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406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93/144380 (79%)
造訪人次 : 51241148      線上人數 : 9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4061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061


    題名: 華文現代主義的旅行與變貌: 以上海、香港、南洋為路徑(1930~1970)
    Travels and Transfiguration of Sinophone Modernism: From Shanghai, Hong Kong to the Nanyang (1930-1970)
    作者: 鄧觀傑
    Teng, Kuan-Kiat
    貢獻者: 高嘉謙
    Ko, Chia-Cian
    鄧觀傑
    Teng, Kuan-Kiat
    關鍵詞: 華文現代主義
    上海新感覺派
    暨南大學
    黑嬰
    劉以鬯
    黃崖
    香港認同
    《蕉風》
    Chinese Modernism
    Shanghai Neo-Sensationalism
    Jinan University
    Hei Ying
    Liu Yi Chang
    Hong Kong Identity
    Huang Ya
    Chao Foon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03-02 14:27:04 (UTC+8)
    摘要: 本論文關注二十世紀三〇年代至七〇年代,華文現代主義文學於華文文學圈中的流動與變貌,意圖在已有的「西方/日本/中國」現代性地圖中,加入「南洋」與「香港」的位置。相對於西方和日本這些明顯的他者,南洋與香港是曖昧的領域,這些地區雖然不受中國政權所控制,但僑居其中的大量僑民與資源,卻不斷吸引當權者將之籠絡到「中國」之中。這些域外之地也成為中國文人接觸「現代」的通道,先是晚清以降大量中國知識精英經由香港與南洋抵達西方,許多人甚至就此滯留在當地。後1949年流離的中國文人以香港為中轉站,除了台灣之外,另一個受歡迎的避難地則是英殖民地新馬。中文現代性隨著這些中國知識精英肉身的流亡各地,形成各異的樣貌。

    華文現代主義的旅行因而並未停止在中國,南洋與香港不但很早便參與了中國現代派的文學計劃,爾後又在彼此交流間演化出各自的樣貌。三地文人來往的狀況、外來與本土的辯證、現代主義在華文社群的不同發展,都是本文關注的焦點。

    本論文第一章緒論,確立問題意識並進行文獻回顧。第二章開始討論現代主義的「中國/南洋」之路,此部分討論的重點是位於上海的暨南大學,以及聚集在其中的南洋僑生社群。上海暨南大學是二〇年代中國唯一以華僑為招生目標的學校,成立之初便明確表示要以西方和日本殖民活動為典範,借南洋僑生之力前進南洋。然而在暨南大學的僑生也不是單向地接受這些論述,他們在暨南大學成立社團並創辦雜誌,參與上海各樣藝文活動之餘,也宣言要「創造南洋文學」。歸返祖國的僑生在上海反而發現了自身,時間上和馬來亞作家第一次對「南洋文藝」的自我發現幾乎同步。中國與南洋借助彼此定位自身,在文學裡完成民族國家的共同體想像。此部分將以黑嬰作為討論個案。出身於印尼的黑嬰在上海留學期間寫下大量新感覺派作品,後期卻忽然轉向革命寫實主義。他因而展現出上海的南洋僑生在「中國與南洋」和「現代與寫實」的兩重矛盾,一方面試圖以新感覺手法融入上海與中國人身份中,另一方面又受到革命話語和南洋經驗的牽制。在南來北返之間,南洋一方面參與了上海現代主義的建構,另一方面也從中萌動了最初的自我意識。

    第三章則針對現代派的南下,探究現代主義在「上海/香港/南洋」之間的往復,劉以鬯的經歷正是這類南來文人的典型。劉以鬯在上海出生長大,早年與新感覺派文人過從甚密,1948年後他在南洋與香港之間輾轉流離,最後才落腳香港,開始他後半生的文學工作。劉以鬯的南洋與上海經驗無可避免地滲透到他的現代主義寫作裡。在他後來的香港小說中,南洋被浪漫化為懷舊的想像,用以逼現出南來文人對香港的思考。另一方面,面對擁有中心地位的上海,劉以鬯也並非單純地排斥或擁護。藉由轉化上海新感覺派擅長的「視覺化書寫」,劉以鬯在接納上海影響的同時,又將之化為建構香港主體的方式。以劉以鬯為例,我將說明五〇年代現代主義者如何面對自身的流動,以及「本土」認同的複雜糾葛。

