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819
|
Title: | 「腐」蝕大眾文化:對「妄想」發生機制的初探 Queering Mass Culture: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chanism of Wangxiang |
Authors: | 屈博洋 Qu, Bo-Yang |
Contributors: | 方念萱 Fang, Nien-Hsuan 屈博洋 Qu, Bo-Yang |
Keywords: | 妄想 腐 概念隱喻 身體感 身體技術 腐女 Wangxiang Fu Conceptual metaphor Shentigan Body technique Fujoshi |
Date: | 2019 |
Issue Date: | 2019-04-01 15:13:37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以隱喻認知取徑為出發點、以身體感取徑為落腳點,研究「妄想」此一腐女文化中關鍵卻鮮見分析的題目。關於「『妄想』是如何發生的」此一心之所繫,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問題:1、人們如何藉由「腐」的身體感項目進行感知;2、「腐」涉及何種身體技術,該身體技術要如何養成。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使用以焦點團體訪談及教學工作坊為主的研究方法並招募腐女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探究。
本研究發現,「妄想」不是一種表徵符號的運作,而是一種基於身體感知基礎上的身心經驗。「妄想」涉及的經驗是人們透過「腐」的身體感項目對「妄想」對象進行感知的經驗,它主要涉及視覺感官的感知,此外還有聽覺感官的感知以及身體整體的聯動與協作。
每一個身體感項目都涉及在它所浮現的文化中培養出的一套身體技術。本研究討論的「腐」的身體技術限定在透過看、聽等感官發現萌點的技術,即辨識的技術。本研究發現辨識的技術需要建立在對愛情的興趣、特別是男性間愛情的興趣之上。技術的培養則需受到BL作品的啟蒙並浸潤其中;借助社會對男性間的行為規範,不斷壓縮男性間友情互動的範圍、擴大愛情互動的範圍;建立屬於自己的「萌點資料庫」;「美型」與否也可能是辨識是否會發生的重要元素。本研究還發現,在辨識的技術中本存有想像、創作的元素,因此「妄想」的兩個環節——詮釋與創作——並非前後有別、無法截然二分。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e central objective, Wangxiang, 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fujoshi culture but has rarely been researched. To explore how Wangxiang occurs, the theory of metaphorical cognition and the path of Shentigan are employed as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The research questions revolve around how people perceive through Shentigan categories of “Fu” and how to cultivate its relevant body technique. To examine these research questions, this study recruited fujoshi as main participants for 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teaching workshop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angxiang is not an operation of symbols. Rather, it is a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built upon physical perception. The experience of Wangxiang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experience of people perceiving Wangxiang objectives through the Shentigan category of "Fu". It involves, mainly, the perception of visual senses, concomitant with auditory senses and the linkage and collaboration of the whole body.
Each Shentigan category involves a set of body techniques that emerges from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body technique of "Fu"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is confined to the technique of identification - the technique of discovering the “love between men” through the senses of seeing and listening. This technique of identification is built upon inclination for love and particularly male-male love. Boy’s Love work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echnique. To train this technique, people should also circumscribe the scope of friend interaction between men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love interaction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en’s social norms. In addition, people nee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loveliness database". More over,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prettiness” is a prerequisite of identification.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re are elements of imagination and creation exist in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thus Wangxiang cannot be taken as a dichotomy of “interpretation” and “creation”. |
