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562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974/145000 (79%)
造訪人次 : 52014437      線上人數 : 4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22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22


    題名: 十──十一世紀中期入遼漢人大族墓誌與壁畫文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of Epitaph and Mural Painting of the Tombs of the Chinese Aristocratic Families in 10th to Mid—11th Century Khitan Liao Dynasty of China
    作者: 崔玲
    Cui, Ling
    貢獻者: 張廣達
    朱靜華

    Zhang, Guangda
    Ju, Jane-chuang

    崔玲
    Cui, Ling
    關鍵詞: 遼朝
    入遼漢人大族
    墓誌
    壁畫
    混合文化
    Liao Dynasty
    Han aristocratic families’ immigrants
    Epitaphs
    Mural paintings
    Hybrid culture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019-09-05 16:04:05 (UTC+8)
    摘要: 本論文以10-11世紀中期中國北方遼代地區出土漢人大族墓誌與壁畫資料為研究對象,考察在以契丹族為統治核心的遼代政權下,遼代中期以前漢人移民家族墓葬文化之表現。試圖從進入遼境的漢人大族角度,瞭解遼代中期前漢文化與契丹遊牧文化之互動,深化「漢化」(Sinicization)、「契丹化」(Khitanization)敘述模式,嘗試以「混合文化」(Hybrid Culture)表述遼代多族群混居下的漢人墓葬文化特徵。
    第一章為導言,闡明以物質文化、漢人移民及區域特徵三個角度考察遼代中期以前的漢人大族墓誌及壁畫文化的原因、目的、方法和步驟。敘述「漢化」、「契丹化」表述背景及現階段研究可拓展的方向。根據遼代文化既有研究提出兩大議題:漢人移民進入遼境,與遊牧文化遭遇,如何詮釋兩種文化之間的互動;入遼漢人大族如何藉由墓誌、壁畫表現區域性特徵。第二章從「混合文化」成因入手,梳理漢人尤其是大族進入遼境之脈絡,分析漢人移民與各族群關係,及歸葬地特殊性。第三章討論漢人大族墓誌特徵,說明遼代中期以前墓誌進入遼地之後的變化。本章使用相當數量的漢文、契丹文墓誌進行分析,重在瞭解「混合文化」下的墓葬文化及墓誌文化演變,分別討論入遼漢人大族的墓誌等級、內容語言、功能裝飾,從文化因素的動態變化闡述漢人移民與契丹等遊牧民族文化互動的表現。第四章分析漢人大族墓葬壁畫區域性發展與禮儀特徵。分析遼代南京、西京、中京、上京地區的壁畫墓配置及差異,揭示移民文化對北方地區文化發展的作用及「混合文化」的區域特殊性。最後,第五章將對移民文化與遊牧文化遭遇後的互動做出總結,歸納墓誌文化與壁畫文化在「混合文化」下發展的意義。
    綜合墓誌與壁畫文化分析,本論文認為,遼代漢人移民墓誌不僅記錄墓主功績,更趨向為表現戰功及身份等級的大型隨葬物;墓葬壁畫則具有地域性及禮儀特徵。墓誌與壁畫成為具遼代「混合文化」特徵的視覺物質文化象徵。
    Through a research into the epitaphs and mural paintings of the Han Chinese aristocratic families within the Liao Dynasty, unearth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funerary culture of the Han immigrants under the Liao regime, in which Khitan nobles were the ruling class during the tenth to the mid-eleventh centu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n Chinese aristocratic families entering Liao territory, it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an culture and the nomadic culture of Khitan, and proposes to deepen the "Sinicization" (漢化) and "Khitanization" (契丹化) paradigms with the "hybrid culture" paradigm when interpreting Chinese funerary culture of multi-ethnic groups under the Liao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lucidates the reasons, methodologies and procedures in studying the epitaph and mural culture of Han aristocratic familie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Liao dynasty. It does so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material culture, Chinese migr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iao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begins from the causes of the emergence of a "hybrid culture", and analyzes the context of Chinese immigration, especially the social mobility,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rial places of Han aristocratic familie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Han aristocratic families’ epitaphs, and explains the changes after the epitaph of the Liao Dynasty. This chapter use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hinese and Khitanese epitaph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omb culture and epitaph culture under the "hybrid culture" of these families. It discusses the hierarchy, content, function, and decorations of the epitaphs of Chinese immigrants, and explains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Han immigrants and Khitan nomad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ri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rals in the Han aristocratic families’ tombs.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differences of mural tombs in Nanjing Circuit (南京道), Xijing Circuit (西京道), Zhongjing Circuit (中京道) and Shangjing Circuit (上京道) areas of the Liao Dynasty, and reveals the role of immigrant culture with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ao territory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culture".