    第四章則討論1955年以降,現代主義在「香港/南洋」之間的旅行。新馬與香港同為英殖民地,加上冷戰與美援的助力,兩地文人的互動越加頻密。不同於劉以鬯回返香港的選擇,一部分南來文人到新馬之後便定居於當地,而本文關注的重心是香港與新馬「友聯社」及其旗下的《蕉風》雜誌。在香港南來文人黃崖主持下,《蕉風》一邊經由港台翻譯輾轉引入西方現代主義文本,一邊強調本土的文學實踐,形成新馬現代主義最初的風貌。弔詭的是,黃崖雖然是新馬現代主義的重要推手,但他對現代主義的破壞性經常感到不安,其作品也大多為通俗取向。在黃崖的理解中,現代、通俗與反共並行不悖,因而呈現出另一種現代主義向度。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lows and changes of Chinese modernism literature in Sinophone community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70s, while emphasising the influences of "South Seas" and "Hong Kong" in Chinese modernity. For China, the South Seas and Hong Kong are ambiguous territory compared to the obvious Others of the West and Japan. Although these areas were not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hinese regime, the large popul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its abundant resources continued to attract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o include them in "China". In the other hands, these foreign lands also served as a gateway to modernity for Chinese literati. Since the late Qing, Chinese elites departed to the West via Hong Kong and the South Seas, many of whom even remained in there. After the communist party took over China in 1949, many Chinese literati fled to take refuge in Hong Kong and Malaya, both British colonies at the time,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three places.Through the travels of Chinese literati, not only did Nanyang and Hong Kong participate in the literary project of Chinese modernism from an early stage, they also evolved their own unique forms in the process.This thesis examine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ccurred between Shang Hai, Hong Kong and the Nanyang, the debate between foreign and local, and the different form of modernism in the Sinophone literary communit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inese/Nanyang" path of modernism. The focus of this section is on Jin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上海暨南大學) and the Nanyang student community gathered around there. in the 1920s, Jinan University was the only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China targeting overseas Chinese, and was founded with the explicit intention of using Western and Japanese colonial activities as a model to “colonize” the South Seas. Howeve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t Jinan University did not accept these statements unilaterally. They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a variety of artistic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in Shanghai, while declaring their mission to "create the Nanyang’s literature", establishing an early form of imaginative community during this period. In this section, the case of Hei Ying will be discussed. Born in Indonesia, Hei Ying wrote a great deal of neo-sensationalist works while studying in Shanghai, but suddenly transformed his style into realism at a later stage. I argues that this sudden change in writing style reflected the struggles of his conflicting identity, providing us a glimpse of the mind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Shang Hai.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southward movement of the Modernists, exploring th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Shanghai/Hong Kong/Nanyang" and the experience of Liu Yi Chang, who is typical of such literati community. Born and raised in Shanghai, Liu spent his early years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neo-sensation literati. After 1948, he travelled between the South Seas and Hong Kong before finally settling in Hong Kong, establishing his literary work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Liu`s Nanyang and Shanghai experiences inevitably permeated his modernist writings in his later works. In his novels about Hong Kong, the South Seas and Shang Hai often romanticized as nostalgic imagery, forcing him and his fellow literati to reflect about their situation in Hong Kong. By transforming the "visual writing" that the Shanghai neo-sensationalists excelled in, Liu embraced Shanghai`s influenc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ransforming it into a way of constructing the Hong Kong identity. Using Liu as an example, I will illustrate how the modernists of the 1950s confronted their own mobility and the complex entanglements of "local" identity.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journey of modernism between "Hong Kong/Nanyang" from 1955 and onwards. Malaya and Hong Kong were both British colonies,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Cold War and American ai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terati of the two places beca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Unlike Liu Yi Chang`s choice to return to Hong Kong, some of the southern literati settled in Malaya after arriving there. This article thus focuses on “Chao Foon”(《蕉風》),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agazine published by the “Union”(友聯社),an organisation jointly formed by members from Hong Kong and Malaya. “Chao Foon” and its chief editor, Huang Ya, ha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Western modernism into Chinese Malaya literature through the translations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However, although Huang Ya was an important promoter of Modernism, he often felt uneasy about the destructive nature of Modernism. This contradictory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sm influenced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 1960s, presenting another different form of Chinese modernism.
    參考文獻: 一、專書論文

