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00913      Online Users : 8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070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0706


    Title: 人智學啟迪下之華語文課程圖像 --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實踐經驗之敘說反思
    Picture of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inspired by anthroposophy : a narrative inquiry with reflection on practice of I-Lan Ci-Xin Waldorf School
    Authors: 謝易霖
    Shieh, Yi-Lin
    Contributors: 馮朝霖
    謝易霖
    Shieh, Yi-Lin
    Keywords: 華德福教育
    人智學
    課程圖像
    語文教育
    另類教育
    課程行動研究
    自我研究
    教師哲學
    Waldorf education
    Anthroposophy
    Curriculum picture
    Language and literacy education
    Alternative pedagogy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Self-study
    Curriculum inquiry
    Philosophy of the teacher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7-07-03 14:43:42 (UTC+8)
    Abstract:   臺灣華德福教育乃四一○教育改革浪潮之一環,宜蘭慈心華德福首先發展為K-12之完全學校,具指標意義。本研究為具自傳性、反思取徑之課程行動研究,帶有民族誌色彩。研究目的在以華語文課程為範疇,敘說慈心華德福中小學課程實踐暨轉化歷程,呈現華德福學校語文課程與教學,構思課程系統圖像,探究教師圖像與學校圖像。

      本研究採參與觀察法、訪談法、文獻分析與自我研究法,由學校工作小組既有資料與研究我的反思書寫,採擷同仁觀點,形成「公開知識」、「我觀點」與「他者觀點」之理解視角。藉由實踐者即研究者的立場,研究者透過「敘說」交織兩條軸線,其一,基於行動研究之經驗基礎,本研究為「教學我」之教學敘說反思與華德福教育之「課程理解」與「課程轉化」;其二,本研究為個案研究,場域為「研究我」服務之慈心華德福學校,聚焦「人智學」(Anthroposophy)啟迪下之華語文課程發展與實踐,及其中浮現之課程系統圖像。

      研究發現﹕華德福語文課程於小學主要表現為口述故事、肢體與韻律活動、藝術活動等,以之進行教與學;中學著重語文的功能、現實性與規則,亦注重傳記、歷史故事與青少年發展之關係;高中階段與各門知識形成綜合文化學習與自我探究。就主課程而言,人智學啟迪之華語文課程系統圖像:「夢境」(一至五年級:童話、神話)、「真實」(六至八年級:文法:形式之現實;歷史:內容之現實)、「詩與思」(九至十二年級:詩的歷史理解、詩與哲學)。就學習者,透過主體與世界之互動,可開採出「旅程」隱喻:在世界中尋求自我;由自我走向世界。十二年一貫統整課程實為學習者的「永恆樂園」,各個主課程都是一面世界之窗,個體之小宇宙與意識進化史之大宇宙呼應,可理解為「天人合一」,整體課程由小學至高中呈U型對映浮現學習者「聖盃」圖像;研究者推導華德福之語文觀,「人」不同於其他物種,「個人自成一類」,導出人必發展屬己的獨一無二之語言。教師由個人學習旅程之「英雄」,變衍為課堂中捨身之「基督」或「佛陀」;語文教師探索外在與內面世界,為透過創作分享眾生的「吟遊詩人」。慈心學校課程演化之經驗可以「西遊記」為隱喻。慈心學校發展由美感團體朝向求真團體。

    研究結果有助於理解人智學如何形塑華德福課程與教學踐行。研究顯示,統整課程之理解為教學統整重要基礎,教育實踐的究竟思考引領教師成長並為課程理解基礎。社群互動與共好的文化氛圍為課程發展基礎。華德福華語文課程在地轉化應持續關注教育本質、自我認同與對華語文之理解的內在辯證。
      Waldorf education in Taiwan is one of the influence and result of the 410 Education Reform (四一0教改). Ci-Xin Waldorf School in Yilan is the first to develop into a K-12 complete school system, which is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his study is an ethnography-like action research combining also autobiographical and reflective approa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narrate the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delivery and transformation in Ci-Xin, to demonstrate the reality of language lessons and teaching in Waldorf School, to construct a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finally to study the ideal picture of being a teacher and of a school.

      The methods that a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 interview, documentatio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data from working groups in Ci-Xin School, my own reflective writings, and the opinions contributed by my colleagues, there are three points of views formed, which are "public knowledge", "my viewpoints" and "others` viewpoints". As the researcher is also a practitioner, two themes are formed through "narration". Firstly, based on action research, the study consists of the researcher’s narrative reflection of his own teaching and of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nalization of Waldorf curriculum. Secondly, as the thesis is essentially a case study of CiXin Waldorf School where the researcher works at, it concentrates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under Anthroposophy ideas and the emerging picture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 Under Waldorf pedagogical ideas,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focus on oral stories, movements, rhythmic activities, and artistic exercises. In middle school, the emphasis is on the functionality, actuality, and rules of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graphies, historical stories and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is another importance. In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together with other subjects and knowledges are integrated and synthesized into wide-ranged cultural learning and self-exploration experience. In terms of main lesson in Chinese language area, "Dream" is the main them for grades 1 to 5 to allow the children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abundant fairy tales and myths. "Reality" is the focus for grades 6 to 8. Pupils at this stage learn a lot of grammar which represents the forms of the reality, and history which is the content of the reality. For grades 9 to 12, “Poetry and Thought” is the major learning in which the young people have a glance at the history of poems and of poetry and philosophy. As to learners’ experienc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world, they may grasp the metaphor of "journey", that is, to seek their own egos in the world and to explore the world through stepping out of themselves. The 12-year curriculum is the ``eternal paradise`` for learners. Each main lesson is ``a window to the world``. The inner world (microcosms) of each individuals and the universe of consciousness evolution are interweaving,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The whole curriculum from primary to high school forms a picture of U-shape which reflects the "holy grail" experience of the learners.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Waldorf education as deduced from the research is that "Human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species; "Each individual is a separate category" and therefore will develop his or her own unique language. A teacher originally is the "hero" in his or her own journey of learning and then transforms him/herself into "Christ" or "Buddha" who gives out him/herself in the class. A language teacher explores the outer and inner worlds and becomes a "bard" through sharing his or her creation on the way. The story of “Monkey King” can be a metaphor to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curriculum in Ci-Xin Waldorf school. This school is developed from an aesthetic community towards a community of truth seeking.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helps to clarify how Anthroposophy shapes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Waldorf education. I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Waldorf curriculum forms the grounded foundation of 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owards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guides the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Healthy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towards ``common good`` are the pillar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support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in Waldorf education, we shall relentless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insic dialectic in the thinking about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he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anguage.
    Reference: 中文
    專書、篇章

