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961/144987 (79%)
Visitors : 51987852      Online Users : 5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617


    Title: 從民間關懷到歷史書寫──跨時代文人的台灣文學史建構
    From Folk Caring to Historical Writing: Cross-era Literati`s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Authors: 林佩蓉
    Lin, Pei-Jung
    Contributors: 崔末順
    Choi, Mal-Soon
    林佩蓉
    Lin, Pei-Jung
    Keywords: 台灣文學史
    楊雲萍
    黃得時
    王詩琅
    廖漢臣
    吳新榮
    郭水潭
    文獻委員會
    Taiwan Literature
    Yang Yun-Ping
    Huang Te-Shih
    Wang Shih-Lang
    Kuo Shui-Tan
    Wu Hsin-Jung
    Liao Han-Chen
    Documentation Commission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2:10:01 (UTC+8)
    Abstract: 本論文重新思考書寫台灣文學史的方式及運用材料,主要透過檢討「二世文人」從戰前到戰後不間斷的文壇活動及所留下的成果,針對當前台灣文學史遭逢「斷裂」、失去「遺產」之說,提出重新給予這段文學史新的論述必要性,並且驗證台灣文學史未曾「斷裂」,也未失去「遺產」。
    所謂的文學「遺產」,如果涉及的範圍,不僅指1920年代新文學運動以降,專屬反帝、反封建內容的文學創作,而考慮殖民處境的日治文壇特殊性,還能包含當時文人廣泛的文化性著作如史料研究、文獻整理,那麼目前文學史「斷層」或「斷裂」看法,應該可以加以修正。其明顯的例子,例如所謂跨時代的文人,如楊雲萍、黃得時、王詩琅、廖漢臣、吳新榮及郭水潭等人從戰前跨到戰後的活動。他們也被稱為是「二世文人」,而本論文梳理戰前戰後的文學史過程中,發現「二世文人」在身份、知識養成、創作、文壇活動、文化工作中有所重疊,亦有所巧合:1910年前後出生,具有漢文學養;1920年代受現代教育並參與新文學運動;1934年加入「台灣文藝聯盟」,為成熟期台灣文壇做出貢獻;而1937年後日本推動皇民化,自主性文學發展嚴重受限之際,他們投入民俗調查、民間文學的書寫,在這過程中也對戰時體制的要求有所回應。戰後初期到1960年代,二世文人持續伏案書寫,在「去日本化」中面對戰前的文學遺產,而後進入中央及地方的文獻委員會中將「遺產」包裹進入「通志」與「方志」中。
    他們分別是:楊雲萍、黃得時、王詩琅、廖漢臣、吳新榮、郭水潭。具有這些歷程的或許不止這六位,但若以嚴格的條件限制,例如必須有漢學教育、中日文雙語養成、文學創作、文學團體的參與、文獻委員會的職務以及相關的書寫與成果,這六人也就難出其右,換言之,這六人經過具備了以下兩個面向,充分的可作為本論文的研究對象:一是台灣文學史發展歷程中兩次轉換語言所產生的「斷裂」,六人皆跨越了裂縫,成為銜接者;一是填補裂縫的內容,是民間文學、民俗考察、文獻收集及轉化的兒童文學等,六人皆在其中有所成就。
    本論文所涉及的年代,自1910-1960年代結束,從五個方面進行討論:跨時代文人的文學養成、1930年代文學創作與論爭參與、1940年代對戰時體制的文學回應、戰後初期的活動及角色、1950年代「文獻委員會」及其他活動。章節的安排依照時間時序,主要目的在於呈顯文人的學習與文學行動的實踐、思想與作品的關聯性,並針對文學歷程中所觸碰到的議題,包括:白話文運動中的論爭思想位置、「文藝大眾化」與民間文學的關係、戰後初期的政策與文學的關係。從1930年代《台灣民間文學集》,王詩琅、廖漢臣參與其中,他們所認為的民間文學是要寫給大眾看,所寫的內容也是大眾所熟悉的日常、傳說、俚諺等。到了1940年代,由日人主導的《民俗台灣》,前面一個時代的民間文學消逝在文壇,但楊雲萍等人換了一個方式書寫台灣的鄉土,包括對地方特色的描述、文獻史料的整理,為帝國的「地方」、皇民化運動下的台灣鄉土留下紀錄之外,也是楊雲萍等人面對時局的反應。本文著重對後者的分析,透過《民俗台灣》、《興南新聞》、《新建設》等日人主導的媒體,台灣文人在有限的容身處,累積的能量,成為戰後初期,陳儀政府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狹縫中,取得活動空間的能力。六人分別在延續日治時期遺產的智識及文學發展,與中國來台的知識分子及陳儀政府對話,「去日本化」下的台灣保有世界化的能量,「再中國化」中台灣「承接」中國五四運動以降的精神,「賴和是台灣的魯迅」再度被提出作為證明。六人在「再中國化」中包裝日治時期的遺產,成為銜接「斷層」文學史的證據。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used for 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Through the bilingual trained "second-generation literati", the thesis presents an argument for the current statement on the encounter of “break” and the loss of “heritag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 argument redefines the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and verifies that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has not ever "broken" nor lost its "heritage.”
