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86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5/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90171      線上人數 : 93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865


    題名: 學術資源分配的政治分析:以2008-2017年中國大陸國家社科基金計畫為例
    A political analysis on allocation of academic resources: projects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2008-2017
    作者: 鄧巧琳
    Deng, Ciao-Lin
    貢獻者: 王信賢
    Wang, Hsin-Hsien
    鄧巧琳
    Deng, Ciao-Lin
    關鍵詞: 國家社科基金
    學術資源分配
    攏絡
    恩庇侍從關係
    國家知識份子關係
    Nation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NSSFC)
    Allocation of academic resources
    Co-optation
    Patron-clientelism
    State-intellectual Relations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020-09-02 13:01:15 (UTC+8)
    摘要: 威權國家為了維繫其領導地位,往往會使用「壓迫」與「攏絡」的手段維護政權穩定,中國大陸作為威權國家之一,本文從學術場域中的國家知識份子關係切入觀察。中共中央宣傳部於1986年設立的「國家社科基金」,至今仍是中國大陸社會科學研究首要的學術經費來源,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間的國家社科基金計畫作為研究對象,依循「恩庇─侍從」關係與可接受的威權主義等相關理論視角,以資源分配的運作邏輯來測量國家知識份子關係,分析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家知識份子關係的攏絡結構。本文研究發現,一方面,國家透過評選制度與《課題指南》的意識形態篩選,選擇性地挹注學術資源給西部地區、青年學者與重點高校;另一方面,由於社科學者的研究經費、生計、升遷考核與學術地位與是否獲得國家社科基金息息相關,使得學者自願性地與國家意識形態靠攏,主動接受國家的攏絡。本文亦透過比較兩任領導人時期,國家社科基金計畫的分配狀況、《課題指南》變遷與管理機構改革,呈現出國家知識份子關係的收緊趨勢。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repression and co-optation are essential for governments to maintain political order. Following the approaches of Patron-clientelism and Accepting Authoritarianism,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hinese government, one of authoritarian regimes, has effectively tackl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intellectuals by co-optation.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NSSFC), guided by the Central Propaganda Department, is the major academic resource of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Through an analysis of NSSFC projects from 2008 to 2017,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co-opting structure and clientelistic mechanism within state-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s and analyzes the selective allocation of academic resources and the responses from intellectu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young scholars and scholars in the western area and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such as Project 985 and Project 211 universities) would be strongly favored by the state; (2) the approval of NSSFC projects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cholars’ promoti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dditional research funding and personal income. Besides,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e variations of academic resource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leaders in China.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Earl Babbie著,林秀雲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14版(台北:雙葉書廊,2016年)。
    Edward Shils著,傅鏗、孫慧民、鄭樂平、李煜譯,知識份子與當權者(台北:桂冠圖書,2004年)。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9年度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申報公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9年05月24日,http://www.sh-popss.gov.cn/newsInfo.asp?idval=6968,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關於做好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0年12月15日,http://www.sh-popss.gov.cn/newsInfo.asp?idval=142,查閱時間:2020年06月14日。
    上海師範大學社科處,「關於啟動我校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預申報工作的通知」,上海師範大學網站,2019年09月30日,http://www.shnu.edu.cn/_t12/c6/e9/c288a706281/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5日。
    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權威發布: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最好大學網,2019年10月30日,http://www.zuihaodaxue.com/news/20191030-1063.html,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祝賀我院三位教師獲批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網站,2019年12月29日,http://wxy.sxnu.edu.cn/info/1094/3339.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6年09月28日,www.gov.cn/xinwen/2016-09/28/content_5113065.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5年15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教委關於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5年4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調整五個軍工總公司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9年2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0年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0年以來高校合併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06年05月15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80/201005/xxgk_88440.