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891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0976931      在线人数 : 8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916


    题名: 居民對埤塘之認知分析與再利用方向探討
    A Study of Residents’ Cognition and Reutilization Directions for Ponds
    作者: 張晉愷
    Chang, Chin-Kai
    贡献者: 白仁德
    Pai, Jen-Te
    張晉愷
    Chang, Chin-Kai
    关键词: 埤塘
    再利用
    理性行為理論
    重要-表現程度分析
    多元迴歸分析
    Pond
    Reutilization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日期: 2020
    上传时间: 2020-03-02 11:24:24 (UTC+8)
    摘要: 埤塘的形成係與早期農業開墾及區域性缺乏水資源有關。隨著水利灌溉系統健全、產業結構轉變、使得埤塘數量減少、荒廢甚至遭破壞填埋。因此,近年來,如何強化居民對埤塘的認知與有效的再利用埤塘成為熱切的研究議題。

    為了瞭解桃園市居民對於埤塘的認知與未來再生利用的發展方向,本研究以理性行為理論(TRA)作為研究之理論基礎,並以桃園市為例,設定桃園市居民作為問卷調查之對象。從問卷結果分析,居民對埤塘現況滿意度及重要性程度與對埤塘現況面臨問題了解程度是否會影響埤塘再利用方向的選擇,以及受訪居民特性對埤塘再利用方向有何差異性。研究結果發現,最被居民接受之埤塘再利用方向為「親水公園與景觀住宅」,且居民認為高重要性且低滿意度的埤塘現況功能為「景觀住宅規劃」。另依據三種埤塘再利用方向「生態旅遊」、「親水公園與景觀住宅」、「低衝擊開發滯洪池」之多元迴歸分析結果可知,影響居民對於埤塘再利用方向支持程度最直接相關的為居民對於埤塘現況所面臨問題了解的程度。當居民對於埤塘現況問題了解程度越高的話,對於各項埤塘再利用方向也會越傾向贊成。在居民特性部分,顯示居民之年齡、職業、學歷、及居住地區的不同是影響選擇埤塘再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後續研提埤塘發展規劃策略方向,並以居民認同的角度採取漸進式分區規劃其再生發展。研究結果將據以作為政府單位研擬埤塘再生規劃之參考。
    The formation of ponds i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early years. With the maturity of irrigation systems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y structure, the number of ponds has decreased, and many of them have been damaged or filled in.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how to strengthen citizens’ cognition of ponds and effectively reutilize pond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related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residents’ cognition of po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pond reutilization, this study used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aoyuan City as an example, and Taoyuan City residents as the subjec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xplore whether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ponds,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pond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ponds would affect their choice of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method as well as how their choice of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method would differ by demographic variabl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ater park and landscaped residential houses” was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method of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in terms of the current functions of ponds, “planning of landscaped residential houses” was considered of high importance but low satisfaction. Besides,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three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methods, namely “eco-tourism”, “water park and landscaped residential houses”, and ‘low-impact development of retention ponds”, showed that the residents’ support for the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method was mos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with the ponds. The highe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the more supportive they would be of the various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methods. As for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the residents,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ge, occupation, education degree, and area of residenc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idents’ choice of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method. This study further proposed strategies and directions of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and suggest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should be progressively planned by zone and under the support of citizen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in research of pond regeneration planning.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1.方偉達。2009。城鄉─生態規劃、設計與批判。臺北:六合出版社。
    2.吉村元男、芝原幸夫,1985,水辺の計画と設計,東京:鹿島。
    3.邱皓政,2004,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4.許秦蓁,1997,桃園陂塘:興盛與垂危。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二)期刊
    1.方文村、簡傳彬、陳淑貞、翁懿凡,2009,「慈湖周邊埤塘之多功能營運規劃研究」,臺灣水利第57卷第4期,頁66。
    2.方偉達,2006,「生態廊道劃設先驅研究:桃園埤塘鳥類保護曲之劃設」,『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10卷3期,29-31。
    3.王价巨、張馨心,2016,「埤塘與滯洪空間關聯性探討-以桃園為例」,『都市與計劃』,43卷第2期,157-187。
    4.王志弘、黃若慈、李涵茹,2014,「臺北都會區水岸意義與功能的轉變」,『地理學報』,第74期,63-86。
    5.李宗鴻、彭薏芳,2017,「埤塘溼地永續發展模式-桃園埤塘的案例分析」,『社區永續觀光研究』,1卷第2期,1-15。
    6.吳珮瑛、陳懿、邱可甄,2015,「埤圳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對房價的影響及環境損害評估-GIS基礎下的空間特徵價格法」,『農業與經濟』,55卷,37-82。
    7.林幸助、廖冠茵,2016,「連結濕地與人類的IPBES 架構」,『濕地保育電子公報』,105年第一期。
