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966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75011      在线人数 : 9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9666


    题名: 中國經濟外交之實踐-以雙邊投資保障協定為例
    China`s Practice of Economic Diplomacy: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作者: 張佩雯
    Chang, Pei-Wen
    贡献者: 魏艾
    Wei, Ai
    張佩雯
    Chang, Pei-Wen
    关键词: 經濟外交
    中國經濟外交
    雙邊投資保障協定
    中國雙邊投資保障協定實踐
    日期: 2020
    上传时间: 2020-05-05 12:00:51 (UTC+8)
    摘要: 本文從跨層次的角度出發,探討中國如何透過外交活動來達成其國內的經濟成長目標,以及如何運用其提升的經濟實力來推動與促進其對外關係。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目前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因此各國皆競相與中國建立起緊密的貿易投資關係,甚至洽簽雙邊或多邊的經濟合作協定,以分享由中國經濟發展擴散所帶來的利益。中國於國際投資身分上的轉變以及對外投資受到中央高層經濟政策的重視,凸顯出中國積極參與投入國際投資活動,本文針對投資保護與促進所洽簽的雙邊協定在該過程中發揮著何種作用以及其具體實踐為何進行探討。同時針對投資保護與促進所洽簽的雙邊協定於中國經濟外交政策中的角色定位為何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對外洽簽雙邊投資保障協定是中國推展經濟外交政策的一種措施,且導致中國對外雙邊投資保障協定政策演變的因素反映出中國推動經濟外交政策的政治經濟考量。中國雙邊投資保障協定之實踐,包含締約國之選定、協定範本的規範內容在價值取向上的轉變與所側重的政策目標之不同,反映出中國基於自身在國際上經濟實力懸殊的現實情況以及與國際體系運行規則接軌之對外戰略考量而導致其實踐與各國,尤其是已開發的歐美國家的BIT實踐趨於一致。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雲東。社會研究方法。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何中順。新時期中國經濟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
    周永生。經濟外交。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金熙德。日美基軸與經濟外交—日本外交的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姚梅鎮。國際投資法。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耿向東。圖解當代中國外交。香港:中華書局,2010。
    張亞中、左正東。國際關係總論。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張建。戰後日本經濟外交(1952-197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楊公素。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香港:勵志出版社,2002。
    楊光斌、李月軍等。中國國內政治經濟與對外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國際投資協定–分析釋義。台北:經濟部,2012。
    蔡東杰。中國外交戰略-傳統及其變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鄭啟榮。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1978-2008。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
    魯毅等著。外交學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

    二、專書論文
    邱秋瑩。「中國大陸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布局策略研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編著。綜合規劃研究:民國98及99年。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2011。