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全國高等學校名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20年07月09日,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2007/t20200709_470937.html,查閱時間:2020年07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人事部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義務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等教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三個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07年05月07日,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443/moe_1497/tnull_23287.html,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9年06月13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6.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1998年12月24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7.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08年10月09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457/200810/39616.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1986年03月03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77/201412/180698.html,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模式─『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名單解讀」,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2日,http://www.jyb.cn/zgjyb/201709/t20170922_776267.html,查閱時間:2018年03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20年02月24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003/t20200303_426873.html,查閱時間:2020年06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編,2016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孔誥峰,徐斯儉編,習近平大棋局:後極權轉型的極限(新北:左岸文化,2016年)。
    文秋芳、林琳,「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策略與態度的訪談研究」,外語界,第178期(2017年01月),頁:22~29。
    文傳浩、夏宇編著,國家社科基金申報規範、技巧和實操(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8年)。
    王大可、李本乾,「『十二五』期間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熱點與趨勢──基於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的計量考察」,新聞界,2016年21期,頁:21~25。
    王永斌,「『十一五』期間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生產力分布研究─基於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數據分析」,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1年3期,頁:44~54。
    王永斌、楊雅瓊,「30年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政策保證」,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2年02期,頁:43~48。
    王汎森,「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 (2002年),頁:1~27。
    王岳紅,「全國社科院系統國家社科基金立項及對策分析」,晉陽學刊,2005年01期,頁:116~119;蔣晨,「近十年社科院系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統計分析」,科技管理評論,2012年03期,頁:190~192。
    王信賢,「科技威權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大陸國家社會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5期(2018年05月),頁:111~127。
    王信賢,「習近平時代の中国の社会治理および国家と社会の関係」,問題與研究(日文版),第47卷第3期(2018年9月),頁35-74。
    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1期(2006年03月),頁:27~51。
    王信賢、鄧巧琳,「壟斷性侍從主義: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的國家社會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63卷第3期,即將出版。
    王偉偉,「中國大學合併的分類與效果分析」,中國集體經濟,2015年28期,頁:70~71。
    王敏,政府財政教育支出績效評估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
    王瑞琦,「高等教育大眾化─廿一世紀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發展之目標」,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5期(2001年05月),頁:41~60。
    王義保、王瑩,「近年來我國公共安全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基於2003-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的研究」,湖湘論壇,2016年06期,頁:128~134。
    王曉麗、趙勇與張云婕,「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競爭力分析──以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為視角」,技術與創新管理,2015年04期,頁:360~364。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喜訊!今年我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全面豐收,實現歷史性突破」,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網站,2019年12月06日,http://www.sis.pku.edu.cn/researchmanagement6/keyan1081/1319154.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6日。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9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公告」,北京社科,2019年04月09日,http://www.bjsk.org.cn/detail-1397-1482-10648.html,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北京語言大學科研處,「關於啟動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申報工作的通知」,北京語言大學科研處網站,2019年10月22日,http://kyc.blcu.edu.cn/art/2019/10/22/art_10051_1147822.html,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5日。
    四川師範大學科研處,「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預申報的通知」,四川師範大學科研處網站,2019年12月03日,http://kyc.sicnu.edu.cn/p/0/?StId=st_app_news_i_x637109635846364019,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5日。
