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34549      Online Users : 4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56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566


    Title: 同道、家族與遺民主體:明清之際冒襄 (1611-1693) 及其文學研究
    Fellowship, Family and the Loyalist Subjectivity—A Study of Mao Xiang (1611-1693) and His Literature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Authors: 林津羽
    Lin, Jin-Yu
    Contributors: 鄭文惠
    Cheng, Wen-Huei
    林津羽
    Lin, Jin-Yu
    Keywords: 遺民主體
    冒襄
    修通
    友倫
    家族
    晚期風格
    Loyalist Subjectivity
    Mao Xiang
    working through
    Friendship
    Family
    late style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1:58:07 (UTC+8)
    Abstract: 本研究環繞明清之際文人冒襄(字辟疆,號巢民,1611-1693)國變後的生命經歷而展開,並以易代亂離與創傷修通為討論起點,分從對冒襄影響最巨大的「他者」面向切入——「同道」與「家族」,藉此審視「遺民主體」的生成與倫理道德、價值信仰的辯證。本論文以冒襄詩文為例,切分不同時段的重大課題,依次為鼎革、交道、持家與晚期風格,意欲通過不同視角的爬梳與長時段的考察,檢視冒襄如何以世家之子與復社名流的身分,在國變後進行主體的自我轉化與形構。
    易代、災難與暴力所帶來的巨大衝擊,遍見於同時代的倖存者。然而,過去對遺民/貳臣的界定,多囿限於二元對立,忽略戰亂與災難作為一種普遍性的生命耗竭,催化各種層面的演變。是故,遺民如何在此一歷劫中,更動自我認知,並通過種種行動實踐與記憶書寫,重塑自我生命藍圖,成為本論文觀察與省思的方向。全文共計六章:以第二章易代亂離為首,其下展開三、四章的友倫與家族敘事,第五章由晚期風格回視過往,特意以縱軸的「孝」與橫軸的「友」,梳理冒襄的人倫世界,以期一窺遺民心境的種種幽微。通過冒襄詩文的歷時性爬梳,不僅回應晚明新五倫的發展脈絡,亦有助於開展遺民主體新的對話可能。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life course of loyalist writer Mao Xiang (1611 - 1693) situated within th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It departs from the diaspora and trauma arising from a transition period and cuts in from the angle of “the others” – like-minded peers and family, which influences Mao the most throughout his life. This approach is necessary as it examines the subjectivity, ethics and beliefs of the Ming loyalists. The paper uses Mao’s creative works as references and follows the major events of the four different phases of his life to carve out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o’s subjectivity after the power transition.

    Power transition, catastrophe and violence have gigantic impact on survivors of the same era. However, the discussion of loyalists and turncoats has long been limited to binary opposition and seems to neglect the fact that war and catastrophe can empty out and change every aspect of one’s life. The research reflects on how loyalists can initiate action/identity changes and inspire a new blueprint for life through the challenging testament in a difficult time.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second chapter centers on transition and diaspora, followed by the narrative discourses of his peers and families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The fifth part looks back on Mao’s work of style in later life. This part specifically analyzes filial piety and friendship of Mao’s life, allowing us to investigate the inner world of loyalists. Through the study of Mao Xiang’s literary works, we not only can respond to the changes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late Ming Dynasty, but also help open a new dialogue for th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loyalists.
    Reference: 一、古籍暨明清史料等(依成書時間排序)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 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 年。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註》,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尤袤:《全唐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冊2556。
    〔宋〕李昉等奉勑編,〔宋〕彭叔夏辨證,〔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明〕冒襄輯:《同人集》十二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5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冒氏水繪庵刻本。
    〔明〕冒襄:《巢民詩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康熙刻本。
    俞樾:《春在堂雜文》,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明〕張自烈:《芑山詩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明〕吳應箕:《樓山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周時雍:《興朝治略》,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5輯,史部冊21,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據明弘光年間愛日齋刊本影印。
    〔清〕黃宗羲:《黃梨州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黃宗羲:《弘光實錄》,收錄於〔清〕黃宗羲等撰,孟昭庚等校點:《南明史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陳維崧:《陳迦陵文集》,《四部叢刊》,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清〕劉體仁撰,王秋生校點:《七頌堂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 年。
    〔清〕王士禎:《香祖筆記》,《文淵閣四庫全書》,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冊870。
    〔清〕余懷:《板橋雜記》,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冒褒:《鑄錯軒詩輯》,《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97年,冊42。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楊倫:《杜詩鏡銓》,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
    〔清〕阮元:《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計六奇撰,任道斌、魏得良點校:《明季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德毅、李榮村、潘柏澄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清〕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冒廣生:《冒巢民先生年譜》,收錄於《清初名儒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孫克強:《龔鼎孳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清〕阮元校:《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阮元校:《重刊宋本詩經校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吳任臣撰,〔清〕周少霞校刊:《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朱希白等修,〔清〕沈用增纂:《(光緒)孝感縣志》,臺北:成文,1975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冊733。
    〔清〕楊受廷:《(嘉慶)如皐縣志》,清嘉慶十三年刊本。
    〔清〕秦瀛:《己未詞科録》,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法式善:《槐廳載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丁編》,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1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5年。

