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33581      Online Users : 9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854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547


    Title: 論袁枚詩歌中的自我觀看與書寫 ──以〈不飲酒〉組詩、「鏡」詩及〈落花〉組詩為例
    Self-Reflection and Self Writing in Yuan Mei’s Poetry ── Using “Non-drinking” Poems, “Mirror” Poems and “Fallen Petals” Poems as Examples
    Authors: 張豔
    Zhang, Yan
    Contributors: 曾守正
    Tseng, Chou-Cheng
    張豔
    Zhang, Yan
    Keywords: 袁枚
    自我觀看
    自我書寫
    隱微寫作
    自我境界
    自我重構
    Yuan Mei
    Self-reflection
    Self writing
    Esoteric writing
    Realms of self
    Reconstruction of self image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7-10 15:35:04 (UTC+8)
    Abstract: 本文以「知人論世」及「以意逆志」的詮釋方法,通過對袁枚所處政治、社會、文化環境以及袁枚個人際遇的理解,闡發袁枚自我觀看與書寫詩歌的意涵。與從特定意識形態出發的袁枚研究不同,本文所關注的是袁枚如何看待自我。袁枚領袖乾隆詩壇,其詩歌創作不僅在技巧上有相當造詣,更體現出對自我人生以及所處社會、歷史深刻的洞察力。本文以點線面的遞進方式,通過對袁枚詩歌的分析,討論其自我觀於壯年、中年、老年的動態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本文聯繫清中葉的政治、文化環境,探討袁詩所體現的當時士人的普遍生命樣態,並將其置於晚明至清中葉文學史的發展脈絡中,考察其意義。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闡釋研究對象,包括「自我」、「自我觀看」及「自我書寫」的意涵與研究範圍,之後對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概述與評價,並由此引出研究進路的討論。第二章為「歷史之『鏡』──袁枚的〈不飲酒〉組詩」。袁枚身處文字獄最為嚴酷的乾隆朝,且被迫辭官,無法實現政治理想,由對出處、名利、生死的思考而引發的激烈情感不能明言,但又不能不言。他追和陶淵明,作〈不飲酒〉組詩,從獨特的角度接受、解讀陶淵明,並效法淵明,以「隱微寫作」的手法於字裡行間「自我隱藏」。第三章為「鏡中之『我』──袁枚的『鏡』詩」,以袁枚的「鏡」詩為線索,分析其自我觀的不同境界。袁枚在壯年、中年時期對形軀的執著,至晚年以莊子思想中的「忘」、「化」消解,從而追求情意我的境界。他以通達的態度看待「我」的流動不居,並將個體的「心」、「身」置於群體利益之上,但並未在根本上否定德性我。袁枚的自我觀經歷了從「不達」至「通達」的過程,然而作為「在野」的士人,他始終未能回答「我是誰」這一問題,在辭官後亦遲遲未能為自我身份定位。第四章為「自我重構──袁枚的〈落花〉組詩」。袁枚早年在江南為官時所作〈落花〉組詩,以處於弱勢的自我為書寫對象,抒發不遇的失落與無奈。晚年修改後的同題組詩淡化了書寫當時的不平之情,但改詩行為也彰顯了「性靈」詩歌的當下性。第五章為結論,綜合論述袁枚自我觀看與書寫詩歌所體現的複雜、多元的自我觀及在明清自我書寫詩歌傳統中的地位與價值,並提出有待解決的問題。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Yuan Mei’s poems on self-reflection and self-writing, by gai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creation of the poems under study. This understanding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interpreting the text by understanding the era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s” (zhi ren lun shi 知人論世) and “meeting the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with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yi yi ni zhi 以意逆志).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thesis is Yuan Mei’s subjective view of self, rather than analyzing his poetry based on certain ideologies, as was often done in previous research. Yuan Mei was the poet laureate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in the Qing dynasty. His achievements in poetry lay not only in skillful maneuvering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ut also in communicating keen observations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t the time. This thesis connects the many dots explicit or implicit in poems, depicting Yuan Mei as a young adult, a middle-aged man and an old man, to reconstruct the dynamic and ever changing self-view of Yuan Mei. The significance of Yuan Mei’s poetry is illustrated, then, by demonstrating how it reflects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Han literati under the Manchu rul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by placing his poetry in the literary context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with the first chapter a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discusses the motives, purpose, subjects and relevant areas of research undertaken. It also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and evaluates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from which to derive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itled “Historical ‘Mirror’-Yuan Mei’s ‘Non-drinking’ Poems.” Yuan Mei lived almost his entire adult life during the Qianlong era, which marked the worst of the literary inquisitions in the Qing dynasty. Under the harsh political environment, Yuan Mei, like many Han literati at the time, could not realize his political ideals. The intense frustrations he experienced could not be expressed openly and directly, for fear of political persecution. At the same time, he could not suppress his feelings either, consequently, he matched the style of Tao Yuanming’s “drinking” poems and composed “non-drinking” poems, in which he hid his intentions, but left clues behind for readers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Non-drinking” poems were based on Yuan Mei’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Tao Yuanming as a person and his poetry. Chapter three is titled “The ‘I’ in the Mirror-Yuan Mei’s ‘Mirror’ Poems.”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realms of self in Yuan Mei, using “mirror” poems and related poems. While in his middle ages, Yuan Mei was obsessed with his appearance, which was caused by his fear of death without any accomplishments in life. Later in life, however, he managed to overcome this fear, mainly through practicing “losing” or “forgetting” (wang 忘) self and “transforming” (hua 化) self, which are concepts in the Zhuangzi, in attempts to attain the realm of aesthetic self. He viewed “self” as a constantly changing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netration” (tongda 通達). He placed individuals’ ment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above the collective interest; however, fundamentally, his views were still consistent with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moral self. Yuan Mei’s view of self went through the process from being obsessed with appearance to where he was able to forget or transform himself. However, as an outsider to the establishment, he was never 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o am I,” nor was he able to determine his self-identification for much of his life. Chapter four is titled “Reconstructing Self – Yuan Mei’s ‘Fallen Petals’ Poems’.” While he was a lowly government officer, Yuan Mei composed a collection of “Fallen Petals” poems to express disappointment and frustration with his helpless situation in politics. In his final years, he made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is collection of poems, which played down his feeling of frustration in early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t of changing the poems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cusing on the here and now in “xingling” poems.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complex, multi-layered self-view of Yuan Mei as demonstrated in his poetry about self-reflection and self-writing, and assesses the value of Yuan Mei’s poetry in the Ming-Qing self writing tradition. The chapter also proposes future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with the topic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Reference: 一、袁枚相關著作

