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89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35123      在线人数 : 9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8955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955


    题名: 清末民初「新女性」的文化現象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New Woman”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作者: 方慧雯
    Fong, Wai-Man
    贡献者: 黃克武
    劉維開

    Huang, Ko-Wu
    Liu, Wei-Kai

    方慧雯
    Fong, Wai-Man
    关键词: 新女性
    現代性
    文化現象
    話語權力
    New woman
    Modernity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power of discourse
    日期: 2018
    上传时间: 2018-07-27 12:10:54 (UTC+8)
    摘要: 本文專注考察清末民初時人對「新女性」概念、新派女子的想像與實踐,統率兩者為特定時限所展演之文化現象。從中揭示政治局勢的更迭變動,與社會性別認同之階段性轉化,如何重設對婦女的規範、形成女性的自我制約,以造就適時合宜的理想女子。並依循其內在進路復加考掘,點明概念所牽涉的性別角力,評述民眾對「新女性」期許的落差、實踐之困窘;據此宏觀地反映時代思想,闡釋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現代性、國族主義的複雜思維。論文分作三個層次遞進說明,先考訂「新女性」的形塑及涵義,指出概念的生產機制:源起、演變、特質,詮釋「新女性」何以成為性別規範的新詞彙;第二層次則深入剖析知識分子的思想脈絡,選取具代表性的胡適、周作人、張競生,作微觀考察對象,透徹外國經驗與思維邏輯之關聯,申述男性話語權下「新女性」的不同面向;第三層次重在展現「新女性」的群體形象,根據三類事例涵蓋二十世紀初「女子問題」的參政、社交、貞操、戀愛、婚姻等核心部分,藉以探究政體、傳媒對輿情的建構和操控,審視女子「能動力」之突破與挫敗。由是整合各個層次,刻畫新式婦女群體的發展圖像,進而省思「新女性」之於中國近代歷史的意義。
    This thesis takes a gender perspective as the main theme, focusing on the concept, imagination and practice of “New Woma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B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oman” and its ideal feminine figure,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nder identity altered the standards and self-restraints of women at that time. The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s expectations of the ideal “New Woman” and women in reality were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These conflicting ideas reflected the dilemma that Chinese intellectuals tried to pursue modernity and nationalism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First, I explore the form and definition of “New Woman”, elaborating on how the concept originated and evolved with its own traits. I also explain how “New Woman” became a new vocabulary of the gender standards. Second, I focus on the thought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Hu Shih, Zhou Zuoren and Zhang Jingsheng. My analysis particularly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foreign experience and their logic of thinking. By then we can explain the various orientations of “New Woman” under masculine discourses.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public image of “New Woman”. The core discussion of “the woman’s questio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cluding politics, sociality, virginity, love and marriage, is covered by three examples. Through this discussion, we can identify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trol of public opin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and how it criticizes the breakthrough of women`s “agency”.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is a systemic review an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omen`s groups, provoking reflection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New Woman”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參考文獻: 一、報紙期刊
    《人民週報》(上海),1935。
    《大公報》(天津),1906、1912-1913、1920、1924、1928-1929、1936-1937。
    《大公報‧婦女與家庭》(天津),1930。
    《大公晚報》(重慶),1949。
    《大陸報》(上海),1902。
    《大美晚報》(上海),1935。
    《山西省新生活運動促進會會刊》(太原),1934。
    《女聲》(上海),1933、1935。
    《女權》(上海),1912。
    《女學報》(上海),1902。
    《女子世界》(上海),1904-1905、1907。
    《女子月刊》(上海),1935。
    《女子白話旬報》(北京),1912。
    《文學週報》(上海),1925。
    《太平洋》(上海),1920。
    《太白》(上海),1935。
    《天鐸報》(上海),1912。
    《中華週報》(上海),1932。
    《中華週報》(北京),1945。
    《中華日報》(上海),1935。
    《幻洲》(上海),1927。
    《生活》(上海),1928。
    《申報》(上海),1887、1892、1906、1912-1913、1915-1916、1919、1926、1933-1935。
    《申報月刊》(上海),1934。
    《民立報》(上海),1912。
    《民間週報》(廣州),1934-1935。
    《民國新聞》(上海),1912。
