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37607      Online Users : 9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264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48


    Title: 詩與言:孔子語言觀的摶成
    Poem and Language: The Shaping of Confuciu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uthors: 莊勝涵
    Chuang, Sheng Han
    Contributors: 林啟屏
    Lin, Chi Ping
    莊勝涵
    Chuang, Sheng Han
    Keywords: 孔子
    語言
    氣論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9-13 14:30:25 (UTC+8)
    Abstract:   「語言」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個特別難解的問題,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都曾提出看法。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哲人,對於古代文化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對於儒學思想的發展更具有定錨的意義。是故,探討孔子如何看待「語言」的相關問題,就是一個具有意義的提問。今觀《論語》所載,涉及語言問題者至少可區分出「正名」、「無言」與「詩言」三個面向,分別處理語言的倫理與社會意義、語言與天道的關係以及語言的修養與美學意義。在這三者看似帶有張力甚至矛盾的表層意涵底下,是否具有一條潛伏的理路,將三者彙歸為一個更大的核心關懷?這三個語言的問題應當如何條貫成互不衝突的理論結構?目前學界尚未對此做出探討。
     
      就研究範圍而言,本文將不限於《論語》本身,因為孔子的哲學創造深刻地受到周代禮樂文化的滋養,使得中國文化發展是以「連續」而非「斷裂」的方式進行。六藝對於孔子的影響深遠,特別是詩、禮、樂的相關探討,在《左傳》、《國語》當中更是蔚為大宗,這將成為本文探討孔子思想的重要線索。此外,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開創者,許多議題的意涵在後代繼承者的說法中將更得以顯豁,是故參照戰國儒學的文獻,有助於本文開發《論語》中諸多議題所具有的詮釋空間。本文將以詮釋學的進路,務在闡發文獻表層意涵背後豐富的蘊含,在先秦思想發展的脈絡與當代學術研究及哲學理論資源的參照下,探索孔子思想的當有之意。本文希望能藉此統整孔子思想中有關語言的命題與立場,並藉由以語言為中心交會的不同問題,對孔子思想做出新的融貫性詮釋,深化、發展學界對於孔子的研究成果。
    Reference: 一、古典文獻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年)。
    【漢】劉熙:《釋名》(北京市:中華書局,2016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2005年)。
    【宋】王應麟撰:《玉海》(臺北市:大化書局,1977年)。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
    【宋】朱熹集注,趙長征點校:《詩集傳》(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市:中華書局,1960年)。
    【宋】陳祥道:《禮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0冊。
    【宋】陳暘:《樂書》,收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九集》(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陸佃:《埤雅》(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外書》,《二程集》(臺北市:里仁書局,1982年)。
    【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原注,【宋】吳縝纂誤,【清】彭元瑞注,【清】錢大昕考異:《五代史記注》(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王夫之:《四書箋解》,收於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船山全書》(長沙市:岳麓書社,2011年),第六冊。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臺北市: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沈德潛撰,王宏林箋注:《說詩晬語》(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阮元:《揅經室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
    【清】孫詒讓撰:《周禮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
    【清】徐元誥撰:《國語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
    【清】張純一注述:《墨子集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清】張爾岐:《周易說略》(濟南市:齊魯書社,199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

    二、當代專書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年)。
    方向東撰:《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王文生:《詩言志釋》(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王秀臣:《三禮用詩考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秀臣:《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
    王雪卿:《靜坐、讀書與身體:理學工夫論之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田倩君:《中國文字叢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伍曉明:《文本之「間」:從孔子到魯迅》(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市:正中書局,1993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市:學生書局,199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市:華岡出版公司,1977年)。
    李約瑟著:王鈴協助,《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委員會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科學思想史》(北京市:科學出版社;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敬齋:《文字源流》(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59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臺北市: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市:三民書局,1996年)。
    沈立岩:《先秦語言活動之形態觀念及其文學意義》(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海春:《《論語》哲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專題研究》(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市:巴蜀書社,1996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
    俞志慧:《君子儒與詩教:先秦儒家文學思想考論》(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施友忠:《二度和諧及其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孫周興:《語言存在論──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北京市: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
    馬銀琴:《兩周詩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高 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8年)。
    商承祚著,商志譚主編:《商承祚文集》(廣州市: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屠友祥:《言境釋四章(增訂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張 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委員會,2000年)。
    張祥龍:《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善文、黃壽祺撰:《周易譯註》(臺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市:萬卷樓,2008年)。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陳 致:《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陳世驤著,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析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傅道彬:《詩可以觀:禮樂文化與周代詩學精神》(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
    彭 峰:《詩可以興──古代宗教、倫理、哲學與藝術的美學闡釋》(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馮 時:《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縣:臺灣書房,2007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黃俊傑:《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黃懷信撰:《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安市: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過常寶:《制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趙沛霖:《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蔣年豐:《與西洋哲學對話》(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鄭玉姍撰寫,季旭昇訂改:〈〈孔子詩論〉譯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市:麥田出版,2014年)。
    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17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6年)。
    戴君仁:《戴靜山先生全集》(臺北市:戴顧志鵷印行,1980年)。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關子尹:《從哲學的觀點看》(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龐 樸:《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深圳市:海天出版社,1995年)。
    嚴昌洪、普亨強:《中國鼓文化研究》(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


