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611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5/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52339      在线人数 : 8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6119


    题名: 精神障礙者職業抉擇歷程與復元
    Career choice process and recovery of mental disorder
    作者: 何孟諠
    Ho, Meng Hsuan
    贡献者: 宋麗玉
    Song, Li Yu
    何孟諠
    Ho, Meng Hsuan
    关键词: 精神障礙者
    職業抉擇歷程
    復元
    就業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reer choice process
    Recovery
    Employment
    日期: 2018
    上传时间: 2018-03-02 11:56:57 (UTC+8)
    摘要: 目前國內針對精神障礙者就業相關文獻,主要著重於就業影響因素。因此,本研究以復元統合模式為架構,探究精神障礙者在職業抉擇歷程裡有哪些影響因子以及其與復元之關係。本研究為理解精神障礙者如何解讀自己曾經歷的職業抉擇歷程,採半結構訪談之方式訪談七位具有多年就業經驗的精神障礙者,研究結果如下:
    1.精神障礙者職業抉擇影響因素包含:
    (1)個人因素:清楚身體現況、過去就業經驗、職業倦怠。
    (2)家庭因素:家人促進職涯發展情況與家人阻礙職涯發展情況。
    (3)非正式支持因素:朋友與宗教組織提供就業資訊與建議。
    (4)工作環境因素:交通、工作穩定性、職場友善度、工作機會。
    (5)正式支持因素:就業服務單位協助轉介、就業服務員之協助。
    (6)社會大眾汙名化:雇主對於精神障礙者的不友善、民眾對於精神障礙者的偏見與歧視、疾病自我汙名化。
    2.職業抉擇歷程與復元:從受訪者的生命故事裡得知精神障礙者的求職之路蜿蜒迂迴,呼應復元是一個來來回回的過程。而本研究發現雖然工作動機並不一定影響精神障礙者的職業選擇,但在復元過程裡是重要激發強健心理能量的來源。本研究亦看到生涯成熟度對於精神障礙者職業選擇的影響。
    3.精神障礙者就業與復元:精神障礙者在參與工作的過程裡,會發展個人策略及尋求相關資源協助,從而增強工作效能。而穩定就業讓精神障礙者得以提高生涯自主性、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及具有回饋社會的能力,這都是一種復元的展現。
    最後,研究者結合上述研究結果與復元統合模式,嘗試繪製出精神障礙者職業抉擇與復元統合模式之關係,並提出本研究限制與建議,提供精神障礙者、精神障礙者之家屬、服務提供者和政策制定者。
    This research has based on the unity model of recovery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career choice of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 as well a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one’s recovery. Departing from domestic correlational literature that mostly underlines the factors impacting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this study aims to shed new light on this research area by employing the framework above. Thereup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with 7 interlocutors of multi-year working experiences to establish elaborated understandings of their self-narratives on the career choice process. The findings are:
    1.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areer choice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re as follows:
    (1)Personal factor: including clear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 health condition, past employment experiences,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2)Family factor: varied conditions where family members may be encouraging or discouraging in one’s career development.
    (3)Informal supporting factor: such as employment information and advices from friends or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4)Work environment factor: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ce, job stability, workplace friendliness, and job opportunities.
    (5)Formal supporting factor: referral from employment service providers, assistance from employment service officers.
    (6)Public stigma: such as antagonistic attitudes received from employers,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public, and even more, self-stigma one experiencing.