    Denjean-von Stryk, Barbara(2007)。面對語文和文字的方法態度,載於邁向健康的教育(175-178頁)。宜蘭縣:歌德館醫學部門和教育部門。

    Glökler, Michaela (2007)。有關華德福教育實務上的二十六個問題,載於邁向健康的教育(48-69頁)。宜蘭縣:歌德館醫學部門和教育部門。

    Kugler, Walter(2014)。德文原版導言,載於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譯)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3-4頁)(原作者:R. Steiner)。宜蘭縣:譯者。

    Thomson, J. B.、廖鳳瑞等(1996)。幼兒教育的實踐與展望-世界幼教趨勢與臺灣本土經驗。新北市:光佑。

    Wiechert, Christof (2007)。教學計畫生理學:適合各種年齡的課程內容和具有治療功能的教學法。載於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主編)邁向健康的教育(70-81頁)。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一靈(2011)。歪仔歪詩刊(9)。宜蘭:賣田出版。

    王力(2013a)。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2013b)。漢語詞彙史。北京:中華書局

    王昭立、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原作者:D. L. Jorgensen)。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

    王瑞賢、王慧蘭(2009)。訓規的客體/神寵的詩人:投射成人矛盾的兒童論述。載於張盈堃(主編),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3-19頁)。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德威(2009)。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王德威(2015)。「根」的政治,「勢」的詩學--華語論述與中國文學。高雄:中山大學。

    方永泉(譯)(2002)。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台北:巨流。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台北:巨流。

    方淑惠(譯)(2011)。華德福的幼兒教育。(原作者:Oldfield, L.)。臺北市:親子天下。(原著出版年:2001年)

    白蓮欣、凱特琳(2009)。北歐神話故事。臺中市:好讀。

    田達生(譯)(2005a)。賀詞。載於德國魯道夫.施泰納教育友好協會(編),Waldorf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日內瓦國際教育大會巡展資料一覽(頁7)(原作者:Hildegard Hamm-Bruecher)。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原作出版於1994年)

    田達生(譯)(2005b)。Waldorf教育是全球運動的一部分。載於德國魯道夫.施泰納教育友好協會(主編),Waldorf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日內瓦國際教育大會巡展資料一覽(頁82-83)(原作者:Villegas, Jose F. )。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原作出版於1994年)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1990)。大美百科全書9。臺北市:光復書局。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1990)。大美百科全書27。臺北市:光復書局。

    甘陽(譯)(2005)。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原作者:E. Cassirer)。新北市:桂冠圖書。

    冬曉、黃子平、李陀、李子雲編。中國小說:一九八六。臺灣:曉園。

    向陽、須文蔚(2012)。報導文學讀本。臺北市:二魚文化。

    呂理揚(譯)(2011)。十二感官(原作者:Albert Soesman)。台北市:琉璃光。

    呂理揚(2013)。內在感官:人智學啟迪下的感官探索。臺北市:光佑文化。

    宋文里(譯)(2001)。教育的文化(原作者:J. S. Bruner)。臺北市:遠流。

    何思瞇、詹美華(2016)。常與變:國中歷史教科書課程觀之演變。載於周淑卿、歐用生、楊國揚(主編),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課程觀的演變:口述史的研究(頁275-31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何玉群(2004)。慈心小學公辦民營之路。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臺灣行動的足跡(頁93-113)。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何畫瑰(譯)(2012)。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一條通往奧義的現代之路(原作者:R. Steiner)。新北市:光佑。

    朱侃如(譯)(1997a)。千面英雄(原作者:Campbell, Joseph)。臺北市:立緒。

    朱侃如(譯)(1997b)。坎伯生活美學(原編者:Osbon, Diane K.)。臺北市:立緒

    朱侃如(譯)(1998)。神話(原作者:Campbell, Joseph & Moyers, Bill )。臺北市:立緒。

    余振民(譯)(1997)。教育的藝術(原作者:R. Wilkinson)。新北市:光佑。(原著出版年:1975)

    余指民、柯勝文(2000)。我來了:人類智慧學理念下的嬰幼兒保育。台北:光佑。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李子寧(譯)(2009)。神話的智慧(Joseph Campbell原著)。臺北:立緒

    李映萩(2002)。北歐神話。臺北:水牛。

    李政賢(譯)(2006)。質性硏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 Marshall, R. B. Gretchen)。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07)。透視質性研究(原作者:K. B. deMarrais)。臺北市: 五南。

    李桂蜜(譯)(2005)。為什麼讀經典(原作者:Italo Calvino)。臺北市:時報出版。

    李翠玲(2009)。重度與多重障礙。臺北市:五南。

    李崇建、甘耀明(2004)。沒有圍牆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臺北市:寶瓶。

    李崇建(2010)。作文,就是寫故事。臺北:聯合文學。

    李雅卿(編著)(2000)。北政實驗手記。臺北市:商智。

    李雅卿(編著)(2006)。異動中的永恆-紀念臺北市自主學習(國、高中六年一貫)實驗計畫。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