    If the scope of so-called literary heritage not only refers to the exclusive literary creation of anti-empire and anti-feudal after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in the 1920s, but also includes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works by literati, such as historical data research and document colla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eculiarities of Japanese literary circles in the colonial status. Thus, the current view of "fracture" or "break"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should be amended. A solid example is the so-called cross-era literati, as known as "second-generation literati," participated in varied activities from prewar to postwar period. They are Yang Yun-Ping, Huang Te-Shih, Wang Shih-Lang, Liao Han-Chen, Wu Hsin-Jung, Kuo Shui-Tan. The thesi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overlaps and coincidences in their identity, knowledge construction, literary creation,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work. For example, they were all born around 1910 with Chinese literacy; received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1920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joined the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in 1934 and contributed to the matured Taiwan literary circles; and devoted themselves to folklore surveys and folk literature writing, and in the meantime respond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artime system while Japan was promoting the imperialism and the liberty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was severely restricted after 1973.
    From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o the 1960s, the second generation literati kept on with their writing. When facing the prewar literary heritage during the time of "de-Japanization," they entered the central and local documentation commission and then put the "heritage" in the "general chronicles (tonzhi)" and "local chronicles (fangzhi)." Yang Yun-Ping et al. all have the following traits, which can be fully us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this thesis: one is all of them had crossed the “break,” which caused by the twice languag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literature history, and become the cohesion; the other is the content to fill the break is folk literature, folk customs investigation, document collection and transformed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all of them ha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se fields.
    The time period covered in the thesis is from the 1910s to the 1960s, and is discussed in five aspects below: the literary cultivation of cross-era literati, the literary cre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literary debates in the 1930s, the literary responses to the wartime system in the 1940s, and the activities and roles playing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and the “Documentation Commiss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the 1950s. The chapters are arrang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literati’s learning and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act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oughts and works, and the issues addressed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such as the position of controversial thoughts in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licies and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Finally, the thesis verifies that all the six literati, who had crossed the era and language, continued to sustain the intellectual heritage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he transition of "imperialization", "de-Japaneseization", and "re-sinicization", they talked with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intellectuals, arguing that even "sinicization" was inevitable after the war, Taiwan literature still had the groundwork and energy to connect with the world even in the multi-layered history. Moreover, the six literati had made up the “break” through folk caring and historical writing, thus the literature history has never broken.
    Reference: 一、專書
    丁希如,《日據時期台灣嘉義蘭記書局研究》(台北: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17.07)。
    王文仁,《日治時期台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以《台灣文藝》(1934-36)為
    中心的考察》(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2012.09)。
    王惠珍,《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 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台北:台大出版中
    心,2014.06)
    王詩琅,《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05)
    王詩琅,《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11)。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台
    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06)。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廖漢臣纂修,《台灣省通志》