Reference: | 英文部分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 Routledge Casasanto, D. (2009). Embodiment of abstract concepts: good and bad in right- and left-han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3), 351-367. Classen, C. (1993). Worlds of sense: Exploring the senses in history and across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Classen, C. (1997). Foundations for an anthropology of the sens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9(153), 401-412. Dhaenens, F., Van Bauwel, S., & Biltereyst, D. (2008). Slashing the fiction of queer theory: Slash fiction, queer reading, and 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of screen studies, representations, and audienc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32(4), 335-347. Doty, A.(1993). Making Things Perfectly Queer: Interpreting Mass 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ibbs, Jr. R. W. (2006). Embodiment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bson, J.J. (1986).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New York, N.Y. : Psychology Press. Howes, D. (1991). Sense and NonSense in Contemporary Ethnographic Practice and Theory. Culture, 11: 65-76. Howes, D. (2003). Sensual relations : engaging the senses in culture and social theory.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Howes, D. (2005). Introduction : Empires of the Senses. In D. Howes(Ed.),Empire of the senses : the sensual culture reader. Oxford, UK: Berg Publishers. Howes, D. (2009). Introduction: The Revolving of Sensorium. In D. Howes(Ed.), The Sixth Sense Reader(pp.1-52). Oxford, UK: Berg Publishers. Howes, D., & Classen, C. (2014). Introduction: Ways and Meanings. In D. Howes & C. Classen(Eds.), Ways of Sensing: Understanding the Senses in Society(pp. 1-13). New York : Routledge. Jagose, A. (1996). Queer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H. (201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London, UK:Routledge. Kövecses, Z. (2010). Metaphor :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 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pp.202-251).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 Turner, M.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New York : Basic books. Meier, B. P., Schnall, S., Schwarz, N., & Bargh, J. A. (2012). Embodiment in social psychology.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4(4), 705-716. Niedenthal, P. M. (2007). Embodying emotion. science, 316, 1002-1005. Niedenthal, P. M., Winkielman, P., Mondillon, L., & Vermeulen, N. (2009). Embodiment of emotion concep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6), 1120-1136. Noë, A. (2004). Action in perception. Cambridge : MIT press. Rich, A. (1980). 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 Signs, 5, 631–660. Rohrer, T. (2007). Embodiment and experientialism. In D. Geeraerts, & H. Cuyckens,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pp.25-47).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dgwick, E. K.(1985). 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infield, A. (2005). Cultural politics-queer reading(2nd ed.). London ; New York, N.Y. : Routledge. Stoller, P. (1997). Sensuous scholarship.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torey, J. (2015).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7th ed.). London, UK: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Sullivan, N. (2003).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Queer Theory.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Welker, J. (2015). A brief history of Shōnen’ai, Yaoi, and boys love. In M. McLelland, K. Nagaike, K. Suganuma and J. Welker(Eds.), Boys love manga and beyond: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in Japan(pp.42-75). Jackson :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Williams, L. E., & Bargh, J. A. (2008).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 Science, 322, 606-607.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 Fontana. Yu, N. (2008). Metaphor from body and culture. In R. W. Jr. Gibbs(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247-261. Zwaan, R. A. (2004). The immersed experiencer: Toward an embodied theory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B. H. Ross(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Vol.44 pp.35-62).