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024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321506      線上人數 : 8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0241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241


    題名: 論海德格之「誰」的問題 ——兼以「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其前後思想的轉變
    On Heidegger`s Who-Question: Taking it as a Clue to view a Turning in Heidegger`s Path of Thinking
    作者: 劉育兆
    Liu, Yu-Chao
    貢獻者: 汪文聖
    Wang, Wen-Sheng
    劉育兆
    Liu, Yu-Chao
    關鍵詞: 
    此有
    存有
    歷史性
    我們
    共在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10-01 12:07:47 (UTC+8)
    摘要: 海德格曾多次提出「誰」的問題,依照《存有與時間》的說法,此有(或此–有)不是現成的東西,因此對此有要問的問題是「誰」,而不是「什麼」。「誰」的問題針對的是此有向來屬我的實存,「什麼」的問題則關乎有固定屬性的現成存有者。《存有與時間》中明確提出「日常此有是誰」的問題,但「誰」的意涵更指向牽掛的意義,即此有的「時間性」與「歷史性」。本文所說明的就是,海德格在這樣的思想基調之下,從1924年〈時間概念〉這篇演講到1930年代《哲學論稿》中所提出之「誰」意涵與問題脈絡。海德格在1930年代,越來越強調「我們」而提出「我們是誰?」的問題,這個「誰」的問題與「民族」、「決斷」、「歷史」等有更密切的關聯。而在《哲學論稿》中,「我們是誰?」的問題就被嵌入「存有如何本現?」的基本問題中,海德格不再藉由分析此有來通往存有問題,不再主張此有在理解存有上具有優先地位,而想徹底克服主體主義。由於更源初地思考存有問題,他從「此–有」與存有共屬的整體,從存有真理的發生來談此有的自身性:存有需要人才得以本現,而人歸屬於存有才能完成其作為此–有的極端使命。本文以海德格「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出的即是,雖然《存有與時間》與《哲學論稿》追問的是同一個存有意義的問題,但兩者對「此有」與存有的關係之思維方式已有所轉變,而這個轉變乃是位於海德格所謂的「轉向」、亦即朝向另一開端的過渡。
    參考文獻: 一、海德格的著作
    1.德文原典
    ―――. Der Begriff der Zeit: Vortrag vor der Marburger Theologenschaft, Juli 1924, (Gesamtausgabe Bd. 64), herausgegeben von 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4.
    ―――.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Gesamtausgabe Bd. 65)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9.
    ―――. Besinnung,(Gesamtausgabe Bd. 66)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97.
    ―――.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Gesamtausgabe Bd. 40)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3.
    ―――. Hölderlins Hymnen “Germanien” und “Der Rhein”, (Gesamtausgabe Bd. 39)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9.
    ―――. Logik als die Frage nach dem Wesen de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d. 38)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98.
    ―――.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 Niemeyer, 2006.
    ―――. Die Selbst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Rede, gehalten bei der feierlichen Übernahme des Rektorats der Universität Freiburg i. Br. am 27.5.1933,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83.
    ―――. Wegmarken, (Gesamtausgabe Bd. 9)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1976.
    2.英譯部分
    ―――.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2008.
    ―――.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Of the Event), translated by Richard Rojcewicz and Daniela Vallega-Neu,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2.
    ―――.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revised and translated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14.
    ―――. Logic as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ranslated by Wanda Torres Gregory and Yvonne Unna,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9.
    ―――. Pathmarks, edited by 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The Concept of Time, 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USA : B. Blackwell, 1992.
    ―――. “The Concept of Time”, paraphrased by Theodore Kisiel, Becoming Heidegger: On the Trail of His Early Occasional Writings, 1910-1927,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00-213.
    ―――. “The Self-Assertion of the German University”, Martin Heidegger and National Socialism: Questions and Answers, edited by Günther Neske & Emil Kettering, translated by Lisa Harries, New York, NY: Paragon House, 1990, pp. 5-13.
    3.中譯部分
    ―――. 《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 《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 〈時間概念〉,《海德格爾選集(上)》,陳小文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頁7-26。
    ―――. 《路標》,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2000年第一版)。
    ―――. 〈德國大學的自身持守〉,劉國英譯,《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9-19。

    二、外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Bambach, Charles. Heidegger`s Roots : Nietzsche, 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Greeks,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Boedeker, Jr. Edgar C..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in Early Heidegger: Situating das Man, the Man-self, and Self-ownership in Dasein’s Ontological Structure”, Inquiry, Vol. 44, 2001, pp. 63-100.
