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140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03/144284 (79%)
造訪人次 : 50799800      線上人數 : 8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400


    題名: 中國當代電影之「厭女」現象分析:量表建構
    An analysis of " Misogyny "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constructing A tentative measurement scale
    作者: 趙揚
    Zhao, Yang
    貢獻者: 鄭自隆
    趙揚
    Zhao, Yang
    關鍵詞: 「厭女」現象
    女性形象
    性別意識
    內容分析
    Misogyny
    Images of women
    Gender consciousness
    Content analysis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17-07-24 12:21:32 (UTC+8)
    摘要: 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大眾媒介之一,電影反映著社會現實,同時也形塑著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而在兩性地位頻頻失衡、性別歧視現象無所不在的時代背景下,當代電影所呈現的性別意識便尤為值得探討。
    本研究以近十年上映且票房表現突出的30部中國當代電影為研究對象,採用內容分析法提取影片中的「厭女」現象,並探究其與電影基本資訊、女性主角形象之內在關聯。此外,本研究還將嘗試開發「厭女意識量表」,意圖借此將大眾媒體素材中的「厭女」現象加以系統歸類。
    本研究所得之主要成果及結論如下:
    1.自主建構「厭女意識量表」,由Level 1至Level 5,「厭女」程度依次遞增,各層級定義為:Level 1「女性應負擔家庭工作」,Level 2「認為女性有偏執的擇偶觀」,Level 3「女性被賦予生育責任」,Level 4「女性為被觀賞之客體」,Level 5「女性傳統刻板印象之強化」;
    2.總體而言,中國當代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公式化傾向仍非常明顯,特別是愛情片尚難以擺脫固有的角色設定邏輯;
    3.「厭女」意識普遍存在於中國當代電影之中,但常被複雜的戲劇衝突或曲折的劇情走向所掩蓋。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ass media, film reflects the social reality, and also shapes mainstream values. Nowadays, gender imbalance and misogyny have become omnipresent in Chinese society.In this context,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presented in contemporary films is particularly worth researching.
    This study selects 30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which released in the last decade and obtained outstanding box office resul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 uses content analysis to extract the misogyny in samples,and the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films, images of women and misogyny.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ill construct a tentative measurement scale about “misogyny”,which could be uesd to classify the correlated phenomena in mass media.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Constructing a tentative measurement scale about “misogyny”.From Level 1 to Level 5, the degree of misogyny increases in sequence,and all levels are defined as :Level 1 “Women should be burdened with family work”,Level 2 “Women have illiberal spouse-selection views”, Level 3 “Women are given responsibility of procreation”, Level 4 “Women are the object of view”, Level 5 “The traditional gender stereotyping of women is reinforcing”;
    2.Overall, the stereotype of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is still obvious. And romances are especially hard to get rid of the inherent role logic;
    3.“Misogyny” generally exist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but it is often whitewashed by intricate dramatic conflicts and plots.
    參考文獻: 英文部份
    Andermahr, S., Lovell, T., & Wolkowitz, C. (1997). A concise glossary of feminist theory. Hodder Education Publishers.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Stratford Press.
    Claude Rawson. (2014). Swift’s Anger.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Field, S. (1982). Screenplay. Delacorte.
    Field, S. (1982). Screenplay. New York: Delacorte.
    Field, S. (2008).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screenwriting. Random House.
    Fiske S T. (2004).Social Beings: A core motives approach to social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398-400.
    Hilton, J. L., & Von Hippel, W. (1996). Stereotyp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7(1), 237-271.
    Kassarjian, H. H. (1977).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 8-18.
    Krippendor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
    Macrae, C. N., Stangor, C., & Hewstone, M. (Eds.). (1996).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Guilford Press.
    McQuail, D.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Quail, D. (1987).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Mitchell, J. (1991). Commentary on “deconstructing difference: Gender, splitting, and transitional space”.
    Neuendorf, K. A. (2002). The content analysis guidebook. Thousand Oaks,CA:Sage.
    Pingree, S., Hawkins, R. P., Butler, M., & Paisley, W. (1976). A scale for sex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4), 193-200.
    R. Edward Bloch. (1991). Medieval Misogyny and the Invention of Western Romantic Lov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ff, D. Lacy, s., & Fico, FG (1998). Analyzing media messages using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research.
    Tuchman, G., Daniels, A. K., & Benét, J. W. (1978).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izer, M. H., & Wienir, P. L.(1978). Research methods and analysis: Searching for relationships. New York:Harper & Row.
