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58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961/144987 (79%)
造访人次 : 51988997      在线人数 : 8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585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585


    题名: 儒家推己思想:以當代孟子詮釋為核心
    A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extending: a new reading of the Mencius
    作者: 張佑禎
    Chang, Yu-Chen
    贡献者: 馬愷之
    李賢中

    張佑禎
    Chang, Yu-Chen
    关键词: 儒家
    孔門弟子
    孟子

    引導
    由下而上
    Confucius
    Confucius’ followers
    Mencius
    model of “extending”
    guiding
    bottom-up model
    日期: 2020
    上传时间: 2020-09-02 12:02:40 (UTC+8)
    摘要: 本文反思儒家推己思想是否可延及家族之外,以及如何「推」己的問題。本文討論是以當代學者對先秦孟子與孟子前之思想家的詮釋為核心。本文先從哲學史脈絡,呈現孟子以前的儒者關於「推」己思想的內容,再藉由此等呈現來檢討一些當代學者對此問題的詮釋,進而探討這個問題。藉此討論,本文認為儒家的「推」己要延及家族外人有其困難,因為孟子與諸多先秦儒者一方面有「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差別性,另一方面也有「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及「推恩」的心理內容。這些內容在某些情境下可能產生衝突,導致儒家推己思想一些困境。即使如此,儒家「推」己仍有許多內容可能面對此困境。其中,儒者談及不偏重自家人的心理內容,如「仁」或「不忍人之心」。此內容可透過諸多包含內外的「推類」與「引導」方法,激發此種心理內容的推廣,延及家族之外。本文並透過「由下而上」的模式整合這些方法。
    In this dissertation, I explore the Confucian model of “extending” (tui 推). In Confucianism, the family is often used as a paradigm to understand other social relationships. Yet, Confucian virtues are also stretched to cover non-familial relationships. In this context, the idea of “extending” deserves particular attention, since it refers to a way of transcending natural bonds and integrating strangers into the moral community. The goal of my dissertation is a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extending” among the first followers of Confucius (551-479 BCE),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Mencius (fourth century BCE). First, I reconstruct the doctrinal contents of the Confucian model of “extending” as revealed by the historical sources. Second, I discuss major modern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model which can be found both in Chinese-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I argue that family boundaries d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ose Confucians and that Confucian virtues cannot be “extended” unconditionally to everybody. In other words, these Confucians recognize the value of partiality in certain situations; yet, more broadly speaking, Confucian thinkers also share a heightened awareness of the limitations of family boundaries and thus often emphasize the value of impartiality. In particular, the Confucian virtue of humaneness or benevolence (ren 仁) enables moral agents to extend their concerns to strangers and, at least ideally, to everybody. I propose a “bottom-up” model to integrate these divergent concerns in the Confucian mindset.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一)原典/注釋

    1.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市:學海出版社,1982年三月五版。
    2.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第一版,2011年5月第4次印刷。
    3. 〔清〕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版,2012年重印。
    4.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市:臺灣古籍,2001年。
    5.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明春、陳明整理,《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市:臺灣古籍,2001年。
    6.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臺北市:臺灣古籍,2001年。
    7.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 〔戰國〕荀況著,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09年第2次印刷。
    9.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0. 王冬珍、王讚源校注,《新編墨子》,臺北市:編譯館,2001年。
    11.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2.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3.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初版,1988第十二版。
    14. 張素貞校注,《新編韓非子》,臺北市:編譯館,2001年。
    15.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第一版,2008年2月重印。
    16.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市:華正書局,1990年。
    17.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市:洪葉文化,1993年,。
    18. 楊伯峻編著,《論語譯注》,台北市:華正書局,1997年。
    19. 楊逢彬,《孟子新註新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20. 溫洪隆注譯,《新譯戰國策》,臺北市:三民,1996年2月初版一刷,2006年3月二版一刷。
    21.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市:三民,1987年8月初版一刷,2003年8月五版四刷。
    22. 龐樸著,《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00年。