    (一)袁枚著作(以出版時間為順序)
    〔清〕袁枚:《隨園三十六種》,上海:鴻文書局,1910年石印本。
    〔清〕袁枚:《隨園全集》,臺北:啟明書局,1960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集》,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集》,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批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初版,2009年3版。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袁枚全集新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第1-4冊《小倉山房詩集》
    第5-7冊《小倉山房文集》
    第7冊《小倉山房外集》
    第8-10冊《隨園詩話》
    第13-14冊《隨園隨筆》
    第14冊《袁太史稿》
    第15冊《小倉山房尺牘》、《牘外餘言》
    第16冊《雙柳軒詩文集》
    第17冊《隨園集外詩》、《零散集外文》、《零散集外尺牘》

    (二)近人研究袁枚之著作(以作者姓氏筆畫為順序)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初版1刷,2004年初版2刷。
    王英志:《性靈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英志:《袁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標:《城市知識分子──袁枚及其交遊網絡的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石玲:《袁枚詩論》,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朱傳譽:《袁枚傳記資料》,臺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5年影印本。
    張健:《袁枚詩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傅毓衡:《袁枚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楊鴻烈:《大思想家袁枚評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27年初版,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劉衍文、劉永翔:《袁枚續詩品詳注》,上海:上海書店,1993年。
    鄭幸:《袁枚年譜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嚴明、陳清雲編:《袁枚研究學術檔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J. D. Schmidt:Harmony Garden: The Lif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oetry of Yuan Mei (1717-1798),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3.

    二、古籍文獻(以作者時代為順序)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影印〔清〕同治五年(1866年)至九年(1870年)金陵書局刊本,1981年。
    〔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影印〔清〕王先謙漢書補注本,1986年。
    〔漢〕王逸章句:《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魏〕王肅注:《百子全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1996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南宋紹興本,1988年。
    〔晉〕張華:《博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晉〕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錄於〔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1965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影印〔宋〕紹興本,1981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影印〔清〕同治十年(1871年)金陵書局刻本,1980年。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南史》,臺北:鼎文書局,影印〔元〕大德本,1980年。
    〔宋〕王安石著,〔宋〕李壁箋注,高克勤點校:《王荊文公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元/明〕宋訥:《西隱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明〕陸容著,李健莉校點:《淑園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王艮撰,〔日〕佐野公治解題:《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明〕李贄著,張建業、張岱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撰:《御定佩文韻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敕修:《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清〕汪紱著:《山海經存》,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清〕趙翼:《甌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錢大昕著,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清〕姚鼐:《惜抱軒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黃景仁:《兩當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話》,見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清〕戈載:《詞林正韻》,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清〕方濬師編纂:《隨園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清〕葉衍蘭繪撰:《清代學者象傳》,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林鈞:《樵隱詩話》,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年刊本。
    〔清〕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徐世昌:《晚晴簃詩匯》,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劉聲木:《萇楚齋續筆》,北京:中華出版社,1998年。

