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077
|
Title: | 明中葉到清初關於胡惟庸案的歷史書寫 The historical writing of "Hu Weiyong`s case"from the mid-Ming to the early-Qing dynasty |
Authors: | 屠德欣 |
Contributors: | 陳秀芬 藍適齊 屠德欣 |
Keywords: | 胡惟庸案 倭寇 宦官專權 歷史書寫 Hu Weiyong case Wokou (pirates) Ming eunuchs Historical writing |
Date: | 2020 |
Issue Date: | 2020-08-03 17:51:30 (UTC+8) |
Abstract: | 胡惟庸案作為明代史上著名大案,但卻帶有諸多疑點。明洪武13年(西元1380年),明太祖因中丞涂節(?-1380)告發胡惟庸謀反而誅胡惟庸並夥同陳寧等黨羽,之後廢除丞相制且以其「通倭」的罪名斷絕和日本的往來,史稱「胡惟庸案」。然而。胡惟庸的罪名究竟是「擅權植黨」還是「意圖謀反」?胡惟庸究竟有沒有「通倭」?更有甚者,晚明史家或謂告發胡惟庸者並非中丞涂節,而是當時鎮守西華門的太監雲奇。雲奇者何人?何以不見於正史之中? 儘管胡案疑雲重重,卻帶給了嘉靖以來士人評論時政時的方便憑藉。嘉靖以降,由於政治、社會的危機,士人紛紛借鑒國初史事以應付時局。在這樣的氛圍下,胡案的形象也因不同議題的需要而被裂解。在倭寇議題上,胡惟庸被視為「通倭奸臣」,一肩扛起了有明一代所有倭寇進犯的責任;在宦官議題上,胡惟庸也以反派角色之姿締造了雲奇的「賢宦傳說」,成為了宦官教化的絕佳教材。這些不同的樣貌反映了不同書寫者的關懷與投射。本文欲以胡案的形象為對象,從歷史書寫的角度,考察其在不同的時代與議題中的變化。本文發現,晚明士人不但藉由胡案來表達自身的關懷,更以此與明初相連結並肯定明太祖的行為。而清代以後由於不復存在明末危機,胡案的形象也為之一變,同時對胡案中明太祖處置的評價也由正轉負。 The famous case of Hu Weiyong 胡惟庸 (1301-1380) in 1380 included several questionable points. After Tu Jie 涂節 (?–1380), the vice censor-in-chief, informed on the prime minister Hu Weiyong for treason, the Hongwu emperor executed Hu and his supporters, abolished the prime ministership, and severed the relations with Japan for Hu’s “collusion with Japanese pirates” (tongwo 通倭). The actual charge against Hu remained unclear. Was Hu incriminated for cultivating his own political faction or for his plot to commit treason? Did he really collude with Japan? Furthermore, some historians from Late Ming suggested that the one who informed on Hu was not Tu Jie but the eunuch Yunqi 雲奇. Who was Yunqi, and why was he left out in official history? Precisely because the case was involved with unresolved mysteries, many literati made use of the silence in the archive. While the Ming from the Jiajing era (1522–66) was riddled with social and political crises, commentators often resorted to historical precedents, using the Hu case to reflect upon their contemporary issues. As a result, Hu’s image varied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agenda. When it came to the issue of piracy, Hu was deemed the treacherous official responsible for this enduring problem. In terms of eunuch education, Hu was the antagonist in the story of Yunqi, the legendary “virtuous eunuch” loyal to the dynasty. In other words, Hu’s many faces reflected the writers’ concerns and projections. Focusing on Hu’s different imag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historical writing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see how his images evolved. I argue that for late Ming literati, interpreting the Hu case amid social and political crises offered them a space to show their approval for the founding emperor and thus connect with the glorious past. In contrast, since the crises no longer existe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g in China (1644), Hu’s image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literati’s evaluation of the Hongwu emperor’s management of this issue turned increasingly negative. |
Reference: | (一)史料 1.明 尹守衡,《皇明史竊》,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卷六十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明 王世貞,〈倭志〉,收錄於明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卷332,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3.明 王世貞,《弇州史料》,收入《四部禁燬書叢刊》史部卷48-5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4.明 王瓊,《雙溪雜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卷239,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5.明 朱孟震,《河上楮談》,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卷11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明 朱元璋,《大誥三編》明洪武內府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8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明 朱元璋,《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明內府抄本,收入中華書局編,《稀見明史研究資料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15。 