    二、現代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卜永堅、李林:《科場.八股.世變──光緒十二年丙戌科進士群體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孔定芳:《清初遺民社會:滿漢異質文化整合下的歷史考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日〕大木康著,辛如意譯:《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臺北:聯經,2007年。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2012年。
    艾德華.薩依德 (Edward W. Said) 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臺北:麥田,2010年。
    加斯東.巴謝拉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2005年。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
    西塞羅 (Marcus Tullius Cicero) 著,徐學庸譯注:《論友誼》,臺北:聯經,2007年。
    米歇爾.福科 (Foucault, M.) 著,汪民安編:《自我技術:福科文選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2006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奭學:《中外文學關係論稿》,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
    呂正惠、蔡英俊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2011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2002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朋尼維茲 (Patrice Bonnewitz) 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2002年。
    周煥卿:《清初遺民詞人群體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唐以後吳興沈氏宗族的變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林宜蓉:《舟舫、療疾與救國:明清易代文人徐枋之身分認同與遺民論述》,臺北:萬卷樓,2014年。
    洪永鏗、賈文勝、賴燕波:《海寧查氏家族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劍、呂肖奐、周揚波:《宋代家族與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張劍:《清代楊沂孫家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杰:《熟悉的陌生人:明清江南社會才女群體現象的社會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 (1895-194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梅爾清 (Tobie Meyer-Fong):《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許靖華:《氣候創造歷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費修珊、勞德瑞合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臺北:麥田,1997年。
    費德希克.格霍 (Frederic Gros) 著,何乏筆、龔卓軍、楊凱麟譯:《傅科考》,臺北:麥田,2006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鄭振滿:《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趙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紅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學世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滕守堯:《海德格》,臺北:生智,1996年。
    魯易斯 (C. S. Lewis) ,梁永安譯:《四種愛》,臺北:立緒,1998年。
    閻愛民:《魏晉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薩伊德 (Edward W. Said) 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臺北:麥田,2010年。
    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禎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年。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顧啟:《冒襄研究》,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年。
    鮑赫斯.西呂尼克 (Boris Cyrulnik),謝幸芬、林德祐譯:《心理韌性的力量:從創傷中自我超越》,臺北:心靈工坊,2016年。
    Mike Crang著,王志宏、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年。