    Finally, the fif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ese immigrants’ culture and nomadic culture, and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narratives and meaning of "hybrid culture" as seen in the epitaph and murals.
    In summary, the epitaphs and murals became one of the visu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symbols that represent the "hybrid culture" of the Liao dynasty.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
    方勇,李波譯註,《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
    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張仲景撰,李培生主編,《傷寒論》,臺北:知音出版社,1999。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論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4。
    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明末虞山毛氏汲古閣刻《津逮秘書》本。
    鄭處誨撰,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上海博古齋影印本。
    範攄撰,唐雯校箋,《雲溪友議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7,四部叢刊續編影印鐵琴銅劍樓舊藏明刻三卷本。
    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匯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文惟簡撰,《虜廷事實》,收入陶宗儀編,《說郛三種》,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涵芬樓本,頁172-173。
    王洙等編撰,畢履道,張謙校,金身佳整理,《地理新書校理》,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2。
    王惲,《秋澗集一》,收入《四庫全書》,第120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惲,《秋澗集二》,收入《四庫全書》,第12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司馬光,《家范》,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司馬光,《書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司馬光編著,胡三省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11,元刊胡注本。
    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證,《大金國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掃葉山房本。
    朱熹編撰,王燕均、王光照校點,《家禮》,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7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宋刻鈔配本。
    佚名著,俞劍華標點注譯,《宣和畫譜》,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李如圭撰,《儀禮集釋》,收入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無錫談愷刻本。
    李燾撰,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清光緒七年浙江書局刊本。
    沈括著,胡道靜校注,虞信棠、金良年整理,《夢溪筆談校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孟元老等撰,《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日本靜嘉堂文庫影印黃丕烈舊藏元刊明印本重印。
    范成大撰,陸振岳點校,薛正興主編,《吳郡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郭若虛撰,俞劍華注釋,《圖畫見聞志》,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
    葉隆禮撰,賈敬顏、林榮貴點校,《契丹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4,黃丕烈題跋元刻本。
    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10,岑氏懼盈齋刻本。
    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歐陽修撰,徐無黨注,《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15。
    鄭居中等撰,汪瀟晨、周佳點校,《總制之屬第四冊.政和五禮新儀》,收入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學禮學研究中心編纂,《中華禮藏.禮制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15。
    夏文彥等撰,花興點校,《圖繪寶鑑》,收入魏崇武主編,韓格平編,《圖繪寶鑑.元代畫塑記.學古編.墨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元至正本配補明成化本。
    脱脱等撰,劉浦江主持修訂,《遼史》,北京:中華書局,2016。
    無名氏編撰,《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子部,雜家類61,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解縉、姚廣孝等編,《重編影印永樂大典》,臺北:大化書局,1985,影存帙八百四十四卷。
    趙翼撰,玉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
    畢沅疏證,王雲五編,《釋名疏證》,《叢書集成初編》,第一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影印清《經訓堂叢書》本。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黄维翰撰,金毓黻撰校录,《渤海國記》,收入金毓紱主編,《遼海叢書》,第一集,瀋陽:遼瀋書社,1985,頁143-198。
