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0080
|
Title: | 憲法變遷與臺灣社會之國家認同 Constitutional Chan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 Society |
Authors: | 呂英華 Lu, Ying-Hua |
Contributors: | 楊日青 Yang, James Jih-ching 呂英華 Lu, Ying-Hua |
Keywords: | 憲法變遷 國家認同 Constitutional Change National Identity |
Date: | 2014 |
Issue Date: | 2020-06-02 11:12:59 (UTC+8) |
Abstract: | 臺灣政治發展的過程中,國家認同是個複雜而影響深遠的議題,往往很容易引起社會的分歧與對立;而憲法變遷的過程每每反映著彼時包括國家認同在內的社會脈動,亦即,臺灣社會國家認同問題已和憲法變遷產生了有機連結,本文從制憲論、修憲論及行憲論三條主要軸線,探討臺灣社會國家認同問題,有其特具的視角與用心。 本文採用新制度主義的研究途徑,並以文獻探討法與歷史研究法進行研究,試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一)臺灣社會國家認同的具體內涵為何?各種認同內涵在臺灣的型塑過程為何? (二)制憲論的國家認同意涵為何?從制憲論在臺灣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制憲論有何侷限與展望? (三)修憲論的國家認同意涵為何?七次修憲後憲法上的國家認同圖像為何?修憲論存在怎樣的侷限與展望? (四)行憲論的國家認同意涵為何?行憲之論與行憲方式為何?行憲論存在怎樣的侷限與展望? 本文研究發現,在臺灣政治遞嬗的過程中,國家機器在不同時期,均有計畫地透過政治社會化過程,引導人民的國家認同方向,造成不同族群間的紛歧與衝突。制憲論以臺灣民族主義為號召,取得獨立運動所需的能動性,但在不同族群間欠缺調和的可能性,且在國際間存在著難以突破的困境。修憲論中之不改變國家定位的主張,較能兼顧法統的延續,並回應本土化的需求;但修憲論中欲持「制憲修憲相對化理論」,以證成七次修憲後的臺灣已成一新的國家,則存在理論上的盲點。行憲論者所呼籲之遵憲守憲,以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觀,強調對於憲政制度的認同,為藍綠陣營原本南轅北轍的認同觀,在某些歷史節點出現了難得的交疊共識。以臺灣一直以來平穩的自由民主發展,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應是較為穩健的方向。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national identity is a complicated issue tha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society and often causes social cleavage and conflict. The process of constitutional change often reflects various problems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includ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other words, an organic connection has been created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constitutional change. This study possessing a special perspective discusses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issue with the following axes: what are the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new constitution movement, constitution amendment and constitution implementation. Applying new institutionalism research approach,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y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trying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How those various identities are shaped in Taiwan? What cont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does the new constitution movement possess? Could any limitation and prospect be identifi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onstitution movement in Taiwan? What identities does constitution amendment base on? What image of national identity was shaped after the seventh amendment? Are there any limitation and prospect discovered after the seventh amendment? What cont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does constitution implementation possess? What is the opinion of those who advocate observance of the Constitution? What ways dose constitution implementation use to achieve their goal? What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ccurred in constitution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has discovered that state apparatus intends to guide people develop their specific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during Taiwan’s every period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cleavage and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 Taiwan nationalism as its appeal, new constitution movement gains the energy needed for 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However, new constitution movement lacks of reconciling ability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has the existing dilemma amo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Compared to new constitution movement, those who advocate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but not changing Taiwan’s statehood, which is able to comply with law and response the need for localization. However, there is a theoretical blind spot among people who advocate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They indicate that Taiwan has become a new country after the seventh amendment. Base o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liberalism, those who advocates abiding by the constitution emphasizes the agreement to constitutional order. DPP and KMT hold very different views on national identity but came to an agreement at some events in the history. Considering Taiwan’s steady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liberalism should be a more st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