    白云,「新聞學與傳播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其研究成果統計分析」,中國出版,2017年18期,頁:36~41。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申報公告」,陝西宣傳網,2019年01月10日,http://www.sxxc.gov.cn/content/2019-01/10/content_16083427.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25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本辦概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網站,2018年12月26日,http://www.nopss.gov.cn/GB/220819/index.html,查閱時間:2019年02月10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布」,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年11月16日,http://www.cssn.cn/zx/201611/t20161116_3278628.shtml,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3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公告」,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7年12月21日,http://www.npopss-cn.gov.cn/BIG5/n1/2017/1221/c219469-29721987.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3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中宣部:推對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1年05月26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219457/221241/221242/14616934.html,查閱時間:2020年05月25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全國社科規劃辦規劃處負責人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答記者問」,課題學習網,2014年08月06日,http://www.cnkti.com/wap/index.php?c=news&m=view&id=3963,查閱時間:2020年06月12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會議評審細則」,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2007年05月14日,https://www.sinoss.net/2008/0918/323.html,查閱時間:2018年7月19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管理辦法」,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3年05月20日,http://www.nopss.gov.cn/n/2013/0520/c219644-21542088.html,查閱時間:2018年07月19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來源和增長情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1年05月08日,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536/219537/14577987.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3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關於我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2年11月13日,http://www.npopss-cn.gov.cn/n/2012/1113/c219457-19569505.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2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關於我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2012年11月13日,http://www.npopss-cn.gov.cn/n/2012/1113/c219457-19569505.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3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關於做好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10年12月20日,http://www.whuipr.com/1/show.asp?id=371,查閱時間:2020年06月14日。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報告(北京:學習出版社,2013年)。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報告(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年)。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報告(北京:學習出版社,2015年)。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報告(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年)。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組織申報的通知」,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2019年01月08日,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nfoid=1335254343701173&id=1548118960390871&location=,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公室,「吉林社科規劃工作的回顧與展望」,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公室網站,2003年04月03日,http://www.jlpopss.gov.cn/?news-233,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2日。
    安徽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申報條件(試行)」,安徽農業大學人事處(人才辦)網站,2018年10月29日,http://rsc.ahau.edu.cn/info/1015/1081.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2日。
    江南大學,「關於2020年基本科研業務費經費預算和使用調整的通知」,江南大學,2020年05月07日,http://kjc.jiangnan.edu.cn/info/1086/7414.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18日。
    西北工業大學,「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成果摸底補充完善工作的通知」,西北工業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網站,2020年01月15日,https://xkb.nwpu.edu.cn/info/1121/1618.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西南政法大學,「聚焦『雙一流』提升科學研究水平」,西南政法大學科研處網站,2020年4月29日,http://www.swupl.edu.cn/fxxkjsxl/282381.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5日。
    吳強,「中國的NGO與地方合作主義:對重慶巫溪『樂和模式』中非政府組織的考察」,東亞研究,第44卷第1期(2013年01月),頁:85~116。
    李仁淼,「大學教師升等與身分保障─以日本大學教師之身分保障制度為中心」,教育法學評論,第5期(2020年05月),頁:35~36。
    李振,「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項目看中國政治學科發展狀況──基於1993-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政治學類立項項目的分析」,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0年01期,頁:59~66。
    李碩豪、耿樂樂,「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項目科研績效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第38卷第8期(2017年08月),頁:42~50。
    李靜、牛毅與林哲薇,「高校行政權力與學術資源配置──基於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微觀數據的實證分析」,教育與經濟,2016年05期,頁:57~65。
    李靜、林哲薇與牛毅,「『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融合對學術資源配置的影響效應分析──基於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的實證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6期,頁:38~45。