8.明 朱紈,〈雙嶼填港工完事〉,收錄於明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卷205,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9.明 何喬遠,《名山藏》,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卷47,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0.明 李樂,《見聞雜紀》,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卷117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明 沈長卿,《沈氏日旦》,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雜家類卷113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明 郎瑛撰,《七修類稿》,台北:世界書局,1963。 13.明 胡廣編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14.胡丹輯考,《明代宦官史料長編》,南京:鳳凰出版,2014。 15.明 胡宗憲,《籌海圖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16.明 茅瑞徵,《萬曆三大征考》,北京:燕京大學圖書館,1934。 17.明 茅瑞徵,《皇明象胥錄》,臺北:京華書局出版,1968。 18.明 茅元儀,《武備志》,臺北:華世出版,1986。 19.明 唐樞,《國琛集》,上海:上海商務出版,1937。 20.明 唐樞,〈復胡梅林論處王直〉,收入明 陳子龍編,《皇明經世文編》卷270,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21.明 徐階、張居正等纂修,黃彰健校勘,《明世宗實錄校勘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22.明 徐學聚,《國朝典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1965。 23.明 涂山,《新刻明政統宗》,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卷2,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4.明 張燮,《東西洋考》,臺北:正中書局印行,1962。 25.明 許孚遠,〈疏通海禁疏〉,收錄於明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卷400,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26.明 傅鳳翔纂,《皇明詔令》,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27.明 張萱,《疑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28.明 張萱,《西園聞見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 29.明 陳建撰,沈國元增補,《皇明從信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卷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0.明 陳建撰,高汝栻補訂,《皇明通紀法傳全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卷35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1.明 陳建著,陳茂偉點校,《皇明通紀》,北京:中華書局,2008。 32.明 程敏政編,《明文衡》,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482,臺北:世界書局,1986。 33.明 焦竑編,《焦太史編輯國朝獻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書目錄》史部傳記類卷106,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34.明 楊繼盛,〈請誅賊臣疏〉,收錄於王雲五主編,《楊忠愍公集及其他一種》,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65。 35.明 葉向高,《四夷考》,北京:中華出版,1991。 36.明 雷禮,《國朝列卿紀》,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2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7.明 劉昌欽等纂,《成化中都志》,上海:上海書店,1990。 38.明 劉臺,〈懇乞聖明節收輔臣權勢疏〉,收錄於明 吳亮,《萬曆疏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 39.明 劉若愚,《酌中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卷4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0.明 鄧元錫,《皇明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卷106,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41.明 趙錦,〈因變陳言以謹天戒疏〉,收錄於明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卷340,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42.明 趙錦,〈因變陳言以謹天戒疏〉,收錄於明 賈三近編,《皇明兩朝疏抄‧修省類》,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使部詔令奏議類卷46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3.明 鄭曉,〈與彭草亭都憲〉,收錄於明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卷218,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44.明 鄭曉,《皇明四夷考》,收錄於徐麗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卷2(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2002。 45.明 樂元聲,〈亟削奸臣以圖太平疏〉,收錄於明 吳亮,《萬曆疏鈔‧發奸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 46.明 錢薇,〈與當道處倭議〉,收入明 陳子龍編,《皇明經世文編》卷214,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47.明 錢薇,〈海上事宜議〉,收錄於明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卷214,臺北:國聯出版社,1964。 48.明 錢一本,〈敬陳論相大義以正朝綱疏〉,收錄於明 吳亮,《萬曆疏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 49.明 薛應旂,《憲章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卷35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0.明 顏季亨,《國朝武功紀勝通考》,收錄於《四庫禁燬叢書刊》史部卷7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1.