    Wheeler, S. C., & Petty, R. E. (2001). The effects of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behavior: a review of possible mechanism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7(6), 797.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1). Chapter 8: Content Analysis. Mass Media Research, 157-179.

    中文部份
    丁亞平(2005)。《藝術文化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王一、王蕾(2015)。〈媒介暴力與集體無意識:春晚小品《喜樂街》的性別歧視爭議〉。《中華女子學院學報》,3:44-50。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
    王建軍(2001)。〈用性別意識的眼光看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65-67。
    王政(1997)。〈「女性意識」、「社會性別意識」辨異〉。《婦女研究論叢》,1:14-20。
    王昭暉(2014)。〈中國電影女性形象解讀〉。《電影文學》,23:47-48。
    王虹(2004)。〈女性電影文本——從男性主體中剝離與重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8:203-209。
    王軍強、彭文祥(2012)。〈論現實題材電視劇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審美意識〉。《當代電視》,8:011。
    王飛鴻(2009)。〈女性主體性意識的邊緣化——從女性主義的角度解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電影文學》,8:97-98。
    王愉貴子(2015)。《性別的讚頌與哀歌──淺析電影《時時刻刻》裡的性別構建〉。《山東社會科學》,1:514-515。
    王晶晶(2015)。〈過度渲染與無中生有——論古代文學影視改編之女性角色設定〉。《山西青年》,22:60-62。
    王麗(2000)。〈女性、女性意識與社會性別〉。《中國文化研究》,3:134-138。
    白路、杜芳琴(2009)。〈一個觀察世界的新視角———女性主義男權制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運用〉。《江西社會科學》,4:179-185。
    石靜(2013)。《中國內地熱播都市劇中80後女性形象構建研究》。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原作者:Allan G.Johnson)。臺北:群學。
    朱光立(2016)。〈《神探夏洛克》中的女性觀探微〉。《電影文學》,19:145-147。
    朱維之、趙澧(1994)。《外國文學史:歐美卷》。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何成洲、張小玲(2009)。〈厭女症背後的男性身份危機:再讀《父親》中的上尉之死〉。《外語教學》,6:84-87。
    何萍(2011)。〈影響電影票房的幾大因素分析〉。《中國電影市場》,11:8-10。
    何雯琪(譯)(2005)。《厭女現象:跨文化的男性病態》(原作者:David D.Gilmroe)。臺北:書林。
    吳泓緲、馮學俊(譯)(2011)。《論意義——符號學論文集》(原作者:Algirdas Julien Greimas)。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吳磊(2010)。〈論韓劇女性角色的塑造及其社會成因〉。《東南傳播》,7: 103-106。
    呂雅惠(2009)。《台灣電視新聞報導爭議女性之負面形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小江(1999)。〈世紀末看「第二性」〉。《讀書》,12:98-103。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原作者: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臺北:亞太。
    李玉琴、劉虹(2011)。〈新世紀鄉村電視劇人物形象的文化學解讀〉。 《文藝爭鳴》, 8: 49-51。
    李桂芝(2016)。〈中世紀歐洲厭女主義的發展及其影響〉。《史學理論研究》,4:100-112。
    肖麗豔(2008)。〈韓國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在韓劇中的折射研究〉。《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7:68-69。
    孟悅、戴錦華(2004)。《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胡連利、劉偉娜(2006)。〈媒介對女性的誤讀與重建〉。《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74-79。
    韋清琦(2015)。〈超越「第二」之後——波伏娃的生態學管窺〉。《當代外國文學》,1:130-136。
    唐宏(2016)。〈探究社會性別視角下青春題材電影的性別形象〉。《新聞研究導刊》,8:200-201。
    徐大真、張日昇、木村裕(2008)。〈性別刻板印象之內隱與外顯性別效應的中日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學》,31:1226-1229。
    桂青山(2011)。《影視學科資料匯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秦喜清(2015)。《電影與文化:電影史論 女性電影 後現代美學》。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翁秀琪(1994)。〈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8:193-236。
    衷心(2008)。《波伏娃女性主義思想研究——以《第二性》為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
    馬琳(2008)。《電視劇傳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構與身份認同》。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博士論文。
    張欣(2015)。〈喬納森·斯威夫特厭女症、女性審美與審醜〉。《外國文學研究》,6:77-83。
    張芳輝 (2006)。《女性與媒介的關係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張泰(2015)。〈電視劇《何以笙簫默》與小說原著人物形象塑造的異同〉。《中國廣播電視學刊》,4:49-51。
    張曉靜(2007)。〈跨文化傳播中媒介刻板印象分析〉。《當代傳播》,2:82-83。
