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46625      Online Users : 7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2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20


    Title: 跨時代的婦女期刊:以《婦女旬刊》為例 (1920-1948)
    A Women`s Periodical of Different Eras::A Case Study of Women`s Literacy Journal(1920-1948)
    Authors: 黃健傑
    Huang, Chien-Chieh
    Contributors: 游鑑明
    劉維開

    黃健傑
    Huang, Chien-Chieh
    Keywords: 婦女旬刊
    期刊史
    婦女史
    社會關係網絡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6:03:41 (UTC+8)
    Abstract: 《婦女旬刊》為浙江省最早的婦女刊物,由杭州中華婦女學社社長張儷娟為響應新文化運動,與丈夫和友人一同創立發行。該刊於1920年6月創刊,1937年至1945年中日戰爭期間停刊,直至1946年9月復刊,最後停刊於1948年12月,並曾於1925年、1926年發行《婦女旬刊彙編》2集。

    本文認為刊物生產過程主導文本走向,因此先對《婦女旬刊》發行歷程、經營行銷策略、廣告內容形式進行研究。中華婦女學社雖然資金有限,但在編者妥善運用社會關係網絡之下,仍能維持《婦女旬刊》發行,並影響著編輯群、執筆陣容和文本內容的改變,進而使《婦女旬刊》可分為新舊文化交融、民俗學研究,以及戰後重視家庭與婦女關係等三個時期,女性形象也隨著時代演進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然而,即便《婦女旬刊》有著多重轉變,但試圖擔任新思想與舊道德間緩衝、溝通的橋樑,以及循序漸進的啟蒙者角色,卻從1920年創刊一路跨時代地延續到1948年停刊為止。
    Reference: 一、中文書目
    (一)期刊、報紙史料
    《女青年月刊》(上海),1902-1949年。
    《小說月報》(上海),1910-1931年。
    《工商新聞》(上海)1923-1927年。
    《幻術月刊》(上海)1922年。
    《申報》(上海)1872-1949年。
    《秋聲雜誌》(杭州)1918年。
    《盍簪》(上海)1923年。
    《婦女共鳴》(上海、南京、重慶)1929-1944年。
    《婦女旬刊》(杭州),1920-1948年。
    《婦女旬刊彙編》(杭州),1925-1926年。
    《婦女雜誌》(上海),1915-1932年。
    《清華週刊》(北平),1914-1937年。
    《郵票新聲》(杭州),1926-1931年。
    《萬象》(上海),1940-1945年。
    (二)圖書館出版品
    上海市圖書館編,《上海市各圖書館所藏本國雜誌聯合目錄》,上海:上海市圖書館,1937年。
    上海總商會商業圖書館編,《上海商會商業圖書館目錄目次》,上海:上海總商會圖書館,年份不詳。
    上海總商會商業圖書館編,《上海總商會圖書館》,上海:上海總商會圖書會,1925年。
    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編,《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館刊》,蘇州: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1929年。
    金陵大學圖書館編,《金陵大學圖書館中文期刊備檢目錄》,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出版,1935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期刊目錄 第一輯》,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1933年。
    漢口市新聞紙雜誌暨兒童讀物展覽大會編,《新聞紙展覽特刊》,漢口:漢口市新聞紙雜誌暨兒童讀物展覽大會出版,1936年。
    (三)工具書、史料彙編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彙編:工業商業》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等編,《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記(1919.5-1937.7)》,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1995年。
    王余光、徐雁主編,《中國閱讀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2016年。
    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杭州圖書館編,《杭州曆史大事記》,杭州:方志出版社,2006年。
    邵洛羊主編,《中國美術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金陵大學圖書館編,《金陵大學圖書館中文期刊備檢目錄》,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出版,1935年。
    徐乃翔主編,《中國現代文學詞典:第1卷 小說卷》,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盧震京,《圖書學大辭典》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
    (四)專書
    Karl Gerth著,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孔令芝,《從《玲瓏》雜誌看1930年代上海現代女性形象的塑造》,臺北:稻鄉出版社,2011年。
    王文寶,《中國民俗研究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文寶,《中國民俗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王飛仙,《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4年。
    由國慶,《民國廣告與民國名人》,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年。
    余夏雲,《雅俗之爭:新文學與鴛鴦蝴蝶派的場域佔位鬥爭考察(1896-1949)》,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李家駒,《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
    李毅民,《集郵家的業績》,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汪洋,《中國廣告通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
    沈建中編撰,《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上海:上海古籍書版社,2013年。
    周敘琪,《1910-1920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6年。
    施愛東,《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與經營》,臺北:秀威出版社,2018年。
    胡曉真,《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
    唐薇、黃大剛,《張光宇年譜》,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徐昌酩主編,《上海美術誌》,上海:上海圖畫出版社,2004年。
    徐建融、劉毅強主編,《海派書畫文獻彙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
    徐國衛,《觸摸歷史:中國西洋畫的開拓者》,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益斌,《老上海廣告》,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1995年。
    曼素恩著,羅曉翔譯,《張門才女》,北京:北京大學,2015年。