    三、期刊論文

    于溯:〈略論顏延之《五君咏》對早期詠史詩的變革〉,《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8年2月),頁6-11。
    大木康:〈冒襄『影梅庵憶語』訳注〉,《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36卷(1998年12月),頁49-88。
    大木康:〈宣爐因緣——方拱乾と冒襄〉,《日本中國學會報》第55集(2003年10月),頁166-180。
    大木康:〈順治十四年的南京秦淮——明朝的恢復與記憶〉,《文學新鑰》第10期(2009年12月),頁1-26。
    王鴻泰:〈名士值幾文錢?——明清間士人的挾藝交遊與名利經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90期(2018年11月),頁115-162。
    王鐿容:〈冒襄《影梅庵憶語》試論〉,《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2009年4月),頁133-162。
    王利民、顧啟:〈冒辟疆的情緣〉,《古今藝文》第28卷第1期(2011年11月),頁56-69。
    王蒼龍:〈重回道德主體:福科與現代儒家價值〉,《天府新論》2016年第3期,頁61。
    王利民、顧啟:〈冒辟疆的情緣〉,《古今藝文》第28卷第1期(2011年11月),頁56-69。
    王力堅:〈清初漢文人心態的轉變及其對詩詞風氣的影響——以康熙十八年 (1679) 博學鴻儒科為考察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9期(2016年9月),頁41-81。
    毛文芳:〈一部清代文人的生命圖史:《卞永譽畫像》的觀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1期(2010年6月),頁151-210。
    江建俊:〈顏延之《五君詠》與蕭統《詠山濤王戎》作意蠡測〉,《成大中文學 報》第10期(2002年10月),頁1-28。
    田芳華:〈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第6期(1998年10月),頁5-38。
    司徒琳 (Lynn A. Struve) 著,王成勉譯:〈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9期(2008年6月),頁1-16。
    石云:〈近三十年冒襄研究述考〉,《文教資料》2014年第28期,頁5-6。
    丘文豪:〈清初忠君觀——以陳鼎《留溪外傳》為例〉,《歷史教育》,第19期
    (2012年12月),頁163-184。
    江建俊:〈顏延之《五君詠》與蕭統《詠山濤王戎》作意蠡測〉,《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2年10月),頁1-28。
    李瑄:〈明遺民與仕清漢官之交往〉,《漢學研究》第26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31-162。
    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35-76。
    李佳蓮:〈歷史化的空間——論清初李玉《清忠譜》中的蘇州地景書寫〉,《成大中文學報》第64期(2019年3月),頁211-254。
    呂妙芬:〈儒門聖賢皆孝子:明清之際理學關於成聖與家庭人倫的論述〉,《清華學報》新44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629-660。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01年3月),頁206。
    邱仲麟:〈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現象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207-262。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79。
    何乏筆:〈從性史到修養史——論傅科《性史》第二卷中的四元架構〉,《歐美研究》第32卷第3期(2002年9月),頁437-467。
    何乏筆、龔卓軍:〈修養與批判:傅柯《主體詮釋學》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5-32。
    巫仁恕:〈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1期(1999年6月),頁1-48。
    巫仁恕:〈江南園林與城市社會——明清蘇州園林的社會史分析〉,《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1期(2008年9月),頁1-59。
    周婉窈:〈清代桐城學者與婦女的極端道德行為〉,《大陸雜誌》第87卷第4期(1993年10月),頁13-38。
    倪鳴香:〈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第50輯第4期(2004年12月),頁17-44。
    孫志強:〈晚明印人劉履丁考論〉,《美術研究》2016年第11期,頁58-59。
    胡秋月:〈悲哀的輪回——李商隱遊仙詩中體現的生命意識〉,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編輯:《新亞論叢》第17期(2016年12月),頁163-175。
    郭英德:〈儀式與象徵:清順治十七年冒襄得全堂夜宴演劇述論〉,《嶺南學報》復刊第六輯(2016年7月),頁63-88。
    郭殿忱:〈盛唐名相張說《五君咏》詩校考〉,《唐都學刊》第34卷第1期(2018年1月),頁49-52。
    侯迺慧:〈明代園林舟景的文化意涵與治療意義〉,《人文集刊》(2004年4月),頁1-39。
    侯迺慧:〈清代廢園書寫的園林反省與歷史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2006年11月),頁73-112。
    侯迺慧:〈身分、功能與園林審美意趣——白居易的私園與公園書寫〉,《人文集刊》(2008年6月),頁1-37。
    張濤:〈文學家的社群組合:晚明崛起的獨特文學景觀——兼論文學家社群組合現象對當代文學史撰寫的啟發意義〉,《河北學刊》第34卷第6期(2014年11月),頁202-207。
