson, E.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Toronto, CA: George J. McLeod Limited. Erikson, E. (1987). The human life cycle. In S. Schlein (Ed.).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New York: Norton, 595-610.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Fleming, W. M., & Anderson, S. A. (1986). Individuation from the family of origin and personal adjust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2, 311-315. Feeney, J. A. (1999).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nd couple relationships.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85). An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Interview protocol. Unpublished manuscrip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Gini, G.(2007) . Associations among overt and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and adoles-cents’ satisfaction with friend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need for affe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friend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Galambos, N. L. (2004). Gender and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R. M. Lerner & L. Hazan, C., & Shaver, P. R.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270-280. Hazan, C., & Shaver, P. R. (1994).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inquiry, 5(1), 1-22. Hinderlie, H. H., & Kenny, M. (2002). Attachment, social support, and college ad-justment and black students at predominantly white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3(3), 327-340. Havig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Holmbeck, G. H., & Wandrei, M. L. (1993). Individual and relational predictors of adjustment in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0(1), 73-78. Homans. (1985). Coming to My Senses: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ociologist. New Brunswick.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Heiman, T.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 1.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Jordan-Cox, C. A. (1987).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ly black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8, 504-511 . Johnson, H. D. (2004). Gender, grade, and relationship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closeness within adolescent friendships. Adolescence, 39(154), 243-255. Kobak, R. R., & Hazan, C. (1991). Attachment in marriage:Effects of security and accuracy of working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6), 861-869. Koopmans, M. (1993).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 and the Perception of Family Relations. Kerns, K. A., Cole, A., & Andrews, P. B. (1998). Attachment security, parent peerma nagement practice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preschooler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82-), 504-522.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Thomson Brooks/Cole.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LaFreniere, P. J., & Sroufe, L. A. (1985). Profiles of peer competence in the preschool: Interrelations between measures, influence of social ecology, and relation to attachment histo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56-69. Lindsay, G. (200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the effectivess of inclusive educa-tion/mainstream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 1-24. Lopez, F. G., & Gormley, B. ( 2002).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ver the five-year college transition: Relations to self-confidence, coping, and distress patter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9(3), 355-364. Lopez, F. G., & Brennan, K. A. (2000).Dynamic processes underlying adult attach-ment organization: Toward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y and effective self.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3), 283-300. Larose, S., Guay, F., & Boivin, M. (2002). Attachment, social support, and loneliness in young adulthood: A test of two mode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5),684-693. Love, P., & Talbot, D. (2009). Defining spiritual development: A missing consider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 Journal of Student Affairs Research and Practice, 46(4), 361-375. Lempers, J. D., & Clark-Lempers, D. S. (1992). You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comparison of the 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five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 53-96. Lapsley, D. K., Rice, K. G., & Fitz-Gerald, D. P. (1990). Adolescent attachment, ad-justment to colleg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inuity of adapt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8, 561-565. Mauger, P. A., Adkinson, D. R., Zoss, S. K., Firestone, G., & Hook, D. (1980). Inter-personal Behavior Survey (IBS). Los Angeles: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Main, M. (1973). Exploration, play,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as related to child-mother attach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Maslow, H. A.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Publishers, Inc. Maccoby, E. E. (1990). Gender and relationships: A developmental accou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4), 513. Mayall, B. (Ed.). (1994). Children`s childhoods: Observed and experienced. Psy-chology Press. Mohanty, B.(1980). Effects of socio-cultural deprivation on som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Studies,25(2),113-117. Mooney, R. L., Gordon, L.V.(1950). Mooney Problem Check Lists. New York: Psy-chological Corp. Mounts, N. S., Valentiner, D. P., Anderson, K. L., & Boswell, M. K.(2006). Shyness, sociability, and parental support for the College Transition: Relation to adoles-cents’adjust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 35, 68-77. Pietromonaco, P. R., & Barrett, F. L. (1997).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daily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1409-1423. Ryan, R. M. & Lynch, J. H. (1989). Emotional autonomy versus detachment: Revisi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60, 340-356. Robitschek, C., & Woodson, S. J. (2006). Vocational psychology: Using one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s strengths to foster human strength.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4, 260-275. Rice, K. G. & Whaley, T. J. (1994). A short-term longitudinal study of within-semester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 and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324-330. Robinson, L. C. (2000).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young adulthood: A gender analysis. Adolescence, 35(140), 775-784. Russell, D. W. (1996).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6(1), 20-40.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Schutz, W. C. (199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teuber , K. R. (2005). Adult attachment, conflic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 comprehensive model. University of Delaware. Sperling, M. B., & Berman, W. H. (Eds.). (1994). Attachment in adults: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Guilford Press. Schoon, I., Martin, P., & Ross, A. (2007). Career transitions in times of social chang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ur, 70, 78-96. Selye, H. (1956). Stress and psychiatr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13(5), 423-427. Shaver, P. R., & Berman, k. A. (1992).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romantic relation ship out com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8, 536-545.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Phillips, D. (1996). Conflic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5), 899-914. Mayall, B. (1994). Children’s childhoods observed and experienced. Great Britain byburgess. New York: Flamer Press Thibaut, J. W. and H. Kelly,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Wiley. Waters, E., Merrick, S., Treboux, D., Crowell, J., & Albersheim, L. (2000). Attachment security in infancy and early adulthood: A twenty-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1(3), 684–689. White, S. (1976). A Discussion on natural strain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The effects of strain on the microstructures, fabric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n quartz-it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283(1312), 69-86. Weiss, R. S. (1991). 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8, 66-76. Winston, R. B., Jr., Miller, T. K., & Prince, 1. S. (1987). Student Developmental Task and Lifestyle Inventory, athens, GA: Student Development Associates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107172005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72005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10060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200501.pdf | | 4635Kb | Adobe PDF2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