    李復新、馬小梅(譯)(1999)。當代教育發展史:二十世紀教育發展回顧(原作者:A. E. Meyer)。臺北市:桂冠。

    李維(譯)(1998)。思維與語言(原作者:L. S. Vygotsky)。臺北市:遠流。

    周婉窈(2014)。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市:玉山社。

    吳比娜、戴君玲、曾瓊畿、鄭鈺琳、陳脩平(譯)(2017)。明日的農場(原作者:Trauger Groh & Steven McFadden)。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臺北市:濤石。

    吳蓓(譯)(2006)。學校是一段旅程-華德福教師手記(原作者:T. M. Finser)。中國:人民文學。

    吳碩禹(譯)(2012 )。微寫作(原作者:C. Johnson)。臺北市:漫遊者。(原著出版年:2011)

    吳雲芳、盧雁頻等(譯)(2015)。有機管理:如何運用身體的智慧去發展健康的組織團體(原作者:Torin M.Finser)。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林士敦(2003)。中學語法教學。臺北市:萬卷樓。

    林文寶(1994)。兒童文故事體寫作論。臺北市: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玉珠(2011)。一種預備未來健康社會的教育─華德福教育。取自: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73/2176/0


    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原作者:W. Benjamin)。臺北市:臺灣攝影。

    林守為(編著)(1988)。兒童文學。臺北市:五南。

    林邦文(2008)(譯)。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原作者:Ira Shor & Paulo Freire)。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林佩璇(2004)。學校課程實踐與行動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佩璇(2012)。課程行動研究--實踐取向的研究論述。臺北市:洪葉文化。

    林佩熹(譯)(2014)。語言與人生(原作者: S. I. Hayakawa, A. R. Hayakawa)。臺北市:麥田,城市文化。

    林琦珊(譯)(2013)。實用教學指引:華德福學校1-8年級課程圖像(原作者:R. Steiner)。臺北市:洪葉。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五南。

    周淑卿、歐用生、楊國揚(主編)(2016)。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課程觀的演變:口述史的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周國平(譯)(1993)。尼采美學文選(原作者:尼采)。臺北市:萬象。

    周國平(譯)(2014)。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原作者:Nietzsche)。南京:譯林出版社。

    竺家寧(2005)。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市:五南。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臺北市:秀威。

    孟祥森(譯)(1994)。愛的藝術(原作者:E.Fromm)。臺北:志文

    姚小平(譯)(2004)。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原作者:V. Humboldt, Wilhelm)。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倪鳴香(編)(2004)。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行動的足跡。宜蘭: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倪鳴香(2004b)。重建社會意識的學校圖像。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臺灣行動的足跡(頁43-53)。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譯),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原作者:M. Alvesson & K. Sköldberg)。臺北市:五南。

    唐際明、林宏濤(譯)(2014)。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二十世紀初西方文明盛夏的歷史回憶(原作者:Florian Illies)。臺北:商周出版

    袁珂(1987)。中國神話傳說(共三冊)。臺北市:里仁。

    柯勝文(譯)(2002)。人智學啟迪下的兒童教育(原作者:R. Steiner)。新北市:光佑。

    柯雅琪(譯)(2001a)。推薦序:談話藝術的最高境界(原作者:Peter Senge)。載於深度匯談:企業組織再造基石(頁6-12)。臺北市:高寶國際。

    柯雅琪(譯)(2001)。深度匯談:企業組織再造基石(頁6-12)。臺北市:高寶國際。

    范信賢(2011)。慈心華徳福學校課程的美學探究:E. Eisner觀點的映照。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頁257-280)。臺北市:五南。

    范慶鐘(2004)。課程統整的理論、模式與實施。載於蔡清田(主編),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洪詠善(2013)。藝術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慧芳(譯)(2008)。街頭日記(原作者:E. Gruwell, &Freedom Writers)。臺北市:天下。

    洪蘭(譯)(2000)。教養的迷思(原作者:J. R. Harris)。臺北市:遠流。

    姜仁九、崔景(2013)。華德福幼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以自然主義幼兒遊戲研究中心兒童樹為例。臺北市:光佑。

    姜國權(譯)(2011)。榮格文集第七卷: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原作者:C. G. Jung)。北京:國際文化出版。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 A. Maxwell)。臺北:心理出版社。

    高玉(2013)。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市:秀威。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H. Altrichter, P. Posch, & B.Somekh)。臺北市:遠流。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原作者:C. Argyris, R. Putnam, & M. D. Smith)。臺北市:遠流。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變動的故事:從設計歷程的反映實驗中學。載於Schön, D. A.(主編),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頁331-370)。臺北市:遠流。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對實踐行動的敘事反映:反映性故事敘說的兩個學習實驗〉(原作者Giovan Francesco Lanzara)。載於Schön, D. A.(主編),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頁275-300)。臺北市:遠流。

    夏林清等(2004)。單純地寫一個故事。載於Schön, D. A.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頁7-11)。臺北市:遠流。

    徐德林(譯)(2011)。榮格文集第五卷: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原作者:C. G. Jung)。北京:國際文化出版。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臺北市:巨流。

    徐婭群(譯)(2012)。故事和你說晚安(原作者:B. Lockie)。天津市:天津教育。(原著年:2010)

    高子梅(譯)(2014)。說故事的領導(原作者:P.Smith)。臺北市:如果出版。(原著年:2012)

    高志仁(譯)(1998)。西方正典(上)(Harold Bloom原著)。臺北:立緒。

    孫周興(譯)(1996a)。藝術作品的本源。載於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頁207-308)。上海:三聯。

    孫周興(譯)(1996b)。語言的本質。載於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頁1061-1120)。上海:三聯。

    孫聖英(譯)(2015)。別忘記生活(原作者:Pierre Hadot)。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

    芮虎,李澤武,廖玉儀(譯)(2014)。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原作者:R. Steiner)。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莫迺滇(譯)(1998)。逃避自由(原作者:E.Fromm)。臺北:志文。

    滴水(譯)(2015)。從靈性科學觀點看兒童教育(原作者:R. Steiner)。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原著出版年:1992)

