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799341      Online Users : 8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46


    Title: 金庸《天龍八部》之敘述書寫──以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為研究進路
    Authors: 吳仲騏
    Wu, Chung-Chi
    Contributors: 曾守正
    吳仲騏
    Wu, Chung-Chi
    Keywords: 天龍八部
    抒情傳統
    敘述書寫
    金庸
    陳世驤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8-07 16:30:36 (UTC+8)
    Abstract: 金庸小說擅於寫情,源自於複雜的家世感與離散經驗。他的創作觀點重視人物情感反應勝於情節,希望透過人物引起讀者喜歡或不喜歡的共鳴,至廿世紀末金庸則希望讀者不只談喜好,還要做個好人、有益於社會國家。文學與政治,一如金庸的小說與社評,向來具有指點江山的懷抱,只不過在小說中以離奇抵抗寫實、教條,寄託金庸對中國千年來政局、人性的觀察與期許,而社評則是貼緊時局、針貶當代中國政治。《天龍八部》的離奇書寫遠承唐傳奇、近接明清章回,人物性格與情節雖然離奇盡致卻不失本真,所謂「真」包含了文化、歷史、思想的傳統真實性,以及人物性格的藝術真實。其結構稍鬆散,源自於武俠文類的俠客行遊以及故事集綴,但是藉由迭用人物形象、兄弟結義、詩詞回目、茶花詩填空等抒情手段,將原本鬆散的情節相互照應串接。並且,這些抒情手段成為一種閱讀渠道,不僅藉人物復活中國詩性精神,且引領不同世代、階層的讀者,形成一種精神聯合體,抵抗時代的黑暗。作品形式與作家情懷相連動,因而成為一種「姿態」。「離奇」並非單純指向人物性格與情節的「敘述」層面,就「抒情性」而言,它同時傳達人物哀感;「鬆散」也不獨為「敘述」形式,而隱含著作家對群體關懷的「抒情」目光。因此,「離奇與鬆散」是同時兩涉於抒情與敘述,才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Reference: 一、 金庸著作
    李以建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金庸卷》,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6。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金庸:〈一個講故事人的自白〉,《海光文藝》第4期(1966年),頁62-63。
    金庸:〈小說創作的幾點思考一金庸在閉幕式上的講話〉,《明報月刊》第33卷第8期(1998年8月),頁47-50。
    金庸:〈拚了命出版《明月》〉,《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145-146。
    金庸:《天龍八部(世紀新修版)》,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
    金庸:《天龍八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金庸散文》,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
    金庸:《俠客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飛狐外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倚天屠龍記》,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射鵰英雄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書劍恩仇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神鵰俠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笑傲江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連城訣》,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雪山飛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鹿鼎記》,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金庸:《碧血劍》,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三版。
    二、 專書
    Eliot, T. S.(艾略特)著;卞之琳、李賦寧等譯:《傳統與個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論文》,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H. R. 姚斯、R. C. 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Robert Escarpit; 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作;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8。
    三毛等:《諸子百家看金庸(四)》,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戈德曼著,吳岳添譯,《論小說的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王奕清等編纂;孫海通、王景桐校點:《欽定詞譜》,北京:學院出版社,2008。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古籍,2002。
    王國維著、周錫山編校:《人間詞話匯編匯校匯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王夢鷗:《文藝美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石黑一雄著,楊惠君譯:《被埋葬的記憶》,臺北:商周出版社,2015。
    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98。
    吳藕汀、吳小汀:《中國歷代詞調名辭典》,臺北:秀威經典,2015。
    吳靄儀:《金庸小說的女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吳靄儀:《金庸小說的男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吳靄儀:《金庸小說的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宋偉杰:《從娛樂行為到烏托邦衝動:金庸小說再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李小龍:《中國古典小說回目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07。
    李歐梵:《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遊記》,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杜南發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五)》,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臺北:臺灣中華,1992。
    林保淳:《俠客行──傳統文化中的任俠思想》,新北:暖暖書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林保淳:《解構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
    林保淳:《縱橫今古說武俠》,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
    林驤華:《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柯慶明、蕭馳編:《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柯慶明:《柯慶明論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
    胡河清:《胡河清文存》,上海:三聯書店,1996。
    胡昭民、吳燦銘:《遊戲設計概論》,新北: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5。
    胡曉明:《詩與文化心靈》,北京:中華書局,2006。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韋恩‧布斯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倪匡:《三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倪匡:《五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倪匡:《四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倪匡:《再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倪匡:《我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87。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孫宜學:《造俠者:金庸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18。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民主評論社,196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翁靈文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三)》,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