    三、近人專書(以作者姓氏筆畫為順序)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王力:《詩詞格律概要》,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初版,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2年。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學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出版社,2009年。
    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上海:開明書店,1947年初版,臺北:五南圖書,2012年。
    朱則杰:《清詩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評論卷》,臺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2003年再版。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2年。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吳調公、王愷:《自在、自娛、自新、自懺 ── 晚明文人心態》,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林文月:《林文月經典作品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林宜蓉:《舟舫、療疾與救國想像:明清易代文人文化新探》,臺北:萬卷樓,2014年。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周群:《袁宏道評傳(附袁宗道、袁中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周群、謝建華:《徐渭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唐圭璋:《全宋詞》,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孫康宜著,陳磊譯:《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中:中央書局,1963年初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1966年初版,臺北:學生書局,2013年。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居淵:《清代詩歌與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初版,2015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書局,1993年初版,2007年。
    陳維昭:《帶血的挽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國立中山大學編:《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1993年。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年。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本志:《律詩規範及其辨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張仲謀:《兼濟與獨善》,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為藩:《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1996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上)、1947(下)年初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出版社,1990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85年。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初版,2002年修訂本。
    黃瑞祺等編著:《後學新編: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2年。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廷福、楊同甫編:《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葉朗主編:《中國美學通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初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葉嘉瑩:《迦陵談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2016年。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爾巽等纂,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復印關外二次本。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中華書局,1949年初版,天津:百花出版社,1999年。
    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
    劉學銚:《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臺北:知書房出版集團,2005年。
    劉藝:《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魯迅:《魯迅全集》,臺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錢鐘書著,舒展選編:《錢鐘書論學文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年。
    嚴迪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嚴壽瀓著,國立編譯館主編:《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編譯館出版社,2003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譯:《中國文學的對句藝術》,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法〕弗雷德里克‧格霍(Frederic Gros)著,何乏筆(Fabian Heubel)等譯:《福柯考》(Michel Foucault),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美〕田菱(Wendy Schwartz)著,張月譯:《閱讀陶淵明》(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美〕田曉菲:《烽火與流星》(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Liang (502-557)),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美〕宇文所安著,陳小亮譯:《中國傳統詩歌與詩學:世界的徵象》(Omen of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美〕艾梅蘭(Maram Epstein)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Competing Discourses: Orthodoxy, Authenticity, and Engendered Meaning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教--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5年2版。
    〔美〕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美〕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著,胡榮、王小章譯:《心靈、自我與社會──從社會行為主義者的觀點出發》(Mind, Self, and Society──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臺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
    〔美〕何炳棣(Ping-ti Ho):《明清社會史論》(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美〕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著,劉鋒譯:《迫害與寫作藝術》(Persecution and the Art of Writing),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英〕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美〕查爾斯‧庫里(Charles Horton Cooley)著,包凡一、王湲譯:《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日〕淺見洋二:《文本的密碼──社會語境中的宋代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日〕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中國詩論史》,《支那詩論史》,東京:弘文堂書房,1925年日文初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中文譯本初版。

    四、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筆畫為順序)

    王怡云:《安居隨園──袁枚詩中所映現的生命向度》,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份認同》,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王鐿容:《傳播、聲譽、性別──以袁枚《隨園詩話》為中心的文化研究》,暨南國際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傳統研究──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
    吳佼融:《袁枚的思想探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周正悅:《中國古代文學中的落花意象和題材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張正良:《性靈詩人與志怪小說家的自我觀照:袁枚生死書寫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郭佳燕:《袁枚詩論之實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郭燕妮:《袁枚詩歌理論與實踐研究》,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許翠雲:《唐代閨怨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8年。
    黃建功:《袁枚的學術思想》,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黃曉丹:《明清落花詩研究》,南昌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楊玉如:《袁枚詩研究──以社會關懷、品藝題畫及生命觀照詩作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楊淑玲:《袁枚贈答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賈海靜:《袁枚詩歌創作與性靈說的離與合》,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趙杏根:《乾嘉代表詩人研究》,蘇州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廖芫培:《明清文人的兩難──以李贄、李漁、袁枚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蔡阿聰:《論盛唐文人的淪謫心態》,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4年。
    鄭豔玲:《公安三袁與袁枚性靈說的比較研究》,新疆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五、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筆畫為順序)