Reference: | 一、中文 C. Geoffroy著,黃發典譯,1997,《臺灣獨立運動》,臺北:前衛出版社。 Lane, Jan-Erik, and Svante Ersson著,何景榮譯,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臺北:韋伯文化。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甫昌,2008,〈族群議題在臺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5(2):89-140。 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出版,頁249-274。 王泰升,2003,〈臺灣的憲法故事:從「舊日本」與「舊中國」蛻變而成「新臺灣」〉,《臺大法學論叢》32(1):1-48。 王曾才,1994,〈中國的國家認同與現代化〉,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臺北:中研院近代所出版,頁201-215。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美國:蓬島文化。 史明,2001,《台灣民族主義與臺灣獨立革命》,臺北:前衛出版社。 石之瑜,1993,《當代臺灣的中國意識-對集體認同的反思》,臺北:正中書局。 朱浤源,1988,〈從民族到國家-論Nation意義的蛻變〉,《中山社會科學譯粹》3(1):118-132。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83-121。 江宜樺,1998,〈當前臺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9:163-229。 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宜樺,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收錄於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出版社。 江啟臣,2006,〈「一個中國」與中華民國的法律地位〉,《臺灣國際法季刊》3(3):133-160。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頁27-51。 吳乃德,1993,〈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臺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4:33-61。 吳乃德,1996,〈民族認同衝突和民主憲政鞏固〉,臺灣政治學會第三屆年會學術研討會。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臺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臺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5-39。 吳乃德,1996,〈國家認同政治支持:民進黨的理解和誤解〉,《民眾日報》,1996年8月13日至15日。 吳玉山,1988,〈現代化理論vs.政權穩定論: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前景〉,《政治科學論叢》9:443-463。 吳由美,2005,〈臺灣國家認同論述的發展:政治理論的反思〉,《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3(2):頁1-56。 吳安家,1996,《臺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永業出版社。 吳東野,1996,〈「半總統制」之探討〉,《美歐月刊》11(1):72-85。 吳錦發,1992,〈為「原住民文學專輯」說幾句話〉,《文學臺灣》4:9-10。 呂英華,2008,〈國家認同與臺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2004年總統選舉的比較觀察〉,《警學叢刊》38(5):197-215。 呂英華,2014,〈社會科學中關於「概念」的測量-以國家認同概念的測量為例〉,《競爭力評論》17:19-44。 李壬癸,2011,《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前衛出版社。 李世宏,2009,《從建構主義探討臺灣國家認同的變遷》,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正修,2014,〈修憲不如行憲〉,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國安(評) 103-058 號。 李念祖,1993,〈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三項基本憲法問題〉,《理論與政策》7(2):112-125。 李念祖,2008,《憲法案例Ⅱ(上)-人權保障的程序》,臺北:三民書局。 李俊俋,2007,〈臺灣憲政改造的歷程與未來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40:53-58。 李建良,2001,〈析論一九九九年憲法增修條文之憲法爭議〉,《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1):31-67。 李建良,2007,〈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法制詮要與法理探索:兼論臺灣人國籍的起承斷續問題〉,《臺大法學論叢》36(4):1-60。 李建良,2007,〈面對中華民國憲法-思索臺灣憲改之路〉,收錄於湯德宗、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出版。 李炳南、曾建元,2002,〈第五、六次修憲國會制度改革相關議題之政治邏輯與法理分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1):111-173。 李喬,1993,〈臺灣(國家)的認同結構〉,收錄於李鴻禧等著《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頁201-221。 李喬,1994,〈「臺灣民族主義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施正鋒編《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李憲榮,2006,〈制定臺灣新憲法的必要性〉,《臺灣民主季刊》3(1):1-26。 李鴻禧,1992,〈雷震之憲法學者像素描〉,收錄於澄社主編,《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臺北:自立晚報社出版。 李鴻禧,1997,〈改造憲政體制之若干憲法學見解〉,收錄於李鴻禧著,《憲法與憲政》,臺北:植根雜誌。 杜正勝,1999,〈「兩國論」築你我的夢〉,《新世紀智庫論壇》7:13-15。 周育仁,2000,〈與其修憲不如行憲〉,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專論》,憲政(專)089-011號。 周育仁,2012,〈憲政主義與臺灣民主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專論》,憲政(研) 101-003 號。 周育仁,2014,〈修憲時刻已浮現?〉,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憲政(評) 103-039 號。 