    張繼瑩:〈清初姜瓖之變與山西社會秩序的重建〉,《臺大歷史學報》第62期(2018年12月),頁103-138。
    陳鴻麒:〈流行與消費——論晚明尺牘商品的接受及生產〉,《中極學刊》第七輯(2008年6月),頁45-69。
    陳永明:〈降清明臣與清初輿論〉,《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197-228。
    陳玉女:〈晚明僧俗往來書信中的對話課題——心事.家事.官場事〉,《玄奘佛學研究》第十四期(2010年9月),頁89-134。
    陳作宏:〈論張明弼及其《榕城二集》〉,《韓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7卷第4期(2016年8月),頁1-11。
    徐泓:〈《明清社會史論》譯註及其後續研究:重論明代向上社會流動〉,《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7卷上冊(2016年10月),頁1-19。
    徐泓:〈何炳棣教授《明清社會史論》及其譯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4卷第4期(2013年9月),頁66-75。
    曹淑娟:〈寄寓、歸守與出離——寓山三賦對主人與園林關係的思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1月),頁35-70。
    曹淑娟:〈園舟與舟園——汪汝謙湖舫身份的轉換與局限〉,《清華學報》第36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97-235。
    曹淑娟:〈演繹創傷——〈同谷七歌〉及其擬作的經驗再演與轉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5期(2016年11月),頁1-44。
    康正果:〈Mourning and Reminiscence: On the Narrative Art of Qing Dynastic Memories〉(中譯為〈悼亡和回憶——論清代憶語體散文的敘事〉,《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第1期,頁353-384。
    黃毓棟:〈明遺民家庭對出處的安排──寧都魏氏個案研究〉,《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387-419。
    黃毓棟:〈殉國之外的選擇:明遺民魏禧對守節的剖析〉,《九州學林》,第4卷第2期(2006),頁26-51。
    黃文樹:〈李贄與利瑪竇的交誼及其「友論」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第5期(2006年7月),頁127-151。
    黃語:〈論清初丁酉世盟高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2010年,頁90。
    黃衛總:〈晚明朋友楷模的重寫:馮夢龍《三言》中的友倫敘事〉,《人文中國學報》第十八期(2012年12月),頁225-238。
    馮玉榮:〈消解易代:從《同郡五君咏》看清初士人的身份認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2期(2011年7月),頁83-89。
    彭令:〈張明弼的率年與其跋本大明會試錄〉,《收藏家》2016年第10期,頁67-70。
    詹前倬:〈中晚明儒者友誼研究〉,《史原》復刊第8期(總第29期,2017年9月),頁227-251。
    黎向群:〈清初程可則及其書法藝術簡論〉,《書法》(2018年9月),頁70-72。
    鄭雅如:〈齊梁士人的交遊——以任昉的社交網絡為中心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第44期(2009年12月),頁43-91。
    鄭文惠:〈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頁147-182。
    鄭文惠:〈後遺民時間/地理政治學:溥心畬台灣風物之文化敘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3期(2013年2月),頁1-60。
    趙世瑜:〈社會動蕩與地方士紳——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陽城陳氏為例〉,《清史研究》(1999年2期),頁33-39。
    趙園:〈亂世友道——明清之際有關「朋友」一倫的言說的分析〉,《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頁77-83。
    蔡良昇:〈明清之際士大夫另一種道德選擇——以劉宗周「功過格」為考察〉,《暨南史學》第16期(2013年7月),頁43-66。
    趙世瑜:〈社會動蕩與地方士紳——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陽城陳氏為例〉,《清史研究》(1999年2期),頁33-39。
    劉浩洋:〈「三教歸易」:明遺民方以智忠、孝兩全的生命實踐〉,《東華漢學》第12期(2010年12月),頁209-243。
    劉瓊云:〈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2期(2014年6月),頁73-120。
    濱島敦俊 (Atsutoshi Hamashima) 著,吳大昕譯:〈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從「民望」到「鄉紳」〉,《明代研究》11期(2008年12月),頁59-94。
    韓曉華:〈論何心隱的「講學」思想〉,《當代儒學研究》第18期(2015年6月),頁103-152。
    魏愛蓮 (Ellen Widmer):〈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1993 年11月),頁55-81。
    蘇淑芬:〈陳維崧筆下之婦女研究〉,《東吳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5月),頁135-180。
    顧瑜君:〈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應用心理研究》,第13期(2002年3月),頁7-16。

