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388
|
Title: | 唐代園林的風景詩學研究 A Study on the Landscape Poetics of Gardens in the Tang Dynasty |
Authors: | 林孜曄 Lin, Tzu-Yeh |
Contributors: | 蔡瑜 Tsai, Yu 林孜曄 Lin, Tzu-Yeh |
Keywords: | 風景體驗 身體 場所 山水園林 郡縣齋 城市私園 Landscape experience Body Place Mountain-water garden Prefecture and county governments Urban private garden |
Date: | 2019 |
Issue Date: | 2019-03-04 20:22:35 (UTC+8) |
Abstract: | 本文以唐代園林詩歌為研究對象,探討唐人於園林中的風景體驗(experience),即從體驗之視角探究唐人書寫園林風景的意義。本文將詩歌作品中的風景描寫界定為詩人處身在大自然中的動態式體驗,是詩人的身體主體與自然世界相互交織蘊含之下的產物,而詩歌文字則是詩人身體存有經驗的體現。在風景體驗中,知覺扮演著首要性的作用,詩人感知方式的差異,決定了風景體驗的差別,而「習慣身體」對於風景經驗的呈現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不同詩人於過往所習得的文化與個人生命歷程差異則積澱於「習慣身體」之中,並影響著其身體於當下感知風景時的差異,決定了他們所經驗到的風景各自有別。再者,詩人所身處的場所亦影響著詩人的風景體驗,不同的場所可以帶出身體與環境相互交織之下的不同風景經驗。有鑑於唐代是園林文化興盛的時代,是以本文選擇以園林場所為核心,探討唐人在其中的風景體驗。全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借鑑於身體現象學的思路以界定「風景體驗」之內涵,進而將體驗的場所鎖定於園林之中,確立以山水園林、郡縣齋、城市私園三種類型的園林作為研究範疇,並回顧學界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以說明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所要進行的探討。
第二章為「『風景』意涵考察」,有鑑於小川環樹〈風景的意義〉一文豐富了我們對古典文學中「風景」一詞內涵的認識,本文在其基礎上,進一步考察從六朝到唐代「風景」一詞的意涵,並留意於詩人們使用「風景」一詞時所呈現出的感知經驗。指出在六朝時期,「風景」一詞指詩人身處於自然中所感知到的風光氣象。到盛唐王昌齡《詩格》中指出詩中的「景語」除了要能體現出創作者身處自然場所中的真實感知經驗,同時亦留意到「景語」之「景」融合了個人過往的風景體驗、閱讀詩歌體驗累積而得的文化感知模式、想像力所創造出的空間場域三者交織而成。中唐以降文人認為詩歌能創造世界,改變了文人走入自然、體驗風景的身體感知,他們以「當下身體」感知周遭風景的同時,也在吟詠構思詩句,透過吟詠活動召喚「習慣身體」之內所積澱著過往的風景體驗與閱讀前人詩歌文本所獲致的感知體驗,並馳騁想像力將當下感知而得的景象與過往體驗融合,並加以變形轉化為能表達個人存有世界的「詩景」。
第三章「山水園林風景體驗」,以王維為主要考察對象,探討他在輞川莊中的風景體驗。說明輞川莊之所以能成為王維精神生命的歸宿,乃在於輞川莊位於輞川山谷之內,而山谷內由山水、田園、佛寺所構成的場所精神,以及王維與村民、僧人的純樸互動,化解了王維身在官場中的煩悶,故而能成為其生命歸宿。其次,我們透過釐清王維身處時代的佛教史圖像,將王維的禪學修養工夫置放於當時北宗禪興盛的盛唐脈絡之下,指出他在輞川山中的生活,深受北宗禪守本真心、觀心的修養工夫影響,他透過反覆消融內心的貪嗔癡,破除我與我所執而呈現出「涅槃」、「寂靜」的真如之心。其筆下多首詩作的風景,呈現出了詩人以真如之心在每個當下如實觀照其知覺與意識感知風景時的活動變化,以及山水世界的諸種變化,是如何細微地在當下每一刻因緣起而共同作用,構成了詩人所體驗到的景象,從而體證「般若性空」之智。
第四章「郡縣齋風景體驗」,本章追溯從六朝到初盛唐詩人所奠定的郡齋詩書寫中涉及到風景體驗的部分,指出他們對當地風土的感知,以及遊園賞景的感受,乃至於因園林幽靜氣氛而產生的「吏隱」意識,到中唐時期為韋應物、白居易、姚合三人加以深化拓展。就對風土感知的部分而言,韋應物有別於謝朓於以窗口作為框架,強調以視覺對窗外景色做遠近聚焦的把握,更為突顯由視覺轉移到聽覺、觸覺以感知景象的方式,呈現出地方風土的荒山寒雨浸潤詩人所身處的世界,並滲入詩人內心的寂寞;白居易繼韋應物之後,更為豐富地呈現出他在江州、忠州、杭州、蘇州各地所體驗到的風土差異,至於姚合對於縣齋的呈現主要扣緊其心境之落寞與當地荒涼景象間的關係以作呈現。至於園林賞景的部分,三人皆透過造景與遊賞的活動,讓園林氣氛能愈加引發他們的想像力,將園林空間轉化為更大的山林世界,從而體驗到「吏隱」心境,並於園林中重組他們的人境關係,以獲得由「閒」而「適」的感受。
第五章「城市私園風景體驗」,則以孟郊、賈島、白居易三人作為擁有城市私園的代表。孟郊、賈島兩人身為貧士,由於身分地位與財力低落,他們在園中所體驗到的風景則非安適的感受,他們將其身心感受上的貧病失意和園宅風景的荒涼相互交織,並從對荒涼景象的吟詠中以獲得提振生命的昂揚姿態。至於白居易,本文在學界與考古調查的基礎上,參照唐代里坊制度,探討白居易如何將履道園營造為幽深空間,進而探討白居易如何將其對「閒適」之人生價值的追求,落實於閒行、閒臥、舟遊等以「閒適」之身展開風景體驗的過程,從而得到將生理上的滿足和心境之舒適與園林風景相互交織的「閒適之境」,再從白居易有意展演自身遊園經驗的意識,以說明他對晚年生命歸宿的肯定。
第六章「結論:風景詩學的意義」,針對上述三章的分析作綜合論述,從場所、身體感知、思想、想像力之間的交織關係,以說明唐代園林風景詩學的研究意義。 Taking the garden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dissertation scrutinizes Tang people’s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gardens, i.e. investig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the meaning of Tang people’s writings about garden landscapes. 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landscape descriptions in poetic works as the poets’ dynamic experiences in nature. They are the product of the mutual interweavement and containing between the body subject of the poets and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poetic words are the embodiment of poets’ bodily existence experiences. In landscape experiences, perception plays the primary role. The differences in poets’ perception methods determine the distinctions in their landscape experiences. The “habitual body” similarly exert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experiences.