    方修,《馬華新文學史稿》,新加坡:世界書局,1963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淸僑合著,《否想香港》,台北:麥田,1997年。
    王柯,《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
    王偉明,《詩人密語》,香港:瑋業,2004。
    王德威,《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2015年。
    王德威著,宋偉傑譯,《晚清小說新論:被壓抑的現代性》,台北:麥田,2003年。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商務,1994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2017年。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2013年。
    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2007年。
    白垚,《縷雲起於綠草》,馬來西亞:大夢,2007年。
    白垚,《縷雲前書》,馬來西亞:有人,2016年。
    何杏楓、張詠梅編,《劉以鬯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2.15-1962.6.30)時期研究資料冊》,香港:劉以鬯主編《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2.15-1962.6.30)時期研究計劃,2004年。
    呂文翠,《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1849-1908)》,台北:麥田,2009年。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2000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汪暉,《中國現代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汪暉,《亞洲視野 : 中國歷史的敘述》香港:牛津大學,2010年。
    周憲主編,《文化現代性讀本》,南京:南京大學,2012年。
    波特萊爾著,郭宏安譯,《只要那裡還有一種激情-波特萊爾論漫畫》,台北:八旗,2012年。
    紀宗安、何萬寧,〈民國時期華僑高等教育的興起與發展〉,《民國檔案》2006年第1期,頁123-128。
    胡炳熊,《南洋華僑殖民偉人傳略》,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南洋文化事業部,1928年。
    苗秀,《馬華文學史話》,新加坡:青年書局,2005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中國文論二集》,北京:人民文學,1991年。
    孫紹誼,《想像的城市:文學、電影和視覺上海(1927-1937)》,上海:復旦大學,2009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2010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台北:聯經,2016年。
    張光達,《馬華現代詩論——時代特質與文化屬性》,台北:秀威,2009年。
    張松健,《現代詩的再出發:中國40年代現代主義詩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梁啟超,《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之第八》全第十九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梅子、易明善主編,《劉以鬯研究專輯》,四川:四川大學,1987年。
    許維賢,《重繪華語語系版圖:冷戰前後新馬華語電影的文化生產》,香港:香港大學,2019年。
    郭惠芬,《戰前馬華新詩的承傳與流變》,昆明:雲南人民,2004年。
    陳正茂,《五〇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威秀,2011年。
    陳崧,《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985年。
    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香港:花千樹,2009年,頁1-32。
    陳智德,《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台北:聯經,2019年。
    麥欣恩,《香港電影與新加坡:冷戰時代星港文化連繫1950-1965》,香港:香港大學,2019年。
    馮天瑜,《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黃崖,《遠方》,香港:友聯, 1957 年 。
    黃崖,《紫藤花》,香港:高原,1961年。
    黃崖,《烈火》,香港:高原,1965年。
    黃崖,《煤炭山風雲》,香港:新文化事業公司,1968年。
    黃崖,《聖潔門》,香港:高原,1970年。
    黃崖,《吉隆坡風雨季》,吉隆坡:國際文化,1976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年。
    黃錦樹,《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台北:麥田,2015年。
    黃繼持等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
    黑嬰,《紅白旗下》,香港:赤道文藝,1950。
    黑嬰,《漂流異國的女性》,黑龍江:黑龍江人民,1983。
    黑嬰著,王紀人編,《海上文學百家文庫·87·杜衡 徐霞村 黑嬰卷》,上海:上海文藝,2010。
    楊松年,《戰前新馬文學本土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新加坡:新大中文系、八方文化,2001年。
    楊聯芳,《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溫任平主編,《憤怒的回顧》,安順:天狼星,1979年。
    溫任平,《馬華文學板塊觀察》,台北:釀出版,2015年。
    趙稀方,《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香港:三聯書店,2019年。
    劉以鬯,《星嘉坡故事》,香港:鼎足,1957年。
    劉以鬯,《天堂與地獄》,廣州:花城,1981年。
    劉以鬯,《天堂與地獄》,香港:獲益,2007年。
    劉以鬯,《甘榜》,香港:獲益,2010年。
    劉以鬯,《熱帶風雨》,香港:獲益,2010年。
    劉以鬯,《酒徒》,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年。
    劉以鬯,《對倒》,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年。
    劉以鬯,《香港居》,香港:獲益,2016年。
    劉以鬯,《藍色星期六》,香港:獲益,2019年。
    劉以鬯,《香港一婦人》,香港:藝雅,出版年不詳。
    劉禾著,宋偉傑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劉碧娟,《新華當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新加坡:八方文化,2017年。
    廢名,收入《馮文炳選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學,1985年。
    潘碧華,〈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響〉,收入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0年),頁747-762。
    鄭吐飛,《椰子集》,上海:真善美書店,1929年。
    鄭蕾,《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盧瑋鑾、熊志琴訪談,《香港文化眾聲道1》,香港:三聯,2014年。
    盧瑋鑾、熊志琴訪談,《香港文化眾聲道2》,香港:三聯,2017年。
    穆時英,《公墓》,上海:上海書局,1986年。
    薛莉清,《晚清民初南洋華人社群的文化建構:一種文化空間的發現》,北京:三聯,2015年。
    謝詩堅,《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1926-1976)》,馬來西亞:檳城韓江學院,2009年。
    鍾怡雯,《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台北市:萬卷樓,2009。
    薩伊德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0。
    羅永生,《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香港,牛津大學,2015年。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隱退——五〇年代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易文及其同代南來文人》,新北:印刻,2020年。
    Kathryn Woodward等著、林文淇譯:《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2006年。
    Abbas, Ackbar.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Berman, Marshall.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London: Verso, 1986.
    Bernards, Brian. Writing the South Seas: Imagining the Nanyang 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5.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Jones, Andrew.“Hei Ying’s Pagan Love Song”, in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David Wang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pg. 376-381.
    Qian, Zhaoming Ed, Ezra Pound and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Said, Edward.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Sheehan, P. Modernism, Narrative and Hum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二、單篇論文

    王爾敏,〈商戰觀念與重商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期(1976年6月),頁1-91。
    王德威,〈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臺灣的魯迅,南洋的張愛玲〉,《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頁11-37。
    王德威,〈華夷之變:華語語系研究的新視界〉,《中國現代文學》第34期(2018年12月),頁1-28。
    危令敦,〈內心私語與現實批評:論劉以鬯的《酒徒》〉,《香港小說五家》,(香港:天地圖書,2012年),頁43-103。
    吳方正,〈裸的理由——二十世紀初中國人體寫生問題的討論〉,《新史學》第15期第2卷(2004),頁55-113。
    李金生,〈一個南洋,各自界說:「南洋」概念的歷史演變〉,《亞洲研究》 第30期(2006年6月),頁113-123。
    李歐梵著,孫乃修譯,〈追求現代性〉,收入《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北京:三聯書店,2000),頁234-240。
    周維介,〈閒說禁書60年〉,《怡和世紀》第24期(2015年),頁34-43。
    林建國,〈蓋一座房子〉,《中外文學》2002年第10期,頁42-74。
    邱炫煜,〈中國海洋發展史上「東南亞名詞溯源的研究」〉,收入吳劍雄主 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 科 學研究所,),頁69-90。

