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74421      Online Users : 9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659


    Title: 學術期刊評鑑制度對我國圖書資訊學期刊編輯和投稿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on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in Taiwan
    Authors: 林雅詩
    Lin, Ya-Shih
    Contributors: 曾淑賢
    Tseng, Shu-Hsien
    林雅詩
    Lin, Ya-Shih
    Keywords: 期刊評鑑
    評鑑指標
    期刊編輯
    投稿者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indicators
    Editors
    Contributors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2-05 18:34:5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期刊評鑑制度對於期刊編輯作業與投稿者投稿意願三者間之影響關係。期刊為學術發展與傳播的管道之一,為確保期刊正常運作及其內容品質達學術水準,藉由質性指標與量化指標來評鑑期刊之學術性與影響力。本研究期能透過期刊編輯編務工作之流程與制定,瞭解其受期刊評鑑和投稿意願的影響,進一步探討三者間相互影響之層面。

    為達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並輔以訪談法,研究者首先整理現行評鑑制度形式指標中有關編輯政策之項目,依據受訪對象不同設計「投稿者」和「期刊編輯」問卷,問卷回收後,進行期刊編輯訪談,瞭解投稿者選擇期刊投稿的考量和期刊編輯制定政策的參考,進一步探討期刊評鑑制度、期刊編輯與投稿意願三者間之影響關係。本研究以圖書資訊學領域作為範疇,研究對象為國內相關系所之專任教師和圖書資訊學領域的期刊,分別回收39份投稿者問卷和10份期刊編輯問卷,以及11種期刊編輯訪談。

    本論文研究結果顯示:(一)期刊評鑑機制會影響期刊編輯方向,期刊編輯依據評鑑標準調整編輯作業;(二)評鑑結果會影響投稿意願,投稿者將核心期刊列為第一選擇;(三)嚴謹的期刊編輯作業能夠提升投稿意願,建立完善的審稿流程和編輯委員會制度,或訂定多元主題增加稿源。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論文針對評鑑單位、投稿者以及期刊編輯單位分別提出下列建議,對評鑑單位之建議:(一)依據學科、學門特性訂定不同之評量標準;(二)建議調整指標之比重,降低因審查者主觀意識之影響;(三)尊重各期刊刊載之主體,對新興研究主題抱持開放態度。對投稿者之建議:(一)選擇與論著主要訴求之對象相符之期刊進行投稿;(二)持續進行學術研究或引領後進,並進行文獻之發表。對期刊編輯單位之建議:(一)收錄主題擴展,增加稿源之多元性、多樣性;(二)建構完整嚴謹之投稿、審稿、編輯、發行之機制與流程。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on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Journals are one of the channels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a journal,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are adopted as evaluation too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over the influ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by investigating the formul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journal edit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are adopted. The researcher first organized the items regarding the editorial policies on the current journal evaluation indicator, then designed the questionnaire respectively based on different subjects, the "contributor" and the "journal editor". After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terviews of journal editor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full-time teachers and the journals in the field. As a result, a total of 39 contributor questionnaires and 10 journal editor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11 journal editor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1) evaluation indicators affect the editorial policy of a journal; (2) submission willingness is influenced b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3) rigorous editing can increase submission willingnes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are: (1) sett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based on disciplines; (2)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 and (3) respecting emerging research topics published in journals.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ntributors are: (1) selecting journals relevant to the topics of the study to submit the paper; and (2) continuing wi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mentor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editors are: (1) expending the topics to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submitting papers; and (2)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ed and rigorous reviewing system.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方萬全主持(2007)。哲學學門國內專業學術期刊評比排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5-2420-H-001-008)。
    王梅玲(2003)。從學術出版的變遷探討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的角色。國家圖書館館刊,92(1),67-93。
