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41
|
Title: | 戰後中華民國威權統治時期總統就職儀式(1947-1987) The changing rituals in the R.O.C Presidential Inauguration (1947-1987) |
Authors: | 鄭啟瑞 Cheng, Chi-Jui |
Contributors: | 楊瑞松 鄭啟瑞 Cheng, Chi-Jui |
Keywords: | 總統 國族想像 政治儀式 官方民族主義 威權體制 |
Date: | 2019 |
Issue Date: | 2019-08-07 16:29:39 (UTC+8) |
Abstract: | 國家儀式所承載的象徵意義,透過具有特殊意涵的人事時地物,傳達以國家為中心的意識形態、建構國族想像與國民記憶之所繫。然而這樣極具當代意義的想像從何而來?本研究希望透過分析戰後中華民國威權統治時期總統就職儀式的發展與變遷,了解戰後中華民國在威權統治時期的官方意識形態所欲形塑的國族想像與政治文化。本研究將總統就職儀式此一課題歷史化,並結合國內外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等先行研究,就儀式中豐富的象徵意義、儀節的移植或承繼與執政者的心態進行考察。透過上述的歷史考察,理解執政者如何透過儀式操演建構統治正當性與塑造國族認同。 戰後中華民國的總統就職儀式承繼民國初年的政治儀式與文化,在中國國民黨主政下融入黨國史觀與政治象徵。二戰後國民黨試圖以建立民主憲政為號召以強化其統治正當性。然而由於國共內戰失利、中央黨政軍遷臺,國民黨轉而強調其作為中國之正統、以反共復國為宣傳,透過改造黨政軍與凍結憲法,建立以蔣中正個人為中心的強人威權體制。蔣中正為維持民主的自由中國之想像,遷臺後仍定期舉行總統選舉與就職大典。蔣中正死後由長子蔣經國承繼權力地位,蔣經國面對國內外形勢對威權統治之正當性的挑戰,一方面延續遷臺以來的黨國民族主義論述,另一方面則以推動臺灣經濟發展、拔擢臺籍人士和與勤政親民的個人形象補足其作為總統之正當性論述。 |
Reference: | 一、 官方檔案及公報 1. 《外交部檔案》 2. 《立法院公報》 3. 《先總統蔣公全集》 4. 《總統府公報》 5. 《臨時政府公報》 二、 報刊雜誌 1. 《中央日報》 2. 《臺灣新生報》 3. 《經濟日報》 4. 《聯合報》 5. 《蘋果日報》 三、 專書論著 (一) 英文專書 1. Bourdieu, Pierre. Th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 Richard Nice, Harvard University, 1977. 2. Connerton, Paul.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 Hunt, Lyn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London: Methuen& Co. Ltd, 1984. 5. Miller, David. On Na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6. Mosse, George L.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Masses: Political Symbolism and Mass Movements in Germany from the Napoleonic wars through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H. Fertig, 1975. 7. Ozouf, Mona. Festivals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by Alan Sherida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et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8. Weitzer, Ronald. Transforming Settler State: Communal Conflict and Internal Security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Zimbabwes,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二) 中文專書 1. Benedict Anderson 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1999。 2. David I. Kertzer 著,王海洲譯,《儀式、政治與權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3. Emile Durkheim 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1992。 4. Eric Hobsbawn 等著,陳思仁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2002。 5. Jay Taylor 著,林添貴譯,《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臺北:時報,2000。 6. Max Weber 著,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遠流,1996。 7. Peter Burke 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臺北:麥田,1997。 8. 小野寺史郎著,周俊宇譯,《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4。 9. 中央選舉委員會,《中華民國選舉史》,臺北:明河,1987。 10. 尤淑君,《從賓禮到禮賓:外使覲見與晚清涉外體制的變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11.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北京:華文,2011。 12. 任育德著,《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年〜1960》,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 13. 伊原吉之助,《臺湾の政治改革年表‧覚書,1943-1987》,東京都:帝塚山大学,1988。 14. 江南(劉宜良),《蔣經國傳》,臺北:前衛,1997。 15.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臺北:聯經,1993。 16. 李恭忠,《喪葬政治與民國再造──孫中山奉安大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2。 17.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2013。 18. 汪浩,《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臺北,八旗,2017。 19. 汪榮祖、李敖,《蔣介石評傳》,臺北市:商周,1995。 20. 周俊宇,〈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考察〉,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21.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臺灣的形塑》,臺北:遠足,2017。 22.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2009。 23.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2005。 24. 林果顯,《1950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9。 25.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2009。 26. 邵銘煌主編,《蔣中正與黨政關係》,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3。 27. 若林正丈,《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4。 28.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臺北:遠流,1998。 29.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30. 翁元口述,王丰記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臺北:書華,1994。 31. 郭輝,《民國前期國家儀式研究,1912-193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3。 32. 陳恆明,《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研究》,臺北:商務,1986。 33. 陳紅民,《蔣介石的後半生》,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34.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全三冊),臺北:衛城,2013。 35. 陳蘊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6. 廖漢騰,〈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論新興的臺灣大眾文化國族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03。 