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07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272868      線上人數 : 8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075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075


    題名: 證嚴思想與慈濟宗:經典教化與宗教文化形塑
    The Scriptural Teachings and Religious Cultural Formation of Master Cheng Yen`s Thoughts and Tzu Chi Buddhism
    作者: 鄭凱文
    Cheng, Kai-Wen
    貢獻者: 謝世維
    Hsieh, Shu-Wei
    鄭凱文
    Cheng, Kai-Wen
    關鍵詞: 證嚴思想
    慈濟宗
    慈濟學
    經教脈絡
    宗教文化
    習經
    慈濟現代佛像
    Master Cheng Yen`s Thoughts
    Tzu Chi Buddhism
    Tzu Chi Studies
    Scriptural Teachings
    Religious Cultural Formation
    Engaged scriptures
    Modern Buddha image(icon art)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020-08-03 17:51:15 (UTC+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佛教藏經與傳統文獻

    《長阿含十報法經》,安世高譯,《大正藏》,第1冊 。

    《雜阿含經》,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 。

    《增壹阿含經》,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

    《菩薩本生鬘論》,聖勇菩薩等造,《大正藏》,第3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譯,《大正藏》,第7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大正藏》,第8冊。

    《御製大乘妙法蓮華經序》,《大正藏》,第9冊。

    《無量義經》,曇摩伽陀耶舍譯,《大正藏》,第9冊。

    《妙法蓮華經》,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9冊。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5冊。

    《佛說浴像功德經》,寶思惟譯,《大正藏》,第16冊。

    《佛說處處經》,安世高譯,《大正藏》,第17冊。

    《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嚴佛調譯,《大正藏》,第17冊。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天息災譯,《大正藏》,第20冊。

    《大智度論》,《大正藏》,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第25冊。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大正藏》,世友造,玄奘譯,第26冊。

    《入大乘論》,堅意菩薩造,道泰等譯,《大正藏》,第32冊。

    《法華文句記》,湛然述,《大正藏》,第34冊。

    《慈悲道場懺法》,諸大法師暨梁武帝集撰,《大正藏》,第45冊。

    《禮法華經儀式》,知禮集《大正藏》,第46冊。

    《淨土論》,釋迦才撰,《大正藏》,第47冊。

    《勅修百丈清規》,百丈山德輝禪師編撰,《大正藏》,第48冊。

    《高僧傳》,慧皎,《大正藏》,第50冊。

    《續高僧傳》,道宣撰,《大正藏》,第50冊。

    《法界安立圖》,仁潮集,《卍新纂續藏經》,第57冊。

    《佛門解結科儀》,臺中市:瑞成書局,2008。

    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全12冊),第1冊,臺北市:新文豐,1999。


    二、證嚴法師著作、慈濟文獻、慈濟月刊

    (一) 證嚴法師著作

    1. 佛典宣講類 (依出版年代先後羅列,並依相同佛典宣講著作版次分類歸納)

    釋證嚴,《降伏十魔軍》,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印贈/小冊子,1989。

    釋證嚴,《淨因三要》,慈濟文化志業中心初版發行;佛教慈濟基金會暨慈濟道侶檀施會印贈,1990。

    釋證嚴,《淨因三要》,臺北市:慈濟人文出版社,1999。

    釋證嚴,《三十七道品講義(上、下)》,臺北市:慈濟文化志業中心,1990。
    釋證嚴,《三十七道品講義(上、下)》,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1999。

    釋證嚴,《三十七道品偈誦釋義》,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5。

    釋證嚴,《三十七道品講述》,臺北市:靜思人文,2016。

    釋證嚴,《人有二十難》,皇冠文學出版公司,1991。

    釋證嚴,《人有二十難》,慈濟文化出版社,1991/1999/2002。

    釋證嚴,《調伏人生二十難》,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2。

    釋證嚴,《父母恩重難報經》,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1994。

    釋證嚴,《父母恩重難報經講述》,臺北市:靜思人文,2016。

    釋證嚴,《八大人覺經》,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1999。

    釋證嚴,《救世救心八大人覺經》,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4。

    釋證嚴,《八大人覺經講述》,臺北市:靜思人文,2016。

    釋證嚴,《心靈十境》,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1999。

    釋證嚴,《四十二章經》,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0。

    釋證嚴,《法華心香證菩提》,影音文獻與附冊,臺北市:靜思文化,2000。

    釋證嚴,《法華心香:釋法華經序》,影音文獻與附冊,臺北市:靜思文化,2007。

    釋證嚴,《靜思妙蓮華•序品第一》,臺北市:靜思人文,2015。

    釋證嚴,《靜思法髓妙蓮華•序品第一》,臺北市:靜思人文,2019。

    釋證嚴,《無量義經》,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1。

    釋證嚴,《無量義經偈頌》,臺北市:慈濟文化,2011。

    釋證嚴,《無量義經講述》,臺北市:靜思人文,2016。

    釋證嚴,《佛遺教經》,慈濟人文出版社,2002。

    釋證嚴,《佛遺教經講述》,靜思人文,2017。

    釋證嚴,《佛門大孝地藏經》,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3。

    釋證嚴,《地藏經講述》,臺北市:靜思人文,2019。

    釋證嚴,《東方琉璃藥師佛大願》,臺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6。

    釋證嚴,《藥師經講述》,臺北市:靜思人文,2016。

    釋證嚴,《凡人可成佛——菩薩五十二位階講記》,慈濟人文出版社,2009。

    釋證嚴,《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臺北市:慈濟文化,2010。

    2. 講演集•語錄集 (依出版年代羅列)