    《民國日報》(上海),1928。
    《民國日報‧覺悟》(上海),1920、1922。
    《民國日報‧婦女評論》(上海),1921-1922。
    《北京大學日刊》(北京),1924。
    《正中》(漢口),1935。
    《江蘇》(日本東京),1903。
    《血汗週刊》(上海),1934。
    《努力週報》(北京),1923。
    《每週評論》(漢口),1934。
    《明星》(上海),1933。
    《青年友》(上海),1924。
    《青年進步》(上海),1920、1926。
    《青年婦女》(上海),1928。
    《青天匯刊》(上海),1930。
    《東方雜誌》(上海),1932。
    《社會半月刊》(上海),1934。
    《法政半月刊》(上海),1935。
    《春色》(上海),1935。
    《玲瓏》(上海),1932-1933、1935。
    《南中》(廣州),1935。
    《時報》(上海),1932。
    《時事新報》(上海),1922。
    《益世報》(天津)1937。
    《神州日報》(上海),1912、1915。
    《秦風日報》(陝西),1912。
    《家庭週刊》(天津),1934。
    《紹興教育雜誌》(紹興),1914。
    《婦女旬刊彙編》(杭州),1925。
    《婦女鑑》(成都),1914。
    《婦女共鳴》(上海),1931。
    《婦女共鳴》(南京)1933、1935。
    《婦女時報》(上海),1916。
    《婦女週報》(上海),1924。
    《婦女雜誌》(上海),1917、1920-1927。
    《現代婦女》(旬刊)(上海),1922。
    《現代婦女》(月刊)(上海),1928。
    《晨光》(北京),1922。
    《晨報》(北京),1935。
    《晨報副刊》(北京),1923-1924。
    《教育雜誌》(上海),1917、1919。
    《統計月報》(南京),1930。
    《國聞週報》(天津),1935。
    《國聞畫報》(上海),1928。
    《清議報》(日本橫濱),1899-1900。
    《野火》(杭州),1927。
    《情化》(上海),1928。
    《商報》(上海),1935。
    《無錫教育雜誌》(無錫),1917。
    《新文化》(上海),1926-1927。
    《新青年》(上海),1916-1920。
    《新評論》(上海),1928。
    《新女性》(月刊)(上海),1928。
    《新女性》(不定期刊物)(上海),1935。
    《新聞報》(上海),1913。
    《新生週刊》(上海),1935。
    《電聲》(上海),1934-1935。
    《電影畫報》(上海),1935。
    《愛國報》(北京),1912。
    《論語》(上海),1933。
    《影戲年鑒》(上海),1934。
    《廣智館星期報》(天津),1933。
    《興華》(上海),1923、1928。
    《醒華報》(北京),1915。
    《學生生活》(南京),1935。
    《獨立評論》(北京),1935。
    《駱駝畫報》(上海),1928。
    《嚶聲月刊》(上海),1921。
    《競志》(無錫),1923。
    《競業旬報》(上海),1906。


    二、中文專書
    Jennifer Harding著,林秀麗、黃麗珍譯,《性的扮演:陰/陽特質的實踐》,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8。
    《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婦女運動通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
    中國基督教教育調查會,《中國基督教教育事業》,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編,《國語辭典(第一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中國史學會主編,《辛亥革命(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8冊)》,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吳江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吳江文史資料 第3輯》,蘇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吳江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出版,1984。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史研究部編,《阮玲玉》,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俗語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中國婦女運動史(新民主主義時期)》,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丹尼斯‧朗著,高湘澤、高全余譯,《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及作用》,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方漢文,《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事業編年史(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王業健,《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的演進》,臺北: 中央經濟硏究院經濟硏究所,1981。
    王政、陳雁主編,《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王輝主編、衡陽市婦女聯合會編,《唐群英史料集萃》,湖南:衡陽市婦女聯合會,2006。
    王遠明、王傑等著,《春秋嶺海——近代廣東思想先驅紀事》,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2008。
    卞孝萱,唐文權編著,《民國人物碑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卞宏,張夷主編,《江陰與南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尹豔秋編著,《近現代蘇南教育家概覽》,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
    田漢著、鄧興器、趙雲夢編,《田漢全集 第十卷 電影》,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田本相、宋寶珍,《中國百年話劇史述》,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3。
    北京迅博物館編,《苦雨齋文叢 周作人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
    白志紅,《女性主義與人類學》,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向愷然,《留東外史 三集》,上海:民權出版部,1917。
    朱思敬等編,《文化名人婚戀錄》,上海:學林出版社,2011。
    朱文華、許道明主編,《上海文學志稿》,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 【第一部】 璞玉成璧:1891-1917》,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西蒙‧波娃著,邱瑞鑾譯,《第二性 第二卷(上)》,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6。
    沈雲龍主編,《天放樓文言(附詩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肖霞,《元始 女性是太陽——「青鞜」及其女性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