    2.Career choice process and recovery: From the life stories disclosed by the interlocutors, their twist-and-turn paths toward employment could clearly be seen, echoing that of the recovery “is not a perfectly linear process”. Although work motivation might not be the determining cause of their career choice, it is crucial for inciting mental strength during recovery proces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has also demonstrated the influence of career maturity towards career choice of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
    3.Employment and recovery: Du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employment,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would develop personal strategies and seek for assistance from related resources in order to thrive at work environment. Moreover, stable employment aids one’s recovery in many ways, such as promoting one’s career autonomy, instilling life qualities, and also strengthening one’s potential to give back to the socie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has made an attempt to depict the relations between career choices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the unity model of recovery. Lastly, research limitations along wi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subsequently raised, in the hope of serv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m with mental illness, their familie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roviders, and policy makers.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建中(2007)。穩定就業精神障礙者之職業抉擇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昱翔(2016)。成為我生命中的貴人:社會連結對慢性精神障礙者就業歷程的影響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白倩如(2004)。慢性精神病患社會職業能力、工作環境中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相關性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任麗華(2011)。影響精神障礙者就業之重要因素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1),1-23。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資料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3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7)。精神衛生法。資料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3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資料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2日。
    向虹蕙(2012)。雇主的進用考量差異之研究:智能障礙員工vs.精神障礙員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朱湘吉(1996)。生涯規劃與發展。新北市:空大。
    江碧純(2006)。雇主僱用精神病患就業經驗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5)。表21臺灣地區就業率按年齡、教育程度與婚姻狀況分。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9413&ctNode=517&mp=4
    何華欽、李聲吼、趙善如、王鵬為、李亞蓉、徐孟璇(2009)。高雄市慢性精神障礙者就業狀況與需求調查計畫研究報告。高雄市勞動局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高雄市:勞動局。
    余漢儀 (2009)。從社區復健到社區就業:以台北地區醫院的支持性就業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0,33-62。
    吳秀照 (2007)。臺中縣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排除社會障礙的就業政策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48-197。
    吳秀照、陳美智(2012)。勞動與就業。載於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第六章,頁159-202)。高雄市:巨流。
    吳佳音 (2009)。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專業人員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宜容(2006)。精障者、雇主與就服員對精障者就業困難的觀點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Vernon G. Zunker)。台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呂薏琳(2014)。慢性精神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聯性探討-以桃園縣康復之家住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宋麗玉、施教裕(2011)。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宋麗玉、施教裕、徐淑婷(2015)。優勢觀點與精神障礙者之復元:駱駝進帳與螺旋上升。臺北:洪葉。
    李育叔 (2006)。慢性精神病患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atherine Marshall and Cretchen B. Rossman)。臺北市:五南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李敏聰(2014)。雇主僱用精神障礙者之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鴻章(2012)。生涯規劃(三版)。台北市:華騰文化。
    沈芳茂(2013)。慢性精障者的就業經驗及其困境之研究----以桃園市三家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病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沈詩涵(2008)。精神障礙者在就業服務中的復原與復健(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阮綠茵(2007)。訪談法。載於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陳雍正、張文山、郭辰嘉、楊基昌、楊清田、童鼎鈞、董皇志、鄭建華、盧麗淑編著,設計研究方法(第八章,頁125-147)。新北市;全華圖書。
    周秀霞(2006)。就業輔導員對精神障礙者就業歷程的看法-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周談輝(2006)。生涯規劃發展(二版)。臺北市:文華。
    林巧莉(2012)。職業重建課程對精神障礙者的生活品質與自我效能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玉雅(2013)。精神障礙者職業訓練之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桂如(2007)。智能障礙者就業之理論與現況探討。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5(1),30-40。
    林甡慧(2013)。雇主僱用精神障礙者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胡孟箐(2013)。優勢觀點為基礎之社會工作者與情感性精神疾病個案雙向復元歷程之探討—穿越生命隧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郎淑美(2006)。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美和技術學院,屏東縣。
    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藝洳 (2009)。身心障礙污名認知與污名主觀經驗-以精神疾病患者及脊髓損傷者為例。身心障礙研究,7(4),230-246。
    徐嬿姍(2012)。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涯成熟度、社交溝通技巧類型與求職積極性間的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惠美(2005)。DIN電子報第67期——愛的集團拼就業。2005年9月30日出刊,取自http://disable.yam.org.tw/node/1641
    張自強(2003)。現行精神障礙者就業服務型態。載於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編著,精神障礙者就業服務工作手冊(初版)(頁15-17),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張倍瑄(2010)。穩定就業精神障礙者的就業支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張哲毓(2014)。民國99年至101年接受社區化就業服務之精神障礙個案就業成果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鳳航(2009)。雇主對精神障礙者之僱用意願:現況、影響因素與政策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鳳航、張玨與鄭雅文 (2011)。雇主對精神障礙者就業之看法與聘用意願:現況、問題與政策因應。台灣衛誌,30(1),2-18。