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es and personal life processes that different poets have acquired in the past are accumulated in the “habitual body.” They affec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oet’s bodily perceptions of the landscapes at the moments and determine the divergences among the landscapes they experience. Moreover, the places where the poets are located also affect their landscape experiences. Different places can lead to dissimilar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which the body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intertwined. Considering that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era of garden culture’s prosperity,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o take the garden places as the core and explore Tang people’s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them.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6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st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borrows the idea of physical phenomenology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s of “landscape experience,” further locks the place of experience onto the garden, and decides the research scope on three types of gardens: mountain-water gardens, prefecture and county governments, and urban private gardens. It also review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related topic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display the investig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duc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Chapter 2 i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of ‘Landscap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Ogawa Tamaki’s “Meaning of Landscape”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word “landscape”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stands on the basis of this article, further examines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 “landscape” from the Six Dynasties to the Tang dynasty,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s the poets present when using the word “landscape.” 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Six Dynasty period, the term “landscape” refers to the landscape and the atmosphere that the poet perceives in nature. When it turns to high Tang dynasty, Wang Chang-Ling specifies in The Principles of Poetry that the “scenic words” in poetry should not only reflect the writer’s true perceptual experience in natural places but also notice that the “landscape” in a “scenic word” merges personal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the past, cultural perceptual modes acquired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poetry reading experiences, and space fields created by imagination. Sinc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literati have believed that poetry can create a world, which changes their physical perceptions in their walking into the nature and experiencing the landscape. While they perceive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s with the “present body,” they also chant and conceive verses. Through chanting activities, they summon past landscape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s acquired through reading texts of poems by predecessors and accumulated in the “habitual body.” They run their imagination to combine the scene perceived at the moment with past experience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a “poetic landscape” that can express the world of personal existence.