    梁啟超,《新民說》,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畢汝剛,《公共衛生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3年。
    陳平原,《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戟鋒主編,《同聲抒懷抱:姚江同聲詩社總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游鑑明,《當二十世紀中國女性遇到媒體》,臺北:五南圖書,2017年。
    游鑑明,《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
    賀麥曉,《文體問題─現代中國的文學社團和文學雜誌(1911-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項士元,《浙江新聞史》,浙江:之江日報社,1930年。
    黃可,《漫話海派漫畫》,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年。
    黃書權編,《鍾敬文文集:第一卷 民俗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楊哲,《風雨世紀行:鍾敬文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趙林,《清末民初浙江新舊文化與文學》,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談社英,《中國婦女運動通史》,南京:婦女共鳴社出版,1925年。
    鄭逸梅,《鄭逸梅選集第六卷》,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鍾敬文,《鍾敬文學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五)期刊、專書論文
    江勇振,〈男人是「人」、女人只是「他者」:《婦女旬刊》的性別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39-68。
    呂芳上,〈個人抉擇或國家政策:近代中國節育的反思─從1920年代《婦女雜誌》出版產兒制限專號說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195-230。
    李妮文,〈關於《婦女旬刊》上周作人的幾篇佚文〉,《文教資料》,期36(2013年),頁12-13。
    李妮文、唐東堰,〈從佚文《惟有孟母可作女範》看周作人的人格理想與家庭教育思想〉,《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3期1(2014年3月),頁20-22。
    李國平,〈保守主義:吳地現代報人的文化選擇:以1920年代的《晶報》文人群體為中心〉,《蘇州教育學報》,卷32期1(2015年),頁26-31。
    姚毅,〈「犧牲者」、「受害者」言辭的背後-以《婦女雜誌》的娼婦論述為中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115-144。
    胡曉真,〈文苑、多羅與華鬘──王蘊章主編時期(1915-1920)《婦女雜誌》中「女性文學」的觀念與實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169-194。
    宮立,〈郁達夫的〈答《申報‧婦女園地》沁一先生〉,《郭沫若學刊》,期109(2014年),頁39-40。
    徐曉虹,〈詩蟄存早期作品鈎沉〉,《新文學史料》,期4(2009年),頁132-133。
    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刊》,復刊期26(1999年6月),頁57-96。
    張哲嘉,〈《婦女雜誌》中的「醫事衛生顧問」〉,《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145-168。
    曹禮軍,〈近代報人小說家群體的代際興替與時代特徵〉,《求是學刊》,卷43期4(2016年),頁108-115。
    章達庵著,〈蘭社詩人戴望舒〉,收入於政協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杭州文史資料》第18輯,杭州:杭州出版社,1994,頁27-29。
    許慧琦,〈《婦女雜誌》所反映的自由離婚思想及其實踐— 從性別差異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69-114。
    陳丙瑩,〈戴望舒早期文學創作鈎沉〉,《新文學史料》,期1(2014年),頁132-140。
    陳姃湲,〈婦女雜誌》(1915-1931)十七年簡史—《婦女雜誌》何以名為婦女〉,《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1-38。
    陳香杏,〈清末民初文人的社會網絡:以上海南社為個案研究(1909-192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期8(2009年),頁141-171。
    傅宇斌,〈晚清民國報刊所見詩畫書錄〉,收入趙敏俐編,《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十四輯古詩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年,頁327-347。
    葉中強,〈遊走於城市空間: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公共交往〉,《史林》,期4(2006年),頁80-86、131。
    葉韋君,〈個人經驗與公共領域:《婦女雜誌》通信欄研究(1915-1931)〉,《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29(2017年),頁21-104。
    臧健,〈「婦女回家」:一個關於中國婦女解放的話題〉,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合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2007年,頁365-400。
    潘靜如,〈近代雜誌所載閨秀詩畫考論〉,《漢語言文學研究》,期3(2014年),頁50-56。
    鍾韵玉著,〈杭州早期文藝報刊〉,收於政協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杭州文史資料》第8輯,杭州:杭州出版社,1987年,頁81-84。
    鍾韵玉著,〈杭州綠社〉,收入於顧國華編,《文壇雜憶全編》第1冊,上海:上海書店,2015年,頁151-152。
    簡金生,〈民國時期漢人對西藏婦女的情色化想像〉,《新史學》,卷25期3(2014年9月),頁103-142、
    簡金生,〈藏人論臟:民國時期藏人的西藏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期50(2013年12月),頁97-154。
    (六)學位論文
    蔡佳儒,〈新女性與舊文體——呂碧城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2007年。
    趙婧,〈近代上海的分娩衛生研究(1927-1949)〉,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二、英文著作
    Judge, Joan. Republican Lens: Gender, Visuality, and Experience in the Early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
    Ma, Yuxin. Women Journalists and Feminism in China, 1898-1937, Amherst, NY: Cambria Press, 2010.
    林振彬,China Publishers’Directory, Shanghai: China Commercial Advertising Agency, 193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415300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3001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948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101.pdf4550KbAdobe PDF245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