    三、期刊論文
    王彥志。「中國在國際投資法上的身分轉換與立場定位」。當代法學(吉林),4期(2013):頁131-138。
    王碧珺、肖河。「哪些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更容易遭受政治阻力」。世界經濟導刊(北京),7期(2017年):頁54-69。
    吳佳勳。「中國大陸第三波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走向觀察」。經濟前瞻(台北),169期 (2017年1月):頁46-51。
    吴白乙、李丹。「中國經濟外交:與外部接軌的持續轉變」。外交評論(北京),103期(2008年6月):頁11-19。
    李貴英。「論歐洲聯盟國際投資政策之法律規範」。歐美研究(台北),42卷,2期(2012):頁339-389。
    沈有忠。「鄧小平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展望與探索(台北),2卷,5期(2004):頁79-90。
    沈偉。「中國投資協議實體保護標準的自由化和多邊化演進」。法學研究(北京),4期(2015年):頁184-208。
    季樺。「中國雙邊投資條約政策與定位的實證分析」。國際經濟法學刊(廈門),16卷,3期(2009):頁172-203。
    林俊宏。「試探開發中國家與國外直接投資之相關問題-兼評多邊投資協定之適當性」。經濟與管理論叢(台中),2卷,1期(2006):頁93-110。
    林碧炤。「經濟外交的理論與實際 (下)」。問題與研究(台北),28卷,2期(1988):頁12-31。
    林碧炤。「經濟外交理論與實際(上)」。問題與研究(台北),28卷,1期(1988):頁71-82。
    徐建華。「經濟外交:概念與特徵辨析」。深圳大學學報(深圳),33卷,5期(2016):頁78-83。
    時殷弘。「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國際政治研究(北京),1期(2006年):頁31-44。
    秦升。「新常態下的中國周邊經濟外交:背景、路徑與目標」。東北亞學刊(天津),6期(2016年11月):頁25-31。
    崔紹忠。「論經濟外交與中國經濟發展」。西部經濟管理論壇(成都),25卷,2期(2014):頁47-52。
    張執中。「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評析」。展望與探索(台北),11卷,12期(2013年12月):頁1-6。
    許嘉棟。「人民幣國際化之推動與挑戰」。兩岸金融季刊(台北),5卷,1期(2017):頁69-83。
    郭建中、王國臣。「影響大國簽訂雙邊投資協定關鍵因素: 政治壓力還是經濟利益」。政治科學論叢(台北),65期(2015年9月):頁31-70。
    曾華群。「論我國『可持續發展導向』雙邊投資條約的實踐」。廈門大學學報(廈門),1期(2015):頁80 - 89。
    黃智聰、歐陽宏。「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決定因素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7卷,2期(2006):頁139-178。
    溫芳宜。「中國大陸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發展現況及對臺意涵」。經濟前瞻(台北),168期 (2016年11月):頁71-75。
    漆彤、聶晶晶。「論中國雙邊投資協定的模式變遷」。武大國際法評論(武漢),16卷,1期(2013):頁222-240。
    甄炳禧。「新形勢下如何保護國家海外利益:西方國家保護海外利益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國際問題研究(北京),6期(2009):頁49-54。
    蔡宏明。「中共面對貿易摩擦之策略研析」。貿易政策論叢(台北),6期(2006年12月):頁91-122。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問題與研究(台北),44卷,1期(2005):頁115-140。

    四、會議論文
    王鵬、郭劍萍。「投資法律外交:中國國際投資協定的政治邏輯」。第八屆全國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生學術論壇,2015年11月21日。
    趙文志。「中國大陸在全球經貿領域的多邊外交作為及對台影響」。探討中國大陸多邊外交的新思維及未來走向會議手冊(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9年10月31日。

    五、學位論文
    張維倫。「中國推動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之研究-以新制度主義觀點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魏艾。「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意圖及對我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課程資料,2017年。