Chapter 3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Mountain-Water Gardens” takes Wang Wei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investigates his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Wangchuan Villa. It explains that the reason why Wangchuan Villa can become the harbor of Wang Wei’s spiritual life. It is because the villa is located in the valley of Wangchuan and Wang’s worries in the officialdom are resolved by the place spirit consisting of mountains, waters, fields, and Buddhist temples and by simple interactions between Wang Wei and villagers and monks. Then, by clarifying the picture of Buddhism history in Wang Wei’s times, we place Wang Wei’s Zen 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 Tang dynasty when Northern Zen Buddhism flourishes. We point out that his life in the mountains of Wangchuan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Northern Zen Buddhist cultivation of guarding the true heart and observing the mind. Through repeatedly dissolving greed, hatred, and ignorance, he breaks the self and the attachment to the self and presents the tathata mind of “nirvana” and “silence.” The landscapes in many of his poems demonstrate that the poet uses the tathata mind to truthfully observe his activity changes in each moment when his senses and consciousness perceive the landscape. They also show how the various changes in the mountain-water world function together at every moment of cause and condition, constitute the scene that the poet has experienced, and thus prove the wisdom of “prajna-sunyata” through experience.
Chapter 4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Prefecture and County Governments” traces the parts that involve landscape experience in prefecture-government poem writings established by poets from the Six Dynasties to early and middle Tang dynasty. It indicates that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local customs, their feelings in touring in the gardens and appreciating the landscapes, and their “official recluse” consciousness produced by the quiet atmosphere in the garden are deepened and developed by Wei Ying-Wu, Bai Ju-Yi, and Yao He during middle Tang dynasty. In terms of perception of the customs, Xie Tiao takes the window as the framework and emphasizes grasping the landscape outside the window by focusing near or far with sight. In contrast, Wei Ying-Wu highlights perceiving scenes with the method of shifting from sight to hearing and touch, revealing that the barren hills and cold rains of local environments moisten the world the poet lives in and infiltrate the loneliness in the poet’s mind. After Wei Ying-Wu, Bai Ju-Yi presents more abundantly the differences in customs he experiences in Jiangzhou, Zhongzhou, Hangzhou, and Suzhou. Contrarily, Yao He’s presentation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 mainly fasten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lonely state of mind and the local desolate scenes. As for garden touring, all the three poets use landscaping and touring activities to make the garden atmosphere arouse their imaginations, to transform the garden space into a larger mountain world and thus experience the “official recluse” state of mind, and to reorganiz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gardens so as to gain a sense turning from “leisurely” to “comfortable.”
Chapter 5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Urban Private Gardens” regards Meng Jiao, Jia Dao, and Bai Ju-Yi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urban private gardens. Due to Meng Jiao’s and Jia Dao’s low social status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s impoverished scholars, the landscapes they experience in the gardens are not comfortable feelings. They interlace their impoverished, sick, and frustrated physical and mental feelings with the desolateness of the garden landscapes and chant about the desolate scenes to obtain high-spirited postures that lift life. As for Bai Ju-Yi, this dissertation refers to the lane wall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and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he builds the Practicing-the-Way Garden into a quiet and deep space. It further explores how Bai realizes his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leisu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leisurely” body to unfold landscape experiences, such as leisurely walking, leisurely lying, and leisurely boating, and attain a “leisurely world” that interweaves the garden landscape with physical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comfort. Then it explains his affirm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of his late life from his intention to perform his own consciousness of garden touring experiences.
