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26658      Online Users : 9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481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12


    Title: 白水老人韓雨霖傳承辦道與思想德風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Lasting Legacy of Elder Han Yu-lin: His Philosophy, Tao Propagation, and Embodiment of Virtues
    Authors: 董虹均
    Tung, Hung-Chun
    Contributors: 陳睿宏
    Chen, Jui-Hung
    董虹均
    Tung, Hung-Chun
    Keywords: 一貫道
    韓雨霖
    儒家收圓
    個人救贖
    普世救世
    I-Kuan Tao
    Han-Yu-Lin
    Confucianism-Oriented
    Persoanl Salvation
    Universal Salvation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8-07 16:24:01 (UTC+8)
    Abstract: 一貫道源自於中國救度宗教傳統,傳道臺灣的過程中曾遭禁三十餘載,但一貫道並未因此在臺灣斷根,反而發展至世界各國,形成全球擴展的宗教。本文乃針對一貫道發一組前人——韓雨霖傳承天命和辦道歷程,以及韓雨霖思想德風之研究,運用歷史研究法和文獻分析法,以及田野調查等方法,形成質性實證取向之方法論,並採取數位人文「文字探勘」的方式來貞定韓道長的思想。
    本文梳理韓道長傳道七十多年的生命歷程,在遭禁下與解禁後如何發展一貫道,和韓道長於此時期在教中所擔任的角色,並著重於韓道長所展現的宗教思想,了解韓道長如何將民間宗教長期以來的救劫、勸善思想,和第十五代祖王覺一「以儒為宗」的思想融會貫通,開展出「儒家收圓」的理念。
    並探討韓道長如何以儒家經典作為宗教實踐,戮力於普渡眾生之聖業,時時刻刻抱守為法忘軀、為道殉身之大無畏精神,將「普世救世」和「個人救贖」於自身展現。同時帶動東亞文化圈華人文化認同,進而推崇儒家文化形成在地化與全球化之發展,使一貫道在傳道過程時,無形之中成為「儒家文化的代言人」。
    Kuan Tao originated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salvation in religion. Although the propagation of Tao in Taiwan has been prohibited for about thirty years, I-Kuan Tao hasn’t been extinguished. On the contrary, it has become a prosperous religion and spread worldwide.
    First,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inheritance of heavenly decree, the process of the propagation of Tao, and the ideology of I-Kuan Tao Fa-Yi group Grand Senior Elder, Han Yu-lin. The study applies historical method, document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to build and form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along with “Data Mining Method” from Digital Humanities to confirm Grand Senior Elder Han’s ideology.
    Second, the study sorts up Grand Senior Elder Han’s life experience of Tao propagation for about seventy years, how he expanded I-Kuan Tao under the prohibition and after the ban was lifted, and the role he has played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in the religion. Then, the study also focuses on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Grand Senior Ha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how he merged the religious ideology of salvation and encouraging the goodness with the fifth patriarch Wang Jue-yi’s “Confucianism-oriented” ideology.
    Furthermore, the study discusses about how Grand Senior Han use the Confucianism classics as a religious practice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his unselfish sprit of salvation and sacrificing for Tao .
    Finally, it points out how he activated the culture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East Asia cultural circle, promoted Confucianism culture locally and globally, and made I-Kuan Tao be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ism culture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pagation of Tao.
