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799
|
Title: | 媒體報導妨害司法之芻論 A study on media report obstructs justice |
Authors: | 陳羽涵 |
Contributors: | 李聖傑 陳羽涵 |
Keywords: | 妨害司法 媒體審判 公共新聞學 審議式民主 |
Date: | 2017 |
Issue Date: | 2017-08-10 10:02:06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試圖討論妨害司法罪中針對媒體報導之問題。是該問題之討論不僅止於立法論上之問題,亦涉及新聞自由之維護,在比較他國對相關問題之處理,英國對該問題之處理,是以藐視法庭罪之方式處理,而美國則偏向採取程序性的措施,以減緩媒體報導對於公平審判之衝擊。惟上述兩國係採陪審制國家,與我國之職業法官制度有相當區別,是故倘蓋然援引適用並不恰當。此外,分析台灣歷年以來之新聞狀況,陸續受國家、財團、政治、市場之影響,導致新聞媒體開始堂而皇之地殖民進入民主政治,進而造成導媒體運作邏輯成為政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致民主政治發生相當程度的質變現象。媒體報導對於司法的影響為大眾所見,然而媒體言論是否應該受到管制,不應僅止於考量言論所造成的問題,單憑媒體言論傷害的不確定性並不足以作為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依據。 |
Reference: | 中文文獻 中文教科書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第六版, 2004年10月。 林紀東,中國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1970年1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改版第一刷,1999年9月。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二),2007年1月。 陳運財,偵查與人權,2014年4月。
中文書籍 王天濱,台灣社會新聞發展史,2002年3月。 王天濱,新聞自由-被打壓的台灣媒體第四權,2005年。 王泰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2015年。 林元輝,媒體公害的批判基礎-以涂醒哲舔耳冤案為主例,2006年9月。 林麗雲,台灣傳播研究史,2004年9月。 林照真,新聞 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2017年5月。 法務部編輯,各國刑法彙編,1980年。 陳石安,新聞編輯學,第七版,1981年。 黃浩榮,公共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2005年11月。 盧世祥,新聞公害與傳播倫理 不要被媒體牽著鼻子走,2008年2月。 賴祥蔚,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從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思考傳播產業與權利,2015年7月。 賴光臨,檢驗70年代報業的發展,中華民國新聞年鑑80年版,1991年。 David Held著,李銘珠譯,民主與全球秩序-從現代國家到世界治理,2004年。 John Castil、Peter Levine著,劉介修、陳逸玲譯,審議民主指南 二十一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2012年。 Simon Cottle著,張益勤、林雅婷、蔡業中譯,新聞學與公共關係,頁240,2010年1月。 Walter Lippmann著,林牧茵譯,幻影公眾(The Phantom Public),2013年。
專書論文 尤英夫,報紙審判之研究,載: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頁19,1970年。 李金銓,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載: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頁521-553,1993年。 徐榮華、羅文輝,台灣報業的問題,載:台灣傳媒再解構,第7章,2009年7月。 馮建三,報禁解除聲中的台灣資訊環境,載:資訊、錢、權,頁157-170,1992年。 馮建三,他們的新聞自由,我們的傳播權利:從媒體侵權到相互培力,載:自由十講,2005年。 盧世祥,解禁二十年媒體公信力不升反降,載:關鍵力量的沈淪,2008年。
中文期刊 王泰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八十六期,頁91-133,2006年1月。 朱朝亮,犯罪報導與基本人權,軍法專刊,第57卷第3期,頁6-38,2011年6月。 何賴傑,從德國參審制談司法院人民觀審制,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特刊,頁1189-1243,2012年11月。 林子儀,新聞自由的意義及其理論基礎,臺大法學論叢,22卷1期,頁59-103,1992年12月。 林照真,調查新聞學vs. 公共新聞學:兩個「公共領域」新聞理想型的對話與交融,台大新聞論壇,第6期,頁101-130,2007年2月。 林麗雲,台灣權威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第3期,頁89-148,2000年。 林麗雲,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五期,頁183-212,2008年4月。 林國明、陳東升,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第6期,頁61-118,2003年。 林國明,公民會議的價值是凸顯多元性,新新新周報,914期,頁54-55,2004年。 林國明,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第11期,頁161-217,2009年3月。 林國明,審議的不平等:台灣公民會議的言說互動,台灣社會學,第27期,頁1-50,2014年。 林火旺,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9期,頁99-143,2005年3月 侯友宜,刑事偵查過程中之新聞處理,刑事科學,第54期,頁113-130,2002年9月。 胡元輝,更審議的公民,更開放的公共-公共新聞與公民新聞相互關係的思考,新聞學研究,第119期,頁81-120,2014年4月。 胡元輝,新聞作為一種對-台灣發展非營利性「協作新聞」之經驗與挑戰,新聞學研究,第112期,頁31-76,2012年7月。 范立達,共生與衝突-檢察官與新聞媒體之關係,檢察新論,第5期,頁109-129,2009年1月。 許家馨,什麼樣的民主?什麼樣的新聞自由?-從民主理論視野分析美國新聞自由法制,政大法學評論,第124期,頁1-71,2011年。 許家馨,自由與恐懼-讀「危險年代:戰爭時期的言論自由~從1789年叛亂法到反恐戰爭」,台灣法學雜誌,第183期,頁241-252,2011年9月。 