Chapter 6 “The Meaning of Landscape Poetics” ha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analyses of the above three chapters from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among place, physical perception, thought, and imagination,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landscape poetics of gardens in the Tang dynasty. |
Reference: | 一、古籍(以時代先後劃分) 東漢‧許慎著,宋‧徐鉉增釋,《說文解字注》,《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16)。 東漢‧劉熙,《釋名》,收入清‧王謨編,《增訂漢魏叢書八十六種》(臺北:大化書局,1983)。 東漢‧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臺北:臺灣經印處,1959)。 西晉‧陸機著,楊明注,《陸機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頁17。 東晉‧陶淵明著,袁行霈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冊(臺北:新文豐,1983)。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094)。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收於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宋‧楊彥國註,《楞伽經纂》,收入宗仰上人編,《頻伽大藏經》第105冊(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2000)。 南朝齊‧謝朓著,李直方注,《謝宣城詩注》(香港:龍門出版社,1968)。 南齊‧謝朓著,曹融南校注,《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南朝梁‧蕭統編選,唐‧呂延濟、李善等注,日本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南朝梁‧沈約著,《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唐‧沈佺期、宋之問著,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唐‧岑參著,廖立注,《岑嘉州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岑參著,林茂雄注,《岑嘉州詩校注與評箋》(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3)。 唐‧王維著,陳鐵民注,《王維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李白著,瞿蜕園、朱金城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唐‧韋應物著,陶敏、王友勝校注,《韋應物集校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唐‧韋應物著,孫望注,《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 唐‧韓愈著,錢仲聯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校箋,《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唐‧劉禹錫著,卞孝萱校,《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孟郊著,郝世峰注,《孟郊詩集箋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唐‧孟郊著,華忱之、喻學才注,《孟郊詩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唐‧賈島著,齊文榜注,《賈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唐‧賈島著,李嘉言校,《長江集新校》(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唐‧姚合著,吳河清注,《姚合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唐‧鄭谷,嚴壽澂等注,《鄭谷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清光緒六年至八年金陵書局校刊本)。 唐‧長孫無忌等著,《唐律疏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李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收入明‧吳琯編,《古今逸史》,明吳琯校刊逸史本。 宋‧宋敏求著,張保見校點,《河南志》,收入《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甲編第四冊(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宋‧歐陽脩,《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元‧方回選評,李慶賈集評,《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清‧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彭定球等編,傅璇琮增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焦循,《孟子正義》,收入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清‧徐松著,李健超增訂,《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趙超編,《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傅璇琮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中華書局總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 現象學、人文主義地理學與身體研究 [日]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戶印書館,2006)。 [法]加斯東‧巴什拉(Gache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長沙:岳麓書社,2005)。 [法]加斯東‧巴什拉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7)。 [法]梅洛龐蒂著(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典藏藝術家,2007)。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楊大春譯,《世界的散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羅國祥譯,《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美]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7)。 [英]克里斯韋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議,《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 [英]克蘭(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 [德]格諾特‧波默(Gernot Bohme)著,賈紅雨譯,《氣氛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Edward Relph,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1976)。 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1992)。 陳秋宏,《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5)。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黃冠閔,《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楊大春,《梅洛龐蒂》(臺北:生智,2003)。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