    羅振玉著,〈遼居稿〉,收入羅繼祖主編,《松翁近稿(外十種)》,上冊,《羅振玉學術論著集》,第十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傅亞庶撰,《孔叢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二、近人論著
    中文
    專著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潘瑋琳譯,《哈佛中國史5--掙扎的帝國:元與明》,北京:三輝圖書/中信出版社,2016。
    中國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北卷壹》,上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編,《新中國出土墓誌.北京卷壹》,上、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第2卷,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王禹浪等編,《東北遼代古城研究匯編》,上冊,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7。
    王善軍,《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史懷梅著,曹流譯,《忠貞不貳?:遼代的越境之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向南、張國慶、李宇峰輯注,《遼代石刻文續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
    向南編,《遼代石刻文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米歇爾(W.J.T. Mitchell)著,陳永國、胡文征譯,《圖像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米歇爾(W.J.T. Mitchell)著,陳永國、高焓譯,《圖像何求:形象的生命與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米歇爾(W.J.T. Mitchell)著,陳永國譯,《圖像學:形象,文本,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考古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何天明,《遼代政權機構史稿》,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
    巫鴻、李清泉,《寶山遼墓:材料與釋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
    巫鴻主編,《漢唐之間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巫鴻著,文丹譯,黃小峰校,《重屏:中國繪畫的媒介和表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巫鴻著,施杰譯,《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北京:三聯書店,2010。
    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畫研究》,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李清泉,《宣化遼墓:墓葬藝術與遼代社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李學勤主編,《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考古學博物館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李曉峰等,《契丹藝術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
    辛德勇,《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周天游主編,陜西歷史博物館編,《唐墓壁畫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2001。
    易晴編,《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繪畫.墓室壁畫》,宋元明清卷,北京:開明出版社,2014。
    林淑慧,《旅行文學與文化》,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
    林聖智,《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林鵠,《南望 : 遼前期政治史》,北京:三聯書店,2018。
    竺沙雅章著,吳密察譯,《征服王朝的時代.宋元》,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芮樂偉·韓森( Valerie Hansen)著,梁侃、鄒勁風譯,《開放的帝國:1600年前的中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金維諾總主編,張鵬、董新林主編,《中國墓室壁畫全集3:宋遼金元》,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
    俞劍華,《中國壁畫》,北京: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8。
    昭陵博物館編,《昭陵墓志紋飾圖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查理斯.蒂利(Charles Tilly)著,魏洪鐘譯,《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洪金富主編,《遼金石刻拓本目錄》,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
    迪特.庫恩(Dieter Kuhn)著,李文鋒譯,《哈佛中國史4──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北京:三輝圖書/中信出版社,2016。
    孫建華,《內蒙古遼代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02:山西》,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03:內蒙古》,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05:河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10: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高明士主編,王明蓀、韓桂華編著,《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第四冊宋遼金元史》,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宿白主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張同印編著,《隋唐墓誌書跡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張廣達,《文本、圖像與文化流傳》,《張廣達文集3》,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曹建華、何振祥主編,《大遼韓知古家族》,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陳述輯校,《全遼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
