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569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78/144464 (79%)
造訪人次 : 51490614      線上人數 : 64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90


    題名: 國民法官心證形成與媒體預斷效應之關聯與救濟探討
    A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al Conviction Formed by Lay Assessors and Media’s Prejudicial Effect in addition to Its Remedy
    作者: 吳姈珊
    Wu, Ling-Shan
    貢獻者: 何賴傑
    He, Lai-Jier
    吳姈珊
    Wu, Ling-Shan
    關鍵詞: 國民法官
    人民參審
    心證形成
    公眾預斷效應
    媒體審判
    公平審判
    Lay assessors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law
    Moral conviction
    Pretrial publicity
    Trial by media
    Fair trial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019-09-05 16:30:30 (UTC+8)
    摘要: 隨著人民參與審判的呼聲越來越高,台灣政府將其列為司法改革的一環並且公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期待藉由人民親自參與審判來提升司法信賴度。然而在我國的媒體環境下,犯罪新聞動輒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媒體報導的內容經由各種傳播媒介播送,極有可能改變一般人民對案件的認知。

    為避免未來國民法官制度實施後,潛在國民法官們受到犯罪新聞報導的影響,而無法以中立客觀的角度擔任國民法官,侵害被告受公平審判的權利,本篇論文從探討影響國民法官心證形成的因素出發,先確立媒體輿論會改變其心證,同時以司法心理學以及傳播學理論分析其在國民參審案件中可能會造成的影響,並進一步參考美國法上判斷公眾預斷效應的標準與處理方式,最後提出適合我國的立法建議與政策手段。
    As the request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rial has become demanding, Taiwan government has listed it as one of the parts of judicial reform and promulgated Draft Lay Participation in Law, hoping to increase public`s confidence of judiciary. However, concerning the mass media status in Taiwan, crime news often draws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audience. The reports are spread through different kinds of medium, which may possibly change people’s knowing of trials.

    To prevent the potential lay assessors from being impartial because of the crime news reports and to protect the defendants’ rights of fair trial in the futur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reform lay assessors’moral conviction. We will fisrt demonstrate that the media will change one’s moral conviction, which will be analyzed with forensic psych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t the same time. Furthermore, we will introduce the standards and approaches that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dopted as well as bring up some proper lawmaking and policy suggestions at last.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R. Hastie著,劉威、李恒譯,陪審員的內心世界:陪審員裁決過程的心理分析,第1版,2006年8月。
    布萊恩.甘迺迪著,郭乃嘉譯,美國法律倫理,第1版,2005年7月。
    沈政,法律心理學,第1版,1992年2月。
    林裕順,人民參審的生理與病理,第1版,2017年3月。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第16版,2016年9月。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下),第13版,2017年2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第8版,2017年9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第1版,1999年9月。
    姜世明,法律倫理學,第1版,2010年9月。
    陳運財,偵查與人權,第1版,2014年4月。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修訂初版,1993年4月。
    張永宏,我國引進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研究—以日本裁判員制度為借鏡,第1版,2014年4月。
    許育典,憲法,第7版,2016年4月。
    黃朝義,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第1版,2001年8月。
    楊士隆,犯罪心理學,第1版,1996年9月1日。