    洪惠雲,〈《秋野》南洋僑生作者群研究〉,《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總167期(2015年7月),頁190-193。
    洪惠雲,〈魯迅、張衣萍等中國作家與《秋野》〉,《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15年6月),頁12-17。
    胡志德(Theodore Huters)著、吉靈娟譯,〈20世紀初中國文學現代性的曖昧面貌〉,《人文中國學報》第24期(2017年6月),頁231-261。
    茅盾,〈多事而活躍的歲月-回憶錄〉,《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3 期,頁1-27。
    夏志清,〈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收入《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頁389-404。
    孫利平,〈試析民國前期暨南大學的海外招生〉,《東南亞研究》第4期(2004年),頁83-86。
    馬漢,〈劉以鬯先生印象記〉,《文學因緣》(雪蘭莪:雪蘭莪烏魯冷岳興安會館,1995年),頁7-9。
    崔占龍,〈1927-1937年暨南大學生源省籍研究〉,《東南亞研究》2005年第5期,頁93-96。
    康培德(Peter Kang), 〈東南亞——地名變遷與地理區劃〉,《地理研究》 第48期(2008年),頁105-124。
    張和龍,〈學術史視角下的「現代主義」再審視——讀盛寧先生的《現代主義· 現代派·現代話語》〉,《外文研究》第卷第期(年月),頁-。
    張振江,〈暨南大學的東南亞研究〉,《東南亞研究》2007年第6期,頁13- 17。
    張紹磊,〈黃炎培與國立暨南學校規複初期的學科建設(1917 ~ 1923):以商科建設為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25期(2006年第六期),頁13-17。
    張詠梅,〈試論香港文化空間的「中介」特色——以五、六十年代香港左翼文藝雜誌及報章文藝版為例〉,《文學世紀》第2卷第4期(總13期)(2002年),頁26-31。
    曹聚仁,〈暨南的故事〉,收入暨南大學華僑研究所編,《暨南校史第一輯:1906-1939資料選輯》,廣州市 :暨南大學華僑研究所, 1983年,頁63-81。
    梁慕靈,〈性別與視覺:從穆時英到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變化〉,《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年6月),頁183-208。
    梁慕靈,〈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0期(2010年4月),頁73-130。
    莊華興,〈帝國—殖民時期在東北亞與東南亞之間的文藝流動:以戴隱郎為例〉,收入張曉威、張錦忠主編,《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18年,頁151-178。
    陳智德,〈「錯體」的本土思考:劉以鬯〈過去的日子〉、《對倒》與《島與 半島》〉,收入黃勁輝主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 大學,2010年),頁133-142。
    陳蒙志,〈早期新馬華文書局促進香港出版業的成長〉,《怡和世紀》第24期(2015年),頁43-44。
    陳蒙志,〈香港出版的本地書刊〉,《怡和世紀》第18期(2012年),頁80-81。
    陳嶺,〈“派系撕裂校園”:暨南大學驅長風潮研究(1933—1934)〉,《近代史學刊》2017年第2期,頁20-42。
    陳應德,〈從馬華文壇第一首現代詩談起〉,收入江洺輝主編,《馬華文學的新解讀 : 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1999年,頁341-354。
    陳麗汶,〈狐步舞結束以後:論中國歸僑作家黑嬰的成長小說〉,《中國現代 文學》第33期(2018年6月),頁46-62。
    賀淑芳著,〈《蕉風》的本土認同與家園想像初探(1955-1959)〉,《中山人文學報》35期 (2013年7月),頁101-125。
    須文蔚,〈葉維廉與臺港現代主義詩論之跨區域傳播〉,《東華漢學》第 15 期(2012年6月),頁 249-273。
    須文蔚、翁智琦、顏訥:〈1940-60年代上海與香港都市傳奇小說跨區域傳播現象論──以易金的小說創作與企畫編輯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6期(2014年8月),頁33-60。
    馮健男,〈廢名:傑出的散文家〉,《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8年,頁238-243。
    黃炎培,〈南洋華僑教育商榷書〉,《教育雜誌》第9卷第11期、第12期(1918年),頁29-36;頁37-46。
    黃勁輝,〈劉以鬯的現代修復:一種在都市消費文化下現代主義的美學追尋〉,收入梁秉鈞等人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27-60。
    黃錦樹,〈空午與重寫——馬華現代主義小說的時延與時差〉,《華文文學》總第133期(2016年),頁17-30。
    楊進發,〈馬來亞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與起源(1919-1930)〉,收入氏著《新馬華族領導層的探索》,新加坡:青年書局,2007年,頁237-258。
    楊慧,〈1930 年代滬上文壇獨特的「新感覺」:南洋華僑作家黑嬰的鄉愁書寫〉,《四川大學學報》,總196期第1 期(2015年),頁102-110。
    楊慧,〈穿越“摩登”的家國書寫——重讀黑嬰的南洋敘事(1932—1937)〉,《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5期(2016年),頁162-165。
    楊慧,〈穿越「摩登」的家國書寫——重讀黑嬰的南洋敘事(1932-1937)〉,《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5 期(16年),頁159-168。
    劉宏,〈近代中國的南洋想像與跨界亞洲的建構:以《南洋群島商業會雜誌》為中心的考察〉,《近代史學刊》第十五輯(2016年4月),頁69-90。
    劉紀蕙,〈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6期(2000年),頁95-149。
    鄭樹森,〈東西冷戰、左右對壘、香港文學〉,收入馮品佳主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麥田,2004年,頁165-172。
    謝曉虹,〈導言〉,收入謝曉虹主編,《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小說卷一》,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43-79。
    蘇燕婷著,〈1950年代香港南來作家構築的文學面貌〉,收入伍燕翎編,《南方圖像:馬來(西)亞英殖民時期文史論述》(馬來西亞:新紀元馬來西亞與區域研究所,2011年),頁83-96。
    Abbas, Ackbar. “Cosmopolitan De-scriptions: Shanghai and Hong Kong”, Public Culture, 2002, 12.3: pg. 769-786.
    Belogurova, Anna. “The Malayan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layan Chines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ese Oversea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1920-1960”, Leslie James & Elisabeth Leake (eds.) Decolonization and the Cold War: Negotiating Independence (London: Bloomsbury, 2015), pg.125-144.
    Duara, Prasenjit. “Nationalists Among Transnationals: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Idea of China, 1900-1911”, in Aihwa Ong & Donald Nonini (eds.:), Ungrounded Empir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Great Britain: Routledge, 1997), pg. 39-60.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Rabinow (P.), é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pg. 32-50.
    Wah, Yeo Kim,“THE COMMUNIST CHALLENGE IN THE MALAYAN LABOUR SCENE, SEPTEMBER 1936—MARCH 1937.”,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76, 49.2 (230): pg. 36-79.
    Wang, Gungwu.“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a.” The China Quarterly, 1970, 43: pg. 1-30.
    Wang, Hui. “Humanism as the Theme of Chinese Modernity”, Surface, 1995, vol.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rudit.org/en/journals/surfaces/1995-v5-surfaces04904/1064992ar.pdf