    「卷六・學藝志・藝文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06)
    末光欣也,《台灣歷史 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一九四六年 
    五十年軌跡》(台北:致良出版社,2012.11)。
    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
    (台北:播種者,2008.12)。
    伊能嘉矩著,國立台灣文獻館編譯,《台灣文化志》上中下卷(台北:遠足文化,
    2017.12)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高雄:
    春暉出版社,2008.10)
    江寶釵編,《黃得時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12)。
    羊子喬編,《南瀛文學家郭水潭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12)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 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台北:稻鄉出版社,2007.11)。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05)。
    吳佩珍主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台灣文學.文化研究(上)》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2.08)。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07)
    吳新榮著,呂興昌、黃勁連編訂,《吳新榮選集》(第1-3冊)(台南:台南縣立
    文化中心,1997.03)。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3 此時此地》(台北:遠景,1981.10)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6 吳新榮日記(戰前)》(台北:遠景,1981.10)。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7 吳新榮日記(戰後)》(台北:遠景,1981.10)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8 吳新榮日記 吳新榮書簡》(台北:遠景,
    1981.10)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第1-2冊)(台南:國立台灣文
    學館,2007.11)。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第3-11冊)(台南:國立台灣文
    學館,2008.06)。
    吳新榮,《震瀛追思錄》(台南:琑琅山房,1977.03)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12)。
    李文卿,《台灣文學史長編11:想像帝國——戰爭期的台灣新文學》(台南:國立
    台灣文學館,2012.10)。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台北:稻
    鄉出版社,2010.06)。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2 小說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03)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 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1979.03)。
    李獻璋,《台灣民間文學集》復刻本(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02)。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
    2003.02)。
    岡崎郁子,《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01)。
    彼得‧布魯克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出版公
    司,2003.10)。
    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03)。
    林玉体,《台灣教育史》(台北:文景書局,2003.09)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2.12)。
    林淇瀁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6:郭水潭》(台南:國立台灣文學
    館,2014.12)。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台北:自立晚
    報,1992.08)。
    林朝成主編,《2011鹽分地帶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2011.09)。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07)。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07)。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 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3.06)。
    林慧姃,《吳新榮研究: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台南:台南縣政府,
    2005.12)。
    邱各容,《台灣兒童文學史》(台北:五南圖書,2005.06)。
    邱各容,《台灣近代兒童文學史》(台北:秀威資訊,2013.10)。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09)。
    邱榮裕編,《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五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3.12)。
    施懿琳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5:吳新榮》(台南:國立台灣文學
    館,2014.12)。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
    社,2000)。
    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台北:聯經
    出版公司,2009.05)。
    柳書琴編,《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06)。
    洪淑苓,《在地與新異——台灣民俗學與當代民俗現象研究》(台北:萬卷樓,
    2019.12)。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01)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09)。
    徐秀慧,《台灣文學史長編13 :光復變奏——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思潮的轉折期
        (1945-1949)》(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11)。
    徐秀慧,《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1945-1949)》,
    (台北:稻鄉出版社,2007.11)。
    徐聖凱,《日治時期台北高等學校與菁英養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Airiti
    Pree,2012.10)。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典藏日治與戰後之檔案目錄》(南投:
        台灣文獻館,2002)。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09)。
    康詠琪,《鹽分地帶文藝營研究》(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13.03)。
    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高雄:德馨室,1979.06)。
    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07)。
    張深切著,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社,1998.01)。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12)。
    梁明雄,《張深切與《台灣文藝》研究》(台北:文經社,2002.01)。
    莊雅仲,《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中國香港:香港中文
    大學,2013.12)。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03)。
    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12)。
    許俊雅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04:王詩琅》(台南:國立台灣文
    學館,2018.12)