    二、期刊論文
    王正嘉,人民參與刑事審判中素人與專業的認知調查之研究:臺灣嘉義地院六場模擬法庭實證研究的若干發現,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25卷,頁37-71,2016年7月。
    王正嘉,進行中刑事案件之新聞報導的應然與界限,臺大法學論叢,第47卷3期,頁1221-1281,2018年9月。
    王兆鵬,迅速審判之美國法觀點,月旦法學雜誌,第177期,頁91-104,2010年2月。
    王叢桂,從法律心理學來看法官的量刑心證—對民間司改會統計實證研究的回應,司法改革雜誌,第49期,頁20-21,2004年2月。
    何賴傑,從德國參審制談司法院人民觀審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1卷特刊期,頁1189-1242,2012年11月。
    何賴傑,訴訟迅速原則之具體實踐—以德國刑事訴訟晚近發展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229期,頁46-62,2014年6月。
    李東熹著,林裕順譯,韓國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現狀與課題,法學新論,第21期,頁21-33,2010年4月。
    林端,法律實證研究的濫觴—揭開法官量刑的面紗,司法改革雜誌,第49期,頁22-24,2004年2月。
    吳冠霆,論卷證併送制度與預斷排除,刑事法雜誌,第52卷1期,頁63-92,2008年2月。
    吳燦,刑罰裁量之正當程序—以死刑量刑為中心,法律扶助期刊,第50期,頁32-36,2016年4月。
    吳協展,阿根廷人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發展(下),司法周刊,第1916期,頁2-3,2018年8月31日。
    吳巡龍,論記者拒絕證言權與對新聞媒體搜索扣押,檢察新論,第1卷,頁118-130,2007年1月。
    松本芳希著,陳思帆譯,裁判員審判評議中法官的角色—實體法解釋等法律概念之說明、量刑評議(量刑檢索系統之運用等)、至達成評決為止的意見整理,司法周刊文選別冊,第1900期,頁22-32,2018年5月。
    松本芳希著,邱鼎文譯,審判之應然面—反映集中審理與公判中心主義、直接審理主義理念的證據調查方法,司法周刊文選別冊,第1900期,頁15-21,2018年5月。
    金孟華,高雄地院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案件模擬法庭觀察隨筆,司法周刊,第1889期,頁3,2018年2月。
    柯耀程,起訴卷證併不併送的迷思,軍法專刊,第63卷4期,頁28-56,2017年8月。
    酒卷匡著,張永宏譯,公判前整理程序之理論基礎—與起訴狀一本主義之關係及證據開示制度之旨趣,司法周刊文選別冊,第1911期,頁6-11,2018年7月。
    紀官谷,論無罪推定原則與媒體審判,法務通訊,第2844期,頁3-4,2017年3月。
    唐志容,法官如何判決——論司法過程中的法官個人因素,法律方法,第4卷,頁196-303,2005年3月。
    陳靜隆,訴訟條件之初探,刑事法雜誌,第59卷6期,頁127-154,2015年12月。
    陳靜隆,刑事自由心證之研究,軍法專刊,第63卷3期,頁67-68,2017年8月。
    陳祥、孫立杰,當「偵查不公開」遇見「新聞自由」:警察機關與媒體記者的衝突拔河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01期,頁89-138,2009年10月。
    翁曉玲,性侵害犯罪新聞報導之法律界限問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十條第一項相關理論及實務之研究,中正法學集刊,第12期,頁145-181,2003年7月。
    張明偉,新聞及言論自由管制之檢討—從偵查不公開的觀點出發,月旦刑事法評論,第9期,頁5-26,2018年6月。
    張明偉,妨害司法罪之探討—以美國聯邦法治為借鏡,軍法專刊,第65卷2期,頁1-29,2019年4月。
    張明偉,淺談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之修正,台灣法學雜誌,第369期,頁33-39,2019年6月。
    彭文正、蕭憲文,犯罪新聞報導對於司法官“認知”、“追訴”及“判決”的影響,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3期,頁107-193,2006年5月。
    彭文正、蕭憲文,犯罪新聞描述手法與影響認知之實證研究,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2期,頁27-68,2007年10月。
    黃國昌,美國陪審制度之規範與實證,月旦法學雜誌,第194期,頁68-89,2011年7月。
    傅美惠,論偵查不公開與無罪推定,刑事法雜誌,第50卷2期,頁66-108,2006年4月。
    稗田雅洋著,邱鼎文譯,公判前整理程序及審判中法院、法官之角色與活動,司法周刊文選別冊,第1911期,頁12-28,2018年7月。
    鄭吉雄、林蕙芳,國民參與審判選任程序詢問之觀察與檢討,月旦裁判時報,第75期,頁93-103,2018年9月。
    鄭家宜,鄭捷案中台灣新聞媒體的輿論操作方向及對廢死議題的社會影響,台灣人權學刊,第3卷1期,頁147-156,2015年6月。
    鄧翊鴻,形同具文的「偵查不公開原則」,新社會政策,第24期,頁34-36,2012年10月。
    臧國仁,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3期,頁1-102,1998年12月。
    蔡惠芳,從一般人民參與刑事審判之功能論適用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案件類型,月旦法學雜誌,第216卷,頁194-210,2013年5月。
    蔡碧玉,媒體審判與司法信賴,月旦裁判時報,第53期,頁121-123,2016年11月。
    蔡碧玉、陳運財、王健壯、林邦樑、陳為祥,媒體與司法(偵查不公開之再省思),月旦裁判時報,第53期,頁134-149,2016年11月。
    劉昌德,民主參與式的共管自律—新聞自律機制之回顧與再思考,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1期,頁109-139,2007年3月。
    薛褘葶,民眾對治安滿意度、對犯罪報導量認知與重刑態度之關係,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25期,頁73-107,2016年7月。

    三、專書論文
    王皇玉,犯罪報導對刑事政策與司法人權之影響,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17集,頁173-188,2014年10月。