    陳曉偉,《圖像、文獻與歷史:遊牧政治的映像》,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7。
    傅海波(Herbert Frank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史衛民等譯,陳高華等審稿,《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彭慧萍,《虛擬的殿堂:南宋畫院之省舍職制與後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費成康,《中囯家族傳統禮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賀西林、李清泉,《中國墓室壁畫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馮家昇,《馮家昇論著輯粹》,北京:中華書局,1987。
    愛宕松男著,邢復禮譯,《契丹古代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愛新覺羅.烏拉熙春,《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女真契丹學研究》,京都:松香堂書店,2009。
    愛德華·泰勒(Edward B. Tylor)著,連樹聲譯,《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愛德華·泰勒(Edward B.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楊泓、鄭岩,《中國美術考古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葛劍雄著,《中國移民史:第一卷導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葛劍雄編,吳松弟著,《中國人口史:第三卷遼宋金元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葛劍雄編,吳松弟著,《中國移民史:第四卷遼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蓋之庸,《內蒙古遼代石刻文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2。
    趙超,《古代墓誌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劉未,《遼代墓葬的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劉浦江,《遼金史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
    劉鳳翥、唐彩蘭、青格勒編,《遼上京地區出土的遼代碑刻匯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劉鳳翥編,《契丹文字研究類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14。
    劉鳳翥編,《契丹文字研究類編》,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14。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鄭小江編,《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5。
    鄭岩、巫鴻、朱青生主編,《古代墓葬美術研究(第二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3。
    鄭承燕,《遼代貴族喪葬制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蕭啟慶,《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六冊宋遼金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第二版。

    論文
    《內蒙古日報》,〈內蒙古發現大夏國紀年墓誌銘〉,《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3:1(呼和浩特,1993),頁88。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太原市北齊婁叡墓發掘簡報〉,《文物》,1983:10(北京,1983),頁1-23+97-104。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白音罕山遼代韓氏家族墓地發掘報告〉,《內蒙古文物考古》,2002:2(呼和浩特,2002),頁19-42+2-117。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和林發現北魏時期大型磚室壁畫墓〉,《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93:6(呼和浩特,1993),頁61。
    尹承,〈北宋佚名《景德四圖.契丹使朝聘圖》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1 (北京,2015),頁27-36。
    巴林右旗博物館,〈遼慶陵又有重要發現〉,《內蒙古文物考古》,2000:2(呼和浩特,2000),頁1-16。
    王玉亭,〈從遼代韓知古家族墓誌看韓氏家族契丹化的問題〉,《北方文物》,2008:1(哈爾濱,2008),頁59-64。
    王成生,〈遼寧朝陽市遼劉承嗣族墓〉,《考古》,1987:2 (北京,1987),頁131-145。
    王承禮,〈唐代渤海《貞惠公主墓誌》和《貞孝公主墓誌》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戰線》,1982:1(長春,1982),頁181-187。
    王明蓀,〈略論遼代的漢人集團〉,收入王明蓀,《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局,1988,頁63-106。
    王秋華,〈遼代墓葬分區與分期的初探〉,《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55 (瀋陽,1982),頁43-46。
    王胤卿,〈契丹民族雞冠壺的文化詮釋〉,《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5:1 (呼和浩特,2004),頁15-17。
    王清林、朱志剛、李華、周宇、王燕玲,〈北京大興區青雲店遼墓〉,《考古》,2004:2(北京,2004),頁18-25+99-101。