    三、學位論文

    方桂香,〈新加坡華文現代主義運動研究—以新加坡南洋商報副刊《文藝》、《文叢》、《咖啡座》、《窗》和馬來西亞文學雜誌《蕉風月刊》為個案〉,廈門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9年。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包雅文,〈戰後臺灣意識流小說的理論與實踐——以《文學雜誌》及《現代文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吳佳馨,〈1950 年代臺港現代文學系統關係之研究:以林以亮、夏濟安、 葉維廉為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侯桂新,〈從香港想像中國——香港南來作家研究(1937-1949)〉,香港嶺南大學中文哲學博士博士論文,2009年。
    張敏,〈黑嬰小說主題研究〉,聊城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郭馨蔚,〈台灣、馬華現代主義思潮的交流:以《蕉風》為研究對象(1955-1977)〉,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郭戀樂,〈論中國現代文壇對「意識流」的接受〉,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陳硯棻,〈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民權與權益之發展(1946-195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
    賀淑芳,〈《蕉風》創刊初期(1955-1960)的文學觀遞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2017年。
    魯嘉恩著,〈香港文學的上海因緣 (1930-1960)〉,香港嶺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研討會論文

    林春美,〈黃崖與一九六○年代馬華文學體制之建構〉,宣讀於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辦「馬華文學、亞際文化與思想」跨國學術論壇,2019年10月18日-19日。
    錢偉東著,〈靜態戲劇:早期葉維廉的中國古典詩觀及其西方現代主義詩學淵源〉,宣讀於「華人美學感受性研究在臺灣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辦,2019年5月18日。

    五、網路資料

    馬吉,〈聽劉以鬯講座〉,《書之驛站》博客,網址:https://yvonnefrank.wordpress.com/2010/07/27/聽劉以鬯講座/,瀏覽日期:2018年8月29日。
    莊華興,〈冷戰前期的新馬華文禁書狀況〉,刊載於《當今大馬》網站,網址:malaysiakini.com/columns/451815,刊載日期:2018年12月1日,瀏覽日期:2020年6月1日。
    莊華興,〈劉以鬯的南洋寫作與離散現代性〉,刊載於《當今大馬》網站,網址: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56202,刊載日期:2014年3月6日, 瀏覽日期:2020年6月1日。
    莊華興〈香港—馬華文學共同體的形成〉,《當今大馬》網站,網址: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64527?fbclid=IwAR1X4-M36o8nF4oQjmzAZ09rLYuFLzknX8TxMxWkygDlbQBaMZWVs2OtBhw,刊載日期:2014年6月2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1日
    許定銘,〈從《道南橋下》流過的情意結〉,收入《香港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s://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5.html,瀏覽時間:2018年4月16日23:34。
    劉以鬯,〈我為何寫馬來姑娘〉,《國際電影》第45期(1959年7月),頁碼不詳。見《國際電影畫報巡禮》網站,網址:http://www.internationalscreen.net/yingshi-detail.asp?id=2523,瀏覽時間:2020年6月20日。
    陳麗汶,〈上海摩登的南移:劉以鬯1950年代的南洋足跡〉,《澎湃》網站: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8809,瀏覽時間:2020年6月20日。