    邢旭、邢鵬飛,「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透視中國政治學研究現狀與趨勢」,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頁:37~44。
    孟凱、王東波,「近25年來我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發展現狀綜論──基於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91—2015)及其學術成果的計量分析」,理論與改革,2017年02期,頁:53~64。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招聘啟事」,東北師範大學信息公開網,2020年6月6日,http://publish.nenu.edu.cn/info/1054/4977.htm,查閱時間:2020年7月2日。
    東華大學社科辦,「關於啟動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申報工作的通知」,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網站,http://marx.dhu.edu.cn/74/8e/c9948a226446/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5日。
    林士豪,「收縮的社會:中國南方NGO參訪」,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27期(2017年8月),頁:69~72。
    林德昌,「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模式:一項理論上的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4期(2006年10月),頁:1~41。
    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教師專業技術崗位聘任試行辦法」,武漢大學人事部網站,2018年12月17日,https://rsb.whu.edu.cn/info/1099/2781.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武漢大學,「關於印發《武漢大學教師專業技術崗位聘任試行辦法》的通知」,武漢大學人事部網站,2012年11月20日,https://rsb.whu.edu.cn/info/1099/2781.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河南大學,「河大概況」,河南大學,http://www.henu.edu.cn/xxgk/hdgk.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10日。
    金耀基,中國政治與文化(台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金耀基,中國政治與文化增訂版(台北:牛津大學出版社,2013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2017年教授、副教授招聘公告」,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網站,2018年03月15日,https://hr.nju.edu.cn/9d/b9/c5979a236985/pagem.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高級職務崗位招聘申報最低標準」,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網站,2015年,https://arch.nju.edu.cn/8a/7a/c12123a297594/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3月24日。
    哈爾濱學院,「關於轉發《關於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哈爾濱學院科研處網站,2011年04月13日,http://www.hrbu.edu.cn/kyc/info/1689/3036.htm,查閱時間:2020年06月14日。
    姚頡靖、彭輝,「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看上海市社會科學競爭力──基於1993-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的統計分析」,理論月刊,2012年03期,頁:63~66。
    姜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統計分析──以社會學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02期,頁:233~240。
    洪敬富、司昕山,「當中國夢遇見網際網路:一種創新宣傳模式的升起?」,中國大陸研究,2016年,第59卷第1期,頁:31~74。
    范利民,「中共『高等教育法』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2期(1999年02月),頁:19~28。
    唐雪瓊、朱竑與王浩,「從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情況看中國女性研究的發展態勢」,婦女研究論壇,2008年05期,頁:76~82。
    唐傳瑚、張登及,「具中國特色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國家權力與NGO自主性之文獻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49期(2015年01月),頁:53~82。
    徐飛、王東波,「國家社科基金政治學領域項目成果分析──以1991-2015年所立項目及論文成果為研究對象」,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年05期,頁:225~228。
    徐斯儉、王占璽,徐斯儉編,習近平大棋局:後極權轉型的極限(新北:左岸文化,2016年)。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關於做好2019年青年教授、副教授聘任工作的通知」,浙江師範大學人事處網站,2019年06月26日,http://rsc.zjnu.edu.cn/2019/0626/c7375a294057/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耿曙、胡玉松,「突發事件中的國家─社會關係:上海基層社區『抗非』考察」,社會,第31卷(2011年06月),頁:41~73。
    馬潔,「國家社科基金視角下陜西省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現狀分析──基於1991-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據的量化分析」,技術與創新管理,2016年02期,頁:150~155。
    常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法學類立項項目分析──從基金的角度看當代中國法學發展狀況」,法商研究,2006年01期,頁:121~128。
    常安,「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看法學研究狀況──一種知識社會學的視角」,現代法學,2006年02期,頁:174~185。
    康曉光,「90年代中國大陸政治穩定性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72期(2002年08月),頁:33~45。
    康曉光、韓恒,「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社會學研究,2005年06期,頁:73~89。
    張永汀,「知識社會學視域中的社會學學科研究狀況──基於1993-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社會學立項課題的統計分析」,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學術研究,頁:34~44。
    張永汀,「國家社科基金視角下我國政治學科研究狀況分析──基於1993-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據的量化分析」,理論與改革,2013年03期,頁:194~200。
    張洪濤,「論我國法學創新體制之轉型──以法學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例的實證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16年06期,頁:108~118。
    張浚生,「漫談大學合併」,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年06期,頁:5~11。
    張連剛、陳卓、李婭、謝彥明,「農民合作社研究的多維度特徵與發展態勢分析─基於1992~2019年國家社科和自科項目的實證研究」,中國農村觀察,2020年1期,頁:126~140。
    曹玲、鄭思遠,「近十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圖書情報類課題指南與立項項目文本分析」,圖書館與工作研究,2017年12期,頁:17~22。
    深圳大學,「關於印發《深圳大學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及圖書資料系列人員職稱評聘辦法》的通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2019年07月17日,http://hrss.gd.gov.cn/attachment/0/374/374467/2596103.pdf,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陳文博,「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人民論壇,第6期(2002年),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paper85/6573/644215.html,查閱時間:2020年05月01日。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二版九刷(臺北:聯經,2013年)。
