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84244      Online Users : 8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345


    Title: 我國司法判決之敘事分析初探—以「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爭議為例
    An narrative analysis of judicial judgement—Taking the“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TRF)controversy as an example
    Authors: 周冠中
    Contributors: 臧國仁
    周冠中
    Keywords: 司法敘事
    法律事實
    論述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
    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Judicial narratives
    Legal facts
    Discourses
    Principle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burden of proof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TRF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8-31 11:58:26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我國司法判決之敘事分析初探―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爭議為例」,聚焦於法庭活動之司法敘事,透過對民事判決書之文本分析,探討原告及被告如何就爭議事件進行對己有利之敘事策略與方式,以及法官如何於判決書中就其認定之法律事實與因果推論撰寫判決。
    本研究發現,基於「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及「訴訟書狀撰寫規定」,原告、被告及法官之司法敘事應可區分為「故事」及「論述」二者。其中常見「夾敘夾議」文體,係為認定「法律事實」所作之論述,但常忽略提出具有連貫性且符合邏輯推論之法律事實。
    而當法律爭訟發生時,雙方當事人需將自己認定之事實分以「故事」及「論述」讓法官有興趣聽、聽得懂並相信所說為實,如此才能贏得訴訟。因而「敘事」對當事人之攻防與判決書的事實建構益顯重要,司法敘事策略與方式及其意義與價值於焉產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duct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n the narratives in Taiwan’s judicial judgments by using examples of dispute cases on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s (TRF).
    Analyses are conducted on texts of civil judgm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plaintiffs and defendants respectively develop their strategies and methodologies of narratives for winning cases, and how judges narrate the legal facts that they affirm a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their verdicts.
    It was discovered in the study that,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regulations on the drafting of litigation pleadings," judicial narratives made by plaintiffs, defendants and judg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namely "story" and "discourse." A frequently used form of writing, "narration interspersed with comments," is normally made for the purpose to affirm "legal facts."
    When a legal dispute takes place, the parties concerned are required to provide narratives (stories and discourses) in the court, includ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s that they affirm by using relevant evidences. In order to win the case, however, the narrator must ensure that such narratives are interesting, understandable and persuasive to the judges.
    "Narratives," therefore, play important roles for constructing the facts by the two parties and for preparing the court verdict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ologies used for judicial narratives are then of significant meanings and values.
    Reference: 大衛.寧等(1998)。《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文崇一 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方 生(2002)。《後結構主義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 彬(2013)。〈裁判事實的敘事建構〉。《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87。
    王己由(1999)。〈中國時報〉,3月24日,第8版。
    王孝勇(2012)。〈Mikhail Bakhtin的對話主義及其對批判論述分析的再延伸:以白玫瑰運動為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40期,頁149-202。
    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王德威譯(2001)。《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原著:M. Foucault﹝1969﹞. Larcheologie du savoir. Paris, FR: Gallimard)。
    王麗晶(2013)。〈公益品牌敘事與故事行銷:以非營利動物保護組織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立法院公報 第103 卷 第42 期 委員會紀錄。
    申 丹(2007)。《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申丹、王麗亞(2011)。《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申丹、韓加明、王麗亞(2009)。《英美小說敘事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史奎謙編著(2009)。《刑事訴訟法I》。台北:高點法學圖說系列。
    台灣高等法院83年上訴字第197號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8年度上易字第299號民事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1年度軍上字第7號刑事判決