    莊雯芳(2015)。慢性精神障礙者參與復健服務之就業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以中部某精神復健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南投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文化。
    陳怡樺(2013)。精神障礙者支持性就業的職場自然支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姵君(2009)。精神障礙者之職業輔導評量報告內容分析:結果運用及影響就業因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陳家慧(2008)。穩定就業精神障礙者之主要照顧者支持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萩芬(2014)。精神障礙者就業因素之探討-以中部地區精神復健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陳樺萱(2012)。精神障礙者接受支持性就業成效關係探討—以慢性精神障礙者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勞動部(2005)。協助精障者參加職業訓練作業手冊,台北:勞動部勞動發展署。
    勞動部(2014)。103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取自http://statdb.mol.gov.tw/html/svy03/0342menu.htm
    曾華源、白倩如 (2004)。落實慢性精神病患的社區照顧-建構工作場域的社會支持網絡。社區發展季刊,106,209-218。
    黃志成、王麗美、王淑楨(2011)。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臺北市:亞太圖書。
    黃佳琦(2010)。參與過渡性就業之精神障礙者的工作適應與權能感受(未初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楊廷光(2010)。杜鵑窩的春天—精神疾病照顧手冊。臺北:張老師。
    葉至誠(2013)。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活(6頁)。臺北市;秀威資訊出版社。
    賈千泰(2014)。精神障礙者穩定就業之困境與調適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趙崑陸(2010)。臺灣精神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品質評估與成效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趙莉玫(2007)。女性躁鬱症患者之復原力研究-以中部某醫學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劉沛均 (2013)。從杜鵑窩到職場就業-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就業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怡秀(2014)。復健之路-如何幫助精神疾患跨出就業的第一步,恩主公醫訊,215,16-17。
    劉震鐘(2014)。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臺北:心靈工坊。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貞芬(2016)。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衛生署(2008)。身心障礙等級。取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http://www.health.gov.tw/Portals/0/%E9%86%AB%E8%AD%B7%E7%AE%A1%E7%90%86%E8%99%95/%E8%BA%AB%E5%BF%83%E9%9A%9C%E7%A4%99%E7%AD%89%E7%B4%9A%E5%85%AC%E5%91%8A%E7%89%88.pdf
    鄭金謀、邱紹一(2005)。生涯規劃與人生發展(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鄭雅敏 (2003)。慢性精神病患的工作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蕭真真(2009)。疾病管理與復元方案對精神障礙者復原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衞生福利部統計處(2016)。身心障礙者人數。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8
    賴薈宇(2016)。精神障礙者穩定就業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修訂版)。臺北市;巨流。
    顏吟珊(2015)。支持性就業服務內容與就業成效關係探討--以慢性精神障礙者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顏珮名(2014)。精神障礙者職場友誼發展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蘇聆喬 (2008)。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動能力、自我效能和就業狀況的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二、英文文獻
    Boardman, J. (2003). Work, employment and psychiatric disability. 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 9(5), 327-334.
    Dunn, E. C., Wewiorski, N. J., & Rogers, E. S. (2008).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to people in recovery from serious mental illness: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study.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32(1), 59.
    Elizabeth Sara England Kennedy〈2011〉Everything that I thought that they would be, they weren’t :”Family systems as support and impediment to recover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73(8),1222-1229.
    Honey, A. (2004).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employment: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4(3), 381-395.
    Jacobson, N., & Greenley, D. (2001). What is recovery? A conceptual model and explication. Psychiatric Services, 52, 482−485.
    Krupa, T. (2004). Employment, recovery, and schizophrenia: integrating health and disorder at work.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8(1), 8.
    Liberman, R. P., Kopelowicz, A., Ventura, J., & Gutkind, D. (2002). Operational criteria and factors related to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 256−272.
    Provencher, H. L., Gregg, R., Mead, S. and Mueser, K. T.(2002)The role of work in the recovery of persons with pysychiatric disabilities.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6(2), 132-144.
    Silversten,S.M.,and Bellack,A.S.(2008).A scientific agenda for the concept of recovery as it applies to schizophrenia.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8(7), 1108-1124.
    Song, L. and Shih, C. (2009). Factors,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Recovery from Psychiatric Disability-The Unity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55(4), 348-360.
    Topor, A., Borg, M., Mezzina, R., Sells, D., Marin, I., & Davidson, L. (2006). Others: the role of family, friends, and professionals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Archives of Andrology, 9(1), 17-37.
    Wahl, O.F.(1999). Mental health consumers` experience of stigma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5(3),467-478.
    Warner, R. (2005).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England: Psycholog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3264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401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1401.pdf2910KbAdobe PDF23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