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090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98947      線上人數 : 7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0900


    題名: 中國大陸公安題材電影產製與角色形象塑造:以《非凡任務》為例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Police Mov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Images: The case of “Extraordinary Mission”.
    作者: 郭怡君
    Kuo, Yi-Chun
    貢獻者: 蘇蘅
    Su, Herng
    郭怡君
    Kuo, Yi-Chun
    關鍵詞: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
    電影審查制度
    警察形象
    警匪片
    形象塑造
    China movie industry
    cinema censorship system
    police image
    police movies
    image creation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020-08-03 17:19:54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大陸公安題材電影的產製、以及公安警察形象於電影監管審查制度下的建構過程。

    中國大陸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急速成長,2010年時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電影市場因此隨之蓬勃發展。作為崛起中的世界強權,中國大陸政府亦致力於電影產業發展,其對電影監管審查之制度與判準亦更加完善。

    基於政府形象宣傳的需要,公安題材電影因此受公安警察部門的重視、審查和支持。然而,正如研究結果顯示,公部門的支持並無法保證公安題材電影的口碑與票房。本研究以公安題材電影《非凡任務》為例,運用敘事分析之研究方法,並與《湄公河行動》進行比較研究,討論兩者於警察破獲跨境毒品犯罪情節之鋪陳、香港警匪片商業化元素之關注,暴力美學之展現,以及畫面奇觀之呈現等面向。

    研究發現,相較於《湄公河行動》,《非凡任務》更符合中國大陸現行電影審查制度之規範,且透過建構英雄形象與置入職業標誌元素,再現了中國大陸公安警察的正面形象。再者,政府與創作團隊透過審查制度的彈性助益了公安題材電影的創作發展,使電影媒介能作為幫助宣傳警察正面形象的工具之一。
    The thesis aim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police movie pro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ce images under the government’s film censorship system.

    The economic reform since 1978 has made China become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and created a large domestic film market. With the ambition to be a superpower in the worl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devo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vie industry. In the meantime, the clearer criteria of the censorship has been created as well. Due to the need for the government propaganda, the police movies, accordingly, have been highly emphasized, censored, and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MPS).