明 羅日褧,《咸賓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73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2.明 嚴從簡著,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北京:中華書局,1993。 53.明 顧秉謙等纂修,《明神宗實錄》,萬曆二年七月甲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54.清 丁丙松,《善本書室藏書志》卷13,中國基本古籍庫。 55.清 王鴻緒奉敕編撰,長則規矩也解題,《明史藁》,東京:日本東京及古書院發行,1978。 56.清 王先謙,《東華續錄(乾隆朝)》,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卷37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7.清 尤侗,《西堂詩集》,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卷65,上海:上海世紀出版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8.清 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卷78史部34,中國基本古籍庫。 59.清 吳世杰,《甓湖草堂文集六卷;甓湖草堂近集四卷》,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捌輯拾捌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60.清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2015。 61.清 查繼佐,《罪惟錄》,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62.清 徐乾學,《憺園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卷243,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63.清 夏之蓉,《讀史提要錄》,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拾輯柒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64.清 夏燮,《明通鑒》,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卷36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5.清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4。 66.清 張廷玉,《通鑒綱目三編》,收錄於《景印摛藻堂 四庫全書薈要》史部編年類第86冊(臺北:世界出版,1986。 67.清 張岱,《石匱書》,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卷318-3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 68.清 陳紹箕,《鑒古齋日記》,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拾輯柒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69.清 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卷10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0.華文書局輯,《清聖祖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出版,華文書局印行,1964。 71.清 傅維麟,《明書》,臺北:華正出版,1974。 72.清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新北:藝文出版,1968。 73.清 黃遵憲,《日本國志》,臺北:文海,1974。 74.清 嵇璜,《欽定續文獻通考》,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政書類史部卷387,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75.清 彭而述,《明史斷略》,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壹輯貳拾壹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76.清 愛新覺羅‧胤禎,《聖祖仁皇帝聖訓》,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卷169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77.清 楊椿,《孟鄰堂文鈔》,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卷14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8.清 萬斯同,《明史》,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卷33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9.清 萬斯同,《石園文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集類卷141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0.清 趙翼,《廿二史劄記》,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卷105,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 81.清 趙翼,《簷曝雜記》,收錄於中華書局出版,《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2。 82.清 潘檉章,《國史考異》,長沙:長沙商務出版,1939。 83.清 潘耒,《遂初堂集》文集卷12,中國基本古籍庫。 84.清 龍文彬,《明會要》,臺北:世界書局出版,1972。 85.清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6.清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 87.周秉鈞,《尚書易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88.顏興林譯注,《詩經新賞》,新北:新視野出版,2018。 (二)專書 1.(日)中野等,《文祿‧慶長之役》,東京:吉川弘文館,2008。 2.王鶴鳴、王澄著,《中國祠堂通論》,上海:上海古籍,2013。 3.白壽彝主編,《中國史學史 明清時期(1840年前):中國古代史學的嬗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田培棟,《明史披揀集》,陝西:三秦出版,2012。 5.田中健夫著,楊翰球譯,《倭寇:海上歷史》,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6.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 7.米歇爾‧德‧賽爾托(Michel de Certeau)著,倪復生譯,《歷史書寫》,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8.杜維運,《趙翼傳》,臺北:時報文化,1985。 9.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0.李小林,《萬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1999。 11.