周陽山,2001,〈半總統制的考驗:臺灣的政黨政治與權力運作〉,《華岡社科學報》15:15-22。 周鴻昌,2011,《從中華民國憲法論兩岸政治定位》,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臺北:財團法人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編著,2005,《憲法─權力分立》,臺北:新學林出版公司。 林文程,1999,〈展望新世紀的臺灣外交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7:19-22。 林文程及林正義,2006,〈臺灣修憲與美中臺三角關係〉,《臺灣民主季刊》3(4):125-163。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臺北:臺灣書局。 林正義,2009,〈臺灣防衛性公投與美國對臺政策調整〉,《歐美研究》39(2):333-388。 林紀東,1994,《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 林瑞明,1993,〈臺灣文學研究與國家認同〉,收錄於李鴻禧等著,《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基金會,頁79-95。 林蔭庭,1998,《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臺北:天下文化。 法治斌、董保城,2002,《中華民國憲法》,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法治斌、董保城,2005,《憲法新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邱騰緯,2010,〈蔣經國與政治本土化〉,《人文與社會學報》2(5):81-121。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姚中原,2003,〈臺灣未來修改憲法界限的理論探討〉,《國家發展研究》2(2):67-105。 施正峰,2001,〈臺灣人的國家認同〉,收錄於臺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頁145-179。 施正鋒,1995,《臺灣憲政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1998,《當代政治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4,〈臺灣人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臺灣民主季刊》1(1):185-192。 施明德,2011,〈謎樣的總統候選人〉,蘋果日報,2011年4月18日,論壇版。 施燕華,2004,〈淺談中美建交公報的翻譯〉,《海峽評論》168:40-42。 紀舜傑,2006,〈美國國家認同的新實驗〉,《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3):73-90。 胡至沛,2001,〈新制度主義的檢視與反思〉,《中國行政評論》11(1):145-162。 胡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中國論壇》15(12)。 胡佛,1998,〈論回歸憲法與強人政治〉,收錄氏著,《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臺北:三民書局,頁249-269。 胡適,1959,〈容忍與自由〉,《自由中國》20(6):7-8。 胡聲平,2015,《中國對外政策─從江澤民到習進平》,臺北:致知學術出版。 范泓,2013,《民主的銅像:雷震傳》,臺北:獨立作家出版。 茅家琦,2003,《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臺北:商務印書館。 郁慕明,〈他們是國軍非台軍〉,聯合報,2011年6月9日。 徐火炎,2005,〈公民投票-臺灣國家認同的新動力〉,《臺灣民主季刊》,2(1):52。 徐正戎,1995,〈法國第五共和總統權限之剖析及其演變〉,《法學論叢》40(2):93-108。 徐正戎,2000,〈「左右共治」—「雙首長制」之宿命?〉,《政策月刊》59:8-12。 徐永明、范雲,2001,〈「學做」臺灣人:政治學習與臺灣認同的變遷軌跡,1986~1996〉,《臺灣政治學刊》,5:3-63。 徐博東、郭慶全編著,2011,《近十年來民進黨大陸政策大事記》,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翁衍慶,2012,《林彪的忠與逆─九一三事件重探》,臺北:新銳文創出版社。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書局。 馬起華,1983,《憲法導論》,臺北:漢苑出版社。 高朗,2005,〈馬英九:二○○八執政國會多數黨組閣;多數組閣,願行憲何必修憲〉,聯合報,2005年10月26日,A15版。 高輝,2012,〈我國憲法中的兩岸關係-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展望與探索》10(5):1-4。 張文貞,2006,〈憲政改造的方式與程序〉,收錄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憲改方向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台麟,1995,《法國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2:148-151。 張壯熙,1996,〈法國「左右共治」經驗的啟示〉,《問題與研究》35(1):73-86。 張亞中,2002,《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張亞中,2010,《兩岸政治定位探索》,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兩岸統合會出版。 張亞中,2010,《統合方略》,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兩岸統合會出版。 張忠棟,1998,《自由主義人物》,臺北:允晨文化。 張怡菁,2007,〈臺海危機中中共對臺軍經封鎖之國際法理研究〉,《展望與探索》5(2):40-59。 張炎憲,1994,〈評論陳芳明「殖民地革命與臺灣民族論」〉,收錄於施正鋒編,《臺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頁317-320。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頁233-278。 張嘉尹,2000,〈臺灣化的中華民國〉,收錄於黃昭元等編,《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台北:新學林圖書公司,頁75-105。 張嘉尹,2006,〈臺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臺灣民主季刊》3(3):129-164。 張嘉尹,2006,〈憲改與國家認同的統獨爭議〉,收錄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憲改方向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55-71。 張嘉尹,2008,〈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臺灣的憲政改革〉,《中研院法學期刊》2:109-166。 許世楷,1964,〈臺灣人意識的形成〉,《臺灣青年》,(東京:臺灣獨立建國聯盟)39:31-37。 許志雄,2000,〈政黨輪替在我國憲政發展上的意義〉,《新世紀智庫論壇》10:37-38。 許志雄,2000,〈憲法變遷〉,《法政學報》11:1-56。 許志雄,2000,《制憲權的法理》,臺北:元照出版社。 許志雄,2008,《憲法知多少-新時代‧新思維》,臺北:元照出版社。 許宗力,1882,〈憲法修改界限的理論(上)〉,《憲政時代》7(3):35-52。 許宗力,1981,《憲法修改界限論》,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許信良總統選舉後援會出版。 許慶雄,1999,《臺灣建國的理論基礎》,臺灣共和國申請加入聯合國行動聯盟出版。 許慶雄,2001,《中華民國如何成為國家》,臺北:前衛出版社。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郭銘松,2000,〈從現代國家的憲法功能論國民資格與特殊兩國論入憲的意義及其策略選擇-地理空間劃分與集體身分認同形塑的辯證〉,《律師雜誌》245:14-48。 