    (二)專書/論文/其它著作

    1. 〔日〕岡田武彥著,錢明審校,楊田等譯,《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15年。
    2. 〔英〕麥金(M. McGinn)著,李國山譯,《維特根斯坦與《哲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3. 〔清〕石玉昆著,《三俠五義》,臺北市:台灣古籍,2004年。
    4. 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1999年。
    5. 史書美,〈理論臺灣初論〉,收入陳瑞麟等著,《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16年,頁55-94。
    6. 江曉原著,《《周髀算經》新論‧譯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
    7.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的特質》,《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8冊,臺北市:聯經,2003年。
    8. 牟宗三著,《圓善論》,《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2冊,臺北市:聯經,2003年。
    9. 佐藤將之著,《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6年。
    10. 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11. 李明輝,〈《孟子》知言養氣章的義理結構〉,收入李明輝著,《孟子重探》,臺北市:聯經,2001年,頁1-40。
    12. 李明輝,〈再論牟宗三先生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收入李明輝著,《孟子重探》,臺北市:聯經,2001年,頁111-131。
    13. 李明輝,〈為什麼要研讀經典?─以《論語》為例〉,收入王偉勇主編,《人文經典與創意開發》,臺北市:里仁,2011年6月,頁107-129。
    14. 李明輝,〈焦循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及其方法論問題〉,收入李明輝著,《孟子重探》,臺北市:聯經,2001年,頁69-109。
    15. 李零著,《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16. 李零著,《喪家狗:我讀《論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17. 李賢中,〈論「同」與「推」─先秦邏輯基本概念探析〉,收入林正弘主編,《邏輯與哲學》,臺北市:學富文化,2009年,頁565-582。
    18. 李賢中著,《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揚智文化,2003年。
    19.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基本哲學問題與概念範疇〉,收入杜保瑞著,《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2013年,頁262-289。
    20. 杜維明著,段德智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21. 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臺北市:五南,2002年。
    22. 林火旺著,《倫理學》,臺北市:五南,2004年。
    23. 林正弘,〈胡適與殷海光的科學觀〉,收入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市:自立晚報,1990年,頁279-297。
    24. 林從一著,《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年。
    25.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市:聯經,2017年。
    26. 金安平作,黃煜文譯,《孔子─喧器時代的孤獨哲人》,臺北市:時報文化,2008年。
    27. 信廣來著,石惠君譯,〈從儒家角度試論怒〉(“On Anger: An Experimental Essay in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收入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市:學生書局,2011年,頁371-394。
    28. 約翰‧卡林(John Carlin)著,黃逸華譯,《打不倒的勇者》,臺北市:遠流,2010年。
    29. 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市:遠流,1989年一版,1996年二版一刷。
    30.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著,萬百安編,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發行;新華經銷,2006年。
    31.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市:時報文化,1982年初版,1985年二刷。
    32.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1969年1月初版第一次印刷,2003年10月初版第十三次印刷。
    33. 梁濤著,《「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34. 梁濤著,《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35. 陳榮捷編著,楊儒賓等合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市:巨流,1993年。
    36.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9年。
    37. 陳耀昌著,《島嶼DNA》,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5年。
    38. 傅斯年,《傅斯年選集》第三冊,台北:文星書店,1967年。
    39.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1981年初版一刷,2012年四版三刷。
    40. 彭孟堯著,《知識論》,臺北市:三民,2009年。
    41. 彭孟堯著,《思考方法》,臺北市:新學林,2015年。
    42. 彭孟堯著,《哲學方法論》,臺北市:新學林,2015年。
    43.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新編》,《三松堂全集》第八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 馮達文、郭齊勇等編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上)》,臺北市:洪葉文化,2005年。
    45. 馮達文、郭齊勇等編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下)》,臺北市:洪葉文化,2005年。
    46.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集(卷一)》,臺北市:東大出版:三民總經銷,1991年。
    47. 黃俊傑著,《孟子》,臺北市:東大,1993年2月初版一刷,2006年11月修訂二版一刷,2006年。
    48. 溫公頤、崔清田主編,《中國邏輯史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49.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2001年。
    5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復旦大學,2001年。
    51. 維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著,陳嘉映譯,《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2. 趙吉惠,《中國儒學簡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 趙吉惠等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1991年。
    54. 劉清平,〈再論孔孟儒學與腐敗問題〉,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918-929。
    55. 劉清平,〈美德還是腐敗?─論《孟子》中有關舜的兩個案例〉,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888-896。
    56. 劉清平,〈從傳統儒家走向後儒家〉,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930-937。
    57. 劉清平,〈論孔孟儒學的血親團體性特徵〉,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853-887。
    58. 劉清平,〈儒家倫理與社會公德〉,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897-905。
    59. 鄧育仁著,《公民儒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60. 穆南珂,〈儒家典籍的語境溯源及方法論意義─兼與郭齊勇先生商榷〉,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964-971。
    61. 錢穆著,《先秦諸子繫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5,臺北市:聯經,1998年。
    62. 戴梅可、魏偉森著,何劍葉譯,《幻化之龍:兩千年中國歷史變遷中的孔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年。
    63. 邁克爾‧斯洛特(Michael Slote),〈評萬百安《中國早期哲學的德行倫理學與結果論》〉(“Comments on Bryan Van Norden’s Virtue Ethics and Consequentialism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收入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市:學生書局,2011年,頁533-543。
    64. 羅光著,《中國哲學的精神》,《羅光全書》冊十五之一,臺北市:臺灣學生,1996年。
    65. 羅倫‧拉森比(Roland Lazenby)著,蔡世偉譯,《麥可喬丹傳》,臺北市:遠流,2015年。
    66. 羅哲海(著),陳詠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市:大象,2009年。

