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584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07/144288 (79%)
造訪人次 : 50887717      線上人數 : 63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849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849


    題名: NGO自我評鑑個案研究-以中華民國童軍總會應用GSAT為例
    A Case Study of NGO Self- Assessment: Application of GSAT by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the Scouts of China (Taiwan)
    作者: 蘇德祥
    Su, Te-Hsiang
    貢獻者: 吳政達
    郭昭佑

    蘇德祥
    Su, Te-Hsiang
    關鍵詞: 自我評鑑
    童子軍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Self- Assessment
    scouts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the Scouts of China (Taiwan)
    GSAT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019-09-05 17:16:40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探討本研究個案-中華民國童軍總會運用GSAT評鑑量表進行自我評鑑的歷程及結果。透過文獻分析和自我評鑑與GSAT評鑑結果的比較,探討不同歷史發展階段青少年團體活動的特質,以及認證式自我評鑑的實施對研究個案參加GSAT評鑑的影響。特別是本研究運用GSAT評鑑量表作為研究工具,除可瞭解其功能和限制外,亦可就其導引研究個案組織轉型發展詳加探究。
    本研究共有5個研究目的,包括:
    一、建構認證式自我評鑑的發展類別、意涵及應用。
    二、探討認證式自我評鑑對GSAT評鑑和認證的影響。
    三、探討認證式自我評鑑達成外部GSAT評鑑程度及影響因素。
    四、瞭解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實施認證式自我評鑑後的組織發展趨勢,及對組織治理的影響。
    五、融合認證式自我評鑑研究與童軍研究,以提升童軍學術研究的水準和範疇。
    綜合歸納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共有5個主要的結論,包括:
    一、自我評鑑可分成三種類型,本研究為「認證式自我評鑑」,具有特定的意涵及實用性。
    二、認證式自我評鑑對研究個案參加GSAT評鑑和取得專業評鑑機構的認證有正面影響。
    三、認證式自我評鑑和GSAT評鑑在實施過程產生了評鑑盲點,但是其產生的因素分析和解決方式需要進一步研究。
    四、認證式自我評鑑的實施對研究個案的組織治理和轉型發展具有正面功能。
    五、本研究融合童軍研究於認證式自我評鑑研究之理論與實務中,達成提升童軍研究範疇的目標。
    最後,研究者依據上述研究目標及結論,解釋及比較認證式自我評鑑和GSAT評鑑結果的差異及特色,就GSAT評鑑和認證式自我評鑑的實施,以及適應全球不同地區和國家童軍總會的差異,建議WOSM與SGS未來能建立具個別化特色的GSAT自我評鑑制度。並且就臺灣童軍運動發展現況,特別對教育部和各級童軍組織提出建議,期盼能有效整合不同學術研究成果和資源,倡導童軍學術研究和建立童軍自我評鑑制度,以達成整合童軍學術研究和認證式自我評鑑同步發展的目標。
    This is a cas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SAT evaluation form as the means of self-assessment by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the Scouts of China (Taiwan). The study i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s of teenager group activities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all stages in the history, and to point out the impact of accreditational self- assessment has on passing the GSAT evalu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self- assessment and GSAT evaluation. This study also talks about the functions and restrictions of the GSAT evaluation form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guiding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s.

    The purposes of study include:
    1. To define the categories, meanings, and applications of accreditational self-assessment.
    2.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accreditational self-assessment has on the GSAT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3. To figure out the reason why accreditational self-assessment affected the external GSAT evaluation.
    4. To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the Scouts of China(Taiwan) after conducting accreditational self- assessment an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it has on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the association.
    5. To integrate the studies of accreditational self- assessment to the studies of scouts in order to elevate the level and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academic studies of the scouts.
    There are fiv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1.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elf- assessments. This study can be categorized as the "accreditational self- assessment ".
    2. Accreditational self-assessment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participating the GSAT evalua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accreditation.
    3. There are several drawbacks when implementing the GSAT evaluation and self- assessment. However, we need further studies to find out the orientation of such drawbacks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m.
    4.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creditational self-assess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5. This study has integrated the study of the scouts to the empirical study of accreditational self-assessments and has elevated the study of the scouts to a higher level.