    8.邱文彥,1999,「台灣濕地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23-32。
    9.陳桓敦、鍾政偉、蔡進祥、王維民,2008,「桃園地區埤塘永續觀光之發展策略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2),105-122。
    10.陳宜清,2004,「農田濕地之發展及願景」,『台灣濕地』47卷:4-13。
    11.陳鴻圖,2003,「從陂塘到大圳-桃園臺地的水利變遷」,『東華人文學報』,5期,183-207。
    12.張景皓、王浩中、蘇明道、林俊男,2006,「桃園水利會埤塘管理與多角化經營問題之探討」,『農業工程學報』,52(3),1-8。
    13.張瓊婷,2001,「生態觀光--E 時代休閒新主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4(6),72-78。
    14.游景雲、邱昱嘉、陳葦庭、徐佳鴻、王順加,2016,「運用低衝擊開發於都市治水策略之探討」,『土木水利』,43卷5期,19-31。
    15.衛萬里,2005,「應用模糊德爾菲法與分析網路程序法選擇最佳產品設計方案之研究」,『設計學報』,Vol.10(3),59-80。
    16.盧右梅、吳信宏,2010,「應用IPA模式檢視台灣高鐵乘客之服務品質需求」,『品質學報』,Vol.17,21-43。
    17.簡傅彬、方文村、陳淑貞、翁懿凡,2010,「桃園航空城埤塘再生利用規畫研究」,『農業工程學報』56卷1期,71-83。
    (三)論文
    1.方偉達,2009,「桃園埤塘景觀評估與休閒遊憩專區規劃模式:以類神經方法為例」,中華大學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研討會論文:新竹。
    2.王鑫儒,2009,「應用實質選擇權決定埤塘擴充時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3.沈依潔,2004,「民眾步行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4.李梧桐,2006,「埤塘與水圳生態功能重塑評估準則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地區為例」,開南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
    5.林怡君,2000,「環境識覺與景觀生態學理論於灌溉埤塘之研究-以桃園縣蘆竹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6.林靜娟、郭建志,2003,「桃園台地陂圳文化地景的再結構」,《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7.林妤璘,2007,「埤塘資源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之可行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8.林暐淳,2015,「遙測影像應用於桃園地區埤塘之變遷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
    9.林傳世,2015,「以Landsat衛星影像分析桃園地區埤塘面積時間空間變化」,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碩士論文:基隆。
    10.林呈蓒,2017,「中原生態公園-中壢大牛欄分渠14A埤塘空間環境之活化再造」,中原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11.卓雯雯,2014,「雲林縣農塘保存價值評估及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臺南。
    12.邱吉壽,2010,「發展埤塘觀光功能之研究:以慈湖為例」,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所)碩士論文:新竹。
    13.周詩敏,2015,「桃園埤塘冷島效應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臺中。
    14.施柏源,2018,「桃園市夜鷺生態埤塘再生之研究-公私協力的觀點」,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桃園。
    15.郭建志,2002,「桃園台地陂塘人文地景之延續性研究-以中壢青埔特定區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16.郭昱賢,2016,「桃園航空城埤塘徵收爭議之政策論證」,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17.陳柏元,2005,「桃園埤塘景觀特性與水鳥族群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18.陳冠璋,2012,「埤塘生態觀光維護站選址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19.陳漢輝,2014,「應用特徵價格法推估桃園埤塘對房價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訊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
    20.張海龍,2005,「重慶都市景觀房產開發研究」,重慶師範大學旅遊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重慶。
    21.黃皓珽,2007,「以土地使用限制補償觀點探討桃園埤塘資源保存維護 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22.黃千瑞,2008,「埤塘資源於休閒活動應用上之研究」,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23.黃勃舜,2015,「區段徵收範圍內購地行為之研究-以桃園航空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
    24.彭佩瑩,2013,「都市更新信任、互惠與合作之研究-以實施者觀點論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
    25.彭薏芳,2015,「桃園埤塘永續發展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
    26.楊舒雯,2006,「自行車道遊客特性與遊憩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台中縣東豐自行車綠廊為例」,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27.楊敏嘉,2009,「都市化對農地地表覆蓋景觀及生態系統服務變化之影響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
    28.楊若晨,2013,「埤塘資源對於國小學童環境教育學習效益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
    29.楊瑞成,2014,「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範圍內桃園農田水利會埤塘漁業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
    30.楊明蓉,2015,「八德埤塘生態公園使用者環境認知與空間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
    31.廖春菊,2015,「遊客休閒涉入、地方依戀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以桃園埤塘自然生態公園為例」,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32.劉宜宣,2016,「土地利用發展對埤塘變遷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33.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34.鍾鳴遠,2014,「以理性行為理論討論使用者對於App平台的信任、網路口碑與品牌忠誠度對於App使用意圖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南。
    35.盧佳琳,2013,「桃園縣埤塘的環境識覺研究-以高中生及其父母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36.簡雯潔,2016,「埤塘的經營管理與蜻蛉目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
    37.龔苾珍,2014,「八德埤塘生態公園遊客休閒遊憩參與行為與需求之研究」,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
    (四)其他
    1.中華民國景觀學會,2004,「埤圳資源系統建置暨法規制度研訂計畫」。
    2.中原大學永續環境營造研究中心,2009,「桃園縣國家重要濕地子計畫」。
    3.王秀娟,2003,「桃園台地埤塘農業綠地之永續發展」,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53-70,桃園縣政府。
    4.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2010,『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建置「桃園埤塘生態與文化價值資訊庫」』。
    5.內政部營建署,2011,「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修正計畫書」,頁40。
    6.內政部,2015,「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製與案例評估計畫」。