    Reference: 一、韓道長語錄專書(依筆畫順序排列)
    1.白水老人:《白水老人道義輯要》,臺中:謦遠出版社,1996年。
    2.白水老人:《雨霖雜記》,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2004年三版;2011年,光慧文化,重新整理出版。
    3.白水老人:《祖師師尊師母略傳》,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1996年再版。
    4.白水老人:《箴言集成集》,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1984年初版。
    5.白水老人主編:《明德新民進修錄》,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1971年。
    6.白水老人演講,陳美珠整理:《白水老人叮嚀話語》,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 2011年三版。
    7.韓雨霖主編:《福山榮園》第1-20卷,彰化福山榮園雜誌社。第1卷1988年8月15日,第20卷,1995年7月30日,共20卷。
    8.韓雨霖語錄,光慧書局編輯群整理:《雨霖甘露:白水老人講道精要輯》,臺北:光慧出版社,2012年三版。
    9.韓雨霖語錄,屏山天元宮編輯群整理:《白水老人叮嚀慈語:修辦須知》,臺北:屏山天元宮,1997年。
    10.韓雨霖語錄,陳美珠整理:《白水老人講道集(1-11集)》,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三版2004。
    11.韓雨霖語錄,陳鴻斌整理:《求道殊勝與三寶心法》,臺北:正一善書出版社,2005年。
    二、道書(依書名、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1.《一代儒宗:白水老人成道十周年紀念》,南投:天元佛院,2005年。
    2.《一貫道通識講義(第二冊)》,新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13年。
    3.《一貫道儀式之殊勝》,新北市:明德出版社,2012年。
    4.《一貫薪傳——白水老人開荒闡道六十周年感恩紀念》,南投:天元佛院,2008年。
    5.《三教真傳——聖傳心法之真相》,臺北:明德出版社,1999年初版。
    6.《大吉祥》,臺南:發一同義 毓佛宮出版社,2013年。
    7.《不朽聖業》,南投: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八版三刷。
    8.《天恩師德的見證顯化與感應》,雲林:發一崇德雲林道場,2008年。
    9.《天然古佛成道五十周年紀念刊》,彰化:光明國學出版社,1997年。
    10.《天運樞機》,新竹:正德雜誌社,1984年。
    11.《四書補註備旨新編(一)》,臺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三版二刷。
    12.《永續聖業薪火相傳:白水聖帝成道二十周年紀念刊》,南投:天元佛院、一貫道發一宗教發展基金會,2016年。
    13.《白水老人叮嚀慈語:修辦須知》,臺北:屏山天元宮,1997年。
    14.《白水老人生活智慧》,臺北:明德出版社,2016年。
    15.《白水老人年譜》南投:天元佛院,2000年。
    16.《白水老人成道十周年 紀念專刊》,雲林:發一崇德雲林道場,2005年。
    17.《白水老人的生活智慧》,臺北:明德出版社:2015年。。
    18.《白水老人普世智慧》臺北:明德出版社,2018年。
    19.《白水老人墨寶集錦》,南投:天元佛院,2005年。
    20.《白陽道脈薪傳錄》臺北:明德出版社,2000年。
    21.《光明的智慧‧仙佛慈語(二)》,臺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再版二刷。
    22. 《光明集刊》,南投:天元佛院,創刊號1995年2月到第20期2000年8月,共20期。
    23.《百孝經聖訓》,臺中:光慧文化,2007年。
    24.《作聖之本:白水聖帝慈悲囑語簡註》,臺北:光慧出版社,2015年初版二刷。
    25.《防微杜漸:白水聖帝慈悲囑語簡註》,臺北:光慧出版社,2015年初版。
    26.《性理釋疑選讀小註上冊》,南投:玉珍書局出版社,1988年。
    27.《承先啟後一真儒:白水老人百年誕辰紀念刊》,南投:天元佛院,2000年。
    28.《承愿永續——白水聖帝成道二十周年泰國紀念刊》,臺北:發一組白水聖帝成道二十周年委員會,2015年。
    29. 《法雨甘霖:白水老人的佛國因緣》,南投:天元佛院,2000年。
    30.《皇母訓子十誡——白話譯註》,臺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
    31.《紀念金公祖師160歲誕辰暨天然古佛成道65周年感恩大會——發揚中華道統文化暨45孝親感恩活動,活動紀念專刊》,美國:美國一貫道總會,2011年。
    32.《修辦津要》,臺中:光慧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五版三刷。
    33.《善德》,善德雜誌社:1986年9月創刊,至2015年雙月刊。
    34.《發一崇德雲林道場五十週年慶專刊》,雲林:發一崇德雲林道場,2000年。
    35.《發一崇德道務成長歷程》,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2001年。
    36. 《發一崇德彰化道場開荒五十週年感恩大會專刊》,彰化:發一崇德彰化道場,2009年。
    37.《發一崇德彰化道場觀音堂三十週年慶暨廂房落成啟用》,彰化:發一崇德彰化道場,1996年。
    38.《發一崇德雜誌》,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1992年8月創刊,以雙月刊發行。
    39.《雲林道場白水老人百年誕辰紀念專刊》,雲林:發一崇德道務中心,2000年。
    40.《雲林道場達標準紀念專刊》,雲林:發一崇德雲林道場,2003年。
    41.《雲林縣斗六鎮崇修堂建廟三十周年紀念特刊》,雲林:崇修堂管理委員會,1967年。
    42.《源遠流長:白水老人美國開道卅年周年紀念》,南投:天元佛院,2014年。
    43.《萬試如意》,臺南:發一同義 毓佛宮,2012年。
    44.《誠化真君成道50周年紀念專輯》,彰化:發一崇德彰化道場,2014年。
