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154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259034      線上人數 : 8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541


    題名: 新住民輔導政策之現況與策略探討 : 以新住民就業及其子女教育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strategy of new immigrants counselling policy : take employment of new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作者: 古恩華
    貢獻者: 江明修
    古恩華
    關鍵詞: 新住民
    輔導措施
    社會網路
    多元族群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17-07-31 11:21:41 (UTC+8)
    摘要: 隨著全球化發展,國際人流快速的穿梭移動,臺灣跨國工作者的增加,帶動以女性流動為主的跨國婚姻,大量新住民衝擊國內原本的族群與家庭生態,政府注意到這些問題,促使政府展開新住民輔導措施,並制定新住民輔導相關政策。臺灣新住民的人數增多,衍生的生活適應問題更應受到重視,由於大部分女性新住民嫁入的家庭大都是經濟不佳,中下階層及社會網絡關係缺乏等處境,以致他們在臺灣社會生活適應困難,主要原因是大多環繞在整個家庭結構,例如:婚姻基礎關係的不穩定,新住民適應本國文化或生活習慣困難,新住民配偶在社會支持上的薄弱,以及子女家庭教養及學校教育問題和新住民的勞動就業問題等等,因此規劃及執行新住民輔導政策是政府當前應重視的課題。
    本研究是以新住民輔導政策—以新住民勞動就業及子女教育為例做為研究主題,研究者廣泛蒐集有關新住民輔導政策、新住民勞動就業及子女教育等相關文獻資料,其範圍約有三種:其一為新住民輔導政策、新住民議題相關理論與政策之專書;其二為新住民輔導政策、新住民相關議題研究報告、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研討會資料、政府出版品;其三為國內外網路刊載之法律文件、專論及新聞有關新住民輔導政策、新住民子女教育及勞動就業等資料。藉由資料的完整回顧,分析、歸納、檢討,以瞭解新住民輔導政策、新住民子女教育及勞動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而發現政策與實務間的落差,以解決疑惑並尋求解答,最後提出可行的建議方案,並輔以研究分析,研提未來更加精進的政策模式。

    臺灣已正式進入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會,政府與民間各界都必須嚴肅看待此一事實。為了瞭解及解決新住民的諸多問題,本研究擬以政府新住民輔導政策為主題,並針對東南亞籍女性新住民之子女為主要探討對象,期能瞭解這些臺灣新住民所面臨的生活困境問題所在,提供具體策略建議予政府做為擬定施政措施的參考,並讓社會各界都能廣為接納這些住民的加入,成為一個融合的多族群社會。
    參考文獻: 壹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于宗先,王金利(2009)。臺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4)。92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8)。移民行政白皮書。臺北: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內政部移民署主編(2015)。102年外籍及大陸配偶生活需求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移民署。
    內政部移民署主編(2016)。內政部移民署104年年報。台北市:內政部移民署。
    邱榮舉(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淑清、鍾鳳嬌(2010)。新移民家庭服務與實踐。台北:巨流出版社。
    白秀雄、方孝鼎(2009)。新住民(新住民)福利服務輸困境之分析,雙十年華百年議題-困境下的臺灣社會工作新能量。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9年會。台北。
    吳清山、林天祐(2007)。教育e辭書。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萬億(2006)。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彩岫(2015)。多元文化教育: 新移民的原生文化與在地適應。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夏曉娟、瞿海源、張笠雲主編(2005)。臺灣社會問題2005。台北:巨流出版社,頁340-341。
    陳月娥(2014)。104年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 千華數位文化。
    國家發展委員會編印(2014)。我國新住民勞動工作權益保障及促進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游美貴(2009)。大陸及女性新移民生活處遇及權益之研究。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委託研究報告。
    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心理。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等(2006)。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
    楊翹楚(2012)。移民政策與法規。台北:元照出版社。
    監察院(2005)。我國移民政策與制度總體檢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編印。
    蕭新煌(2002)。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出版社。
    二、期刊
    王甫昌(2002)。邁向臺灣族群關係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題導論。臺灣社會學。第4期,頁1-10。
    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新娘: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訊。第18期,頁3-23。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臺灣社會學。第6期,頁177-221。
    王永慈(2005)。低收入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家庭之至貧分析。臺灣社會工作學刊。第4期,頁1-32。
    成之約、高惠敏(2010)。外籍配偶參加職業訓練成效之評估。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
    何青蓉(2009)。我國新移民識讀教育政策之問題評析與前瞻。教育與社會研究。第18期,頁1-31。
    何青蓉(2003)。跨國新住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雙月刊。第75期,頁2-10。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第441期,6-12。
