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884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248873      線上人數 : 9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884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40


    題名: 罪與罰─《莊子》內七篇的權力觀研究
    Crime and Punishment: A Study on the View of Power in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作者: 林裕賢
    Lin, Yu-Xian
    貢獻者: 林明照
    林裕賢
    Lin Yu-Xian
    關鍵詞: 莊子內七篇
    權力觀
    罪罰
    身體
    人世關懷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020-03-02 11:09:22 (UTC+8)
    摘要: 摘要
    米歇爾.傅柯曾說過:「權力無所不在。」《莊子》一書向來被視為是一本蘊 含智慧的靈性之書。然而當前學界以「權力觀」的視角來討論《莊子》一書之關 懷的情況還並不多見。另一方面,由於現今版本的《莊子》一書包含有內篇、外 篇、及雜篇三個部分。雖然可以將其視作一個莊子及其後學學術思想流變的過 程,近似於莊學學術史的概念。然而畢竟不是全部屬於莊子本身的思想。本文將 文本梳理的範圍限縮在被視為莊子自著的內七篇,一方面是囿於學力不足所致; 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將焦點放回到莊子身上,從思想源頭進行理解。 本文以「權力觀」為題,首先涉及到的是概念定義的問題。雖然《莊子》書 中充滿著對於權力的觀察、反省、批判與關懷,卻由於《莊子》書中未曾使用「權 力」二字,使得本文在緒論中借用中西方學者對於權力的看法,將之梳理並融通, 而後據此界定《莊子》內七篇中的權力概念。以此作為權力觀研究之基礎。 「罪」與「罰」原本是政治學及法學的概念。在本文中是作為理解《莊子》 內七篇權力觀的鑰匙。顧名思義,「罪」與「罰」是一個群體性的概念,涉及到 社會規範的加諸。然而,作為權力施加的工具,罪與罰不僅在外部的群體展現其 控制力,還以一種溫柔、不易察覺,並且充滿權力者主觀意念的方式進入身體之 中。而此處的身體,並不僅僅是生理、官能意義上的身體,而是作為「權力施展 的場域」出現的。《莊子》內七篇透過將身體作為隱喻,探討到政治與權力的範 疇,某種層度而言,也進入了身體政治論的脈絡中。 本文最後透過提出流動權力觀,一方面是為了作為反思《莊子》時代「固態 權力觀」下所形成的諸多問題之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藉由理想權力型態 的提出,不只對《莊子》時代的問題做出批判,也展現對於社會群體命運與個體 生存處境的關懷。並期待能為莊子思想研究,提供一種可參考的視角。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古籍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王邦雄 曾昭旭 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縣:鵝湖月刊社,民國71年)
    吳毓江,《墨子校注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市:學生書局,1979年)
    張素貞 校注,《新編韓非子》,(臺北市:國立編譯館,民國90年)
    清 郭慶藩 輯;王孝魚 整理,《莊子集釋》,(臺北市:華正書局,民國93)
    陳鼓應 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楊伯峻 編注,《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80年)
    楊家駱主編,《韓非子集解等九種》,(臺北市:世界書局,民國56年)
    漢 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 會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漢 班固 撰 唐 顏師古 注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漢書》,(臺北市:中華書局,民國55年)
    漢 劉向 撰 向宗魯 校注,《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
    戰國 商鞅 撰 貝遠辰 注譯;陳滿銘 校閱,《新譯商君書》,(台北市:三民書局,2017年)
    二、專書
    Barry Smart著 蔡彩秀 譯 《傅柯》,(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D.F.Bouchard 編,《Language,Counter-Memory,Practice: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by Michel Foucault. Blackwell,Oxford,1977
    Thomas R. Dye著 羅慎平 等譯《社會科學概論─權力與社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5年)
    于奇智,《傅科》,(臺北市:東大,民88年)
    丹尼斯 朗著 高湘澤、高全余譯,《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伊利亞德著 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吉爾伯特 萊爾著 劉建榮譯,《心的概念》,(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朱淵清,《再現的文明:中國出土文獻與傳統學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朱誠如 主編《中國皇帝制度》,(武漢:武漢出版,新華經銷,1997年)
    艾利森 立 布朗 著 聶保平 譯《福柯》,(臺北市:中華書局,2014年)
    何乏筆 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市: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何乏筆 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余連,《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佛蘭克·古德諾 著 豐俊功 譯,《政治與行政─政府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9月)
    青木鄭兒等著、戴燕等譯:《對中國文化的鄉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埃利希 佛洛姆 著 劉宗為 譯,《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臺北市:木馬文化,2005年)
    特倫斯 鮑爾著 鄧正來主編,《布萊克維爾政治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光直 著,〈商代的巫與巫術〉,《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北京:三聯書局,2013年3月)
    畢來德 著 宋剛 譯,《沉默的中國》,(高雄市:無境文化,2015年)
    畢來德 著,宋剛 譯,《莊子四講》,(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畢來德,《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象》,(高雄市:無境文化,2011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見《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8月)
    傅柯 著 汪民安 編,《自我技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傅柯 著 謝強 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彭懷恩 編譯《政治學─現代政府與政治》,(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民79年)
    湯瑪斯.戴伊,《權力與社會》,(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楊寬,《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36年)
    楊儒賓 張再林 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市:台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民106)
    葉維廉,〈道家美學、中國詩與美國現代詩〉,《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福永光司 著;陳冠學 中譯,《莊子》,(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
    劉師培,〈古史原始論〉,見《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市:正中書局,民國83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評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2013年)
    薩伊德,《知識分子論》,(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羅洛 梅 著 朱侃如 譯,《權力與無知》,(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3年)
    邊沁,《敞視式監獄》,《作品集》,(愛丁堡:1843年)
    三、期刊論文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2008年12月)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4期(2012年9月、12月),「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冊、下冊)
    宋剛,〈莊子之怒─試論古代中國一種權力批判〉,收錄於 何乏筆 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 第四十九期)
    林明照,〈《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第6期)
    陳霞,〈在相對中尋求理解與超越─試析莊子相對主義的認識論〉,(《道家文化研究》,二十九輯),(北京:三聯書局,2015年))
    勞悅強,〈人間世如森林─莊子內篇中的政治辯說〉,收錄於《東亞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2012年5月)
    葛瑞漢,《鶡冠子:一部被忽略的漢前哲學著作》,中譯本,(《清華漢學研究》第一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四、學位論文(碩士部分)
    李信宮,〈莊子應帝王政治哲學向度解讀〉,(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民100)
    周志豪,〈權力結構及其運作:莊子與傅柯之比較〉,(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民92)
    林俊宏,〈莊子的政治觀一個思想典範的詮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民79)
    林鈺清,〈莊子淑世思想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民92)
    金登懋,〈莊子的政治思想〉,(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民89)
    涂宜伶,〈莊子政治思想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民100)
    郭應哲,〈莊子明王之治思想〉,(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民79)
    陳家祥,〈用世之難 莊子人間世之文本分析與詮釋〉,(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民104)
    陳康寧,〈莊子以與世俗處的倫理關懷〉,(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民104)
    陳順德,〈莊子政治思想中個人與國家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政治學系,民86)
    五、學位論文(博士部分)
    吳肇嘉,〈莊子應世思想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民97)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民9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175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101.pdf2859KbAdobe PDF246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