陳孔立,2001,〈臺灣「去中國化」的文化動向〉,收錄於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研究中心。 陳世岳,1999,《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世岳,2009,《憲政發展與人權對話》,高雄:麗文文化事業。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文化。 陳芳明,1994,〈殖民地革命與臺灣民族論〉,收錄於施正鋒編,《臺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87-320。 陳映真,1988,〈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收錄於施敏輝主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映真,1995,〈臺獨批判的若干理論問題:對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之回應〉,《海峽評論》52:30-38。 陳昭瑛,1995a,〈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6-43。 陳昭瑛,1995b,〈追尋臺灣人的定義:敬答廖朝陽、張國慶兩位先生〉,《中外文學》23(11):136-140。 陳昭瑛,1995c,〈發現臺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中外文學》24(4):77-93。 陳英鈐,2000,〈從法的觀點論「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收錄於許宗力主編,《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頁41-71。 陳荔彤,2000,〈中華民國之憲政成長與一個中國原則〉,《全國律師》4(8):62-68。 陳荔彤,2004,〈臺灣已非中國的一部分〉,收錄於氏著《臺灣主體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頁9-38。 陳培豐,2011,〈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18(4):109-164。 陳陸輝、周應龍,2004,〈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35(2):143-186。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兩岸關係與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認同、利益、威脅與選民投票取向〉,《選舉研究》16(2):1-22。 陳朝建,2005,〈催生二OO六年新憲法的模式〉,《國家政策季刊》4(2):頁129-148。 陳隆志,1993,《臺灣的獨立與建國》,臺北:月旦出版社。 陳隆志,1999,〈臺灣的國際法地位〉,《新世紀智庫論壇》7:4-12。 陳隆志,2007,〈臺灣地位未定論的由來〉,《新世紀智庫論壇》39:146。 陳慈陽,1995,〈論憲法核心部分理論之實證化及其難題(上)〉,《中興法學》39:27-83。 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三民書局。 陳新民主撰,《1990年~2000年臺灣修憲紀實:十年憲政發展之見證》,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滄海,1995,《憲法與政治的解析》,臺北:幼獅。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20。 陳義彥主編,2014,《政治學:POLITICS》,臺北:五南圖書公司出版。 陳鳳馨,1993,〈江丙坤:兩岸是兩個主權國家,強調我國政策為「以一個中國為指向的階段性兩個中國」〉,聯合報,1993年11月22日,第1版。 陳鳳馨,1993,〈江澤民:一個中國前提下兩岸可採任何形式談判,聲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報,1993年11月22日,第1版。 陳錫蕃,2005,〈High Commission〉,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國安(評)094-230號。 彭明敏、黃昭堂著,蔡秋雄譯,1995,《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臺北:玉山社。 游盈隆,1996,〈臺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臺灣政治學刊》,1:41-84。 隋杜卿,1997,〈「凍省」修憲之憲政評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5(2):197-260。 隋杜卿,2004,〈「新憲三部曲」VS「公投制新憲」〉,《國家政策季刊》93(春):頁2。 隋杜卿,2004,〈不要「濫用」中華民國憲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憲政(評)092-208號。 雲程,2007,《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臺灣》,臺北:憧藝企業有限公司出版。 黃克武,2013,〈一位「保守的自由主義者」:胡適與《文星》雜誌〉,收錄於潘光哲主編,《胡適與現代中國的理想追尋》,臺北:秀威資訊,。 黃昭元,2000,〈兩國論的憲法分析-憲法解釋的挑戰與突破〉,收錄於許宗力主編,《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頁3-37。 黃昭宏,2002,〈由政治觀點論本土化〉,《新使者雜誌》68:15-16。 黃昭堂,1994,〈戰後臺灣獨立運動與臺灣民族主義的發展〉,收錄於施正鋒主編《臺灣民族主義2》,臺北:前衛出版社,頁195-236。 黃昭堂,1998,《黃昭堂獨立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昭堂,1998,《臺灣那想那利斯文》,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昭堂,2003,《臺灣新生國家理論》,臺北:現代文化基金會。 黃昭堂,2008,《確立臺灣的國家主權-由事實上的國家到法理上的國家》,臺北:現代文化基金會。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爾旋,2004,〈建構臺灣正常國家的憲法變遷途徑〉,《共和國》34:6-14。 黃範宣,1994,《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文鶴出版社。 黃錦堂,2007,〈論當前的行憲政策與憲法解釋〉收錄於湯德宗、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黃馨慧,2005,〈從後殖民理論觀點探討中國與臺灣之文化認同〉,《政治學學報》4:237-256。 新華社,2002,〈危險的挑釁—評陳水扁的分裂言論〉,新華社,2002年8月6日。 楊日青,2006,〈憲改之困境與出路〉,《臺灣民主季刊》3(4):103-124。 楊日青,2006,《中華民國憲法要義》,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楊泰順,2000,〈美國人認同的形成〉,《美歐季刊》14(2):205-228。 楊泰順,2005,〈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形似獨立的兩個糾結議題〉,《臺灣民主季刊》2(3):1-31。 楊富順,2001,〈國家認同多重面向之分析〉,《中山學報》22:頁175-191。 葉定國,2004,〈文化、認同與國家安全〉,《遠景季刊》5(1):125-156。 葉俊榮,2002,〈憲政的上升或沉淪:六度修憲後的定位與走向〉,《政大法學評論》69:29-79。 葉俊榮,2006,〈從全球憲法變遷的趨勢看臺灣憲政改造的定位〉,收錄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憲改方向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1-14。。 葛永光主編,2008,《蔣經國先生與臺灣民主發展—紀念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幼獅。 董保城,1991,〈修憲界限之探討〉,《憲政時代》,17(2):19-32。 