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599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29668      線上人數 : 9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995


    題名: 自媒體知識平台產製研究–以《羅輯思維》個案為例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We Media in the Knowledge Platform – A Case Study of ";Logic Talk Show"
    作者: 許佩雯
    貢獻者: 陳清河
    許佩雯
    關鍵詞: 自媒體
    羅輯思維
    商業模式
    產製研究
    We media
    Logic talk show
    Business model
    Production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03-02 11:00:40 (UTC+8)
    摘要: 由於互聯網技術發展快速,不僅是傳統的電視、平面媒體受到衝擊,連網路平台的傳播方式也產生了變革,進而產生「自媒體」現象。在自媒體的時代下,個人突破傳統媒體的製作限制、預算規模及內容議題規範等,能夠更快速更自由的將素材傳達至大眾眼前。這個現象特別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快速的大陸,可見一番,因此筆者特別以羅振宇《羅輯思維》節目做為個案分析的對象。
    研究發現,《羅輯思維》能夠自詡為知識平台中的佼佼者,其中重要因素在於其成功的商業模式。其中以「媒體決定論」及「口與文化復興」等文獻探討,來洞察媒體從傳統走進數位時代的過程。並透過深度訪談及個案研究分析的方式中,發現其先透過免費的視頻平台傳達自媒體人的個人魅力,形成粉絲群體支持的力量,再逐步透過跨年大型演講、成立網路商城書店販售獨家書籍,進一步邀請各領域的名人專家,一同在付費的「得到」APP平台,販售年度課程,鞏固會員關係。以及透過本身內容知識性的產製專業,最終故能產生其知識平台的商業價值。
    本研究希望透過自媒體產製研究的過程及商業模式形成的分析,能提供給現行遇到轉型需要的傳統媒體或想成為當紅自媒體角色的個人,做未來發展參考使用。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so rapid that not only causes attack of traditional medias, but also affects the channel of platforms. It comes out a new type of communication: We Media. In the generation of We Media, people could create contents or videos by personal, no limits for production or budgets. It’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hat may lead to an agreement in China. In this case, I wanted to know "Logic Talk Show" how to achieve these goals.
    In conclusion, the new business mode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ogic Talk Show". I study it that wen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of the Media determinism, media ecology and orality revival etc.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of media how to changed the way of digital life. I use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find out a series of actions of the business model, they built up the fans club through free videos, Internet bookstore, year-end speech and App etc. Many of the performers were very professional, that they could go up their values.
    I did the analysis of the way that can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raditional medias or personal, I’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tudy would be made a very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the We Media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書籍:
    廖亭雲譯(2016)。《內容電力公司: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台北:行人。(原書Pulizzi, Joe. [2015]. Content Inc.: How Entrepreneurs Use Content to Build Massive Audiences and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es. McGraw-Hill.)
    何道寬譯(2008)。《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Walter J. Ong. [2002].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 York, Routledge.)
    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群學。(原書:吉見俊哉 [2004]. メディア文化論――メディアを学ぶ人のための 15 話)
    蕭乾(1990)。《書評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相德寶(2013)。《自媒體時代中國對外傳播能力建設》。中國:人民日報出版社。
    袁國寶、謝利明(2016)。《網紅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千億紅利市場》。臺北:商周出版。
    吳聲(2016)。《打造超級IP:網路時代分眾社群經營、內容行銷、流量變現的全新商業模式》。臺北:高寶出版。

    二、期刊:
    王炎龍、胡風順(2008)。〈電視讀書類節目的生存路徑——以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節目為例〉,《今傳媒》,2008年第12期,頁39-40。
    何淑蘋(2009)。〈匯理論與實務的入門指引 讀吳銘能《書評寫作方法與實踐》〉,《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98年10月號。
    宋明雯、徐明珠、賀秋白(2014)。〈Pubu 電子書城商業模式探討〉,《2014 中華印刷科技年報》,JOURNAL OF CAGST 2014。
    沈錦惠(2006)。〈Walter Ong看話語的科技史〉,《新聞學研究》,2006年7月第88期,頁173-118。
    李信漢、杜綺文(2007)。〈Web 2.0,麥克魯漢知多少?〉,《新聞學研究》,2007年7月第92期,頁183-192。
    李信興、劉常勇(2008)。〈系統性「商業模式」之觀念架構〉,《創業管理研究》,2008年9月第三卷第三期,頁119-145。
    高子雯(2001)。〈組織文化對組織變革的影響—以和泰汽車為例〉,《中山人管所90年期專案研究》。
    胡泳(2010)。〈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制〉,《新聞學研究》,2010年4月,頁261-287。
    施伯燁(2006)。〈媒體即使用者,使用者即訊息〉,《新聞學研究》,2007年7月,頁193-202。
    陳憲奎、劉玉書(2015)。〈2003-2014年中美自媒體研究和比較分析——基於數據挖掘的視角〉,大陸《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年03期。
    雷碧秀(2011)。〈從青燈黃卷到數字網絡—談中國大陸推動全民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100年4月號。
    黃榮華(2015)。〈臺灣電子書及平臺現況介紹〉,《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104年9月號第201期。
    夏春祥(2015)。〈傳播的想像:論媒介生態學〉,《新聞學研究》,2015年10月第125期,頁143-174。