園林與建築研究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王鐸,《中國古代苑園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李浩,《唐代園林別業考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汪菊淵,《中國古代園林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10)。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初版,2008第三版)。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侯迺慧,《詩情與幽靜: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侯迺慧,《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10)。 張家驥,《中國造園史》(臺北:博遠出版社,1990)。 張家驥,《中國造園論》(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張家驥,《中國造園藝術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臺北:博遠出版社,1993)。 程兆熊,《中華園藝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劉苑如編,《生活園林:中國園林書寫與日常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 劉苑如編,《體現與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 劉敦楨等編撰,《中國古代建築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 [日]香山壽夫著,寧晶譯,《建築意匠十二講》(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外籍學者研究 [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に現われた自然と自然観――中世文学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岩波書店,1962)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日]太田次男等編,《白居易研究講座》(東京:勉誠社,1993)。 [日]太田次男等編,《白居易研究講座》第一卷「白居易の文学と人生」(東京:勉城社,1993)。 [日]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日]平岡武夫,《唐代の長安と洛陽(地圖)》(京都:同朋舍,1977.11)。 [日]平岡武夫著,《唐代的長安和洛陽(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日]赤井益久,《中唐詩壇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4)。 [日]赤井益久著,范建明譯,《中唐文人之文藝及其世界》(北京:中華書局,2014.1)。 [日]松原朗,《中國離別詩形成論考》(北京:中華書局,2014)。 [日]松原朗,《晚唐詩の搖籃──張籍、姚合、賈島論》(東京:專修大學出版社,2012) [日]芳村弘道著,秦嵐等譯,《唐代的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日]柳田聖山著,吳汝均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日]埋田重夫,《白居易研究──閑適の詩想》(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 [日]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古希臘醫學和中醫之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岡天千穗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日]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第2卷《禪思想史研究第二》(東京:岩波書店,1980)。 [日]靜永健著,劉維治譯,《白居易寫諷諭詩的前前後後》(北京:中華書局,2007)。 [日]齋藤茂著,王宜瑗、韓艷玲譯,《文字覷天巧──中晚唐詩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 [法]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山水之間──生活與理性的未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法]伯蘭特‧佛爾(Bernard Faure)著,蔣海怒譯,《正統性的意欲:北宗禪之批判系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美]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6)。 [美]宇文所安著,田欣欣譯,《韓愈和孟郊的詩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美]宇文所安著,賈晉華、錢彥譯,《晚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11)。 [美]馬可瑞(John R. McRae)著,韓傳強譯,《北宗禪與早期禪宗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美]楊曉山著,文韜譯,《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其他專書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 中華佛敎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北:中華佛敎百科文獻基金會, 1994)。 王吉林,《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王海霞,《姚合及其詩歌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壽南,《隋唐史》(臺北:三民書局,2000)。 王夢鷗,《中國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 印順,《學佛三要》(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李正春,《唐代組詩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李建崑,《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 李珍華,《王昌齡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 李燕妮,《居住的詩篇──論唐詩中的洛陽城市建築景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宗福邦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胡喬木等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0)。 