陳新民,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一個比較法制上的觀察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9卷3期,頁94-95,2000年4月。 陳祥、孫立杰,當「偵查不公開」遇見「新聞自由」:警察機關與媒體記者的衝突拔河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01期,頁89-138,2009年10月。 黃東熊,論出版法第33條-審判獨立與言論自由之關係,輔仁法學,第六期,頁37-84,1987年1月。 黃惠萍,審議式民主的公共新聞想像:建構審議公共議題的新聞報導模式,新聞學研究,第83期,頁39-81,2005年4月。 張升星,「法官不語」與「言論自由」的憲法檢視,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頁103-140,2005年5月。 楊博翔,論我國平面媒體回應權史,新聞學研究,第113期,頁169-199,2012年10月。 楊憲宏,新聞報導倫理的重建,台大新聞論壇,第一卷第一期,頁92-98,1994年4月。 楊憲宏,台灣記者的風骨-從對抗政治威權到釐清政治與基本分際,目擊者雙月刊,第3期,頁8,1998年1月。 楊意菁,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第79期,頁1-47,2004年9月。 劉定基,從美國法的觀點評司法院大法官釋#689-以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隱私權的保障與衝突為中心,興大法學,第11編,頁195-236,2012年5月。 蔡碧玉、陳運財、王健壯、林邦樑、陳為祥,媒體與司法(偵查不公開之再省思),月旦裁判時報,第53期,頁34-149,2016年11月。 賴祥蔚,新聞自由的臨摹與反思,新聞學研究,第87期,頁97-129,2006年。 馮建三,人權、傳播權與新聞自由,國家政策季刊,1卷2期,頁117-142,2002年。 羅世宏,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第95期,頁213-238,2008年。 謝志明,當言論自由衝擊公平審判-美國法對於訴訟參與人法庭外陳述之限制,檢察新論,第七期,頁278-286,2010年1月。 謝然之,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報學雜誌,第3卷第2期,頁4-6,1963年。 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台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戰: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第六十四期,頁1-32,2000年7月。 媒體觀察基金會,偵查不公開Who Care?-犯罪新聞中媒體侵犯人權情形逾六成,目擊者雙月刊,第12期,1999年7月。Available at http://atj.yam.org.tw/mw1207.htm
研討會資料 江靜之,公共新聞學之公共理論與實踐-從Dewey探廣電新聞訪問者如何實踐公眾理念,「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會,數位化時代的媒體生態、教育與倫理研討會,2006年7月。
網路資料 郭力昕,製作非理性社會的媒體政治,傳學鬥電子報,第19期,2000年11月6日。 管中祥,筆錄也能殺人-媒體是藏之民間,殺人於無形的最佳武器嗎?,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網站,2006年6月25日,https://digital.jrf.org.tw/articles/1579 藐視法庭法例報告書,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1985年。 Available at http://www.hkreform.gov.hk/tc/publications/rcourt.htm <名嘴上節目討論案件 許宗力:考慮訂妨害司法罪>,《自由時報》,2016年9月23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834530 <司改會議 規範媒體報導案件 委員搬出戒嚴法令>,《自由時報》,2017年4月15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037476 <批法官輕信色魔運將 《蘋果》判賠定讞>,《蘋果日報》,2016年11月4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104/981886/。 <調記者通聯查洩密 市警局長道歉>,《TVBS新聞》,2008年1月11日,http://news.tvbs.com.tw/local/157128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一分組第三次會議,林照真委員、姚崇略委員、王婉諭委員及張文貞委員共同提案二,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meeting/28 司法周刊,第1844期,第一版,2017年4月7日出刊。Avaliable at http://www.judicial.gov.tw/jw9706/ 各國立法報導,立法報導,2005年1月~3月。Avaliable at http://npl.ly.gov.tw/npl/commun/86/9.pdf
博碩士論文 王晴玲,公民新聞的在地實踐-公視PeoPo新聞平台公眾參與及多元報導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莊沛穎,媒體、公共與政治-公共新聞學在台灣之實踐與發展經驗之探討,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楊秀菁,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蘇南桓,藐視法庭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蕭憲文,報紙犯罪新聞之報導手法對閱聽人認知與態度之影響研究,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英文文獻 英文書籍 Daniel Hallin (1994). WE KEEP AMERICA ON TOP OF THE WORD: TELEVISION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Dan Gillmor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Reilly Media. Jay Rosen (1999). GETTING THE CONNECTIONS RIGHT: PUBLIC JOURNALISM AND THE TROUBLES IN THE PRESS.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Press. Jay Rosen (1996). 