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中文部分 《為什麼你身邊的腐女越來越多》(2017)。取自https://p.baidu.com/daily/view?id=73448 ALATA譯(2009)。《腐女子的夙願》,台北:台灣角川。(原書KUSAME[2008]. 《腐女子の本懐》,日本東京: リブレ出版。 ) Cocome(2016)。《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臺北:奇異果文創。 KONEKO譯(2015)。〈妄想的共同體:「YAOI」社群中的愛情符碼功能〉(原文東園子[2010]),王佩迪(編)《動漫社會學 : 別說得好像還有救》,頁189-220。台北市:奇異果文創。 tp(2007)。〈問世間萌為何物.裡之章〉,傻呼嚕同萌(編)《ACG啟萌書 : 萌系完全攻略》,頁44-59。新店:木馬文化。 ZERO(2007)。〈是誰殺了老宅男?〉,傻呼嚕同萌(編)《ACG啟萌書 : 萌系完全攻略》,頁16-21。新店:木馬文化。 八卦能手賤小熊(2017年5月13日)。〈理性分析:CP感是怎麼煉成的?哈哈哈,還不就是乾柴烈火你情我願嘛?【上集】〉,《壹讀》,見https://read01.com/zh-tw/ROkxgQ.html#.W4zyhC33XVp。 八卦能手賤小熊(2017年5月23日)。〈不想理性分析了(ノ"⊿´)ノ!「 陸地夫婦 」就是超有cp感,哼!【下集】〉,《壹讀》,見https://read01.com/a5dRBR.html#.W4zygC33XVo。 王玉玊(2016)。〈用「言情梗」寫「兄弟情」——為什麼說《琅琊榜》是「耽美向」作品〉,《南方文壇》,02:66-68。 王佩廸(主編)(2016)。《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台北市:奇異果文創。 王黎楠、馬高才(2017)。〈認知心理學:困境及其變革〉,《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9(2):81-84。 王鏡玲、蔡怡佳(2015)。〈神聖與身體的交遇:從靈動的身體感反思宗教學「神聖」理論〉,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頁165-21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蘭譯(2015)。《厭女 : 日本地女性嫌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原書上野千鶴子[2010].《女ぎらい : ニッポンのミソジニー》,日本東京:紀伊國屋書店。) 卡維波(1998)。〈什麼是酷兒?〉,《性/別研究〈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3(4):32-46。 左一(2015年8月25日)。〈土豪和魯蛇居然有相同的地方?花輪和大雄的4個共通點〉,《妞新聞》,見https://www.niusnews.com/index.php/mobile/view/37415。 伊絲塔(2003a)。〈少女漫畫概說〉,傻呼嚕同盟(編)《少女魔鏡中的世界》,頁13-21。台北市:大塊文化。 伊絲塔(2003b)。〈少女漫畫如何牽動少女心〉,傻呼嚕同盟(編)《少女魔鏡中的世界》,頁22-32。台北市:大塊文化。 朱偉誠(1995)。〈受困主流的同志荒人——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同志閱讀〉, 《中外文學》, 24(3):141-152。 朱麗麗、趙婷婷(2015)。〈想像的政治:「耽美」迷群體的文本書寫與性別實〉,《江蘇社會科學》,06:202-208。 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 : 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市:商周。(原書Young, I. M.[2005].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何雨縈(2013)。《腐女的歡愉——萌》。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余舜德(2008a)。〈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44。新竹:清大出版社。 余舜德(2008b)。〈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355-403。新竹:清大出版社。 余舜德(2011)。 〈身體感與雲南藏族居家生活的日常現代性〉,《考古人類學刊》, 74:169-202。 余舜德(2015a)。〈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頁1-36。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余舜德(2015b)。〈從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到人類學文化的定義〉,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頁103-12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余碧平譯(2014)。《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原書Mauss, M.[2010]. 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 .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吳岳剛(2008)。〈一個新的隱喻廣告分類與現況分析〉,《藝術學報》,83:91-110。 吳岳剛、呂庭儀(2007)。〈譬喻平面廣告中譬喻類型與表現形式的轉變::1974-2003〉,《廣告學研究》,28:29-58。 吳岳剛、侯純純(2007)。〈初探隱喻廣告中隱喻與表現形式的效果〉,《藝術學報》, 80:29-45。 李玉平(2014)。《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李玉琇、蔣文祁譯(2010)。《認知心理學》,台北市 : 湯姆生出版。(原書Sternberg, R. J. [2009]. Cognitive Psychology. Boston : Cengage Learning.) 李衣雲(2012a)。《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台北:群學。 李衣雲(2012b)。《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李衣雲(2016)。〈在病態與反抗的夾縫之外——論Boys’ Love論〉,馮品佳(編)《圖像敘事研究文集》,頁129-178。臺北:書林。 李尚仁(2008)。〈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45-82。新竹:清大出版社。 李建民(2001)。〈導讀:身體感的歷史〉,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迷》,頁5-10。臺北市 : 究竟。 李康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原書Shilling, C.[200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 SAGE.) 李聖、虞定海(2016)。〈太極拳象形取意的隱喻認知〉,《上海體育學院學報》,40(3):73-79。 李福印(2008)。《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束定芳(2011)。