范新陽,《孟郊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唐秀連,《心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譯》(臺北:八方出版社,2007)。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 張海沙,《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陳允吉,《唐詩中的佛教思想》(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臺灣商務,1994)。 陳貽焮,《陳貽焮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陳新雄,《字形匯典》(臺北:聯貫,1983-2002)。 陳鐵民,《王維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華忱之,《唐‧孟郊年譜》(新北:學海出版社,1998) 閔煜銘等著,《安徽省地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12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1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楊鴻年,《隋唐兩京坊里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葛曉音,《山水、審美、理趣》(香港:三聯出版社,2017)。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唐詩編》第六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趙榮蔚,《晚唐士風與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齊文榜,《賈島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劉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2002)。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蔣寅,《大曆詩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蔣寅,《大曆詩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 蔣寅,《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蕭馳,《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蕭馳,《詩與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長》(北京:三聯書店,2018)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11)。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賴賢宗,《禪思想與禪美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6)。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謝思煒,《唐詩與唐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 韓傳強,《禪宗北宗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2)。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日]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禪學隨筆》(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 [日]鈴木大拙著,陶剛譯,《禪與日本文化》(北京:三聯書店,1989)。 [英]艾略特(T.S. Eliot)著,李賦寧譯,《艾略特文學論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
(二)單篇論文 刁文慧,〈《文心雕龍》「風景」論辨析〉,《中國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2015.6)。 子張,〈白居易:蘇杭宦情與江南詩意〉,《江南論壇》2007年第12期(2007.12)。 勾利軍,〈白居易任東都分司官考述〉,《中州學刊》第128期(2002.3)。 勾利軍,〈唐代東都分司官任職原因分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勾利軍,〈唐前期東都職官的稱謂變化與東都機構的發展脈絡〉,《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王勛成,〈王維進士及第與出生年月考〉,《文史哲》第275期(2003.3)。 王應棠,〈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第55期(2009)。 王雙懷,〈曲江風景區的環境變遷〉,《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30卷第6期(2000.12)。 王巖,〈唐東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遺址勘察〉,《尋根》1996年第2期。 余舜德,〈Embodied cognition 的觀點對認知人類學的啟發〉,《臺灣人類學刊》第9卷第1期(2011.6)。 吳宓芩,〈妹尾達彥教授「象徵和機能:隋唐兩京的城市規劃」演講紀要〉,《早期中國史研究》第7卷第1期(2015.6)。 宋灝,〈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華登菲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11)。 宋灝,〈由列維納斯的回應思維與日本庭石來談論《莊子》「與物化」〉,《台大文史哲學報》第87期(2017.8)。 宋灝,〈梅洛龐蒂論「世界的肉」與「圖畫手勢」〉,劉國英、張燦輝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6期(臺北:漫遊者文化,2016)。 李合群,〈論中國古代里坊制度的崩潰──以唐長安與宋東京為例〉,《社會科學》2007年第12期(2007.12)。 李昌久,〈隋唐洛陽里坊制度考述〉,《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1期(2008.1)。 李建崑,〈論孟郊秋懷詩十五首〉,《興大中文學報》第9期(1996.1)。 李漢超,〈論孟郊〈秋懷〉詩的語言意味〉,《社會科學輯刊》第56期(1988.6)。 杜光熙,〈郡齋吏隱與江南望闕──談韋應物任蘇州刺史期間的交遊與創作〉,《燕趙學術》2012年第2期。 林淑娟,〈新「自然」考〉,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金學智,〈論王維輞川別業的園林特色〉,師長泰編,《王維研究》第二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侯迺慧,〈物境、藝境、道境──白居易履道園水景的多重造境美學〉,《清華學報》第41卷第3期(2011.9)。 侯迺慧,〈唐代郡齋詩所呈現的文士從政心態與困境轉化〉,《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4期(1997.4)。 侯迺慧,〈園林道場──白居易的安閑養生觀念與實踐〉,《人文集刊》第9期(2010.12)。 俞繩方,〈宋「平江圖」與古代蘇州城市的規畫與布局〉,《中國文化遺產》2016年第1期。 胡可先,〈甘露之變與晚唐文學──兼論政治事件與文學的關係〉,《唐代文學研究》第8輯(2000.10)。 孫昌盛、張春英著,〈古代杭州城市空間形態演變研究〉,《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第36卷第3期(2009.5)。 