    高玉:《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秀威,2013。
    張圭陽:《金庸與明報》,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第九冊‧詞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張秉戍:《彈指詞箋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張蕾:《「故事集綴」型章回體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張蕾:《章回體小說的現代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張雙英:《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緣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
    曹正文:《俠文化》,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陳夫龍編:《俠壇巨擘──金庸與新武俠小說研究史料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陳世驤:《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15。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香港:三聯書店,2008。
    陳平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陳岸峰:《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香港:中華書局,2016。
    陳岸峰:《醍醐灌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世界》,香港:中華書局,2015。
    陳岸峰:《鏡花水月:金庸武俠小說的思想與結構》,香港:中華書局,2017。
    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4。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
    陳墨:《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陳墨:《俠客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
    陳墨:《陳墨評金庸系列》,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
    陳鵬翔:《文化/文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秀威經典,2018。
    傅國湧:《金庸傳》,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
    程抱一:《中國詩畫語言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舒國治:《讀金庸偶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
    馮夢龍:《情史類略》,濟南:齊魯書社,1984。
    敬文東:《流氓世界的誕生:金庸作品中的四重世界》,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楊興安:《金庸小說十談》,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溫瑞安:《天龍八部欣賞舉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
    葉洪生、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
    廖可斌編:《金庸小說爭論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潘國森:《鹿鼎回目》,香港:心一堂出版社,2013。
    潘國森:《話說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潘國森:《總論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潘朝陽:《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蔡英俊:《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鄭丰:《天觀雙俠》,臺北:奇幻基地,2007。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二版。
    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17。
    餘子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10。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羅龍治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龔鵬程:《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4。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三、 論文
    (一) 單篇論文
    丁望:〈一九六六年的金庸──電車彎道上的早期《明報月刊》〉,《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9年12月),頁36-39。
    丁進:〈中國大陸金庸研究述評(1985~2003)〉,《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5月),頁249-255。
    王文進:〈「敘述學」與「敘事學」的擺盪與抉擇──《清華中文學報》編輯委員會議側記〉,《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167-170。
    王德威:〈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6期(2009年8月),頁29-76。
    王璦玲:〈中國戲曲的抒情特質〉,《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3期(1995年8月),頁30-56。
    史言:〈金庸小說的空間議題與場所研究:以「大理」書寫為核心視域〉,《文學論衡》第18-19期(2011年6月),頁87-108。
    石琪:〈金庸與電影──難分難合未了情〉,《明報月刊》總637(2019年1月),頁29-33。
    池田大作:〈「大智」、「大仁」、「大勇」金庸先生〉,《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70-71。。
    吳宏一:〈金庸小說中的舊詩詞─梁羽生與金庸暗中較勁兒〉,《明報月刊》總423期(2001年3月),頁77-83。
    吳宏一:〈金庸印象記〉,《文訊》第351期(2015年5月),頁24-29。
    宋偉杰:〈身份認同的「混雜」與文化記憶缺失症──管窺金庸的小說世界〉,《天津社會科學》第2期(1998年),頁83-87。
    宋偉杰:〈金庸小說的敘事張力〉,《藝術廣角》第5期(1997年),頁52-58。
    李立信:〈蘇東坡七古用韻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2年11月),頁1-19。
    李志清:〈金庸武俠作品的畫緣〉,《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97-98。
    李陀:〈一個偉大寫作傳統的復活〉,《明報月刊》第33卷第8期(1998年8月),頁33-35。
    李恭忠:〈結義:近代中國的「社會」想像〉,《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6期(2017年11月),頁117-157。
    李歐梵:〈金庸與武俠小說傳統〉,《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110-112。
    沈清松:〈五十年來中國哲學的花果飄零與海外華人生命意義構想〉,《漢學研究》第31卷第2期(2013年6月),頁7-34。
    林保淳:〈金庸小說的「江湖世界」〉,《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0期(2004年9月),頁1-27。
    洪永鏗:〈海寧查氏與查慎行氏系考〉,《浙江學刊》第1期(2007年1月),頁82-85。
    孫立川:〈金庸、梁羽生之後武林凋零─新武俠小說成為絕響〉,《明報月刊》總第362期(1996年2月),頁9-11。
    徐岱:〈論金庸小說的藝術價值〉,《文藝理論研究》第99期(1998年7月),頁15-28。
    時國強:〈論漢魏六朝的雜體詩〉,《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2012年2月),頁141-147。
    馬國明:〈金庸武俠世界的大象〉,《思想》第37期(2019年4月),頁257-296。
    高玉:〈金庸武俠小說版本考論〉,《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10年2月),頁133-137。
    高嘉謙:〈金庸與中國性〉,《香港文學》第220期(2003年4月),頁64-65。
