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974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22319      線上人數 : 8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974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743


    題名: 李商隱哀悼文學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urning Literature by Li Shangyin
    作者: 黃怡雯
    Huang, Yi-Wen
    貢獻者: 許東海
    Hsu, Tung-Hai
    黃怡雯
    Huang, Yi-Wen
    關鍵詞: 李商隱
    哀悼文學
    詩文互涉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08-29 15:53:32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以李商隱哀悼文學為主體,通過對哀悼文學源流、中晚唐社會風氣及文風因革等背景的梳理,進而觀照李商隱哀悼詩文書寫的新變、個人特質,以及其中所展現出來的詩文互涉之現象。
    在李商隱生活的時代,哀悼文學已由純粹的實用文體轉變為摻雜抒情意味的文學體裁,同時駢文中駢散結合以及近體詩格律的發展亦漸趨成熟,伴隨中晚唐特殊的社會時期,李商隱哀悼詩文的撰作較之前人在形式上有所新變,在內容上則有所擴大。同時,在李商隱以情為文而求文質兼備的創作理論主導下,哀悼詩文在代擬與自擬的不同性質中產生書寫差別,在聲律的變化中追求與聲情的契合,從而形成獨特的個人特質。而聯繫前人有關李商隱詩文互涉的研究,本文進一步在其哀悼文學中討論這一現象,並探討在哀悼文與哀悼詩的風格、技巧乃至審美傾向有所趨同的情況下,如何展現和保留不同文體的特色。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古籍
    1、李商隱相關
    [唐]李商隱,余恕誠、劉學鍇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唐]李商隱,余恕誠、劉學鍇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李商隱,余恕誠、劉學鍇校註:《李商隱文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劉學鍇、余恕誠、黃世中編:《李商隱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2、其它
    [漢]鄭玄註:《漢魏古注十三經·周禮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西晉]潘岳著,王增文校註:《潘黃門集校註》,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南朝]劉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8年。
    [陳]徐陵著,徐逸民校箋:《徐陵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蕭子顯著,周國林等點校:《南齊書》,長沙:嶽麓書社,1998年。
    [唐]令狐楚撰,尹占華、楊曉靄校點:《令狐楚集校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
    [唐]杜甫著,[清]錢謙益箋註:《錢註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唐]房玄齡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孫樵撰:《孫可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唐]韋莊著,齊濤箋註:《韋莊詩詞箋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唐]陳子昂著,徐鵬點校:《陳子昂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唐]曹鄴著,粱超然、毛水清註:《曹鄴詩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劉禹錫撰,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五代]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王銍:《四六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明]吳訥著,于北山校點/[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章辨體序說 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明]吳訥著,于北山校點:《文章辨體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明]張溥著,殷孟倫註:《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註》,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姚鼐編撰,胡士明、李祚唐標校:《古文辭類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許梿選,曹明綱撰:《六朝文絜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第六部《經史百家雜鈔·序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趙翼:《陔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張采田著:《玉谿生年譜會箋(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十三經註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陳戍國校註:《禮記校註》,長沙:嶽麓書社,2004年。
    《古列女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二)現代論著
    1、李商隱相關
    尹博:《李商隱駢文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5年。
    方蓮華:《李商隱「不圓滿」詩境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吳調公:《李商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余恕誠主編:《中國詩學研究第2輯——李商隱研究專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學會:《李商隱詩研究論文集》,臺北:天工書局,1984年。
    董乃斌:《李商隱的心靈世界(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黃盛雄:《李義山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張淑香:《李商隱詩析論》
    劉學鍇:《李商隱詩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劉學鍇:《李商隱傳論》,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學鍇:《唐音淺嘗集》,合肥: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修訂一版。