    年代網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年代民調中心(2012,09,26)。〈民眾對人民觀審制度看法民意調查-調查報告〉。
    朱麗琴 呂海芳(2014)。〈法官如何講故事:事實重構的思維過程即其偏差控制—基於認知心理學的視角〉。浙江省磐安縣人民法院。(www.pacourt.cn/content/?304.html,上網時間:2014,10,03)。
    呂同六(1994)。《二十世紀世界小說理論經典》。北京:華夏出版社。
    呂秉翰(2013)。〈人民觀審制度評析〉。《2013全方位成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r.nou.edu.tw/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297/2/231,上網時間:2014,10,03)。
    呂綺珍(2004)。〈論民事證據法上之事實認定與證明責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129―130。
    余素青(2013)。〈刑事司法敘事視角中的證據問題〉。《法庭審判中事實建構的敘事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 岩(2000)。〈電視現場新聞的事件建構〉。《浙江大學學報》,第30卷第4期,頁14—21。
    李 安(2009)。〈證據感知與案情敘事—以訴訟心理學為考察視角〉。《中國刑事司法雜誌》,第2期,頁65—68。
    李佳玟(2005)。〈女性犯罪責任敘事建構—以鄧如雯殺夫案為例〉。《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6期,頁11-13。
    李茂生(1996)。〈自白與事實認定的結構〉。《台大法學論叢》,第25卷第3期,頁95—122。
    李娜‧喬麥(2012)。《賈伯斯的創新課:比爾蓋茲的成功課》。台北:文經閣出版社。
    李永然(2016)。〈面對TRF風暴來襲,受害投資人如何依法救濟〉。《稅務旬刊》,第2320期,頁10―12。
    阮明淑(2012)。〈敘事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52/?index=1,上網時間:2015,07,31)
    何向東、劉方榮(2013)。〈光明日報〉,2013,01,15。
    何家弘(2000)。《證據學論壇》。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何賴傑(2012)。〈從德國參審制談司法院人民觀審制〉。《台大法學論叢》,第41卷特刊,頁1189—1243。
    杜少光(2010)。〈法律事實形成的背後〉。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邱 宇編著 (2010)。《民事訴訟法I》。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邵瓊慧(2007)。〈法律與文學對話〉。楊如玉(編),《法律與文學》,頁31-36。台北:商周。
    吳景欽(2011)。〈判決不能違背經驗與論理法則-以日本最高法院的一起性侵害判決為例〉,《司法改革雜誌》,第86期,頁43-45。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文化。(原書: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and Tamar Zilber(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吳宇娟(2004)。〈少年家庭照顧者之生命故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
    沈清松(1997)。《建構實在論評介》。台北:五南書局。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第2期,頁211—249。台北:五南。
    林山田(2004)。《刑事程序法》。台北:五南書局。
    林東泰(2008)。〈新聞敘事:情節的再現與閱讀的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論文。台北:淡江大學。
    林俊益(2007)。《刑事訴訟法概論(上)》,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林俊益(2012)。〈司法院人民觀審制度說明會、公聽會、座談會會議資料彙編〉。司法院。
    林瑞富(1994)。〈自由心證主義的真面目 - 吳蘇案的舊案新說〉。《律師通訊》,第177期,頁39-42。
    林鈺雄編(2006)。《新學林分科六法—刑事訴訟法》。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鈺雄編(2008)。《新學林分科六法—刑事訴訟法》。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鈺雄(2008)。《干預處分與刑事證據》,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林思偕(2011)。〈敘事醫學與醫療專業〉。《長庚醫訊》,第29卷第07期,頁205—206。
    林燦都(2003)。〈論法官獨立及對法官之監督〉。《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8期,頁1—24。
    周 靜(1989)。《自由心證與陪審制度》。台北:天山出版社。
    周廣然(1992)。《法律用詞技巧》。北京:中國檢察出版。
    洪榮昭(2013)。〈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教育科學月刊》,第260期,頁1—8。
    段重民(1987)。〈自由心證的利弊〉。《國家論壇》,第227期,頁12—14。
    徐 岱(1992)。《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學科出版社。
    耿雲卿(1983)。〈論法定證據主義與自由心證主義〉。《法律評論》,第49卷第4期,頁14—16。
    馬一波、鐘華(2006)。《敘事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連志清(2013)。《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台北市:台灣金融研訓院。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頁17—44。
    高點法學研究中心A(2010)。《刑事法規》。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高點法學研究中心B(2010)。《民事法規》。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高點法學研究中心C(2010)。《民事訴訟法(上)》。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 沖(2016)。〈不要讓忍者現象再現〉。工商時報,陳冲專欄。
    陳 芃(2014)。〈社大「幫法官改作業」讓判決書不在是天書〉。(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6000348-260106,上網時間:2014,06,1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D. McQuail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 th ed.). London, UK: Sage.)。
    陳妙芬(2007)。〈有了語彙,也有了思想-重現法律的藝術〉。楊如玉(編),《法律與文學》,頁28-30。台北:商周。
    陳永國、張萬娟譯(2003)。《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原書:H. White.﹝1973﹞.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19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陳志龍(1999)。〈當事人進行主義與無罪推定原則〉。《萬國法律雙月刊》,第105期,頁81—84。
    陳惠馨(2008)。《法律敘事、性別與婚姻》。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陳樸生(1993)。《刑事訴訟法實務》。台北。三民書局。