    Lastly, this study recommend that the WOSM and the SGS develop individualized GSAT and accreditational self- assessment systems to adapt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at the Bureau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all associations of the scouts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results of academic studies for better developments of the scouts movements.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Daniel L. Stufflebeam, George F. Madaus, and Thomas akellaghan,蘇錦麗等人翻譯(2005)。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Jojn R. Shepherd(邵式柏) 著 林偉盛 等譯(2016a)。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 上(1600-180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Jojn R. Shepherd(邵式柏) 著 林偉盛 等譯(2016b)。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 下(1600-180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Mats Alvesson、Kaj Skoldberg 施盈庭、劉忠博、張時健 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Robert K. Yin 著,尚榮安 譯(200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臺北縣: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Theda Skocpol 劉北成 譯(2003)。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國家與社會革命),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W. Lawrence Neuman 著,譯者: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大公報(1931)。全國童子軍團登記條例。天津市:1931年2月16日,版8。
    大學院(1918)。小學暫行條例,(1918年2月18日),教育部公報,1卷3期,1918年3月,頁13-17,《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0841851〉。
    中央日報(1928)。中央宣傳部頒布全國黨童子軍宣傳大綱,刊於中央日報 1928年8月29日,版7。京市。
    中村孝志 (2001)。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 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縣:稻江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 (1932a)。〈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紀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議紀錄,第17冊,頁264。「中國童子軍總會會長蔣中正、副會長戴傳賢、何應欽呈:為聘李任潮、陳立夫、王陸一、朱家驊、劉健群、張忠仁、辛樹幟、嚴家麟、章輯五等九人,為該會籌備委員,並指定朱家驊為籌備主任,請准予備案由」(1932年6月23日)。
    中國國民黨(1926b)。中央青年部組織大綱。(1926年8月7日),〈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46次會議紀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議紀錄,第2冊,頁498。
    中國國民黨(1926c)。「中國國民黨童子軍規程及童子軍委員會組織法案」、「青年部提出請任李樸生同志為該部幹事,俾促童子軍事業進行案」(1926年3月9日),〈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紀錄〉,《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料》,收錄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刊,頁504;「中國國民黨童子軍計畫案」(1926年3月19日),〈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紀錄〉,頁510。
    中國國民黨(1927c)。「中央青年部修正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組織法,請議決交該部執行案」(1927年4月22日),〈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屆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擴大會議議事錄〉,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料,頁937。
    中國國民黨(1928c)。「民族獨立運動的教育計畫」(1928年6月21日),〈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148次會議紀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議紀錄,第5冊,頁50,63-88。
    中國國民黨(1929a)。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紀錄,「為該部童子軍訓育科,業經遵照中央第21次長會議決議案組織成立,擬任張忠仁代理該科主任,是否有當?請公決案」,1929年8月8日。第9冊,113。
    中國國民黨(1929b)。中央訓練部部務彙刊,第2集。南京:中國國民黨訓練部,1929年4月1日,初版。
    中國國民黨(1929c)。中央訓練部擴大部務會議之第六日紀錄,(1929年7月2日);中央訓練部擴大部務會議之第七日紀錄,〈三會議記錄〉,(1929年7月4日)。《中央訓練部部務彙刊》,第3集,南京。
    中國國民黨訓練部 (1928)。黨義課程名稱一覽表,1928年12月20日;中央訓練部部務彙刊,第2集,中國南京:中國國民黨訓練部,1929年4月1日,Ⅱ.計畫方案:頁44。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93)。中國童子軍童子軍團長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1a)。中華民國童軍100年。臺北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2)。世界童軍運動成人領袖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8a)。中華民國童軍總會中程計畫(2017-2023)。臺北市:未出版。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8b)。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章程。臺北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五十野和男(2018)。日本的少年團運動。日本:東京都 SMCJ 事務局。
    王文科 (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令宜 (2005)。我國大學校務評鑑之發展與現況。教育研究月刊,137,80-92。
    王令宜、吳清山 (2010)。我國推動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48,1-18,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如哲 (2004)。高等教育評鑑—英國1996年大學研究評鑑作業的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309-326。
    王如哲 (2006)。從教學評鑑指標析論我國大學評鑑之改進。教育研究月刊,142,5-8。
    王有英 (2009)。清前期社會教化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金龍 (2010)。銘傳大學學習成果評量推動之經驗分享。評鑑雙月刊,28,23-29。
    王金龍 (2011)。銘傳大學學習成果評量實施之經驗分享。評鑑雙月刊,34,21-27。
    王保進 (1997)。大學評鑑模式(二):品質保證制度。大學評鑑, 。
    王保進 (2006a)。以品質保政為目標的美國高等教育認可制度。評鑑雙月刊,2,47-50。
    王保進 (2006b)。從專業評鑑機構評鑑標準發展檢視我國大學評鑑標準。教育政策論壇,9(1),43-69。
    王保進 (2010)。建立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之大學校務評鑑。評鑑雙月刊,26,56-58。