    許雪姬,《台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01)。
    許雪姬,林玉茹編,《五十年來台灣方志 成果萍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05)
    許雪姬、林瑞明編,《楊雲萍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02)。
    許雪姬編,《楊雲萍文書資料彙編目錄》(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08)。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11)。
    陳少廷,《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05)。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7.03)
    陳姃湲,《看不見的殖民邊緣 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台北:玉山社,2012.0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10)。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10)。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05)
    陳芳明編,《張深切全集》(卷二)(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01)。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 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公
    司,2004.08)。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國立編
    譯館,2007.01)。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出版社,2013.07)。陳淑容,《台灣文學史長編9 :「曙光」乍現——台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
    1930)》 (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10)。
    陳瑜霞,《郭水潭生平及創作研究》(台南:台南縣政府,2010.10)。
    陳萬益,《台灣文學論說與記憶》(台南:台南縣政府,2010.1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8.11)。
    曾建民,《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5.08)。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05)。
    游勝冠,《近代化肯定論、反抗史觀與人文主義——殖民化的日治時期台灣文學
    及其研究》(南投:普羅文化,2011.03)。
    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1984.05)。
    黃武忠,《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1980)。
    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出版社,2010.12)
    黃俊傑,《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04)
    黃美娥,《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台北市 :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3.03)。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 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
    北:麥田出版社,2004)。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 1945-1947》(台北:麥田
    出版社,2007.12)。
    黃英哲,《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06)
    黃英哲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6.10)。
    黃得時,《水滸傳》第1卷(台北:清水書店,1941.09)。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
    秀威資訊,2009.07)。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商務印
    書館,2002.04)。
    楊守愚著,許俊雅、楊洽人,《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12)。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文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10)。
    葉石濤,《文學回憶錄》(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0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02)。
    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02)。
    葉笛,《台灣早期現代詩人論》(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3.10)。
    廖漢臣,《台灣兒歌》(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80.06)。
    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台灣知識分子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桃
    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5.12)。
    齊格蒙特.鮑曼著,歐陽景根譯,《共同體》(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10)。
    劉育嘉,《台灣史文獻析論》(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3.08)。
    蔡培火、陳逢源、林伯壽、吳三連、葉榮鐘,《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
    報出版社,1987.04)。
    蔡蕙如,《傳講・記憶・文化——民間文學的傳統與現代》(新北:博揚文化,
    2019.08)。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10)。
    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三○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台北:聯合文學出版
    社,2009.10)。
    賴怡真譯,《往返之間:戰前台灣與東亞文學.美術的傳播與流動》(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圖書館,2017.10)
    賴慈芸編,《台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09)。
    薛化元,《近代化與殖民 日治台灣社會史研究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12.04)
    韓國台灣比較文化研究會著,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台灣‧韓國的
    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03)。
    羅伯特.奧迪著,林正弘審訂,《劍橋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04)。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台北:行人文化,2008.01)。
    Dietmar Rothermund著,朱章才譯,《殖民統治的結束: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
    德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6.12)。
    Rey Chow周蕾,《寫在家國以外》(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二、史料
    《公論報》,1947年10月25日─1961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存有1948
    年7月─1949年7月,微捲資料,國家圖書館存有1947年11月-1952
    年9月原版報紙)。
    《台北文物》1卷1期至10卷2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2年12月
      至1961年9月)。
    《台北文獻》1-33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7年起)。
    《台南文化》1-50期(台南:台南市文獻委員會,1951年10月至1970年12  
    月)。
    《台灣民報》復刻本,1923年4月─1930年3月(東方文化書局)。
    《台灣社會運動史》第五冊(原《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的