    陳金龍,「十二五規劃下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兼論其對我國教育政策之意涵」,學校行政,第91期(2014年05月),頁:181~198。
    陳柏奇、洪敬富,「茉莉花革命浪潮下對當前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再檢視:網路政治中的公民維權與黨國維權雙重分析視角」,臺灣民主季刊,第9卷第1期(2012年03月),頁:195~244。
    陳麗媛、祈翔,「世界一流大學投入模式研究──基於中國、美國、日本與中國臺灣地區的比較」,高等教育研究,第39卷第9期(2018年09月),頁:100~106。
    陳寶生,「做好教育戰線意識形態工作」,紫光閣,2016年12期,頁:32~33。
    彭輝、姚頡靖,「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看廣東省社會科學競爭力──基於1993-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的統計分析」,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5期,頁:81~88。
    湖南省社科規劃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選題徵集系統』 常年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選題」,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網站,2012年05月04日,http://www.hnass.cn/item-4033.html,查閱時間:2020年07月30日。
    華中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教師崗位聘用辦法」,華中師範大學人事部網站,2017年10月26日,http://hr.ccnu.edu.cn/info/1016/3524.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2日。
    華東師範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關於啟動我校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預申報工作的通知」,華東師範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網站,2019年11月12日,http://www.rwsk.ecnu.edu.cn/0b/46/c25021a265030/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5日。
    華南農業大學,「關於印發《華南農業大學青年教授副教授聘用辦法》的通知」,華南農業大學人事處網站,2018年01月29日,https://hr.scau.edu.cn/2018/0129/c6067a153768/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我院林懷藝教授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網站,2014年06月04日,https://gggl.hqu.edu.cn/info/1025/1803.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6日。
    雲南財經大學,「雲南財經大學2020年度國家級項目申報動員會」,雲南財經大學科研處網站,2019年11月25日,http://www.ynufe.edu.cn/pub/kyc/tpzx/213354.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3日。
    黃忠廉,人文社科項目申報300問(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楊清明,「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演進軌跡與發展趨勢」,改革,2016年01期,頁:6~26。
    葉曉陽、丁延慶,「擴張的中國高等教育:教育質量與社會分層」,社會,2015年03期,頁:193~22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我校再獲3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 全年國家重大再創新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聞網,2018年11月20日,http://news.uibe.edu.cn/info/1390/37040.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3日。
    暨南大學,「『雙一流』建設2018年度進展報告」,暨南大學,2019年01月15日,https://www.jnu.edu.cn/26/27/c2621a271911/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18日。
    暨南大學,「我校獲批38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獲批量居全國高校第十位」,暨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網站,2019年07月17日,https://skc.jnu.edu.cn/52/cd/c9321a414413/page.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3日。
    趙鼎新,合法性的政治:當代中國與國家社會關係(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劉益池,「從2012—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昆明學院學報,2017年02月,頁:126~132。
    劉雪梅,「近十年來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動態與趨勢──基於1999~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的分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頁:53~56。
    劉瀏、王東波,「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統計分析研究──以民族學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02期,頁:225~232。
    廣西民族大學社會科學處,「關於開展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預申報工作的通知」,廣西民族大學社會科學處網站,2019年10月31日,http://skc.gxun.edu.cn/info/1191/3762.htm,查閱時間:2020年07月06日。
    鄭州大學,「鄭州大學教師崗位分類設置與管理辦法(試行)」,鄭州大學行政規章制度查詢平台,2017年,http://www5.zzu.edu.cn/flfg/info/1013/1314.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4日。
    閻才光,「學術等級系統與錦標賽制」,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第10卷第3期(2012年07月),頁:8~23。
    謝泳,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困境(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
    韓玉婷,「中國法學生產力分布格局檢視──基於國家社科基金法學類立項課題的統計分析」,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6期,頁:71~83。
    魏承思,中國知識份子的沉浮(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黨苗苗、龐麗銣,「近二十二年來我國社會學科研究狀況分析──基於1994-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的量化分析」,現代交際,2016年24期,頁:82~83。
    龔云,「中國共產黨90年領導哲學社會科學的光輝歷程與輝煌成就」,人民網,2011年10月28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061693.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2日。
    龔云,「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借鑒──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哲學社會科學的成就與經驗」,實踐(思想理論版),2016年10期,頁:26~29。

    二、 英文
    Blei, David M, “Probabilistic topic model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55, Iss. 4 (April 2012), pp. 77-84.