    王善軍,〈遼朝橫帳新考〉,《歷史研究》,2003:2(北京,2003),頁175-179。
    王曾瑜,〈遼朝官員的實職和虛銜初探〉,收入王曾瑜,《點滴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頁222-263。
    王策、周宇,〈劉六符墓誌簡述〉,《北京文博文叢》,2016:2(北京,2016),頁37-39。
    王銀田、解廷琦、周雪松,〈山西大同市遼代軍節度使許從贇夫婦壁畫墓〉,《考古》,2005:8(北京,2005),頁34-47+97-101+2。
    王銀田、解廷琦、周雪松,〈山西大同市遼墓的發掘〉,《考古》,2007:8(北京,2007),頁34-44+101+104+2。
    北京市海澱區文物管理所,〈北京市海澱區八裡莊唐墓〉,《文物》,1995:11(北京,1995),頁45-53+98-99+1。
    史家珍,〈洛陽市朱村東漢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1992:12(北京,1992),頁15-20。
    史家珍等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富弼家族墓地發掘簡報〉,《中原文物》,2008:6(鄭州,2008),頁4-8+119+9-16+118+120。
    田立坤、張晶,〈遼《韓瑞墓誌》考〉,《文物》,1992:8 (北京,1992),頁55-58。
    朱子方、黃鳳岐,〈遼代科舉制度述略〉,收入《遼金史論集》,第3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頁1-12。
    作銘,〈西安發現晚唐祅教徒的漢、婆羅鉢文合壁墓誌──唐蘇諒妻馬氏墓誌〉,《考古》,1964:9(北京,1964),頁458-461+11。
    吳鳳霞,〈遼朝經略平州考〉,《社会科学辑刊》,2015:4(瀋陽,2015),頁111-115。
    李玉君,張曉昂,〈遼代《劉承嗣墓誌》考釋〉,《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2(大連,2018),頁130-134。
    李亦園,〈創意的挫折與延續代序〉,收入黃應貴、葉春榮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頁1-3。
    李亞輝,〈《韓令坤墓誌銘》考釋〉,《鄭州師範教育》,7:5(鄭州,2018),頁65-68。
    李恩佳,李文龍,〈河北曲陽五代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1996:9(北京,1996),頁4-13+1-2。
    李清泉,〈「裝堂花」的身前身後──兼論徐熙畫格在北宋前期一度受阻的原因〉,《美術學報》,2007:3(廣州,2007),頁56-61。
    李逸友,〈略論遼代契丹與漢人墓葬的特徵和分期〉,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六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頁187-196。
    李逸友,〈遼代契丹人墓葬制度概說〉,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文化局編,《內蒙古東部區考古學文化研究文集》, 23,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頁80-102。
    李錫厚,〈試論遼代玉田韓氏家族的歷史地位〉,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編,《宋遼金史論叢》,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251-266。
    邢義田,〈「猴與馬」造型母題:一個草原與中原藝術交流的古代見證〉,《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26:3(臺北,2009),頁193-229。
    周宇,〈豐台雲崗遼墓07FHM1發掘簡報〉,收入宋大川編,《北京考古(第一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頁191-197。
    林聖智,〈中國中古時期的墓葬空間與圖像〉,收入顏娟英主編,《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0,頁143-202。
    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河北遷安上蘆村遼韓相墓〉,《考古》,1973:5(北京,1973),頁276-278。
    姚從吾,〈契丹漢化的分析〉,收入姚從吾先生遺著整理委員會編,《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五集,頁33-80。
    姚從吾,〈遼金元時代的長城〉,收入姚從吾先生遺著整理委員會編,《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五集,頁1-12。
    姜念思,〈遼寧朝陽市黃河路唐墓出土靺鞨石俑考〉,《考古》, 2005:10 (北京,2005),頁68-72。
    韋正,〈寶山1號遼代壁畫墓再議〉,《文物》,2017:11(北京,2017),頁51-60。
    唐彩蘭、劉鳳翥、康立君,〈契丹小字《韓敵烈墓誌銘》考釋〉,《民族語文》,2002:6(北京,2002),頁29-37。
    孫建華,〈和林格爾縣大樑村唐代李氏墓〉,《草原文物》, 1996:Z1 (呼和浩特,1996),頁72-77。
    孫建華、張鬱,〈遼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發掘簡報〉,《文物》,1987:11(北京,1987),頁4-24。
    徐殿魁,〈洛陽地區唐代墓誌花紋的內涵與分期〉,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頁415-460。
    烏力吉,《遼代墓葬藝術中的捺缽文化研究¬--以內蒙古地區遼代墓壁畫為中心》,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6。
    烏拉熙春,金適,〈中央民族大學古文字陳列館所藏時代最早的契丹大字墓誌〉,《首都博物館叢刊》,2010:24(北京,2010),頁105-110。
    袁泉,〈宋金墓葬「貓雀」題材考〉,《考古與文物》,2008:4(西安,2008),頁105-112。
    袁泉,〈宣化遼墓「備茶題材」考〉,《華夏考古》,2006:1(鄭州,2006),頁73-84。
    袁勝文,〈宋元墓葬中的供祀──以壁飾和隨葬品為中心〉,《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天津,2018),頁153-160。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長安區唐乾符三年天水趙氏墓發掘簡報〉,《四川文物》,2011:6(成都,2011),頁16-21。
    馬鳳磊等,〈內蒙古巴林左旗盤羊溝遼代墓葬〉,《考古》,2016:3(北京,2016),頁30-44。
    高松、江偉偉、李白軍、李曄,〈山西大同機車廠遼代壁畫墓〉,《文物》,2006:10(北京,2006),頁72-77+97。
    高啟安,〈「羖羊」及敦煌羊只飼牧方式論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北京,2013),頁39-47。
