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77577
Online Users : 930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792
|
Title: | 北區原住民族大專學生的社團經驗及空間實踐對集體認同之影響 The Influence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Practice to the Forming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in Taipei |
Authors: | 林韋丞 Lin, Wei-Chen |
Contributors: | 官大偉 Kuan, Da-Wei 林韋丞 Lin, Wei-Chen |
Keywords: | 都市原住民 高等教育 原住民族學生社團 北區 泛原住民族認同 社會位置 空間與地方 人文主義地理學 無地方性 |
Date: | 2019 |
Issue Date: | 2019-09-05 17:05:02 (UTC+8) |
Abstract: | 距臺灣原住民族移入都會地區、都市的原住民群體成形,至今已近一甲子。然而,當談及作為原住民族主要移入地區之一的臺北地區時,對於族人在都市的身影仍少有著墨。多數研究僅討論都市邊陲的原住民聚落、族人辛勤的勞動和其所受的壓迫,或留下史料卻已然消亡的族群;對於那些在都市中求學、積極發聲且未來在原住民族發展上佔有重要位置的學生族群卻鮮少記錄和描寫。同時,多數對於都市的原住民族群體之描述,仍從人道主義和文化保存的角度出發,忽略了該群體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於此,本論文聚焦於城鄉移動背景下北區的原住民族大專學生,以及其所組成的北區諸社團。討論在都市脈絡及高等教育背景之下,社會位置、人際網絡,以及透過兩者在學生間共享且連結的泛原住民族認同,如何在和空間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與強化。此外,本研究亦指出在「對社會位置的認知」成為了北區原住民族學生自我認識的核心概念後,在其影響下,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泛原住民族認同出現了相互辯證的「地方性」與「無地方性」。這更揭示出了當代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群體對於原住民性的啟發,是一具時代特性的反思。 |
Reference: | 一、 中文書目 王甫昌 2002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王志弘 2009 〈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 報》,卷55,頁1-24。 于欣可 2012 《都會區河岸部落的空間抗爭與再創造─新店溪畔溪洲部落的個案》。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尤天鳴 2013 《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包正豪、謝顥音 2013 〈國民黨的原住民選舉動員:一個社會文化互動途徑的初探分析〉。 《台灣原住民研究季刊》6(2):83-137。 朱柔若 2001 〈都市原住民勞動史〉。《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p91-120。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阮俊達 2015 《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 學院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建二 1973 〈都市山胞概況〉。《互談》33:8。 林金泡 1981a 〈臺灣北部地區的都市山胞〉。《中國論壇》12(7):24-28。 1981b,《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省政府民政廳刊行。
林季平 2005 〈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臺灣社會學刊》 34:147-209。 官大偉 2011 〈流動與根源的南島民族觀點〉,《原教界》40,頁8-9。 施正鋒 2011 網路資料:〈認同的形塑〉 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politics%20observation/newspaper/20110329.html 胡效群 1978 〈山胞適應的三個與漢人不同的觀念〉,《中國論壇》7(4)。 洪偉傑 2014 《日本人的南方異己想像:以「新聞」媒體為中心(1870-1920)》。國 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龍 2010 〈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77:135-175。 高曉琳 2011 《都市原住民的社會網絡與族群互動的經驗─以新北市深坑區原住民 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曉春 1974 〈臺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 (上)〉。《思與言》11 (6):1- 21。 張素莉 2007 《族群意識與族群關係的網絡分析:以臺北縣、市都市原住民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許雯靜 2004 《都市原住民之遷徙與回流》。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美英 1985 〈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 與言》23(2):194-218。 黃宣衛 1992 〈書評-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族群變遷》〉。《台灣社 會研究季刊》12:141-150。 黃應貴 2006 〈社會過程中的中心化與邊陲化〉。收錄於其著作《人類學的視野》,頁 128-147。臺北:群學。 黃雅芳 2008 《日治時期原住民菁英養成與其語文書寫──以陳實、高一生和陸森 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黃應貴主編、王甫昌、林開世、夏曉鵑、陳怡君、陳文德等著 2018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臺 北:群學。 傅仰止 1985 〈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177-193。 1992 〈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楊士範 2005 《礦坑、海洋與鷹架》。臺北市:唐山。 2016 〈都市原住民文獻中所呈現之視域與認識論反思〉。《原住民族文獻》 29:22-33。 葉淑綾 2014 〈移民與宗教:以阿美族的研究為例〉。臺灣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論 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2014 〈變遷中的存續—當代烏石鼻阿美族人的社群生活〉。南島研究學報 5(1):1-30。