    吳相湘、劉紹唐,《第一次教育年鑒》,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
    吳成平主編,《上海名人辭典 1840-1998》,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李文海主編,夏明方、黃興濤副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一編)婚姻家庭卷》,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學中的「英雌」話語》,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李木蘭著,方小平譯,《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谷玲玲編,《大眾媒體與兩性平等敎育研討會論文彙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所,1998。
    杜祖貽,《杜威論教育與民主社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呂芳上,《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呂芳上,《民國史論(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增訂版)》,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宋少鵬,《「西洋鏡」裡的中國與婦女:文明的性別標準和晚清女權論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岩崎徂堂、三上寄鳳著,趙必振譯,《世界十二女傑》,上海:廣智書局,1903。
    東方雜誌社編纂,《婦女職業與母性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阿英編,《晚清戲曲小說目》,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
    阿英,《阿英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1。
    周佳榮,《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1980。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第一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第二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第三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第四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周作人,止庵校訂《知堂回想錄(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知堂回想錄(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周家珍編著,《20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周川主編,《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金一著、李又寧主編,《女界鐘》,紐約:紐約天外出版社,2003。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孟悅、戴錦華,《浮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林偉,《魯迅詩歌注析》,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連橫,《雅堂先生文集:餘集(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
    連玲玲,《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市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
    約翰‧杜威著,傅統先、邱椿譯,《人的問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約翰‧杜威著,趙祥麟、任鐘印、吳志宏譯,《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約翰‧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約翰‧阿卻爾、芭芭拉‧洛依德著,簡皓瑜譯,《性與性別》,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1(1906-1914)》,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2(1915-192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胡適,《四十自述》,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胡適著,《胡適留學日記(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胡適等著、蔡登山編,《《孽海花》與賽金花》,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
    胡纓著,龍瑜宬、彭姍姍譯,《翻譯的傳說:中國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侯豔興,《上海女性自殺問題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柯惠鈴,《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1920》,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學刊 第九輯》,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
    段煉,《「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夏曉虹,《燕園學文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徐亮、蘇宏斌、徐燕杭,《文論的現代性與文學理性》,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徐敏,《女性主義的中國道路:五四女性思潮中的周作人女性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徐輝琪,《民國散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孫大干編著,《天津經濟史話》,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孫德高,《唯美的選擇與轉換:日本文學與中國現代唯美主義思潮》,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孫紹誼,《想像的城市:文學、電影和視覺上海(1927-1937)》,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孫宅巍、王衛星、崔巍主編,《江蘇通史 中華民國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秦弓著、楊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 五四時期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唐欣玉,《被建構的西方女傑——《世界十女傑》在晚清》,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倪延年主編,《民國新聞史研究(2014)》,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桑楚主編,《魯迅經典》,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5 。