    王維朗、黃江華、游濱、王晴、張學穎(2019)。科技期刊同行評議中編輯-審稿專家-作者之間關係的重構與強化。編輯學報,31(2),145-147。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平價中心期刊部(2017)。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簡介。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上網日期:2019年5月13日,檢自http://cssrac.nju.edu.cn/a/cpzx/zwshkxwsy/sjkjj/20160226/1141.html。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2018)。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第二篇:A刊評價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研製(2018)。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WAJCI)2018年報研製說明。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5)。200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北京大學圖書館(2015)。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年版)。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
    卯靜儒(2013)。學術期刊的同儕審查為哪樁?維持品質?鼓勵創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9),13-16。
    戎文慧、李娜、胡曉湘(200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與《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之比較。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4(4),239-240。
    任冰(2003)。「核心刊物」鬧劇應當休矣—論「核心刊物」鬧劇的實質與危害。東莞理工學院學報,10(2),98-102。
    宋建成(2007)。漫談期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4-8。
    李伯重(2017)。關於學術期刊如何引導學述批評的幾點看法。澳門理工學報,2017年第2期,130-133。
    李明冠譯(1998)。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CI)面面觀(三)--期刊收錄的評選標準與程序,國科會通訊,104,9-12。
    李家如、林雯瑤(2013)。碩士論文引用文獻錯誤之研究:以圖資與資工領域為例。圖書資訊學刊,11(1),167-195。
    李娟、鍾正靈、儲冀汝、彭京亞、余文濤(2019)。“稿件外流”現象與作者投稿影響因素分析。安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期。
    李常慶(2017)。中國學術期刊面臨的問題及挑戰。澳門理工學報,2017年第2期,137-140。
    杜正勝、陳國棟、柳立言(1998)。「國內歷史學學術期刊排序計畫」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17(4),441-459。
    吳紹群、吳明德(2007)。開放資訊取用期刊對學術傳播系統之影響。圖書資訊學研究,2(1),21-54。
    吳淑真(2011)。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比制度化之推動。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3),12-29。
    吳淑鈴(2005)。國內管理學專業期刊評比排序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13(1),15-48。
    林呈潢(1995)。核心期刊。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1日,檢自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716/。
    周祝瑛(2009)。大學建立人文社會指標的必要性。科學月刊,40(5),2-3。
    周健(2015)。核心期刊的定義、功能、價值與軍事學核心期刊評測。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4(12),31-34。
    邱炯友(20080205)。需要自己的國際期刊。中國時報。
    邱炯友、陳妍如(2011)。人文暨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選刊政策之探討。http://moodle.lips.tw/~tcasist/activities/2011/20111217/20111217_07.pdf
    邱貴發、張俊彥、林陳涌(2001)。國內科學教育相關期刊排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7-S-003-013)。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3a)。「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基本評量標準。上網日期:2019年5月25日,檢自file:///C:/Users/user/Downloads/HCICore%E5%9F%BA%E6%9C%AC%E8%A9%95%E9%87%8F%E6%A8%99%E6%BA%96.PDF。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3b)。「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基本評量標準。上網日期:2019年5月25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download.aspx?path=news/20131220/93af8688-c670-48eb-9604-d2b1b39b9994.doc&fn=%E8%87%BA%E7%81%A3%E7%A4%BE%E6%9C%83%E7%A7%91%E5%AD%B8%E5%BC%95%E6%96%87%E7%B4%A2%E5%BC%95%E6%A0%B8%E5%BF%83%E6%9C%9F%E5%88%8A%E5%9F%BA%E6%9C%AC%E8%A9%95%E9%87%8F%E6%A8%99%E6%BA%96.DOC。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上網日期:2018年8月13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index.aspx。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8)。「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評量標準。上網日期:2018年8月13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index.aspx。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9a)。期刊評比收錄:新制Q&A。上網日期:2019年5月18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model.aspx?no=358。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9b)。「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期刊品質調查問卷。上網日期:2019年8月13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index.aspx。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9c)。「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學門專家審查表。上網日期:2019年8月13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index.aspx。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20)。「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收錄資料表。上網日期:2020年1月13日,檢自http://www.hss.ntu.edu.tw/model.aspx?no=400。
