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224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80/144470 (79%)
造訪人次 : 51353639      線上人數 : 7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44


    題名: 幼兒園中的好孩子圖像?—北京與台北兩所幼兒園的比較研究
    What’s the Image of “good child” in Adults’ Eye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Kindergartens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
    作者: 劉小樹
    貢獻者: 張盈堃
    劉小樹
    關鍵詞: 兒童觀
    好孩子
    比較研究
    Image of childhood
    Good child
    Comparative study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17-08-28 11:56:19 (UTC+8)
    摘要: 成人如何看待兒童以及成人對兒童的想像決定幼兒的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場域中更顯得明顯,教師對幼兒的想象、評價及塑造即為本研究想要關注的重點。本研究以台北和北京兩所幼兒園的各一個中班班級為研究對象,首先從教師角度、幼兒角度、課程角度和班級秩序角度四個面向對幼兒園中生活進行描寫,再藉助班級中發生的故事,來推論幼兒園生活中成人對兒童的顯性和隱形期待,並以此揭示兩地幼兒園生活中「好孩子」的形象,進而比較其文化層面上的異同。研究發現這兩個在課程上、結構上、師資上相似的幼兒班級,整體上擁有類似的理念—適應集體生活、講禮貌和遵守規則為教師對幼兒的首要要求。但在具體實行層面,兩岸教師對待幼兒的行為有細微的差異,如禮貌的具體涵義、對規則的執行等。除此之外,教師亦藉由身體的馴服和規訓的手段塑造教室中的理想幼兒,造成兩個班級中幼兒擁有不同的形態。
    How adults see children and children`s imagination decided children`s life, 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kindergarten. Teachers’s imagination, evaluation and shaping of children a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The research data comes from two classes in Taipei and Beijing. First of all, this research descripted the lives of kindergart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hildren, course and class order, and then with the help of a class of story that happened in the class,we get to know how adults expect children`s behavior in kindergarten life explicit and stealth, and to reveal both the kindergarten life "good child" image, and then compare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wo preschool classes are similar to one another on th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eachers. And on the whole, they have similar ideas tha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llective life, polite, and abide by the rules are children`s first request by the teachers. However,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level, there ar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on both classes, such a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politeness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rules. In addition, teachers also shape the ideal children in the classroom by means of the taming and disciplining of the body,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orms of children in two classes.
    參考文獻: 王天一 (1989)。洛克主要教育思想的體現。載於傅任敢譯 (1989)。教育漫話,頁1-17。臺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柏偉(2009)。兒童與教育學知識的發端。載於張盈堃(編),研究兒童/童年研究——從理論到實務的田野工作,頁51-68。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王美珍(2011)。中國現代小說中兒童形象的嬗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華僑大學碩士論文,廈門市。
    王家通等(譯)(1989)。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oseph Jay Tobin, David Y. H. Wu, Dana H. Davidson)。臺北:麗文文化。
    王瑞賢、王慧蘭(2009)。規訓的客體/神寵的詩人:投射成人矛盾的兒童論述。載於張盈堃(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頁3-19。臺北:學富文化。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 39-76。
    池賢婌、趙吉(2004)。《婦女雜誌》(1915-1931) 中出現的有關兒童的論說-與《新女性》(日帝治下的朝鮮) 比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257-277。
    何芳譯(2014)。童年論(原作者:Allison Jam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吳 宇 (2012)。從《 教育漫話》 看洛克的兒童觀及現實啟示。現代教育科學: 普教研究,6,96-97.
    吳 娟 (2013)。涂爾幹與皮亞傑兒童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較及其啟示。社科縱橫: 新理論版, 2, 56-58.
    吳重涵等(譯)(2015)。家庭優勢:社會階層與家長參與(原作者:Annette Lareau)。 南京:江蘇教育。
    吳曉玲(2008)。古典自然法:解讀洛克與盧梭兒童教育思想的語脈。比較教育研究,5,25-30。
    李奉儒(譯)(1994)。兒童道德教育:我們能夠教導兒童成為好孩子嗎?(原作者:Straughan Roger)。臺北:揚智文化。
    李舒中(2009)。西方人類學研究中兒童概念與意涵的轉變。載於張盈堃(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頁51-91。臺北:學富文化。
    沈堅、朱曉罕(譯)(2013)。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原作者:Philippe Ariès)。北京:北京大學。
    周珮儀 (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 1979-2004。課程與教學, 8(4), 91-116。
    林佳琪(2015)。塑造好孩子:《豐年》雜誌[兒童版]之兒童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臺北:天下雜誌。
    武文婷 (2015)。洛克論兒童教育及評價。亞太教育, (1), 29-30。
    侯天麗(2009)。博物館學習的再發現:家庭學習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3(2):41-60
    胡 偉(1988)。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高小雯 (2006)。中國近代兒童觀的開啟-以 1910 與 1920 年代周作人的兒童觀思想為例。史轍,2,93-115。
    張 鴻 (1999)。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教育科學研究,5,91-95.
