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798607      Online Users : 7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387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879


    Title: 陳那《觀所緣緣論》窺基詮解之研究
    A Study of Kuiji`s Commentary on Dignāga`s Ālambanaparīkṣā
    Authors: 釋如示
    Shi, Ru-Shi
    Contributors: 林鎮國
    Lin, Chen-Kuo
    釋如示
    Shi, Ru-Shi
    Keywords: 陳那
    玄奘
    窺基
    觀所緣
    極微
    Dignāga`s
    Kuiji`s
    Ālambanaparīkṣā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1-02-01 14:06:45 (UTC+8)
    Abstract:   漢傳唯識學,在唐代創下了輝煌成就。玄奘師學戒賢,為護法一系,將唯識學傳回到漢地後,繼而由窺基繼承,且將法相宗發揚光大。玄奘法師先後於唐高宗顯慶二年(西元657)譯《觀所緣緣論》、顯慶四年譯《成唯識論》(西元659)及高宗龍朔元年(西元661)譯《唯識二十論》。其後,皆有註疏流出。而《觀所緣緣論》之譯成,於當時即有窺基、圓測、神泰、神廓、太賢等五人所作註疏之問世,只可惜,全在流傳過程亡佚了。如今存於經錄中,僅見有註疏名稱而不見內文。
      玄奘《成唯識論》、世親《唯識二十論》與陳那《觀所緣緣論》是唯識學重要論典,此三部論都有提到破外境與申唯識正義二大主題,最重要的是,內容皆有極微、和合、和集三說與內色似外境現、種子五根等論題。因此,本研究以窺基《成唯識論述記》、《二十論述記》為資料蒐集範圍,將《觀所緣緣論》相關內容重建、整理與研讀,目的是為了理解窺基如何解讀《觀所緣緣論》,以了解已亡佚《觀所緣緣論述記》之內涵。
    Reference: (一)原典文獻
    《觀所緣緣論》,大正藏,31冊,第1624經。
    《觀所緣論釋》,大正藏,31冊,第1625經。
    《無相思塵論》,大正藏,31冊,第1619經。
    《唯識二十論》,大正藏,31冊,第1590經。
    《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31冊,第1586經。
    《成唯識論》,大正藏,31冊,第1585經。
    《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43冊,第1830經。
    《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43冊,第1834經。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43冊,第1831經。
    《成唯識論了義燈》,大正藏,43冊,第1832經。
    《成唯識論演祕》,大正藏,43冊,第1833經。
    《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45冊,第1861經。
    《宗鏡錄》,大正藏,48冊,第2016經。
    呂澂,《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大藏經補編,9冊,第38經。
    呂澂、印滄編,《觀所緣釋論會譯》,大藏經補編,9冊,第39經。

    (二)中文文獻(依筆劃順序)
    印順,《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李培瑜,《通潤《觀所緣緣論發硎》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市,政大出版社,2012。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林鎮國、簡凱廷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注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2018。
    梁陳安,《「無境」的證成與認知:以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為核心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陳雁姿,《陳那觀所緣緣論之研究》,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1999。
    黃文吟,《境之探究 ――從極微境到唯識境》,台北,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論文,2013。
    歐陽竟無,〈觀所緣緣論釋解〉,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蔡伯郎,〈唯識諸論之三性說〉《世界中國哲學學報2》,頁167-210,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出版,2001。

    (三)外文文獻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
    宇井伯壽《安慧、護法唯識三十頌釋論》,東京,岩波書店,1952。
    宇井伯壽《陳那著作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8。
    Duckworth, Douglas, and Eckel, Malcolm David. Dignaga`s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cept: A Philosophical Legacy in India and Tib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四)工具書
    《佛教經典總論》,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佛光大辭典》,慈怡主編,佛光山出版社,1989。
    《佛光大藏經.唯識藏》,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高雄,佛光出版社201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4156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600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005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501.pdf2452KbAdobe PDF22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