    科睿唯安(2019)。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期刊評估標準。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1日,檢自https://clarivate.com.tw/products/web-of-science/journal-selection-process/。
    唐珮瑾、吳美美(2013)。從文獻回顧探究碩士論文創新書寫現象。圖書資訊學刊,39(2),4-25。
    耿立群(2013)。臺灣人文學科學術期刊出版概況與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102(2),211-242。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19)。教學醫院評鑑學術性期刊認定標準。上網日期:2019年5月14日,檢自clarivate.com.tw/products/web-of-science/。
    章英華、黃毅志、呂寶靜(2000)。臺灣地區社會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期刊排序。臺灣社會學刊,23,103-139。
    曹添旺、王泓仁、吳俊彥、黃粲堯(2014)。臺灣經濟學術單位近五年學術績效評估-前瞻式評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6(4),555-582。
    陳世哲、李昇暾、林修葳、洪世章、張錦特、葉仕國…吳淑鈴(2005)。國內管理學專業期刊評比排序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13(1),15-48。
    陳光華(2009)引文索引與臺灣學術期刊之經營。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3),68-81。
    陳光華、吳恬安(2010)。臺灣圖書資訊學學術期刊評鑑之比較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4(2),65-94。
    陳光華、陳雅琦(2001)。臺灣人文學引用文獻資料庫之建置。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7(1),51-77。
    陳光華、楊康苓(2011)。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及其初步分析。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81-101。
    陳祥、楊純青、黃伸閔(2013)。我國博碩士論文不當引用與剽竊型態之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相關論文之文獻探討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4,74-119
    陳弱水主持(2014)。103年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報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NSC102-2420-H-002-001-J10301、NSC103-2420-H-002-001-J10301)。
    陳學志(2005)公正客觀、效率專業的發表園地-《教育心理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6(2),51-53。
    陸偉明(2009)。同儕審查制度。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4),117-123。
    傅仰止(2011)。「期刊評比」與「期刊資料庫」分軌化。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3),3-11。
    曾淑賢、鄭秀梅、羅金梅(2013)。臺灣連結世界‧世界認識臺灣--「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建置經驗。國家圖書館館刊,102(2),139-171。
    張秀琴(2002)。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及其應用與限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通訊,50,7-12。
    曹永誠(20190517)。曹永誠:數據的保鮮期 越即時越能發揮最大應變效益。上網日期:2020年1月6日,檢自鼎新電腦,https://www.digiwin.com/tw/blog/3/index/1860.html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11)。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各項指標的意義為何?上網日期:2019年12月28日,檢自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2692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17)。認識TCI-HSS資料庫與台灣期刊評比指標:THCI 及 TSSCI。上網日期:2018年8月13日,檢自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816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2018)。《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審稿辦法。上網日期:2018年8月12日,檢自http://jlis.glis.ntnu.edu.tw/ojs/index.php/jlis/index。
    黃世雄、賴鼎銘、陳雪華主持(2001)。圖書資訊學期刊排序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32-024)。臺北縣: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黃宗顯(2013)。教育學門TSSCI期刊評比制度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38-39。
    黃東益、董祥開(2015)。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收錄制度變革—審議式論壇說明及邀約。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2),22-27。
    黃昭元(2010)。法學期刊評比排序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8-2420-H-002-04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黃愛武(1999)。投稿的五點要求。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47-49。
    黃毅志、吳武典、馬信行、郭實瑜、曾進興、黃秀霜、劉淑蓉(2004)。國內教育學門學術期刊評比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3),145-178。
    黃毅志主持(2008)。國內教育學門圖書資訊學術期刊評比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6-2420-H143-001)。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黃毅志、曾世杰(2008)。教育學術期刊高退稿率的編審制度、惡質評審與審查倫理。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2),183-196。
    黃慕萱(2010)。從臺灣學者引文角度看歷史學期刊及學者之評鑑。圖書資訊學研究,4(2),1-39。