    閻靖靖,〈香港《華僑日報》的南向視野──淺析「東南亞」雙週刊(1951-1986)〉,《當代評論》網站(2017年12月29日),網址:http://contemporary-review.com.my/2017/12/29/1-25/,瀏覽日期:2018年1月16日。


    六、報刊雜誌文章

    〈世界文壇〉,《蕉風》151期(1965年),頁63。
    〈北京高等師範校長陳筱莊先生講演詞〉,《中國與南洋》 第四期(1919年1月),「講演」頁11-13。
    〈本雜誌簡章〉,《中國與南洋》第一期(1918年3月),頁1。
    〈我們對馬華文壇的看法——第三屆全馬青年作者野餐會文藝座談會紀錄之二〉,《蕉風》第133期(1963年),頁3-4。
    〈秋野社徵集海外中國詩歌條例〉,《秋野》第2卷第3期(1928年),頁340。
    〈馬來西亞文學座談會紀錄〉,《蕉風》第169期(1966年),頁4-7。
    〈馬來西亞的文藝讀者和作品〉,《蕉風》第 167 期( 1966 年),頁 4-6。
    〈第四代作家黑嬰與梁家姐妹交情起變化〉,《娛樂週報》第2卷第11期(1936年),頁214。
    〈暨南學校開辦女子部宣言〉,《中國與南洋》第三卷第七期(1922年),頁1-4。
    〈暨南學報師範科之教育方針〉,《中國與南洋》第三期,(1918),「論述」頁18。
    〈徵集南洋物產啓〉,《中國與南洋》第四期(1919年1月),4-7。
    〈編者的話〉,《蕉風》141期(1964年),頁1。
    〈編者的話〉,《蕉風》188期(1968年),頁3。
    〈編者的話〉,《蕉風》第105期(1961年),頁2。
    〈編者的話〉,《蕉風》第117期(1962年),頁2。
    〈編者的話〉,《蕉風》第127期(1963年),頁2。
    〈編者的話〉,《蕉風》第137期(1964年),頁3。
    〈讀者·作者·編者〉,《蕉風》第180期(1967年),頁2。
    〈讀者·作者·編者〉,《蕉風》第78期(1959年),頁24。
    〈讀者·作者·編者〉《蕉風》174期(1967年),頁2。
    〈讀者·作者·編者〉《蕉風》178期(1967年),頁1。
    Bureau of Science, Manila,〈菲律濱科學局致暨南學校書〉,《中國與南洋》第五期(1919年4月),「雜錄」版頁7。
    William York Tindall著,朱南度譯,〈現代英國小說與意識流〉,《文學雜誌》第6卷第5期(1959年),頁4-27。
    子郎,〈小弟弟〉,《景風》第2卷第1期(1928年),頁55-60。
    井淵,〈詩:被壓迫者〉,《檳榔》第1卷第1期(1928年),頁112。
    友聯出版社廣告,《中國學生周報》第289 期(1958 年),頁不詳。見http://hklit.lib.cuhk.edu.hk/pdf/journal/78/1958/177237.pdf
    天兵,〈某先生抵得上半個馬華文壇〉,《蕉風》第195期(1969年),頁5
    天南浪子,〈記爪哇糖業之失敗〉,《中國與南洋》第二期(1918年6月),「記載」頁14-16。
    方修,〈一九六七年的馬華文藝界〉,收入氏著,《新馬文學史論集》(香港、新加坡: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新加坡文學書屋,1986年),頁215-222。
    木里原著,辛木譯,〈布洛克斯的悲哀〉,《檳榔》第2卷第3期,頁1-10。
    片岡鐵兵著,楊浩然譯,〈新結婚二重奏〉,《秋野》第2卷第6期(1928年),頁584-696。
    本社,〈改版的話——兼論馬華文藝的發展方向〉,《蕉風》第78期(1959年),頁3。
    白垚,〈不能變鳳凰的鴕鳥:現代詩閒話之一〉,《蕉風》第137期(1964年),頁12-13。
    白垚,〈多角的鑽石:現代詩閒話之四〉,《蕉風》第141期(1964年),頁13。
    白垚,〈當車的螂臂:現代詩閒話之二〉,《蕉風》第138期(1964年),頁12-13。
    白垚,〈藏拙不如出醜:現代詩閒話之三〉,《蕉風》第140期(1964年),頁12-13。
    忙人,〈我所知道的觀止先生的寫作動機——「一九六八年的文藝界」讀后〉,《蕉風》第195期(1969年),頁6。
    夾際等譯,〈馬來情歌十九首〉,《景風》第3期(1926年),頁178-181。
    妤雯,〈東新橋〉,《秋野》第2卷第5期(1928年),頁449-464。
    妤雯,〈建設海外中國文學的反應〉,《秋野》第2卷第5期(1928年),頁567-572。
    宋金剛,〈午夜的車夫〉,《景風》第2卷第2期(1928年),頁93-94。
    李鴻章,〈李鴻章致朝鮮國王書〉,收入《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8,頁158。
    侍桁,〈文壇上的新人〉,《現代》第4 卷第4 期(1934年),頁676。
