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600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85/144472 (79%)
Visitors : 51390545      Online Users : 9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007


    Title: 美俄三大飛彈條約研究
    Study on the U.S.-Russian Missile Treaty
    Authors: 何昶逸
    Ho, Chang-Yi
    Contributors: 連弘宜
    何昶逸
    Ho, Chang-Yi
    Keywords: 安全困境
    反彈道飛彈條約
    中程核飛彈條約
    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07-01 21:00:21 (UTC+8)
    Abstract: 美俄自冷戰開始迄今,為約束彼此軍事武器過度發展及擁有,簽署為數眾多的條約,其中又以「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New START)、「反彈道飛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為主要制約,然隨著冷戰告終及國際局勢轉變,加上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的政治思維,使得美俄彼此開始對飛彈條約有所歧見並接連退出,再者「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New START)效期僅至2021年,使得美俄是否延續合約或制定新約,再度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然就各條約發展演進,可探究出唯有適度的武器管控機制的存在,才是擺脫安全困境及降低國家安全威脅,而在川普總統任期將屆的同時,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因應國際局勢及脈動與俄羅斯延長合約,也是關注焦點,不難想像,美俄勢必會順應世界潮流而制定屬於雙方的條約,然如何修約,將是未來的關鍵及重點。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官方文獻
    中華民國108年國防報告書編簒委員會(2019)。中華民國108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二、專書
    日本岡崎研究所彈道飛彈防禦小組編;增祥穎譯(2004)。《新核武戰略及日本彈道飛彈防禦》,臺北: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北部印製廠。
    方永剛、唐復全合著(2001)。《大國逐鹿新地緣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
    史考特.麥克馬洪編;曾祥穎譯(2001)。《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臺北:麥田出版社。
    朱浤源(1999)。《編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出版社。
    宋學文(2009)。《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理論、政策與治理》。臺北:巨流出版社。
    余炳輝(1987)。《社會研究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何樹才、孫旭、孫快吉、黎曉明合著(2003)。《世界軍武發展史:飛彈篇》。臺北: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林碧炤(2015)。《面向新世界:國際關係的復古與創新》。臺北: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碧炤(2018)。《迎接新世紀:文明社會的世界觀與國際觀》。臺北: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碧炤(1999)。《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福出版社。
    林宗達(2003)。《強權較勁:中共與美國飛彈攻防之外交戰略》。臺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宗達(2014)。《霸權之盾: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發展述評》。臺北:晶采文化事業出版社。
    唐朱昌、肖紅專、譚德勒合著(1999)。《尋求蘇美力量均衡的努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曼肯編;卜大年譯(2016)。《戰略亞洲:區域安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五南文化廣場。
    曹雄源(2018)。《戰略解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佈局》。臺北:前程文化公司。
    曾祥穎(2005)。《飛彈防禦的迷思》。臺北:天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陳世民(2009)。《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軍備管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世民(2020)。《冷戰後核武的角色與威脅》。臺北市:翰蘆出版社。
    馮玉軍(2002)。《俄羅斯外交決策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
    馮紹雷(2010)。《構建中的美俄關係-兼及新帝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德瑞.蕭雷編;林添貴譯(2017)。《美國該走的路》。臺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諾曼.弗里德曼編;熊彬、楊雨譯(2019)。《五十年戰爭:冷戰時代的衝突與戰略》。全球防務出版社。

    三、期刊
    王怡文(2020)。<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目標制裁的原因、特點及前景>。《國際研究參考》,2020年第8期,頁9-15。
    王政邊(2018)。<美國對國際核秩序的侵蝕與弱化>。《國際安全研究》,2018年第2期,頁132-155;160。
    王蕾(2019)。<核出口控制的國際規則制定:美國在多邊談判中的行為模式>。《國際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頁133-155;160。
    王酈久(2000)。<美俄裁減戰略武器的進程及趨向>。《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8期,頁14-18;47-48。