    四、專書論文

    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2005年,頁101-148。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87-248。
    王汎森:〈清初「禮治社會」思想的形成〉,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2年,頁353-392。
    李孝悌:〈士大夫的逸樂:王士禎在揚州(1660-1665)〉,《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2008年,頁159-200。
    邱俊達:〈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收錄於《在現代性的廢墟上──世安美學論叢系列 I(2008-2013)》,臺北:財團法人世安文教基金會出版,2014年。
    黃瑞祺:〈傅柯的「主體性與真理」初探〉,收錄於黃瑞祺主編:《理論的饗宴》,臺北:碩亞,2013年,頁117-146。
    Wai-Yee Li, “The Fate of Pleasures and Passions”, 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4. (AAS Joseph Levenson Prize, 2016), p.295-389.
    Wai-Yee Li,“Romantic Recollections of Women as Sources of Women’s History,” in Covert and Overt Treasures: Sources of Women’s History in China, edited by Clara Ho.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2012, pp. 337-368.

    五、學位論文

    王恩俊:《復社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7年。
    王棟林:《冒襄的遺民生活與詩歌》,維吾爾: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
    王冠懿:《文體批評視野下的明清杜詩學——以創造力為研究角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15年6月。
    王振邦:《冒襄及其書法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6月。
    白寶富:《如皋冒氏家族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0年4月。
    杜平平:《清初的冒襄和水繪園世界》,長沙:中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
    吳翊良:《南都.南疆.南國──南明 (1644-1662) 遺民詩中的「南方書寫」》,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1月。
    周宋:《明清長篇世情小說交友問題研究——以〈金瓶梅〉、〈儒林外史〉、〈歧路燈〉為中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周建國:《冒襄詩歌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6月。
    林慧英:《遺民之子的自我認同與建構——楊賓及其書寫探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7月。
    姚萍:《水繪園文學活動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郝冰雪:《冒襄散文研究》,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碩士論文,2017年6月。
    徐鳳霞:《李清〈南北史合注〉的史法與思想:以〈南史〉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8年1月。
    孫上雯:《湯顯祖尺牘小品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孫淑芳:《世變與風雅──周亮工《尺牘新鈔》編選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8年。
    孫曉榴:《清初水繪園詞人群體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孫帝強:《明遺民人物畫之身分認同——以諸葛亮、陶潛、寇湄的圖像符碼為研究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14年1月。
    翁榕翎:《曹溶〈靜惕堂詞〉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陳琇姵:《〈影梅庵憶語〉與〈板橋雜記〉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陳捷亞:《鼎革與家變:明清之際吳蕃昌 (1622-1656) 的遺民心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陳怡臻:《吳綺詞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5年1月。
    陳一中:《朱門已燬攻城後:明末清初江南士大夫的變遷》,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7年1月。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1月。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黃金元:《明清之際濟南府望族與詩歌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4月。
    黃璿璋:《製作盛世皇帝——清末民初野史對清帝王的記憶與想像》,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黃予祈:《「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人物社會網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碩士論文,2019年1月。
    湯宇星:《從桃葉渡到水繪園:十七世紀的江南和冒襄的藝術交往》,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劉曉:《元朝的家庭、家族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1998年。
    魏捷:《程可則〈海日堂詩集〉校注》,梧州:廣西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8年。
    嚴曉翚:《利瑪竇〈交友論〉與明末士林》,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4月。

    六、研討會論文與其他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學人專訪:嚴志雄」,倪孟安、黃咨玄、劉威志整理報導。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008/interview-yim.htm (2020/1/10)
    劉苑如:「概念.話語.行動:數位視野下中國∕臺灣多元現代性研究──葉德輝印刻書流通與人物往來的數位研究」,科技部專題期末報告,2018年1月。
    嚴志雄:〈失落桃花源——吳梅村詩中的亂離與身世之哀〉,「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學術研討會,2017年11月30日-12月1日。
    謝薇娜:〈群體傳記的數位分析:以葉德輝 (1864-1927) 出版《乾嘉詩壇點將錄》和《東林點將錄》為例〉,「2016第七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2016年12月1日至3日。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503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642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0301.pdf5816KbAdobe PDF241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