    釋證嚴,《自在的心靈》,臺北市:慈濟文化,1991。

    釋證嚴,《齋後錄》,臺北市: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暨慈濟道侶檀施會出版印贈,1991。

    釋證嚴,《清水之愛》,臺北市: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暨慈濟道侶檀施會出版印贈,1997。

    釋證嚴,《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臺北市:天下遠見,2008。

    釋證嚴,《人生經濟學: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臺北市:天下遠見,2009。

    釋證嚴,《說法無量義無量》,臺北市:靜思人文,2013。

    釋證嚴,《年年三好三願》,臺北市:靜思人文,2014。

    釋證嚴,《靜思語三十周年紀念(典藏版)》,臺北市:靜思人文,2019。

    釋證嚴,〈慈濟志言〉一卷•傳家寶版,慈濟宗傳承法物類文獻,紺青色絨布、泥金色繡字,附深藍色卷軸字畫筒,陳慈量居士提供,非賣品,2019。
    (二)慈濟文獻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本榮,《一生無量》,臺北:INK印刻文學,2009。

    王端正,〈法譬如水演繹〉,收於《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大懺悔》(紙本小冊子,節錄版),花蓮: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編印, 2011。

    王端正,《法譬如水偈頌文》(電子書,完整版),花蓮: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編製,2011。

    王玉萍,《讓世界和解:全球慈青與清修士的實踐之路》,臺北市:天下遠見,2012。

    丘秀芷,《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1996。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文宣組編印,《慈濟歌選》(印贈結緣流通印刷冊),花蓮: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文宣組,1999。

    妙手生華師資群,《妙手生華•靜思手語道(第二集)》,臺北: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12。

    邱淑絹等撰文,《演藝。演繹:演藝人員參與慈濟《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心得》,慈濟道侶叢書,生命系列023,臺北市:慈濟中文期刊部,2011。

    邱淑絹、王慧萍撰述,《慈濟的故事:「信願行的實踐」•第壹冊:靜思》,臺北市:慈濟人文,2019。

    凃心怡等撰述,《慈濟的故事:「信願行的實踐」•第貳冊:善護》,臺北市:慈濟人文,2019。

    張榮攀,《慈濟語彙》,臺北市:慈濟文化,2006。

    張榮攀整理,《慈濟語彙‧新版》,臺北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12。

    陳美玲編著,《慈濟歌曲50年》,臺北市︰慈濟人文,2016。

    陳美羿,《種在星月下的種子:土耳其慈濟援助敘利亞難民紀實》,臺北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19。

    陳慧劍,《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花蓮慈濟功德會的緣起與成長》,臺北市:慈濟文化志業中心,2000。

    雲菁著,黃芳田等譯,《千手佛心:證嚴法師》,臺南市:大千文化,1995。

    黃絹智,《證嚴法師•一百個故事》,臺北市:集雅文化,1996。

    善慧書苑編撰,《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一九九八•春之卷》,臺北市:靜思文化,1998。

    發行人釋證嚴、總策畫簡慈露,《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特刊》,馬來西亞雪隆: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出版及發行,2015。

    發行人釋證嚴、總策畫簡慈露,《經藏演繹•正法滌心:二零一五年馬來西亞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紀念特刊》(馬來西亞雪隆: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出版及發行,2015)。

    慈濟人文編著,《慈悲三昧水懺演繹》,臺北市:經典雜誌、慈濟傳播人文志業,2011。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編輯部整理,《禮敬•追思:人間佛教導航師——印順導師》,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05。

    慈濟志工合著,《晨鐘起薰法香:聞法札記》,臺北市:慈濟人文,2017。

    榮譽發行人釋證嚴、指導法師釋德宣、發行人顏博文,《慈濟年鑑2019》,花蓮縣: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2020。

    葉子豪、顏婉婷、王慧萍、洪淑芬、葉文鶯等編撰,《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慈濟宗門大藏》,臺北市:經典雜誌、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11。

    趙賢明,《大捨無求•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臺北市:賢志,1999。

    潘煊,《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臺北市:天下遠見,2004。

    潘煊,《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臺北市:天下文化,2016。

    潘煊編著,《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6。

    釋德淨編著,《舊法用心知:慈濟人•慈濟事•慈濟情》,臺北市:慈濟人文,2018。

    釋德慈,《勤耕福田:慈師父講古》,臺北市:慈濟人文,2017。

    釋證嚴發行、顧問高信疆、王端正總編輯、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文史部林碧珠等編撰,《心蓮萬蕊——慈濟影像三十年》,花蓮: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印製,1997。

    釋德(亻凡)編撰,《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〇〇二•春之卷》,臺北市:慈濟文化,2002。

