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974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94667      線上人數 : 8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9745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745


    題名: 桐城派「山谷觀」及其詩學意義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ang Ting-jian`s Poetics
    作者: 賴位政
    Lai, Wei-Jheng
    貢獻者: 曾守正
    Zeng, Shou-Zheng
    賴位政
    Lai, Wei-Jheng
    關鍵詞: 桐城派
    黃庭堅
    學古
    宋詩學
    Tongcheng School
    Huang Ting-jian
    Learn classical
    The study of Song poems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08-29 15:53:59 (UTC+8)
    摘要: 「桐城山谷觀」討論桐城派對黃庭堅詩學的理解,為清代古典主義詩學的一頁。自錢基博、錢鍾書父子提出「桐城亦有詩派」後,該命題隱隱與胡適的文學進化論形成「遺形物-不變者」2種傳統觀的對峙。本文承二錢遺緒,聚焦「三祖-四傑」,通過「描述-解釋-評價」,梳理該派師法山谷的事實、原因,並具論得失。
      通過「文學功能」、「風格境界」、「理想創作主體」及「學詩方法」等提問,本文揭示:桐城立足《詩經》學,強調教化的「詩之用」;因「伸剛絀柔」,而求偏於雄奇的「詩之神」;一脈相承「不自命為詩人」的創作主體觀;「才-學」辯證的學詩之法及「以性代才」的後來轉向。昭彰其所以悅納山谷詩學的根本原因,且呈現其發展轉變的軌跡。
      桐城師法山谷,旨在上窺杜甫,欲藉「由宋返唐」,成就「鎔鑄唐宋」,對抗「惡俗競起」。其「山谷觀」奠基觴於「山谷質地」的認識,延伸出「蘇黃之別」與「山谷學杜」的論爭,再昇華至「學古脫化」的理念。由於「以奇為尚」的「詩之神」,桐城偏好前中期的「山谷體」;又受「李白才勝,杜甫學勝」的觀念影響,「以李比坡,以杜擬谷」,致使取谷而去坡;更從「山谷學杜而不似」中,提出先「求與俗人遠」、再「求與古人遠」的「學古脫化」。
      然而,亦由於該派之審美傾向,桐城並未領略山谷的「晚造平淡」與「自然法度」。「李才杜學」的框架,更導致其偏離「不自命為詩人」的主張;在「山谷學杜」上,也忽略山谷僅得杜詩韌瘦一體的事實;參照黑格爾的「質量互變規律」,更發現桐城學詩理論無法說清由力學而增益才能的「特限度」。儘管桐城未必實現「鎔鑄唐宋」的理想,但其竭力回應時弊、承繼古典的奮鬥歷程,仍對當代人省思傳統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The Tongcheng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ang Ting-jian`s Poetics” is a remarkable classical poetic issue of the Qing dynasty. Since the “Tongcheng involving Poetics” brought up by Qian Ji-bo and Qian Zhong-shu, the subject has somehow established a view to examine whether realism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Hu shi’s literary evolution theory. To prove the gains and losses, the dissertation inherits Qians’ thoughts, and focuses on the “3 Masters: 4 Outstanding Inheritors” by organizing the facts and reasons of Tongcheng’s acquisition from Huang Ting-jian through “Description, Explanation and Judgment”.
    “Literary function,” “Ideal literary style,” “Ideal author” and “Methods of learning poetry” are performed while reasoning. The dissertation reveals the trajectory of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Book of songs, putting emphasis on the “Shi-zhi-yong” for moral education, masculine overcomes feminine, the pursuit of best poetic style, the notion of subjectivity while creating, a same strain of not being isolated as simply a poet, “Gift vs. Learning,” a way of discrimination on poetic acquisition and “personality thus replaced gift,” a post transformation. The dissertation finally reveal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adopting Huang Ting-jian’s poetics as a preference and presents the trajectory of its development.
