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英文部分 Becker, G. (198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30. Coale, A. J. (1971). Age patterns of marriage. Population studies, 25(2), 193-214. Coale, A. J., & McNeil, D. R. (1972). The distribution by age of the frequency of first marriage in a female coh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67(340), 743-749. Coale, A., & Trussell, J. (1996).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emographic models. Population studies, 50(3), 469-484. Cherlin, A. J.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4), 848-861. Diekmann, A. (1989). Diffusion and survival models for the process of entry in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4(1), 31-44. Goldstein, J. R., & Kenney, C. T. (2001). Marriage delayed or marriage forgone? New cohort forecasts of first marriage for US wom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6-519. Hernes, G. (1972). The process of entry into first 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73-182. Kojima, H., Atoh, M., Itoh, T., & Ikenoue, M. (1985). On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The Journal of Population Problems, (175), 36-47. Kaneko, R. (1991a).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first marriage process. JINKO MONDAI KENKYU/JOURNAL OF POPULATION PROBLEMS, 47(3), 3-27. Kaneko, R. (1991b). Analysis of marriage and birth with demographic models. Journal of Health and Welfare Statistics, 38(15), 12-19. Kaneko, R. (2003). Elaboration of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as the generalized log gamma distribution: A new identity and empirical enhancements. Demographic Research, 9, 223-262. Lupton, J., and J. P. Smith. (2003). Marriage, assets, and savings. Marriage and the economy: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S. Grossbard-Shechtman, 129–15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ppenheimer, V. K. (1988). A theory of marriage timing.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3), 563-591. Parsons, T. (1949).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R. N. Anshen, The family: its function and destiny (pp. 173-201). Oxford, England: Harper. Takahashi, S. (1978). Application of the Nuptiality Model Schedule to Japan. Kokumin Keizai Zasshi, 138(6), 80-95. Waite, L. J. (2005). Marriage and family. In Handbook of population (pp. 87-108). Springer, Boston, MA.
二、中文部分 田慧琦(2010)。台灣失業率和產出之關聯及可能影響因素探討-歐肯法則 (Okun’s Law)實證分析。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絡與婚姻關係:對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載於伊慶春(主編),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頁135 1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如茵(2010)。晚婚女性公務員婚姻觀與擇偶偏好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美玲(1994)。20世紀以來臺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人口學刊16:1-16。 李瑞金、盧羿廷(2005)。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初探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0,111-127。 周玉慧、朱瑞玲(2008)。變遷中的民眾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台灣社會學刊,41,59-95。 周彥亨(2005)。台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新竹: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甫(2008)。存活分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凃玟妤(2014)。選擇終身不婚女性之主觀經驗探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1-154。台北:師大書苑。 張國偉(2005)。台灣地區人口結構及教育擴張對有偶率影響—1978至2002年。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曉瀅(2004)。台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華、陳信木(2012)。初婚年齡的變動趨勢:出生世代、教育程度與省籍背景之間的差異。載於伊慶春、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229 275。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2007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會議論文。 陳啟明、梁仲正(2009)。高等回流教育學生自我導向學習之量表建構與自我認知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附設進修學院學生爲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23(2),205-230。 陳雅琪(2007)。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彥、黃紀、洪永泰、盛杏湲、游清鑫、鄭夙芬、蔡佳泓、俞振華(2016)。民意調查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楊文山(2008)。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社會未來的婚姻趨勢研究。生命教育研究期刊,頁177 207。高雄:圓照寺九華圖書社。 楊立偉(2010)。步出校門,踏上紅地毯--台灣女性離開教育場域後的初婚可能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利、陳寬政(2004)。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學術文章。 潘本華(2014)。親子居住安排對孝道實踐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戴碧萱(2006)。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台南: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悦之(2017)。台灣死因別死亡率之社會經濟不平等(1971-2012):生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季玲(2008)。“大"小姐,妳為什麼還不結婚?──未婚幼稚園女性教師婚姻觀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MBA智庫百科(2013)。婚姻經濟學。取用日期:2018年1月18日。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5%A9%9A%E5%A7%BB%E7%BB%8F%E6%B5%8E%E5%AD%A6 行政院主計總處。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70&CtUnit=382&BaseDSD=7&mp=1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ris.gov.tw/674 內政部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lT4902z3YmLGBZadLKLSzQ%3D%3D 數據科學界華山論劍:R與Python巔峰對決(2015)。取用日期:2018年5月12 日。取自:http://www.bigdatafinance.tw/index.php/tech/methodology/193-r-python Survival analysis的資料型態-censored data。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 自:http://r97846001.blog.ntu.edu.tw/2011/03/14/ct/ Paddy Republic。戰後嬰兒潮49∼67歲。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 http://city.udn.com/66275/4963609 遠見。世代差距大!從「先結婚再說」到「要怎麼結婚」。2018年5月15日。 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3292 黃嘉偉(2017)。為什麼我們都不結婚?──身為男性,我所觀察到的「女性觀 點」。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615&nid=8839 黃筱珮、陳慧真、楊惠君(2016)。SARS後13年/395億元血淚 台灣學到什 麼?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54c0d783-b20c-4ea2-a2ad-b0f70de55e92 翁志遠(2016)。台灣的世代戰爭:「年級生」的說法有意義嗎?「年齡」歧視或 許比「年級」歧視更值得留意,取用日期: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6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