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80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290016      線上人數 : 74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800


    題名: 兒童青少年時期被霸凌經驗對人際因應策略的影響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for experience of being bullied o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作者: 李益榮
    Lee, Yi-Jung
    貢獻者: 楊佩榮
    李益榮
    Lee, Yi-Jung
    關鍵詞: 兒童青少年時期
    被霸凌經驗
    人際因應策略的影響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Experience of being bullied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020-09-02 12:48:59 (UTC+8)
    摘要: 本研究透過詮釋現象學方法觀點來探討曾於兒童青少年時期遭受霸凌者,他們是如何看待每一次的霸凌經驗、人際因應策略會受到什麼影響,以及回溯自身經驗後,又是如何看待霸凌經驗對他們當下狀態或生活的影響。藉由深度訪談的方法蒐集分析文本,資料分析方法上則使用主題分析法呈現出受訪者的兒童青少年時期被霸凌經驗對人際因應策略的影響。
    本研究的結論有三大點。第一是霸凌的成因,受訪者受霸凌經驗的成因可分為個人因素及環境因素,個人因素主要是受害者若有與他人不同之處。環境因素是霸凌成因加劇的催化劑,其可再細分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第二是人際因應策略歷程,研究受訪者所採用的策略類型有「問題焦點」、「情緒焦點」、「協調」、「抗爭」、「退避」及「忍讓」,多數人會使用「問題焦點」、「協調」或「忍讓」三種方式來面對當下的處境。另外若霸凌受害者對於霸凌事件的想法及態度,剛好與上述外在環境因素相互搭配,將有助於霸凌事件的改善;反之,若霸凌事件不見改善,受害者可能感受無法改變自己受欺負的狀況,累積深層的無力感受,造成身心狀況的惡化。第三是霸凌經驗對霸凌受害者的影響,可發現立即影響偏重於生理及社會層面,長期影響則著重於心理及社會層面。不論是立即影響或長期影響,霸凌經驗對受訪者來說帶來不少的改變及成長,若能藉由人際因應策略的調整,將人際互動方式調整為自己能掌握且有信心的方式,確實有可能增加人際互動的自信心,和面對不同人際處境的思考分析能力等。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研究者針對霸凌事件的預防、霸凌事件中的旁觀者及重視人際因應策略改變的因素三方面提出建議。另外本研究亦有三點限制,分別是研究切面的限制、霸凌經驗的回顧及年長成熟懂事。
    Using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people who had been bullied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how they viewed each bullying experience, how their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were affected, how they viewed bullying after looking back on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view the impact of bulling experience on their current state or life.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exts, and thematic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in data analysis to show the impact of the interviewee’s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bullying experience on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has three main points. The first is the cause of bullying. The cause of the interviewee’s experience of bullying can be divided into person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ersonal factors are mainly if the victim is different from othe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the catalysts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bullying, which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amily factors and school factors. The second is the course of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The types of strategies used by the interviewees include "problem-focused", "emotion-focused", "coordination", "struggle", "avoidance" and "tolerance". Most interviewees used "problem-focused" , "coordination" ,or "tolerance" to fa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addition, if the bullying victim’s thoughts and attitudes about the bullying incident coincide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t will help improve the bullying incident; on the contrary, if the bullying incident does not improve, the victim may feel that it cannot be changed, and accumulate deep feelings of powerlessness, cau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The third is the impact of the bullying experience on the victims of bullying.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mmediate impact focuses on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aspects, and the long-term impact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Whether it is an immediate effect or a long-term effect, the bullying experience has brought a lot of changes and growth to the interviewees. If the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can be adjusted, the way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can be adjusted to a way that they can master and have confidence .It is indeed possible to increase self-confidence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analyze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s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bullying events, bystanders in bullying events, and factors that emphasize changes in interpersonal coping strategy.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has three limitations, namely the limitation of the research aspect, the review of bullying experience and the mature and sensibl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仕圖、吳敏慧(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於《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齊力、林本炫編。高雄:高雄復文。
    王美恩(2011)。《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台北:天下。
    朱柔安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台北:揚智。
    朱美瑰(2007)。《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文慈(2004)。〈正視校園中的欺凌事件〉。《諮商與輔導》,221,6-10。
    吳明隆、陳明珠(2012)。《霸凌議題與校園霸零策略》。台北:五南。
    吳敏慧(2006)。《國中生對同儕的影響策略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祐(2007)。《教育e辭書》。台北:高等教育。
    李卓穎、楊士隆(2011)。〈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81-131。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之編制報告〉。《測驗年刊》,43,241-262。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清聖(2011)。《屏東縣國中學生知覺霸凌行為類型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筱涵(2014)。《夜裡的魔境魔鏡:青少年夜晚家外活動的自我形塑歷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巍(2010)。《你的孩子被霸凌了嗎?—守護你的孩子遠離校園霸凌》。台北:驛站文化。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2004年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取自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網站之專題報導:https://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19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7)。《2014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取自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會網站之資料館中研究調查報告: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686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7)。《校園「霸凌」影響深遠》。取自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會網站之專題報導:https://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26