    釋德(亻凡)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〇四•春之卷》,臺北市:慈濟文化,2004。

    釋德(亻凡)編撰,釋德亻凡、釋德需撰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六年•冬之卷》,臺北市:慈濟人文,2017。

    釋德(亻凡)《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臺北:慈濟文化,2009。


    (三)慈濟月刊

    《慈濟月刊》,第405期,臺北市:慈濟文化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00年。

    《慈濟月刊》,第429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02年。

    《慈濟月刊》,第448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04年。

    《慈濟月刊》,第481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06年。

    《慈濟月刊》,第490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07年。

    《慈濟月刊》,第529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10年。

    《慈濟月刊》,第530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11年。

    《慈濟月刊》,第535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11年。

    《慈濟月刊》,第537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11年。

    《慈濟月刊》,第539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2011年。

    《慈濟月刊》,第626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期刊部,2019年。

    《慈濟月刊》,第631期,臺北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期刊部,2019年。

    三、中文專書與譯著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仁傑,《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灣研究叢刊),臺北市:聯經,1999。

    丁仁傑,《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灣研究叢刊),臺北市:聯經,2009。

    王順民,《宗教福利》,臺北市:亞太圖書,1999。

    王順民,《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臺北市:洪葉文化,2001。

    王文寶,《中國俗文學發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王惠君計畫主持,《花蓮縣歷史建築秀林普明寺修復與再利用計畫104年》,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2015。

    方立天、末木文美士主編,《東亞佛教研究第四輯――佛教制度與實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北京:三聯書店,1957。

    朱鳳玉,《百年來敦煌文學研究之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江燦騰,《臺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臺山》,臺北市:南天,1997。

    江燦騰主編,侯坤宏、楊書濠合著,《戰後台灣漢傳佛教史——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臺北市:五南,2011。

    江燦騰,《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臺北市:臺灣商務,
    2012。

    李世偉等著(主編),《臺灣宗教閱覽》(臺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2002)。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輯,《佛光教科書•佛光學》,收於《佛光教科書》套書,第11冊,臺北縣:佛光出版,1999。

    吳汝均,《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市:臺灣商務,2001。

    何綿山,《台灣佛教》,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車錫倫,《信仰•教化•娛樂:中國寶卷研究及其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

    車錫倫,《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學:車錫倫自選集》,臺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2009。

    李世偉,《近代兩岸觀音信仰的新探索》,新北市:博揚文化,2019。

    林美容,《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三版,臺北市:五南,2017。

    林智莉,《儀式•信仰•文化:明清宗教戲曲景觀》,臺北市:國家,2019。

    邱坤良,《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遠流,2013。

    邱敏捷,《「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發展」訪談錄》,臺南:妙心出版社,2011。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著,《臺灣佛教的探索》,臺北:博揚文化,2005。

    許木柱、盧蕙馨、何縕琪(編),《曙光初現:雅加達慈濟紅溪河與慈濟大愛村研究》,花蓮市:慈濟大學,2012。

    符芝瑛,《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上下二冊),臺北市:天下遠見,2006。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臺北市︰現代禪,2003。

    彭瑞金總編纂,《重修清水鎮志》,臺中市:中市清水區公所發行,2013年8月。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1988。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再刷,臺北市:慧炬,1997。

    葉龍彥,《臺灣的老戲院》,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6。

    臺東縣後山文化工作協會編著,《臺東縣寺廟專輯》,臺東縣:臺東縣立文化中心,1996。

    潘煊,《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臺北市:天下文化,2006。

    鄭僧一著;鄭振煌譯,《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臺北市:華宇,1987。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市:五南,2014。

    盧蕙馨,《人情化大愛:多面向的慈濟共同體》,臺北市:南天,2011。

    薛華中,《台灣臨濟宗派與法脈》,臺北市:大元書局,2014。

    謝世維,《道密法圓:道教與密教之文化研究》,臺北市:新文豐,2018。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市:新文豐,1980。

    藍日昌,《佛教宗派觀念發展的研究》,臺北市:新文豐,2010。

    闞正宗,《臺灣高僧》,臺北市:菩提長青出版社,1996。

    闞正宗,《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續篇)》,臺北:大千,2004。

    釋印順,《平凡的一生(重訂本)》,新版,新竹:正聞,2005。

    釋聖嚴,《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臺北市: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2006。

    釋聖嚴,《聖嚴法師108自在語(合輯)》,臺北市: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2009。

    釋聖嚴,釋會靖(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市︰法鼓文化,2009。


    〔日〕平岡聰著,釋惠敏、釋洞崧譯,《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從佛傳解讀法華經》,臺北市:法鼓文化,2016)。

    〔日〕舟橋一哉等著,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臺北:東大,1986。

    〔日〕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輯;釋果鏡譯,《興盛開展的佛教》,臺北市︰法鼓文化,2016。

    〔日〕肥田路美著,顏娟英等譯,《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臺大發行,2018。

    〔美〕于君方(Chun-fang Yu)著;陳懷宇、林佩瑩、姚崇新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市:法鼓文化,2009。