    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原作者:Ann Gray)。台北:. 韋伯。

    陳一壯(譯)(2011)。時代精神(原作者:E. Morin)。北京市:北京大學。(原著出版年:2008)

    陳伯璋(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33-47)。臺北市:揚智。

    陳佩正(譯)(2007)。教師生命自傳(原作者:S. Nieto)。臺北市:心理。

    陳佩英(2012)。教師專業發展的第四條路:學習社群實踐的理論轉化。載於洪仁進、陳佩英(執行主編),2020教育願景(頁307-358)。臺北市:學富文化。

    陳美如(2007)。課程理解--教師取向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智文(譯)(2004)。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原作者:A. Simmons)。臺北市:臉譜。(原著出版年:2001)。

    陳新轉(2001)。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臺北市:商鼎。

    陳重仁(譯)(2001)。波赫士談詩論藝(原作者:Jorge Luis Borges)。臺北市:時報文化。

    陳維剛(譯)(1991)。我與你(原作者:M. Buber)。臺北市:桂冠。

    陳榮灼(2011)。序。載於張鼎國(著),詮釋與實踐(頁vii-x)。臺北市:政大。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

    郭朝清(2004)。深耕-在這過去與未來相遇的土地上。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臺灣行動的足跡(頁161,174,176)。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郭禎祥、陳碧珠(譯)(2008)。教育想像力──學校課程、教學的設計與評鑑(原作者:E. W. Eisner)。臺北市:洪葉。(原作出版年:2002)

    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原作者:A. Gray)。新北市:韋伯文化。

    項退結(編譯)(1999)。西洋哲學辭典(原編者:W. Brugger)。台北市:華香園。

    張子樟(2013)。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歐洲篇。臺北市:未來。

    張文軒(譯)(1999)。語言學導論(原作者:G. Yule)。臺北市:書林。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原作者:Norman K. Denzin原著,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台北:弘智。

    張玫珊(譯)(2013)。行動靈修學(原作者:Parker J. Palmer)。新北市:校園書房。

    張鼎國(2011)。詮釋與實踐。臺北市:政大。

    張南星(譯)(1995)。人生.教育.學習(原作者:Krishnamuti)。臺北市:方智。

    張凌虛(譯)(2014)。在家也能華德福(原作者:Crayonhouse編輯部)。臺北市:小樹文化。

    張盈堃(主編)(2009)。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學富文化。

    張淑美(主譯)(2007)。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原作者:John P.Miller)。臺北市:學富。

    張淑美(總校閱)(2009)。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ohn P.Miller)。臺北市:心理。

    張淑惠(譯)林玉珠、許星涵(Astrid Schröter)(審閱)(2015)。我是你:華德福教育學的兒童研討會(原作者:Anna Seydel)。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愛玲(譯)(1988)。愛默生文選(原著:愛默生;范道倫(編))。台北市:臺灣英文雜誌社。

    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資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梁福鎮(2013)。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莫迺滇(譯)(1998)。逃避自由(Erich Fromm)。台北:志文。

    勞思光(1999)。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書局。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

    黃柏叡、廖貞智(譯)(2005)。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記錄(原作者:J. Wink)。臺北市:巨流圖書。

    黃政傑(2001)。課程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223-239)。臺北市:揚智。

    黃銘惇、張慧芝(2000)。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原作者:David Pratt)。台北市:桂冠。

    黃璧惠、魏宏晉(譯)(2012)。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Murray Stein原著)。台北:心靈工坊

    黃譯瑩(2003)。統整課程系統。臺北市:巨流。

    曾世杰(2004)。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障礙。臺北市:心理。

    曾世杰(譯)(2010)。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教學取向(原作者:Michael Pressley)。臺北:心理出版社

    曾曬淑(1999)。思考=塑造:Joseph Beuys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臺北市:南天。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 & Helen H. Hyun)。臺北市:心理。

    楊洲松(2004)。李歐塔(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與教育。載於蘇永明(主編),後現代與教育(頁71-102)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照(2010)。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臺北:文景。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兒童(原作者:David Buckingham)。臺北市:巨流。

    游乾桂(2004)。推薦序三:告別惡夢童年。載於袁海嬰(譯),幸福童年的秘密(16-19頁)。台北市:天下。

    胡寶林(1997)。序-人類心靈的教育。載於余振民(譯),教育的藝術,4。臺北市:光佑。

    馮至、范大燦(1989)。審美教育書簡(原作者: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台北市:淑馨。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尊。

    馮朝霖(2004)。創化.轉化與參化--人間的深情亦是天地的深情。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臺灣行動的足跡(頁35-38)。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馮朝霖(2010)。曖昧.謙卑與參化-新世紀之世界觀教育。載於劉育忠(主編),當代教育論述的逾越(頁15-38),臺北市:巨流。

    馮朝霖(2011)。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 。臺北市:政大。

    馮朝霖(2012)。另類、教育與美學三重奏。載於洪仁進、陳佩英(主編),2020教育願景(頁83-116)。臺北市:學富。

    馮朝霖(2013a)。善變。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頁105-118)。臺北市:學富。

    馮朝霖、范信賢、白亦方(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載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頁21-48)。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馮朝霖(2014)。想像力、即興與教育。載於張曉琪(譯),跳脫框框的教與學(頁06-17)。臺北市:遠流。

    馮朝霖(2016)。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新竹市:道禾書院。

    馮朝霖(主編)(2017)。臺灣另類教育實踐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馮朝霖(2017)。主編序。載於馮朝霖(主編),臺灣另類教育實踐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雪莉.雪莉.阿南達幕提(1900)。激揚生命的哲學。台南市:阿南達瑪迦。

    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 (原作者U. Flick)。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楊茂秀(譯)(2015)。幻想的文法:想像力練習(原作者:G. Rodari)。臺北市:四也。

    楊德睿(譯)(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原作者:C. Geertz)。臺北市:麥田。

