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 王振寰、瞿海源(2015)。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精簡本(第四版)。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甘明哲(2018)。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對台灣各縣市犯罪率的影響。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 何紹陵(2004)。2001年台閩地區犯罪成本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斯茜(2018)。警察年齡結構的戰略思考。警察行政管理學報,14,61-72。 李湧清、蔣基萍(1994)。犯罪與經濟-一個宏觀的時間序列分析。警政學報,24,127-146。 李義川(2007)。警察高齡化、在地化對社會治安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周愫嫻(2017)。全球犯罪率為何同步下降?。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1-13。 林明仁、劉仲偉(2006)。失業真的會導致犯罪嗎?以臺灣1978年至2003年縣市資料為例。經濟論文叢刊,34(4),445-482。 林倖妤(2010)。台灣各縣市社會福利支出對其犯罪率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姚雅清(2008)。影響犯罪率之社會經濟因素實證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柯耀程(2008)。財產犯罪之構成要件形成—以強盜罪構成要件為例。月旦法學雜誌,163,5-17。 洪文玲、鄭善印、章光明、蔡庭榕、陳通和、楊基成、張淵菘、鄭朝光(2007)。警察人員分階限齡命令退休及輔導轉業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4,1-46。 徐昀(2001)。經濟發展與犯罪─台灣經驗分析民國四十年至八十七年。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文俊、林雅慧(2013)。所得來源類別與犯罪行為—以臺灣 1999-2008 年縣市資料為例。財政專論,27,7-22。 莊忠柱、楊淑芬(2002)。影響台灣普通刑事犯罪率因素的探討。環境與管理研究,3(1),77-98。 許春金(2007)。犯罪學(修訂五版)。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孟維德(2000)。警察與犯罪。警學叢刊,30(6),119-140。 許玲麗、周亞虹(2011)。對警力與犯罪相互關係的實證研究。數理統計與管理,30(1),30-41。 陳麗文(2009)。基層警察養成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翠紋(2000)。警察工作壓力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7,99-124。 黃翠紋(2019)。一般警察人員特考體能測驗標準制定之現況與展望。警學叢刊,49(4),65-93。 葉玫麟(2011)。台灣地區犯罪率與失業率之實證研究-非線性模型的應用。國立中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家鋐(2013)。警察與犯罪率。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劉孟奇、張其祿、盧敬植(2010)。警力增加能導致竊盜犯罪率降低嗎?台灣縣市1998~2007動態追蹤資料之Granger因果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4,1-27。 劉孟奇、盧敬植(2011)。所得分配不均與犯罪:台灣縣市動態追蹤資料分析。經濟論文叢刊,39(2),243-276。 劉念本、尤仕隆(2015年5月)。低收入戶比率和犯罪率。真理大學「2015財經學術研討會」,台北。 蔡元戎(2004)。警力高齡化對警察人力資源管理之影響。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德輝、楊士隆(2017)。犯罪學(增訂第七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鄧煌發(2001)。影響臺灣地區近廿年來犯罪問題之社會因素及其未來趨勢預測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8,183-212。 謝文彥、許春金、陳玉書、蔡田木、施雅甄(2005)。台灣地區犯罪未來趨向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編號:094301010200C1005),未出版。 英文文獻 Becker, G. S. (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2), 169-217. Chiu, W. H. & P. Madden (1998). Burglary and income inequalit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9(1), 123-141. Cohen, L. E. & M. Felson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4), 588-608. Cook, P. (1979). The clearance rate as a measure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1(1), 135-142. Gottfredson, M. R. & T. Hirschi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sing, Y. (1996). An analysis of arrests regarding illegal drugs: The determinan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55(1), 53-60. Kelling, G. L., T. Pate, D. Dieckman & C. Brown (1974). The Kansas City Preventive Patrol Experiment. Washington D.C.: The Police Foundation. Levitt, S. D. (1997). Using electoral cycles in police hiring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police on crime. Los Angeles Magazine, 87(3), 270-290. Lin, M. J. (2009). More police, less crime: Evidence from US state dat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29(2), 73-80. Merton, R. (1957).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Glencoe, IL: Free Press. Shah, D. K. (2004). The enforcer. Los Angeles Magazine, 49(3), 114-199. Steffensmeier, D., H. Zhong & Y. Lu (2017). Age and its relation to crime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variant, or does cultural context matter? Criminology, 55(2), 377-404. Walker, S. (1998). 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crime and drugs (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Walker, S. (1999). The police in America: An introduction. Boston, MA: McGraw-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