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87696      Online Users : 61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0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08


    Title: 台灣廟祀中的虎信仰研究
    The Tigers in the Temple of Cults in Taiwan
    Authors: 張凱鈞
    Chang, Kai-Chung
    Contributors: 林敬智
    張凱鈞
    Chang, Kai-Chung
    Keywords: 虎爺
    黑虎將軍
    下壇將軍
    西白虎
    虎煞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6:01:09 (UTC+8)
    Abstract:   在台灣漢民文化中,虎是種倍受重視又正反形象兼具的角色,在各種建築、用具、習俗、儀式中都有重要地位,也因此頻繁地出現在台灣的廟宇和宗教活動之中。
      本文探討漢人廟祀空間內的虎形象,舉凡廟宇中的虎相關神明(虎神、以虎為坐騎之神、以虎為標誌之神)、與虎相關的器具、廟宇建築體中的虎,乃至信仰活動如祭解、敕水禁壇、安龍送虎、普度、迎神與遶境等場合所出現的虎神、虎煞。藉由經典文獻、廟宇空間、宗教儀式三者分析「虎」在漢人信仰(道教與民間信仰)中的意涵。除了比較虎在不同場合中具有的不同意義、探討其正邪兼具的緣由和脈絡,也歸納虎類神靈在宗教信仰中的特質和定位。
    Reference: 一、古籍
    1.(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2.(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龔亢雲整理。《禮記正義》。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3.(東晉)郭璞、(清)郝懿行。《山海經》。台北:台灣古籍,1997年。
    4.(晉)葛洪原著;顧久譯注。《抱朴子內篇 》。臺北:台灣古籍,2005年。
    5.(唐)孔穎達著。《禮記正義 》。北京:北京大學,2014年。
    6.(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7.(清)朱彬撰;沈文倬、水渭松校點。《禮記訓纂》。杭州:浙江大學,2010年。
    8.干寶原著、黃滌明譯注。《搜神記》。台北:台灣古籍,1997年。
    9.王充。《論衡》。臺北:世界,1955年。
    10.佚名撰。《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台北:聯經,1980年。
    11.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2.宗懍。《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3.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袁坷注。《山海經》。台北:里仁,1981年。
    15.郭郛注証。《爾雅注証》。北京:商務,2013年。
    16.楊家駱主編。《太平經合校》。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17.楊錫彭注譯。《新譯山海經》。台北:三民,2004年。
    18.葛洪。《抱朴子》。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年。
    19.應劭。《風俗通義》。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20.戴聖。《禮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1.里人何求,《閩都別記(上)》。福州:福建人民,2012年。
    22.里人何求,《閩都別記(下)》。福州:福建人民,2012年。

    二、專書
    1.大形徹、坂出祥伸、賴富本宏編。《道教的密教的辟邪呪物の調查.硏究》。東京都: ビイング.ネット.プレス,,2005年。
    2.王大有、王雙有。《圖說中國圖騰》。北京:人民美術,1998年。
    3.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台北:博揚文化,2015年。
    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台北:眾文圖書,1979年。
    5.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
    6.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7.呂春明著。《<<異苑>>校證》。臺北縣:花木蘭文化,2009年。
    8.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1992年。
    9.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新北:稻香,2000年。
    10.呂錘寬。《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臺中市: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
    11.李明亮。《臺灣老虎郵》。台北:蔚藍,2018。
    12.李遠國、劉仲宇、許尚樞。《道教與民間信仰》。上海:世紀,2011年。
    13.李豐楙、謝聰輝合著。《濟度大事 : 臺灣齋醮》。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年。
    14.李麗涼編撰。《鼓鐘于宮 : 黃清龍道長的生命史》。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
    15.沈平山。《中國神明概論》。台北:新文豐,1979年。
    16.阮昌銳。《植物動物與民俗》。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1999年。
    17.阮昌銳。《植物動物與民俗》。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99年。
    18.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 第七輯》。臺北:武陵,1991年。
    19.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 第三輯》。臺北:武陵,1990年。
    20.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 第四輯》。臺北:武陵,1990年。
    21.林瑋嬪主編。《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18年。
    22.金榮華。《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下冊)》。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
    23.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24.香港蓬瀛仙館、上海城隍廟編著。《拜太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25.香港蓬瀛仙館、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編著。《拜太歲二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
    26.桃園縣立文化中心主編。《人與土地:土地伯公的信仰活動成果專輯》。桃園:桃縣文化,1998年。
    27.高本莉。《台灣早期服飾圖錄》。臺北:南天,1995年。
    28.高佩英。《臺灣的虎爺信仰》。台北:遠足,2006年。
    29.康鍩錫文字、攝影。《臺灣古建築裝飾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7年。
    30.張珣、葉春榮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台北:南天,2006年。
    31.戚嘉林。《台灣史》。台北:海峽,2007年。
    32.郭瑞雲輯。《道教六十星宿神像與十二生肖圖》。臺南:中華民國道教會台灣省台南支會,1990年。
    33.陳益源主編。《臺灣虎爺信仰研究及其他》。台北:里仁,2017年。
    34.陳憲國、邱文錫《實用臺灣諺語典》。臺北:樟樹1999年。
    35.陳繡綿。《台北市虎爺信仰之研究》。台北:武陵,1994。
    36.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圖像與儀式:中國古代宗教史與藝術史的融合》。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37.曾景來。《臺灣的迷信與陋習》。台北:武陵,1994。
    38.黃文博。《南瀛五營誌 溪北篇(上卷)》。台南:台南縣政府,2004年。
    39.黃文博。《南瀛五營誌 溪北篇(下卷)》。台南:台南縣政府,2004年。
    40.黃伯芸。《台灣的城隍廟》。台北縣:遠足文化,2006年。
    41.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2006年。
    42.黃福全。《醮典文檢 卷四》。彰化:意群圖書,2006年。
    43.廖武治。《真人所居 :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臺北保安宮,2016年。
    44.臺灣總督府。《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縣:捷幼,1993年。
    45.劉文三。《台灣宗教藝術》。台北:雄獅圖書,1979年。
    46.劉文三。《台灣神像藝術》。台北:藝術家,1992年。
    47.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漢口:湖北教育,1999年。
    48.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醮事卷》。台北:台原,1994年。
    49.謝宗榮。《台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台北:博揚文化,2014年。
    50.謝宗榮。《臺灣傳統宗教文化》。台中:晨星,2003。
    51.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52.藍勇主編。《中國圖像史學》。北京:科學,2015年。