    吳清山(2006)。讓新住民有翻身的機會:談新住民教育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第23卷第5期,頁16–17。
    李宜、李誠、辛炳隆、王素彎(2009)。國際人口移動對我國勞動市場及經社發展之影響與因應對策。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宜玄、范垂玲(2015)。東南亞新住民語文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對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4卷6期,頁92-100。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第28卷第3卷,頁225-264。
    姜思章(1994)。臺灣「南向政策」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海峽評論。第46期,頁11-14。
    高惠敏(2012)。外籍與大陸配偶就業服務成效之探討。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輔助研究。頁1-140。
    孫志麟(1995)。和諧論與衝突論在分析臺灣教育選擇功能上的適用性。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0期,頁55-75。
    師豫玲、張美美、蕭舒云、王可欣(2009)。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與成效。社區發展季刊。第127期,頁18-41。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9期,頁1-47。
    陳芬苓(2014)。女性新移民生活狀況的轉變與政策意涵。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7期,頁29-59。
    陳芬伶、林昭禎、葉安華(2015)。婦女之勞動力發展。就業安全。第2期,頁41-48。
    陳小紅(2006)。大陸配偶在臺生計現況訪視調查計畫。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陳建置(2010)。為新移民的終身學習畫出生命彩虹-申辦新移民學習課程經驗談。臺灣教育。第663期,頁52-56。
    陳燕禎(2008)。臺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第4期,頁43-99。
    陳鴻瑜(1998)。從南向政策論臺灣與東南亞之關係。東南亞季刊。第3卷1期,頁1-19。
    黃素惠、徐偉培(2008)。新竹市新移民子女行爲困擾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第7期,頁1-18。
    許雅惠(2009)。魚與熊掌:新移民婦女的社會資本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3卷2期,頁1-54。
    許繼峰、饒鳳翔(2007)。嘉義地區榮民大陸配偶就業歧視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19期,頁402-427。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5)。臺灣地區新住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專案研究計畫書,頁4–6。
    許靜芳(2004)。談外籍新娘子女的班級輔導。網路社會學通訊。第43期。
    葉郁菁,馬財專,吳樹欉(2009)。金融海嘯下新移民家庭福利政策探討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分配與未來規劃。社區發展季刊。第127期,頁69-88。
    張菁芳(2008)。臺灣地區外籍配偶適應生活之社會需求初探。中華行政學報。第5期,頁165-174。
    張芳全(2009),臺灣新住民女性的教育需求。臺灣教育。第655期,頁37-43。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第626期,頁32-37。
    劉鎮寧、邱世杰(2013)。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省思-以臺灣的新住民火炬計畫為例。教育行政論壇。第5卷1期,頁163-182。
    鄭秀珍等(2012)。臺灣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問題分析。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第104期,國小主任儲訓班專題研究集,頁319。
    賴哲民、林秀芬(2008)。不同國籍新住民子女的社會適應及學習。2008健康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共同教育組)。新竹:元培科技大學,民國97年12月20日。
    賴韋婷、賴韻涵(2013)。新住民子女教育機會均等如何可能-以台南市公立小學教師之觀點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刊。第42期3月號,頁6-31。
    鍾鳳嬌(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教育學刊。第23期,頁231-257。
    魏炎順、李麗日、林佳靜(2014)。外籍配偶人力資本實務先備指標建立之研究:以大臺中地區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177期,頁140-172。
    魏麗敏(2008)。新住民家庭生活適應及輔導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172期,頁70。
    顧美俐(2011)。新移民女性與經濟危機-以越南籍配偶為例。輔仁社會研究。第1期,頁171-207。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0-29。
    龔怡君(2006)。國家與婚姻:台越跨國婚姻政治。臺灣東南亞學刊。第3卷1期,頁83-103。
    三、學位論文
    王芃涵(2007)。臺北市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執行評估之探究-以民政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宋世傑(2010)。臺灣與新加坡移民政策制定因素之比較研究。南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邱仕朝(2015)。我國對外籍配偶移民輔導之研究-以臺中市外籍配偶生活輔導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倍綺(2013)。臺中女性新移民的生活適應與輔導措施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庭芬(2015)。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新住民教導子女母語之層面與方式。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蓉真(2008)。新移民女性創業歷程之研究。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社教碩士班學位論文。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收錄於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論文集。