    〔美〕梅維恒(Victor H. Mair)著,楊繼東、陳引馳譯,《唐代變文(上、下):佛教對中國白話小說及戲曲產生的貢獻之研究》,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美〕趙文詞(Richard Madsen)著,黃雄銘譯註,《民主妙法: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美〕羅森福(John M. Rosenfield)著,顏娟英譯,《奈良大佛與重源肖像:日本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的蛻變》(臺北市:石頭,2018。

    〔美〕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臺北市:弘智文化,1999。

    四、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

    (一)期刊論文

    于君方,〈宗教學研究方法〉,《青松萌芽》,4,嘉義縣:香光尼眾佛學院,1999,頁18-23。

    李丁讚,〈宗教與殖民:臺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臺北市,1996,頁19-52。

    李世偉,〈戰後花蓮地區佛教發展初探〉,《圓光佛學學報》,10,桃園市,2006,
    頁339-361。

    李世偉,〈戰後花蓮佛教的「中國化」與「人間化」(1945-1970)〉,《圓光佛學學報》,14,桃園市:2008,頁159-186。
    張隆志(2014)。〈卡爾.貝克《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新譯解
    題〉,《歷史臺灣》,8: 151-152。
    張隆志(2014)。〈卡爾.貝克《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新譯解
    題〉,《歷史臺灣》,8: 151-152。

    汪娟,〈關於「唱導」的歧義〉,《成大中文學報》,41,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出版,2013,頁55-60。

    車錫倫,〈佛教與中國寶卷(上)〉,《圓光佛學學報》,4,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1999,頁293-325。

    林鎮國,〈多音與介入:當代歐美佛學研究方法之省察〉,《正觀雜誌》,1,南投縣,1997,頁1-27。

    林建德,〈近二十年來臺灣地區「人間佛教」研究發展概述〉,《佛教圖書館館刊》,52,臺北市: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2011,頁6-17。

    林鶴宜,〈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後場樂師的人才養成與即興伴奏技巧〉,《戲劇學刊》,21,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15,頁161-194。

    徐立強,〈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2,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頁177-206。

    陳玉峯,〈自然生態保育、環境保護與慈濟宗〉,《玄奘佛學研究》,15,新竹,2011,頁1-36。

    陳怡君,〈彰化傳統製鼓產業:永富製鼓廠、永安製鼓工藝社〉,《彰化藝文》,21,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2003,頁24-28

    張培新,〈臺灣宗教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1,臺北市,2006,頁125-163。

    張隆志解題、黃煜文譯,〈卡爾•貝克,《每個人都是他的史家》新譯解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臺灣:大眾史學專題)》,8,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頁151-166。

    鄧昭,〈道教斗姆對密教摩利支天形象的借用〉,《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6,臺北市,2014,頁59-108。
    鄭阿財,〈論敦煌文獻對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拓展與面向〉,《人間佛教學報•藝文》雙月刊,5,高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16,頁102-131。

    盧蕙馨,〈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臺北市,2000,頁275-311。

    盧蕙馨,〈宗教研究的「神入」〉,《臺灣宗教研究》,3:1,臺北,2004,頁1-48。

    謝世維,〈從近代西方宗教理論的觀點看六朝道教經典的幾種建構模式〉,《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1,臺北市,2010,頁87-128。

    謝世維,〈早期斗母摩利支天文本探討:以《先天雷晶隱書》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47,臺南市,2014,頁209-240。

    藍吉富,〈「新漢傳佛教」的形成——建國百年台灣佛教的回顧與展望〉,《弘誓雙月刊》,120,桃園市,2012,頁17-28。

    釋昭慧,〈「行入」慈濟大藏經——以慈濟落實「社區倫理」的環保志業為例〉,《法印學報》,2,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2012,頁71-86。

    釋慧嚴,〈日本曹洞宗與台灣佛教僧侶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11,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頁119-153。

    (二)專書論文

    李玉珍,〈出家入世:戰後臺灣佛教女性僧侶生涯之變遷〉,收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文獻會合編,《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頁409-441。

    李豐楙,〈解結與扮犯:道教、禮祝的文化療癒〉,收於周惠民主編,《中國民族觀的摶成》,臺北:政大人文中心出版,2014,頁23-56。

    黃倩玉,〈時勢造英雌:從跨文化比較看慈濟的慈善婦女運動〉,收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臺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宗教》,臺北市:巨流,2000,頁459-502。

    鄭凱文,〈證嚴法師的「人間菩薩觀」及慈濟「行經」之特色〉,收於學愚主編,《人間佛教的社會角色及社會承擔》,香港:中華書局,2012,頁66-80。

    謝海平,朱文光,〈近百年來敦煌講史變文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收於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史哲,2004,頁563-579。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凌莉,〈道與藝──禪在台灣舞蹈藝術中的實踐,1991-2006〉,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呂冠儀,〈臺灣歌仔戲武場音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

    余佳家,〈《東京夢華錄》帝都書寫研究〉,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

    何勵,〈中國六朝時代的唱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

    吳瑞祥,〈佛教經典的現代詮釋──以慈濟「經藏演繹」為例〉,花蓮市: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