董翔飛,2003,《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三民書局。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象出版有限公司。 雷震,2003,〈「雷案」真是一個「法律問題」嗎?〉,見氏著《新黨運動黑皮書》,台北:遠流出版社。 廖文毅,1956,《臺灣民本主義》,東京:臺灣民報社。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 臺灣日報,2002,〈黨外運動與臺灣民主化〉,臺灣日報,2002年12月15日,第5版。 劉文斌,2004,《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文斌,2005,〈臺灣國家認同的「拉動」與「純化」〉,《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3(2):57-85。 劉阿榮,2003,〈承傳與斷裂:臺灣國族認同的轉化〉,《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8:39-63。 劉義周,1997,〈政治學概念測量的困難:政黨認同的實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主辦「政治學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 劉義周,1998,〈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一個新的測量方式〉,發表於中國政治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劉慶瑞,1989,《中華民國憲法要義》,臺北:自行出刊。 蔡宗珍,1997,〈國民主權於憲政國家之理論結構〉,《月旦法學雜誌》20:30-39。 蔡宗珍,1997,〈從制憲力之法理論憲法之制定與修改〉,《法政學報》7:109-133。 蔡政修,2006,〈從臺灣的公投、新憲議題看美國小布希政府的兩岸政策調整〉,《問題與研究》45(1):107-136。 蔡相廷,2000,〈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19-76。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8:頁78。 蔡英文,2014,〈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蘋果日報,2014年5月26日,論壇版。 蔡瑋,1996,〈第三次臺海危機:美國、臺灣、中共的三角互動〉,《東亞季刊》27(6):30-47。 盧部信喜著,李鴻禧譯,1995,《憲法》,臺北:月旦出版社。 蕭高彥,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6:1-27。 蕭高彥,2004,〈國族民主在臺灣:一個政治理論的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1:1-33。 蕭高彥,2005,〈「合憲性修憲」與「準制憲」:從政治理論看未來修憲的程序正義〉,發表於「憲政回顧與憲法修改圓桌討論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2005年3月12日。 蕭萬長,〈本土化、民主化與全球化—臺灣政策動向〉,聯合報2003年3月29日「探索中國‧前瞻臺灣」論壇。 戴國煇,1987,《臺灣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薛化元,1989,《一九四九年以後張君勱言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臺北:稻鄉出版社。 薛化元,2002,〈雷震的「國家統治機構」改革主張〉,《二十一世紀》69:66-70。 薛化元,2005,〈戰後臺灣修憲、制憲爭議與國家認同:一個歷史的探討〉,收錄於群策會《臺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 謝政道,2001,《中華民國修憲史》,臺北:揚智出版社。 薩孟武,1993,,《中國憲法新論》,臺北:三民書局。 顏建發,1999,〈從「兩國論」風波看兩岸關係的限度與出路〉,《新世紀智庫論壇》7:26。 顏厥安,2000,〈自由主義與國家認同-以一個理論問題懷念張忠棟老師〉,《當代》157:88-99。 顏厥安,2004,〈憲政體制與語言的困境〉,《當代雜誌》201:頁61以下。 蘇子喬,2007,《我國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06)-歷史制度論的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蘇永欽,1994,〈自我表白重於外交突破〉,收錄於氏著《走向憲政主義》,臺北:月旦出版社。 蘇永欽,2002,《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蘇永欽,2004,〈分裂國家的主權和公投問題〉,《法令月刊》55(1):4。 蘇永欽,2004,〈臺灣不需要制憲〉,《法令月刊》8(4):4。 蘇進強,1999,〈「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大戰略觀察-建立國家主體性打破中國對臺動武之正當性〉,《新世紀智庫論壇》7:17-18。 行政院新聞局印,《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二年言論集》。 行政院新聞局印,《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年言論集》。 行政院新聞局印,《蔣總統經國先生六十七年言論集》。 行政院新聞局印,《蔣總統經國先生六十九年言論集》。
二、英文 Anthony D. Smith,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as Vegas: University of Nevada. Anthony Downs,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 Row. Charles Taylor, 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rles Taylor, 1994,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Multiculturalism: Examing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by Amy Gut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lin Brock & Witold Tulasiewicz, 1994,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Editors’ Introduction”, in Cultural Identity and Educational Policy , edited by Colin Brock & Witold Tulasiewicz. Australia: Croom Helm. D. O. Sears, 1993, Symbolic Politics: A Socio-Psychological Theory. In Exploration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edited by S. Iyengar &W. J. McGuire . Durham, N. C.: Duke University Press. 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 1969, Children in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 Y.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David Sanders, 2002 , “Behaviouralism,” in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edited by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Earl Babbi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Calif.:Wadsworth Pub. Edwin A. Winckler, 1994, “Culture Policy on Postwar Taiwan.” in Culture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edited by Stevan Harrell & Huang Chun-Chieh.