37. 劉維開,《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臺北:時英,2009。 38. 潘光哲,《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臺北:三民,2006。 四、 學位論文 1. 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 2.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香,1996。 3.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2015。 4. 薛佩玉,〈臺灣1950-2004年國定假日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4。 5. 謝政諭,《蔣中正政治思想之研究─以正統及憲政主義為中心的論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五、 期刊與單篇論文 (一) 英文期刊論文 1. Bourdieu, Pierre.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7:1. Spring, 1989. 2. Nora, Pierre.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émoire” Representations, 26, Spring, 1989. 3. Watson, James L.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 in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二) 中文期刊論文 1. David Cannadine,潘宗億譯,〈禮儀的脈絡、表演與意義:英國君主政治與「傳統的制訂」〉 收入Eric Hobsbawn 等著,《被發明的傳統》,頁135-139。 2. 小野寺史郎,〈大清臣民與民國國民之間?——以新政時期萬壽聖節為中心的探討〉,《華東師範大學學報》,5,上海,2011,頁80-86。 3. 任育德,〈蔣中正對國民黨的省思與改造,以1949至1952年為中心〉,《遷臺初期的蔣中正》,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1,頁185-216。 4. 李恭忠,〈“總理紀念週”與民國政治文化〉,《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福州,2006,頁56-60。 5. 李恭忠,〈“黨葬”孫中山:現代中國的儀式與政治〉,《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3,北京,2006,頁61-69。 6. 李恭忠,〈中山陵徵地考〉,《江蘇社會科學》4,南京,2004,頁200-205。 7. 李恭忠,〈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述略〉,《歷史檔案》1,北京,2006,頁119-124。 8. 李恭忠,〈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86,香港,2004,頁101-111。 9. 李恭忠,〈開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築精神的表達與實踐〉,《民國研究》3,南京,2004,頁90-96。 10. 李筱峰,〈兩蔣威權統治時期「愛國歌曲」內容析論〉,《文史臺灣學報》,1,2009,頁135-178。 11. 林果顯,〈什麼是中華文化?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的工作為中心〉,《「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05),頁97-132。 12.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14,2007,頁181-213。 13. 林桶法,〈抗戰勝利紀念的活動與詮釋──九三軍人節的觀察〉,《近代中國》,163,臺北,2005,頁116-131。 14. 林桶法,〈逐漸模糊的偉人塑像──國父誕辰紀念日相關報導的分析,1950-2004〉,收入曾一士編,《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05,頁63-80。 15. 洪長泰,〈新文化史的探索〉,收入氏著,《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臺北:一方,2003,頁i。 16.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卷6下,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2003,頁423-424。 17. 張玉法,〈兩頭馬車:總裁蔣介石與代總統李宗仁的權力運作,1949〉,收入邵銘煌主編,《蔣中正與黨政關係》,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3,頁259-260。 18. 張茂桂,〈羅那.維惹著《遷佔者國家的轉型》評介〉,《國家政策雙週刊》,63,臺北,1993,頁14-15。 19. 張瑞德,〈紀念與政治——臺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收入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頁147-206。 20. 陳蘊茜,〈"總理遺像"與孫中山崇拜〉,《江蘇社會科學》,6,南京,2006,頁106-117。 21. 陳蘊茜,〈光復初期臺灣的孫中山崇拜〉,《江蘇社會科學》,5,南京,2010,頁198-207。 22. 陳蘊茜,〈合法性與"孫中山"政治象徵符號的建構〉,《江海學刊》,2,南京,2006,頁170-176。 23. 陳蘊茜,〈時間、儀式維度中的「總理紀念週」〉,《開放時代》,4,廣州,2005,頁63-81。 24. 陳蘊茜,〈植樹節與孫中山崇拜〉,《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43:5,南京,2006,頁76-90。 25.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日的演變看當代臺灣反共神話的興衰〉,收入國史館編, 《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2000,頁643-677。 26. 楊瑞松,〈近代中國的「四萬萬」國族論述想像〉,《東亞觀念史集刊》2,臺北,2012,頁283-335。 27. 楊瑞松,〈曖昧的他者:「大陸」在臺灣〉,《臺灣史學雜誌》,19,2015.12,頁105-124。 28. 廖漢騰,〈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以媒體事件觀點分析1994-2003臺灣跨年晚會〉,《中華傳播學刊》,3,臺北,2003,頁37-82。 29. 潘光哲,〈一個消失的「新名詞」:「伯理璽天德」〉,《東亞觀念史集刊》2,臺北,2012,頁91-128。 30. 潘宗億,〈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爲例〉,《中國飲食文化》,12:1(臺北,2016),頁120-125。 31.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臺北:思與言,1997,頁248-250。 32. 閻小波、許敏,〈孫中山與民國宣誓制度之建立〉,《江蘇社會科學》3,南京,2003,頁160-161。 33. 薛化元,〈選舉與臺灣政治發展,1950-1996——從地方自治到總統直選〉,《近代中國》135,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2000,頁39-40。 34. 薛化元、楊秀菁,〈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人權理論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頁268-315。 35. 薛佩玉、李力昌、宋維倫、陳靜怡,〈臺灣1950~2010年國定假日的社會學分析〉,《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8:1,2011,頁145-170。 六、 網路資源 1. 三立新聞網SETN.com:https://www.setn.com/ 2.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http://tbmc.nlpi.edu.tw:8080/cnnewsapp/start.htm 3. 中央社CNA:https://www.cna.com.tw/ 4.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https://lci.ly.gov.tw/LyLCEW/lcivComm.action 5. 苦勞網:https://www.coolloud.org.tw/ 6. 風傳媒 Storm.mg:https://www.storm.mg/ 7. 聯合知識庫:https://udndata.com/udn/ 8. 蘋果日報:https://tw.appledaily.com/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115300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30011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1900436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01101.pdf | 2202Kb | Adobe PDF2 | 968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