    張景惠,〈南宋臨安的文化禮俗生活——以《夢粱錄》為考察對象〉,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

    張偉源,〈優人神鼓「道藝合一」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陳世嘉,〈「道藝合一以外」的優人神鼓──以《金剛心》為例〉,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4。

    黃智琳,〈從優人神鼓的表演訓練談表演者「道藝合一」之實踐〉,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

    黃素蓮(釋堅如),〈《梁皇寶懺》研究〉,臺北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

    鄭凱文,〈從證嚴法師對《無量義經》的詮釋探究其「人間菩薩」思想意涵〉,花蓮市: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劉映秀,〈臺灣歌仔戲傳統文場樂師的養成及其技藝——以臺北地區為限〉,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89。

    (三)學術論文集、會議論文

    林本炫,〈宗教運動的社會基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收於釋宏印、楊惠南主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頁229-243。

    林美容,〈臺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收於楊惠南、釋宏印等編,《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頁177-193。

    陳清香,〈釋迦佛與佛傳圖像藝術在臺灣的流布〉,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舉辦,《2018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臺灣暨明清佛教藝術》論文集,臺北市:2018年8月31日至9月2日,頁61-69。

    陳清香,〈臺灣觀音的雕像與繪畫——從莊嚴整緻的殿堂供像到率性唯美的藝術佳作〉,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舉辦,《2018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臺灣暨明清佛教藝術》論文集,臺北市:2018年8月31日至9月2日,頁107-114。

    陳美華,〈當代台灣佛教的女行人:試構證嚴法師對「人間佛教」的詮釋圖像與其實
    踐的思想來源〉,「2004年會•臺灣的宗教研究──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宗教學會舉辦,2004年7月2至3日。

    張維安,〈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之社會學分析〉,收於林松齡、王振寰編,《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1996,頁183-216。

    楊惠南,〈解嚴後台灣新興佛教現象及其特質──以「人間佛教」為主的一個考察〉,收於《「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3月,頁189-238。

    五、外文專書

    (一)日文

    金子昭,《驚異の仏教ボランティア―台湾の社会参画仏教「慈済会」》,東京:白馬社,2005。

    (二)英文

    Eliade, Mircea.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1957). trans. Willard R. Trask,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1987.

    Benn, James A. Burning for the Buddha: 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Huang, Julia C. Charisma and Compassion: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Madsen, Richard. 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King, Sallie B. Being Benevolence: The Social Ethics of Engaged Buddhism.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Shih, Cheng Yen. Tzu Chi USA Editorial Team Trans, The Path to Truth: For the Modern-day Bodhisattva Practitioner. Taipei: Jing Si Publications Co., Ltd, 2014.

    O’Neill, Mark. TZU CHI: Serving with Compassion.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2010.

    Yao, Yu-shuang. Taiwan`s Tzu Chi as Engaged Buddhism: Origins, Organization, Appeal and Social Impact. Leiden: Global Oriental/Brill, 2012.

    六、外文論文

    (一)期刊論文

    Ruegg, D. Seyfort.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IABS 18, no.2 (1995 Winter): 157-162.

    Hsiao,Hsin-Huang and Schak, David. “Taiwan’s Socially Engaged Buddhist Groups,” China Perspectives 59 (2005): 43-55.

    Main, Jessica L. and Lai, Rongdao. “Introduction: Reformulating ‘Socially Engaged Buddhism’ as an Analytical Category,” The Eastern Buddhist 44, no.2 (2013): 1-34.

    Huang, Julia C. “Weeping in a Taiwanese Buddhist Charismatic Movement.” Ethnology,
    vol. 42, no. 1 (2003 Winter): 73-86.

    Rosenfield, John M. “On the Dated Carvings of Sarnath: Gupta Period.” Artibus Asiae, vol. 26, no. 1 (1963): 10-26.

    (二)專書論文

    Bingenheimer, Marcus “Some Remarks on the Usage of Renjian Fojiao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Venerable Yinshun to Chinese Buddhist Modernism,” i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Humanitarian Buddhism: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s., Mutsu Hsu, Jinhua Chen and Lori Meeks. Hualien: Tzu Chi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141-162.

    七、佛教期刊(含數位版)

    印順法師,〈願道源長老再來人間〉,《臺中:菩提樹雜誌》第427期,臺北:菩提樹雜誌社,1988年6月,頁13上。

    真華法師,〈敬悼當代「說法第一」的道源長老〉,《臺中:菩提樹雜誌》第427期,臺北:菩提樹雜誌社,1988年6月,頁15-17。

    默如法師,〈敬悼道源長老〉,《菩提樹雜誌》第427期,臺中:菩提樹雜誌社,1988年6月,頁14。

    八、影音資料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製作,《慈濟的故事(壹)追尋》光碟版,臺北市:靜思人文,2016。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製作,《法譬如水:菩提禪心》光碟版,臺北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靜思人文志業/聯合發行,2013。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製作,《菩提禪心(貳):法華無量義系列》隨身碟版,初版,臺北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靜思人文志業/聯合發行,2014。
    蔣建元導演,林紋守編劇等,許亞芬歌子戲劇坊製作獻演,《從心開始系列1:慈悲三昧水懺》影音光碟及附冊,臺北市:飛黃國際傳播有限公司,2008。