徐文明,〈禪宗第八代北宗弘正大師〉,《敦煌學輯刊》第36期(1999.12)。 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1991.3)。 馬正林,〈唐長安城風景區的地理特徵〉,《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12)。 馬正林,〈唐長安城總體布局的地理特徵〉,《歷史地理》第三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馬現誠,〈佛教與韋應物及其詩〉,《東岳論叢》第20卷第4期(1999年7月)。 張珣,〈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收於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張衛東,〈唐代刺史選授制度論析〉,《求索》2009年第6期(2009.6)。 張震英,〈詩句無人識,應須把劍看──論姚合反映幕府戎旅題材的作品〉,《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2.10)。 張震英,〈論武功體〉,《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3年5月)。 張靜,〈「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理論的發展概念〉,《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2007.11)。 曹淑娟,〈白居易的江州體驗與廬山草堂的空間建構〉,《中華文史論叢》第94期(2009.2)。 曹淑娟,〈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3)。 曹淑娟,〈園居體道──退溪陶山居遊的生活實踐與詮釋〉,《臺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6)。 曹淑娟,〈唐人園亭碑刻的地方書寫與意義詮釋〉,《淡江中文學報》第38期(2018.6),頁1-42。 許正文,〈論曲江池的興衰〉,《唐都學刊》2002年第3期(2002.7)。 陳允吉,〈王維〈鹿柴〉詩與大乘中道觀〉,饒宗頤編,《華學》第九、十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陳允吉,〈王維輞川〈華子岡〉詩與佛家「飛鳥喻」〉,《文學遺產》1998年第2期(1998.4)。 陳泳,〈古代蘇州城市形態演化研究〉,《城市規劃匯刊》第141期(2002.5)。 陳家煌,〈論中唐「詩人概念」與「詩人身分」〉,《文與哲》第17期(2010.12)。 陳夢家,〈畝制與里制〉,《考古》1966年第1期。 陳橋驛,〈歷史時期西湖的發展和變遷──關於西湖是人工湖及其何以眾廢獨存的討論〉,《中原地理討論》1985年第2期。 湯銘鈞,〈對真如的認識與言說──天臺宗、三論宗與慈恩宗二諦論的詮釋〉,《正觀雜誌》第42期(2007.9)。 華忱之,〈關於孟郊的生平及其創作〉,《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57.5)。 黃冠閔,〈出入山水間:風景現象學的一條通道〉,《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11期(2012.11)。 黃冠閔,〈風景:身體、空間、想像的交織〉,《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522期(2015)。 黃冠閔,〈風景的建制及其問題〉,《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12)。 楊文秀,〈樂遊原人文景觀從漢到唐的變化〉,《文博》2005年第5期(2005.10)。 楊曾文,〈弘忍及記述其禪法的《修心要論》〉,《中國文化》第13期(1996.6)。 楊曾文,〈淨覺及其「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其校本〉,《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6)。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台大中文學報》第三十期(2009.6)。 葛曉音,〈中晚唐的郡齋詩和「滄洲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1期(2013.1)。 賈玉英,〈唐宋時期州僚佐體制變遷初探〉,《中州學刊》第192期(2012.11),。 賈晉華,〈試論王維對禪宗的反影響〉,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編,《王維研究》第1集。 賈艷紅,〈唐代擇官理念原因變化淺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2003.5)。 鄒西禮,〈出處似殊致,喧靜兩皆禪──韋應物與佛教關係檢論〉,《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 趙昌平,〈王維與山水詩由主玄趣向重禪趣的轉化〉,蔡瑜編,《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趙鳴、張潔,〈試論我國古代的衙署園林〉,《中國園林》2003年第4期(2003.3)。 趙鳴、張潔,〈試論我國古代的衙署園林〉,《中國園林》2003年第4期(2003.3)。 劉銘緯、賴光邦著,〈中國古代城郭都市型態簡論──坊市革命以前華夏都城型態的聚合、分化與其制度化程序〉,《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6期(2010.12)。 劉麗,〈從蘇州戶口變化看唐代太湖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軌跡〉,《蘇州文論博叢》2010年第1期(2010.12)。 樊維岳,〈王維輞川別墅今昔〉,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編,《王維研究》第1集(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 歐麗娟,〈論《紅樓夢》中的薛寶琴〈懷古十絕句〉──懷古、詠史、詠物的詩類匯融〉,《台大文史哲學報》第85期(2016.11)。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空間、地域與文化專輯(上)」(2000.9) 蔡英俊,〈「自然」、「山水」與「風景」──概念的比較與分析〉,《清華中文學報》第18期(2017.12)。 蔡英俊,〈「自然」概念的發展及其意義的轉換〉,《政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17.6)。 蔡瑜,〈中國風景詩的形塑──以南朝謝朓詩為核心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 蔡瑜,〈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6)。 蔡瑜,〈重探謝靈運山水詩──理感與美感〉,《台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6)。 蔣寅,〈「武功體」與「吏隱」主題的發展〉,《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3期(2005.3)。 蔣寅,〈古典詩歌中的「吏隱」〉,《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2004.3)。 蔣寅,〈吏隱:謝朓與大曆詩人〉,《中華文史論叢》第50期(1992.12)。 蔣寅,〈孟郊詩歌史的創作意義〉,《唐代文學研究》第11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諸祖煜,〈唐代揚州坊市制度及其嬗變〉,《建築文化》1999年第4期(1999.8)。 蕭馳,〈南朝詩歌山水書寫中「詩的空間」的營造〉,《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3)。 蕭馳,〈後謝靈運時代的「風景」──以鮑照、謝朓為例〉,《漢學研究》第30卷第2期(2012.6)。 蕭馳,〈問津「桃源」與棲居「桃源」──盛唐隱逸詩人的空間詩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3)。 