    王保進 (2011a)。從評鑑取向探討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之內涵。教育研究月刊,207,5-17。
    王保進 (2011b)。建構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之機制。臺北市,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王國明、陳曼玲(2012)。建立全面品質管理的大學自評機制。評鑑雙月刊,39,14-16。
    王雅慧 (2002)。高階主管全面品質管理信念之研究:以推行品質保證之大專校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世界童軍總部 (2015)。世界童軍青少年參與政策。香港:香港童軍總會青少年活動署。
    世界童軍總部 (2017)。世界童軍青少年活動政策。香港:香港童軍總會青少年活動署。
    包樂史‧N.EVERTS ˙E.FRECH 編 林偉盛 譯 (2010a)。邂逅福爾摩沙 臺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 第1冊 1623-1635。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包樂史‧N.EVERTS ˙E.FRECH 編 林偉盛 譯 (2010b)。邂逅福爾摩沙 臺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 第1冊 1636-1645。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古源光 (2009)。強化技專校遠產學合作評鑑之建言。評鑑雙月刊,18,41-44。
    田中一二(1927)。臺灣年鑑-昭和三年。臺北市:台灣通信社。
    申報 (1925)。粵教局設童子軍總部。1925年6月28日,版9。
    伊能嘉矩(2012)。臺灣文化志 上卷、中卷、下卷。臺北市,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成永裕 (2015)。談現行大學教師評鑑制度。評鑑雙月刊,55,13-15。
    朱浤源 主編 (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市:正中書局。
    江玉玲 (2005) 臺語聖詩與韻文詩篇。臺北市,道聲出版社。
    江玉玲 (2009) 荷治時期臺灣基督教史料:荷蘭改革宗阿姆斯特丹中會檔案Code.379,Inv 191-192-193。臺北市,道聲出版社。
    江玉玲 (2010) 福爾摩沙的神僕之聲:荷治初期臺灣基督教音樂史料溯源。臺北市,道聲出版社。
    江東亮 (2015)。大學評鑑面臨的三大問題。評鑑雙月刊,58,7-8。
    江東亮 (2018)。臺灣高教發展路上的高教評鑑。評鑑雙月刊,71,14-17。
    江樹生 (2016)。檔案敘述-早期臺灣史研究論文集。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江樹生 譯註 (2011)。熱蘭遮城日誌。全四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池俊吉 (2007)。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品質保證—國際品保組織扮演的角色。評鑑雙月刊,17,54-56。
    池俊吉 (2015)。大學暨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政策說明會紀實。評鑑雙月刊,53,18-1
    何中強 (2013)。貝氏傳薪源流集。香港:香港童軍總會.貝登堡聯誼會。
    何希慧 (2007)。做好教學評鑑配套措施。評鑑雙月刊,9,24-27。
    何希慧(2015)。推動大學教師評鑑及教學評量的省斯與建議。評鑑雙月刊,55,9-12。
    何希慧 (2016)。建立校務專業管理體制:連結校務研究、校務發展與自我評鑑。臺灣教育評論雙月刊,5(3),40-43。
    何希慧、王淑芳 (2009)。建構學生學習能力指標—以東吳大學結合學生e-portfolio為例。評鑑雙月刊,19,12-18。
    吳文星 (2008)。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佩真、張民杰 (2007)。國內大學教師教學評鑑現況分析。評鑑雙月刊,9,9-15。
    吳明清 (1998)。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政達 (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吳政達、郭昭佑 (1997)。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2),217-242。
    吳密察 (1994)。台灣近代史研究。稻香出版社。
    吳清山 (2006)。評鑑起飛 品質相隨。評鑑雙月刊,1,1。
    吳清山 (2008)。從認可評鑑走向品質保證。評鑑雙月刊,16,9-12。
    吳清山 (2009)。我國大學通識教育評鑑:挑戰、對策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5-23。
    吳清山、王湘栗 (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29輯,1-26。
    吳清山、林天祐 (2004)。教育名詞:全面品質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7,160。
    吳清山、黃旭鈞 (1995)。提昇教育品質的一股新動力:談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74-83。
    吳慧子、張靜瑩 (2006)。OECD在高等教育評鑑之研究與發展。2006年邁向卓越高等教育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臺北市。
    呂威廉(2008)。美國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鑑模式分析。評鑑雙月刊,15,17-19。
    李壬癸 (2003)。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 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李壬癸 (2010)。新港文書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李壬癸 (2013)。珍惜台灣南島語言。 臺北市:台灣本舖:前衛出版社。
    李天任 (2016)。評鑑是大學轉型的墊腳石。評鑑雙月刊,64,14。
    李政翰 (2008)。我國大學自我評鑑的實施與發展。學校行政雙月刊,54,2008(3),175-192。
    李政翰 (2015)。我國大學評鑑制度改革方向之探討。評鑑雙月刊,53,14-17。
    李茂興 譯(2000)。管理概論 : 全面品質管理取向。M. J. Stahl著。臺北市 : 弘智文化。
    李隆盛、賴春金 (2004)。技職教育評鑑的展望。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29輯,327-340。
    李詮 (2009)。高教評鑑獲佳績—銘傳晉身國際認證大學。評鑑雙月刊,21,23-25。
    李銓 (1997)。高等教育的競爭策略。臺北市:銘傳大學。
    村上直次郎 日文譯注、中村孝志 日文校注、程大學 中文翻譯 (1991)。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村上直次郎,中村孝治 校注、郭輝 譯 (1970)。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杜武志 (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貝登堡 (2014)。童軍手冊-Scouting for Boys。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童軍文教基金會。
    周祝瑛 (2003)。誰捉弄了教改?。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祝瑛 (2011)。橘子與香蕉如何比?從SSCI看臺灣高等教育學術評鑑之迷思。教育研究月刊,212,40-51。
    周祝瑛、吳榕峰、胡祝惠 (2011)。SSCI下的社會人文學術評鑑制度:以政治大學為例。比較教育,(70),31-56。
    周華棋 (2016)。亞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挑展與遠景。評鑑雙月刊,59,21-22。
    周華棋 (2018)。如何透過自我評鑑有效提升系所教育品質。評鑑雙月刊,53,20-22。
    周愚文 (2017)。晚清戊戍變法前英仁在華教育活動與英國教育經驗的輸入。教育研究集刊,63(3),1-39。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林子嵐、陳祥麟 (2015)。面對評鑑正面接招學校脫胎換骨。評鑑雙月刊,58,16-19。
    林公孚 (1996)。TQM之標準與模式。臺北市: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林天佑 (2004)。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29輯,27-52。
    林天佑 (2006)。評鑑小辭典—自我評鑑。評鑑雙月刊,2,10。
    林天佑 等 (2000)。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2000。