    王幼華:〈自身疾病的書寫--齒病將如何〉,《聯大學報》第7卷第2期(2010年12月),頁167-193。
    王英志:〈錢謙益山水詩初探〉,《蘇州大學學報》(1997年1月),頁63-70、137。
    王英志:〈《隨園集外詩》的價值〉,《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4月),頁177-181。
    王英志:〈袁枚作品新發現及對新編《袁枚全集》的意義〉,《河北學刊》第34卷第1期(2014年1月),頁75-78。
    王振鏞:〈「玉匣」辨〉,《福建文博》(2009年12月),頁19-21。
    王愛平:〈袁枚經學觀及其疑經思想探析〉,《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頁78-87。
    石玲:〈袁枚研究的回顧與思考〉,《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9年4月),頁137-142。
    戎霞:〈從〈不飲酒〉看袁枚對陶淵明的解構〉,《閱讀與寫作》第12期(2004年12月),頁5-6。
    沈玲:〈品畫先神韻 論詩重性情--袁枚題畫詩研究〉,《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第3卷第1期(2006年3月),頁63-67。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清華學報》第36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427-463。
    李劍鋒:〈論乾隆皇帝對陶淵明的接受及其意義〉,《民族文學研究》第35卷(2017年5月),頁153-160。
    杜貴晨:〈「為天強派作詩人」──袁枚散館外放的「前因」及其婉拒乾隆臨幸隨園考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15-119。
    汪龍麟:〈20世紀後20年袁枚研究述評〉,《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頁50-54。
    肖鷹:〈性靈說的精神軌跡:從李贄到袁宏道〉,《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9月),頁112-119。
    杭勇:〈論陳與義南渡後詩歌的意象營造〉,《學術交流》總第206期(2011年5月),頁160-163。
    林素英:〈先秦儒家的喪葬觀〉,《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83-112。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頁57-78。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對莊子思想之詮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6期(2000年11月),頁29-59。
    耿傳友:〈關於《隨園集外詩》的真偽問題〉,《文獻》第3期(2012年7月), 頁144-153。
    連文萍:〈袁枚研究資料目錄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6卷第2期(1993年12月),頁197-208。
    梁文寧:〈明清文人的疏離心態及其意象載體〉,《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頁62-66。
    梁結玲:〈袁枚詩歌的生命意識〉,《學術探索》第5期(2006年10月),頁108-111。
    陳正宏:〈《袁枚全集》校補〉,《中國文學研究》第3輯(2001年5月),頁276-384。
    陳正宏:〈從單刻到全集:被粉飾的才子文本〉,《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月),頁9-16。
    陳啟明:〈羅傑斯與斯金納「人」觀之比較研究〉(“A Comparison Between Carl Roger’s and B. F. Skinner’s Views on ‘Man’”),《教育研究所集刊》第37卷(1996年),頁101-130。
    張芳、劉洪峰:〈夫餘王葬用玉匣考〉,《學習與探索》總第240期(2015年7月),頁154-160。
    張紹華:〈為生命而歌——袁枚自嘲、自贈類詩作簡論〉,《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79-83。
    張健:〈袁枚的〈不飲酒詩〉二十首析論〉,《明道文藝》第261期(1997年12月),頁150-161。
    張健:〈詩韻類書籍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年7月),頁73-94。
    張榮:〈李長吉詩歌中的自卑與自戀〉,《古代文學研究》總627期(2013年11月),頁68-69。
    張慧姝:〈飲與不飲之間的逍遙--袁枚的飲酒觀研究〉,《時代文學》(2009年12月),頁195-197。
    張麗麗:〈清代漢族士人認同的發展與清詩轉變的關鍵——從王士禛「神韻」詩到袁枚「性靈」詩〉,《貴州民族研究》34卷總第149期(2013年2月),頁169-173。
    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2004年。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頁1-48。
    黃冠華:〈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新聞學研究》第87期(2006年4月),頁131-167。
    黃淑汝:〈由袁枚詩探其飲食習性〉,《遠東通識學報》第9卷第1期(2015年1月),頁107-126。
    黃凱:〈身體何為?──莊子身體思想管窺〉,《鵝湖月刊》504期(2017年6月),頁19-37。
    楊玉成:〈詩與時:陶詩與中古時間詞語〉,《東華漢學》第11期(2010年6月),頁29-121。
    楊玉成:〈徘徊:〈飲酒〉二十首的詩歌世界〉,未刊稿,2017年8月30日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文學記憶」第二次讀書會「徘徊:陶淵明飲酒廿首的風景與記憶」(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activities/latest/20170830-01)。
    楊雨:〈中國男性文人氣質柔化的社會心理淵源及其文學表現〉,《文史哲》總281期(2004年3月),頁107-112。