    45.《道範千秋》,南投:天元佛院,2017年。
    46.《霖雨蒼生:白水老人行誼》,臺北:明德出版社,2017年。
    47.《寶光建德雜誌》,臺中:寶光建德雜誌社,1990年10月創刊,以雙月刊發行。
    48.一貫道總會:《一貫道合法化過程》,臺北縣: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7年。
    49.一貫道總會:《一貫道百年大事紀》,臺北:一貫道總會,2011年。
    50.一貫道總會:《一貫道簡介》,臺北:一貫道總會,1988年。
    51.大凡法師:《回頭是岸》,臺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52.正一編輯室:《北海老人五書》,臺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6年。
    53.正一編輯室:《皇 家書》,臺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9年。
    54.正一編輯室:《道統寶鑑》,臺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42年。
    55.回明法師:《暗路明路》,臺北:佛教出版社,1973年。
    56.宏妙法師:《天道傳真》,臺北:佛教出版社,1975年。
    57.春秋學會:《一貫道常用道義辭典》,雲林:春秋學會,2010年再版。
    58.崇華堂編輯:《皇 訓子十誡》,上海:崇華堂,1941年。
    59.張天然:《道義疑問解答》,福山:光明國學出版社,1993年。
    60.張天然:《暫定佛規》,上海:上海崇華堂,1942年。
    61.陳聰文:《天道覺迷錄》,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86年。
    62.釋常明:《一貫道徒的明燈》,臺北:菩提寺,1982年。
    三、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1.〔漢〕司馬遷,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初版四刷。
    2.〔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彙編》,臺北:弘毅出版社,1984年。
    3.〔後秦〕聖者龍樹造,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27,T25n1509_p0256b15
    4.〔唐〕杜甫著,謝思煒校注:《杜甫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5.〔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影印明萬曆丙午徐必達刊本,1978年。
    6.〔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8年。
    7.〔宋〕朱熹,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8.﹝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9.﹝清﹞王覺一著,林立仁注釋:《三教圓通新註》,臺北:正一善書書局,1991年。
    10.〔清〕王覺一著,林立仁註,《理數合解新註》,臺北縣:正一善書出版社,2002年。
    11.〔清〕郭慶藩著:《莊子集釋》,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12.〔清〕王覺一著:《十五代祖北海老人全書》,臺北:正一善書出版社,2008年。
    13.〔清〕北海老人注:《理數合解新注》,臺北:正一善書出版社,2008年。
    四、當代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M‧耶律亞德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2.丹仁絨臬:《佛教聖眾因緣集》,臺南:和裕出版社,1995年。
    3.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4.王冠英:《一條金線白話譯註》,臺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再版。
    5.王財貴:《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臺北:讀經推廣中心,1995年。
    6.任繼瑜:《中國哲學發展史卷一》,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7.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之「自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8.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社,1985年。
    9.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局,2004年。
    10.宋光宇:《一貫道真傳——基礎傳承》,臺北:三陽印刷企業,1999年。
    11.宋光宇:《一貫道真傳——張培成傳》,臺北:三陽印刷企業,1998年。
    12.宋光宇:《天道傳燈——一貫道與現代社會》,臺北:三陽印刷企業,1966年。
    13.宋光宇:《天道鉤沉——一貫道調查報告》,臺北:元佑出版社,1994年再版。
    14.宋光宇:《宋光宇宗教文化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15.李宗桂:《中國文化導論》,廣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李豐楙、廖肇亨:《聖傳與詩禪 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
    17.周國屏:《彰化市志》,彰化:彰化市公所,1997年。
    18.林士展:《道脈源流》,臺北縣:國聖出版社,1989年。
    19.林美容:《臺灣的齋堂與巖仔》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
    20.林萬傳:《一貫道概要》,臺北:一貫道總會,2002年。