    Acquiring Du Fu from Huang Ting-jian, Tongcheng adopted the achievement of “integrating Tang and Song Poems” with “the retrospect from Song to Tang Poems” to cope with the “contemporary poor values”. “Huang Ting-jian`s poetic viewpoints” were based on the acquaintance of “Huang Ting-jian`s poetic traits,” and the argument was then aroused again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shi and Huang Ting-jian” and how “Huang Ting-jian learned from Du Fu;” therefor, a “Personal new manner set from tradition” was elevated. Due to the preference of taking “masculine as the best poetic style,” Tongcheng prefer Huang Ting-jian’s poems in the prior mid period. The concept that “Li bai is talented and Du Fu is knowledgeable,” “Li Bai as Su Shi and Du Fu as Huang Ting-jian,” has made Tongcheng choose Huang Ting-jian instead of Su Shi. Since “Huang Ting-jian’s learning of Du Fu was not completely a copy,” Tongcheng considered “uniqueness in advance is a must,” and a “stereotype should be avoided” while acquiring from classic.
    Nevertheless, Tongcheng’s preference on aesthetic conception had made it impossible to realize the nature of Huang Ting-jian’s poems. The frame that “Li bai’s is talented and Du Fu is knowledgeable” has resulted in the deviation of “not being isolated as simply a poet”. Moreover, “how Huang Ting-jian learned from Du Fu” has ignored the tedious and rigid styles that Huang Ting-jian gained from Du Fu’s poems. Referring to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s “law of mutual chang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Tongcheng’s poetics was unable to clearly depict the “Specific Quantum” while toning up by mechanics. In spite of the ideal of “Integrating Tang and Song Poems” may not achieved, the processes striving to respond to the malady and struggling against the inherited classics have enlightened the examination and reflec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towards tradition.
    參考文獻: 一、桐城派古典文獻(按首位著者生年排列)
    〔清〕方 苞撰,劉季高校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第2版第4刷。
    〔清]劉大櫆:《論文偶記》,見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冊4。
    〔清]劉大櫆撰,吳孟復標點:《劉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清]姚 範:《援鶉堂筆記》,見《續修四庫全書》編委會:《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冊1149。
    〔清]姚 鼐:《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8月。
    〔清]姚 鼐:《惜抱軒九經說》,清嘉慶15年刻本。
    〔清]姚 鼐撰,〔清]徐宗亮編:《惜抱先生尺牘補編》,清光绪5年《惜抱軒遺書》本。
    〔清]姚 鼐撰,〔清]陳用光編:《惜抱先生尺牘》,清《海源閣叢書》本。
    〔清]姚 鼐編:《桐城姚氏今體詩鈔》,臺中:中庸出版社,1959年4月。
    〔清]魯九皋:〈詩學源流考〉,見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9月,冊2。
    〔清]郭 麐:《樗園銷夏錄》,清嘉慶刻本。
    〔清]郭 麐:《靈芬館雜著》,見該書編委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冊485。
    〔清]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清光緒二十年刻本。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新北市:漢京文化公司,1985年9月。
    〔清]管 同:《因寄軒文集》,清道光13年管氏刻本。
    〔清]劉 開:《劉孟塗集》,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清〕姚 瑩撰,施立亞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姚瑩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清]梅曾亮撰,彭國忠、胡曉明校點:《柏梘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清]曾國藩撰,王澧華校點:《曾國藩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

    二、古典文獻(按首位著者生年排列)
    〔西漢]毛 亨傳,〔東漢]鄭 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見〔清]阮 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2。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6月初版3刷。
    〔東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見〔清]阮 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15刷,冊5。
    〔東漢]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初版2刷。
    〔魏]何 晏集解,〔北宋]邢 昺疏:《論語注疏》,見〔清]阮 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15刷,冊8。
    〔南朝•梁]蕭 繹撰,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李 白撰,安 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4月初版2刷。
    〔唐〕杜 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初版第6刷