    楊德睿(譯)(2001)。神話與意義(Myth and Meaning)(原作者:Lévi-Strauss)。台北:麥田

    楊海燕(譯)(2009)。校長辦公室的那個人:一項民族志研究(原作者:H. F. Wolcott)。重慶市:重慶大學。(原著出版年:2003)

    楊國政(譯)(2001)。自傳契約(原作者:Dhilippe Leieune)。北京:三聯書店。

    楊宓、蔣明、溫鵬(譯)(2015)。為希望而合作:建設華德福學校社區(原作者:Christopher Schaefer)。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楊振富(譯)(2002)。學習型學校:第五項修鍊教育篇(上)(下)(原作者:Peter Senge等)。臺北市:天下遠見。

    葉維廉(1986)。秩序的生長。臺北:時報文化。

    葉維廉(1988)。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

    葉偉忠(譯)(2008)。中世紀英雄與奇觀(原作者:Jacques Le Goff)。臺北市:貓頭鷹。

    姜國權(譯)(2011)。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原作者:C. G. Jung)。北京:國際文化。

    滴水(譯)(2011)。與孩子共處的八年:一位資深華德福教師的探索(原作者:H. Eller)。天津市:天津教育。

    甄曉蘭(2001)。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199-221)。臺北市:揚智。

    熊同鑫(2002)。淺談行動研究的方法與書寫。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編(2002),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冊,1-17。台北:揚智。

    歐用生(2003b)。校本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臺灣經驗。載於歐用生(著),課程典範再建構(頁133-150)。高雄市:麗文。

    歐用生(2003c)。讓知識與統整課程交心──設計有學術生命力的統整課程。載於歐用生(著),課程典範再建構(頁219-242)。高雄市:麗文。

    歐用生(2016)。百年來的創舉:教科書(史)研究的新里程碑。載於周淑卿、歐用生、楊國揚(主編),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課程觀的演變:口述史的研究(頁1-2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潘定凱(編譯)(2008)。靈性科學入門(原作者:R.Steiner)。台北:琉璃光。

    劉千美(2001)。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新北市:立緒。

    劉育忠(2009)。後結構主義與當代教育學探索:回到世界性真實。臺北市:巨流。

    劉育忠(2010)。教育學的再想像。臺北市:巨流。

    劉育忠(2015)。開創的教育學:在真實中體現的創造實踐。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

    鄧海珠譯(1994)。語言與人生(S.I.Hayakawa原著)。台北:遠流。

    鄧麗君、廖玉儀(譯)(1998)。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徳福教育報告書(原作者:F. Carlgren)。臺北市:光佑。(原著出版年:1997)

    鄧麗君、廖玉儀(譯)(2007)。邁向健康的教育(原作者:M. Glöckler, S. Langhammer, & C. Wiechert)。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原著出版年:2006)

    廖玉儀(譯)(2011)。神智學(原作者:R. Steiner)。宜蘭:人智學基金會。(原著出版年:1922第9版)

    廖定烈、楊逸鴻(譯)(2004)。發現無意識:新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 ,第三冊,浪漫主義動力精神醫學:佛洛依德與容格(原作者:Henri F. Ellenberger)。臺北市:遠流。

    鄭鼎耀(譯)(1997)。善、美、真的學校:華德福教育入門(原作者:Roy Wikinson)。臺北縣:光佑文化。

    鄭重信(1975)。存在哲學與其教育思想。臺北市:文景。

    鄭康延、梁羅興等(2014)。盜火者:中國教育革命靜悄悄。中國:新星。

    蔡慈皙(譯)(2014)。華德福教育之父:魯道夫.施泰納(原作者:C. Lindenberg)。臺北市:心理。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編著(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臺北市:鼎茂圖書。

    蔡敏玲、余曉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D.Jean Clandinin&F.Michael Connelly)。臺北市:心理。

    蔡鵑如(譯)(2013)。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Christopher Vogler原著)。臺北:商周出版

    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原作者:D. M. Fetterman)。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

    盧泰之(譯)(2011)。稻草人的頭 鐵皮人的心 獅子的勇氣(原作者:J. Petrash )。中國:深圳報業集團。

    錢敏汝(譯)(2006)。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原作者:W. V. Humboldt)。中國:陝西人民。

    謝易霖(2014a)。成語一千零一夜Ⅰ:重返英雄爭霸的故事現場。臺北:四也。

    謝易霖(2014b)。成語一千零一夜Ⅱ:落難公子成功記。臺北:四也。

    薛躍文(譯)(2015)。行動中的願景:在小型組織中,用心靈去工作(原作者:Christopher Schaefer)。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韓良憶(譯)(2002)。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原作者:N. Goldberg)。臺北市:心靈工坊。

    薛曉華(譯)(2002)。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原作者:R. E. Koetzsch)。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97)。

    簡水源(譯)(1999)。教育學與人生之道(原作者:Eugen Fink)。臺北市:桂冠。

    顏維震(譯)(2010)。人學(原作者:Rudorf Steiner)。臺北市:洪葉。(原著出版年:1947)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haran B.Merriam)。臺北市:五南。

    魏羽(譯)(2014)。華德福教育之道(原作者:Christof Wiechert)。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藍雲、陳世佳(譯)(2009)。教學的勇氣(原作者:P. J. Palmer)。臺北市:心理。

    蕭志暉(2013)。中文版前言,載於林琦珊(譯)實用教學指引:華德福學校1-8年級課程圖像(原作者:R. Steiner)。臺北市:洪葉。

    譚彩鳳(2006)。中文教師的教學信念如何影響教學實務。課程研究,第一卷,第二期,頁97-124。台北:高等教育。

    蘇其康(2005)。歐洲傳奇文學風貌:中古時期的騎士歷險與愛情謳歌。臺北市:書林

    顧瑜君(譯)(2002)。質性研究寫作(原作者:H. F. Wolcott)。臺北市:五  南。

    顧瑜君(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頁231-256)。臺北市:高等教育。
    期刊、刊物