廖文生 1984 《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94 〈都市山胞城鄉遷移與認同之追蹤研究〉,技術報告。 劉千嘉 2009 《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 文。 2013 〈北部地區都市原住民的移徙與轉進〉。《地理學報》69:83-104。 劉湘琦 2011 《原住民代表性官僚的理想與現實─以溪洲部落拆遷事件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蔡政良、黃宣衛 2008 〈阿美族的都市生活與社會文化的持續與變遷〉。《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 集》,頁273-306。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蔡文川 2012 〈書評:Religion From Place to Placelessness〉。《地理學報》64:97-100。 謝高橋 1991 《臺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 委員會。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2017 《認同的汙名》。臺北市,玉山社。 羅任鎗 2009 《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台灣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羿如 2001 《都市原住民的聚集/離散型態與族群意識:以社會聯繫觀之》。國立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 2004 《第三空間》。新北:桂冠。 David Harvey著,王志弘譯 2008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的理發展理論》。臺北市:群學。 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黃春柳譯 2015 《日常生活实践: 1.实践的艺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 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 維基百科 「湯英伸事件」,檢索日期2018/09/26。 網路檢索之原住民族雛妓相關新聞 1990年2月9日,刊於中央日報。 1991年2月14日,刊於中國時報。 1991年4月2日,刊於聯合報。 二、 外文書目 Bott, Elizabeth 1957 “Conjugal Roles and Social Networks.” ChIV,Pp52-96 in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Roles,Norms,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s in Ordinary Urban Families. London:Tavistock Pub. Ltd. Burt, Ronald S. 1992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Pp8-49 in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ark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Edward Relph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 London: Pion. Kilduff, M. & M. Tsai 2003 “Social Network and Organizations. ” London: SAGE. Laumann, Edward O. 1973 “Interlocking and Radial Friendship Nets: A Formal Feature with Important Consequences” Ch6,Pp111-130 in Bonds of Pluralism: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Urban Social Network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aumann, E. , J. Galaskiewicz, and P. V. Marsden 1978 “Community Structure as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ag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 455-484. Lefebvre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Tim Cresswell 2004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Tuan, Yi-Fu/ Strawn, Martha A. 2010 “Religion: From Place to Placelessness. ”, Chicago: Center for American Places. 丸井圭志郎 1914 《蕃童教育意見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 鈴木作太郎 1932 《臺灣蕃族研究》,臺北:臺灣史籍刊行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5 《蕃人教育概況》,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三、 圖像資源 舊臺北建築、街景與原住民族: 《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 網路資料,https://goo.gl/WRQk6u,檢索日期2018.09.29。 網路資料,https://goo.gl/sBu3FL,檢索日期2018.09.29。 維基百科〈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2018/11/21。 《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 庫。 《高砂族の教育》,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典藏台灣》,印刷者大原富島,廣島精美堂印刷所;發行者池上清德,實業 展望支社。 網路資料,https://goo.gl/Mff1xC,檢索日期2018.09.29。 《臺灣蕃界展望》,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日治時期觀光相關報導: 《臺灣日日新報》,1900年12月28日,本刊,2版。 《臺灣日日新報》,1907年2月26日,本刊,5版。 《読売新聞》,1912年10月10日,朝刊,3版。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3月30日,本刊,7版。 《臺灣日日新報》,1901年4月25日,本刊,2版。 《臺灣日日新報》,1912年7月25日,本刊,7版。 《臺灣日日新報》,1909年11月03日,本刊,2版。 《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1月17日,本刊,6版。 近代原住民族攝影: 關曉榮,《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 張良一,網路資料,https://goo.gl/ELP2vW。 民報網路新聞,網路資料, https://goo.gl/5QhjHd。 聯合報,網路資源。 其他: 截圖自Facebook、PTT等網路平台。 臺北車站,網路圖片:https://goo.gl/MkGM6P。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3259005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59005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190072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900501.pdf | 12762Kb | Adobe PDF2 | 61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