(美)柯文(Paul A.Cohen),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發行,2000。 12.(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 O`Gorman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10。 13.崔瑞德、牟復禮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2。 14.傅衣凌主編,楊國禎、陳支平等著,《明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傅玉璋、傅正著,《明清史學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2003。 16.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7.陳永明,《從逆寇到民族英雄─清代張煌言形象的轉變》,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7。 18.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19.劉節,《中國史學史稿》,臺北:弘文館出版,1986。 20.劉超,《歷史書寫與認同建構:清末民國時期中國歷史教科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16。 21.廖瑞銘,《明代野史的發展與特色》,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2009。 22.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臺北:稻鄉出版,2004。 23.鄭樑生,《明代倭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 24.蔡石山,《明代宦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25.樊樹志,《明史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12。 26.樊樹志,《晚明的破與變:絲綢、白銀、啟蒙與解放,16-17世紀的世界與中國》,臺北:聯經出版,2018。 27.錢茂瑋,《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3。 28.關文發、顏廣文等著,《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6。 29.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出版,2002。 30.闞紅柳,《清初私家修史研究─以史家群體為研究對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1.Tony Bennett, Outside Literature. London:Routledge, 1990. (三)論文 1.(日)小林一美,〈朱元璋の恐怖政治-中華帝国の政治構造に寄せて〉,收錄於奧崎裕司編,《山根幸夫教授退休紀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出版,1990),頁23-44。 2.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錄於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2002),頁405-456。 3.毛慶耆,〈明代嶺南學者張萱及其《疑耀》〉,《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5:5(廣東,2003.09),頁77-79。 4.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收錄於黃興濤,《新史學‧第三卷 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頁3-20。 5.王彥霞,〈略論《明通鑒》的史學價值〉,《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河北,2007.03),頁127-132。 6.王平,〈試論葉向高之《四夷考》內容、版本和史料價值〉,《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2:4(黑龍江,2014.08),頁134-136、161。 7.王維佳,〈三十餘年來吳晗史學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北京,2015.02),頁37-46。 8.(法)皮耶‧諾哈(Pierre Nora),〈記憶與歷史之間 如何書寫法國史〉,收錄於皮耶‧諾哈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Ⅰ》,臺北:行人文化出版社,2012,頁15-36。 9.(日)石川禎浩,〈「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告示牌問題考〉,收錄於石川禎浩著,袁廣泉譯,《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頁53-70。 10.朱鴻,〈明太祖誅疑功臣的原因〉,《歷史學報》,8(臺北,1980.05),頁47-90。 11.何冠彪,〈論明遺民之出處〉,收錄於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頁53-124。 12.何孟興,〈明人「恐倭」心理之初探─以嘉靖倭亂後的福建為例〉,《止善》,20(臺中,2016.06),頁137-174。 13.(法)米歇勒‧維諾克(Michel Winock),〈聖女貞德〉,收錄於皮耶‧諾哈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Ⅱ》(台北:行人文化出版,2012),頁59-127。 14.余又蓀,〈明丞相胡惟庸謀叛通倭略考〉,《大陸雜誌》,29:10/11(臺北,1964.12),頁42-48。 15.杜志明,《明清內閣制度比較研究》,甘肅: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16.李芋蒙,《尹守衡《明史竊》研究》,遼寧大學碩士論文,遼寧:遼寧大學,2014。 17.李佳,〈明朝宦官干政形象的一種政治文化的解讀─以王振為中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吉林:2014.01),頁70-75。 18.吳晗,〈胡惟庸黨案考〉,《燕京學報》,15(北京,1934),頁163-205。 19.吳振漢,〈明代中葉私修國史之風探析〉,《史匯》,6(臺北,2002.08),頁1-21。 20.吳兆豐,〈化宦─明中期士大夫對宦官的新認知與行動〉,《漢學研究》,32:2(臺北:2016.06),頁37-71。 21.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臺北:1997.12),頁1-77。 22.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臺北,2000.06),頁77-157。 23.肖立軍,〈朱元璋殺胡惟庸廢丞相考辯〉,《天津師大學報》,6(天津,2000.12),頁41-46。 24.何冠彪,〈論明遺民之出處〉,收錄於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頁53-124。 25.何幸真,《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 26.何孟興,〈明人「恐倭」心理之初探─以嘉靖倭亂後的福建為例〉,《止善》,20(臺中,2016.06),頁137-174。 27.克希斯提昂‧阿瑪維,〈七月十四日:從震怒之日到節慶日〉,收錄於皮耶‧諾哈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台北:行人文化出版,2012),頁39-91。 28.年旭,《洪武朝明‧日交涉史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9.胡敏,《吳晗史學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江蘇:揚州大學,2011。 