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n Elster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ess. Jens Barland (2005). PRESS FREEDOM AND GLOBALIZATION: SCANDINAVIA AND EAST AFRICA COMPARED. Kenya :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elvin Urofsky (2007).RIGHTS OF THE PEOPL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BILLS OF RIGHTS . Available at https://usa.usembassy.de/etexts/gov/peoplerights.pdf Robert Dahl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Stevenson (1994). GLOBAL COMMUN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lyn & Bacon. Ronald Dworkin (1977). TAKING RIGHT SERIOUS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ephen Bates (1995). REALIGNING JOURNALISM WITH DEMOCRACY: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ITS TIMES, AND OURS.ealigning Journalism with Democracy: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Its Times, and Ours. The Annenberg Washington Program in Communication s Policy Studies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anni Haas (2012). THE PURSUIT OF PUBLIC JOURNALISM: THEORY, PRACTICE AND CRITIC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heodore Glasser (1999). THE IDEA OF PUBLIC JOURNALISM. Guilford Press. Wayne Overbeck (1d ed. 2009).MAJOR PRINCIPLES OF MEDIA LAW. Cengage Learning Publishing.
英文專書論文 Davis Merritt (1995). Public journalism-defining a democratic art. In: Everette Dennis & Robert W. Snyder eds., MEDIA AND DEMOCRAC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David Mathews (1996). Public journalism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In: Michael McGrath eds., NATIONAL CIVIC REVIEW. (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Jay Rosen (1997). Public Journalism as a Democratic Art. In: Rosen Jay, Merritt Davis “Buzz”& Austin Lisa eds., PUBLIC JOURN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Dayton, OH: Kettering Foundation). Judith Lichtenberg (1990). Foundation and Limits of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Judith Lichtenberg eds., DEMOCRACY AND THE MASS MEDI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dmund Lambeth (1998). Public Journalism as Democratic Practice. In: Edmund Lambeth, Philip Meyer & Esther Thorson eds., ASSESSING PUBLIC JOURN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Michael Schudson (1995). Creating public knowledge. In: Everette Dennis & Robert W. Snyder eds., MEDIA AND DEMOCRAC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arcel Lemonde (2002). Justice and the Media. In: Mireille Delmas-Marty & J.R. Spencer eds.,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英文期刊論文 Albert Dzur, Public Journalism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y, Vol. 34, No. 3. 315(2002). Giorgio Resta, Trying Cases in the Media: A Comparative Overview, 71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31 (2008). Stephen J. Krause, Punishing The Press: Using Contempt of Court to Secure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76B.U.L. Rev. 547 (1996). Tom Welsh, Contempt of Court : The Strict Liability Rule, 131 New L.J. 1270 (1981).
網路資料 The internet , social media and contempt of court: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Avaliable at http://www.iclr.co.uk/internet-social-media-contempt-court-recent-developments/
德文文獻 Claus Roxin, Strafrechtliche und Strafprozessuale Probleme der Vorverurteilung, NSTZ 1991, 153.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265201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6520163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