    三、當代單篇論文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4、5期(1977年9、10月)。
    方萬全:〈真理概念與先秦哲學──與陳漢生(Chad Hansen)先生商榷〉,《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方萬全:〈論陳漢生的物質名詞假設〉,收於葉錦明主編:《邏輯思想與語言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王小林:〈「名」與「言」──中日語言哲學之演繹及啟示〉,《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9期(2008年11月)。
    王小盾:〈論漢文化的「詩言志,歌永言」傳統〉,《文學評論》2009年第2期。
    成中英:〈孔子的正名思想〉,收入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二)先秦卷》(臺北市:水牛出版社,1988年)。
    朱文信:〈淵默之聖域:試詮東西方哲學對於最高主體的追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5卷第3期(2017年3月)。
    佐藤將之:〈戰國早期的「非語言」統治思想以及其與「誠」概念之結合〉,《政治科學論叢》第43期(2010年3月)。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
    何澤恆:〈大學格物別解〉,《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
    吳冠宏:〈仁心詩興的進路──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3期(2010年11月)。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第4期(臺北市: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宋 灝:〈華語思維與文字動勢〉,《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
    李子玲:〈《論語》第一人稱的指示義〉,《當代語言學》2014年第2期。
    李威熊:〈論孔孟的自我定位與人我分際〉,《國文學誌》第6期(2002年12月)。
    李 開:〈先秦儒家語言論〉,《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第10期。
    沈知白:〈節奏的基本原則及類別〉,收於姜椿芳、趙佳梓主編:《沈知白音樂論文集》(上海市: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年)。
    沈清松:〈表象、交談與身體──論密契經驗的幾個哲學問題〉,《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3期(1997年3月)。
    鬱振華:〈身體的認識論地位──論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的身體性維度〉,《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孟慶楠:〈論早期儒家《詩》學中的情禮關係──以好色之情與禮為例〉,《中國哲學史》2010年第4期。
    林世賢:〈聰聖、聞思與音樂──論耳修在工夫論上之殊勝〉,《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
    林桂榛、王虹霞:〈「樂」字形、字義綜考──〈釋「樂」〉系列考論之二〉,《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林素英:〈〈孔子詩論〉總論對「風」體詩本義之承繼〉,《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
    林素英:〈論「邦(國)風」中「風」之本義〉,《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
    林素娟:〈以詩詮禮──先秦禮儀中《詩》所開顯的通感、達類與修身、倫理實踐〉,《清華學報》新45卷第4期(2015年12月)。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感通──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
    林啟屏:〈「色」:從出土文獻論儒家的「禮」〉,未刊稿。本文為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新出土文獻研究與古代儒學的發展:以『禮』為觀察視角」(MOST 104-2410-H-004-173-MY3)之部分成果。
    林啟屏:〈「美」與「善」:以先秦儒家思想為例〉,《淡江中文學報》第31期(2014年12月)。
    林啟屏:〈孔子的文學觀念〉,《中國文學研究》第6期(1992年5月)。
    林啟屏:〈心性與性情:先秦儒學思想中的「人」〉,《文史哲》2011年第6期。
    林啟屏:〈孟子思想中道德與文學的關係〉,收於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林啟屏:〈建構與真實:從「語言」的角度論先秦儒家的人觀〉,《國學學刊》2010年第4期。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2014年3月)。
    林啟屏:〈論「言」「文」「辭」研究先秦文學觀念的合法性〉,《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
    林維杰:〈牟宗三倫理美學中的人物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3期(2009年9月)。
    林遠澤:〈從洪堡特語言哲學傳統論在漢語中的漢字思維〉,《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
    林遠澤:〈從符號形式到生命現象──論卡西勒符號形式哲學的文化哲學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3期(2015年11月)。
    林遠澤:〈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第31卷第1期(2013年3月)。
    洛 地:〈「歌永言」,我國(漢族)歌唱的特徵──王小盾〈論漢文化的「詩言志,歌永言」傳統〉讀後(下)〉,《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11年第4期。
    洛 地:〈「歌永言」,我國(漢族)歌唱的特徵──王小盾〈論漢文化的「詩言志,歌永言」傳統〉讀後〉,《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11年第3期。
    紀志昌:〈「誠」與「齋戒」──從祭禮到哲學的轉化〉,《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11期(2000年11月)。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上)、(下)〉,《歷史研究》1959年第9、10期。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新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
    張節末、嚴靜:〈論「以色喻於禮」的釋詩體系〉,《美育史論》2012年第3期。