30.武玉梅,〈傅維鱗與《明書》的編纂與流傳〉,《史學史研究》,2(北京,2006.05),頁58-64。 31.武萍,《明代的內閣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2.周家明,《明中期以後開海思潮研究》,山東: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33.施瀚文,《論明代中後期海外貿易思想》,湖南: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34.洪薏筑,《明初胡藍黨獄及其影響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35.胡敏,《吳晗史學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江蘇:揚州大學,2011。 36.袁英光,〈夏燮與《明通鑒》研究〉,《歷史研究》,1(北京,1980.02),頁157-172。 37.孫衛國,〈王世貞《史乘考誤》對《明實錄》之辯證及其影響〉,《成大歷史學報》,29(臺南,2005.06),頁81-120。 38.耿建民,《傅維麟詩歌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河北:2013。 39.常建華,〈日本八十年以來的明清地域社會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福建,1998.05),頁72-83。 40.陳尚勝,〈明代海防與海外貿易——明朝閉關與開放問題的初步研究〉,收錄於中外關係史學會編,《中外關係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7),頁105-125。 41.陳尚勝,〈胡惟庸通倭問題辨析〉,《安徽史學》,1(合肥,1990.03),頁13-17。 42. 陳麗萍,〈晚明學人張萱及其《西園聞見錄》〉,《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5(雲南,2008.09),頁109-113。 43.陳梧桐,〈胡惟庸黨案再考〉,《明清論叢》,第十輯(北京,2010.08),頁46-70。 44.陳致宏,〈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德國史學裡亞歷山大大帝形象的轉變〉,《新史學》,29:3(臺北,2018.09),頁179-248。 45.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86。 46.張德信,〈明代倭寇與海防建設─兼論明代中日關係走向〉,《明清論叢》,第五輯(北京,2004.08),頁208-229。 47.張德信,〈淺析明初的中日關係〉,收錄於張德信,《明史研究論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頁437-443。 48.張兵、張毓州,〈莊廷鑨《明史》案與清初江浙人文心態〉,《社會科學戰線》,5(吉林,2011),頁96-101。 49.閆明,《明末清初政治書寫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50.郭嘉輝,〈略論《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及其史料價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1(香港,2015.07),頁171-188。 51.黃彰健,〈論皇明祖訓錄所記明初宦官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2(臺北,1961.07),頁77-98。 52.黃阿明,〈明代學者郎瑛生平與學術述略〉,《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01(蘇州,2009.02),頁98-103。 53.黃翊峰,《阮大鋮奸臣形象的形成》,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東吳大學,2014。 54.黃璿章,〈集體記憶與狹義概念:清末民初野史中雍正形象之正統與裂變〉,《東亞觀念史集刊》,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編輯部,2014),頁63-105。 55.賀楊,《清初莊氏史獄研究》,天津師範大學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天津:2014。 56.單磊,〈「史失則求諸野」:晚明在野力量的野史撰述活動〉,《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3(北京,2015.09),頁66-78。 57.楊連民,〈《明史斷略》作者考辨〉,《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山東,2009.08),頁19-25。 58.(日)新宮學,〈陳建《皇明資治通紀》の禁書とその続編出版(二)〉,《山形大学歴史‧地理‧人類学論集》,7(山形,2006.03),頁111-138。 59.鄭永昌,〈試論明、清之際官方史料對崇禎帝評價的轉變問題〉,《史耘》,3、4期(臺北,1998.09),頁57-84。 60.樊樹志,《「倭寇」新論─以「嘉靖大倭寇」為中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上海,2000.01),頁37-46。 61.錢茂瑋,〈論明中葉當代史研撰的勃興〉,《江漢論壇》,8(武漢:1992.08),頁58-63。 62.錢茂瑋,〈論晚明當代史的編撰〉,《史學史研究》,2(北京,1994.05),頁59-66。 63.(日)檀上寬,〈明王朝成立期の軌跡―洪武朝の疑獄事件と京師問題をめぐってー〉,收錄於檀上寬,《明朝専制支配の史的構造》(東京:汲古書院出版,1995),頁39-82。 64.(日)檀上寬,〈「国初寸板不許下海」考〉,收錄於追悼紀念論叢編集委員會編,《明代中国の歴史的位相》(東京:汲古書院,2007),頁91-116。 65.(日)檀上寬,〈明初の対日外交と林賢事件〉,收錄於檀上寬,《明代海禁=朝貢システムと華夷秩序》(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3),頁241-276。 66.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東亞觀念史集刊》,7(臺北,2014.12),頁205-251。 67.嚴書貽,《明代宦官形象的歷史書寫》,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武漢:武漢大學,2017。 68.Ernest Renen, ”What is a nation,” in Homi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0),pp.8-22。 69.Han Li, “History, Fiction, and Public Opinion: Writings on Mao Wenlong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34:1 (January-March, 2014), pp.69-88. 70.Peter Ditmanson, “Venerating the Martyrs of the 1402 Usurpati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93, Fasc. 1/3 (2007), pp.110-158.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515300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3002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00097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300201.pdf | | 5096Kb | Adobe PDF2 | 907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