〈試論現代隱喻學的研究目標、方法和任務〉,束定芳(編)《隱喻與轉喻研究》,頁3-16。上海:上海外語與教育出版社。 沈杏軒(2016)。〈隱喻.認知.敘事——聚焦「女儿水作,男人泥作」的概念隱喻〉,《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87-90。 沈清、魏偉(2014)。〈國家和市場共同形塑的性別多元再現:「酷讀」2013年央視春晚〉,《國際新聞界》, 36(1):76-89。 周世箴(2006)。〈中譯導讀〉,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頁15-162。台北市:聯經。 周世箴譯(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市:聯經。(原書Lakoff, G. & Johnson, M.[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周以量譯(2015)。《「御宅族」的精神史 : 1980年代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大塚英志[2004]. 「おたく」の精神史 : 一九八〇年代論,日本東京都:講談社。) 周雷譯(2013)。《吾思魚所思 : 人類學理解認知.記憶和識讀的方式》,上海市:格致出版。(原書Bloch, M. E.[1998]. How we think they think: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cognition, memory and literacy. New York, NY : Routledge.) 林奇秀(2011年9月)。〈腐女的閱讀逾越/愉悅感: BL(Boys’Love)女性讀者閱讀經驗分析〉, 「2011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碰撞.新生:理論與實踐『踹共』」,台北世新大學。 林宜錚譯(2015)。《腐女到底腐什麼 : 耽美最萌~BL至上!攻受無所不在!》,新北市:繪虹企業。(原書かつくら編集部[2013].《腐女子あるある》,日本東京:新紀元社。) 林淑蓉(2008)。〈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275-320。新竹:清大出版社。 林薇譯(2016)。《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原書Mirzoeff, N.[2015]. 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from self-portraits to selfies, maps to movies, and more.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邱香凝譯(2017)。《爺們的BL:閃亮腐海就讓宅宅大叔帶你探索》,台北:啟動文化。(原書Thank you竜生&春日太一[2016]. 《俺たちのBL論》,日本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邵燕君(2016)。〈再見「美豐儀」與「腐女文化」的逆襲——一場靜悄悄發生的性別革命〉,《南方文壇》,02:55-58。 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Merleau-Ponty, M.[1945]. 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孫式文(2012)。〈圖像設計與隱喻閱讀〉,《新聞學研究》,110:171-214。 孫蕾(2008)。《視聽語言》。北京:新華出版社。 徐弢(2014)。〈人類學之「感」〉,《百色學院學報》, 27(3):55-59。 徐端芳譯(2017)。《這個腐女子不得了:津々井小姐的無節操日常》,新北:富智。(原書津々井[2016]. 《腐女子のつづ井さん》,日本東京:KADOKAWA)。 高丙中、吳曉黎、李霞譯(2006)。《寫文化:民族誌的詩學與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Clifford, J. & Marcus, G. E.[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 a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advanced seminar.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崔延強、嚴一譯(2001)。《亞里士多德 : 論詩.修辭術》,台北市:慧明出版。 張小虹(2000)。《怪胎家庭羅曼史》。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珣(2008)。〈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205-240。新竹:清大出版社。 張珣(2011)。〈日常生活中「虛」的身體經驗〉,《考古人類學刊》,74:11-52。 張珣(2015)。〈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頁63-10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茵惠(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閱聽人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楠(2013)。《耽美文化背後的女性心理探微》。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煒婷(2013)。《耽之於美——耽美文化與同人女群體的人類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碩士論文。 張瑋容(2013)。〈從「BL妄想」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執事喫茶」中的妄想實踐為例〉,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97-133。 莊子秀(2000)。〈後現代女性主義〉,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97-338。臺北:女書文化。 莊安祺譯(1993)。《感官之旅》,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Ackerman , D.[1990].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許小麗(2008)。〈脈,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診查:運用「身體感」對漢代早期醫學手稿的新解讀〉,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35-164。新竹:清大出版社。 連惠幸、黃君慧、鄒頌華、徐慶雯譯(2006)。《日本漫畫60年》,新店:西遊記文化。(原書Gravett, P.[2004] Manga :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 New York : Harper Design) 陳元鵬(2008)。〈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321-354。新竹:清大出版社。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市:唐山。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秀玫譯(2009)。《腐女子使用說明書》,臺中市:明顯文化。(原書腐れ女子の会[2009].《腐女子取扱説明書》,日本立川:コトブキヤ。) 陳芊秀(2015年12月20日)。〈《琅琊榜》男男CP燃基情!帶把的都在瘋搶「梅長蘇」〉,《ETNEWS星光雲》,見https://star.ettoday.net/news/616543?t。 