    三、期刊論文
    1.吳勇猛。〈台灣宮廟將軍神祇之探討〉。《2007保生文化祭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保安宮保生道教文化學院,2007 年。
    2.李添春。〈臺灣的動物崇拜〉。《南瀛佛教》第13卷第4 號,臺北:南瀛佛教會,1935 年4月。
    3.邢義田。〈漢人與虎〉。《聯合文學》第2卷第4 期,臺北:聯經,1986 年。
    4.武雅士著,張珣譯。〈神、鬼、祖先〉。《思與言》第35卷第3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79年。
    5.邱坤良。〈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壹敕水禁壇玄科》為中心〉。《戲劇學刊》第11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 年。
    6.歐陽建。〈《臨水平妖傳》考論〉。林瑤棋主編,《台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台灣省各姓淵源研究會,1999年。
    7.蔡武晃。〈從多元化轉變為單一財神神格過程中的神祇:武財神玄壇元帥〉。《2007保生文化祭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保安宮保生道教文化學院,2007 年。
    8.林承緯。〈臺灣民間信仰神明體系下的從屬神〉。陳鼓應、李豐楙編輯。《三清青年學術論文集(三)》,台北:自由,2005年。
    9.李豐楙。〈祭煞與安鎮:道教謝土安龍的複合儀式〉。Foundations of Daoist Ritual :A Berlin Symposium,Wiesbaden : Harrassowitz Verlag,2009。


    四、學位論文
    1.吳素娥。〈八仙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李添壽。〈台灣木雕虎爺工藝之初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設計學系-文化創意學程,碩士論文,2015年。
    3.林雨璇。〈五營兵將:台灣民間宗教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林炳宏。〈臺南府城虎爺信仰研究--以主祀保生大帝、福德正神廟宇為論述中心〉。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5.洪資殷。〈保生大帝、土地公與西秦王爺之虎爺型態研究-以台南市、高雄市為例〉。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6.徐雲菁〈虎在中國文學中的形象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7.徐瓊琪。〈原始虎爺信仰與台灣民間虎爺神格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8.高佩英。〈臺灣漢人社會虎爺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8.陳芯瑤。〈以自創虎爺繪本角色發展延伸性商品之創作論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9.陳錦繡。〈臺灣民間虎爺信仰之研究--以臺北市廟宇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0.黃聖芬。〈虛擬生物角色概念設計與創作之探討-以《紅衣小女孩2》虎爺為例〉。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11.廖振宏。〈北管藝師李兩成音樂藝術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12.賴孟玲。〈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的「五營」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2001年。
    13.賴宗煒。〈紙錢在台灣道教過關渡限儀式中之象徵意義及功能〉。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4.賴洲玉。〈台灣民間包公信仰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5.謝忠良。〈道教科儀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五、網路資料
    1.《冥戰錄》官方網站,
    http://www.weicomic.com/formosa/formosa.htm
    2.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
    3.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4.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
    5.文化部國家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
    6.行政院:國情簡介「臺灣的民間信仰」,https://www.ey.gov.tw/state/D00B53C98CD4F08F/0fe638e7-c0bf-401e-b9f2-3db11eecd508
    7.虎爺山大王,《虎爺TigerGo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1rEaBTWps>
    8.國史館台灣文獻館,https://www.th.gov.tw/new_site/
    9.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
    10.愛台語,https://itaigi.tw/ 
    11.新北市客家民俗信仰館。〈客家原鄉移祀的神祉信仰:民主公王〉。https://www.hakka-beliefs.ntpc.gov.tw/files/11-1001-404.php。

    六、其他文字資料
    1.《正一安龍奠土科儀》。林厝派基隆廣遠壇藏本。
    2.《正一祭解科儀》。林厝派基隆廣遠壇(丹心宗壇)藏本。
    3.《正壹靈寶敕水祭煞玄科》。林厝派基隆廣遠壇李松溪(通迅)藏本。
    4.左萱。《神之鄉 下》。台北:蓋亞,2017年。
    5.民主宮管理委員會。《已亥年民主宮農民曆》。屏東:民主宮管理委員會,2019年。
    6.吳德齡主編。《新店碧潭臨水宮順天聖母、列位尊神簡介》。新北:新店碧潭臨水宮,2016年。
    7.板橋慈惠宮媽祖廟。〈乙未年活動適宜與十二生肖流年表〉。新北: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正品印刷印製,2015年。
    8.韋宗成。《冥戰錄 第三卷》。中壢:未來數位,2011年。
    9.景美集應廟。《中華民國105年歲次丙申農民曆》。台北:景美集應廟,2016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2156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600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1127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0101.pdf10185KbAdobe PDF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