    高力克,《自由與國家:現代中國政治思想史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許指嚴,《新華秘記 後編》,上海,清華書局,1918。
    許君遠,《讀書與懷人》,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10。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3。
    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上海:上海新文化書社,1923。
    張競生,《美的社會組織法》,北京:北新書局、北大出版社,1926。
    張競生,《美的人生觀》,北京:新潮社、北大出版部,1935。
    張競生,《張競生文集(下卷)》,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
    張競生,《性史1926》,臺北: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張競生、魯迅等著,張培忠編,《愛情定則︰現代中國第一次愛情大討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張栴,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時間時論選集 第三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7。
    張有德,《馬振華女士自殺記》,上海:社會新聞社,1928。
    張國福選編,《參議院議事錄、參議院議決案彙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張錦華,《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臺北:正中書局,1994。
    張承舉主編,《東西方跨世紀作家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
    張偉、嚴潔瓊,《都市風情——上海小校場年畫》,臺北:新銳文創,2014。
    張耀杰,《紅粉民國:政學兩界的女權傳奇》,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
    張蓮波,《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社團》,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張晉藩,《中國憲法史》,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教委科技管理中心編,《中國博士科研成果通報 1991(上冊)》,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中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陳子善編,《閑話周作人》,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陳怡,《經驗與民主:杜威政治哲學基礎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陳天華著,劉晴波、彭國興編,饒懷民補訂,《陳天華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陳湘涵,《尋覓良伴:近代中國的徵婚廣告(1912-1949)》,臺北:國史館出版,2011。
    陶春芳、段火梅主編,《簡明婦女學辭典》,石家莊:大地出版社1990。
    郭傑、秋芙、焦文彬、李繼凱主編《中國文學史話(近代卷)》,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傑、秋芙總主編,《圖文本‧中國文學史話 第十卷‧現當代文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二)》,上海:廣智書局,1902。
    梁啟超著、何光宇評注,《變法通議》,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莫世祥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文庫 馬君武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章立明,《性別與發展》,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
    飯郎,《沈佩貞》,上海:鴻文書局,1915。
    馮自由,《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
    喬以鋼,《多彩的旋律:中國女性文學主題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喬素玲,《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女性覺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黃瑞霖主編,福建省嚴復學術研究會、北京大學福建校友會編,《中國近代啓蒙思想家——嚴復誕辰150週年紀念論文集》,北京:方誌出版社,2003。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黃興濤,《「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增訂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黃懷軍、詹志和主編,《外國文學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1。
    黃克武,《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修訂版)》,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2007。
    單中惠、王鳳玉編,《杜威在華教育演講》,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須藤瑞代著,須藤瑞代、姚毅譯,《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舒蕪,《周作人的是非功過》,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楊雅琄,《擁擠的灰色愛情世界:「五四女作家」小說之愛情書寫研究 (1918-1936)》,臺北:要有光出版社,2014。
    楊培明主編,《南菁書院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溝口雄三著,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
    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 (修訂本)》,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趙泓,《中國人的新村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
    劉王立明,《中國婦女運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劉成禺,《世載堂雜憶》,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1。
    劉巨才,《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9。
    劉澤華主編,劉健清撰,《中華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社團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劉人鋒,《中國婦女報刊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2。