    21.林萬傳:《先天道系統研究》,臺南:靝巨出版社, 1986年再版。
    22.林榮澤:《一代明師傳道史記 師母孫慧明傳》,臺北:一貫義理編輯苑,2011年。
    23.林榮澤:《一貫道宗師張天然傳》,臺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
    24.林榮澤:《一貫道學研究 首卷:歷史與經典詮釋》,臺北:一貫義理編輯苑,2013年。
    25.林榮澤:《一貫道學研究》,新北市:一貫道學研究院,2013年。
    26.林榮澤:《一貫道藏——史傳之部》,臺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
    27.金樑:《一貫道的精神與思想〈一〉入門導論》,臺北:圓晟出版社,1992年。
    28.施文涂:《我怎樣脫離一貫道》,彰化:開化寺安瀾念佛會,1978年。
    29.洪泉湖:《臺灣的多元文化》,臺北: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30.秦寶琦、晏樂斌《一貫道的興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32.高山愚人:《天恩師德(第二冊)》,臺北:慈光出版社,1994年。
    33.張崑振:《臺灣的老齋堂》,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34.淨空法師:《十善業道經講記》,北京:線裝書局,2010年。
    35.許地山:《扶乩迷信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6.郭明義:《一貫道的修持觀》,臺北:慈鼎出版社,2013年。
    37.郭明義:《三寶心法與祖師禪》,臺北:慈鼎出版社,1995年。
    38.郭明義:《三寶修持講義》,臺北:慈鼎出版社,2006年。
    39.陳支平主編:《一統多元文化的宗教學闡釋:閩台民間信仰論叢》,福州: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
    40.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41.陳進國:《救劫——當代濟度宗教的田野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42.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43.景懷斌:《心理層面的儒家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44.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論(第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45.黃光國:《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
    46.黃得時:《孝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三版修訂。
    47.楊洪:《中庸‧大學評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48.楊流昌:《天道傳奇——一貫道在臺灣的傳播與影響》,香港:九州陽光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印務分公司,2011年。
    49.庾樂等譯:《韋伯作品集‧宗教社會學》,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50.劉子健:《兩宋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51.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出版社,2011年。
    52.劉述先:《儒家宗教哲學的現代意義》,臺北:學生書局,1974年。
    53.鄭志明:《臺灣宗教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54.鄭志明:《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55.鄭清榮:《一心十法界說》,臺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56. 戰德克:《歧路指歸》,臺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57.戴氏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58.謝國維:《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籌範》,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2003年。
    59.鍾雲鶯:《王覺一生平及其《理數合解》理天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60.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教的吸收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61.瞿海源:《宗教與社會》,臺北:臺大出版社,2002年。
    62.蘇鳴東:《天道概論》,臺北,作者自印,1978年。
    五、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期刊論文
    1.〔日〕酒井忠夫、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時代潮流〉,載《民間宗教》第1輯(王見川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2.丁乙:〈一貫道在臺灣:一個值得研究的宗教現象〉,收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3月。
    3.王見川:〈青蓮教道脈源流新論——兼談九祖黃德輝〉,收於《清史研究》2010年第1期。