    Dahlstrom, Daniel O.. The Heidegger Dictionary,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Davis, Bret W. edited. Martin Heidegger: Key Concepts, Durham: Acumen, 2010.
    Dreyfus, Hubert L.. 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c1991.
    ―――. Background Practices: Essays on the Understand of 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Kisiel, Theodore. The Genesis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Kisiel, Theodore and Sheehan, Thomas edited. Becoming Heidegger: On the Trail of His Early Occasional Writings, 1910-1927,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7.
    Kovacs, George. Thinking and Be-ing in Heidegger’s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Zeta Books, 2015.
    Polt, Richrad. “Heidegger in the 1930s: Who are We? ”,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Heidegger, Londom : Bloomsbury, 2013, pp. 39-45.
    ―――.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Being to the Happening of Being”, Division III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of Being, The MIT Press, 2015, pp. 219-238.
    Raffoul, François. “Rethinking Selfhood: From Enowning”,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Vol. 37, 2007, pp. 75-94.
    Richardson, William J..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1974.
    Schalow, Frank and Denker, Alfr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Heidegger’s Philosophy,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2010.
    Sheehan, Thomas J.. “The ‘Original Form’ of Sein und Zeit: Heidegger’s Der Begriff der Zeit (1924)”,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Vol. 10 No. 2, Manchester : Haigh and Hochland, 1979, pp. 78-83. 
    三、中文專書與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1. 專書部分
    張汝倫:《《存在與時間》釋義》,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臺北 : 政大出版社,2011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2. 論文部分
    王慶節:〈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社會存在論──從「誰之在」分析中的「共在」概念談起〉,《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四輯「現象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頁25-52。
    汪文聖:〈海德格對於科學最終基礎的探究〉,《臺灣哲學研究》,第一期:「思想•語言與真理」,1997年,頁109-148。
    ―――:〈亞里斯多德與海德格論存有的「剝奪」與「復原」――「疾病」與「療癒」的現象學意義溯源〉,《揭諦》,第6期,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2004年,頁1-30。
    ―――:〈從「原初理性」生成「原初語言」來談文化的再造——從海德格早期的討論出來看〉,《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頁5-25。
    吳俊業:〈本己與他者——《存在與時間》中的他者概念的現象學定位〉,《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5期「海德格:詮釋現象學及其蛻變。《存在與時間》專輯」,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4年,頁193-215。
    ―――:〈循環與差異——前期海德格與現象學的隱蔽性問題〉,《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頁27-50。
    林薰香:〈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揭諦》第28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2015年,頁39-94。
    ―――:〈源始性時間的產生及其基礎——《存有與時間》和《康德與形上學問題》之研究〉,《東吳哲學學報》,第35期,2017年,頁31-70。
    孫雲平:〈海德格之自由觀的類型及其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8期,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2007年,頁29-74。
    ―――:〈理論活動與意義建構:海德格的「手前物」與「及手物」〉,《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林維杰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105-154。
    ―――:〈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哲學學報》,第21期,臺北市:東吳大學哲學系,2010,頁53-80。
    孫周興:〈大道與本有──對海德格爾Ereignis之思的再考察〉,《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2期「現象學與道家哲學」,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05年,頁195-210。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第7期,2002年1月,頁93-117。
    張燦輝:〈海德格與實存主義〉,《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77-90。
    梁家榮:〈何謂『此在』的實是?〉,《存在哲學與中國當代思想──張志揚從教五十周年慶祝會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322-351。
    黃文宏:〈海德格「轉向」(Kehre)的一個詮釋──以真理問題為線索〉,《歐美研究》,第31 卷第2 期,2001年,頁287-323。
    ―――〈海德格論情態性與理解的開顯性〉,《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頁241-286。
    ―――:〈從西田哲學來看前期海德格「實存論的獨我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2014年,頁31-46。
    ―――:〈論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中的良知與罪責〉,《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7期,臺北市 : 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年,頁51-64。
    劉國英:〈海德格是納粹主義哲學家嗎?〉,《現象學與當代哲學:海德格哲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研究中心編,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2007年,頁98-99。
    關子尹:〈海德格論「別人的獨裁」與「存活的獨我」——從現象學觀點看世界〉,《鵝湖學誌》,第6期,臺北市:鵝湖月刊社,1991年,頁113-164。
    ―――:〈人文科學與歷史性——海德格與西方人文傳統的自我定位〉,《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號,台北:邊城出版社,2004年,頁11-50。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971545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4505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DIS.NCCU.Phi.005.2018.A02
    顯示於類別:[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50501.pdf1963KbAdobe PDF2125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