    〔唐]圭峰宗密撰,閻韜釋譯:《禪源諸詮集都序》,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出版社,1996年8月。
    〔北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
    〔北宋]歐陽修:《歐陽文忠集》,北京:中華書局,1970年6月,《四庫備要》本。
    〔北宋]黃庭堅撰,〔北宋]任淵等注,劉尚榮校點:《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9月初版3刷。
    〔北宋]黃庭堅撰,鄭永曉整理:《黃庭堅全集輯校編年》,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北宋]陳師道:《後山詩話》,見〔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初版7刷。
    〔南宋]曾 幾:《茶山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宋]蔡 絛:《西清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9月。
    〔南宋]張 戒:《歲寒堂詩話》,見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2版5刷。
    〔南宋]方 回:《桐江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本,冊340。1130〔南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9月。
    〔南宋]朱 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南宋]陳 善:《捫蝨新話》,見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月,第5編,冊10。
    〔南宋]趙 蕃:《淳熙稿》,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宋]趙 蕃:《章泉稿》,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宋]嚴 羽:《滄浪詩話》,見〔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初版7刷,冊下。
    〔金]王若虛:《滹南詩話》,見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2版5刷,冊上。
    〔元]劉 壎:《隱居通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6月,《叢書選集》冊38。
    〔明]葉 盛撰,魏中平點校:《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初版2刷。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見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2版5刷。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清]錢謙益撰,〔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清]吳 喬:《圍爐詩話》,見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9月,冊1。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汪 琬:《堯峰文鈔》,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王士禛:《古詩選•凡例七言》,《四庫備要》本。
    〔清]王士禛:《漁洋山人精華錄》,《四庫備要》本。
    〔清]田 雯:《古歡堂集雜著》,見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9月,冊1。
    〔清]黃子雲:《野鴻詩的》,見〔清]丁仲祜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見《續修四庫全書》編委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冊1455。
    〔清]舒 位:《瓶水齋詩話》,見張寅彭選輯,吴忱、楊焄點校:《清詩話三編》,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冊4。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11月。
    〔清]喬 億:《劍溪說詩》,見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9月,冊2。
    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9月。
    華正書局編輯部編:《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9月。
    崔爾平選編、點校:《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4月。

    三、近人研究專書
    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臺北: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12年7月。
    尤信雄:《桐城文派學述》,臺北:文津出版社,1975年4月。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4年3月。
    王志英主編:《清代唐宋詩之爭流變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3月。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黃 霖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近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初版2刷。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11月。
    王達敏:《姚鼐與乾嘉學派》,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11月。
    王鎮遠:《桐城派》,臺北:群玉堂出版公司,1991年12月。
    王獻永:《桐城文派》,北京 中華書局,1992年1月。
    朱自清撰,鄔國平講評:《詩言志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朱修春主編:《桐城派學術檔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何天傑:《桐城文派——文章法的總結與超越》,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1月初版12刷。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6月。
    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2版1刷。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
    杜國清:《詩論•詩評•詩論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6月初版2刷。
    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新文學的源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版社,2005年1月初版3刷。
    邱美瓊:《黃庭堅詩歌傳播與接受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姜書閣:《桐城文派評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2刷。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11年8月。