        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
    《台灣風土》復刻本,1948年-1955年,(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
    《台灣新民報》復刻本,1930年3月─1932年4月(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3)。
    《台灣新民報》復刻本,1932年4月─1940年5月(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六然居資料室,2015.11)。
    《台灣新生報》,1945年10月25日─1947年2月28日。
    《民俗台灣》復刻本,1941年7月-1945年12月(台北:南天書局,1998)
    《民報》復刻本,1945年10月10日-1947年2月28日(台北:東方文化書
    局,2000)。
    《和平日報》(台中:台中國防部宣傳部,1946.01)。
    《南瀛文獻》1-50期(台南:台南縣文獻委員會,1953.03-1979.06)。
    《新建設》復刻本(東京:總和社,2005.02)。
    《新新》復刻本,1945 年-1947 年1月(台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中島利郎、宋子紜編,《台灣教育——總目錄.著者索引》(台北:南天書局,2001.10)。
    中島利郎編,《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總合目錄》(日本東京:日本綠蔭書房,
    2000.12)。
    王昶雄編,《黃得時評論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06)。
    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文化》復刻本(台北:傳文文化事業公司,1994)。
    郭水潭,「台灣文學史概說」,未刊稿,郭昇平提供,2003。
    郭水潭戰後日記,1980年代,家屬提供。
    《台灣總督府沿革誌》文化運動篇(台北:南天書局,1995)。
    郭水潭手稿數位影像(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
    三、單篇論文及文章
    丸川哲史著,朱惠足譯,〈與殖民地記憶/亡魂之搏鬥——台灣的後殖民心理地   
        圖〉,《中外文學》31卷10期(2003.03),頁29-42。
    方孝謙,〈一九二○年代殖民地台灣的民族認同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
        40期(2000.12),頁1-46。
    王俐茹,〈「忠義」的重製與翻譯:黃得時水滸傳(1939-1943)的多重意義〉,
        《台灣學研究》17期(2014.10),頁27-48。
    王美惠,〈民俗或迷信——李獻璋《台灣民間文學集》相關問題探討〉,《崑山科
    技大學學報》1卷1期(2005.10),頁1-9。
    王順隆,〈日治時期台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台灣風物》49卷4期
    (1999.12),頁107-127。
    王詩琅,〈奇才廖漢臣兄的逝世雜憶〉,《台灣文藝》革新19號(1981.05),頁
    311-315。
    王麗華,〈向晚意不盡:訪王詩琅〉,《台灣文藝春秋》,1983.03,4版。
    石婉舜,〈被動員的「鄉土藝術」:黃得時與太平洋戰爭期的布袋戲改造〉,《台
        灣文學研究集刊》8期(2010.08),頁59-84。
    羊子喬,〈鹽的召喚〉,《台灣時報》副刊,1983.08.18。
    何義麟,〈1930年代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台中「東亞共榮協會」之發展為中心〉,《文史台灣學報》1期(2009.11),頁222-241。
    吳乃德,〈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灣政
        治學刊》1卷(1996),頁5-40。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時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
        之初步比較分析〉,《台灣史研究》16卷3期(2009.09),頁133-
        163。
    李文卿,〈文學革命─鄉土文學/話文論戰中的抵殖民思想〉,《中極學刊》3
        輯(2003.12),頁175-185。
    李文卿,〈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台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    
        探〉,《中極學刊》1輯(2001.12),頁207-230。
    李宗慈,〈靜觀學問的黃得時先生〉,《文訊》13期(1984.08),頁234-240。
    李獻璋編,〈王詩琅先生信札集——其所反映的光復初期生活〉,《台灣風物》35
        卷3期(1985.09),頁71-98。
    林巾力,〈殖民地的文學史建構:重探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史」書寫〉,《台灣史
    研究》23卷4期(2016.12),頁81-122。
    林佩芬,〈潭深千尺詩情水:訪郭水潭〉,《文訊》10期(1984.04 ),頁75-88。
    林淇瀁,〈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論述之意識形態分析——以《台灣新民報》系統的
        「同化主義」表意為例〉,《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
        史料基金會,1996.08),頁41-62。
    林淇瀁,〈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交軌〉,「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研討會」論
    文,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4.11.27-28。
    林瑛琪,〈黃得時翻譯《水滸傳》之時代背景與過程〉,《台北文獻》176期
        (2011.06),頁237-246。
    林瑞明,〈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兩匹駿馬——賴和與楊雲萍〉,《聯合文學》197期
        (2001.03),頁76-81。
    林瑞明,〈楊雲萍的文學與歷史〉,《文學台灣》45期(2003.01),頁298-335。
    河原功,〈吳新榮之左翼意識──關於「吳新榮舊藏雜誌拔粹集(合訂本)」之
    考察〉,《台灣文學研究集刊》4期(2007.11),頁123-197。
    邱各容,〈獻身台灣文獻整理的民俗研究者廖漢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38
        期(2010.06),頁18-22。
    施懿琳,〈凝重的過去與沉穩的未來〉,《文訊》(1999.10),頁45。
    柳塘,〈黑面廖漢臣〉,《台灣文藝》72期(1981.05),頁316-317。
    崔末順,〈「重建台灣、建設新中國」之路:戰後初期刊物中「文化」和「交
        流」的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期(2015.10),頁36-69。
    張炎憲,〈戰後台灣史研究的發展脈絡(二)〉,《台灣文藝》89期(1984.07),
    頁213-218。
    張修慎,〈戰爭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心中關於「民俗」的思考〉,《台灣人文生態研
        究》9卷2號(2007.07),頁1-20。
    盛清沂,〈台灣省通志纂修始末〉,《台灣風物》26卷3期(1976.09),頁296-
        299。
    許雪姬,〈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這三個文化人與他們的時代〉,《師大台灣史
        學報》9期,頁53-98。
    許雪姬,〈台灣史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期(2010),頁71-100。
    郭水潭,〈缺乏讀者的第一本書——「台南縣志稿文化志」〉,《文訊》30期
        (1987.06),頁49-51。
    郭水潭,〈談「鹽分地帶」追憶吳新榮〉,《台灣風物》17卷3期(1967.06),頁
    51-53。
    陳宏安,〈「台灣文學的旗手」郭水潭先生〉,《南縣鄉訊》(1976.12.28)。
    陳祈伍,〈挫傷的心靈——吳新榮戰爭時期的思想與文學〉,《南榮學報》復刊7
    期(2003.11),頁157-191。
    陳瑜霞,〈日治時期郭水潭詩歌─「融和」觀的形成及實踐軌跡〉,《南台應用日
        語學報》3號(2003.06),頁163-189。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1946年「台人奴化」論戰為焦點〉,《台
    灣史研究》9卷2期(2002.12),頁145-201。
    曾耀鋒,〈日治時期台灣壽險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興大歷史學報》23期
        (2011.06),頁115-130。
    黃武忠,〈鹽分地帶詩人——郭水潭〉,「日據時代臺灣作家小傳」,《自立晚報》,
        1980.05.17-18。
    毓文,〈打破緘默談「文運」〉,《台灣新生報》「文藝」欄12期,1947.07.23。
    蕭明治,〈漫談《台北文物》季刊「編後記」〉,《台北文獻》186期(2013.12),
        頁203-220。
    顏欣怡,〈從殖民地看向東亞:留日學生蔡培火的身分意識〉,《國家發展研究》
        7卷2期(2008.06),頁119-142。
    四、學位論文