    張同勝:〈《水滸傳》敘事結構的文化闡釋〉,《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2006年7月),頁137-146。
    張紀中:〈不朽的金庸〉,《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59-61。
    曹逢甫:〈四行的世界─從言談分析的觀點看絕句的結構〉《中外文學》13卷8期(1985年1月),頁34-99。
    曹逢甫:〈從主題─評論的觀點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上)〉《中外文學》17卷1期 (1988年6月),頁4-26。
    曹逢甫:〈從主題─評論的觀點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下)〉《中外文學》17卷2期 (1988年7月),頁58-92。
    陳世驤著、高文萱譯、陳國球校訂:〈中國傳記書寫的創舉〉,《政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16年6月),頁293-306。
    陳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當代作家評論》第5期(1998年9月),頁25-31。
    陳軒:〈金庸登陸四十年〉,《明報月刊》總第637期(2019年1月),頁51-53。
    陳國球:〈從「結構」的觀念進入:普實克的文學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441-456。
    陳國球:〈陳世驤論中國文學──通往「抒情傳統」之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頁225-244。
    陳惠英:〈抒情傳統與現代社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2年7月),頁61-69。
    陳墨:〈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當代作家評論》第5期(1998年),頁32-40。
    普實克:〈談中國長、短篇白話小說之結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456-482。
    曾守正:〈融合與重鑄:高友工與當代新儒家〉,《淡江中文學報》第26期(2012年6月),頁79-116。
    黃維樑:〈香港文學的發展〉,《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2期(1994年12月),頁89-107。
    楊興安:〈從金庸的《月雲》談起〉,《香江文壇》第9期(2002年9月),頁38-40。
    楊聯陞:〈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種基礎〉,《食貨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73年11月),頁377-388。
    溫瑞安:〈古遠的回聲〉,《天狼星詩刊》第2期(1975年11月),頁38-42。
    榮若:〈記金庸〉,《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119-122。
    劉再復:〈金庸小說在廿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一會議導言〉,《明報月刊》第33卷第8期(1998年8月),頁43-46。
    潘粵生:〈與查先生相處的幾件小事〉,《明報月刊》總第636期(2018年12月),頁33-35。
    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3-44。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239-272。
    鄭毓瑜:〈從「姿」到「之」──由「力動往復」詮釋陳世驤的詩說〉,《清華學報》第4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7-33。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32。
    韓倚松撰、何鯉譯:〈淺談金庸早期小說與五十年代香港〉,《明報月刊》第33卷第8期(1998年8月),頁36-39。
    鄺龑子:〈傳奇與歷史──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張力〉,《明報月刊》總637期(2019年1月),頁47-50。
    羅孚:〈金庸梁羽生的詩詞回目〉,《明報月刊》總426期(2001年6月),頁105-106。
    羅鵬:〈「見怪」:文學、文學史料與面目之交換〉,《中國現代文學》第29期(2016年6月),頁87-98。
    嚴家炎:〈論金庸小說的生活化趨向〉,《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4期(1995年12月),頁73-83。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39-52。
    龔鵬程:〈成體系的戲論〉,《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55-190。
    (二) 會議論文
    王秋桂主編:《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
    吳曉東、計璧瑞編:《2000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2002。
    曾守正:〈徐復觀先生的抒情傳統論〉,《第十五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學研究的當代新視域》,2017年1月12日。
    (三) 學位論文
    吳明麟:《《天龍八部》美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李克揚:《金庸武俠小說的民族意識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0。(博士論文)
    徐巧玲:《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3。(碩士論文)
    送銘池:《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事物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事物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4。(碩士論文)
    許彙敏:《金庸武俠小說敘事模式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碩士論文)
    陳俊宏:《金庸小說三大版本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14。(博士論文)
    楊芸芳:《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悲劇意識》,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9。(碩士論文)
    楊瑩薇:《金庸《天龍八部》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謝安妮:《反撲的動力:新世紀武俠小說的復仇主題研究》(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所,2018。(碩士論文)
    羅賢淑:《金庸武俠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博士論文)
    四、 其他
    沈君山:〈金三點〉(2003年8月)網址:https://goo.gl/exfTsv 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
    沈君山:〈資深金迷對改版的看法〉(2003年10年8月)網址:https://goo.gl/VVUm6T 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
    張大力:〈華人遊戲經典回歸!《河洛之新武林群俠傳》製作人專訪〉(2015年1月13日),網址:https://reurl.cc/2jWbE 檢索日期:2019年3月12日。
    陳世驤,〈對於詩刊的意見〉,《大公報》(天津)第10版「文藝」副刊,1935年12月6日。
    絕倫群逸:〈急需被優化的高自由武俠世界〉(2018年12月31日),網址:https://reurl.cc/eyXOW 檢索日期:2019年3月23日。
    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劉國重:〈莫言、賈平凹談金庸:貶低他的人未必不喜歡他〉(2015年3月28日)https://goo.gl/6xmgC8 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
    劉國重:〈談傅國湧新版《金庸傳》、說金庸晚年心境〉(2013年7月)https://reurl.cc/ex4V7 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
    潘國森:〈倚天詩、天龍詞〉,《文匯報》頁C02,2009年3月2日。
    陳宛茜:〈一帖「金三點」人物性格不准改〉《聯合報》頁C6文化,2005年9月20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49120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1200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430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0201.pdf4886KbAdobe PDF2103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