    劉開鈴、游素玲主編,《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
    劉禺生,《世載堂雜憶續篇》,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劉佳,《後殖民翻譯權力話語──後殖民主義譯論與當代中國翻譯》,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
    劉超,《講臺上的民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劉靜、唐存正著,《女權運動先驅——唐群英》,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
    劉勇、李怡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1895-1949)第1卷( 1895-1905)》,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
    劉禾,《跨語際實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劉禾主編,《世界秩序與文明等級: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潘光旦,《民國叢書 第一編 20 社會科學總論類 《優生概論》》,上海:上海書店,1989。
    歐陽予倩,《自我演戲自來》,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
    歐陽予倩,《歐陽予倩全集 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魯迅,《南腔北調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魯迅,《魯迅雜文全編(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蔣薛、唐存正,《唐群英評傳》,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
    蔣美華,《20世紀中國女性角色變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鄭丹丹,〈女性主義研究方法解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黎細玲編著,《香山人物傳略 3》,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
    穆勒著、嚴復譯、王雲五主編,《群己權界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燕華君,《同里時光(彩色插圖珍藏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
    錢永祥主編,《普遍與特殊的辯證:政治思想的探掘》,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3。
    戴季陶,《日本論》,上海:民智書局,1938。
    蕾恩‧柯娜著,劉泗翰譯,《性別的世界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5。
    韓淑芳主編,《老北大》編輯組編,《老北大》,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6。
    魏國英主編,《女性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譚好哲等著,《美育的意義 中國現代美育思想發展史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鐘叔河編,《周作人文類編5 上下身 性學、兒童、婦女》,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
    蘇迪爾‧哈札里辛格著,陳岳辰譯,《法國人如何思考?一個知性民族的感性肖像》,臺北:商周出版,2017。


    三、中文論文
    王立群,〈論周作人的性愛觀〉,《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9:6(湖州,2007.12),頁16-20。
    王汎森,〈如果把概念想像成一個結構: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思想史》,6(臺北,2016.03),頁239-249。
    田玉軍、陸季春,〈文化現象傳播的本質與方式〉,《學術交流》,171(哈爾濱,2008.06),頁176-178。
    江勇振〈男人是「人」、女人只是「他者」:《婦女雜誌》的性別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臺北,2004.12),頁39-67。
    任軍,〈1920年代「科玄論戰」之反思——兼談民國知識分子論戰的當代意義〉,《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6:1(通化,2006.01),頁83-86。
    任春艷,〈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宗教學研究》,2007:4(成都,2007.12),頁217-220。
    朱立立,〈女性話語‧國族寓言‧華人文化英雄——從文化研究視角重讀當代華語經典《桑青與桃紅》〉,《台灣研究集刊》,93(福建,2006.09),頁84-91。
    朱文華、孟暉,〈從《鏡花緣的引論》等文看胡適的婦女觀〉,《晉陽學刊》,4(山西,2007.07),頁112-115。
    衣若蘭,〈論中國性別史研究的多元交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0(臺北,2017.12),頁167-230。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激進與保守〉,《歷史月刊》,29(臺北,1990.06)頁135-146。
    李細珠,〈略論清末國民意識中的性別與權利之關係——以女子參政權為中心的考察〉,《婦女研究論叢》,64(北京,2005.03),頁45-49。
    李建宏、沈彤、李雪銘,〈擬態環境的形成及其與現實環境的關係〉,《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1(遼寧,2013.01),頁62-67。
    吳秉珊,〈周作人的文學思想受日本文化影響之研究〉,香港: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邱若宏,〈五四科學思潮研究綜述〉,《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1(長沙,2004.02),頁95-100。
    金潤秀,《《婦女雜誌》(1920-1925)的「新女性」形象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文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周寧,〈社交公開、男女同校與師生戀:1924年北京大學教授楊棟林情書事件〉,《婦女研究論叢》,129(北京,2015.05),頁66-74,85。
    姜良芹,〈五四時期胡適論婦女〉,《浙江學刊》,5(浙江,1999.09),頁125-128,138。
    范瑩,〈政治、輿論與性別——性別論理視野下的沈佩貞〉,北京: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15。
    唐培東編輯,〈關於阮玲玉之死的珍貴史料——摘自黎民偉日記〉,《大眾電影》,2003:10(北京,2003.08),頁44-45。
    徐輝琪,〈唐群英與「女子參政同盟會」——兼論民初婦女參政活動〉,《貴州社會科學》,7(貴陽,1981.05),頁30-37。
    張錦貴,〈江蘇人與辛亥革命〉,《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3(揚州,1991),頁9-13。
    張化冰,〈淺論《新青年》作者群的形成〉,《新聞與傳播研究》,12:4(北京,2005.12),頁31-34。
    張華,〈美的三個層次:張競生烏托邦建構中的美學內涵〉,《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5(上海,2016.05),頁118-129。