    (三)期刊論文

    1. 王榮麟,〈最佳說明推論如何證成?:以達爾文《物種源始》中的論證作為案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九期(2013年1月),頁79-117。
    2. 吳秀瑾,〈非公理化的兩種道德實踐智慧:等差性關懷倫理學與道德個別主義〉,《東吳哲學學報》,第十五期(2007),頁1-46。
    3. 李賢中,〈先秦邏輯史研究方法探析〉,《哲學與文化》,第四十四卷第六期(2017),頁71-87。
    4. 李賢中,〈墨子推理方法對於孟子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總第212期),2017年,頁41-48。
    5.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十四期,2014年,頁143-171。
    6. 林從一,〈法、類與墨辯─含取之知與道之行〉,《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五期(2012年2月),頁1-41。
    7. 梁濤,〈《論語》「親親相隱」章新釋〉,《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6期,頁34-42。
    8. 梁濤,〈戰國時期的禪讓思潮與「大同」「小康」說─兼論《禮運》的作者與年代〉,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六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19-145。
    9. 莊錦章著,黃裕宜譯,〈荀子與四種人性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2003年,頁185-210。
    10. 彭國翔,〈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兩種模式〉,《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四期(2007),頁77-87。
    11. 馮耀明,〈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2009年1月),頁129-158。

    二、英文資料:

    (一)英文專書/論文/其它著作

    1. Appiah, Kwame Anthony, Cosmopolitanism: Ethics in a World of Stranger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2006.
    2. Chin, Annping, The Authentic Confucius: a Life of Thought and Politics, New York: Scribner, 2007.
    3. Chong, Kim-chong, Early Confucian Ethics: Concepts and Arguments, Chicago: Open Court, 2007.
    4. Confucius, translated by Edward Slingerland, Confucius Analects: with Selection from Traditional Commentaries,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Pub. Co., 2003.
    5. Gaita, Raimond, Good and Evil: an Absolute Conception, Abing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4.
    6. Geaney, Jane, “The Limits of the Senses in Zhongyong,” in Ewing Chinn, Henry Rosement, Jr. (ed.), Metaphilosophy & Chinese thought- Interpreting David Hall, New York: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2003, pp. 149-165.
    7. Gert, Bernard, “Moral Impartiality” in Peter A. French, Theodore E. Uehling, Jr., Howard A. Wettstein (ed.), Moral Concepts, Notre Dame, In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6, pp. 102-128.
    8. Hegel, W. F., tr. by J. Sibree, Philosophy of History, New York: Prometheus, 1991.
    9. Japers, Karl,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trans. M. Bulloc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10. Kohlberg, Lawrence, “From IS to Ought,” in Th. Mischel 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Epistem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1, pp. 151-235.
    11. Kohlberg, Lawrence,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1), San Francisco: Harper &Row, 1981.
    12. McGinn, Marie,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Wittgenstein and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3. Nivison, David S.,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Bryan W. Van Norden, The Ways of Confucianism: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Chicago: Open Court, 1996.
    14. Nylan, Michael and Thomas A. Wilson, Lives of Confucius: Civilization’s Greatest Sage through the Ages, New York: Doubleday, 2010.
    15. Roetz, Heiner, Confucian Ethics of The Axial Age: a Reconstruction under the Aspect of the Breakthrough toward Postconventional Thinking,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16. Schick, Theodore, Lewis Vaughn, How to Think About Weird Things: Critical Thinking for a New Ag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11.
    17. Shun, Kwong-loi, “Ren仁 and Li禮 in the Analects,” in Bryan W. Van Norden (ed.), Confucius and the Analects: New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53-72.
    18. Shun, Kwong-loi, Mencius and Early Chinese Though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7.
    19. Singer, Peter, “Egoism, Altruism, and Sociobiology,” in Louis P. Pojman (ed.),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pp. 98-105.
    20. Weber, Max,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ns H. Gert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 K. Yang,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68.
    21. Wittgenstein, Ludwig, translated by G. E. M. Anscombe, P. M. S. Hacker and Joachim Schulte, fourth ed. by P. M. S. Hacker and Joachim Schult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Malden, Mass: Wiley-Blackwell, 2009.
    22. Wong, David B., “Growing Virtue: The Theory and Science of Developing Compassion from a Mencian Perspective,” in Brian Bruya (ed.), The Philosophical Challenge from Chin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5, pp. 23-57.
    23. Wong, David B., “Reasons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Mengzi,” in Xiusheng Liu and Philip J. Ivanhoe (ed.), Essays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Mengzi,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p. 187-220.

    (二)英文期刊論文

    1. Chong, Kim-chong, “Confucius’s Virtue Ethics: Li, Yi, Wen and Chih in the Analect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5 (1998), pp. 101-130.
    2. Goldin, Paul R., “The Theme of the Primacy of the Situ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Asia Major 18.2 (2005), pp. 1-25.
    3. Slingerland, Edward, “The Situationist Critique and Early Confucian Virtue Ethics,” Ethics 121 (2011), pp. 390-419.
    4. Wong, David B., “Early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ssion,” Dao (2015) 14, pp. 157-194.

    三、電子資源: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zh。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1154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4502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704
    显示于类别:[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50201.pdf3062KbAdobe PDF2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