    四、學位論文
    邱忠義,妨害司法公正罪之再建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研究所105年博士論文。
    吳文華,人民參與司法審判-沿革、類型與合憲性,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01年碩士論文。
    林永翰,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之衝突—以犯罪新聞報導之媒體公審現象為核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07年碩士論文。
    周儀婷,參審制度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98年碩士論文。
    高玉凊,人民參與審判後之審前媒體輿論與公正審判,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03年碩士論文。
    莊杏茹,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01年博士論文。
    張時嘉,刑事偵查資訊對公眾公開之研究-從偵查不公開談起-,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99年碩士論文。
    許涵綺,媒體公審現象的檢討-以「公平審判」與「媒體近用」概念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02年碩士論文。
    蔡佩吟,鄭性澤案中心證形成之研究-司法心理學之應用,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106年碩士論文。
    鄭添成,犯罪事實認定─論心證之形成與其抑制機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87年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
    TVBS新聞,肉圓爸施暴引起公憤! 2男動用私刑遭罰2千,奇摩新聞,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快訊-肉圓爸施暴引起公憤-2男動用私刑遭罰2千-081339771.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7日)
    TVBS,新聞道德與採訪守則,網址:https://www.tvbs.com.tw/news-rule(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9日)
    一點資訊,娛樂圈淫魔李宗瑞被判39年10個月 60名女藝人到底都有誰?,Zi字媒體,網址: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FZqNXM(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大紀元,翁岳生 法院圖誌 代表司法精神象徵,大紀元,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5/5/18/n925798.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27日)
    公共電視,新聞專業準則,網址:https://info.pts.org.tw/open/data/prg/prg_produce_rule.pdf(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9日)
    王家慶,史上最大逃難潮!2萬網友撤離梁思惠臉書,蘋果日報,網址:https://tw.news.appledaily.com/column/article/456/rnews/20170307/1070521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王立柔,未來法院模擬中:如何篩選出公正的國民法官,報導者,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civil-judge-01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28日)
    中央社,謝依涵無期定讞 死者家屬怒罵恐龍法官,TVBS新聞,網址:https://news.tvbs.com.tw/local/721499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7日)
    內政部警政署,105年犯罪概況之性別統計分析,網址: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4837&ctNode=12768&mp=1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28日)
    司法院量刑趨勢建議系統,網址:http://sen.judicial.gov.tw/pub_platform/sugg/index.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任強,肉圓沒加辣怒打妻兒!7網友肉搜男子住家 痛毆莽父,東森新聞,網址:https://news.ebc.net.tw/News/Article/148142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7日)
    羊正鈺,行政院通過《刑法》修正:酒駕有「故意殺人事實」可判死刑,關鍵評論網,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322(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3日)
    吳銘峯,【近六成不信任司法】恐龍司法官壓垮信任 民眾挺陪審制,ETtoday新聞雲,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31/1370476.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7日)
    吳尚軒,導演鈕承澤驚傳性侵劇組女員工!過去黑歷史遭起底,風傳媒,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684552?srcid=gAAAAABcrB1pUP288KxmHQ9wsHd94zASzNtxmgv3xvQl24QPbCfYo7r6bEYMo5wqm2FTZnxitUMcZj6Ilt46wUPd88D89a5L99Y6jb_nDCYFUHdytCsawIs%253D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何宜信,酒駕撞死人輕判1年8月 家屬罵法官恐龍,TVBS新聞,網址:https://news.tvbs.com.tw/local/885956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7日)
    李承穎,又見詐騙新手法!LINE PAY轉贈紅包活動也淪陷,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647687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8日)
    呂晏慈,普悠瑪翻車擴大懲處!名單由20人增為30人,蘋果新聞,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408/1546825/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8日)
    社會中心,龍門客棧翻版!恐怖「媽媽嘴咖啡」謀財誘殺副教授夫妻,ETtoday新聞雲,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30307/171490.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6日)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今日法網》程宇的謊言遊戲 梁思惠被逼吞「一千根針」,NOWNews今日新聞,網址: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621/2572816/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東森新聞,普悠瑪失速出軌 司機太忙惹疏失?,東森新聞網,網址:https://news.ebc.net.tw/News/Article/135614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6日)
    林麗玉,虐童兒少修法拚三讀 下一步修刑法死刑、無期無共識,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726053(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3日)
    林麒瑋,《兒少法》修正案三讀 狼師、惡保母全建檔,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726561(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3日)
    林河名,政院普悠瑪調查報告:人員、作業、設備、組織都有問題,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502685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8日)
    胡琪俐、黃瑞麟,普悠瑪翻車釀禍 司機員被起底曾吸毒,華視新聞網,網址:https://news.cts.com.tw/cts/local/201810/201810251940972.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6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7 年匯流發展調查結果報告,網址: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9012/4007_40972_190129_6.pdf(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2日)
    游昌樺,普悠瑪司機關閉ATP又超速 台鐵:人為疏失,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439866(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6日)
    黃保慧,「鈕承澤已經死了!」鈕承澤稱被公審自判刑,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0/3523612(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綜合報導,殘酷數據揭露 酒駕致死 7成判不到3年,蘋果日報,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226/38265703/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21日)
    謝珮琪,「你為何殺人不用被關?」媽媽嘴案呂炳宏被貼上殺人犯標籤 檢警調洩密帶風向無責?,風傳媒,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408002?srcid=gAAAAABctZlFsxxDX7eM62CJyOSk854gzY8uswxFbEzqRXQ9GEl1VWCXS-wGahRM11tRr8rCCUQijGanEN3uWPjFYJ5Bvh6WOQg5y2vm7XGBicO1mWLNaV0%253D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6日)
    羅建旺,法院新聞稿透析:普悠瑪司機員犯3大過失及1個供詞不一,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37407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8日)
    蘋果日報,諷刺!媽媽嘴老闆被逮前受訪:老夫妻就像一家人,蘋果新聞網,網址: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30307/169299(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16日)