    宋傳、于優娟合著(2020)。<俄羅斯對美國戰略認知的演變及其政策效應>。《國家安全研究》,2020年第2期,頁73-90;189-190。
    宋心榮(2019)。<戰鬥民族的底氣:透視俄羅斯戰略核力量>。《軍事文摘》,2019年第11期,頁35-38。
    李大中(2000)。<後冷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政策:爭辯與邏輯>。《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頁17-46。
    李彥光(1993)。<一個並不成熟的條約—評美俄簽署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國際展望》,1993年第02期,頁5-6。
    吳興佐(2002)。<反彈道導彈條約的興廢始末>。《國際資訊信息》,2002年第1期,頁6-12。
    吳興佐(2002)。<一個令世界不安的舉措,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危及世界和平與安全>。《國家安全通訊》,2002年03期,頁23-27。
    林詩凱(2019)。<美國退出《中程核武導彈條約》 對印―太地區安全的影響>。《戰略安全研析》,2019年第159期,頁41-49。
    荊元宇(2019)。<美國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之戰略意涵分析>。《戰略安全研析》,2019年第157期,頁7-17。
    胡敏遠(2019)。<論述美、俄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的戰略意涵>。《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73期,頁19-33。
    許海云、白雲天合著(2020)。<中導危機下的國際安全走向與中國應對>。《國際展望》,2020年第2期,頁58-77。
    耿建福、胡冬冬合著(2019)。<美國國防部2020 財年導彈採辦預算分析>。《飛航導彈》,頁15-21。
    張蓓、孫成昊合著(2017)。<美俄關係走向分析>。《國際研究參考》,2017年第1期,頁28-32。
    張雅君(2003)。<反彈道導彈條約爭議與中俄關係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頁27-55。
    孟光(2017)。<俄新版《國家武器裝備計劃》先行解讀>。《軍事文摘》,2017年17期,頁25-28。
    孟鑫(2020)。<《中導條約》失效對全球核軍控的影響>。《軍事文摘》,2020年第17期,頁64-67。
    黃萍、張顥月、申起有合著(2020)。<美俄在核力量上的博弈與較量>。《軍事文摘》,2020年第23期,頁7-11。
    程柏華、馬博文合著(2019)。<《中導條約》之困:美俄的再博弈>。《軍事文摘》,2019年第7期,頁7-10。
    閻亢宗(2019)。<朝核問題衝擊下北韓對俄日的戰略選擇及東北亞面臨的安全困境>。《遠景基金會季刊》,第二十卷第一期,頁107-166。
    郭曉兵(2019)。<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動因與影響淺析>。《中國國際戰略評析2019<上>》,2019年8月版,頁。
    郭曉兵、龍云合著(2020)。<中導條約與全球戰略穩定論析>。《國際安全研究》,2020年第2期,頁49-72;157-158。
    蔣翊民、孫向麗合著(2016)。<核安全會議與核安全全球治理>。《國際安全研究》,2016年第3期,頁131-150;155。
    鄒雲華(1998)。<戰區導彈防禦與全球和地區安全的關係>。《國際問題研究》,1998年第1期,頁28-30。
    趙國強(2007)。<後反導時代降臨,美俄新一輪反導博奕態勢全解剖>。《國際展望》,2007年第21期,頁60-65。
    劉沖、郭曉兵、孫渤、鄧門桂合著(2019)。<全球戰略軍備競賽態勢探析>。《國際研究參考》,2019年第2期,頁30-37。
    韓克敵(2018)。<美俄中導條約之爭與中國之處境>。《戰略決策研究》2018年第6期,頁46-67;101。
    韓傳道、韓清照合著(2007)。<美俄陸基戰略核力量點評>。《環球軍事》,2007年第23期,頁50-51。
    盧業中(2019)。<霸權國家與核武發展:論東北亞的安全情勢>。《遠景基金會季刊》,第二十卷第三期,頁55-98。
    趙博文、張乃千合著(2017)。<俄羅斯軍費:如何在減法中做加法>。《軍事文摘》,2017年10期,頁8-11。
    鄭家瑞、王容謙、王立軒合著(2020)。<俄羅斯核政策演變規律及國家底線>。《軍事文摘》,2020年第23期,頁12-15。
    謝豐宇(2020)。<2020大選與新冠疫情對美國核政策的影響>。《軍事文摘》,2020年第23期,頁35-38。
    龍坤、陳曦合著(2020)。<特朗普政府核戰略調整的內容、動因與前景>。《軍事文摘》,2020年第21期,頁7-11。
    Valery Herasimov、Harold Orenstein合著;周茂林譯(2018)。<俄國當代戰爭與現階段國防議題>。《國防譯粹》第45卷第5期,頁38-46。
    Keith Jacobs著;李育慈譯(2010)。<彈道飛彈防禦未來發展>。《國防譯粹》,第37卷第2期,頁4-11。
    Marvin Leibstone著;齊珮文譯(2010)。<國際飛彈防禦合作計畫>。《國防譯粹》,第37卷第2期,頁16-21。

    四、網路資料
    連弘宜(2014)。<談錯綜複雜的美俄關係>。大紀元,2014年5月3日,檢自https://www.google.com.tw/amp/www.epochtimes.com/b5/14/5/3/n4146173.htm/amp。(檢索日期:2020年8月12日)
    張婷(2018)。<一文看懂美退出中導條約的背後考量>,。大紀元,2018年10月23日,檢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22/n10801841.htm。(檢索日期:2020年10月21日)
    <美蘇關於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人民網》,2001年8月9日,檢自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8143851/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61/20010809/531407.html。(檢索日期:2020年4月12日)
    國際中心(2019)。<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後美首度解禁試射中程導彈>。ETtoday,2019年12月23日,檢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213/1601554.htm#ixzz68MTY55Hy。(檢索日期:2020年10月21日)
    <二戰期間各國軍力及戰爭潛力分析 那一張忘不了的臉>。KKnews,2018年6月15日,檢自https://kknews.cc/military/pnojyqj.html。(檢索日期:2020年10月12日)