    4.宋光宇:〈宗教傳播、商業活動與文化認同:一貫道在新加坡的傳播與發展〉,收於《宗教文化論文集》,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5.宋光宇:〈宗教傳播、商業活動與文化認同——一貫道在新加坡傳播與發展〉,收於《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7期,1997年。
    6.李玉柱:〈一貫道興革與全球化發展》臺北:《一貫道全球化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
    7.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收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
    8.李豐楙,〈妥協與合作:一貫道老前人張培成參與道教總會的經驗——以道總1966-1983年間理監事會議紀錄為主的考察〉,收於《華人宗教研究》2013年第2期。
    9.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收於《東方宗教研究》1996年第5期。
    10.李豐楙:〈化身與道統:教派宗教中祖師源流三教合一的問題〉,收於《華人宗教研究》2015年第5期。
    11.李豐楙:〈靜坐與禪修:臺灣中產階級的修行實踐〉,收於《宗教哲學》2006年第35期。
    12.林榮澤:〈發一探源——天津一貫道「同興壇」研究〉,收於《一貫道研究》,2015年第4期。
    13.林榮澤:〈道教生命仙學向民間宗教的轉化〉,收於《新世紀宗教研究》2008年第6卷第4期。
    14.陳丁立:〈《皇 訓子十誡————「天道觀」〉,《一貫道研究》,2013年第2期。
    15.陳幼慧、謝居憲:〈白水老人口述歷史紀錄研究〉,收於《一貫道研究)第6期。
    16.陳幼慧:〈韓雨霖道長大陸時期與臺灣早期一貫道的傳播〉,收於《一貫道研究》,2018年第7期。
    17.陳華:〈中國歷史上的彌勒——未來佛與救世主〉,《歷史月刊》1995年6期。
    18.陳進國:〈宗教救渡團體的本土運動與全球擴展——宗教人類學視野中的一貫道上集〉收於《一貫道研究》,2011年第1期。
    19.陳進國:〈宗教救渡團體的本土運動與全球擴展——宗教人類學視野中的一貫道下集〉收於《一貫道研究》2011年第1期。
    20.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收於《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9年第1期。
    21.黃博仁:〈一貫道初探〉,收於《區域人文學報》,2005年第8期。
    22.黃寬重,2012,〈數位時代人文研究的衝擊與蛻變〉,收於《漢學研究通訊》,31:1,總121 期。
    23.龔鵬程:〈人間佛教與生活儒學〉,收於《普門學報》2001年第1期。
    24.謝居憲:〈中國天命觀視域下之一貫道天命思想探究〉,收於《一貫道研究》,2015年第4期。
    25.鍾雲鶯:〈「本」與「非本」:論一貫道解讀儒家經典的思考方式〉,收於《世界宗教學刊》2007年第9期。
    26.鍾雲鶯:〈民初民間教派對「格物致知」的解讀—以光月老人、王覺一、楊毅廷為例〉,收於《漢學研究》2007年第25期第1卷。
    27.鍾雲鶯:〈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收於《華人宗教研究》2015年第6期。
    28.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教派「三教融合」經典詮釋策芻議〉,收於《台灣宗教研究》2010年第9卷第2期。
    29.鍾雲鶯:〈論一貫道《學庸淺言新註》的注疏意義〉,收於《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6年第3卷第1期。
    30.鍾雲鶯:〈儒家論「道」的觀點〉,收於《佛學與科學》2012年第13卷第1期。
    31.韓志遠:〈王覺一與末後一著教新探〉,收於《近代史研究》2007第4期。
    32.瞿海源:〈政教關係的思考下——一貫道〉,收於《聯合月刊》1982年第7期。
    33.蘇慶華:〈馬來西亞一貫道的歷史及其發展近況〉,收於《馬新華人研究》第2期。
    (二)論文集論文
    1.王衛平、馬麗:〈袁黃勸善思想與明清江南地區的慈善事業〉收於王衛平主編《明清時期江南社會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年。
    2.李世瑜:〈一貫道調查報告,1940-1948〉,收於《社會學歷史學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3.李世瑜:〈民間秘密宗教研究之方法論瑣議〉,收於《社會學歷史學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4.杜維明:〈論儒學的宗教性〉收於《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 儒釋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5.林萬傳〈臺灣齋教:先天道源流考〉收於江燦騰編、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年。
    6.林德政,〈口述歷史的定義與要領〉,收於《臺北:臺灣口述歷史理論實務與案例》,2014年
    7.秦寶琦:〈一貫道源流考〉,收於《中國祕密社會新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8.秦寶琦:〈清代秘密宗教社會研究中的檔案使用和田野考察〉,收於《中國祕密社會新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9.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組織的興起〉,收於《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10.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收於項潔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1年。
    11.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收於《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1992年。