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Gabriel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ohn Gary, 1989, Liberalism.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ans Kohn, 1957, American Nationalism: an Interpretive Essay.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 I-chou Liu and Szu-Yin Ho, 1999, “The Taiwanese/ Chinese Identity of the Taiwan People.” Issues and Studies 35(3):1-34. J. G. Starke, 1989.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10th ed. London: Butterworths. Jacques deLisle, 2000,“The Chinese Puzzle of Taiwan’s Status.”Orbis, 44(1):35-62. Jacques deLisle, 2004,“Reforming/Replacing the ROC Constitution: Implications for Taiwan’s State (-Like) Status and US Policy.”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http://www.wilsoncenter.org/topics/pubs/No125.pdf. Jürgen Habermas, 1994,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in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In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ürgen Habermas,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Jürgen Habermas, 1994,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in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In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nneth P. Langton,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uis Henkin, Richard C. Pugh, Oscar Schachten, and Hans Smit, 1987,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2nd ed. St. Paul, Minnesota: West Publishing Co. Lucian W. Pye, 1963, Personality, Nation Buildi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lcolm N. Shaw, 2003, International Law. 5th ed.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ad G. H., 1962, Mind, Self, &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rray Forsyth, 1987, “State.” in The Blackwell Encyclopaedia of Political Though, edited by David Miller et al. Oxford: Blackwell. P. A. Hall & R. C.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XLIV: 936-957. Pamela Johnston Conover, 1984, ”The Influence of Group Identification on Political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46:761. Richard Bellamy and Dario Castiglione, 1996, “Introduction: Constitutions and Politics.” in Constitutionalism in Transformation: European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Richard Bellamy and Dario Castiglion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Richard Jenkins, 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ress. Richard W. Scott, 2001,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 Thousand Oak: Sage Publication. Ross Poole, 1999, Nation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Sameul P. Huntington, 1975,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Macropolitical Theory, edited by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Addin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Samuel P. 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Steven E. Philips, 2003.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Independence: The Taiwanese Encounter Nationalist China, 1945-1950.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uart Hall, 1996, “Who needs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edited by Stuart Hall and Pual du Ga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Thomas B. Gold, 1994, “Civil Society and Taiwan’s Quest for Identity.” in Culture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edited by Stevan Harrell & Huang Chun-Chieh.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Vivien Lowndes, 2002, “Institutionalism,” in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edited by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三、網站 〈【華山論劍】 凍結台獨黨綱?真是奇談怪論〉,小英教育基金會-想想,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601. 