    As the research reveals, however, support from the MPS cannot guarantee the success of a police film. By deploying the case of “Extraordinary Mission” and using the narrative analysis, this thesis shows that realisticity and delicateness of the movie plots play a more critical role in the quality of the police movies. Furthermore, the film censorship does not necessarily cause the predicament of the movie industry. On the contrary, clear criteria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police movie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905電影網。〈642億!請收下這份2019年中國電影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20年6月20日。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435991447796317&wfr=spider&for=pc.
    TA知識產權與娛樂法團隊(2018)〈2017年中國影視行業法務熱點與展望〉,司若、陳鵬、陳銳編《中國影視產業發展報告(2018)》,228-25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
    人民網(2019年4月16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國家電影局揭牌》。上網日期:2020年6月20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416/c40606-29929129.html.
    于小涵、林日葵(2017)。《新編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法規與典型案例評析》。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浙江。
    于書敏(2019)。〈主旋律電影中的香港電影導演群體研究〉,《美與時代(下)》6,112-115。河南:河南省美學學會、鄭州大學美學研究所。
    中央電視台。〈2019電影票房創新高 國產電影大放異彩〉。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1日。取自:http://tv.cctv.com/2019/12/31/VIDEK6ZwfOTfafkRrn0XUBEt191231.shtml.
    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12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隆重推出〉。上網日期:2020年6月28日。取自: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16860/01/index.shtml.
    中央廣播網(2014年10月29日)。〈習近平會見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上網日期:2020年6月28日。取自:http://china.cnr.cn/news/201410/t20141029_516680218.shtml?fbclid=IwAR0U3D8wrfRXBpZ3RB1HQJ49u3rjZmZQg2htbIJu6c9wDZ7jX5WdMt2EoYg.
    中國電影家協會等(2018)。《2019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北京。
    毛澤東(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上網時間:2020年6月28日。引自: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4205.htm.
    王蒼宇(2016)。《CEPA簽訂與香港警匪電影變遷研究》。吉林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靜(2017)。《以公安黨建重塑警察形象對策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警務碩士論文。
    王耀煒(2011)。《中國大陸媒體管制與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毅弘(2015)。《軍隊形象塑建研究─以建軍九十週年電影《想飛》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史仁智(2004)。《警察形象關係管理力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士論文。
    安岳(2017年03月29日)。〈主旋律+商業大片:《非凡任務》的非凡任務〉。《中國藝術報》,藝術縱橫。上網日期:2020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29/c404004-29177409.html.
    成德柔(2016)。《從台灣電影製作環境看兩岸合製發展趨勢》。崑山科技大學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侃如譯(1997)。《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新北市:立緒出版社。
    朱俊霖(2018)。《新世紀以來大陸警匪片的類型化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2018
    余韜(2018)。〈博弈下的突圍—當下中國犯罪片的敘事分析〉,《當代電影》,2,53-56。北京: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宋曉寧(2015)。《我國警察形象建設研究-以東營市為例》。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視覺傳播藝術學會,新北市。
    李芬(2013)。《中國公安題材電視劇與美國犯罪劇之比較研究》。重慶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論文。
    李政亮(2017)。《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大銀幕裡外的中國野心與崛起》。台北:蔚藍文化出版。
    李異瑋(2011)。《電視社會新聞節目之敘事研究 以卜羅普為分析架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勝(2009)。《中國公安題材影視劇現狀研究與發展思考》。西北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碩士論文。
    李藝佳(2019)。新世紀以來內地犯罪題材電影心理敘事研究。西南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
    周光毅(2013)。《影視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呼和巴特爾(製片人)、曹寇(編劇)、楊瑾(導演)(2018)。《片警寶音》【電影】。(海寧藍色故鄉影業有限公司、內蒙古藍色故鄉影業有限公司)。
    尚潔(2017)。《1997-2017 香港警匪電影敘事和主題向度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
    昌晶(2009)。《論我國警察組織形象建設--從公眾角度探析》。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論文。