    12.錢穆:〈禪宗與理學〉,收於《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 儒釋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3.鍾雲鶯:〈近代一貫道的發展及其影響〉,收入漢寶德、呂芳上等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上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14.瞿海源:〈查禁與開禁一貫道的政治過程〉收於《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基督教研究、政教關係》,臺北:桂冠出版社,2006年。
    15.瞿海源:〈查禁與解禁——一貫道的政治過程〉,收於《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16.蘇慶華:〈弘道海外——一貫道發一崇德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傳揚與發展〉,收於《馬新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第三卷》,selangor:聯營出版公司,2010年。
    (三)研討會論文
    1.林萬傳:〈臺灣齋教:先天道源流考〉,江燦騰、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1994年。
    2.陳幼慧、詹進發、董虹均、施又齡、羅涼萍、林哲玲、許文賢、林佩環、許淑貞、陳怡君共同發表〈1980-1989白水老人韓雨霖道長演講文本分析〉發表於第八屆中華道統文化傳承與創新。
    3.陳幼慧、詹進發〈白水老人韓雨霖道長1980-1994年演講之文字探勘與文本分析之比較〉發表於第八屆中華道統文化傳承與創新。
    4.陳幼慧、謝居憲:〈白水老人口述歷史紀錄研究〉收於《一貫道研究》第期。
    5.董虹均:〈1990-1994白水老人韓雨霖道長演講文本分析〉發表於第八屆中華道統文化傳承與創新。
    6.謝炳坤:〈白水老人韓雨霖道長文獻回顧〉發表於第七屆中華道統文化傳承與創新。
    (四)學位論文
    1.王承琪:《一貫道的天命觀——以寶光崇正道場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王勝民:《一貫道基礎忠恕在臺之探討》,臺北:玄奘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3.王博賢:《從宗教市場理論分析解嚴前後臺灣的政教關係——以長老教會和一貫道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4.朱秀芳:《一貫道的經典詮釋與社會實踐:以基礎忠恕組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5.吳鳳章:《從壓迫到擁抱——一貫道與國民黨》,高雄:一貫道天皇學院一貫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6.林浴沂:《一貫道天命道統傳承研究》,宜蘭: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7.徐錦文:《王覺一「三教歸一理」之儒學思想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8. 張恩鴻:《臺灣百年來宗教自由之繼受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9.張紹城:《老水還潮——一貫道發一崇德在尼泊爾傳道之社會文化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0.許淑貞:《一貫道《百孝經》孝道的推廣與實踐》,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11.陳立人:《論一貫道所傳之「道」》,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6年,碩士論文。
    12.陳信成:《一貫道末劫觀初探》,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3.陳韋辰:《踏不死的道種:臺灣一貫道遭禁與復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14.董坤耀:《臺灣一貫道發一崇德雲林發展史》,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5.劉芯吟:《一貫道發一崇德宗教傳播與華語文教學之結合-以柬埔寨金邊師德佛堂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16.鄭展志:《一貫道的生死觀——以張天然時期,1930-1947。為主要探討》,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7.蕭維毅:《救渡宗教在當代社會中的傳承與演變——以一貫道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18.鍾權煌:《一貫道常州組來臺灣發展歷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六、外文參考文獻(依外文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Paul Thompson, The Voice of Past Oral History,Lond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Palmer David A:“Chinese Redemptive Societies and Salvationist Religion: Historical Phenomenon or Sociological Category?”《民俗曲藝》2011年第172期,頁21-7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215101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1018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432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801.pdf4672KbAdobe PDF282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