    林文凱 (2014)。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收於漢學研究,p.139-174,32(2)。
    林劭仁 (2001)。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林劭仁 (2016a)。大學推動自我品質保證之實例分析—以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為例。評鑑雙月刊,63,21-25。
    林劭仁 (2016b)。認可制度的進化與評鑑中心的轉型。評鑑雙月刊,64,22-24。
    林劭仁 (2017c)。以IR為橋梁 提升高教品質。評鑑雙月刊,65,13-15。
    林劭仁、周華琪 (2017)。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系所委辦品質保證認可方案」簡介。評鑑雙月刊,69,17-19。
    林劭仁、許耀宇 (2017)。大學校務及系所評鑑結果相關性分析。評鑑雙月刊,70,24-25。
    林佩璇 (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知識基礎—教師實踐知識。教育研究集刊,48(3),183-210。
    林其和 (2017)。臺灣醫學教育評鑑標準 三度或美教育部認可。評鑑雙月刊,70,33-35。
    林和春 (2002)。CIPP模式在教育機構評鑑上的運用—以評鑑桃園縣國小鄉土教育資源中心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20,23-52。
    林昌華 (1995)。殖民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333-364。
    林海清 (2014)。後現代社會的高等教育評鑑。後現代教育與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47-76。
    林新發 林上渝 (2004)。高中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29輯,139-168。
    林筠諺 (2011)。教育學門系所評鑑指標體系結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林聖薇 (2012)。建構大學經營績效指標動態模式之個案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5 (3),101-132。
    林聰明 口述,張明華整理 (2016)拿掉大學評鑑的緊箍咒。評鑑雙月刊,64,16。
    林麗珊、李易中 (2009)。從ISO認證談評鑑中心如何建立評鑑行政品質管理系統。評鑑雙月刊,18,45-47。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 (2004)。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臺北市:未出版。
    邰爽秋 等編 (1935)。歷屆教育會議議決案彙編。上海市:教育編譯館,1935年4月。
    邱于真、蔣丙煌 (2010)。如何推動學生學習成效評量:以臺灣大學為例。評鑑雙月刊,28,19-22。
    邱憶惠 (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7,(113-127)。
    侯永琪 (2008)。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的美國大學評鑑新模式。評鑑雙月刊,15,15-16。
    侯永琪 (2012a)。品質保證跨國發展與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載於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主編),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與實務(151-179)。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侯永琪 (2012b)。國際化與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構之品質保證機制建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 (8),28-29。
    侯永琪 (2013)。亞太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十年發展與回顧。評鑑雙月刊,43,17-18。
    侯永琪、王力冉 (2017c)。美國高等教育認可機構國際品質的五原則—品質與績效。評鑑雙月刊,65,38-42。
    侯永琪、池俊吉、周華琪 (2016)。大學評鑑的新視野。評鑑雙月刊,64,18-21。
    侯永琪、林劭仁、郭昭佑、陳慧蓉、池俊吉、周華琪 (2017a)。大學校院自辦外部評鑑及認可的實施及其影響。評鑑雙月刊,69,14-16。
    侯永琪、林劭仁、郭昭佑、陳慧蓉、池俊吉、周華琪 (2017b)。第一輪我國大學自辦外部系所評鑑大學觀點之調查分析。評鑑雙月刊,70,26-30。
    姜麗娟 (2011)。大學國際化評鑑。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姜麗娟 (2012)。大學國際化評鑑:實例介紹及其對國內的啟示。評鑑雙月刊,35,27-32。
    查忻,(2011)。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十七世紀臺灣的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柯志明 (2016),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苗可威 (2013)。歷史社會學的方法論爭議。社會科學論叢,7(1),99-148。
    孫志麟 (2008)。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的實踐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1(2),63-94。
    孫邦正 (1969)。師範教育。臺北市:正中書局。
    徐昌慧 (2009)。科技大學暨技術學院評鑑之指標修訂及外來發展。評鑑雙月刊,18,36-40。
    徐南號 主編 (1993)。台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秦夢群 (2006)。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校行政績效責任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秦夢群、陳遵行 (2012)。臺灣高等教評鑑制度與實施之分析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06),105-142。
    秦夢群、溫子欣 (2014)。教改20年成效之檢視與反思。教育研究月刊 (9),5-21。
    翁佳音 (2001)。異論臺灣史。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翁佳音 (2006)。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翁佳音、曹銘宗 (2016)。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翁福元 (2009)。評鑑政治學概述—從政治學觀點看評鑑工作的挑戰。評鑑雙月刊,20,56-6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014b)。104年教育部大專校院統合視導領隊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017a)。106年起實施新一週期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017b)。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評鑑手冊 。臺北市:未出版。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4a)。104年度大專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實施計畫。取自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4949204342.pdf
    高勳芳 (2004)。師資培育評鑑的反省:一些尚待探討的實務與研究課題。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359-380。
    國史館 ( 1935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七)〉,蔣中正總統文物/特交檔案/一般資料/,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200-00434-110,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23A。擬由訓監部會同教部規定初中生一律強制受童訓,每年各于適當地點集合舉行大露營大會操一次。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 (1926)。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及決議案。廣州: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1926年8月25日,初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07)。國立暨私立後期中等學校校務評鑑委員手冊。高雄市:未出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08)。高級中學校務評鑑評鑑委員手冊。高雄市:未出版