    林士杰(2016)。《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塑造人民警察形象的策略研究》。吉林農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碩士論文。
    林東泰(2015)。《敘事新聞與數位敘事》。台北:五南出版。
    林崇陽(2002)。《警察人員對警察品牌形象認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聖芸(2014)。《民眾對警察形象主觀認知調查與警察形象經營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武忞(2017年3月31日)。〈「非凡任務」:展現緝毒警的犧牲與偉大〉。《人民公安報》,第5版。
    邱幼媚(2006)。《基層員警對警察形象組成構面認知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邱雨森(2017)。《傳播學視角下警察執法權威形象重塑》。南京師範大學法律碩士論文。
    南方日報(2010年3月24日)。〈公職人員提心弔膽:上班時間還能上哪些網〉,上網日期:2020年6月28日。引自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0-03-24/564548.shtml.
    孫承健(2017)。〈中國主流商業電影的話語譜系及其構建——以「非凡任務」為例〉,《電影藝術》,3,50-82。北京:中國電影家協會。
    徐文建、韓仁生(2019)。〈不同群體視角中的警察形象〉。《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8)1,116-122。河南:河南警察學院。
    祝登峰(2018)。類型電影美學視域下的文化表達-以中國大陸犯罪電影為例。文學/新聞傳播碩士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翁浩浩、鄭劍(2013年1月11日)。〈浙江日報:110服務群眾滿意度95%〉,上網日期:2020年6月28日。取自: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2255711/n2255713/c3651447/content.html?fbclid=IwAR1IakMfjTpVGAzqmGmMyXH7iM7dRurghrlBDwSvTXklfLdNZxwdpJ6k268.
    耿夢瑤(2017)。新世紀內地犯罪題材電影研究。阜陽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
    郝玉佳(2018)。《2006-2017年中國內地犯罪片創作研究》。湖南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
    馬勇(2016)。公安題材影視作品的網絡傳播研究—以愛奇藝視頻網站為例。南京藝術學院電影學碩士論文。
    高宏存、牟曉春(2011)。〈文化輸出:文化大國崛起的主要姿態和應變策略〉。《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20-24。北京: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政協北京市委員會研究室。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12月31日。電影電子政務平台:電影片送審須知,上網日期:2020年6月1日。取自:http://dy.chinasarft.gov.cn/html/www/article/2015/014e6ba2d3d355a7402881a74df69fd7.html.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無日期。電影電子政務平台:國產片備案審批,上網日期:2020年6月1日。取自:http://dy.chinasarft.gov.cn/html/www/article/2010/0129dac77740005c4028811629da935f.html.
    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市:遠流出版。
    張楊思頡(2018)。常識與感性的變奏-1977-1980年間的中國驚險片、反特片和公安電影。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當現代文學碩士論文。
    張寧(2010)。〈公安電影、公安文化與人民警察職業教育〉,《電影評介》,24,13-18。貴州:電影評介雜誌社。
    張藝凡(2018)。《國產犯罪片敘事研究(2012-2017)》。西南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
    梁宏志(2000)。《國家與電影─台灣電影政策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婷婷(2018)。《中國電影的立法之路——從〈電影管理條例〉到〈電影產業促進法〉》。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畢然(2017)。《影視投資攝制項目和電影產業法律政策指引及案例解讀》。北京:法律出版社。
    莊文強(編劇)、麥兆輝、潘耀明(導演)(2017)。《非凡任務》【電影】。(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海寧君為天作影業有限公司、藍色星空影業有限公司等)。
    莫謹肇(2018)。公安文化傳播中的公安微電影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學碩士論文。
    許育嘉(2004)。《中共公安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欽(2013)。《老人多元影像之敘事分析:以1980年代至2000年代臺灣電影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博士論文。
    許智堯(2014)。《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之研究-以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魯萍(2007)。《在台播映的日本偶像劇類型與閱聽人解讀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宇(2018)。〈犯罪片的類型分析及其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當代電影》,2,47-52。北京: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陳季汝(2009)。《報紙與警察形象之塑造:以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岩(2018)。《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傅瑩貞(2019)。《中國大陸惠台三十一項措施之研究—以兩岸影視產業為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國家發展組碩士論文。
    陽海洪、馬一川(2018)。〈論《非凡任務》的敘事策略〉,《電影文學》15,90-92。吉林:長影集團。
    雲飛揚(2012)。〈商業視閾下的犯罪題材電影的現狀及類型化困境〉,《上海藝術評論》,3,39-41。上海: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出版。
    馮建三(1999)。〈巴黎、紐約、好萊塢─淺談電影「全球化」的過程與後果〉。《當代》,139,頁14-17。
    馮建三(2005)。〈論港台英韓法印電影產業對文化交流的啟示〉。載於單波、石義彬(主編),《跨文化傳播新論》(頁149-160)。武漢大學出版社。
    黃品儒(2013)。《中國電影產業與軟權力》。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建新、梁鳳英(製片人)、林超賢(導演、編劇)(2016)。《湄公河行動》【電影】。(博納影業集團、華夏電影、藍色星空影業等)。