    靜思精舍比丘尼僧眾梵唄,林福裕作曲,《念念彌陀——大愛無邊》專輯(魚磬版,漢語佛號音樂)光碟版,臺北市:靜思人文,2006。

    靜思精舍比丘尼僧眾梵唄,林福裕作曲,《念念彌陀——南無阿彌陀佛》專輯(傳統魚磬版,漢語佛號音樂)光碟版,臺北市:靜思人文,2013。

    證嚴法師主講,《菩提林立法脈傳》影音光碟,臺北市:靜思文化,2004。

    證嚴法師講述,《法華心香:釋法華經序》影音光碟,臺北市:靜思文化,2007。

    《讚佛偈•浴佛偈•開經偈》光碟版,臺北市:靜思人文,2012。

    九、工具書、電子光碟、數位資料庫

    丁福保,《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電子光碟2008版。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編輯,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2018版。

    佛光山宗委會發行,《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佛光大辭典》,線上檢索資料庫,http://etext.fgs.org.tw/search/index.aspx。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慈濟月刊》,創刊號至540期,電子光碟2012年2版。

    釋印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電子光碟2008年版。

    《東京夢華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歷代中文文獻資料庫,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12358,檢閱日期:2019年2月24日。

    《南詞敘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歷代中文文獻資料庫,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97253#p173,檢閱日期:2019年2月22日。

    《夢粱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歷代中文文獻資料庫,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16726#%E5%B0%8F%E8%AA%AA%E8%AC%9B%E7%B6%93%E5%8F%B2,檢閱日期:2019年2月18日。

    十、網路資源

    人間衛視製播,〈2013年佛光山第九屆住持晉山陞座法會暨臨濟宗第四十九代傳法大典〉,佛光山人間衛視,YouTube,2013年3月12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WjRRTwERk,檢閱日期:2020年2月12日。

    十鼓擊樂團,網站http://www.ten-hsieh.com.tw/,檢閱日期:2019年1月28日。

    九天民俗技藝團,網站http://www.chio.com.tw/about_01.php,檢閱日期:2019年1月28日。

    大愛新聞,〈20110518法譬如水經藏演繹 法師唱誦爐香讚〉,YouTube,2011年5月18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q1g6397J4,檢閱日期:2019年5月21日。

    大愛新聞,〈捐道場弘法 終生追隨師父〉,慈濟全球資訊網,2016年8月17日。
    http://www.tzuchi.org.tw/%E5%85%A8%E7%90%83%E5%BF%97%E6%A5%AD/%E8%87%BA%E7%81%A3/item/18548-%E9%80%9D%E8%80%85%E5%B7%B2%E7%9F%A3%E7%8C%B6%E8%BF%BD%E6%86%B6-%E9%A2%A8%E7%AF%84%E9%95%B7%E5%AD%98,檢閱日期:2020年5月13日。

    大愛電視臺製作,〈妙手妙音傳妙法——慈濟音樂手語劇沿革〉《菩提心要》節目,大愛電視臺,YouTube,2011年6月18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W2bYU8Fro,檢閱日期:2019年1月16日。

    大愛電視臺製作,「高僧傳」系列節目,大愛電視臺網站,http://www.daai.tv/eminent-monks,檢閱日期:2020年1月2日。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製作,「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簡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網站, http://www.daait.com/index.php/tc/aboutus/2012-05-25-07-46-20,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王端正作詞、李壽全作曲,〈禮讚〉,「慈濟歌選」網站 ,http://www.tzuchi.net/TCMusic.nsf/b97eefb2ee8dd81a4825686b00157898/c3c36e91d01861fc4825743700423cd5?OpenDocument,檢閱日期:2019年12月31日。

    毛凌雲,〈蓮宗十四祖道源大師傳〉,道源老法師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輯,《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1988年5月30日,https://book.bfnn.org/books2/1594.htm#a30,檢閱日期:2020年2月26日。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網站,http://niumatou.taichung.gov.tw/theme01.html,檢閱日期:2020年1月11日。

    生命電視/臺北採訪報導,〈中正紀念堂慈濟浴佛孝親感恩祈福會〉,2019年5月12日,生命電視台•生命報導。http://www.lifetv.org.tw/a_news/1080512-1.html,檢閱日期:2019年12月19日。

    全球地藏道場簡介——臺灣•財團法人花蓮太魯閣祥德寺。http://www.dizapusa.org.tw/place/place1.htm#a,檢閱日期:2020年3月9日。

    江秋蓮、紀昀岑/彰化報導,〈懺悔滌心垢 《水懺》經義啟心門〉,慈濟全球社區網,2011年8月26日,http://www.tzuchi.org.tw/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3017:45EDD9A2C24B3DD148257903003536CD&catid=101:2009-12-21-02-57-14&Itemid=301,檢閱日期:2019年12月27日。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藝術值幾何?法藍瓷總裁千字說明宇宙大覺者心路歷程〉,2015年3月6日,SETN三立新聞網,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4289,檢閱日期:2018年6月10日。