    張以希(2010)。我國大專校院品質保證機制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甸富 (1997)。台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發展指標之研究。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未出版。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 (1996)。臺灣開發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張善楠 (2008)。評鑑只是做體檢,不是萬靈丹—臺灣高等教育評鑑再省思。評鑑雙月刊,14,46-47。
    張德勝 (2003)。「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結果」:教師態度有關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5(2),183-200。
    張德勝 (2005)。臺灣地區大學校院「學生評鑑教師教學」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教育類,50(2),203-225。
    張德銳 (2004)。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29輯,169-194。
    張慶勳 (2013)。形塑大學自我評鑑文化確保教與學品質。教育行政研究,3(1),27-47。
    教育部 (1918b)。教育部公報,1卷2期,1918年2月,頁46-47,〈教育部訓令第185號:為通飭迅速填送全國高中以上學校數目、班數、人數表,並積極籌備軍事訓練暨呈報各校童子軍組織狀況〉(1929年1月16日),《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1131731〉。
    教育部 (1918c)。教育部公報,1卷3期,大學院,〈小學暫行條例〉(1918年2月18日), 1918年3月,頁13-17,《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0841851〉。在小學暫行條例第七條規定,小學之教授科目:三民主義、公民、國語、算術、歷史、地理、衛生、自然、樂歌、體育、黨童子軍、圖畫、手工,高級小學得酌量地方情形加設職業或其他科目。
    教育部 (1930)。教育部公報,2卷24期。頁26-28,教育部訓令第577號:為令發「中國童子軍登記條例」仰轉飭所屬各學校一體遵照。1930年5月17日,《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1143304〉。
    教育部 (1962)。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7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74a)。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上)。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74b)。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下)。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84a)。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上)。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84b)。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下)。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8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 (1996a)。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上)。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6a)。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下)。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6b)。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下)。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6b)。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下)。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臺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 (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 (2002a)。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二)。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2002b)。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四)。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 (2009)。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2)。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結果審查作業原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3b)。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7a)。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7b)。106年起實施新一週期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8a)。107及108年度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未出版。
    教育部 (2019)。教育部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小學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 (1930)。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南京:卿雲圖書,1930年4月,再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5)。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規劃草案。臺北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曹永和 (2000a)。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曹永和 (2000b)。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梁峻晢 (2017)。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童軍活動初探。童軍月刊,2017-4,54(1),2-9。
    許士軍 (2009)。我國大學評鑑系統之建構與分工芻見。評鑑雙月刊,18,14-16。
    許士軍 (2014)。轉型中的我國大學和管理教育。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
    許士軍 (2017)。探討落實「大學評鑑制度」效果的關鍵。評鑑雙月刊,67,11-13。
    許育典、陳碧玉 (2011)。大學自治下大學評鑑制度的檢討:以系所評鑑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9(2),119-158。
    許培基 (2009)。學習品保與國際認證。評鑑雙月刊,19,7-11。
    許媛翔 (2006)。國際高教評鑑大師Dr.Kells:由內而外的大學自我評鑑與外部評鑑。評鑑雙月刊,07,19-21。
    許媛翔 (2007)。績效責任八大有效機制—Dr.Woodhouse談績效責任模式。評鑑雙月刊,08,45-47。
    許極敦 (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許錫慶譯 (2000)。臺灣教育沿革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學館。
    郭廷銘 (2015)。談早年臺灣童軍運動的發展。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童軍文教基金會文物供應中心。
    郭昭佑 (2000a)。學校本位評鑑。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昭佑 (2000b)。概念構圖法在評鑑指標建構上之應用—以國民中學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2),173-202。