    新浪新聞(2019年6月24日)。《電影〈少年的你〉疑似撤檔,原定6月27日上映》。取自:http://news.sina.com.cn/o/2019-06-24/doc-ihytcitk7336289.shtml.
    會跳舞的肥鶴。〈陳可辛:做電影不要太悲觀不要怕審核,」少年的你「給了我希望〉。上網日期:2019年12月14日。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881311478034146&wfr=spider&for=pc.
    楊心寧(2016)。《中國大陸影院經營與發展之法制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賈放(2006)。《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
    賈磊磊(2004)。〈影像媒體鑄造正義之劍「犯罪題材電視劇學術討論會」綜述〉,《藝術評論》,1,68-71。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
    鄒敦怜(2010)。《〈格林童話〉中的幫助者》。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豐楠(2017)。《兩岸諜戰電影的女性形象分析:以《藍色檔案》與《旗正飄飄》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晉妍(2016)。《林超賢警匪電影研究》。山西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
    熊英傑(2019)。《「替代性滿足」與當下犯罪類題材電影的觀影心理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學碩士論文。
    趙倩(2010)。《當代公安題材小說中的警察形象研究》。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
    劉立婷(2018)。《故事行銷觀點下的軍事傳播研究:以國軍形象劇〈最好的選擇〉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劉森堯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遠流出版。
    劉暢(2019)。《公安影視作品對警察形象的影響分析-以沈陽市城區居民為例》。北京外國語大學傳播學碩士論文。
    潘詩婷(2017)。《電視偶像劇職業類型再現與閱聽人職業認知及選擇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盤劍(2003)。〈商業與政治:中國電影意識形態表達方式的時代選擇〉,《北京電影學院學報》,4,8-14,23-103。北京:電影學院。
    鄧秋黃(2017)。《電影「湄公河行動」的傳播研究》。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
    繆金祥(2019)。〈論公安題材電影的紀實美學展現〉,《電影文學》,9,65-67。吉林:長影集團。
    薄一欣(2018)。〈理智與情感-從公安題材網絡電視劇看國家形象建構〉,《戲劇之家》,16,13-14。湖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鞠維光、白金(2017)。〈電影《非凡任務》的藝術風格〉,《電影文學》,21,104-105。吉林:長影集團。
    簡淳怡(2010)。《電視新聞神話之敘事分析—以馬英九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皮書課題組(2009年5月1日)。〈中國內地電影歷年總票房〉。上網日期:2020年6月28日。取自: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multimedia/ImageDetail?SiteID=14&type=Picture&ID=2564462&ContentType=MultimediaImageContentType&isHost=null&fbclid=IwAR1eC8eSWND32ZyfCU7ccnW_sFUrnuIx3G8iolOwGVR8fyO9tp9DqDNHuRI.
    騰訊新聞(2018年12月31日)。〈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 繼續改變中國面貌〉。上網日期:2020年6月28日。取自:https://news.qq.com/a/20181231/007711.htm.
    顧睿(2012)。《警察形象的媒介呈現--以2011年《人民日報》和《南方都市報》的報道為例》。安徽大學傳播學碩士論文。
    龔力(2020)。〈計量電影學視閾下的電影解讀-以影片《非凡任務》文本為例〉,《中國電影市場》,1,33-38。北京: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英文文獻】

    Althusser, Louis. (1970).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Downloaded at Louis Althusser Archive Website, downloaded at: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althusser/1970/ideology.htm
    Callanan, Valerie J. & Jared S. Rosenberger. (15 Feb, 2011). Media and public perceptions of the police: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rac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Policing and Society. Vol 21(2).
    Fredrickson, B. L. (2000, March 7). 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 Prevention & Treatment, 3, Article 00001a. Retrieved from http://journals.apa.org/prevention/volume3/ pre0030001a.html
    Hill, John. (1979). Ideology, Economy and the British Cinema, in Hill ed. Ideology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M. Barrett. London : Croom Helm, 1979, p. 537-541.
    Juliano, Terry. (2017). Hero or Villain? Portrayal of Police Officers in the News Media. In La Salle University Digital Commons. " Downloaded at: http://digitalcommons.lasalle.edu/undergraduateresearch/18.
    Lopez, R., and Johnson, T. (2017/8/1). Movies, TV shows Evolve to reflect a changing, more complex view of police. Variety, Retrieved from https://variety.com/2017/film/features/police-in-movies-tv-shows-1202511299/
    North, C. D. (2007) .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794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41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153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801.pdf13112KbAdobe PDF224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