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13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4/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18658      在线人数 : 9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135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353


    题名: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止觀研究 ——以《圓測疏》為主要脈絡
    作者: 蕭鈺庭
    贡献者: 耿晴
    蕭鈺庭
    关键词: 唯識


    奢摩他
    毘婆奢那
    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
    玄奘
    圓測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7-07-24 12:09:07 (UTC+8)
    摘要: 奢摩他,梵文「Śamatha」,譯為「止」;毘婆奢那,梵文「Vipaśyanā」,譯為「觀」。止能令心不亂,觀能思擇、判斷。藉由止、觀修行,最終能證得涅槃。此修行法淵遠流長,早自世尊時代即有之,後隨著佛教派系日益增多,對於止、觀修行法的理論漸有不同理解。本文將以唯識學經典《解深密經》為主要探討對象,藉由分析經中專門論述止、觀修行的〈分別瑜伽品〉,以幫助理解唯識一系是如何探討止、觀修行。
    本文主要論述章節為:〈止、觀的關係〉、〈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真如、空與依他起性〉。〈止、觀的關係〉一章中,將對止、觀的定義與相關議題有所探討,藉由這些探討,以釐清止、觀為同或異?止、觀所緣與「心」的相分、見分關係為何?修行順序是什麼?〈止、觀和合俱轉與所證得的果〉一章中,探討了「心一境性」與「五位」等相關議題。〈真如、空與依他起性〉一章中,將從〈分別瑜伽品〉的立場,探討《解深密經》面對佛教與唯識學相關基礎理論時,其立場為何?
    參考文獻: 1.藏經類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冊05。T0220。
    唐.圓測:《解深密經疏》。《卍續藏》冊21。T0369。
    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大正藏》冊16。T0675。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T0676。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T1558。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T1579。
    唐.玄奘:《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T1585。
    唐.玄奘:《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T1598。
    唐.玄奘:《唯識二十論》。《大正藏》冊31。T1590。
    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T1600。

    2.專書
    (日)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台北:法鼓。2013.6。
    (日)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2001。
    (日)野澤靜證著、李鳳媚譯:《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解深密經聖者慈氏章及疏之譯注》。高雄:彌勒講堂。2014.4.10。
    (日)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2010。
    王文顏:《佛精重釋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
    弘學:《解深密經講析》。成都:巴蜀書院。2011.9。
    何石彬:《《阿毘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7。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4。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5。
    呂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08.4二版。
    呂澂:《中國佛教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10.3二版。
    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台北:佛光。2002初版。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12。
    惟善:《說一切有部之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及其梵漢注釋為基礎》。2011.5。
    程恭謙釋譯:《解深密經》。台北:佛光文化。1998.2。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7。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2006。
    談錫永:《《解深密經》密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10。
    韓清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略釋》。高雄:彌勒講堂。2011.11。
    釋白雲:《解深密經概念》。彰化:佛印月刊社。1994.4再版。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4初版。
    釋印順:《空之探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4。
    釋印海:《止觀方法及其實踐之研究》。台北:嚴寬祜基金會。2005。
    釋惠敏、關則富合著:《大乘止觀導論—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初探》。台北:法鼓。1997.9。
    釋演培:《解深密經語體釋》。台北:天華。1988。

    3.學位論文
    方台蘭:《世俗譬喻與解甚深義——《解深密經》譬喻之研究》。指導教授: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林淇源:《瑜伽相應與宗教修持——《瑜伽經》與《解深密經》瑜伽行之比較》。指導教授:陳一標。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陳洵渼:《想法植入徵狀的哲學解釋—以《解深密經》與《唯釋十論頌》唯主要依據》。指導教授:蔡耀明。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4.期刊論文
    林崇安:〈世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7)頁125-146。
    林國良:〈從《解深密經》看圓測的唯識學立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期頁74-78。
    林國良:〈從三自性理論演變看唯識思想前後期在價值取向上的重要變化--《解深密經》與《成唯識論》之比較〉。《普門學報》第31期(2006.1)
    耿晴:〈《解深密經》三性說的再檢討〉。第六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2013.12.6至2013.12.7。會議論文。
    陳一標:〈有關阿賴耶釋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1999.12)頁75-106。
    陳一標:〈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第一屆玄奘學術研討會,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主辦,2001年11月,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國際會議廳。後收於《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論文集》,2003年2月。
    陳一標:〈「識」的詮釋——VijJAna 與 VijJapti〉。《圓光佛學學報》
    滿紀:〈大乘唯識止觀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普門學報》第26期,2005年3月。
    楊白衣:〈圓測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頁105-156。
    趙東明:〈《解深密經》之「真如」觀探析—兼論《成唯識論》的解釋--〉。台北市華嚴蓮社:《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09)頁125-152。
    蔡伯郎:〈瑜伽行派的止觀〉。2012「佛教禪修傳統:起源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法鼓佛教學院。台北:法鼓佛教學院。
    劉鹿鳴:〈論阿賴耶識建立中的兩種意趣—以《解深密經》與《攝大乘論》之阿賴耶識安立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3期。頁46-51。
    釋惠敏:〈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獅子吼》第24卷第3期(1985.3)頁58-67。

    5.工具書與網路資源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2011/06/06, http://cbeta.org/.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Monier William線上辭典。http://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mwquer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215102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1020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20201.pdf2245KbAdobe PDF238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