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884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205/145239 (79%)
造访人次 : 52332083      在线人数 : 31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8848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48


    题名: 通潤《觀所緣緣論釋發硎》之研究
    A Study of Tonrun’s Subcommentary on Dharmapala’s Philosophical Exegisis of Dignaga Alambanapariksa.
    作者: 李培瑜
    Lee, Pei Yu
    贡献者: 林鎮國
    Lin, Chen Kuo
    李培瑜
    Lee, Pei Yu
    关键词: 通潤
    晚明唯識學
    觀所緣緣論釋發硎
    所緣緣
    所緣
    日期: 2019
    上传时间: 2020-03-02 11:11:00 (UTC+8)
    摘要: 晚明作為唯識復興的時期,有許多佛學大家為陳那《觀所緣緣論》與護法《觀所緣論釋》作註。然而這些注疏家在各方面都受到諸多限制,除了不同時空背景之下,思想本身的流動性,加上唐疏的亡佚,使得文句原本就十分難解的義淨(635-713)譯《觀所緣論釋》變得更具挑戰性。
    綜合前述之因由,可以想見明代唯識學繼承玄奘系唯識學的同時,其詮釋有所變化,這與注疏家自身的哲學背景有深刻的關係。對於後世的讀者來說,在評價這些注疏家的功過之前,尚須考察理論變化的細節為何?原因是什麼?這些都賴於對彼時文本的深入分析與考察。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焦聚焦於明代注疏家通潤(1565-1624)的《觀所緣緣論釋發硎》,主要方向有三。其一,考察通潤如何解釋唐代以降,漢傳佛教所詮釋的所緣緣與外境問題。其二,對通潤《發硎》所使用的因明論證進行考察,以及因明論證作為一種方法,對通潤而言是否有不同於唯識學家的功能。其三,由通潤自身的思想背景,考察《發硎》的哲學意涵。希望能見微知著,一窺明代唯識學的特殊性。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經典文獻
    1. 陳那的著作
    玄奘譯。《觀所緣緣論》,《大正藏》,第31冊。
    真諦譯。《無相思塵論》,《大正藏》,第 31 冊。
    義淨譯。《因明正理門論》,《大正藏》,第32冊。

    2. 護法的著作:
    玄奘編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31冊。
    義淨譯。《觀所緣論釋》,《大正藏》,第31冊。
    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大正藏》,第 31 冊

    3. 通潤的著作
    二楞菴釋,通潤述。《楞嚴經合轍》,《卍新續藏》,第 14 冊
    通潤著。《成唯識論集解》,《卍新續藏》第 50 冊。
    通潤著。《起信論續疏》,《卍新續藏》,第 45 冊。
    通潤著。《觀所緣緣論發硎》,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79-95。
    通潤著。《觀所緣論釋發硎》,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96-130。

    4. 《觀所緣緣論》與《觀所緣論釋》其他註疏
    呂澂,1928。《觀所緣論釋會譯》,大藏經補編第9冊。
    快道。《觀所緣緣論義疏》,《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林鎮國、簡凱廷合編,高雄市:佛光文化,頁161-220。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直解》,《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會釋》,《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釋直解》,《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釋記》,《卍新續藏》第 51 冊。
    基辨造,1751。《觀所緣緣論釋》,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131-160。
    歐陽漸,1914,《觀所緣緣釋解》,《唯識學的論師與原典》,張曼濤主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頁245-274。