    李豐楙、劉怡君撰寫,「主題:宗教儀式•詞條:觀落陰」,收於「宗教知識家」線上百科,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34,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林茂賢,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臺灣戲曲•歌仔戲•臺灣外臺歌仔戲的表演形式(三)http://www.folktw.com.tw/drama_view.php?info=51,檢閱日期:2019年1月28日。

    林瑩欣、白佳立、吳進輝、蔡翠容報導,〈吉祥月祈福 萬人護頌孝道〉,2016年8月6日。慈濟全球資訊網‧主題報導,http://www.tzuchi.org.tw/2017-12-15-07-11-31/%E5%A4%A7%E5%9E%8B%E6%B4%BB%E5%8B%95/2015%E4%B8%83%E6%9C%88%E5%90%89%E7%A5%A5%E6%9C%88/item/18484-%E9%A6%96%E5%A0%B4%E7%B6%93%E8%97%8F-%E9%87%8D%E6%96%B0%E6%88%B2%E6%9B%B2%E9%97%A1%E5%AD%9D%E9%81%93,檢閱日期:2019年1月28日。

    林玲悧、林淑懷,臺中慈雲寺報導,〈緬懷追思修道法師〉,慈濟全球社區網,2016年4月7日,http://www.tzuchi.org.tw/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9790:D32CCC1AFCE5506D48257F90000057CA&catid=54:taichong&Itemid=284,檢閱日期:2020年2月11日。

    法鼓雜誌編輯部,〈聖嚴法師傳法 大典隆重莊嚴〉(摘錄自二○○五年九月二日聖嚴師父傳法大典開示),《法鼓雜誌》190期,2005年10月1日,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法鼓雜誌•網上檢索,https://www.ddm.org.tw/maze/190/page1.asp,檢閱日期:2020年2月12日。

    法鼓山製作,「擊法鼓‧發好願‧大吉祥」專區網站(2012年法鼓山心靈環保20週年製),法鼓山全球資訊網,https://drum.ddm.org.tw/,檢閱日期:2019年12月19日。

    星雲法師,〈星雲法師開示:行佛〉,《喬達摩》第121期,佛陀紀念館網站,
    http://www.fgsbmc.org.tw/BmcGau.aspx?PNO=2019140001,檢閱日期:2020年5月27日。

    香光莊嚴雜誌社•編輯組,〈念佛用功——《三時繫念佛事》〉,《香光莊嚴》第102期,2010年,電子版,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15,檢閱日期:2020年2月12日。

    記者林良哲/臺中報導,〈樂舞臺戲院 戀戀往日情懷〉,《自由時報》,社會版,2008年10月29日,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254193。檢閱日期:2020年1月17日。

    侯燕興,〈專訪「義秀鼓藝工房」創辦人——談鼓藝教育與傳承〉,新北市教育電子報,2013年9月20日。https://epaper.ntpc.edu.tw/index/EpaSubShow.aspx?CDE=EPS20130908185055VYY&e=EPA201306200908330DX,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張晶玫,〈讀書會,轉動世界的力量〉,慈濟基金會網站,2012年2月25日, http://www.tzuchi.org.tw/2017-09-14-02-19-10/%E5%A4%A7%E5%9E%8B%E6%B4%BB%E5%8B%95/%E5%A4%A7%E6%87%BA%E6%82%94%E7%B6%93%E8%97%8F%E6%BC%94%E7%B9%B9/item/14158-%E8%AE%80%E6%9B%B8%E6%9C%83--%E8%BD%89%E5%8B%95%E4%B8%96%E7%95%8C%E7%9A%84%E5%8A%9B%E9%87%8F,檢閱日期:2019年5月28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敦煌風華再現」特展網站, http://web2.nmns.edu.tw/Exhibits/106/DunHuang/index.html,檢閱日期:2019年11月2日。

    國家藝術聯盟製作,〈西畫名家 李健儀教授〉,國家藝術聯盟網站,https://artmaitre.com/artist-001/%E6%9D%8E%E5%81%A5%E5%84%80/,檢閱日期:2020年7月19日。

    許祐誠、葉炴廷、陳則安/新北市報導,〈都市中的匠人魂 百年鼓廠响仁和〉,華視新聞,2018年9月18日,https://news.cts.com.tw/vita/campus/201809/201809181937468.html,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曹麗蕙/專題報導,〈製鼓如學佛 响仁和鼓聲撼人心〉,「人間福報」網站,2019年4月19日,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49084,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晴虛法師,〈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狀〉,道源老法師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輯,《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1988年5月3日,https://book.bfnn.org/books2/1594.htm#a01,檢閱日期:2020年2月26日。

    黃鳳框、彭鳳英/新北市板橋慈濟志業園區報導,〈入經藏不缺席 輕安好歡喜〉,慈濟基金會網站•人文專題•大懺悔專區,2011年6月25日,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492%3Aqq-&catid=152%3Aproject2&Itemid=447&lang=zh,檢閱日期:2019年5月21日。