    宿白,〈關於河北四處古墓的劄記〉,《文物》,1996:9( 1996,北京),頁60-64。
    崔玲,〈早期漢人入遼脈絡分析──以韓匡嗣夫婦墓誌材料為中心的考察〉,《南陽理工學院學報》,11:3(南陽,2019),頁110-115。
    崔玲,〈近代早期日本學者對遼慶陵的考古研究與歷史敘述──鳥居龍藏與田村實造〉,收入李福鐘等主編,《跨域青年學者台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第三輯)》,臺北:稻香出版社,2019,頁257-302。
    康鵬,《遼代五京體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
    張文毅、董麗,〈契丹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的漢化〉,《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瀋陽,1997),頁103-104。
    張先得,〈北京市大興縣遼代馬直溫夫妻合葬墓〉,《文物》,1980:12(北京,1980),頁30-37。
    張帆,〈試談遼代墓葬的研究和對契丹文化的再認識〉,《內蒙古文物考古》,2009:1 (呼和浩特,2009),頁102-109。
    張國慶,〈遼代石刻文化芻論〉,《中國文化研究》,1996:4(北京,1996),頁75-80。
    張國慶,〈遼代喪葬禮俗補遺──皇帝為臣下遣使治喪〉,《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瀋陽,2008),頁90-95。
    張樹天,〈唐《孟府君墓誌》書體研究〉,《書法研究》,2006:4(上海,2006),頁48-59。
    張鵬,《遼墓壁畫研究》,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4。
    敖漢旗博物館,〈敖漢旗羊山1-3號遼墓清理簡報〉,《內蒙古文物考古》,1999:1 (呼和浩特,1999),頁1-38+43。
    敖漢旗博物館,〈劉祜墓誌銘考略〉,《內蒙古文物考古》,14:4(呼和浩特,1999),頁39-45。
    曹建恩,孫金松,黨鬱等,〈內蒙古清水河塔爾梁五代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4(北京,2014),頁16-38。
    郭添剛等,〈阜新腰衙門平頂山遼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8(阜新,2016),頁339-348。
    野上俊靜著,楊曾文譯,〈遼朝與佛教〉,收入怡學主編,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編,《遼金佛教研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頁5-23。
    陳永志,〈黃金面具、銅絲網路與祖州石室〉,《中國歷史文物》,3(北京,2002),頁58-63。
    陳光唐,〈河北大名縣發現何弘敬墓誌〉,《考古》,8(北京,1984),頁721-729。
    陳芳,〈物質文化與藝術史研究──英國牛津大學柯律格教授訪談錄〉,《美术研究》,2013:3(北京,2013),頁75-77。
    陳笑竹,〈遼代長城地理位置研究綜述〉,《黑河學院學報》,11(黑河,2017),頁4-5,102。
    陳愛平,〈歸葬與中國孝文化〉,《安陽師範學院學報》,3(安陽,2009),頁135-137。
    陶晉生,〈契丹的黃金時代〉,收入陶晉生,《宋遼金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頁53-64。
    陶晉生,〈傳統中國對外關係的省思:以宋遼金時期為例〉,收入陶晉生,《宋遼金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頁17-34。
    陸雪梅,〈從蘇州博物館藏宋尺談起〉,《東南文化》,11(南京,2002),頁48-49。
    嵇訓傑,〈《遼耶律延寧墓誌銘》考釋〉,《北方文物》,4(北京,1987),頁33-34。
    彭善國,〈遼代契丹貴族喪葬習俗的考古學觀察〉,《邊疆考古研究》,2003:00(長春,2003),頁298-308。
    彭善國,〈遼金元時期的海東青及鷹獵〉,《北方文物》,2002:4(哈爾濱,2002),頁32-37。
    朝陽地區博物館,〈遼寧朝陽姑營子耿氏墓發掘報告〉,收入考古編輯部編,《考古學集刊》,第三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頁168-195。
    朝陽博物館、朝陽市城區博物館,〈遼寧朝陽市姑營子遼代耿氏家族3、4號墓發掘簡報〉,《考古》,2011:08(北京,2011),頁31-45+113+103-104。
    馮永謙,〈遼寧省建平、新民的三座遼墓〉,《考古》,2(北京,1960),頁15-24。
    馮恩學,〈遼墓反映的契丹人漢化與漢人契丹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報》, 51:3 (長春,2011),頁68-73。
    黃秀純、傅公鉞,〈遼韓佚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4:3(北京,1984) ,頁361-381。
    黃運甫、閃修山,〈唐河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象石墓〉,《考古學報》,1980:2 (北京:1980) ,頁239-262。
    黃劍波,〈「叉手」禮圖像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4(南京,2014),頁5-13。
    楊軍,〈「變家為國」:耶律阿保機對契丹部族結構的改造〉,《歷史研究》,2012:3(北京,2012),頁18-28。
    楊軍凱、孫武、劉天運、鄧來善、郝順利、張紅倉,〈西安北周涼州薩保史君墓發掘簡報〉,《文物》,2005:3(北京,2005),頁4-33。
    楊桂梅,〈北京市海澱區八裡莊唐墓〉,《文物》,1995:11 (北京,1995),頁45-53+98-99+1。
    楊晶,〈遼代漢人墓葬概述〉,《文物春秋》,1995:2(石家莊,1995),頁52-58。
    萬雄飛等,〈朝陽市林四家子遼墓發掘簡報〉,《北方文物》,2013:2(哈爾濱,2013) ,頁38-49+1+113-117。
    葛承雍,〈對西安市東郊唐墓出土契丹王墓誌的解讀〉,《考古》,2003:9(北京,2003),頁844-849+2。
    董新林,〈中國考古視野中的鳥居龍藏〉,《北方文物》, 2017:1 (哈爾濱,2017),頁102-107。
    董新林、汪盈,〈內蒙古巴林左旗遼祖陵一號陪葬墓〉,《考古》,2016:10(北京,2016),頁3-23+2。
    臧莎莎,〈唐代官方賻贈的運行機制〉,《華章》,2013:9(長春,2013),頁15。
    蒲慕州,〈生死之間:豐富多彩的漢墓壁畫〉,收入人文講堂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圖像中的歷史世界》,臺北: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2,頁13-42。
    趙菲菲、霍小峰,〈洛陽唐宋墓誌紋飾中的十二生肖圖案〉,《洛陽考古》,2014:3(洛陽,2014),頁67-79。