    Kokemohr, R.,馮朝霖譯(2001)。質性方法中參照推論分析
    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臺北市:心理。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17(4), 1 -24。

    成虹飛(2016)。華德福的在地味(Sense of Plcae)--從Neil Boland教授對當代華德福教育的省思談起。宇宙織錦,03,184 -186。

    余若君、韋萱(譯)(2010年4月)。孕育生命的藝術--2009亞洲華德福教師研習會Christof Wiechert 與Florian Osswald 演講紀錄。華德福教育,8,102-115。宜蘭: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何琦瑜(總編輯)(2012年11月)。華德福教育【專刊】。親子天下雜誌,40。臺北市:天下雜誌。

    吳梅(2012年7月)。華德福在中國。時代教育.教育家,2012年7月號,16-21。

    邱奕叡(2007)。教育的藝術——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簡介。中等教育,58(3),136-165。

    林文寶(1998)。可圈可點的胡說八道,入情入理的荒誕無稽──釋童話。兒童文學季刊,創刊號,55-56。

    林信宏(2014)。We are REALLY living in the play。慈心華德福學校家長會訊2014春季刊,37,21-23。

    林建福(2003)。實務現象學的乙種嘗試--從Schön 行中反省的反省到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5-49。

    林佩璇(2009)。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論述。教育實踐與研究,22(2),95-122。

    林詩閔(2014)。The Sacred Flame聖火劇本。載於人智學教育基金會(主編),人哲,10,95-113。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臺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40)(1-2)p31-34香港中文大學

    倪重華(2014年12月)。在臺北找到華德福的新靈魂。天下雜誌,563。

    倪鳴香(2004a)。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雜誌,118,26-31。

    范信賢、黃茂在(2003)。課程改革中教師關心什麼?-教師敘說的探究。國教學報,15,149-174。

    洪詠善(2013b)。臺灣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之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25,102-117。

    郭朝清(2010)。找到那顆星星-第三屆亞洲華德福教師研習會,人哲,8,96-101。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學研究,12,41-72。

    陳貞旬(2007)。與四歲幼兒談生論死:一場由對話衍生的生命探究之旅。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113-141。

    陳雅慧(2012年5月)。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造訪英國最大華德福學校。親子天下 ,34。

    陳雅慧(2012年11月)。台灣父母「島內移民」:尋找不一樣的學習。親子天下,40。

    郭憶蓉(2009)。委辦學校對我國公辦民營學校之啟示,資訊社會研究,77。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7/77-23.htm

    張盈堃(2005)。批判的民俗誌研究:以北美批判教育學陣營為例,課程研究1(1),149-166。

    張善禮(2005)。「無常」主題與德語騎士史詩的起落(Unbeständigkeit des Lebens als Motiv am Anfang, Höhepunkt und Ende der höfischen Epik),臺德學刊 ,9,197-226

    麥錦雅(2010)。從Waldorf學校發展談桃園仁美華德福學校教育實踐。研習資訊,27(3),29-37。

    梁福鎮(2008)。施泰納人智學教育學之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1), 121-153。

    黃曉星(2012年7月)。新文化的締造者--魯道夫.史代納。時代教育.教育家,2012年7月號,80-85。

    黃媛芊(2010)。中國書畫在華德福教育的意義。人哲,8,82-84。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臺北市:高等教育。

    馮朝霖、詹志禹(2010)。教育學門的特色與評鑑。教育研究月刊,200,28-35。

    馮朝霖(2013b)。和光同塵與天地遊—論當代美感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29-43。

    馮朝霖、許宏儒(2014):學習的自由與地球的未來—另類教育與生態村運動的匯流,教育研究月刊241 期,頁139-156。

    馮朝霖(2015)。靈性生態學與美感教育。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2)。

    寗增湖(2006)。飛向心中的藍天:一段課程實踐經驗的自我敘說探究。課程研究,第二卷,第一期,頁57-81。台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1994)。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料,11(2),1-6。新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歐用生(2003a)。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2-387。

    劉育忠(2013)。創業做為實踐智慧修煉教育。創業管理研究,8(2),19-34。

    鄭意弘(2004)。孩子自我意識的醒覺-舊約聖經中的人類圖像。載於人智學教育基金會(主編),人哲,4,16-18。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蔡一真(2015)。「噶瑪蘭公主」回首。慈心華德福學校家長會訊2015春季刊,41,10-11。

    賴志峰(2008)。華德福學校的三元組織架構及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5,1-14。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學研究,25,73-114。

    謝易霖(2000)。北政隨筆-我參與北市北政國中自主學習實驗的經驗。教育研究雜誌,72期,60-75。

    謝易霖(2001a)。體制內的另類-多元下的堅持:專訪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主持人李雅卿女士。教育研究月刊,92期,22-29。

    謝易霖(2001b)。孤、獨及聯繫-個體與群眾,孤島和井的隱喻。學生輔導,73期,30-39。

    謝易霖(2010)。四個語言精靈與一個魔術師。人哲,8,58-65。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謝易霖(2011a)。青少年哲學教育及創意寫作的行動研究: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之經驗。另類教育,1,147-213。

    謝易霖(2011c)。生命整體、個人風格與生命技藝。慈心華德福學校家長會訊2011夏季刊,26,43-45。

    臺灣華德福教育平台籌備小組(2017)。海牙學圈教育部門所頒的指導綱領。一釐米,12期,15-20。

    學位論文

    王士誠(2009)。華德福教育神話教學蘊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儷潔(2008)。另類學校教師在教育美學的開展:以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宜娟(2011)。創造宜蘭新故鄉:生活風格移居類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張淑芳(2005)。一所臺灣華德福學校的誕生~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經驗(2000-2005)(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瓊文(2011)。惠能指月~大學通識教育哲學課程教師之轉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心怡(2002)。自主學習與學生自我賦權—以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學生為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簡羽均(2008)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國中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易霖(2004)。邂逅.敘說.蛻變──一個另類學校教師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羅恩綺(2009)。成為學生生命的領航者—以一位華德福教師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