    楊隽:〈臣妾意識與女性人格--古代士大夫文人心態研究之一〉,《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8月),頁95-104。
    葛兆光:〈十八世紀的學術與思想〉,《讀書》(1996年6月),頁48-56。
    葉嘉瑩:〈論詞學中之困惑與《花間》詞之女性敘寫及其影響(上)〉,《中外文學》第20卷第8期(1992年1月),頁4-31。
    趙超:〈論杜詩白髮意象的情理內涵〉,《杜甫研究學刊》(2008年3月),頁41-46。
    劉世南:〈論袁枚思想及其性靈詩〉,《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1996年2月),頁29-35。
    劉旭光:〈孔子之思的美學意義〉,《孔子研究》(2003年3月),頁40-48、70。
    劉曉虹:〈從群體原則到整體主義〉,《文史哲》總第271期(2002年7月),頁112-119。
    蔣寅:〈清初詩壇對明代詩學的反思〉,《文學遺產》(2006年3月),頁108-120。
    蔣寅:〈「神韻」與「性靈」的消長--康、乾之際詩學觀念嬗變之跡〉,《北京大學學報》第49卷第3期(2012年5月),頁10-26。
    蔣寅:〈袁枚《隨園詩話》與清詩話寫作之轉型〉,《嶺南學報》第一、二輯合刊(2015年3月)
    潘務正:〈庶吉士外放與袁枚性靈詩學的形成〉,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2期(2013年3月),頁202-208。
    錢仲聯、嚴明:〈袁枚新論〉,《文學遺產》(1994年3月),頁92-99。
    錢競:〈袁枚詩論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關係〉,《文學評論》(2001年第2期),頁59-67。
    蕭東發、周悅:〈《四庫全書》與法國《大百科全書》編纂出版及其社會影響〉,《出版與管理研究》第3期(2007年6月),頁105-122。
    聶春豔:〈男性人格理想的載體--清代小說中「男性化」的女性形象略論〉,《明清小說研究》總第72期(2004年6月),頁23-33。
    羅以民:〈《隨園集外詩》考辨〉,《文獻》第3期(2007年7月),頁69-79。
    嚴志雄:〈書評:Harmony Garden: The Lif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oetry of Yuan Mei (1716-1798)〉,《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511-521。
    嚴壽瀓〈近代實用型儒家循吏之學--袁簡齋論治發微〉,《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113-141。

    六、外文文獻(In Alphabetical Order by Last Name)

    Kang-I Sun Chang: “Review Work: Harmony Garden: The Lif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oetry of Yuan Mei (1716-1798)by J. D. Schmidt,”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4, No. 1(June 2004), p. 158-167.
    I. D`Aulaire & E. P. D`Aulaire: D`Aulaire`s Book of Greek Myths,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1962.
    Michel Foucault: The Foucault Reader, ed. by Paul Rabinow,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Michel Foucault: The Essential Works of Michel Foucault 1954 – 1984, volume I,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ed. by Paul Rabinow, trans. by Anthony Forster, New York: The New Press, 1997.
    Elliott Jaques: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6(4), 1965, p. 502-514.
    Philippe Lejeune: Autobiographic Contract, 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 A Reader, Edited by Tzvetan Todorov, Translated by R. Carter, Cambridge/Par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Éditions de la MSH, 1982.
    Lawrence Lipking: Abandoned Women and Poetic Tra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Tamara McClintock Greenberg: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s on Aging and Illness,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9.
    Juhani Pallasmaa: 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Peter Sloterdjik: Critique of Cynical Reason, trans. by Michael Eldr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2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28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CHI.004.2018.A08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