    齊小光、王建國、從豔雙,〈遼耶律羽之墓發掘簡報〉,《文物》,1996:1(北京,1996),頁4-32+97-100+1-2+1。
    齊偉,〈淺議玉田韓氏家族對遼朝經略河西的貢獻〉,《西夏學》,2011:1(銀川,2011),頁79-83。
    齊曉光、蓋志勇、叢豔雙,〈內蒙古赤峰寶山遼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 1998:1 (北京,1998),頁73-95+97-103+1。
    劉未,〈遼代漢人墓葬研究〉,《漢學研究》,24:1 (臺北,2006) ,頁443-482。
    劉鳳翥、王雲龍,〈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誌銘》之研究〉,《燕京學報輯刊》,2004:17(北京,2004),頁61-99。
    劉鳳翥、馬俊山,〈契丹大字《北大王墓誌》考釋〉,《文物》,1983:9(北京,1983),頁23-29+50。
    劉燕萍,〈論宋代人鬼婚戀文言小說中的復活、冥婚與改葬故事〉,《人文中國學報》,2011:17(香港,2011),頁139-204。
    蔡美彪,〈遼金史簡說〉,《歷史教學》,1982:4(北京,1982),頁19-24。
    蔣宏傑、赫玉建、劉小兵、鞠輝,〈河南南陽陳棚漢代彩繪畫像石墓〉,《考古學報》,2007:2(北京,2007),頁233-266 +271-282。
    鄧菲,〈「香積廚」與「茶酒位」──談宋金元磚雕壁畫墓中的禮儀空間〉,收入《藝術史研究》第14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頁465-497。
    鄧菲,〈形式與意涵的多元化──論兩宋考古資料中的十二生肖像〉,《民族藝術》,2015:6(南寧,2015),頁90-100。
    鄧寶學、孫國平等,〈遼寧朝陽遼趙氏族墓〉,《文物》,1983:9(北京,1983) ,頁30-38。
    鄭軍帥、高美,〈再論淳欽后與耶律倍的母子關係──兼考韓知古被俘入遼的時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3(阜新,2018),頁165-171+181。
    鄭紹宗,〈河北宣化遼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1975:8(北京,1975),頁31-39 +95-101。
    鄭紹宗,〈興隆縣梓木林子發現的契丹文墓誌銘〉,《考古》,1973:5 (北京,1973),頁300-309。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以遼朝燕京五大家族為中心〉,收入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339-377。
    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遼寧喀左縣遼王悅墓〉,《考古》,1962:9(北京,1962),頁479-483。
    錢龍、宋國棟,〈唐《張俊墓誌》考〉,《敦煌學輯刊》,2018:1(呼和浩特,2018),頁176-180。
    霍宇紅,〈論契丹族與漢族服飾文化的融合〉,《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33:6 (赤峰,2012),頁1-6。
    謝寶富,〈北朝詔贈賻物研究〉,《北大史學》,1998:00(北京,1998),頁170-181+182。
    韓小囡,〈墓與塔--宋墓中仿木建築雕飾的來源〉,《中原文物》,2010:3(鄭州,2010),頁95-100。
    魏復古(Karl A. Wittfogel),〈中國遼代社會史(九O七─一一二五年) 總述〉,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2002,頁1-69。
    羅世平,〈遼墓壁畫試讀〉, 《文物》,1999:1 (北京,1999),頁76-85。
    譚凱(Nicolas Tackett),〈晚唐河北人對宋初文化的影響:以喪葬文化、語音以及新興精英風貌為例〉(“The Impact of Late Tang Heb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Song Elite Culture”),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十九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頁255-285。
    關樹東,〈遼朝宣徽使初探〉,《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1(赤峰,1994),頁13-17。
    蘇天鈞,〈北京南郊遼趙德鈞墓〉,《考古》,1962:5(北京,1962),頁246-253+11-12。
    蘇金源,〈遼代東北女真和漢人的分佈〉, 《社會科學戰線》, 1980:02 (北京,1980),頁182-188。

    日文
    專書
    高橋昌明,《東アジア武人政権の比較史的研究》,東京:校倉書房,2016。
    鳥居龍藏,《考古學上より見たる遼之文化圖譜》,東京: 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 1936。
    鳥居龍藏,《遼の文化を探る》,東京:章華社,1937。
    田村實造、小林行雄,《慶陵東モンゴリヤにおける遼代帝王陵とその壁画に関する考古学的調査報告》,I,II,東京:座右寶刊行會,1953。
    田村實造,《慶陵の壁画 : 絵画・彫飾・陶磁》,京都:同朋舎,1977。
    田村實造,《慶陵調查紀行》,東京:平凡社, 1994。
    田村實造,《中国征服王朝の研究》,下,京都:同朋舎,1985。
    田村實造,《中国征服王朝の研究》,上,京都:同朋舎,1967。
    武田和哉編,《草原の王朝・契丹国(遼朝)の遺跡と文物》,東京:勉誠出版,2006。

    論文
    今野春樹,〈遼代契丹墓の研究--分布・立地・構造について〉,《考古学雑誌》,87:3(東京,2003),頁157-192。
    鳥居龍藏,〈我が国と契丹文化の関係〉,《セルパン》22巻16号,收入鳥居龍藏著,《鳥居龍蔵全集》,第6巻,東京:朝日新聞社,1976,頁650-654。
    鳥居龍藏,〈殉死に代ヘたる契丹古墳の人物画〉,收入鳥居龍藏著,《鳥居龍蔵全集》,第6巻,東京:朝日新聞社,1976,頁616-618。
    鳥居龍藏,〈遼代陵墓内の壁画に就て〉,《中央美術》,8(東京,1934),收入鳥居龍藏著,《鳥居龍蔵全集》,第6巻,東京:朝日新聞社,1976,頁595-599。
    田村實造,〈慶陵の壁画(上)〉,《美術研究》,153(京都,1949),頁57-78。
    田村實造,〈遼初史釋疑三題 : 迭刺部・漢城・西樓〉,《東洋史研究》, 3:2 (東京,1937),頁103-115。
    等々力政彦,《内モンゴル敖漢旗喇嘛溝の遼墓壁画に認められる、台形胴の長頸リュートについて》,《真宗総合研究所研究紀要》,31 (京都,2012),頁49-63。
    李天銘,《遼代墓葬壁画の研究》,神戶:神戶大學博士論文,2007。

    英文
    專書
    Bourdieu, Pierre. and Passeron, Jean-Claude.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2nd ed.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 1990.