    曹 峰:〈中國古代關於「名」的政治禁忌〉,《北大中國文化研究》第3輯(2013年12月)。
    曹 峰:〈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學研究的新路向〉,《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曹 峰:〈對名家及名學的重新認識〉,《社會科學》2013年第11期。
    梅 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11月)。
    許兆昌、張亮:〈周代籍禮「風土」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2卷第2期(2012年3月)。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臺大哲學評論》第31期(2006年3月)。
    陳志信:〈詩境想像、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詩集傳》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
    陳俊輝:〈孔子的「仁」與海德格的「存有」初探(上)、(下)〉,《哲學評論》第6、7期(1983年1月、1984年10月)。
    陳國球:〈「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頁534。
    陳榮華:〈從語言的中介性論高達美的意義理論──兼論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
    勞悅強:〈《論語》中的自我觀念〉,《清華學報》新31卷第4期(2001年12月)。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
    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
    彭 毅:〈《詩經》中「自然」的蘊涵──情、禮與「興」的一體之仁〉,《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
    曾守正:〈孔孟說詩活動中的言志思想〉,《鵝湖月刊》第25卷第6期。
    馮耀明:〈古代漢語的命題態度與照應複句〉,《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5月)。
    楊秀宮:〈孔子與荀子「正名論」之比較〉,《東海學報》第40卷第1期(1999年7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刊)。
    楊儒賓:〈馬浮「六藝統於一心」思想析論〉,《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
    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
    翟錦程:〈近代先秦名學研究的文化意義與價值〉,《南開學報(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趙法生:〈先秦認識論視域中的格物問題〉,《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第12期。
    劉樂恒:〈馬一浮六藝互攝論析論──以詩教和易教為中心〉,《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2013年12月)。
    蔡明田:〈論孔子仁學中的正名思想〉,《孔孟學報》第48期(1984年9月)。
    鄭宗義:〈論儒學中「氣性」一路之建立〉,收於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謝 奇:〈論節奏在組合中的美感〉,《復興崗學報》第35期(1994年12月)。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
    關子尹:〈六書學說的現象學闡釋〉,《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
    鬱振華:〈默會認識論視野中的「在世」觀念〉,《學術月刊》第38卷第7期(2006年7月)。

    四、翻譯著作
    【日】今道友信著,蔣寅等譯:《東方的美學》(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
    【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臺北市:天工書局,1998年)。
    【日】高田忠周:《古籀篇》(出臺北市:宏業書局,1975年)。
    【法】埃米爾.本維尼斯特著,王東亮等譯:《普通語言學問題》(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史華慈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著,蔣弋為、李志林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陳漢生著,周云之譯:《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美】漢娜.阿倫特著,王寅麗譯:《人的境況》(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市:商周出版,2004年)。
    【英】Michael Polanyi、Harry Prosch著,彭淮棟譯:《意義》(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英】Michael Polanyi著,彭淮棟譯:《博藍尼演講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著,劉麗譯,陳力譯校:《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德】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德】卡西勒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德】布伯著,陳維剛譯:《我與你》(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德】威廉.馮.洪堡特著,姚小平譯:《洪堡特語言哲學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德】威廉.馮.洪堡特著,姚小平譯:《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德】洪堡著,姚小平譯注:《洪堡特語言哲學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德】馬丁.海德格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公司,1994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市):上海藝文出版社,2004年)。

    五、學位論文
    陳育胤:《遠古至兩漢中國鼓文化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01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101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5101.pdf2016KbAdobe PDF2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