    <美國防戰略報告:將中俄視為頭號威脅>。BBC NWES。2018年1月19日,檢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2755369。(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日)
    曾復生(2019)。<美退出中導條約的戰略陽謀>。國政基金會,2019年8月7日,檢自https://www.npf.org.tw/3/21178。(檢索日期:2020年10月21日)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檢自https://zh.m.wikipedia.org/zh-tw/俄羅斯戰略火箭軍。
    <風雨中的俄羅斯之盾—俄戰略火箭軍>。檢自http://mil.news.sina.com.cn/2004-02-18/1531182916.html?from=wap。(檢索日期:2020年4月12日)
    <美國戰略司令部>。檢自https://zh.m.wikipedia.org/wiki/美國戰略司令部。(檢索日期:2020年4月12日)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檢自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新削减戰略武器條约。(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2日)
    張宇韶(2020)。<金正恩的生與死,直接牽動東北亞地緣政治與大國賽局>。檢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547。(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7日)
    <美國務卿:除美俄之外中國也應簽署削減武器條約>。新浪網,2019年4月11日,檢自https://mil.sina.cn/zgjq/2019-04-11/detail-ihvhiqax1774309.d.html?oid=3822871266472263&vt=4&cid=56268。(檢索日期:2020年4月12日)
    <美軍東歐部署薩德俄新洲際導彈最後測試>。CCTV中文國際,2019年4月13日,檢自https://goo.gl/ob12rY。(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6日)
    <俄軍公開巡航導彈證清白批美退出中導條約動機不純>。新華網,2019年1月25日,檢自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9-01/25/c_1210047572.htm。(檢索日期:2020年12月16日)
    <退出中導條約後美第二次試射陸基導彈中國外交部斥早有預謀>。香港01,2019年12月13日,檢自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9-01/25/c_1210047572.htm。(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6日)
    <中導條約緊箍咒解除,川普政府計劃強化西太平洋飛彈戰力>。科技新報,2020年5月14日,檢自https://technews.tw/2020/05/14/u-s-rearms-to-nullify-chinas-missile-supremacy-in-the-western-pacific/(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6日)
    <中美俄軍控談判中國參加否>。NEWTALK新聞,2020年11月16日,檢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6-09/419066。(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6日)
    <北韓展示新型飛彈美國緊張了>。洞傳媒,2020年10月11日,檢自https://www.twjlnews.com/newslist.php?newsNo=4319。(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6日)
    <美印雙長會談簽訂軍情分享協議確立準軍事同盟關係>。上報,2020年10月27日,檢自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5PjYwv。(檢索日期:2020年11月22日)
    <習近平訪俄,中俄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早報,2019年6月6日,檢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606-morning-brief/(檢索日期:2020年11月22日)
    <美蘇關於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人民網,2001年8月9日,檢自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8143851/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61/20010809/531407.html。(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6日)
    <中俄反導早期預警合作化解美國第一次核打擊威懾>。東森新聞網,2020年11月25日,檢自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237697。(檢索日期:2020年12月7日)
    <普丁:沒限武條約未來不排除與中國建立軍事聯盟>。蘋果即時,2020年10月23日,檢自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01023/QJNFGKXPBRD35FTDQGO5566GWE/(檢索日期:2020年12月31日)
    <普京建議美俄新裁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至少1年>。商業電台,2020年10月16日,檢自https://www.881903.com/news/international/2361986。(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2日)
    MoneyDJ(2020)。<大舉軍購!美國防部 2021 年預算要求 7,050 億美元>。2020年2月11日,檢自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0/02/11/the-pentagon-is-seeking-705-billion-for-its-2021-budget-including-a-3-raise-for-troops/(檢索日期:2020年12月29日)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John H. Herz,“Political Realism and Political Idealism: a Study in Theories and Realiti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1.