    胡 睿主編:《桐城派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5月。
    胡 適:《胡適文存》,見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冊2。
    胡 適:《胡適文存二集》,見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冊3。
    胡 適:《國語文學史》,見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冊8。
    胡萬川等著:《中國文學新境界》,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3月。
    袁 進:《中國文學的近代變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張 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簡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張承風:《黃庭堅詩論》,成都:巴蜀書社,2013年3月。
    梁 堃:《桐城文派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年9月。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陳 衍撰,陳步編校:《陳石遺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
    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陳曉紅:《方東樹詩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
    傅璇琮、蔣寅總主編,蔣寅分卷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清代卷》,瀋陽:遼寧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5月。
    華正書局編輯部編:《現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12月。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合撰:《中國文學理論史:清末民初時期》,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9年3月初版2刷。
    黃啟方:《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10月。
    黃寶華:《黃庭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楊松年:《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論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5月。
    楊懷志等主編:《清代文壇盟主桐城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漆緒邦、梅運生、張連第合撰:《中國詩論史》,合肥:黃山書社,2007年10月。鄔國平、王鎮遠合撰:《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
    趙敏俐、吳思敬主編,王小舒撰:《中國詩歌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6月。
    齊 煙、汝 梅校點:《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臺北:曉園出版社,1990年9月。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2月新版。
    劉聲木撰,徐天祥校點:《桐城文學淵源考撰述考》,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12月。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4月。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2年2月。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錢鍾書:《人生邊上的邊上》,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3月初版6刷),頁116-134。
    錢鍾書:《宋詩選註》,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7月初版4刷。
    錢鍾書:《談藝錄:補訂重排本》,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1月。
    霍有明:《清代詩歌發展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1月。
    魏小虎編:《四庫全書總目彙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羅志田:《道出於二:過渡時期的新舊之爭》,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龔鵬程:《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3月。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2刷。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增訂版。

    四、期刊論文
    于 慧:〈20世紀嘉道詩歌研究綜述〉,《文史知識》2007年第4期。
    王小舒:〈姚鼐及其桐城詩派非宗宋派〉,《河北學刊》2010年第3期。
    王貴苓:〈明代前後七子復古(上)〉,《文學雜誌》第3卷第5期(1958年1月)。
    代 亮:〈道咸年間京師詩壇對山谷詩的接受〉,《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左漢林:〈論黃庭堅學杜及其得失〉,《長春大學學報》第22卷第11期(2012年11月)。
    朱則杰:〈姚鼐與桐城詩派之我見〉,《北方論叢》1992年第3期。
    江小角、方寧勝:〈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顧〉,《安徽史學》2004年第6期。
    吳 微:〈近二十年桐城派研究述評〉,《文史知識》2002年第11期。
    吳 鵬:〈質量互變規律質疑〉,《河北學刊》,1986年第6期。
    吳忠良:〈南高學派與胡適:學術歧見與論爭〉,《東方論壇》2016年第6期。
    吳修成:〈近十年來近代桐城派研究綜述〉,《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汪龍麟:〈桐城派研究的世紀回顧〉,《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邢海霞:〈桐城派序跋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天中學刊》2017年第2期。
    林 巖:〈曾國藩的古文觀〉,《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林淑貞:〈吳闓生《詩義會通》對《詩經》學之演繹、收攝與發皇──兼論與桐城之關涉及解詩觀點〉,《詩經研究叢刊(第28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12月。
    邱美瓊:〈古典詩學視域中黃庭堅學杜之論的嬗變〉,《求索》2006年11期。
    邱美瓊:〈清代「桐城派」對黃庭堅詩歌的接受——以方東樹《昭昧詹言》為中心〉,《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邱美瓊:〈清代「桐城派」對黃庭堅詩歌的接受——以方東樹《昭昧詹言》為中心〉,《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邱美瓊:〈清代黃庭堅詩歌的接受維面〉,《西華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9-13。