    研討會論文

    成虹飛(2009年5月)。行動與敘說研究的個人筆記。台北蘆荻社大(主辦),典範轉移.行動學習行動研究/敘說研究工作坊,臺北市。資料來源:http://www.ludi.org.tw/uploads/tadnews/file/nsn_265_9.pdf

    李文富(2010)。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理念與目標的圖像探析。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永續教育發展--創新與實踐:2010國際學術研討會課程與教學論文專輯(頁195-21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麗真(2002)。從華德福教育開一扇窗-探尋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培育的新面向。載於徐秀菊等(主編),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89-204)。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范信賢、楊宏琪(2012年10月)。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課程特質及其美學意涵。臺灣另類教育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辦),另類學校的歷史、面貌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惠邦(2003年12月)。華德福學校教育的現代意義。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新竹師範大學。

    陳惠邦(2002年1月)。華德福學校教育學的現代意義。桃園縣「華德福藝術教育」工作坊。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1-0/conference/S2.pdf

    許宏儒(2007)。吟遊者:Michel Serres的教育思想初探。載於馮朝霖(主編),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臺灣另類教育學會2007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2)。臺北市:政大。

    梁福鎮(2007)。斯泰納人智學教育學的另類教育涵義。收於馮朝霖(2007)編著,漂流.陶養與教育:台灣另類教育學會2007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5-102。台北:元照。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2009,11月)。課程改革理念、課程綱要與教科書轉化議題--臺灣觀點。載於國立編譯館、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聯合主辦,東亞地區課程改革脈絡下課程轉化議題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7-38。臺北市。

    楊俊鴻(2011)。建構K-12課程研發、師資培用、教學輔導之整合體系。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建構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取自:http://asci.naer.edu.tw/ep15/word/11.pdf

    謝易霖(2011b)。呼吸、圖像以及自我修鍊--華德福教育的教學藝術:一篇行動研究取向的民族誌書寫。混沌.即興.樂學--2011另類教育與未來社會國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謝易霖(2014c)。音、象、詩:華德福學校十二年一貫語文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第一屆「教育美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37-176)。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

    謝易霖(2014d)。玩法、犯法、知法、立法──華德福學校「文法與修辭」課程之教學反思。2014年「孩童、靈性與閱讀:當代教育與文化思潮研討會」(頁85-116)。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謝易霖(2014e)。華德福學校十二年一貫高中階段(9-12年級)美學主題課程初探:以臺灣慈心中小學實踐經驗為例。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2014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學術研究會。國家教育研究院。

    計畫報告書
    倪鳴香(2003)。葉子長出來,要紮多久的根:尋華德福教育(Waldorfpadagogik)在臺灣行動的足跡。教育部顧問室創造力教育先導型計畫(編號:T922062)。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之政策規劃。臺北市:作者。

    黃秀霜、方金雅、蘇珊玉、李興源(2007)。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領域教科書總評鑑---語文領域。教育部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梁福鎮(2015)。國科會研究計畫書:施泰納自由哲學教育涵義研究(I)-(III)。取自:http://www.eam.ndhu.edu.tw/ezfiles/54/1054/img/1280/academic_sueyu1216.pdf

    馮朝霖(2007)。教育美學在另類教育中的開顯Ⅱ(SC 95-2413-H-004-011-)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馮朝霖(2009)。創化˙轉化與參化──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另類教育經驗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98年理念學校研究小組委託研究案結案報告,未出版。

    馮朝霖、范信賢、白亦方(2011)。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內部計畫(編號:NAER-100-12-A-1-02-01-1-02),未出版。

    馮朝霖(2011)。另類教育發展與全球經驗研究。教育部科技顧問室人文革新中綱計畫,未出版。


    其他
    Kokemohr, R.(2002)。傳記分析與教育科學【2002年於政治大學講稿】,臺北市。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中學(2014)。【入學資料說明書】,宜蘭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教育部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
    (搜尋日期2013/3/19):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2976,c551-1.php?Lang=zh-tw

    中國華德福論壇(CWF)課程小組(2012)。【中國華德福語文教學的大綱參考(供一年級--五年級)】。 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慈心華德福教師團隊(2010)。【慈心華德福學校延伸高中發展計畫書】。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2011)。【入學資料說明書】。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2014)。【入學資料說明書】。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新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搜尋日期2013/3/19):http://12basic.edu.tw/

    黃煌雄(2013)。據訴,教育部及各級地方政府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即自學教育)相關配套措施顯有不足,影響自學學生平等受教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事關自學學生權益保障,認有深入瞭解之必要乙案之報告【摘要】。取自:http://humanrights.cy.gov.tw/sp.asp?xdUrl=./di/edoc/eDocForm_Read.asp&ctNode=1783&AP_Code=eDoc&Func_Code=t01&case_id=102000075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家長會(2004)。【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中學延伸計畫】。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4)。【92學年度辦學報告書-學校圖像總覽】。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5)。【93學年度辦學報告書-學校圖像總覽】。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6)。【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94學年度辦學報告書】。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5)。【92學年教學記錄】。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6)。【93學年教學記錄】。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7)。【95學年教學記錄】。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8)。【96學年校務評鑑】。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09)。【97校務評鑑】。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14)。【102校務評鑑】。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12)。【宜蘭縣南澳高級中學辦理「華德福教育實驗班」教育實驗計畫】。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2014)。【慈心華德福入學資料說明書】。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語文課程發展小組(2010)。【99語文課程教材選編】。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English

    Book and Chapter
    Amadio, M., & Truong, N. (2007). Worldwide tendencies in the use of the term ‘basic education’ in K-12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55/155541e.pdf

    Apple, M. W. (1995). Education and Power. New York:Routledge.

    Avison, K. & Rawson, M. (2014).The educational tasks and content of the Steiner Waldorf curriculum. Edinburgh, England: Floris Books.