    三、論文:
    王珮懿(2014)。《數位匯流下文創版權的商機 中國大陸視頻網自製劇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趙振(2015)。《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網絡社群的建構-以”羅輯思維”為例》。中國蘇州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論文。
    付靜(2015)。《自媒體《羅輯思維》的傳播效果研究》。中國大連理工大學傳播
    學碩士論文。
    李書萍(2012)。《網路書評發表者之書寫動機、平臺選擇與使用經驗探討》。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蕙汝(2009)。《四大律理論下之媒介交替與轉型—以台灣「電視電影」》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維珍(2002)。《台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林思嘉(2009)。《語音媒體訊息設計原則應用於故事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林家儀(2009)。《網路讀者書評內容分析研究–以科學普及類書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薇瑄(2003)。《書籍評選機制之研究-以誠品書店為例》。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燕惠(2000)。《網路讀者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運圭(2005)。《網路書評與購買意願的研究:台灣網路書店的實証調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論文。
    黃惠鈴(2008)。《青少年與兒童讀物年度好書評選之研究─以2000年至2007年《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婉玉(2003)。《台灣報紙書評的產製過程》。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永旭(2013)。《自媒體、網路公民與民主:從「公民1985行動聯盟」到「公民覺醒聯盟」之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紅(2002)。《台灣大眾媒體文學書評之研究─文學社會學的詮釋觀點》。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潘莉娟(2006)。《網路書評與購書意願之關聯性研究》。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PERSON OF THE YEAR - You. (2006, December 25). TIME, 38-80

    四、網站:
    東森新聞雲(2014年10月16日)。〈2014年全民閱讀大調查 國人每月讀1.7本書〉,《遠見雜誌》。上網日期:20161004,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016/409873.htm
    人民網(2016年8月24日)。〈中國人數字化閱讀率達64% 超過紙質圖書閱讀率〉。上網日期:20161122,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6/0824/c40606-28660057.html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6年4月18日)。〈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只有1.2%的人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多〉。上網日期:20161203,取自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D2TZhlo
    百道網(2016年8月26日)。〈2016全球出版50強峰會:轉型與全球化—出版業未來趨勢再展望〉。上網日期:20161118,取自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58243/
    中國新聞網(2016年7月31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書博會主會場訂貨碼洋突破40億元〉。上網日期:20161201,取自http://ku.m.chinanews.com/wapapp/yidianzixun/cj/2016/07-31/7957184.shtml
    中國新聞網(2016年6月27日)。〈仇勇:新媒體時代 為好新聞找到對的讀者才是王道〉。上網日期:20161224,取自http://ku.m.chinanews.com/wapapp/yidianzixun/cul/2016/06-27/7918789.shtml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年1月7日)。〈"自媒體時代中國對外傳播能力建設"讀書報告〉。上網日期:20170221,取自http://www.cssn.cn/wh/wh_whrd/201603/t20160309_2910417.shtml
    界面新聞(2016年9月13日)。〈沒讀懂媒體,怎麼走出一條「媒」出路?〉。上網日期:20170114,取自http://m.jiemian.com/article/849045_yidian.html
    張鐵志臉書貼文(2016年6月10日)。〈書評的意義〉。上網日期:20170301,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tc.chang1/posts/10153492303557391
    每日頭條(2016年3月20日)。〈自媒體平台的商業模式淺析〉。上網日期:20170831,取自https://kknews.cc/zh-tw/tech/jloqjl.html
    每日頭條(2016年8月1日)。〈揭秘羅輯思維的60秒套路〉。上網日期:20170914,取自https://kknews.cc/zh-tw/news/pe2mpj.html
    36Kr(2016年3月25日)。〈百度發佈《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趨勢報告》,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三分天下”〉。上網日期:20171008,取自https://36kr.com/p/5045041.html
    每日頭條(2017年2月24日)。〈一張圖|讀懂2017自媒體趨勢及內容創業新風向〉。上網日期:20171211,取自
    https://kknews.cc/zh-tw/other/qyjyneo.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494101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4101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801.pdf2831KbAdobe PDF2134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