    5. 其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7 冊。
    世親造,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
    世親造,玄奘譯。《唯識二十論》,《大正藏》,第31冊。
    永明延壽集。《宗鏡錄》,《大正藏》,第48冊。
    玄奘造,普泰注。《八識規矩頌補注》,《大正藏》,第 45 冊。
    真可述。《八識規矩解》,卍新續藏第 第55 冊。
    馬鳴造,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
    商羯羅主造,玄奘譯。《因明入正理論》,《大正藏》,第32冊。
    梅光羲造。《宗鏡錄法相義節要》,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清涼澄觀造。《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 35 冊。
    眾賢造,玄奘譯。《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第29冊。
    雲峰集。《唯識開蒙問答》,卍新續藏第 第55 冊。
    窺基造。《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窺基造。《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第43冊。
    窺基造。《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二、現代研究文獻
    1. 中文文獻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吳可為,2014。《華嚴哲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呂澂,1985。《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市:里仁書局。
    呂澂,2005。《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
    呂澂,2007。《因明入正理論講解》,北京:中華書局。
    李潤生,1995,《唯識二十論 導讀》,香港:博益出版。
    林鎮國,2004。《空性與現代性》,新北市:立緒文化。
    胡民眾,2001。《澄觀佛學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荒木見悟,2008。《佛教與儒教》。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張志強,2001。《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法藏文庫》第7冊)。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張曼濤主編,1979。《唯識學的論師與原典》,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1979。《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陳永革,2007。《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雁姿,1999。《陳那觀所緣緣論之研究》,台北市:佛哲書舍有限公司。
    楊惠南,2012。《印度哲學史》,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潘桂明,2009。《中國佛教思想史稿》,江蘇:人民出版社。

    2. 英文文獻
    Anacker, Stefan, 1984.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The Buddhist Psychological Doctor. Delhi,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Duckworth,D; Eckel MD; Garfield, JL; Powers, Chester; Thabkhas,Y;Thakchöe,S, 2016, Dignaga`s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cept: A Philosophical Legacy in India and Tibet. Oxford University, New York.

    Gangopadhyaya, Mrinakanti,1980. Indian Atomism: History and Sources. Chittaranjan Park: New Delhi.

    Lusthaus, Dan,2002 ,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Psychology Pres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Schmithausen, Lambert, 2005. On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in the Cheng Wei Shih Lun.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Whitney, William Dwight, 1941, A Sanskrit Grammar, Including both the Classical Language, and the Older Dialects of Veda and Brahmana.. Cambridge, 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Thomas E., 1994. Mind Only: A Philosophical and Doctrinal Analysis of the Vijñānavāda , Delhi,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3.英文期刊論文
    Cox, Collett, 1988. “On the Possibility of a Nonexistent Object of Consciousness: Sarvastivadin and Dartantika Theorie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11, 1:31-87.

    Dhammajotti , K.L., 2007. “ākāra and Direct Perception (pratyakṣa).” Pacific World Journal, third series, 9: 245-272

    Kellner, B. 2014. “Changing Frames in Buddhist Thought: The concept of ākāra in Abhidharma and in Buddhist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42: 275–295.

    Warder, A. K. 1975. “Object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3: 355-361.


    Wayman, A. 1965. “The Yogacara Idealis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5(1): 65-73.

    4.中文期刊論文
    吳可為,2007。〈華嚴判教論辯微〉,《中華佛學學報》,20:205-225。

    吳汝鈞,2009。〈陳那的知識論研究〉,《正觀雜誌》,49:56-135。

    呂澂,1979。〈略述有部學〉,《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張曼濤主編。頁151-158。

    呂澂,1979。〈略述經部學〉,《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張曼濤主編。頁123-138。

    林鎮國,2018。〈論證與釋義:江戶時期基辨與快道《觀所緣緣論》註疏的研究〉,《佛光學報》4 (2):373 - 419。

    耿晴,2011。〈「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政治大學哲學系漢語哲學新視域會議論文,頁 69-98。

    郭朝順,2012。〈論天台、華嚴「觀心」思想之交涉與轉變──以《華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的詮釋為中心〉,法鼓佛學學,10:53-93。

    陳永革,2003。〈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普門學報》,15: 147-165。

    陳永革,2013。〈心識與種性:論唐代法藏華嚴教義闡釋與玄奘唯識學之交涉〉,《玄奘佛學研究》,19:1-23

    傅新毅,2009。〈有關三類境的幾個問題〉,《吳越佛教》卷 4。

    趙東明,2008。〈窺基的知識論──以「三性」和「四分」之關係為中心〉,「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頁 225–260。

    簡凱廷,2014。〈晚明義學僧一雨通潤及其稀見著作考述〉,《臺大佛學研究》,28:143-190。

    簡凱廷,2015。〈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中華佛學研究,16:43-72。

    釋聖嚴,1987。〈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1-4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61540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61540022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321
    显示于类别:[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02201.pdf2549KbAdobe PDF218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