    陳愛娥譯(2003)。《法學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K. Larenz﹝1983﹞.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Berlin, GR: Springer.)。
    陳明暉(1996)。《如何閱讀法律文書》。台北:永然文化。
    陳安駿、臧國仁(2011)。〈新聞報導的時間共感與想像―敘事理論之觀點〉。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
    陳瑞麟譯 (1998)。《傅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原書: Jose Guilherme Merquior﹝1985﹞. Foucault. London. UK: Fontana.)。
    陳信英(2001)。〈青少年單親經驗中的悲傷與復原生命故事敘說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肇鴻(2012)。〈連動債糾紛之司法實踐〉。《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0期,頁165-167。
    許仕宦編(2005)。《新學林分科六法—民事訴訟法》。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仕宦編(2008)。《新學林分科六法—民事訴訟法》。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誠洲編著(2010)。《衍生性金融商品理論與實務》。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張永宏(2011)。〈人民觀審制度的時代意義〉。《法律扶助基金會》。(Blog.roodo.com.com/laf/archives/17670619.html,上網時間:2014,10,03)。
    張保生(2004)。《法律推理的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法政大學。
    張麗卿(2004)。《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台北:五南。
    張舒婷(2015)。〈銀行主管坦言:這是在赚黑心錢〉。《商業週刊》,1451期。
    彭禎伶(2016)。〈金管會四波開鍘TRF案 銀行共罰7,200萬元〉。《中時電子報》,2016.12.2上午5:50。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童慶炳(1994)。《文體與文體的創造》。雲南人民出版社。
    童湘芸譯(2010)。《世界第一簡單財務工程》。新北: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黃丹嬋(2011)。〈對西語哲真理觀之符合論與融貫論的比較研究〉。《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
    黃芮琪(2013)。〈家庭敘事之飲食記憶與生命傳承―以口述家傳菜餚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義(1999)。《刑事證據法則研究》。台北:元照。
    黃虹霞、陳新譯(2002)。〈歷史能是真實的嗎?敘述主義、實證主義與『隱喻』的轉向〉。《世界哲學》,第2期(n.d.)。
    黃翰義(2009)。〈論證據心證主義〉。《軍法專刊》,第55卷第1期,頁84。
    黃柏齡、戴榮賢(2010)。〈法網專題〉。《華視新聞網》,2010.12.27,台北市。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17年上字第917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例:44年台上字第702號。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48年臺上字第887號。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51年台上字第101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例:53年台上字第2067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76年台上字第6219號。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77度臺上字第1989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86年台上字第7320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91 年台上字第2884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92年台上字第1457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94年台上字第4054號。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95年台上字第5806號。
    楊惠君譯(2007)。《法律與文學》。台北:商周。(原書:R. A. Posner﹝1998﹞. Law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楊裕富(2009)。〈敘事設計作為一種建築美學〉。《建築學報》,69期,頁155—168。
    楊宏暉(2010)。〈締約前資訊義務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如雪(2016)。《國文語法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雷萬來(1997)。〈經驗法則在民事訴訟上的性質與作用〉。《軍法專刊》,第43期,第10卷,頁1-12。
    葉志飛(2003)。〈刑事訴訟自由心證主義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維基百科(2014)。(zh.wikipedia.org/zh-tw/讓.皮亞杰,上網時間:2014,10,08)
    樓繼中(2000)。〈真理符應說〉。《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8693/,上網時間:2014,04,25)。
    廖素珊、楊恩祖譯(2003)。《辭格Ⅲ》。台北:時報文化。(原書G. Genette﹝1972﹞. Figures Ⅲ. Paris: Seuil.)。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98年度上易字第299號。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1-28。
    蔡勝男(2005)。〈厚實政論與公共政策之研究:由社會科學方法論壇起〉。《T & D 飛訊》第29期,頁1-25。
    蔡墩銘(1986)。《審判心理學》。台北:水牛。
    蔡靚萱(2016)。〈3700家中小企業財務風暴〉。《商業週刊》第1501期,頁68─88。
    潘慶雲(1991)。《法律語體探索》。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 燕(2013)。《法庭上的修辭:案件事實敘事研究》。中國:光明日報出版社。
    劉宗聖 歐宏杰 (2004)。《結構型商品―實務與應用》。台北: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巨流。
    鄭致弘(2004)。〈敘事理論在廣告設計領域之應用與探討 ─ 以商業廣告影片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碩士論文。
    鄭立偉(2005)。〈先驗主義論的提出者—以瑪奴爾.康德〉。(beaver.ncnu.edu.tw/projects/emag/article/200512,上網時間:2014,10,08)。
    鄭添成(1999)。〈犯罪事實認定—論心證之形成與其抑制機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駱永家(1972)。〈辯論主義與處分權主義〉。《台大法學論叢》,第1卷第2期,頁467—472。
    駱永家(1999)。〈辯論主義與處分權主義〉。《既判力之研究》,頁214。台北:三民書局。
    顏厥安、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等(2006)。《法學入門》(五版)。台北:元照出版社。