    Baldwin, F., Gerwin, D., & Mitchell, D. (2005). Research on Waldorf Graduates in North America Phase I: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ldorf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ldor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ecswe.net/wren/documents/Graduate_Research.pdf

    Bruner, J. (1991).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ritical Inquiry, 18 (1), 1-21

    Chan, Y. C. (2001). Guardians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In Waldorf Education Worldwide (pp.142-143). Taipei, Taiwan: Freunde der Eriehungskunst Rudolf Steiner.

    Denjean-von Stryk, Barbara. & Von Bonin, Dietrich.(2003). Anthroposophical Therapeutic Speech . United Kingdom: Floris Books

    Fairman, E. K. (1996) .A Path of Discovery – Grade 2. Philomath, OR: Bob & Nancy`s Services.

    Fairman, E. K. (1997). The Adventures of Norman the Gnome. Philomath, OR: Bob & Nancy`s Services.

    Fairman, E. K. (1997a) .A Path of Discovery – Grade 3. Philomath, OR: Bob & Nancy`s Services.

    Freire, P.(1998).Pedagogy of freedom: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Lanham, Boulder, New York ,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erwin, D. (2007). Introduction. In R. Steiner (Eds.), Balance in Teaching. 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Heydebrand, C., & Hutchins, E. M. (1989). Curriculum of the First Waldorf School. West Midlands, England: Steiner Schools Fellowship Publications.

    Hadot, P. (1995).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Spiritual Exercises from Socrates to Foucault. Cambridge : Blackwell.

    Kiersch, J. (2014). Language Teaching in Steiner-Waldorf Schools: Insights from Rudolf Steiner. Edinburgh, England: Floris Books.

    Lindenberg, C. (1989). Teaching History: Suggested Themes of the Curriculum in Waldorf Schools. Chatham, NY: Waldorf Publications.

    Martusewicz, R. A. (2001). Seeking Passage: Post-Structuralism, Pedagogy, Ethics.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cDermott, R. & Oberman, I.(1996). Racism and Waldorf Education. Research Bulletin: Waldorf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Retrieved from:http://www.waldorfcritics.org/articles/Racism_McDermott.html

    Mitchell, D. & Gerwin, D.(2007). Survey of Waldorf Graduates Phase II. Retrieved from: http://www.journeyschool.net/wp-content/uploads/Waldorf_Graduates_Gerwin_Mitchell.pdf

    Morin, E. (1999). The Seven Complex Lessons in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Paris, France: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1/001177/117740eo.pdf

    Niederhausen, H. (201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wide Waldorf school mov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aldorfcluj.ro/download/The%20development%20of%20the%20worldwide%20Waldorf%20school%20movement.pdf

    Nordenbo, S. E. (2002) Bildung and the Thinking of Bildung. Løvilie, L.&Mortensen, P.&Nordenbo. E.(2002)Special Issue:Educating Humanity:Bildung in Postmordenity. Journa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36, No. 3. p. 341-352 Oxford.

    Oberman, I. (2007,April). Learning From Rudolf Steiner:The Relevance of Waldorf Education for Urban Public School Refor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linois.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http://eric.ed.gov/?id=ED498362

    Pinar, W. F.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Vol. 17). Peter Lang.

    Rawson, M. & Avison, K. (2013). Towards Creative Teaching:Notes to an Evolving Curriculum for Steiner Waldorf Class Teachers. Edinburgh, England: Floris Books.

    Rawson, M. & Richter, T. (2000). The educational tasks and content of the Steiner Waldorf curriculum. West Midlands, England: Steiner Schools Fellowship Publications.

    Rose, M. (2007). Living Literacy:The human foundations of speaking, writing and reading. Stroud, England: Hawthorn Pres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ldorf Education. (n.d.) Survey of Waldorf Graduat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ywaldorfworks.org/documents/Survey_WaldorfGraduates.pdf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Selg, P.(2014).Rudolf Sreiner: Life and Work volume.Ⅰ(1861-1890)Childhood, Youth, and Study Years.Great Barrington, MA: SteinerBooks.

    Steiner, R. & Steiner, M.(1978). Creative speech : the Nature of Speech Formation(W.Budgett, N. Hummel & M.Jones,Trans.).London: Rudolf
    Steiner Press.

    Steiner, R. (1995). The Genius of Language. 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1997b). The Essentials of Education。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1997c). The Roots of Education。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2004). Human Values in Education。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2004a). A Modern Art of Education。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2004b). Art & Language Education。Human Values in Education,152-167。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2007a).Balance in Teaching。Great Barrington, MA: SteinerBooks.

    Steiner, R. (2007b). Speech and Drama。London, England: Anthroposophic Press.

    Steiner, R. (2013). The World of Fairy Tales。Great Barrington, MA: SteinerBooks.

    Shor, I. & Freire, P.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Westport, CT: Bergin & Garvey.

    Stockmeyer, E. A. K. (2001). Rudolf Steiner’s curriculum for waldorf schools:An attempt to summarise his indications. West Midlands, England: Steiner Schools Fellowship Publications.

    Winter, D. (1998).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eaching Composition. Chatham, NY: Waldorf Publications.


    Journal
    Uhrmacher, P. B. (1995). Uncommon Schooling: A Historical Look at Rudolf Steiner, Anthroposophy, and Waldorf Education. Curriculum Inquiry, 25(4), 381-406.


    Other
    Bowral Rudolf Steiner School (1998). Curriculum Policy Statements and Outlines years K-6(該校停辦華德福)

    Bowral Rudolf Steiner School (2003, June). Curriculum Outlines Years 7 –10. Archives of Bowral Rudolf Steiner School, Bowral, Australia.(該校停辦華德福)

    Freeman, D.(2004) Taikura Rudolf Steiner School Hastings: High School Teaching Programmes. Provided by Dan Freeman.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941525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25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50201.pdf5680KbAdobe PDF2322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