〈40位民進黨代表連署凍結臺獨黨綱〉,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article/271802 〈三、臺灣前途決議文〉,民主進步黨,https://www.dpp.org.tw/upload/download/%E9%BB%A8%E7%B6%B1.pdf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摘要〉,行政院主計處,https://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352913302353.pdf 〈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投票結果〉,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s://web.cec.gov.tw/referendum/cms/p_result 〈南島語族族群簡介〉,行政院臺灣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49744114ECE41D1F。 〈第09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候選人得票數〉,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www.zytzb.cn/zytzbwz/theory/lishi/lishi109.htm 〈第13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s://db.cec.gov.tw/histQuery.jsp?voteCode=20120101P1A1&qryType=ctks 〈貳、黨綱〉,民主進步黨,https://www.dpp.org.tw/upload/download/%E9%BB%A8%E7%B6%B1.pdf TVBS NEWS,2009,〈陳水扁跨海提告,美軍事法院駁回拒審〉,TVBS NEWS,2009年10月8日,https://news.tvbs.com.tw/entry/146551 中央選舉委員會,2012,〈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 政黨得票數〉。http://vote2012.cec.gov.tw/zh_TW/T4/n000000000000000.html。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2004,〈中臺辦、國臺辦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嚴正聲明〉,華夏經緯網,2004年5月17日,http://big5.huaxia.com/xw/dl/00202867.html。 中國國民黨,2014,〈修憲應先凝聚全國共識〉,2014年5月16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新聞稿。http://www.kmt.org.tw/page.aspx?id=32&aid=28701。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受權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全文(五一七聲明)〉,https://www.mac.gov.tw/cp.aspx?n=C66FA6542738574B&s=1A508CE6DE771BFB。 中華民國外交部《開羅宣言的國際法意義文宣摺頁》http://www.mofa.gov.tw/Official/Home/TopicsUnitVideoPage/681a13a6-2355-45ab-8120-d458118c0078?TopicsUnitLinkId=7fca15bc-f313-4382-a471-bb15fc50070c。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民眾對「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看法(民國88年7月10日~9月15日)。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5885&ctNode=6146&mp=1。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1697&ctNode=6232&mp=1。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資料http://www.mac.gov.tw/mp.asp?mp=1。 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以視訊直播方式於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第二十九屆年會中致詞〉,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1311&rmid=514。 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就職演說〉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images/PresidentOffice/AboutPresident/pdf/sectionone.pdf。 中華民國總統府〈李總統登輝先生大事年表〉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74。 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府副秘書長兼發言人戴瑞明記者例行會〉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3796&rmid=514。 中華民國總統府《102年10年25日馬英九出席臺灣光復68週年紀念大會暨頒獎典禮》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86&itemid=31094&rmid=3733。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頁《憲法簡介》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58。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陳總統水扁先生大事年表》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75。 民主進步黨網站所載本黨法規-黨綱http://www.dpp.org.tw/upload/history/20100604120114_link.pdf。 李鵬,1996,〈完成統一祖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在江澤民主席《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臺灣網,http://speech.lib.taiwan.cn/lipeng1/201111/t20111121_2162557.htm。 東森新聞雲,2014,〈蘇貞昌:學運啟動憲改 修憲「是時候了」!〉,2014年5月19日,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519/358665.htm。 金恆煒,2002,〈林正義與林毅夫〉,(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44055)。 美國在臺協會,〈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公報 (上海公報) - 1972〉,美國在臺協會網站http://www.ait.org.tw/zh/us-joint-communique-1972.html。 美國在臺協會,〈臺灣關係法〉,美國在臺協會網站http://www.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 美麗島電子報,2012,〈郭正亮:不承認憲法的政黨,不可能穩住大局〉,美麗島電子報2012年1月27日,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21367。 桂宏誠,2007,〈威權保臺的「轉型正義」〉,《國政評論》(內政(評)096-011號),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6/IA-C-096-011.htm。 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網站(鯨魚網站)刊載《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http://www.hi-on.org.tw/ad/peng_0707_rt.html。 