    張淑娟,〈民國女性性解放與貞操觀的吊詭及司法判解論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4:2(山西,2017.03),頁94-98。
    曹勁松,〈論擬態環境的主體建構〉,《南京社會科學》,2009:2(南京,2009.02)),頁98-103。
    許慧琦,〈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12),頁59-101。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3。
    許紀霖,〈個人主義的起源——「五四」時期的自我觀研究〉,《天津社會科學》,2008:6(天津,2008.11),頁113-124。
    陳姃湲,〈《婦女雜誌》(1915-1931)十七年簡史——《婦女雜誌》何以名為婦女〉,《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臺北,2004.12),頁1-38。
    陳文聯、楊秋華,〈論周作人女性觀的形成與特點〉,《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3(長沙,2007.09),頁94-97。
    彭小妍,〈性啟蒙與自我的解放——「性博士」張競生與五四的色欲小說〉,《文藝理論研究》,1995:4(上海,1995.08),頁46-53。
    彭小妍,〈張競生的《性史》,色情還是性學?〉,《讀書》,8(北京,2005.08),頁156-161。
    彭小妍,〈以美為尊——張競生「新女性中心」論與達爾文「性擇」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4(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04),頁60-70。
    黃彥,〈中國社會黨述評〉,《近代中國》,14(上海,2004.08),頁120-164。
    黃興濤,〈清末民初新名詞新概念的「現代性」問題——兼論「思想現代性」與現代「社會」概念的中國認同〉,《天津社會科學》, 4(天津,2005.08),頁128-136。
    黃克武,〈胡適與赫胥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0(臺北,2008.06),頁42-83。
    馮潔,〈周作人女性觀的建構及其意義〉,浙江:浙江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楊青,〈在「新村」的土地上構築「自己的園地」——論武者小路實篤對周作人的影響〉,《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9(重慶,2011.09),頁132-133。
    趙立彬、李瑾,〈辛亥革命時期上海女子軍事團體源流考〉,《史林》,2006:1(上海,2006.02),頁37-42。
    趙嫣璐,〈阮玲玉的人生和她的時代與社會〉,《蘭臺世界》,20(遼寧,2017.10),頁115-118。
    黎楊全,〈論㕑川白村對周作人文學觀的影響〉,《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1(南京,2005.03),頁67-72。
    劉方,〈民國時期的新興職業女性〉,吉林:吉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劉芹,〈胡適女性解放思想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碩士論文,2015。
    謝玲玲,〈周作人女性觀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
    羅志田,〈新舊之間:近代中國的多個世界及「失語」群體〉,《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5(四川,1996.06),頁77-82,108。
    羅志田,〈杜威對胡適的影響〉,《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6(四川,2002.11),頁117-124。
    關威,〈五四時期張競生的婦女問題思想〉,《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8:3(北京,2006.06),頁78-82。
    嚴昌洪,〈唐群英與民初女子參政運動〉,《貴州社會科學》,154(貴陽,1981.08),頁100-105。
    蘇志宏、郝丹立,〈張競生的女權主義思想及其特徵〉,《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6(四川,2011.09),頁62-67。


    四、英文專書及論文
    Dewey, John. Education and the Health of Women, The Early Works, 1882-1898 1: 1882-1888 Early Essays and The Study of Ethics.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9.
    Dewey, John. edited by Jo Ann Boydston. Is Co-education Injurious to Girls by John Dewey, The Middle Works, 1899-1924, Volume 6: 1910-1911, Journal Articles, Book Reviews, Miscellany in the 1910-11 Period, and How We Think.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8.
    Foucault, Michel.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 M. Sheridan Smith.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2.
    Hall, Stuart. The West and the rest: discourse and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2.
    Jayawardena, Kumari. Feminism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Zed Books, Atlantic Highlands, N.J., 1986.
    Ko, Dorothy.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Lentricchia, Frank, and Thomas McLaughl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1990.
    Lewis, Jeff. Cultural studies - the basics. London: SAGE, 2002.
    Nelson, Carolyn Christensen. A new woman reader: fiction, articles, and drama of the 1890s. Peterborough, Ont.; Orchard Park, N.Y.: Broadview Press, 2001.
    Rosenlee, Li-Hsiang Lisa. Confucianism and Women: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Skinner, Quentin. Visions of politics, Vol. 1, Regarding Method.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Wang, Zhe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41530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3016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Hist.002.2018.A04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