    郭昭佑 (2001)。學校本位評鑑的理念與實踐—以台北縣柑園國中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6(1),21-43。
    郭昭佑 (2004)。學校評鑑的內與外?—初探學校本位評鑑、自我評鑑與內部評鑑概念區隔。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195-207。
    郭昭佑 (2005a)。學校自我評鑑可行性探討。教育政策論壇,8(1),159-184。
    郭昭佑 (2010)。學校本位評鑑對台灣教育評鑑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0,59-70。
    郭昭佑 (2018)。微觀大學校務評鑑的後設視角。評鑑雙月刊,71,18-20。
    郭昭佑、陳美如 (2001a)。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93-212。
    郭昭佑、陳美如 (2007)。評鑑學家的系譜 — ㄧ趟探索《評鑑根源》之旅。當代教育研究,15(1),181-192。
    郭昭佑、陳美如、洪若列 (2005b)。建構生活課程發展評鑑指標-精釋研究法在指標建構上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8(1),1-20。
    陳幼慧 (2012)。「主體性」(Subjectivity)與「現代性」(Modernity):黑格爾與哈伯瑪斯之「現代性論述」。哲學與文化,39(12),1-20,2012.12。
    陳君侃 (2015)。自我評鑑與教學品質保證之鏈結:長庚大學經驗。評鑑雙月刊,53,23-27。
    陳芃婷、李宗耀、虞孝成、曾國雄 (2003),大學教師績效評鑑模型之應用及探討—以一所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9(4),191-218。
    陳其南 (2006)。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玫樺、楊瑩 (2018)。我國大學教師評鑑之現況分析。評鑑雙月刊,73,46-50。
    陳金貴 (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 19,39-51。
    陳昭瑛 (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正中書局,臺北市。
    陳美如、郭昭佑 (2002)。學校本位課程之實徵評鑑:以陽明國小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5,307-339。
    陳郁涵 (2011)。戰時臺灣兒童的時局認識(1937—1944初期):以學校教育、玩具及紙芝居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2011年3月5日,p.199-225。
    陳振遠 (2009)。從規劃、執行與回饋面看高教評鑑的專業分工。評鑑雙月刊,18,17-19。
    陳振遠 (2016)。高教轉型期的大學評鑑新思維。評鑑雙月刊,64,17。
    陳振遠、許芬儀 (2015)。用自我評鑑行速發展特色—高雄第一科大案例分享。評鑑雙月刊,55,37-42。
    陳曼玲 (2006a)。翻開大學評鑑發展史。評鑑雙月刊,1,22-23。
    陳曼玲 (2006b)。蘇黎世大學校長Dr.Weder:大學成功關鍵在自我評鑑。評鑑雙月刊,2,13-15。
    陳琦媛(2007)。大學教學評鑑的新途徑—同儕評鑑。評鑑雙月刊,9,21-23。
    陳慧蓉 (2016)。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創新與最佳實務。評鑑雙月刊,59,23-25。
    陶希聖 (1979a)。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臺北市:食貨出版社有限公司。
    陶希聖 (1979b)。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臺北市:食貨出版社有限公司。
    彭煥勝 (2009)。馬偕在北台灣的教育事業。收於彭煥盛主編,台灣教育史。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素秋 (2009)。日治時期台灣國家認同教育之探討—以初等教育為例。收於彭煥盛主編,台灣教育史。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淑惠、張仁傑 (2018)。科技大學校務評鑑之運用及其影響因素。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3),1-32。
    湯堯 (2011)。從教學與學習談大學評鑑之表相運作與真相探索。教育行政研究,1(2),153-168。
    黃光雄 (1989)。學校評鑑的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克仁 (2012)。童軍服務員訓練綱領。臺北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黃志豪 (2017)。臺灣高等教育資歷架構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黃金麟 (2005)。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政傑 (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政傑 (1993)。發展與改進高級中學中程計畫實施成效評鑑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黃政傑 (1994)。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政傑 (2004)。質性教育評鑑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95-118。
    黃政傑、張嘉育 (2010)。我國大學系所評鑑之問題分析與改進方向,教育政策論壇,13(2),43-76。
    黃昭宏 (1993)。清末寓華西教士之政論及其影響。臺北市: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
    黃貞裕 (2005)。學校組織動態能耐評量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黃淑玲 (2011)。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為核心的系所評鑑。評鑑雙月刊,29,23-29
    黃淑玲 (2016)。高教新疆界、評鑑新扉頁:析論挑戰與未來想像。評鑑雙月刊,63,14-20
    黃嘉雄 (2004)。課程評鑑概念分析,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評鑑專輯。209-224。
    黃耀輝 (2006)。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劃與實施。學校行政雙月刊,43,212-241。
    楊國賜 (2004)。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台灣教育,632,27-38。
    楊朝祥、徐明珠 (2016)。自我評鑑穩紮穩打–佛光第二周期系所評鑑全壘打。評鑑雙月刊,62,17-19。
    楊瀅 (2008a)。以「學程認可」為基礎的荷蘭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評鑑雙月刊,13,58-62。
    楊瀅 (2008b)。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建構之省思。教育研究月刊。168(4),5-20。
    溫 吉 編譯 (1999)。台灣番政志(一)。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溫 吉 編譯 (1999)。台灣番政志(二)。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溫明麗 (2014)。後現代教育哲學對教育學的啟示。後現代教育與發展,99-124。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999)。認識世界貿易組織。臺北市:經濟部。
    萬其超 (2008)。對研究評鑑之ㄧ些看法。評鑑雙月刊,13,40-41。
    葉憲峻 (2003)。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葉憲峻 (2009)。儒學與科舉。收於彭煥盛主編,台灣教育史。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詹素娟 (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刊於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 p.117-142,臺北市:臺灣大學文學院。