國立政治大學雷震研究中心-雷震紀念館學術研討網-檔案選粹-救亡圖存獻議(一)(二) http://leichen.nccu.edu.tw:1688/05files-1.html。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7。 陳宗逸,2005,〈憲法一中火紅話題讓人臉綠〉,新臺灣新聞周刊2005年2月3日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1321。 陳雲林,1997,〈陳雲林主任强調要繼續深入全面貫徹江澤民主席的八項主張〉,中國臺灣網,http://speech.lib.taiwan.cn/chenyunlin/201111/t20111121_2163638.htm。 陳儀深,2004,〈修憲制憲難題〉,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53678。 傅建中,〈華府看天下-美中建交 保密差點破功〉,中時電子報,2013年5月3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503000977-260109。 曾建元,2007,《戰後臺灣憲法簡史1947-2007》,刊載於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網站(鯨魚網站)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74090。 隋杜卿,2006,〈遵憲 行憲 不修憲〉,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專論」,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5/CL-C-095-082.htm 黃大洲,2001,〈論本土化的真諦〉,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0/IA-R-090-017.htm。 楊日青,2002,〈與其修改憲法不如務實行憲〉,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專論」,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C-091-492.htm。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網站《對臺灣新時局的建言》http://www.pct.org.tw/ab_doc.aspx?DocID=112。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網站刊載《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http://www.laijohn.com/PCT/Statements/1971-fate.htm。 臺灣維新影子政府,2011,〈謝長廷:用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穩定兩岸關係〉,臺灣維新影子政府2011年1月10日,http://www.shadowgov.tw/44460_0_is.htm。 臺灣維新影子政府,2011,〈謝長廷:建立國內重疊共識,改革憲法一中〉,臺灣維新影子政府2011年1月11日,http://www.shadowgov.tw/44525_0_is.htm。 鄭南榕,1987,〈臺灣應該獨立〉,《新臺灣新聞周刊》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1964。
四、報紙 人民日報,1999,〈一個中國原則的挑釁者—一評李登輝及其「兩國論」〉,《人民日報》, 9 月7日。http://www.people.com.cn/item/taiwai/199909/06/90701.html。 中國時報,〈無黨籍人士昨集會發表六項共同主張依據憲政精神制定國家基本法〉, 1982年9月29日,第2版。 文崇一等(16人),1992,〈修憲前夕我們對憲政體制與權力之爭的看法〉,聯合報,1992年3月28日,第2、3版。 王景泓,1991,〈不解決也是解決的方法之一-美並無支持統一或臺獨政策〉,經濟日報,1991年10月20日,第2版。 自由時報,2011年6月9日,第A1版。 自由時報,2011年6月9日,第A3版。 自由時報,2014,〈回應社會進步空間 蘇貞昌提七大憲改主張〉,2014年5月16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09057。 自由時報,2014,〈回應社會進步空間 蘇貞昌提七大憲改主張〉,2014年5月16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09057。 自由時報,2014,〈蘇貞昌:修憲不動總綱避爭議〉,2014年5月21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13189。 聯合晚報,〈扁:可能凍結憲法改採新憲〉,2006年11月2日,2版。 聯合晚報,〈扁:該認真思考、處理領土問題了〉,2006年9月24日,第3版。 聯合晚報,〈扁向中間靠 安老美的心〉,2000年1月30日,第2版。 聯合晚報,〈扁重申新憲無關統獨〉,2004年6月16日,4版。 聯合晚報,2000年1月30日,第1版。 聯合晚報,2006,〈扁:該認真思考、處理領土問題了〉,2006年9月24日,3版。 聯合晚報,2012,〈謝談兩岸主張:依憲法回應一中問題〉,2012年10月1日,A2版。 聯合報,〈民進黨:新憲不會更改國號〉,2003年10月1日,第A3版。 聯合報,〈民進黨憲改,不碰主權議題〉,2006年4月19日,A10版。 聯合報,〈我們何以主張召開國是會議〉,1959年3月26日,第1版(社論)。 聯合報,〈扁:2006催生臺灣新憲法〉,2003年9月29日,第A1版。 聯合報,〈扁:宋反公投入憲 交換訪中〉,2005年5月9日,A1版。 聯合報,〈扁:明年新憲公投 不是不可能〉,2006年3月5日,第A1版。 聯合報,〈扁:催生新憲…無不可能的事〉,2006年3月15日,第A2版。 聯合報,〈扁:新憲難跨立院門檻…推動公投〉,2003年11月1日,第A4版。 聯合報,〈扁:憲改絕不是獨立時間表〉,2004年4月1日,A4版。 聯合報,〈扁:雖然無奈,但修憲是必走的路〉,2004年6月10日,A4版。 聯合報,〈扁新憲 屬「修」憲範圍 具「制」憲精神〉,2003年10月1日,第A2版。 聯合報,〈華府緊繃神經 暫時可以放鬆〉,2004年5月21日,A6版。 聯合報,〈華郵:扁將採強硬路線推動台獨〉,2004年3月30日,3版。 聯合報,1999,〈人民日報 再批兩國論〉,1999年09月07日,13版。 聯合報,2003年10月1日,第A3版。 聯合報,2004,〈中共重要智囊許世銓:制憲變更領土就是台獨〉,2004年05月18日,A4版。 聯合報,2005,〈扁宋會 十點聯合聲明〉,2005年2月25日,A3版。 聯合報,2005,〈香花臭屎:謝長廷路線不同於陳水扁路線?〉,2005年1月27日,A2版。 聯合報,2011年6月10日,第A3版。 聯合報,2011年6月8日,第A4版。 聯合報,2012,〈籲馬辭黨主席,專心當「行憲的總統」〉,2012年7月6日,A5版。 聯合報,2014,〈丟給街頭決策?總統:絕對深思熟慮〉,2014年5月20日,A3版。 聯合報,2014,〈修憲時刻難得,朝野好好珍惜〉,2014年5月31日,觀察站。 聯合新聞網,2014,〈臺獨騙選票 前立委陳昭南:看不下去〉,2014年6月9日,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749994.shtml。 薛化元,〈雷震的中華臺灣〉,自由時報,2006年3月11日(自由廣場)。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61418。 蘋果日報,〈阿扁的憲政巧門〉,2006年10月18日「論壇」。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061018/2962607/阿扁的憲改巧門。 蘋果日報,〈扁:2006催生臺灣新憲法〉,2003年9月29日「要聞」,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30929/388242/扁:2006催生台灣新憲法。 蘋果日報,2014,〈蘇貞昌:立委應增至300人〉,2014年5月17日,政治版。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326150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1504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00045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