    蕭旭岑(1999)。〈司法判決書之「法律論述」考察:以白曉燕案張志輝部分判決書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君強(2008)。《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后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鏡周刊(2017)。〈司法放送頭―陪審參審拚敗部復活 決戰8月12日〉。(https://today.line.me/TV/article/.cefcb07ae794ba0cad26509bfc2f467cf283edd5656921b02724bef56ed51c6?openExternalBrowser=1,上網時間:2017,07,10)。
    蘇永欽(1998)。〈判決書與社會疏離〉。收錄於《司法改革的再改革》,頁133—206。台北:月旦出版。











    日文參考書目
    佐伯仟仞(1981)。《刑法講義總論》。東京:有斐閣。
    青柳文雄(1989)。《入門刑事訴訟法》。東京:信山社。
    高田卓爾(1990)。《刑事訴訟法》。東京:青林書院。

    英文參考書目
    Alexy, R., Adler, R., & MacCormick, N. (1989). A theor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 the theory of rational discourse as theory of legal justification. New York,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bbie, E. & Mouton, J.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hatia, V. K. (1993). Analysing genre :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UK: Longman.
    Brenda, D. (1985). Legal Discourse. In T.A. van Dijk,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 272-291). London, UK: Academic Press.
    Brooks, Paul. (1996). The law as narrative and rhetoric. In P. Brooks & P. Gewirtz (Eds). Laws Stories:Narrative and Rhetoric in the Law. New Haven, CN. Yale University Press.14-22.
    Bruner, J. (1991).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ritical Inquiry, 18,1-21.
    Burr, V.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UK : Routledge.
    Chatman, S. B.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en, S. & Shires, L. M. (1988).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Danet, B. (1980). Language in the legal process. Law and Society Review, 14, 445-564.
    Danet, B. (1985). Legal Discourse. In T.A. van Dijk (Ed.) .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273-291). London, UK : Academic press.
    Darnton, R. (1996). The forbidden best-sellers of pre-revolutionary France. New York, NY: WW Norton& Company.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Ferguson, R. A. (1994). Story and Transcription in the Trail of John Brown. Yale JL & Human, 6, 37.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NY: Pantheon Books.
    Ganz, M. J. (1997). Wicked women and veiled ladies:Gendered narratives of the McFarland-Richardson Tragedy. Yale Journal of Law and Feminism, 9:255-303.
    Genette, G.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ergen, K. J., & Gergen, M. M. (1988).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1).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Leege, D. C., & Francis, W. L. (1974). Political research: Desig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Levi, J. N. (1994). Langugae and law: A bibliographic guide to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U.S.A. (No.4). Washington, D.C.: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egal Studies.
    Levinson, S. (1981). Law as literature. Tex. L.Rev.,60, 373.
    MacDonell, D. (1986). Theories of Discourse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 Wiley-Blackwell.
    Parker, I. (1992). Discourse dynamics :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UK : Routledge.
    Schütze, F.(1983). Biographieforschung and narratives interview. Neue Praxix, 3, 283-293.
    Staves, S. (1982). Money for honor: Damages for criminal conversation. Stud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ulture 11, 97-279.
    Umphrey, M.M. (1999). The dialogics of legal meaning: Spectacular trials, the unwritten law , and narratives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Law & Society Review, 393-423.
    van Dijk, T. A. (1997).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London, UK : Sage.
    Volosinov, V. N. (1973).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York, NY : Seminar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994101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4101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601.pdf2103KbAdobe PDF288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