    廖學均 (2016)。屠龍矛與金剛甲-童軍諾言與佛教菩薩戒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中市小櫻少年赤十字團 (2012)。少年赤十字團概要。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中市小櫻愛國少女團 (2012)。愛國少女團概要。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南州 (1913)。學校少年(少女)團的組織與經營。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南州 (1915)。學校少年(少女)團的組織與經營。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灣日日新報 (1914)。大正3年10月4日(二)。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 (1915a)。大正4年2月20日-28日。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 (1915b)。大正4年3月2日。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 (1915c)。大正4年4月28日。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 (1915d)。大正4年6月19日。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 (1916)。大正5年9月19日。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 (1924)。大正13年2月10日。館藏地-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55)。臺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制教育設施篇。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1942)。臺灣青少年團紀要。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檔存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38)。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三十五年報。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趙志揚、楊寶琴、鄭郁雯、黃新發(2010)。高級中學教師對教師評鑑認知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3(2),77-128。
    劉克明、賴其萬 (2009)。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確保教育品質國家標準的美國醫學院評鑑制度。評鑑雙月刊。17,34-38。
    潘 英 編著 (1998)。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潘慧玲 (2003)。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之影響評估。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1),47-86。
    潘慧玲 (2005)。美國大學認可制中的自我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5,136-145。
    蔡進雄 (2007)。教育評鑑可能產生的幾種效應。評鑑雙月刊,10,54-56。
    鄭夙珍 (2011)。引領改變的風潮—銘傳大學MSCHE國際認證經驗。評鑑雙月刊,29,38-44。
    鄭淑華、楊思偉 (2010)。日本東京都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56(1),65-98。
    鄭博真、黃義良 (2009)。大學教師教學評鑑量表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32(2),57-80。
    興瑟 著,翁佳音譯註。荷蘭時代台灣基督教會史。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蕭如容 (2011)。面對國際化品質保證趨勢。評鑑雙月刊,32,11-14。
    賴其萬 (2010)。醫學院評鑑委員會向美國LCME借鏡取經。評鑑雙月刊。28,47-51。
    韓家寶、鄭維中 譯著 (2005)。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記簿。臺北市: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瞿立鶴 (1971)。清末西藝教育思潮。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簡瑋成 (2012)。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探究之全面品質管理觀點。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37-48。
    簡瑋成 (2015)。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國際品質保證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鄺海音 (2006a)。自評不打烊 淡江大學設置專責評鑑中心。評鑑雙月刊,2,9-12。
    鄺海音 (2006b)。國內兩大高教評鑑機構與八種評鑑類別。評鑑雙月刊,4,34-35。
    顏秀如 (2004)。我國大學評鑑政策之探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1-22。
    羅恩冕、郭昭佑 (2018)。我國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指標之研究:概念構圖法的調整應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1),1-34。
    蘇錦麗 (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錦麗 (2009)。美國WASC採行的「學生學習成果本位評估模式」。評鑑雙月刊,22,37-41。
    蘇錦麗 (2015)。校務評鑑與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如何檢視大學教師評鑑制度。評鑑雙月刊,55,16-17。
    蘇錦麗、黃曙東 (2015)。臺灣的大學評鑑制度邁向專業化發展了嗎?。評鑑雙月刊,58,9-12。
    蘇錦麗、楊正誠 (2011a)。美國WASC採行之「成果本位」學程評鑑。評鑑雙月刊,30,35-39。
    蘇錦麗、楊正誠 (2011b)。學生學習成效評估—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學程評鑑的作法。評鑑雙月刊,30,40-42。
    蘇錦麗、鄭淑惠 (2012)。美國公立大學校長評鑑制度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 15(1),59-91。


    西文:
    APEC(2009). Mapping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across APEC economies. Singapore: APEC Secretariat.
    APEC(2014). The ASEAN Qualifications Reference Framework. Singapore: APEC Secretariat.
    Arribas D.,Jorge A.,Martínez-Mediano,C.(2018). The Impact of ISO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Spain.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26(1),2-24
    ASEAN(2014). The ASEAN Qualifications Reference Framework. Jakarta, ASEA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2007). College Learning for the New Global Century.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uncil for Liberal Education And America’s Promise. NW, Washington, D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zerbaijan (2017):AZERBAIJAN 2017 41st WORLD SCOUT CONFERENCE , document 11,p3-49.
    Barnett, R. (1992).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Total quality care. Bristol, PA: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nstein, A. G., Isaac, C.(2018). Critical Thinking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Online Discu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12 (2).
    BISWAJIT S.(1987).NGO Self-evaluation:Issues of Concern, World Development,15.161-167.
    Bowden, J., & Marton, F. (1998). The university of learning. London, England: Kogan Page.