    張世彗(2007)。行為改變技術。台北:五南。
    張盈堃(譯)(2008)。兒童的田野工作(原作者:Robyn M.Holmes)。臺北:心理
    張盈堃、郭瑞坤(2007)。何謂「好」老師?文化互動論觀點的嘗試。載於陳伯璋、張盈堃(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7-64。臺北:師大書苑。
    梁瓊惠(2011)。幼兒園的生活:田野工作、大人和小孩。 臺北:五南
    章 卉 (2014)。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性別意識型態比較分析── 以人教版和康軒版語文教科書為例。教科書研究, 7(1), 81-104.
    許嘉穎 (2012)。圖畫故事書中女童形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 紅(2006)。洛克的幼兒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黑龍江教育學院院報,25(6),59-61。
    陳光金等(譯) (2001)。道德教育(原作者:Émile Durkheim)。 上海:人民。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映芳 (2002)。在「人」 與「社會角色」的統合中成長——對「好孩子」定義的歷史考釋。當代青年研究,4,46-48.
    陳意平(譯)(2011)。我是個有禮貌的孩子(原著:日本兒童生活科學研究會)。臺北:知遠
    傅任敢(譯)(1989)。教育漫話(原作者:John Locke)。臺北:五南。
    彭聃齡(2004)。 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曾瑞成 (1997)。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思想——以「愛彌兒」 為分析中心。體育學報,22,1-12。
    湯震宇、邱鶴飛、楊茜等譯(2005)。變態心理學(第九版)(原作者:Lauren B. Alloy, John H. Riskind, Margaret J. Mano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 聯經。
    黃煜文(譯)(2004)。《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少年》(原作者:Colin Heywood),臺北:麥田。
    楊孔熾(1998)。論盧梭的兒童觀及其現代意義。教育研究,1,73-77。
    楊怡婷(2006)。評析「民族誌」在校長職務研究之應用:以Wolcott的田野研究及李鴻章之博士論文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0(1),153∼172。
    楊寧、石麗娟(2006)。發展理論的悖論——兼論兒童教育的兩個傳統。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41
    虞永平 (1995)。論兒童觀。學前教育研究,3,5-6.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 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麗文。
    劉北城譯(2003)。規訓與懲罰(原作者:Michel Foucault)。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劉育忠(2009)。孩童主體、社會能動性與異質的童年:當代人類學眼中的兒童。載於張盈堃(編),研究兒童/童年研究——從理論到實務的田野工作,頁69-82。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蔡春美,洪福財等 (2013)。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淑苓(2015)。游戲理論與應用: 以幼兒游戲與幼兒教師教學? 台北:五南。
    蔡凱伊(2016)。《臺灣日日新報》商業廣告所見的兒童意象(1898-1936)(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臺中市。
    蔡菡(2010)。 生態變遷與幼兒教育。 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鄭玉卿(2002)。西方兒童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309-325。
    鄭素華(2013)。中國大陸教科書中的兒童圖像——以人教版低年級《語文》為例。華人文化圈中孩童圖像與教育/照顧模式的探究—與西方論述的對話,頁275-292。
    賴媛、陳恆瑞(譯)(1993)。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讓孩子自我成長(原作者:Maria Montessori)。臺北:遠流。
    錢 翰(譯)(1999)。必須保衛社會(原作者:Michel Foucaul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Althusser,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Pp. 86-127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Ben-Ari, E. (2013). Body projects in Japanese childcare: Culture, organization and emotions in a preschool. NY: Routledge.
    Chen,X.,Cen,G.,Li,D.,& He,Y. (2005). Social Functioning and Adjust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The Imprint of Historical Time. Child Development,76(1),182-195.
    Chen,X.,Rubin,K. H.,& Sun,Y. (1992). Social Reputa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 A Cross‐cultur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3(6),1336-1343.
    Chen,X.,Wang,L.,& Wang,Z. (2009). Shyness‐Sensitivity and Social,Schoo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Rural Migrant and Urban Children in China. Child development, 80(5), 1499-1513.
    Coie, J. D., & Dodge, K. A. (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school: A cross-age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815-829.
    Hays,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NH: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lloway, S. D. (2013). Contested childhood: Diversity and change in Japanese preschools. NY: Routledge.
    Hsiung, P. C. (2007). 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u,W. (2014). Chinese Teachers` Conceptualization of"What is A Good Chil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deals.illinois.edu/bitstream/handle/2142/49666/Wei_Liu.pdf?sequence=1&isAllowed=y
    Martin, C. L., Wood, C. H., & Little, J. K.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stereotype components. Child development, 61(6), 1891-1904.
    Peak, L. (1991). Learning to go to school in Japan: The transition from home to preschool life.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4157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7019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19101.pdf3424KbAdobe PDF274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