蕭馳,〈不平常的平常風物──「閑居」姿態與韋應物的自然書寫〉,《中華文史論叢》第123期(2016.9)。 蕭馳,〈水國之再呈現:白居易的江南城市書寫與洛陽履道園〉,《東北大學中國語學文學論集》第20卷(2015.12)。 錢志熙,〈「詩學」一詞的傳統涵義、成因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況〉,《中國詩歌研究》第1輯(2002.6)。 錢鍾書,〈通感〉,《七綴集》(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鍾曉峰,〈中唐縣級僚佐的官況書寫──以王建、姚合為討論中心〉,《東華人文學報》第15期(2009.3)。 鍾曉峰,〈論孟郊的詩人意識與自我表述〉,《淡江中文學報》第20期(2009.6)。 鍾曉峰,〈論晚唐的「詩名」:一個文學社會學的考察〉,《師大學報》第57期(2012.3)。 鍾曉峰,〈詩領域的自覺:晚唐的「詩人」論述〉,《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4期(2012.6)。 鞠熙,〈藝術化的風土與人化的自然──反思法國人文景觀學〉,《民族文學研究》2011年第3期(2011.6)。 簡錦松,〈王維、裴迪《輞川集》詩現地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3)。 簡錦松,〈王維「輞川莊」與「終南別業」現地研究〉,《中正漢學研究》第20期(2012.12)。 簡錦松,〈現地研究下之〈輞川圖〉、《輞川集》與輞川王維別業傳說新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7期(2012.11)。 羅根澤,〈王昌齡詩格考證〉,《文史雜誌》第2卷第2期(1946.2)。 蘇怡如,〈杜甫成都草堂詩之隱逸書寫析探〉,《國文學報》第53期(2013.6)。 [日]二宮美那子,〈唐代園林連作詩考──王維〈輞川集〉を源として〉,《中國文學報》第81冊(2011.10)。 [日]小川環樹,〈中国中の詩における風景の意義〉,《東洋文化論叢:橋本博士喜壽記念》第264期(京都:立命館大学人文学会,1967)。 [日]中木愛,〈姚合の詩における閑適の要素――白居易との関連をめぐって〉,《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54號(2008.9)。 [日]中木愛,〈試論白居易詩中生理層次的「閑適」表現──兼及姚合閑適詩〉,《中華文史論叢》第94期(2009.2)。 [日]戶倉英美,〈風景の誕生とその崩壊──自然描写から見た世界の変化〉,《中国社會と文化》第8期(1993.6)。 [日]石碩,〈謝朓詩における「窓」の風景:遠景描寫の一手法〉,《中国文学研究》第36期(2010.12)。 [日]西村富美子,〈白居易の閑適詩について──下邽退居時〉,古田敬一教授退官記念事業會編,《古田教授退官記念中国文学語学論集》(東京:東方書店,1985)。 [日]柳田聖山,〈北宗禪の思想〉,《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6集(1974.5)。[日]柳田聖山,〈北宗禪の一資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集(1971.2)。 [日]柳田聖山,〈語錄の歷史──禪文獻の成立史的研究〉,《東方學報》第57集(1985.3) [日]埋田重夫著,李寅生譯,〈從視力障礙的角度釋白居易詩歌中眼疾描寫的含意〉,《欽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1期(2001.3)。 [日]齋藤希史,〈關於「居賦」──〈閑居賦〉、〈山居賦〉、〈郊居賦〉〉,周勛初等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1999)。 [法]伍能柏(Jean-Jacques Wunenburger, 1946)著,黃冠閔譯,〈揭露自然的想像力〉,《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4期(2010.4)。 [美]宇文所安著,陳磊譯,〈唐代別業詩的形成(上)〉,《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第6期。 [美]宇文所安著,陳磊譯,〈唐代別業詩的形成(下)〉,《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第1期。 [美]艾蘭‧普瑞德(Allan Pred)著,許坤榮譯,〈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收於夏鑄九等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2)。 [德]伯梅(Gernot Bohme)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4)。
(三)學位論文 丁涵,《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1)。 王小珊,《韋應物郡齋詩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成育瑩,《物感與人情:白居易詩中的身體感與審美情趣》(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成育瑩,《物感與人情──白居易詩中的身體感與審美情趣》(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肖瓊,《試論孟郊詩歌創作成就──兼論孟郊對韓孟詩派的影響》(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明海偉,《姚合及其詩歌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許銘全,《唐前詩歌中「抒情空間」形成之研究──從空間書寫到抒情空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黃青萍,《敦煌北宗文本的價值及其禪法──禪籍的歷史性與文本性》(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黃澤凱,《中古江州人文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系碩士論文,2015)。 劉亞蘭,《梅洛龐蒂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意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潘怡帆,《含混性有無可能充實客觀論述之不足──以梅洛龐蒂身體觀論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蔡叔珍,《白居易「閒適」詩研究──以「情性」為考察基點》(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賴詠鈴,《白居易蘇杭形勝詩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鍾曉峰,《詩藝的對話與影響:元和詩人交往詩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
三、網路資源 「中文百科在線網站」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516139。 「中國百科網站」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1/78/443/2007/20070524114559.html。 「天台山旅遊風景區官網」http://www.zjtts.com.c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室網站」http://www.phr.ntnu.edu.tw/place3/property.php?Sn=8。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508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508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50801.pdf | 4927Kb | Adobe PDF2 | 1645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