    王藝逢、范玉玲、呂璟明、徐暐傑、陳啟仁、薛銘耀、沈思妤等製作,〈鼓動人心:永富傳統製鼓廠〉,YouTube,2013年1月6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CI7NvfSH4,檢閱日期:2019年5月15日。

    慈濟基金會網站,慈濟歌選,〈靜思‧寰宇‧慈濟情〉歌詞。http://www.tzuchi.org.tw/2017-11-20-00-12-02/2017-11-20-00-08-46/慈濟歌選,檢閱日期:2019年1月16日。

    慈濟全球資訊網•慈濟志業•認識人文志業•人文真善美志工,2008年9月10日,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835%3A2010-02-26-07-47-01&catid=45%3Aculture-about&Itemid=314&lang=zh,檢閱日期:2019年12月28日。

    葉詩婷/撰文報導,〈心鼓合一 法鼓隆隆推動心靈環保〉,2012年9月28日,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法鼓新聞•新聞報導。https://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ode=&mnuid=1222&modid=5&nid=1754&noframe=,檢閱日期:2019年12月19日。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網站•文化資產•古物,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historybuilding?uid=40&pid=173,檢閱日期2020年1月11日。

    黃文美整理,臺中市清水國小•關於清小•本校簡史,臺中市清水國小網站,http://www.cses.tc.edu.tw/~history/history.htm,檢閱日期2020年1月11日。

    臺北市佛教會歷屆理事長事略:妙廣長老,載於臺北市佛教會網站,http://www.bataipei.org/pg000.html,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http://map.net.tw/theater6/item/c2/,檢閱日期:2020年1月17日。

    〈漳州蔡福美傳統制鼓的傳承譜系〉,閩南網,http://www.mnw.cn/wenhua/ys/1252928.html,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2016年7月4日,http://www.mnw.cn/,海峽都市報電子版,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漳州民間手工藝——蔡福美傳統制鼓〉,閩南網,http://www.mnw.cn/wenhua/ys/1252935.html。
    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2016年7月4日,http://www.mnw.cn/,海峽都市報電子版,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http://zh.daoinfo.org/w/index.php?title=%E7%A7%91%E5%84%80&variant=zh-tw,檢閱日期:2019年3月22日。

    劉若瑀,「優人神鼓•創辦人/藝術總監」,「優人神鼓」網站,http://www.utheatre.org.tw/liu/,檢閱日期:2019年1月28日。
    靜思人文志業,〈「弘法利生」為靜思志業的使命任務〉,靜思志業簡介,http://www.jingsi.org/index.php/jingsi-culture,檢閱日期:2019年5月8日。

    靜思人文志業,〈通路入人群廣接人間菩薩〉,靜思志業簡介:http://www.jingsi.org/index.php/jingsi-culture,檢閱日期:2019年5月8日。

    劉自仁撰稿,新城廣安宮,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11,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7874,檢閱日期:2020年2月22日。

    劉自仁撰稿,海會寺,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11,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7041,檢閱日期:2020年2月26日。

    賴萱珮,「紫雲巖•杜絕感恩社民番業佃混擾示禁碑」(實物圖像暨文字描述),臺中學資料庫,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http://data.digitalculture.tw/taichung/source/368,檢閱日期2020年1月11日。

    薛世如報導,〈從鼓至今的堅持 王錫坤〉,「喀報」網站,2012年10月14日,https://castnet.nctu.edu.tw/index.php/castnet/article/4777,檢閱日期:2019年5月14日。

    蕭麗娟/雪隆甲洞報導,〈擊法鼓傳法音 團隊互助不放棄〉,2015年6月6日,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網站•慈濟專題。http://chn.tzuchi.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676:2015-06-18-07-07-19&catid=368&Itemid=559,檢閱日期:2019年12月19日。

    魏慧姿報導,〈淨斯菩提鐘鼓結善緣,弘法增福慧〉,慈濟全球社區網,臺灣新竹新聞報導,2017年1月23日,
    http://www.tzuchi-org.tw/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6182:FE9CB6F0E15211E681DF0FAA35C9A099&catid=120:2009-12-21-03-01-26&Itemid=320,檢閱日期:2019年5月8日。


    證嚴上人佛經開示,「靜思人文」新網站,證嚴上人•思想體系,2015。
    http://www.jingsi.org/index.php/master-cheng-yen/master-chengyen-system-of-thoughtideology,檢閱日期:2020年3月9日。

    蘇曉君,〈西諦所藏寶卷與版本特徵簡述〉,華夏記憶網站,文津書院,古籍研究,http://www.nlc.cn/newhxjy/wjsy/yj/gjyj/201104/t20110428_42247.htm,檢閱日期:2019年2月22日。

    證嚴法師,〈證嚴法師談佛陀灑淨圖〉,談述地點:臺北關渡慈濟園區,2004年8月12日。該影音畫面收錄於大愛電視臺節目,「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善用分秒.共聚福業」,播出時間:2016年10月08日,節目主持人:慈暘師姊。大愛電視臺,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rafYBuck8,檢閱日期:2020年5月28日。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11565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650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143
    顯示於類別:[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