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228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39516      Online Users : 8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284


    Title: 現代漢語「跟」之語法特徵與對日漢語教學建議
    A Study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Gen";in Mandarin Chinese and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to Japanese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Authors: 安井純
    Contributors: 葉秉杰
    安井純
    Keywords: 
    對象介詞
    漢日語言對比
    搭配詞
    對外漢語教學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2-12 15:46:49 (UTC+8)
    Abstract: 現代漢語「跟」是一個多義多功能的基礎詞彙,其使用頻率相當高。「跟」具有名詞、動詞、介詞、連詞四種詞類,與它對應的日語形式有「と(to)」、「に(ni)」、「を(wo)」、「から(kara)」等相當多元。多義多功能詞的複雜性容易造成漢語學習者的混淆,然而目前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中,與「跟」字相關的問題尚未得到許多人的關注。本研究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於令日籍學習者困擾的「跟」進行了相關問題的分析。
    首先,在本文第二章,搜集並整理了前人對於「跟」的研究成果,且探討了「跟」的語法特徵。
      在本文第三章考察了漢語「跟」與日語的對應關係。在此分析了「跟」作為動詞、介詞與連詞用時分別如何對應到日語,並指出與「跟」搭配的動詞及物性、語義指向等性質不同時,對應於「跟」的日語形式就會不同。
    在第四章,針對「跟」與VP的搭配情況進行了分析。本研究利用了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中的口語、書面語語料。將其中的「NP1+跟介+NP2+VP」句篩選出來,分析了「跟」與VP的搭配情況。本研究結果指出,能與介詞「跟」搭配的VP可分為14類,其中最常與「跟」搭配的VP為語言傳遞動詞(如,說、講等)。此外,本研究亦考察了這些能與「跟」搭配的動詞中有哪些可以不帶「跟」直接引進NP2, 帶「跟」時與不帶「跟」時,有何語義上的差別。
    在第五章,就現行的對外漢語教材中出現「跟」的項目進行了分析,找出現行教材的不足之處,並針對以日本學生為對象的教材與課程,提出了改善的方法以及教學上之建議。
    Reference: <漢語文獻>
    于江(1996),〈近代漢語“和”類虛詞的歷史考察〉,《中國語文》, 第六期, 457-464頁。
    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
    古川裕(2000),〈“跟”字的語義指向及其認知解釋-起點指向和終點指向的認知轉換〉,《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三期, 37-44頁。
    白荃(2001),〈“跟”与“With”的對比〉,《世界漢語教學》, 第二期, 63-67頁。
    申小龍(1991),《語文的闡釋》,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
    朱軍、盛新華(2008),〈“動賓結構帶賓語”格式成因探究〉,《漢語學習》, 第三期, 37-42頁。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 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杉村博文.木村英樹譯(1995),《文法講義》, 東京:白帝社。
    呂叔湘(1992),〈通過對比研究語法〉,《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二期, 4-18頁。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薇、楊晶淑(2006),〈對象類介詞“跟”與其韓語對譯詞的對比〉,《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第4期, 30-33頁。
    陳玉(2011),《現代漢語對象介詞「跟、對、給」之探討》,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軍(2004),〈試析“跟/向/對+N+V/VP”組合時的相同和相異現象〉,《語言文字應用》, 第四期, 90-96頁。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台北:文鶴出版。
    高霞・余松濤(2015),〈英、日學習者習得介詞“跟”的偏誤分析〉,《漢語學習》, 第五期, 97-103頁。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崔希亮(2005),〈歐美學生漢語介詞習得的特點及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 第三期, 83-95頁。
    張恒悅、古川裕(2018),〈基於日語母語者偏誤分析的在日漢語語法教學〉,《中國語教學》, 第16號, 25-26頁。
    溫曉虹(2008),《漢語作為外語的習得研究-理論基礎與課堂實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趙元任(1980),《中國話的文法》,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鄧守信(2015),《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二版) 》, 台北:文鶴出版社。
    蔡蓉芝、舒兆民(2017), 《華語文教材編寫實務》, 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劉丹青(2003),《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 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 潘文娛, 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玉杰(1993),〈動賓式動詞與所帶賓語之間的語義關係〉,《漢語學習》, 第四期,48-53頁。
    儲誠志(1991),〈連詞與介詞的區分─以“跟”為例〉,《漢語學習》, 第五期17-21頁。
    儲誠志(1997),〈與介詞“跟”相關的句法、語義問題〉,《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趙金明主編),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 415-440頁。

    <英語文獻>
    Karlgren, B.(1949). The Chinese language, an essay on its nature and history.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 杜其容譯,(1963), 『中國語之性質及其歷史』, 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Fillmore, C. J.(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and R.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88.
    Lewis, M.(1993).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Lewis, M.(2000). TEACHING COLLOC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the Lexical Approach.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林文婷・吳珮詩譯(2002),《英語詞語搭配教學》台北:文鶴出版.
    Li, C.N., & Thompson, S.A. (1981). Mandar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黃宣範譯(2008),《漢語語法(修訂版) 》,台北:文鶴出版.

    <日語文獻>
    Jacobsen Wesley M.(ウェスリー.M.ヤコブセン)(1989)「他動性とプロトタイプ論」久野暲、柴谷方良(編)『日本語学の新展開』, 東京:くろしお出版, 213-248。
    太田辰夫(1957), 『中国語歴史文法』,東京 : 江南書院。蔣紹愚、徐昌華譯(1987)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50-251.
    中西千香(2015),『現代中国語における前置詞の機能分化と動詞とのかかわり』, 東京:好文出版。
    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2009),『現代日本語文法2』, 東京:くろしお出版。
    森田良行(1994),『動詞の意味論的文法研究』, 東京:明治書院。

    <詞典>
    方清明(2017),《現代漢語介詞用法詞典》, 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8),《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依藤醇、小川文昭、三宅登之(2003),《中日辞典第2版》, 東京:小学館、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榮川(2008),《中日大詞典》, 台北:五南圖書。

    <教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台北:正中書局。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 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5),《當代中文課程》, 台北:聯經書本。
    汪學發(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康玉華、來思平,張美霞譯(2000),《漢語會話301句:日文注譯本》,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依藤醇, 石田友美, 桑野弘美, 島田亜美, 森山美紀子(2005),『文法をとおして学ぶ中国語Pro』, 東京:好文出版。
    尹景春、竹島毅(2000),『《新版》中国語 はじめの一歩』, 東京:白水社。
    三宅登之・加藤晴子(2015),『東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教材 文法』, 東京:東京外国語大学。

    <網路資源>
    CCL語料庫檢索系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引用時間:2019.1.03.)
    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4.0版:http://asbc.iis.sinica.edu.tw(引用時間:2019.1.03.)
    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BCCWJ-NT):https://chunagon.ninjal.ac.jp/bccwj-nt/search(引用時間:2019.1.0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104161018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61018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TCSL.001.2019.A07
    Appears in Collections:[Doctor`s / Master`s Program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8101.pdf2025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