    黃慕萱、張郁蔚(2006)。人文社會學者學術評鑑指標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4(1/2),17-47。
    黃慕萱、黃毅志(2009)。圖書資訊學期刊評比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3(2),1-23。
    喻陽(2018)。理念與實踐:當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中的幾個問題。澳門理工學報,2018年第1期,106-119。
    楊李榮(2002)。國內優良學術期刊的形式標準之探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4(3),11-14。
    楊深坑、鄭勝耀、馬信行、黃慕萱、謝伸裕、楊正誠(2007)。教育學門國際期刊評比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3(2),1-40。
    鄒聰(2014)。SCI收錄的病理學期刊的文獻計量分析及投稿選刊策略。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4(24),116-119。
    廖朝陽(計畫主持人) (2010)。文學二學門國內期刊評比研究暨國際期刊調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7-2420-H002-219-。
    管中閔、于若蓉(2000)。「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建置概況。人文及社會科學簡訊,3(2),66-70。
    潘瑋、鄧樂樂、張敏、陳興智(2017)。基於核心期刊數據源的醫學信息教育研究熱點分析。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6(10),75-80。
    蔡如雅(2011)。我從期刊投稿中所學到的事情。上網日期:2019年7月24日,檢自https://researcher20.com/。
    蔡明月(2001)。引用文獻分析與引用動機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8(4),385-406。
    蔡明月、李旻嬑(2013)。臺灣社會科學引用文獻分析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3),293-317。
    蔣重躍(2016)。怎樣檢驗學術論文的內在質量—“概念衡文法”初探。澳門理工學報,2016年第4期,103-113。
    劉曙光(2016)。淺談學術論文的寫作與發表—基於期刊編輯的視角。澳門理工學報,2016年第4期,114-124。
    薑曉輝(2014)。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13年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謝英華、吳立利、鄭濤、程瑾、時培嬌、高文靜、何素興、田德橋(2016)。我國科技工作者科研論文發表動機的調查研究。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5卷7期,16-21。
    魏明孔(2017)。淺論學術期刊編輯中的”五米”。澳門理工學報,2017年第2期,134-136。
    譚令蒂、朱敬一(1990)。逆名審稿的經濟效果。經濟論文叢刊,18(4),357-396。
    羅文輝、紀盈如、李宗亞(2018)。中文新聞傳播學術期刊的評估。傳播與社會學刊,46,183-213。
    羅思嘉(2001)。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傳播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6, 73-85。
    羅思嘉、陳光華、林純如(2001)。圖書資訊學學術文獻主題分類體系之研究。圖書資訊學刊,16,185-207。
    龔維忠(2004)。科技期刊等級評定的審視—湖南省歷屆科技期刊等級評定比較分析。編輯學報,16(5),387-388。
    Clarivate Analytics. (2020)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期刊評估標準。上網日期:2020年1月1日,檢自https://clarivate.com.tw/products/web-of-science/journal-selection-process/。
    Elsevier (2019).關於 Scopus。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s://www.elsevier.com/zh-tw/solutions/scopus。
    Elsevier (2020). 有別於Impact Factor的期刊指標 SJR & SNIP - 期刊指標新觀點。上網日期:2020年1月1日,檢自https://www.elsevier.com/zh-tw/solutions/scopus/-impact-factor-sjr-and-snip。
    Library Connect編輯室(2007)。期刊出版流程剖析:促進學術傳播 創造研究社群(手冊)。San Diego, CA。


    二、英文部分
    Coleman, Anita (2007). Assessing the Value of a Journal Beyond the Impact Fact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8), 1150.
    Galipeau, James, Barbour, Virginia, Baskin, Patricia, Bell-Syer, Sally, Cobey, Kelly, Cumpston, Miranda, … and Moher, David (2016). A scoping review of competencies for scientific editors of biomedical journals. BMC Medicine, 14, 16. DOI 10.1186/s12916-016-0561-2.
    Garfield, Eugene and Sher, I. H. (1963). New Factors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rough Citation Indexing. American Documentation, 14(3), 195–201.
    Jarley, P., Chandler, T. D., & FaulkⅡ, L. H. (1998). Are we playing the same game?: Publishing task environments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among management specialists. Human Relations, 51(6), 799-824.
    Rousseau, R. (2002) Journal Evaluation: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Library Trends, 50(3), 418–439.
    Van Rooyen, S., Godlee, F., Evans, S., Black, N., Smith, R. (1999). Effect of open peer review on quality of reviews and on reviewers’ recommendations: a randomized tri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8(7175), 23-2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106913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13004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115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401.pdf3333KbAdobe PDF229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