    Blei, David M., Andrew Y. Ng, and Michael I. Jordan,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Vol. 3 (January 2003), pp. 993-1022.
    Bowen, Glenn A., “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Vol. 9, No.2 (2009), pp.27-40.
    Brady, Anne-Marie, Marketing Dictatorship: 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Lanham, MD: 2008).
    Cheek, Timothy, “A Literature of Protest, A Literature of Changes: On the Role of Directed Culture in Chinese Literatures,” in Bih-jaw Lin and James T. Meyers ed., Forces for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aipe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1992), pp. 239-250.
    Creemers, Rogier, “Cyber China: Upgrading Propaganda, Public Opinion Work and Social Management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6, Iss. 103 (2017), pp. 85-100.
    Dickson, Bruce J.,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 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Erixon, Fredrik and Hosuk Lee-Makiyama,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 Human Rights, Geopolitics and Commerce,” ECIPE Occasional Paper, No. 5 (2011), pp. 1-23.
    Frolic, B. Michael, “State-led Civil Society,” in Timothy Brook & B. Michael Frolic, 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pp. 46-67.
    Gandhi, Jennifer, and Adam Przeworski, “Cooperation, Cooptation, and Rebellion under Dictatorships,” Economics & Politics, Vol. 18, No. 1 (2006), pp. 1-26
    Gandhi, Jennifer, and Adam Przeworski,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and the Survival of Autocrat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40, No. 11(November 2007), pp. 1279-1301.
    Gerschewski, Johannes, “The Three Pillars of Stability: Legitimation, Repression, and Co-optation in Autocratic Regimes,” Democratization, Vol. 20, Iss. 1 (2013), pp. 13-38.
    Hamrin, Carol Lee, and Timothy Cheek, China’s Establishment Intellectuals (Armonk, NY: M.E. Shape, 1986).
    Hao, Zhi-dong, and Zheng-yang Guo, “Professors as Intellectuals in China: Political Identities and Roles in a Provincial Universit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228 (2016), pp. 1039-60.
    He, Zengke, “From Social Management to Social Governance: Discourse Change and Policy Adjustment,”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Vol. 1, No. 1 (April 2016), pp. 99-118.
    Howell, Jude, “Striking a New Balance: New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ost-Mao China,” Capital & Class, Vol. 18, Iss. 3 (1994), pp. 89-111.
    King, Gary, Jennifer Pan, and Margaret Roberts,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07, No. 2 (May 2013), pp. 326-343.
    MacKinnon, Rebecca, “Liberation Technology: China’s "Networked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22, No. 2 (April 2011), pp. 32-46.
    Mann, Michael,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5, No. 2 (1984), pp. 185-213.
    Mattingly, Daniel C., The Art of Political Control in China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Najam, Adil,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Vol. 10, No. 4 (Summer 2010), pp. 375-396.
    Nordlinger, Eric, A.,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Qiang, Zha, “Academic Freedom and Public Intellectual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No. 58 (Winter 2010), pp.17-18.
    Qiaochu Liu, Donald Patton, and Martin Kenney, “Do University Mergers Create Academic Synergy?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the Nordic Countries,” Research Policy, Vol. 47, Iss. 1 (February 2018), pp. 98-107.
    Saich, Tony,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1 (March 2000), pp.124-141.
    Shahbaz, Adrian, “Freedom on the Net 2018: The Rise of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 Freedom House (October 2018), https://freedomhouse.org/report/freedom-net/2018/rise-digital-authoritarianism (Accessed on 30 June 2020).