    六、網路資料
    BBC中文網。「人民幣國際化: "全球漫遊"十年回望」。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41440767(檢索於2019/10/24)。
    中國人大新聞網。「江澤民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增創新優勢、贏得新發展」。http://www.people.com.cn/zgrdxw/news/200003/08/0801.html(檢索於2019/12/11)。
    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創新對外投資模式 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cafiec.mofcom.gov.cn/article/tongjipeixun/201804/20180402731984.shtml(檢索於2018/4/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http://www.gov.cn/test/2007-08/29/content_730511.htm(檢索於2019/1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正式發布」。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1909/20190902899692.shtml(檢索於2020/1/4)。
    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及RTA中心。「貿易與投資議題簡介」。http://web.wtocenter.org.tw/Node.aspx?id=336(檢索於2018/6/10)。
    王俊評。「中華天朝再臨?——美國國防部長談明朝朝貢體系」。轉角國際,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288913(檢索於2018/1/9)。
    安童。「背叛的代價:阿爾巴尼亞為什麼不感激中國」。多維新聞,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news/2018-01-01/60032905.html(檢索於2018/7/2)。
    江泰傑。「中國成全球能源進口第一大國 原油對外依存度今年破七成」。鉅亨網,https://news.cnyes.com/news/id/4271178(檢索於2019/10/3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特區/新區」。大陸台商經貿網,http://www.chinabiz.org.tw/keyword/economic_zone(檢索於2020/1/4)。
    吳偉。「80年代的政治改革為什麼會失敗?」。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41222/cc22wuwei42/zh-hant/(檢索於2019/11/20)。
    呂佳蓉。「陸商務部部長:大陸吸收外資 入世界前列」。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32/4075601(檢索於2019/12/30)。
    李淳。「上海自貿試驗區之發展與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https://web.wtocenter.org.tw/Page.aspx?nid=126&pid=261543(檢索於2019/10/30)。
    李楠樺、仝宗莉。「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 同比增9.7%」。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19/0114/c1004-30526349.html(檢索於2020/1/4)。
    林杉。「從資本輸入國到輸出國 中國『面臨新考驗』」。BBC中文網,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5/160508_china_economy(檢索於2018/4/30)。
    徐星瀚。「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在京舉行」。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4/2748201.html(檢索於2020/1/4)。
    馬林靜。「四、1992-2001:對外直接投資調整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歷史,http://history.mofcom.gov.cn/?specialfour=dwzjtztzfz(檢索於2019/12/11)。
    張建平、沈博。「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8/0515/c40531-29991327.html(檢索於2019/10/23)。
    張建平、劉桓。「改革開放40年:“引進來”與“走出去”」。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9-03/09/c_1124213820.htm(檢索於2019/12/11)。
    張達智。「聯合國報告:陸首次躍升全球第二大投資國」。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08001633-260410(檢索於2018/4/30)。
    張福昌。「西湖外交:中國導演世界政治的G20峰會」。轉角國際,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948107(檢索於2019/12/20)。
    郭麗琴。「G20艱難達成首個全球投資指導原則 歷時半年磋商」。新浪網,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60710/16111473347.html(檢索於2019/12/20)。
    陳孟君。「中國大陸外(台)商投資保護制度之探討」。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電子報,https://web.wtocenter.org.tw/file/newsletter/OrderNewsletter/wtoepaper/article387.htm(檢索於2020/2/1)。
    新華社。「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檢索於2020/1/7)。
    楊昇儒、張淑伶。「中國2018年人均GDP達9732美元」。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7020144.aspx(檢索於2019/10/23)。
    楊麗娜、程宏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新華社,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7/1220/c64094-29719664.html(檢索於2018/4/30)。
    葉斌。「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展望」。鉅亨網,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5785(檢索於2019/12/12)。
    鉅亨網新聞中心。「G20通過全球投資原則 談供應過剩 中國與美日對立」。https://news.cnyes.com/news/id/2106549(檢索於2019/12/20)。
    裴敏欣。「點評中國:經濟增長和政權合法性」。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focus_on_china/2011/09/110919_cr_economicincrease_bypeiminxin(檢索於2020/1/5)。
    遠東貿易服務中心駐香港辦事處。「G20制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計畫」。經濟部投資業務處,https://www.dois.moea.gov.tw/doisbin/qd_fdr.exe?STARTPRO=../bin/news.pro&template=display&flag=main&num_DATA_SINGLE=1050906171406(檢索於2019/12/28)。
    鄭又平、林彥志。「中國「走出去戰略」之分析:跨世紀中國經濟的轉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s://www.npf.org.tw/2/4589(檢索於2020/1/6)。
    顏慧欣。「美國雙邊投資條款之發展與對我國之啟示」。WTO電子報,http://web.wtocenter.org.tw/file/newsletter/OrderNewsletter/wtoepaper/article344.htm(檢索於2018/6/10)。
    羅昌發。「專題演講摘要—多邊投資協定及其對國內市場的含意」。公平交易委員會,https://www.ftc.gov.tw/internet/english/doc/docDetail.aspx?uid=608&docid=1411(檢索於2018/6/10)。