    六、其他資料
    司法院國民參與審判網站,誰是國民法官?選任流程詳細版,網址:http://social.judicial.gov.tw/LayJudge/Nationaljudge/Electionprocess/ElectionProcessDetailsEditi#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日)
    司法院國民參與審判網站,合審合判模擬法庭現場調查結果統計第一輪次(調查期間:107年1月~8月),網址:http://social.judicial.gov.tw/LayJudgeAttach/028D/第一輪合審合判.pdf(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司法院,從我國殺人罪審判實務的量刑因子分析—論性別對科刑的影響,司法研究年報刑事類,第32輯第5篇,2015年12月。
    司法院,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一分組第三次會議:避免媒體不當報導或輿論公審現象(含妨害司法公正罪的評估)提案意見書,取自: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meeting/28(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5月2日)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107年第1次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模擬法庭(107年度模試訴字第1號)書面資料。
    台灣新竹地方法院107年第1次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模擬法庭(107年度參模試訴字第1號)審理計畫書,取自:http://social.judicial.gov.tw/LayJudge/MockTrials/SCD。(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28日)
    台灣新竹地方法院107年第1次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模擬法庭(107年度參模試訴字第1號)座談會會議記錄,取自:http://social.judicial.gov.tw/LayJudge/MockTrials/SCD。(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28日)
    吳俊龍,國民參審員遴選程序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刑事類,第31輯第1篇,2014年12月。
    吳景欽,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真的嗎,網址:http://braintrust.tw/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真的嗎/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法務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一分組第三次會議:避免媒體不當報導或輿論公審現象(含妨害司法公正罪的評估)提案意見書,取自: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meeting/28(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5月2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7 年匯流發展調查結果報告,取自: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9012/4007_40972_190129_6.pdf(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2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議,有關落實偵查不公開、避免媒體審判與隱私保護等議題」公聽會 會議紀錄, 2017年1月。
    國家發展委員會,「民眾對死刑相關議題的看法」民意調查 加權百分比摘要表,取自:https://ws.ndc.gov.tw/001/administrator/10/relfile/5648/25662/1050421廢除死刑新聞稿加權百分比摘要表.pdf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4月23日)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一分組:保護被害人與弱勢者的司法之1-5. 偵查不公開、媒體影響審判與隱私保護,取自:https://judicialreform.gov.tw/Resolutions/Form/?fn=15&sn=0&oid=22#progress_check_j(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6月16日)


    貳、外文文獻
    一、專書
    CYNTHIA NAJDOWSKI; MARGARET STEVENSON, CRIMINAL JURIES IN THE 21ST CENTU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AND THE LAW (2019).
    IAN MARSH; GAYNOR MELVILLE, CRIME, JUSTICE AND THE MEDIA (2008).
    REID HASTIE, INSIDE THE JUROR: THE PSYCHOLOGY OF JUROR DECISION MAKING (1993).