    Sheng, Yumin, “Authoritarian Co-optation,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Provincial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in Post-Mao China,”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No. 44 (2008), pp. 71-93.
    Shi, Tianjia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Skocpol, Theda, Peter B. Evans,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1985).
    Spires, Anthony J., “Contingent Symbiosis and Civil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Understanding the Survival of China’s Grassroots NGO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17, No. 1 (July 2011), pp. 1-45.
    Svolik, Milan W., The Politics of Authoritarian Ru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Uberti, Luca J., “Can Institutional Reforms Reduce Corruption? Economic Theory and Patron–client Poli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 47, Iss. 2 (March 2016), pp. 317-345.
    Walder, 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Wank, David L., 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hite, Gordon, Jude Howell, and Shang Xiaoyuan,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White, Gordon, ‘‘Civil Society, Democr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 Clearing the Analytical Ground,’’ Democratization, Vol. 1, Iss. 2 (1994), pp. 375-390.
    Wright, Teresa, Accepting Authoritarianism: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s Reform Er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Xiaojun, Yan, “Engineer Stability: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Control ove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Post-Deng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218 (June 2014), pp. 493-513.
    Zhao, Wayne Xin, Jing Jiang, Jianchu Weng, Jing He, Ee Peng Lim, Hongfei Yan and Xiaoming Li, “Comparing Twitter and Traditional Media Using Topic Models,” in P. Clough et al. eds.,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1), pp. 338-349.

    三、 網路資料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據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http://fz.people.com.cn/skygb/sk/。查閱時間:2018年02月05日。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史網,http://hprc.cssn.cn/gsyj/zhutiyj/517jh/,查閱時間:2020年06月20日
    「關於進一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人民網,2004年03月22日,http://www.people.cn/GB/paper39/11604/1045804.html,查閱時間:2020年05月21日。
    「教育部:立足創新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質量」,中國政府網,2008年12月05日,http://www.gov.cn/gzdt/2008-12/05/content_1169022.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21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國政府網,2010年07月29日,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查閱時間:2020年06月09日。
    「國家社科基金從500萬增長到8億 今年立項2900項」,中國文明網,2011年05月26日,http://www.wenming.cn/zxshkx_pd/201105/t20110526_189980_3.shtml,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3日。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新華社,2016年05月1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查閱時間:2018年02月08日。
    「75所部屬高校曬預算 清華預算超233億領跑」,新浪新聞網,2017年05月05日,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7-05-05/doc-ifyeychk7023602.shtml,查閱時間:2020年05月18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快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新華網,2017年05月16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6/c_1120982602.htm?from=singlemessage,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3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新華網,2017年05月16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6/c_1120982602.htm,查閱時間:2020年05月21日。
    「今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經費18.7億元」,光明日報,2017年06月06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6/06/nw.D110000gmrb_20170606_6-06.htm,查閱時間:2018年04月03日。
    「人大通過修憲 習近平主席任期無限制」,經濟日報,2018年03月12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3025466#prettyPhoto,查閱時間:2018年03月23日。
    「陸推社會信用系統 5月起失信者限搭火車飛機」,中央通訊社,2018年03月17日,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03170239-1.aspx,查閱時間,2018年03月31日。
    「『天網』已應用16省市:每秒比對30億次 準確率達99.8%」,多維新聞網,2018年03月25日,http://culture.dwnews.com/renwen/big5/news/2018-03-23/60047765.html,查閱時間:2018年03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國人大網,2019年01月07日,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19-01/07/content_2070258.htm,查閱時間:2020年03月23日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印發 把課程思政從課程要求轉化為政策實施表和行進路線圖」,新華網,2020年06月09日,http://m.xinhuanet.com/edu/2020-06/09/c_1210651752.htm,查閱時間:2020年06月2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5260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60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270
    顯示於類別:[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01701.pdf6279KbAdobe PDF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