    英文文獻
    一、專書
    Baldwin, David A. Economic Statecraf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Bayne, Nicholas and Stephen Woolcock. The New Economic Diplomacy: Decision-Making and Negoti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Hampshire,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Gallagher, Norah and Wenhua Shan. Chinese Investment Treati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9.
    Khosla, I.P. Economic Diplomacy. New Delhi: Konark Publishers Pvt. Ltd, 2006.
    Norris, William J. Chinese Economic Statecraft: Commercial Actors, Grand Strategy, and State Control.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6.
    Peter A. G. van Bergeijk. Economic Diplomacy, Trade and Commercial Policy. Hants: Edward Elgar, 1994.
    Sauvant, Karl P. and Lisa E. Sachs. The Effect of Treati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Double Taxation Treaties, and Investment Flow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Sauvant, Karl P., Lisa Sachs, Ken Davies, and Ruben Zandvliet. FDI Perspectives: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New York: Vale Columbia Center, 2011.
    Shan, Wenhua and Jinyuan Su, ed.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Twenty Years of ICSID Membership. Leiden: Koninklijke Brill NV, 2015.
    Wang, Guigu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 Chinese Perspective. Oxon: Routledge, 2015.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9: Special Economic Zones. Geneva: United Nations, 2019.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9: Special Economic Zones- Key Messages and Overview. Geneva: United Nations, 2019.
    UNCTAD.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1959-1999. New York and Geneva: United Nations, 2000.
    Zeng, Ka, ed. Handbook o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9.

    二、專書論文
    Berger, Axel.“The Politics of China’s Investment Treaty- Making Program.” in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Edited by Tomer Broude, Amelia Porges, Marc L. Bus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三、期刊論文
    Bergstrand, Jeffrey H., and Peter Egger. "What Determines Bi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0, no.1 (May 2013): 107-122.
    Cohen, Tyler and David Schneiderma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Policy.”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5, no. 1 (2017):110-128.
    Colen, Liesbeth, Damiaan Persyn, and Andrea Guariso.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FDI: Does the Sector Matter?” World Development 83(2016): 193-206.
    Desbordes, Rodolphe and Vincent Vic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7 (3) (2009): 372-386
    Egger, Peter and Michael Pfaffermayr. “ The impact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2 (2004): 788–804.
    Elkins, Zachary, Andrew T. Guzman, and Beth A. Simmons. “Competing for Capital: The Diffusion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1960–200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0, no. 4 (2006): 811-846.
    Frenkel, Michael and Benedikt Walter. “ Do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provisions.” The World economy 42, no. 5 (2019):1316-1342.
    Haftel, Yoram Z. and Alexander Thompson. “Delayed Ratification: The Domestic Fate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7, no. 2 (2013): 355-387.
    Hallward-Driemeier, Mary. “Do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ly a Bit …And They Could Bit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121 (2003): 1-36.
    Heath, Timothy R. "China`s Evolving Approach to Economic Diplomacy." Asia Policy 22, no. 1 (July 2016): 157-191.
    Li, Quan and Tatiana Lukoianova (Vashchilko). “Dyadic Military Conflict, Security Alliances, and Bilateral FDI Flow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1, no. 5 (2010): 765–782.
    Okano-Heijmans, Maaike. “Conceptualizing Economic Diplomacy: The Crossroad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conomics, IPE and Diplomatic Studies.” 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 6 (January 2011): 7-36.
    Salacuse, Jeswald W. "BIT by BIT: The Growth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Their Impact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Lawyer (ABA) 24, no. 3 (Fall 1990):655-676.
    Sauvant, Karl P., and Michael D. Nolan.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8(2015): 893-934.
    Simmons, Beth A., Frank Dobbin, and Geoffrey Garrett. “Intro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Lib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0, no.4 (2006): 781-810.
    Suvakunta, Pittaya. “China’s Go-Out Strategy: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ailand.” Thammasat Review (2007): 116-146.
    Wang, Zhiyuan and Hyunjin Youn. “Locating the External Source of Enforceability: Alliance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99, no. 1 (2018):80-96.
    Zhang, Jianhong, Jiangang Jiang, Chaohong Zhou. “Diplomacy and investment- the cas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 9, no. 2 (2014):216-235.

    四、網路資料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8: Investment and New Industrial Policies.” http://unctad.org/en/pages/PublicationWebflyer.aspx?publicationid=2130 (accessed June 10, 2018).
    United Nations ESCAP. “Asia-Pacific becomes largest destination and sour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ttps://www.unescap.org/news/asia-pacific-becomes-largest-destination-and-source-foreign-direct-investment (accessed October 23, 2019).

    五、計畫研究論文
    Berger, Axel. “China and 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emerging liberal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approach.” Bonn :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200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10525302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53026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417
    显示于类别:[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02601.pdf2109KbAdobe PDF2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