    張蕾(2009)。〈略論電視劇中的人物塑造〉。《當代電影》,9:102-106。
    張雙昊、劉穎(2010)。《異論傳播學視野下的新世紀女性電影》。《電影文學》,3:21-22。
    盛永宏(2005)。〈視角的定位 角色的認同——透視部分影視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背後的男性中心思想〉。《貴陽金築大學學報》,3:59-61。
    郭愛妹、葉浩生(2001)。〈西方父權制文化與女性主義心理學〉。《婦女研究論叢》, 6:25-31。
    郭慧敏(2005)。〈社會性別與婦女人權問題——兼論社會性別的法律分析方法〉。《環球法律評論》,1:32-39。
    陳嬿如(2007)。〈當代中國影視中的女性形象之嬗變〉。《南開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4:14-21。
    陶鐵柱(譯)(1998)。《第二性》(原作者:Simone de Beauvoir)。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曾尼、尹山鷹(2005)。〈傳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新聞界》,5:77-78。
    曾勝(2006)。〈性面具與視覺愉悅——對近期女性題材電影的女性主體性分析〉。《當代電影》,2:133-135。
    程金玲(2011)。《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剩女」電視劇形象分析》。西南交通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程錫麟、朱徽、王曉路(譯)(2005)。《女性的奧秘》(原作者:Betty Friedan)。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黃振家、宗靜萍(譯)(2003)。《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原作者: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臺北:學富。
    黃淑嫻(2013)。《女性書寫 文學、電影與生活》。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黃琳清(2015)。《國內熱門電視劇中女性角色的「第二性」符號分析》。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系碩士論文。
    楊士堤(譯)(2015)。《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原作者:上野千鶴子)。臺北:聯合文學。
    楊由之(2016)。〈格雷馬斯敘事語法中的女性人物——以電視劇《紅高粱》為例)。《視聽》,3:57-58。
    楊東雄(譯)(2004)。《女人解讀》(原作者: Osho)。新疆:略什維吾爾文出版社。
    楊雪燕、李樹茁(2006)。〈西方社會性別概念及其測量的回顧與評述〉。《國外社會科學》,4:60-66。
    溫乃楠(2008)。《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問題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葉渭渠(主編)(2000)。《女性的自我與表現》(原作者:水田宗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葉耀榮 (2006)。《廣告性別角色定型系列研究》。浙江大學理學院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
    劉心華(2005年3月)。〈俄國古典文學中的厭女情結〉,「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廈門:廈門大學。
    劉宗輝(1998)。《國內電視廣告性別角色描繪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釗(2004)。〈女性意識與女性文學批評〉。《婦女研究論叢》,6:43-47。
    劉電芝、黃會欣、賈鳳芹、龔茜、黃頎、李霞(2011)。〈新編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揭示性別角色變遷〉。《心理學報》, 6:639-649。
    劉漢文、張林明(2013)。〈2012年度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分析報告〉。《當代電影》,3:19-26。
    劉曉倩(2014)。〈從格雷馬斯的敘事學理論解析電影《親愛的》〉。《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6:42-46。
    劉霓(2001)。〈社會性別——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中心概念〉。《國外社會科學》,6:52-57。
    樊亞麗(2016)。〈電視劇《歡樂頌》的人物形象塑造與時代美學精神〉。 《當代電視》,7:13-13。
    歐陽明(2004)。〈電視劇中圓形人物的簡約化與扁平人物的精緻化〉。《雲南社會科學》,1:123-126。
    蔔衛(1997)。〈廣告與女性意識〉。《婦女研究論叢》,1:25-28。
    蔔衛(2006)。〈中國大陸媒介與性別/婦女研究回顧與分析(1995-2005)〉。《新聞與傳播研究》,4:78-89。
    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臺北:五南文化。
    鄭自隆(2015)。《廣告、媒體與社會》。臺北:華泰文化。
    戴雪紅(2007)。〈他者與主體:女性主義的視角〉。《南京社會科學》,6:30-35。
    戴雪紅(2009)。〈性別與哲學——女性主義哲學的當代發展〉。《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35-38。
    戴雪紅(2016)。〈西方女性意識覺醒的發展譜系研究〉。《理論月刊》,5:172-176。
    戴錦華(1994)。〈不可見的女性: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當代電影》,6:37-45。
    戴錦華(2010)。《霧中風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美妮(2016)。《媒介形象與父權規制——論青春家庭劇中都市女性形象的父權制內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1:102-10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446407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46407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7701.pdf2935KbAdobe PDF2111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