    王秀珠,〈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作析論—以吳新榮、郭水潭、王登山為主〉(高
        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王昭文,〈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臺灣文
        學》及《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系研究 
        所,1991.07)。
    王美惠,〈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
        文學集》為考察中心〉(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8)
    吳春成,〈日據下台灣知識分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台灣民報(1920-1927)個
        案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呂明純,〈國策、機關誌與再現書寫——以《臺灣教育會雜誌》、《臺灣愛國婦
        人》、《新建設》為例〉(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8.07)。
    李佩瑄,〈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台北:台灣
    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07)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臺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台北:台北師範大學
        國文系碩士論文,1997)。
    卓英燕,〈王詩琅臺灣民間文學作品之研究〉(花蓮: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5.07)。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成功
        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的台灣文學活動〉(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4)。
    崔末順,〈現代性與台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系博士論文,2003)。
    張志相,〈張深切及其著作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2)。
    莊惠惇,〈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分析〉(桃園:中央大
        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許倍榕,〈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概念演變〉(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
    士論文,2015)。
    許容展,〈廖漢臣生平及其作品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9.01)。
    連婷如,〈王詩琅小說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6.07)。
    陳君愷,〈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
        究所,1992)。
    陳明柔,〈日據時代台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台北: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3)。
    陳明福,〈郭水潭及其作品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陳冠宇,〈王詩琅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07)。
    陳奕伶,〈鹽分地帶文學的政治與美學——以《吳新榮日記》的閱讀為中心〉
        (台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12)
    陳祈伍,〈激越與戰慄:台南地區的文化發展——以龍瑛宗、葉石濤、吳新榮、
        莊松林為例(1937-1949)〉(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
        2011)。
    陳羿安,〈摸索「臺灣文化」:楊雲萍的文學、民俗學與歷史學(1920-1970)〉
        (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13)。
    陳恕,〈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台中:東
    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陳智偉,〈戰後初期臺灣的語文政策與意識形構(1945.8.15-1949.12.7)——以跨
    時代臺灣文化人的書寫為考察對象〉(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瑜霞,〈郭水潭生平及其創作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6)。
    曾士榮,〈戰後台灣文化之重編與族群關係〉(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1994.07)。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
    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7)。
    葉瓊霞,〈王詩琅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鄒易儒,〈無政府主義與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王詩琅之思想前景與文藝活動
    關係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07)。
    蔡文斌,〈中國古典小說在台的日譯風潮(1939-1944)〉(新竹:清華大學台灣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1996.07)。
    蔡易澄,〈王詩琅研究——黑色青年與戰後再出發〉(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
    系碩士論文,2012)。
    蔡美俐,〈未竟的志業:日治世代的台灣文學史書寫〉(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蕙如,〈日治時期台灣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2008)。
    賴玉枝,〈黃得時戲曲、民俗信仰與文史相關論述之研究〉(台北:台北教育大
    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台灣民俗學——以《民俗台灣》為分析場域〉
    (台南: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所博士論文,1999.06)。
    謝春馨,〈八○年代「台灣文學」正名論〉(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1995)。
    譚冰清,〈王詩琅廣東八年考論〉(中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6.05)。
    蘇世昌,〈1920─1937台灣新知識分子思想風貌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五、網路資源
    「台北市立文獻館網站」,來源:https://www.chr.gov.taipei/。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來源:
    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23/。
    「台灣史研究所台灣日記知識庫」,來源:https://taco.ith.sinica.edu.tw/。
    「台灣風物資料庫」,來源:https://folkways.twcenter.org.tw/about/intro.jsp。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來源:https://www.th.gov.tw/epaper/。
    「國家文化資料庫」,來源:http://nrch.culture.tw/。
    中研院「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來源: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陳建忠、沈芳序編,〈台灣記憶 文學紀行 百年來台灣文學雜誌特展〉,來源:
    http://memory.ncl.edu.tw/tm_new/subject/literature/japan02.htm。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91595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950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430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50201.pdf2990KbAdobe PDF280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