    邱美瓊:〈清代黃庭堅詩歌的接受維面〉,《西華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邱美瓊:〈黃庭堅詩歌在清代的接受歷程〉,《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邱美瓊:〈黃庭堅詩歌傳播與接受的互動〉,《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7期。
    柳春蕊:〈熔鑄唐宋: 姚鼐詩學理論及其實踐〉,《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第5期。
    胡春濤、廖方容:〈從「顏筋柳骨」論及中國書論中的筋骨概念〉,《西北美術:西安美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徐國能:〈錢鍾書杜詩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第15期(2008年5月)。
    徐雁平:〈批點本的內部流通與桐城的發展〉,《文學遺產》2012年第1期。
    高黛英:〈20世紀桐城派研究述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高黛英:〈視角‧途徑‧材料——近五年桐城派研究走向說略〉,《文藝報》2005年3月24日6版。
    常 威:〈民國桐城派研究平議〉,《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
    張 煜:〈同光體與桐城派關係探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張洪海:〈清代儲欣、姚鼐《詩經》評點二種述略〉,《文獻季刊》2011年第3期。
    張晨怡、曾光光:〈桐城派研究學術史回顧〉,《船山學刊》2006年第1期。
    章 澄:〈關於姚鼐與桐城派的世紀斷想〉,《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莫礪鋒:〈論黃庭堅詩歌創作的三個階段〉,《文學遺產》,1995年第3期。
    許小青:〈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北大派与南高派〉,《近代史學刊》2016年第2期。
    郭延禮:〈近代桐城派散文新論〉,《東嶽論叢》1989年第3期。
    傅 杰:〈余英時時隔十年談錢鍾書〉,《東方早報》,2008年5月25日。
    黃忠慎:〈朱熹「淫詩說」衡論〉,《靜宜中文學報》第6期(2014年12月)。
    黃華表:〈桐城詩派道咸詩派詩案(上編)〉,《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期(1959年10月)。
    廖美玉:〈錢牧齋論學杜在建構詩學譜系上的意義〉,《文與哲》第15期(2009年12月)。
    劉依真、師 寧:〈「質量互變規律質疑」的質疑〉,《河北學刊》1987年第6期。
    歐明俊:〈「文學」流派,還是「學術」流派?——「桐城派」界說之反思〉,《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蔣 寅:〈海內論詩有正宗 姬傳身在最高峰——姚鼐詩學品格與淵源芻論〉,《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5期。
    蔣 寅:〈詩學、文章學話語的溝通與桐城派詩歌理論的系統化──方東樹詩學的歷史貢獻〉,《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蔣 寅:〈論桐城詩學史上的姚範與劉大櫆〉,《江淮論壇》2014年6期。
    鄭永曉:〈關於黃山谷學杜的歷史爭議及重新認識〉,《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8期(2005年8月)。
    盧 坡:〈錢鍾書「桐城亦有詩派」續說〉,《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9年7月)。
    賴位政:〈近代學派論爭之迴響──錢鍾書南北文學論之解構傾向〉,收入日本長崎大學多文化社會學部主編:《東亞漢學研究》2017年特別號。
    謝 林:〈曾國藩與道光後期詩壇的宗黃之風〉,《文學遺產》2017年第4期。

    五、研究計畫
    曾守正:「當代清詩史敘述中被壓抑的低音:桐城對漁洋神韻派的反響」科技部計畫書,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執行期間2016-2018。

    六、學位論文
    于 慧:《清代嘉道之際詩歌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金 鎬:《梅曾亮及其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金華珍:《桐城派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紀銳利:《清代論詩詩史》,蘇州: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陳偉文:《清代前中期黃庭堅詩接受史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楊淑華:《方東樹《昭昧詹言》及其詩學定位》,臺南: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賴位政:《轉型視域下之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通」義及其實踐研究》,嘉義: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七、網際網路
    陳李綢:〈後設認知〉,《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上網日期2017年9月15日,檢自: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BE%8C%E8%A8%AD%E8%AA%8D%E7%9F%A5。

    八、外文譯著
    [英]司泰思(Walter Terence Stace)著,曹 敏、易陶天合譯:《黑格爾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年11月。
    〔日]吉川幸次郎撰,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11月3版。
    〔波蘭]弗拉第斯勞•達達基茲(Wtadystaw Tatarkiewicz)撰,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6月初版5刷。
    〔美]艾略特撰,李賦寧譯注:《艾略特文學論文集》,南昌市:百花州文藝出版社,1994年9月。
    〔美]阿黛爾•里克特撰,莫礪鋒譯:〈法則和直覺:黃庭堅的詩論〉,見莫礪鋒編,尹祿光校:《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
    〔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撰,高志仁譯:《西方正典》,新北市新店區:立緒文化公司,2016年5月2版。
    〔美]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撰,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12月。
    〔英〕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英〕博蒙特(Matthew Beaumony)撰,王 杰、賈 潔譯:《批評家的任務:與特里•伊格爾頓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12月修訂第4版。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502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15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DIS.NCCU.CHI.017.2018.A08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02101.pdf17348KbAdobe PDF2201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