    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05,「桃園縣的野生動物」,頁16。
    8.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11,「桃園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畫。
    9.林俊男,1996,「貯水池多目標利用分析」,桃園:財團法人桃園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
    10.林宗賢,2000,「生態觀光的實施策略與地方永續發展」,推動永續生態觀光研討會實錄,83-92。
    11.姜立暉、程小文,2010,「低衝擊開發模式解決城市雨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2.桃園縣政府,2005,「埤圳新生工程示範點整體發展計畫」。
    13.桃園縣政府,2006,「桃園縣景觀綱要計畫」。
    14.桃園縣文化局,2010,「桃園縣世界遺產潛力點-埤圳保存推動計畫期中報告書」。
    15.桃園縣政府,2010,「國家重要濕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復育計畫」。
    16.桃園縣政府,2011,「國家重要濕地行動保育計畫修正計畫書-發現埤塘之美、再生千塘之鄉」。
    17.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局,2012,「桃園縣埤塘活化再生計畫」。
    18.桃園縣政府,2014,「濕地保育利用計畫」,4-32。
    19.陳其澎,2003,「桃園大圳及光復圳系統埤塘調查研究」,桃園︰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陳其澎,2003,「文化地景的生態網絡:桃園台地埤圳地景規劃」,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113-146。
    21.梁信君、宋立垚,2018,「桃園埤塘設置太陽光電之研究」,全國景觀與環境研討會暨創新發明競賽論文集,9-28。
    22.張翰璧,2004,「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23.詹進發、許世宏,2009,「應用公眾與地理資訊系統於社區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所屬機關主管科技計畫,No.7。
    24.蘇明道,2004,「埤塘多角化經營-以桃園地區為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
    二、外文參考文獻
    1.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Cuieford, J.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3.Fennell,D.A.,1999,Ecotourism: An Introduction, 1st ed.,Routledge, London.
    4.Hetzer, N. D. (1965). 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 Links (July): Reprint in Ecosphere (1970),1(2), 1-3.
    5.Kreg Lindberg, Jeremy Enriquez, Keith Sproule,1996, Ecotourism Questioned: Case studies from Belize,Volume 23,Issue 3,Pages 543-562.
    6.Horochowski K, Moisey RN ,2001,sustainable tourism: The Effect of Local Participation in Honduran Ecotourism Development,Tourism, recreation ,and Sustainability:Linking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7.Larry Coffman,2002,Low–Impact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Evaluation Computer Module.
    8.Mark B.Orams,1995,Towards a more desirable form of ecotourism,Volume 16, Issue 1,Pages 3-8.
    9.Mehta,J.N.and Kellert,S.P.,1998,Local attitudes toward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policy and programmes in Nepal: a case study in the Makalu-Barun Conservation Area,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5(4).
    10.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and Berry, L. L., 1988,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11.Rebekah Brown,Nina Keath,Tony Wong,2008,Transitioning to Water Sensitive Cities: Historical, Current and Future Transition States.
    12.Ryel, R.,and T. Grasse,1991,"Marketing Ecotourism: Attracting the Elusive Ecotourist." In Nature Tourism, edited by T. Whelan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pp. 164-86.
    13.Sampson, S.E., & Showalter, M.J. (1999). 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 (3), pp.1-25.
    14.Sara D. Lloyd1 , Tony H.F. Wong and Christopher J. Chesterfield,2002,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 A STORMWAT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
    15.Scheyvens, R.,1999,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Tourism Management,20.
    16.Vern C. Vincent,William Thompson,2002, Assessing Community Support and Sustainability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Vol 41,Issue 2.
    17.Wong,Tony HF,Eadie,Malcolm L,2000,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A paradigm shift in urban design.
    18.Zaltman, G. & Burger, P. C., Marketing Research: Fundamentals & Dynamics, 1975.
    三、網頁參考文獻
    1.桃園縣埤塘水圳保存及獎勵新生利用自治條例,http://law.tycg.gov.tw/LawContent.aspx?id=FL051054,取用日期:2019/11/01。
    2.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http://cpami.gov.tw,取用日期:2019/09/05。
    3.台灣濕地保護聯盟,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WhatIsWetland.htm,取用日期:2018/03/05。
    4.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http://www.tia.org.tw/relic/areamap.asp,取用日期:2018/02/14。
    5.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http://www.tia.org.tw/canal-detail.asp?w=91,取用日期:2018/02/14。
    6.拉姆薩濕地保育網,https://www.ramsar.org/,取用日期:2018/01/05。
    7.桃園觀光導覽網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616,取用日期:2018/02/17。
    8.農田水利入口網,http://doie.coa.gov.tw/org.php?uc=smia,取用日期:2018/02/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0492302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9230201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290
    显示于类别:[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20101.pdf3136KbAdobe PDF2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