    Davis, Timothy M. Entombed Epigraphy and Commemorative Culture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 Brief History of Early Muzhiming. Leiden: Brill, 2015.
    Etzioni, Amitai.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75.
    Hicks, Dan, and Beaudry, Mary C.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Kane, Daniel. The Kitan Language and Script, Leiden: Brill, 2009.
    Kuhn, Dieter. How the Qidan Reshpaed the Traditon of the Chinese Dome-shaped Tomb. Heidelberg Ed. Forum, 1998.
    La Grande encyclopédie, invent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lettres, et des arts, par une société de savants et de gens de lettres. Paris: Lamirault, 1886–1902.
    Mitchell, W. J. T. Image Science: Iconology, Visual Culture, and Media Aesthe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Sneath, David. The Headless State: Aristocratic Orders, Kinship Society, and Misrepresentations of Nomadic Inner As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Steinhardt, Nancy S. Liao Architectur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Tackett, Nicolas.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Song China and the Forging of an East Asian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Tsao, Hsingyuan, “From Appropriation to Possession A Study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Liao through their Pictorial Art,”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996.
    Wittfogel, Karl A.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 (907–1125) . Philadelphia: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49.
    Wu Hung ed., Tenth-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 centered A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2.

    論文
    Christian, David. "Silk Roads or Steppe Roads? The Silk Roads in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1, no. 1 (2000): 1-26.
    Lindner, Rudi Paul. "What Was a Nomadic Trib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4, no. 4 (1982): 689-711.
    Shelach-Lavi, Gideon.“Steppe Land Interac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Chinese Cultures during the Second and Early First Millennia BCE”, in Nomads as Agents of Cultural Change The Mongols and Their Eurasian Predecessors. eds. by Reuven Amitai, Michal Bir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5, 10-31.
    Shen, Hsueh-Man. "Body Matters: Manikin Burials in the Liao Tombs of Xuanhua, Hebei Province." Artibus Asiae 65, no. 1 (2005): 99-141.
    Standen, Naomi. "Integration and Separation: The Framing of the Liao Dynasty (907—1125) in Chinese Sources."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24, no. 2 (2011): 147-98.

    網絡資料
    古今文字集成,《契丹小字詞彙索引》, http://www.ccamc.co/khitan_small_script_vocabulary_index.php?p=18,2019年5月9日瀏覽。
    竺家寧,〈早期佛經動賓結構詞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10 (1999,臺北),頁1-38,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ISC/misc95226.htm,2016年4月6日瀏覽。
    邯鄲影像轉自磁力磁縣,〈全國少見:趙匡胤發小北宋名將韓令坤墓誌銘大揭秘〉, http://m.sohu.com/a/118790306_380435,2019年8月24日瀏覽。
    浙江大學圖書館,《中國歷代墓誌數據庫》,杭州:浙江大學,2015, http://csid.zju.edu.cn/tomb/#,2019年2月16日瀏覽。
    傅淞巍,〈考古研究發現:先後有六名契丹皇室成員過繼給韓德讓〉,《遼寧日報》,2019年2月3日,http://m.lnrbxmt.com/74990.html, 2019年5月18日瀏覽。
    董建華、耿建擴,〈讓千年壁畫獲得「重生」〉,《光明日報》(北京),2016年6月3日,09版。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6/03/nw.D110000gmrb_20160603_1-09.htm?div=-1,2019年8月10日瀏覽。
    劉爽,《圖像版墓誌銘:唐代壁畫中的驚世繁華(組圖)》,雅昌藝術網,2018年07月12日,https://news.artron.net/20180712/n1011222.html,2019年4月20日瀏覽。
    遼寧省博物館,《「一方碑誌 一段故事」慶陵與遼代帝后哀冊》,遼寧省博物館,2017年06月27日,http://www.lnmuseum.com.cn/helt/show.asp?ID=7885,2019年5月30日瀏覽。
    譚凱(Nicolas Tackett),《宋遼時代喪葬文化與族群意識學術講座》,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2017年5月19日,http://ssa.sysu.edu.cn/event/2583,2019年8月10日瀏覽。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4153506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3506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998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06101.pdf13652KbAdobe PDF2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