    二、期刊論文
    Ana P. Moretto, Presumed Guilty: An Examination of the Media`s Prejudicial Effect on the Boston Marathon Bombing Trial, 42 New Eng. J. on Crim. & Civ. Confinement 65 (2016).
    Christine L. Ruva; Christina C. Guenther, From the Shadows Into the Light: How Pretrial Publicity and Deliberation Affect Mock Jurors’ Decisions, Impressions, and Memory, 39 Law and Human Behavior 294 (2015).
    Edith Greene; Mary Dodge, The Influence of Prior Record Evidence on Juror Decision Making, 19 Law and Human Behavior 67 (1995).
    Kayla A. Burd; Valerie P. Hans, Reasoned Verdicts: Oversold, 51 Cornell Int`l L.J. 319 (2018).
    Kristin L. Jeffreys, Criminal Law & Procedure - Pretrial Publicity: Impanelment of a Foreign Jury as an Alternative to Change of Venue, 34 Am. J. Trial Advoc. 221, (2010).
    Nancy Mehrkens Steblay; Jasmina Besirevic; Solomon M. Fulero; Belia Jimenez-Lorente, The Effects of Pretrial Publicity on Juror Verdicts: A Meta-Analytic Review, 23 Law and Human Behavior 219 (1999).
    Narina Nufiez et al, The Impact of Angry Versus Sad Victim Impact Statements on Mock Jurors’ Sentencing Decisions in A Capital Trial, 44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862 (2017).
    Peter D. O`Connell, Pretrial Publicity, Change of Venue, Public Opinion Polls--A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65 U. Det. L. Rev. 169 (1988).
    Tarika Daftary-Kapur; Rafaele Dumas ; Steven D. Penrod, Jury decision-making biases and methods to counter them, 15 Legal and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 133 (2010).
    Rene L. Todd, A Prior Restraint by Any Other Name: The Judicial Response to Media Challenges of Gag Orders Directed at Trial Participants, 88 Mich. L. Rev. 1171 (1990).
    Roxanne Burd; Jacqueline Horan, Protecting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in the 21st Century - Has Trial by Jury Been Caught in the World Wide Web?, 36 Criminal Law Journal 103 (2012).
    Victoria Estrada-Reynolds; Kimberly A. Schweitzer; Narina Nunez, Emotions in the Courtroom: How Sadness, Fear, Anger, and Disgust Affect Juror`s Decisions, 16 Wyo. L. Rev. 343 (2016).
    William O. Douglas, The Public Trial and the Free Press, 33 Rocky Mntn. L. Rev. 1 (1960).

    三、網路資料
    Ann O`Neill, Tsarnaev trial: Timeline of the bombings, manhunt and aftermath, CNN (May 15, 2015), available at https://edition.cnn.com/2015/03/04/us/tsarnaev-trial-timeline/index.html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California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Assembly Bill No. 2683 (Jul. 8, 2014), available at http://leginfo.legislature.ca.gov/faces/billTextClient.xhtml?bill_id=201320140AB2683 (last visited May 1, 2019)
    Clem Information Strategies,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ison and jail? available at http://cleminfostrategies.com/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prison-and-jail/ (last visited Mar. 22, 2019)
    Diantha Parker, Jess Bidgood, Boston Marathon Bombing: What We Know, The New York Times (Jan. 1, 2015), available at https://www.nytimes.com/2015/01/02/us/boston-marathon-bombings-trial-what-you-need-to-know.html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Janet Reitman, Jahar`s World, ROLLING STONE (July 17,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news/jahars-world-20130717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Katharine Q. Seelye , Richard A. Oppel Jr., Opposing Pictures of Tsarnaev at Boston Marathon Bombing Trial, The New York Times (Mar. 4, 2015), available at http://www.nytimes.com/2015/03/05/us/boston-bombing-trial-opens-almost-two-years-after-attack.html?_r=0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Rob Bradford, The birth of `Boston Strong`: How a father`s message led to a historic slogan, RADIO.COM (Jan. 2, 2014), available at https://weei.radio.com/articles/column/birth-boston-strong-how-fathers-message-led-historic-slogan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REUTERS, Boston Marathon bomber appeals conviction, death sentence, CNBC (Dec. 27, 2018), available at https://www.cnbc.com/2018/12/27/boston-marathon-bomber-appeals-conviction-death-sentence.html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Tovia Smith, A Year After Bombings, Some Say `Boston Strong` Has Gone Overboard, NPR(Apr. 10, 2014), available at https://www.npr.org/2014/04/10/300989561/a-year-after-bombings-some-say-boston-strong-has-gone-overboard (last visited Apr. 17, 201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5652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652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723
    顯示於類別:[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00301.pdf7572KbAdobe PDF278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