    四、學術研討會
    白秀雄、方孝鼎(2009)。新移民(外籍配偶)福利服務輸送困境之分析。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年會 「雙十年華、百年議題—困境下的台灣社會工作新能量」研討會
    五、雜誌、報紙
    梁玉芳(2004)。臺灣變貌-新住民潮。聯合報,A15版。
    楊艾莉(2003)。臺灣變貌-新住民潮。天下雜誌。第271期,頁94-99。
    六、網路等電子化資料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27563&ctNode=29699&mp=1。
    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新住民火炬計畫http://www.immigration.gov.tw/np.asp?ctNode=32967。檢索日期:106年3月27日。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05_orglaw/search/lawView.action?no=25958。
    「外配正名,移民署:統稱新住民」: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8291。臺灣立報。2012.5.21.檢索日期:106年3月4日。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法制局研究成果:翁栢萱(2017),新住民子女學習母國語言問題研析http://www.ly.gov.tw/05_orglaw/search/lawView.action?no=25958。檢索日期:106年3月26日。
    臺灣就業通:https://www.taiwanjobs.gov.tw/Internet/index/index.aspx。檢索日期:106年3月29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行政院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4E506D8D07B5A38D&sms=F798F4E213647822&s=19D24604DEAA6174。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院會議案:新住民施政成果及展望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 4E506D8D07B5A38D&sms=F798F4E213647822&s=19D24604DEAA6174。檢索日期:106年3月26日。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moj.gov.tw/mp001.html。
    「非營利組織,協助新住民」:取自http://www.epochtw.com/12/5/14/192558.htm。檢索日期︰2017年3月29日。
    「政府輔導新住民強化親子教育」:取自http://wife.match99.org/thread-1062-1-1.html。檢索日期:106年3月4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 AC6A0& DID = 0C3331F0EBD318C26850A 7022 E2 1F A8A。
    國家教育研究院全球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184/。
    陳芬苓、林昭禎、葉安華(2015)。新住民婦女勞動力發展。就業安全。104年第2期。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72&ap_id=2227,檢索日期,2017年4月18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新住民子女教育發展五年中程計畫http://www.k12ea.gov.tw/ap/news_view. aspx?sn=514b5ef3-6e63-4a9d-8b32-37253d4fe664。檢索日期:106年3月27日。
    勞動部職業訓練局:http://laborpedia.evta.gov.tw/link1.asp?did=B069&result=yes。檢索日期:2017年4月23日。
    勞動部勞動法令查詢系統:促進新住民及大陸地區配偶就業補助作業要點https://laws.mol.gov.tw/FLAW/FLAWDAT01.aspx?lsid=FL046924。檢索日期:106年3月29日。
    勞動部勞動法令查詢系統: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補助作業要點https://laws.mol.gov.tw/FLAW/FLAWDAT01.aspx?lsid=FL036248。檢索日期:106年3月29日。
    勞動部勞動法令查詢系統: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https://laws.mol.gov.tw/FLAW/FLAWDAT01.aspx?lsid=FL044919。檢索日期:106年3月29日。
    「新住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E6%96%B0%E4%BD%8F%E6%B0%91,維基百科,檢索日期:106年3月4日。
    新住民培力發展資訊網:新北市「新住民服務papa走」國際多元服務櫃檯在地服務http://ifi. 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5969&ctNode=36486&mp=ifi_zh#。檢索日期:106年3月26日。
    貳、英文文獻
    Berg, B. L. (1998)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b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n&Bacon.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sociological methods.Englewood cli/fc, NJ: Prentice Hall.
    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1380.
    Kirk, J. & Miller, M. L. (1987). Reliabilily and validity in qualilalive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l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Weller, S. C. & Romney, K. A. (1988). Systematic data collec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492104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21040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