    “Beyond the INF Treaty: Arms, Arms Control, and the Atlantic Alliance.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thin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二、期刊
    Ivan Eland and Charles Pena,“Withdraw Is Premature",Arms Control Today,Vol.32 No.1(January/February).
    Karl A. Lieber and Daryl G. Press, “The End of MAD: The Nuclear Dimension of US 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4, 2006.
    Stewart M.Patrick,“Trump and World Order:The Return of Self-Help,”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2017)

    三、網路資料
    US Dept of Defense,“Nuclear Posture Assessment 2018",2018/02/02,https://media.defense.gov/2018/Feb/02/2001872889/-1/-1/1/EXECUTIVE-SUMMARY-TRANSLATION-CHINESE.PDF(Latest update:2019/12/21)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Washington,DC,2001/10/13,“Statement by the White House Press Secretary Announcement of Withdrawal from the ABM Treaty",http://www.state.gov/t/ac/rls/fs/2001/6848.htm. (Latest update:2020/3/22)
    US Dept of Defense,2019/08/02,“Statement From Secretary of Defense Mark T. Esper on the INF Treaty",https://www.defense.gov/Newsroom/Releases/Release/Article/1924386/statement-from-secretary-of-defense-mark-t-esper-on-the-inf-treaty/(Latest update:2020/10/21)
    Ryan Browne,”What’s behind Trump’s decision to ditch a decades-old arms control treaty?”Politics,dowand on 2018-10-22,http://edition.cnn.com/2018/10/21/politics/trump-Russia-inf-treaty-decision/index.html. (Latest update:2020/10/12)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to the people of Estonia”,Washington,DC:White House,Office of the PressSecretary,3 September 2014,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4/09/03/remarks-president-Obama-people-Estonia. (Latest update:2020/11/23)
    “New Briefing on the 2018 Nuclear Posture Review,” February 2, 2018, https://www.defense.gov/Newsroom/Transcripts/Transcript/Article/1431945/news-briefing-on-the2018-nuclear-posture-review/.(Latest update:2020/12/7)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Washington, D. C.: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ecember 2012 p.69, http://www.dni.gov/files/documents /GlobalTrends_2030.pdf. (Latest update:2020/12/29)
    Shen Dingli,“What the Post-INF Treaty World Will Be Like,” China daily, February 21, 2019, http://global.chinadaily.com.cn/a/201902/21/WS5c6dea76a3106c65c34ea76e.html. (Latest update:2020/10/21)
    “US Test of INF-Banned Missile is Proof Washington Has Long Sought to Destroy the Treaty-Kremlin,” Sputnik News, December 13, 2019, https://sputniknews.com/world/20191213 1077561687-washingtons-new-missile-test-proves-country-violated-inf-treaty---russian-lawmaker/. (Latest update:2020/10/17)
    US Dept of STATE,1987/12/08,“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 (INF Treaty)", https://2009-2017.state.gov/t/avc/trty/102360.htm. (Latest update:2020/10/21)
    U.S STRATGIC COMMAND, “About",https://www.stratcom.mil/About/2020/12/7. (Latest update:2020/12/10)
    US Dept of Defense,2020/12/17, “New START Treaty”,https://www.state.gov/new-start/(Latest update:2020/12/22)
    “The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2019/02,”START I at a Glance”,https://www.armscontrol.org/factsheets/start1。(Latest update:2020/12/2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10892201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2201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513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s Program in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1501.pdf1673KbAdobe PDF2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