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迷》,台北市:究竟。(原書栗山茂久[1999].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New York : Zone Books.) 陳思和(2001)。〈鳳凰.鱷魚.吸血鬼——試論台灣文學中的幾個同性戀意象〉,《南方文壇》,03:56-64。 雪花新聞(2018)。〈內容終是王道《鎮魂》「現象級」火爆不可複製〉,雪花新聞網站,見https://www.xuehua.us/2018/08/01/内容终是王道-《镇魂》现象级火爆不可复制/zh-tw/。 游美惠(2014)。〈酷兒理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8:95-98。 黃大旺譯(2016)。《BL進化論 : 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台北市:麥田。(原書溝口彰子[2015].《BL進化論 : ボーイズラブが社会を動かす》,日本東京:太田。) 黃侃(2012)。〈認知主義之後——從具身認知和延展認知的視角看〉,《哲學動態》, (7):98-104。 黃金麟(2005)。《政體與身體 : 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台北市:聯經。 黃麗貞(2000)。《實用修辭學》。台北市:國家。 傻呼嚕同萌(2007)。《ACG啟萌書:萌系完全攻略》。新店:木馬文化。 傻呼嚕同盟(2013)。《御宅學》。台北市:平裝本。 楊若慈(2015)。《那些年,我們愛的步步驚心 : 台灣言情小說浪潮中的性別政治》。台北市:秀威資訊。 楊潔(2011)。《酷兒理論與批評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葉浩生(2010)。〈認知心理學:困境與轉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8(1):42-47。 葉浩生、麻彥坤、楊文登(2018)。〈身體與認知表徵:見解與分歧〉,《心理學報》,50(4):462-472。 摸摸(2013)。《低調腐女的高調告解》。臺北市:啟動文化出版。 摸摸(2016)。《高調腐女的低調養成》。臺北市:啟動文化出版。 禇炫初譯(2012)。《動物化的後現代 : 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台北市:大鴻藝術出版。(原書東浩紀[2001]. 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 : 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日本東京都:講談社。) 趙雪君(2017)。〈華文學界身體研究概述〉,楊儒賓、張再林(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頁549-590。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 齊珮(2009)。《日本唯美派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芊玥(2014)。〈幻想和改寫:一種類同性戀文本的實驗性書寫〉,《理論界》,3:159-161。 劉品志(2014)。《腐女的幻想與望/妄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珩、石毅、李昌銀譯(2007)。《什麼是人類常識 : 社會和文化領域中的人類學理論實踐》,北京:華夏出版社。(原書Herzfeld, M. [2000]. Anthropology: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Jersey : Wiley-Blackwell.) 劉瑋、吳奇函(2015年10月14日)。〈你们说苏靖CP《琅琊榜》说我们已经自觉克制了〉,《新京報》,C06。 歐陽燦燦(2015)。《當代歐美身體研究批評》。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怡佳(2008)。〈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241-274。新竹:清大出版社。 蔡壁名(2008)。〈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65-204。新竹:清大出版社。 談璞譯(2009)。《阿宅,你已經死了!》,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岡田斗司夫[2008]. オタクはすでに死んでいる,日本東京都:新潮社。) 鄧育仁(2005)。〈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35(1):97-140。 鄧育仁、孫式文(2000)。〈廣告裡的圖象隱喻:從多空間模式分析〉,《新聞學研究》,62:35-71。 賴怡潔(2012)。《書寫、經驗與身體感——以當代飲食書寫為考察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龍文慧(2016)。〈認知,身體與環境——認知心理學的新進展〉,《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6(01):145-147。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薛英傑(2016)。〈欲望的缺席与在场:电视剧<琅琊榜>的性别机制〉,《婦女研究論叢》,01:90-96。 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Turner, B. S.[2008]. The Body and Society :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Los Angeles : SAGE.) 鍾蔚文(2008)。〈體物入微,漸窺堂奧〉,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431-441。新竹:清大出版社。 鍾蔚文(2015)。〈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頁37-6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市 : 譯林出版社。(原書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 Basic books.) 簡妙如等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Taylor, L & Willis, A[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 and Audiences. Oxford, Malder: Blackwell Publishers.) 簡美玲(2015)。〈人類學與民族誌書寫裡的情緒、情感與身體感〉,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頁129-16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顏道泗(2014)。《禮記 : 大學篇 中庸篇》,台北市:華泰。 顏學誠(2008)。〈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405-430。新竹:清大出版社。 蘇以文(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346406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464067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THE.NCCU.COMM.007.2019.F0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406701.pdf | 3095Kb | Adobe PDF2 | 79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