    Caulley,D.(1987).History and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evaluation. The Bulletin of the Australasian Evaluation Society,1,Nov.,23-27
    Cheng, S. Y. (2009).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Taiwan experience. In T. W. Bigalke & D. E. Neubauer (Eds.),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Pacific: Quality and the public good (pp. 133-148).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Christopher,C. & Pamelam,S.(2008).School self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Berkshire, England:CfBT Education Trust.
    COMMITTEE NSO VISIT(CNV) BACKGROUND,PURPOSE,OBJECTIVES AND PROCESS PART 2:EVALUATION TOOL Qualities of Effective National Scout Organization.
    Dadelo, S., Turskis, Z., Zavadskas, E. K., Kacerauskas, T., Dadeliene, R.(2016).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Values Possibl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termining the Weights of Students` Personal Goals Using Multiple-Criteria Methods. 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12 (11), 2771-2781.
    Ehinola,B.G.,Akinfolarin,A.V.(2018).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Practices Adopted by Head Teachers for Sustainable Primary Education in Northern Senatorial District of Ondo State, Nigeria. Online Submission, EP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JMR),4(7),182-188
    Elton, L. (1993). University teaching: A professional model for quality. In R. Ellis (Ed.), Quality assurance for university teaching (pp. 133-146). Buckingham, England: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Gates, E. F.(2018). Toward Valuing with Critical Systems Heuristics.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39(2) ,201-220.
    GLOBAL SUPPORT ASSESSMENT TOOL TOWARDS QUALITY SCOUTING Version 2(May 2017)
    Harvey, L. (2011). Analytical quality gloss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qualityresearchinternational.com/glossary/assurance.htm
    Harvey, L. D. (1993). Defining quality.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8(1), 9-34.
    HM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2006).Hungry for Success-Benchmarks for Self-evaluation.Livingstone, England:HM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
    HM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2008).IMPROVING OUTCOMES FOR LEARNERS THROUGH SELF-EVALUATION.Livingstone, England:HM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
    James, P. T. J. (2010). Quality assurance and the Thai university ranking system. In S. Kaur, M. Sirat, W. G. Tierney (Eds.), Quality assurance and university ranking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Challenges for universities and nations (pp. 218-262). Pulau Pinang, Malaysia: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Penerbit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Jane,N.(2018).Benefits of using the NADE Self-Evaluation Guides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Improvement,and Evaluation. NADE Digest,9(2),11-23
    Kis, V. (2005). Quality assurance in tertiary education: Current practices in OECD countrie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on potential effects. Paris, Franc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adaus,G.F.,Stufflebeam,D.L.,& Sciven,M.S.(1983).Program evaluation:A historocal overview. In G.F.Madaus et al.(Eds).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pp.1-22)
    Mick Howes (1992).Linking paradigms and practice:Key issues in the apprais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Britush NGO projec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4(4), 375-396.
    Mukhopadhyay, M. (2005).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uller, V., Keegan, J., Dutta, A. & Ebener, D. J.(2015).The 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duc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Evaluation of a Mediator Model. Journal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28(3),341-358.
    Osuji,U.S.(2010).INTEGRATING GROUP-SELF EVALUATION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SYSTEM.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1(1),76-83.
    Özmantar, Z. K., Karatasoglu, D.(2018). Comparison of the Inspection Criteria for Turkish Preschool Institu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d Science, 5(1) ,190-202.
    Papanthymou,A,Darra,M.(2018).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Greek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Electronic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11(7), 26-4.
    Robert Baden-Powell (2004) SCOUTING FOR BOYS –A HANDBOOK FOR INSTRUCTION IN GOOD CITIZENSHIP. Oxford University UK.
    Rodriguez, J., Valenzuela, M., Ayuyao, N.(2018). TQM Paradigm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26(1),101-114.
    Seyma,S.& Abdurrahman, K.(2018).School Self Evaluation Model
    Seymour, D. T. (1993). On Q: Caus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hoenix, AZ: Oryx.
    SGS(2017a).GLOBAL SUPPORT ASSESSMENT TOOL FACILITATORS GUIDELINES.
    SGS(2017b).GLOBAL SUPPORT ASSESSMENT TOOL TOWARD QUALTITY SCOUTING.
    SGS(2018).GLOBAL SUPPORT ASSESSMENT TOOL TOWARD QUALTITY SCOUTING CERTIFICATION AUDIT REPORT.
    Singh, U. G., Villiers, M. R.(2017).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and Instrument for Evaluating e-Assessment Tool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18(6), 164-185.
    Smedema, S.M., Chan, F., Yaghmaian, R. A., Cardoso, Elizabeth D.,
    Srorey, S.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hrough BS 5750: A case sutdy. In R. Ellis (Ed.), Quality assurance for university teaching (pp. 37-56). Buckingham, England: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Sugges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11(3),193-206.
    Wolff, R. A. (2009). Future directions for U.S.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n T. W. Bigalke & D. E. Neubauer (Eds.),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Pacific: Quality and the public good (pp. 79-98).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WOSM (2019)。資料來源:https://www.scout.org/gsat,2018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1021525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250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1142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