    昇曙夢著,守恃著,〈俄國普羅列搭利亞文學底發達〉,《景風》1928年第2卷第2期,頁1-7。
    林音(黃崖),〈千頭萬緒話新詩〉,《蕉風》第94期(1960年),頁26-27。
    林音(黃崖),〈文壇奇人——康拉第〉,《蕉風》第107期(1961年),頁3-4。
    泗水,〈南歸記瑣〉,《景風》第3其(1926年),頁156-180。
    姚拓,〈閒筆說《蕉風》〉,《新通報·通苑》,1993年8月20日。
    姚明煇,〈姚明煇先生演講辭〉,《中國與南洋》第四期(1919年),「講演」版頁1-5。
    柯文溥,〈南天麗日懷故人——憶海外華文作家黃崖〉,《炎黃縱橫》2015年第2期,頁54-55。
    柳子,〈湄南河上的悲劇〉,《景風》第2卷第2期(1928年),頁33-35。
    凌冷(白垚),〈新詩的再革命〉,《蕉風》第78期(1959年),頁19。
    凌冷(白垚),〈新詩的道路〉,《蕉風》第79期(1959年),頁7。
    原荷屬東印度報編譯,傅煥光編譯,〈一九二〇年爪哇之商業狀況〉,《中國與南洋》第二卷第四/五期(1921年),「調查」頁1-13。
    徐速,〈新派詩平議〉,《蕉風》第96期(1960年),頁22-24。
    記者附誌,〈華僑銀行問題〉,《中國與南洋》第二期(1918年6月),「調查」頁1-6。
    張又君,〈在歸國的途中〉,《新時代》第4卷第2期(1933年),頁137-141。
    張錦忠,〈張錦忠答客問:馬華文學與現代主義〉,《南洋商報·南洋文藝》,2010 年 11 月 29 日。
    符紫青,〈今後新文學底使命〉,《秋野》1928年第3期,頁209-214。
    莊重,〈談「意識流」小說〉,《蕉風》104期(1961年),頁3-4。
    莊重(黃崖),〈悼海明威〉,《蕉風》第106期(1961年),頁3-4。
    莊重(黃崖),〈威廉·佛克納〉,《蕉風》第108期(1961年),頁3-4。
    莊重(黃崖),〈湯瑪斯·曼〉,《蕉風》第110期(1961年),頁3-4。
    莊重(黃崖),〈我們應有的瞭解〉,《蕉風》第116期(1962年),頁3。
    莊重(黃崖),〈永恆的存在〉,《蕉風》第124期(1963年),頁3-4。
    陳安仁,〈南洋教育方針之商榷〉,《中國與南洋》第六/七期(1919),「論述」頁15-24。
    陳厥寶,“The duty of Presevering health”,《中國與南洋》第五期(1919年4月),「學生文藝」版頁1-2。
    陳翔冰,〈阿陀婆〉,《景風》第1期(1927年),頁31-48。
    陳翔冰,〈老太伯的悲哀〉,《秋野》第2期(1928年),頁163-168。
    陳翔冰,〈緬甸神話三種〉,《景風》3期(1928年),頁258-260。
    陳新政,〈論椰干將來之佳兆〉,《中國與南洋》第四期(1919年1月),「論述」頁1-3。
    陸星(黃崖),〈為現代文學申辯〉,《蕉風》第127期(1963年),頁3。
    陸興熖,〈明潔的追求〉,《景風》第2卷第2期(1928年),頁95-101。
    絲絲,〈編者話〉,《景風》第2卷第1期(1928年),頁90。
    翔冰,〈編後〉,《秋野》第2卷第3期(1928年),頁337-340。
    翔冰、泗水,〈餘言〉,《景風》第3期(1926年),頁182-183。
    黃炎培,〈南洋華僑教育商榷書〉,《中國與南洋》第一期(1918年3月),「雜錄」頁5。
    黃炎培,〈發刊詞〉,《中國與南洋》第一期(1918),頁1-2。
    黃苗子,〈作家漫寫:劉吶鷗、穆時英、黑嬰〉,《小說》第7期(1934年),頁8。
    黃崖,〈無弦琴〉,《蕉風》第105期(1961年),頁8-10、12。
    黃崖,〈悲劇的序幕〉,《蕉風》第117期(1962年),頁5-7。
    黃崖,〈蕉風日記〉,《蕉風》第174期(1967年),頁101。
    黃崖, 〈蕉風日記〉,《蕉風》第 175 期( 1967 年),頁 100-101。
    黃崖,〈蕉風日記〉,《蕉風》地182期(1967年),頁101。
    黃崖,〈清晨散步〉,《香港文學》第81期(1991年),頁87-90。
    黃崖,〈蕉風日記〉,《蕉風》第184期(1968年),頁99。
    黃崖,〈從武俠片的流行談起——在馬來亞大學座談會上的談話摘要〉,《蕉風》第194期(1968年),頁4-5。
    黃崖,〈編者的話〉,《蕉風》第195期(1969年),頁3。
    黃康顯,〈黃崖在曼谷的日子〉,《香港筆薈》創刊號(1993年),頁97-100。
    黃崖,〈我是中國人〉,《香港筆薈》創刊號(1993年),頁104-107。
    黑嬰,〈沒有爸爸〉,《無名文藝月刊》第1卷第1期(1933年),頁49-55。
    黑嬰,〈蘇聯的電影〉,《電影畫報》第4期(1933年),頁1-3。黑嬰,〈雷夢娜〉,《好文章》第6期(1936年),頁32-66。
    黑嬰,〈鐵的歌〉,《文藝月刊》第5卷第3期(1934年),頁14-24。
    黑嬰,〈談電影的表演〉,《社會月報》第1卷第3期(1934年),頁68。