    2、其它
    于景祥:《駢文史話》,沈陽:遼海出版社,2017年。
    王人恩編著:《古代祭文精華》,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
    [美]宇文所安:《晚唐(九世紀中葉的中國詩歌)》,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呂正惠:《唐詩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胡旭:《悼亡詩史》,北京: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姜書閣:《駢文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啟功:《詩文聲律論稿(典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曹道衡:《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仁青:《駢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三)論文
    1、學位論文
    (1)李商隱相關
    李宜學:〈李商隱詩接受史重探〉,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年。
    余新:〈論李商隱的駢文理論及駢文創作〉,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吳曉麗:〈論李商隱七言律詩的修辭藝術〉,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韋異才:〈杜牧與李商隱駢文比較研究〉,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孫琴:〈李商隱祭文研究〉,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
    陳淑媛:〈杜牧李商隱詠史七絕用典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陳樺蓁:〈李商隱詩的象徵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劉子聞:〈李商隱駢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劉冬妍:〈論魏晉時代的悲美意識〉,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魏學寶:〈義山詩歌感傷美分析〉,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2)其它
    于麗:〈悼亡詩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王敏:〈駢文與律詩的文體聯繫〉,貴州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王軍:〈唐代悼亡詩研究〉,陝西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史貝貝:〈宋前悼亡詩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李聰聰:〈唐朝悼亡詩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周如月:〈宋前悼亡詩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紀豔麗:〈唐代悼祭文概說〉,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馬淑敏:〈韓柳哀祭文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張迎雙:〈宋代哀悼詩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楊青舟:〈白居易、李商隱「感傷」詩比較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劉東楠:〈唐代祭文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劉燕燕:〈漢魏六朝哀誄祭吊文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劉曉燕:〈魏晉南北朝悼祭文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潘邐:〈唐代代筆公文中文人的主體意識研究〉,廣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韓雪晴:〈三十六體駢文述論〉,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龔澤軍:〈敦煌寫本祭悼文研究〉,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2、期刊
    (1)李商隱相關
    王樹林:〈清初李商隱研究四題〉,《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03期。
    安萍:〈淺析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及其形成原因〉,《滄桑》,2008年04期。
    吳在慶:〈樊南四六芻議〉,《中州學刊》,1995年02期。
    吳振華:〈20世紀李商隱詩學研究〉,《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7期。
    谷曙光:〈新世紀李商隱研究的良好開端〉,《中國韻文學刊》,2002年02期。
    李華娟:〈論李商隱的駢文〉,《黑龍江史志》,2008年12期。
    李聰亮:〈「以無涯之情愛,悼不駐之光陰」——元稹與李商隱悼亡詩之比較〉,《社科縱橫》,2003年01期。
    周俊海:〈李商隱祭文管窺〉,《雞西大學學報》,2012年第12期。
    周建國:〈世紀之交李商隱研究之回顧與前瞻〉,《中州學刊》,1998年04期。
    施紅梅:〈雪中探梅 霧裡看花——元稹、李商隱悼亡詩比較〉,《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高淮生、蔡燕:〈近25年來李商隱詩歌研究述評〉,《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陶文鵬:〈論李商隱詩的幻象與幻境〉,《文學遺產》,2002年05期。
    陳靜芬:〈李商隱審美觀之形成及其理論初探〉,《明新學報》,2005年10月第31期,頁37-55。
    黃世中:〈論王蒙的李商隱研究〉,《文藝研究》,2004年04期。
    張明非:〈李商隱無題詩研究綜述〉,《文學遺產》,1997年02期。
    張學松:〈李商隱詠物詩的悲劇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張順:〈白居易與李商隱詩的感傷特質比較〉,《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張振謙:〈駢:詩別是一家——試論李商隱『以駢文為詩』〉,《船山學刊》,2006年第4期。
    魯華峰:〈李商隱詩歌和四六文風格的多樣性〉,中國李商隱研究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
    劉學鍇:〈樊南文的詩情詩境〉,《文學遺產》,1997年第2期。
    劉學鍇:〈本世紀中國李商隱研究述略〉,《文學評論》,1998年第1期。
    劉學鍇:〈樊南文與玉溪詩——論李商隱四六文對其詩歌的影響〉,《文學遺產》,2003年第4期。
    韓大強:〈李商隱悲劇性心態探因〉,《中州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韓大強:〈李商隱祭文的藝術技巧〉,《南都學壇》,2005年04期。
    韓大強:〈清代李商隱研究綜述〉,《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蘇周永:〈晚唐文章與政治的關係研究——以李商隱「四六駢文」與晚唐三家「刺世小品文」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年。
    蘆春豔:〈素錦著花——談李商隱駢文的藻飾〉,《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04期。
    蘆春豔、呂雙偉:〈「文思清麗」與「獺祭魚」——李商隱駢文與唐代駢文文風的關係〉,《中國文學研究》,2011年02期。
    蘆春豔:〈李商隱駢文的對偶〉,《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蘆春豔:〈李商隱駢文創作的典範性〉,《中國文學研究》,2014年02期。

    (2)其它
    丁雪豔:〈唐代悼亡詩淺探〉,《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于景祥:〈駢文的蛻變〉,《文學評論》,2003年05期。
    王立:〈中國古代悼亡哀祭文學略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王立:〈中國古代傷悼文學的三大模式——悼祭文學主題片論〉,《求是學刊》,1996年04期。
    王偉芳:〈論悲美的本質與特徵〉,《廊坊師專學報》,1994年02期。
    田耕宇:〈論晚唐感傷詩產生的文化背景〉,《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金光:〈哀祭文的文體特點及在駢文和古文中表現之異同〉,《宜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吳承學、劉湘蘭:〈哀祭類文體〉,《古典文學知識》,2009年04期。
    吳珮珠:〈試論唐代散文與駢文的關係〉,《思想戰線》,1987年01期。
    李華斌、程燕霞:〈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感傷主義〉,《黃岡師專學報》,1996年04期。
    李貴銀:〈碑文與銘文、頌文及誄文的文體關係〉,《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06期。
    沈檢江:〈晚唐詩:感傷情調的全方位滲透〉,《求是學刊》,1994年05期。
    莫道才:〈駢文史分期芻論〉,《柳州師專學報》,1997年03期。
    曹曉宏:〈談談古代哀祭語體及其特徵〉,《楚雄師專學報》,1999年01期。
    陳小芒、黃衛興:〈論中國古代悼亡詩的傷逝主題及價值取向〉,《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陳冠明:〈「三十六體」:宋祁總結、認定的駢文體派〉,《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陳曉蘭:〈從唐代悼亡詩談中國情文化〉,《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黃金明:〈傷悼文學的衰落與南朝文學的演變〉,《文學評論》,2006年01期。
    張紅運:〈唐代傷悼詩序及其文化解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張海鷗,謝敏玉:〈悼祭文的文體源流和文體形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張劍:〈略論我國古代悼亡詩〉,《渤海學刊》,1985年04期。
    葉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大中文學報》,2003年06月第18期,頁163-184。
    傅興林:〈唐宋「悼亡」詩詞說略〉,《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詹緒左:〈評「吊」議「哀」剖「誄」〉,《江淮論壇》,1998年02期。
    蔣寅:〈悼亡詩寫作範式的演進〉,《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熊剛:〈論〈綠衣〉、〈葛生〉對中國古代悼亡詩的影響〉,《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3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33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CHI.016.2018.A08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3301.pdf1376KbAdobe PDF22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