    林季儀(2005)。《青少年知覺之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玫君、歐怡雯(2007)。《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台北:心理。
    林苡彤(2008)。《國中生關係攻擊角色與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林進材、林香河(2011)。《反霸凌完全手冊–案例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雅萍(2012)。《國中校園學生霸凌現象與因應策略:以丁丁國中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
    林滄崧、王福林、林煌、許文娟、石金城、陳志成、孫榮德、傅義焜、顏家棟(2011)。《校園重大偏差或霸凌事件之預防與處理建議》。台北:教育部。
    邱珍婉(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對應策略〉。《屏東師範學院》,15,41-80。
    邱靜惠、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柯采伶(2009)。《真的只是囝仔的打鬧嗎?—國中霸凌者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福源(2012)。〈大學生傷害性情感事件與因應策略關係之調查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4(2),68-85。
    洪福源、黃德祥(2002)。〈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31-56。
    胡振德(2014)。《影響在學國中生校園霸凌被害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北市新莊區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徐文堂(2015)。《國中學生LINE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網路霸凌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翁毓秀(2003)。〈女性單親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01,70-101。
    翁福元、王智弘、石國棟、吳美瑤、林育汝、林國禎、張光銘、許文宗、陳明珠、陳淑真、游美惠、黃照耘、楊國賜、溫明麗、劉秀嫚、劉國兆、劉佳華、鍾明倫、魏麗敏、龔心怡(2013)。《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張文卿(2011)。《台中市國小霸凌與被霸凌學生情況之研究–以龍井區為例》。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新北:韋伯文化。
    張明麗(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生活壓力源及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
    張晏溧(2014)。《兒少時期校園霸凌事件受害者的復原歷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晴琇(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被霸凌知覺、人際關係與安全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楓明(2005)。《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態棟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治準則》。取自教育部行政法規,https://csrc.edu.tw/bully/rule_view.asp?Sno=1542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陳亦君(2014)。《國中女生關係攻擊之受害經驗、因應效能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理論基礎〉。於《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麗文文化。
    陳怡樺(2013)。《高職生霸凌行為與其因應策略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北市陽光高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雀(2004)。《雙軸因應模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曾琬鈴(2010)。《青少年網路霸凌行為形成原因之探討》。新竹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論文。
    游亞儒(2013)。《校園關係霸凌事件中受凌學生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黃婉婷(2012)。《青少年自拍行為之動機、意義及其與自我認同之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秦和林兆衛譯(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黃貴貞(2009)。《大學生回溯被霸凌經驗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曬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
    楊宜學(2009)。《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所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詩頻(2016)。《國中生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對網路霸凌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董又嘉(2011)。《華人人際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台北:心靈工作坊。
    熊雪娟(2013)。《反校園霸凌介入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劉妍君(2009)。《國中生之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相關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益裕(2013)。《學業成績、人際關係對國中男生霸凌及被霸凌行為形成的影響:以男性化及女性化特質為調節變項》。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歐致善(2013)。《我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青少年參與樂團之經驗探究–以北區少年服務中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滄和(1988)。《高中學生校園人際壓力因應風格及有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健功(2015)。《霸王卸甲:受霸凌者的自我敘說》。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婉莉(2002)。《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桂嫚(1992)。《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如容(2011)。《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對青少年自我概念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休閒管理系碩士論文。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芳鈞(201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中校園欺凌受害者之諮商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Falbo, T. , & Peplau, L. A.(1980).Power strategie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38 , 618-628.
    Frydenberg , E. , & Lewis, A. R.(1991). Adolescent coping :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14 ,119-133.
    Gonzales, A. N. , Tein, J. , Sandler, H. R. , & Fridman, J. R.(2001).On the limits of coping :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ss and coping for inner-cit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 dolescent Research, 16 ,372-395.
    Hobfoll, S. E. , Dunahoo, C. L. , Ben-Porath, Y., & Monnier J.(1994).Gender and coping : The dual-axis model of cop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 22 , 49-82.
    Lazarus, R. S. & Folkman,S. (1984).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Olweus,D.(1993).Bullying at school :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 Blackwell.
    Rothbaum, F. ,Weisz, J.R. ,& Snyder, S. S.(1982).Changing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self : A two-process model of perceived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 ,115-126.
    Salmivalli、Lagerspetz、Björkqvist、Österman & Kaukianinen(1996). Bullying as a Group Process- Participant Rol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Social Status Within the Group, Agressive Behavior, 22 ,1-15.
    Sullivan,K.(2000).The anti-bullying handbo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4264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4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349
    顯示於類別:[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1401.pdf2442KbAdobe PDF22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