    黑嬰,〈藍色的家鄉〉,《婦人畫報》第17期(1934年),頁25-29。
    黑嬰,〈小伙伴〉,《現代》第5卷第3期(1934年),頁484-490。
    黑嬰,〈他們的文化〉,《申報·自由談》1934年3月3日,頁19。
    黑嬰,〈半淞園的一瞥〉,《申報·自由談》1934年5月4日,頁17。
    黑嬰,〈未完的故事〉,《新時代》第6卷第1期(1934年),頁32-39。
    黑嬰,〈未完的故事〉,《新時代》第6卷第1期(1934年),頁32-39。
    黑嬰,〈我的祖國〉,《中國文學》第1卷第1期(1934年),頁1-7。
    黑嬰,〈紀念碑〉,《申報·自由談》1934年2月1日,頁19。
    黑嬰,〈南洋之街(一)〉,《申報·自由談》1934年10月30日,頁17。
    黑嬰,〈南洋之街(二)〉,《申報·自由談》1934年10月31日,頁31。
    黑嬰,〈傘、香水、女人〉,《小說》第13期(1934年),頁12-16。
    黑嬰,〈赤道線〉,連載於《中國文學》第1卷第2-6期(1934年)。
    黑嬰,〈新聞片與文藝電影〉,《電影畫報》第17期(1935年),頁23-24。
    黑嬰,〈咖啡座的憂鬱〉,《文藝月刊》第7卷第4期(1935年),頁139-145。
    黑嬰,〈黃昏散曲〉,《新人周刊》第2卷第26期(1936年),頁16-20。
    黑嬰,〈南島之春〉,《內外雜誌》第1期(1936年),頁32-37。
    黑嬰,〈兩點淺見〉,《青年界》第11卷第1期(1937年),頁20。
    黑嬰,〈旅途隨筆:鎮江小記〉,《人言周刊》第1卷第26期,頁551-552。
    黑嬰,〈聖女〉,《好文章》第8期(1937年),頁32-46。
    黑嬰,〈葉紫與《無名文藝》〉,《新文學史料》1979年第4期,頁115-117。
    黑嬰,〈我見到的穆時英〉,《新文學史料》1989年第3期,頁142-145。
    溫梓川,〈三個一夜成名的青年作家〉,《蕉風》181期(1967年),頁49-54。
    溫梓川,〈文壇憶舊:暨南文藝研究會·檳榔社〉,《蕉風》169期(1966年),頁20-22。
    溫梓川,〈活躍的秋野社〉,《蕉風》168期(1966年),頁37-55。
    溫梓川,〈舞台春秋〉,《蕉風》171期(1967年),頁26-42。
    煙靈,〈瘋人的故事〉,《秋野》第五期(1928年),頁435-441。
    葉逢生(黃崖),〈簡介艾略特和「荒原」〉 ,《蕉風》第103期(1961年),頁3。
    趙正平,〈中華民國之前途〉,《中國與南洋》第一期(1918年3月),「論述」版頁1~18。
    趙正平,〈南洋之定義〉,《中國與南洋》第一期(1918年3月),「論述」版頁1~18。
    趙正平,〈研究南洋之價值〉,《中國與南洋》第二期(1918年6月),「論述」版頁1-7。
    趙正平,〈暨南學校商業科之教育方針〉,《中國與南洋》第三期(1918年),「論述」版頁13-16。
    劉以鬯,〈現代小說必須棄「直」從「橫」——替「意識流」寫一個註解〉,《香港時報》「淺水灣」1960 年 5 月 12 日,第十版。
    劉以鬯,〈雙重人格:矛盾的來源〉,《四季》第1期(1972年),頁31-37。
    劉覺女士,〈夏雲散記〉,《秋野》第2期(1928年),頁147-155。
    編者,〈一張新的菜單——寫在第四卷的卷首〉,《蕉風》第37期(1957年),頁3。
    編者,〈給讀者的報告〉,《蕉風》第100期(1961年),頁24。
    鄭吐飛,〈你往何處去〉,《景風》第2卷第3期(1928年),頁275-289。
    鄭舜英,〈玫瑰花與革命文學〉,《檳榔》第1卷第1期(1928年),頁118-120。
    魯文,〈文藝的個體主義〉,《蕉風》第78期(1959年),頁4-5。
    魯迅口述、章鐵民記錄,〈文學與政治的歧途〉,《秋野》第3期(1928年),頁199-205。
    暹羅白玫瑰著,陳毓泰譯,〈超越的愛〉,《景風》第4期(1928年),頁116-126。
    錦楓,〈文壇畫虎錄:記黑嬰〉,《十日談》第46期(1934年),頁29。
    “Hikajatnja Orang-orang Jang Ternama di Tiongkok: Sir Robert Ho Tung”, China and Malaysia(2.2/3)(1921.3), pg 9-11.
    “Itoe Wet Boekoe Dagang Dan Hoakiauw Di Philipijn.”, China and Malaysia(2.2/3)(1921.3) , pg 7-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307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401.pdf2600KbAdobe PDF259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